最新抗凝药物.pdf

合集下载

抗凝药幻灯PPT课件

抗凝药幻灯PPT课件
匹林合用效果佳。
③华法令对血液高凝的患者需服用华法令抗凝,根据凝血 酶原时间和活动度(PT+A)调整其用量,将PT控制在正常 对照的2-3倍。需定期复查PT。 ④肝素对急性肢体缺血,血液高凝的患者,是首选抗凝方 法。皮下注射:0.8-1mg/kg体重,每8小时一次;静脉注射, 1-1.5mg/kg,体重每6小时一次,需ACT监测。低分子肝素 (速避凝), 0.6ml 皮下注射 1-2次/日。
临床应用适应证基本与肝素相同,主要用于预防血 栓形成。优点口服有效,作用时间长,缺点起效慢,不容易控 制。
常用口服抗凝药
药名
诱导剂量
作用持续时间
维持剂量 作用高峰时间
(mg/24h)
(mg/24h)
(h)
(h)
华法令 48
双香豆素 4-7
新抗凝片 48
30-50 200-300
16-28
2.5-25 4-5
副作用及处理
出血:
停药,必要时用鱼精蛋白对抗
血小板减少:停药后可恢复,重度血小板减少可应
抗凝药:
用鱼精蛋白中和,并改用口服
过敏反应: 偶见,抗过敏对症治疗;
跳”现象
注意“凝血反跳”和“肝素反
肝素的实验室监测
凝血时间(CT): 正常值8-12秒
延长2-3倍;
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 延长1.5-2.5倍;
国内5家医院曾对西洛他唑和其他同类药物采用随机、双盲法 进行治疗肢体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表明西洛 他唑能有效的缓解病人肢体缺血症状,与噻氯匹定比较在缓解 疼痛和提高患肢血压指数方面优于后者。未观察到本药严重毒 副作用,提示其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动脉缺血的新药。
用量:培达一天2次(1次100mg)即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新的口服抗凝药物将替代华法林吗?

新的口服抗凝药物将替代华法林吗?

新的口服抗凝药物将替代华法林吗?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杨艳敏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实践中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房颤患者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其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的每年发生率(约5%)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

预防卒中的新发与复发应成为房颤患者综合管理策略中的主要内容。

由于房颤患者多需长期乃至终身治疗,因而口服抗凝剂成为此类患者的主要药物。

华法林是传统口服抗凝药物。

60余年以来,该药一直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房颤患者卒中预防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房颤患者长期应用华法林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其疗效显著优于安慰剂、阿司匹林、以及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

虽然华法林的抗凝效果肯定,但存在许多局限性。

其主要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II、VII、IX、X因子)发挥抗凝作用,清除半衰期36小时,起效慢,作用消除需时长,由于代谢状态及基因多态性等导致个体差异大且无法预测,并且其抗凝作用易受多种食物和药物的影响,治疗窗口窄,具有一定出血风险,需要频繁监测凝血功能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即便在严密监测凝血功能的条件下,仅有50%-60%接受华法林治疗患者的INR 处于目标值范围内。

加之很多医生和/或患者对于华法林出血性不良反应的过度担忧,使得大量房颤患者未能进行抗凝治疗(我国的房颤患者中接受抗凝治疗者仅2.7%)或抗凝治疗强度不足,不能有效预防卒中及其他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

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得到不断研发,通过特异性阻断凝血瀑布中某一关键性的环节,在保证抗凝疗效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出血风险。

目前正在研发或已经上市的新型抗凝药物主要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Xa因子抑制剂、IX因子抑制剂、组织因子抑制剂以及新型维生素K拮抗剂。

其中已经进入到房颤抗栓治疗Ⅲ期临床试验或已获得房颤预防血栓栓塞适应症的新药有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杜沙班)。

总的来讲,此类药物起效较快,口服后2-4小时即可发挥最大抗凝作用,半衰期6-17小时,每日1-2次用药,无需常规调整剂量。

新型抗凝药物的研究展望

新型抗凝药物的研究展望


新 型 抗 凝 药 物 的研 究 展 望
史旭 波 白 英
目前 临床上最 常使 用的抗凝药物包括普 通肝素 ( F 、 U H) 低分子量肝素 ( M L WH) 华 法林 等 , 、 这些 药 物的 临床价 值 已 得到许多大型 临床试验 的证 实 而广泛 应用 于 临床实 践 。而 系列新型静脉抗凝药 物包 括磺达肝癸钠 (od pr u ) 比 f aai x 、 n n 伐卢定 ( i lu i) bv i dn 等凭 借 各 自的特 点 , 欧美 国家 已经开 ar 在 始应用 于动 静 脉 系统 血 栓 的 防治 … 。利伐 沙 班 ( i rx— Rv oa a
间 的差 异 没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血栓形成与抗栓 治疗 血 栓 主要 是 由血 小 板 、 维 蛋 白 和 红 细 胞 组 成 的 , 发 纤 可

Hale Waihona Puke 、生于循环 系统 的各 个部 位 , 包括 静脉 、 脉及 心腔 。血小板 动 活化 与凝 血系统激活在血栓形成过 程 中均具 有重要作 用 , 两
患者 术后 6—8h随机 口服 利 伐沙 班 5 1 、0 3 g或 者 、0 2 、0 m 4 , 0mg 随后 1 1 , 天 次 持续 5~ 。依诺肝 素术前夜 间给药 9d
1 , 次 术后 6— 8h开始每 日1次皮下注射 , 同样 持续 5~ 。 9d
疗效终点包括 深静 脉血栓形成 ( epvi trm oi, V ) d e e ho bs D T , n s 肺栓塞 ( um nr mblm,P ) p lo a e oi y s E 和全 因死 亡等 。安全 终点 包括术后 2d大出血的发生率 。15 患者 由于静脉造 影结 9个 果无法分 析被 排除 在外 , 对余 下 6 8人 进行 了分 析 , 1 结果 显 示依诺肝 素组 D T P V 、 E及全 因死亡 的发生率为 2 . % , 5 2 利伐 沙班组 5~ 0m 4 g为 6 4 ~1 . %。利伐 沙班各剂 量组 之 .% 49

新型抗凝药物在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新型抗凝药物在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和安全性 。因此 寻找新 的抗 凝药 物成 为 当今研 究 的 年来关 于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预 防研 究发展 很快 , 新型 组低于华法林组 ( R= .5 P=0 0 ) E L R O8 , .4 。R —Y试 验的亚组 分析得 出结论 : 与华 法林相 比, 两种 剂量 的达 比加群 提供 互
陈述。 酶抑 制 剂
亚组分 析 : 纳入 32 其 6 3名 曾有卒 中或 TA的房颤患 者 , I 与控 制 良好 的华法林 治疗 相比 , 比加群 酯 10mgbd能够减 少 达 5 i
P< . 5 , 据其与凝血酶结合 的方式不 同 , 为二价直 接凝血 酶 卒 中发 生次数( 0 0 ) 两种 给药 剂量 的达 比加 群酯均 显 分 EL 和单价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 单价凝 血酶抑制 剂包括 阿 著减少 临床相关性 的 出血性卒 中和 颅 内 出血 。有 关 R —Y
酶生成 , 对与纤 维蛋 白结合 的凝 血酶 作用 更强 , 阻断 链式放大效应 的作用 比间接凝血酶抑制剂强 。 美加群 希美加群是第 一个 E服 直接凝血 酶抑制剂 , l 开 究 证实其抗栓作用优于华法林 。随后 的两个 大型
1 0% _J 据 统 计 中 国 现 约 有 1

( .2 ,R= . 19 %C : .7— . 6 P< .0 ) 高剂 0 1% R 0 3 ,5 /0 1 0 5 ; 0 0 1 及
量 组 ( .0 ,R = .6 9 % C : .4~ . 9 P < . 0 ) 0 1 % R 0 2 ,5 I0 1 0 4 ; 0 0 1 均
张 薇 . 晓 兵 王 图分类 号] 5 17 R 4 .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6 4 5 (0 2 0  ̄0 70 17 40 5 2 1 ) 2 8 -3

抗凝指南新版

抗凝指南新版

抗凝指南在医学界,抗凝指南是指帮助医务人员和患者正确选择和使用抗凝药物的指导性文件。

抗凝药物是一类能够延长凝血时间、阻止血液凝固形成血栓的药物。

它们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与异常凝血有关的疾病,如心脏瓣膜疾病、血栓性静脉炎和中风等。

本文将为您介绍抗凝指南的重要性、常用的抗凝药物及其使用注意事项。

抗凝指南的重要性无法忽视。

随着相关医学科研的不断进展,新的抗凝药物不断问世,使得临床医生和患者面临更多的选择。

抗凝指南通过对临床试验和大量研究结果的全面评估,提供了权威的建议,帮助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抗凝药物和剂量。

同时,抗凝指南还提供了抗凝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的解释,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抗凝药物的风险和效益。

常见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Warfarin)、直接口服抗凝药物(DOACs)和肝素(Heparin)等。

华法林是一种维生素K拮抗剂,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活性,阻止凝血因子的生成,从而抑制血液凝结。

DOACs是一类新兴的直接口服抗凝药物,包括达比加群(Dabigatran)、利伐沙班(Rivaroxaban)、阿哌沙班(Apixaban)和依巴舒隆(Edoxaban)等,它们通过直接抑制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达到抗凝和抗血栓的效果。

肝素是一种黏多糖类物质,通过与抗凝酶活性相互作用,阻止凝血酶的生成,从而发挥抗凝作用。

在使用抗凝药物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最合适的抗凝药物和剂量。

例如,华法林需要进行密切的监测和调整剂量,而DOACs则不需要。

其次,患者在使用抗凝药物期间需要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如出血、血尿等,及时报告给医生。

此外,抗凝药物和其他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在使用其他药物时要告知医生。

最后,患者在使用抗凝药物期间需要定期进行病情评估和监测,以确保抗凝治疗的效果。

总之,抗凝指南是医务人员和患者正确选择和使用抗凝药物的重要依据。

通过抗凝指南,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抗凝药物和剂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抗凝治疗的效果。

常用抗凝药(与“出血”相关文档)共6张PPT

常用抗凝药(与“出血”相关文档)共6张PPT
肝素引起的囊,这些硬结通常数天后消失。
第3页,共6页。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林)
【适应症】 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塞复发、中风 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 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预防大手术 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用法用量】口服,肠溶片应饭前用适量水送服。明天100~200mg。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消化不良,胃肠道和腹部疼痛。
低剂量阿司匹林减少尿酸的消除,可诱发通风 2、血液透析时预防血凝块形成。
2ml:2500IU 0. 3、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塞。
第5页,共6页。
利伐沙班片(拜瑞妥)
【适应症】用于择期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成年患者,以预防静脉血栓 形成
【剂量】10mg
【用法用量】推荐剂量为口服10mg,每日1次。如伤口以止血, 首次用药时间应手术后6~10小时之间进行。
速碧林(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禁忌【】适对本应品过症敏者】、活在动性外消科化性手溃疡术、出中血体,质、用严于重肾静、肝脉、心血功能栓衰竭形等成中度或高度危险的情况, 【适应症】预用于防择期静髋脉关节血或膝栓关节栓置换塞手术性成疾年患病者,。以预在防静血脉血液栓透形成析中预防体外循环中的血凝块 形成。 明天100~200mg。
【不良反应】 偶见轻微出血,血小板减少,过敏反应,注射部位轻度血肿和坏死。
【注意事项】
1、不能用于肌肉注射(肌注可致局部血肿)。 2、下列情况慎用:有过敏史者;有出血倾向及凝血机制障碍者包括胃、十二指肠
溃疡,中风,严重肝、肾疾病,严重高血压,视网膜血管性病变。 3、注意定期血小板计数
第2页,共6页。
3、注意定期血小板计数 2ml:2500IU 0. 【用法用量】推荐剂量为口服10mg,每日1次。

抗凝药ppt课件

抗凝药ppt课件

抗凝药物发展史
2002 1990s 1980s 1940s 1930s
华法林 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 静脉直接 凝血酶抑制剂 静脉间接 Xa因子抑制剂
2004
Ⅺa
Ⅻa
抑制
Ⅴa
Ⅷa
TF/Ⅶa
抑制 肝素辅因子Ⅱ
APC +PS 活化 Ⅱa/TM
激活纤溶
TFPI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AT-Ⅲ—抗凝血酶Ⅲ Pc、Ps —蛋白C、S TM—血栓调节蛋白
PC
高凝状态
恶性肿瘤
妊娠和围产期 雌激素治疗
VTE发生的危险因素
创伤或下肢、髋部、腹部或骨盆手术 炎性肠道疾病 肾病综合征 脓毒血症
临床常用抗凝血药物解读
参考文献
• Vanden Daelen S, Peetermans M, VanasscheT. et al. Monitoring and reversal strategies for new oral anticoagulants[J]. 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2014,28:1-9. • 桑 青,崔慧斐,姬胜利.肝素类抗凝药物优化设计研究进展 [J].中国生化药物 杂志.2012,33(2):188-191 • 黄海彬,卢晓霞,邱倩倩,等.抗凝药物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 学.2013,25(6):1-4 • 史旭波.抗凝药物研究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0,8(2):9-12 • 黄震华.抗凝治疗新进展[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2,31(2):64-68 • 王玉堂,王浩.临床新型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2,4 (12):13-17 • 康彩练,陈兆荣.新型抗凝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 (8):633-636 • 汪燕.新型抗凝药物研究进展[J].2011,20(6):514-517 • 何勤.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研究进展[J].2012,14(6):658-659 • 赵梦华,石建平,徐宝元.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 究进展[J]. 世界临床药物.2013,34(9):560-565

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使用指南

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使用指南

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使用指南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使用指南1.简介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定义2.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指南2.1 适应症2.1.1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2.1.2 动脉血栓形成防治2.1.3 非心脑血管手术患者抗凝治疗2.2 药物选择和用药剂量2.2.1 乙酰唑胺2.2.2 氯吡格雷2.2.3 替格瑞洛2.2.4 其他抗血小板药物2.3.1 肝功能异常的患者2.3.2 肾功能异常的患者2.3.3 妊娠和哺乳期患者2.3.4 高龄患者2.4 不良反应及处理2.5 监测及调整3.抗凝药物使用指南3.1 适应症3.1.1 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治疗 3.1.2 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3.1.3 心脑血管疾病的继发预防 3.2 药物选择和用药剂量3.2.1 肝素3.2.2 低分子肝素3.2.3 维生素K拮抗剂3.2.4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3.3.1 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3.3.2 肝功能异常的患者3.3.3 肾功能异常的患者3.4 不良反应及处理3.5 监测及调整4.附件4.1 抗血小板药物相关研究4.2 抗凝药物副作用报告4.3 监测表格样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适应症:指药物在特定疾病或情况下的使用合理性和安全性。

2.禁忌症:指药物在特定疾病或情况下的使用风险和不适宜性。

3.不良反应:指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4.监测及调整: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者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

附件:1.抗血小板药物相关研究:附上最新研究文献和临床试验结果。

2.抗凝药物副作用报告:附上抗凝药物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报告。

3.监测表格样本:附上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使用过程中的监测表格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