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王莉元

合集下载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研究进展吞咽障碍是导致脑卒中患者死亡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50%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

早期采取针对性的康复护理策略,可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标签: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脑卒中已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急性卒中患者(5d以内)吞咽障碍发生率高达50%,卒中后伴有吞咽障碍的清醒卒中患者6个月内死亡率为33%,而无吞咽障碍的清醒卒中患者死亡率不足10%[1]。

现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中西医康复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西医认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主要是梗死累及双侧皮质核束(假性球麻痹)或者累及延髓疑核及其发出的舌咽神经等(真性球麻痹),或者二者合并所致。

前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及声音嘶哑等,咽反射有一定程度残留;后者其临床表现与假性球麻痹相似,但咽反射诱发极弱甚至消失,临床上以假性球麻痹更为常见[2]。

中医则将其归为”中风”“瘩痱”“喉痹”等范畴,主要病因为风、火、痰、瘀等阻滞经络,以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扰神明、闭阻咽关舌窍所致[3]。

2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现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研究的难点[4]。

有研究结果显示,超过20%的脑卒中患者首次发病后1年内死亡,约50%的幸存者生活不能自理,说明急性期后的患者康复情况值得关注。

最佳康复期在发病后6个月内。

3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护理评估3.1才藤氏提出的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7级正常范围:摄食咽下没有困难;6级轻度问题:摄食咽下有轻度问题,摄食时有必要改变食物的形态,如因咀嚼不充分需要食软食,但是口腔残留的很少,不误咽;5级口腔问题:主要是吞咽口腔期的中度或重度障碍,需要改善咀嚼的形态,吃饭的时间延长,口腔内残留食物增多,吞咽时需要他人的提示或者监视,没有误咽;4级机会误咽:用一般的方法摄食吞咽有误咽,但经过调整姿势或一口量的变化和咽下代偿后可以充分的防止误咽;3级水的误咽:有水的误咽,使用误咽防止法也不能控制,改变食物形态有一定的效果,吃饭只能咽下食物,但摄取的能量不充分;2级食物误咽:改变食物的形态没有效果,水和营养基本上由静脉供给。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进展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进展摘要目的围绕脑卒中治疗及护理工作研究脑卒中后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具体表现,提出康复护理意见与方法。

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总结参考文献、临床资料中有关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训练、护理服务的相关内容,分析该领域护理研究进展,并针对优劣势问题,展开细致讨论。

结果临床中认为造成脑卒中后患者吞咽障碍的根本原因在于患者脑部损伤,运动神经功能失常,康复护理的侧重点应集中于吞咽运动训练、习惯训练,以及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服药护理等几项内容,综合干预影响,便能起到很好的护理效果。

结论吞咽障碍对脑卒中患者未来的生活影响非常大,临床康复护理不仅有助于患者摆脱疾病困扰,还能最大限度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研究价值巨大。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研究进展目录前言 (1)1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表现 (1)2 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 (1)2.1行为护理 (1)2.2基础性康复训练 (2)2.3摄食训练及护理 (2)2.4电刺激疗法辅助吞咽功能恢复 (2)致谢 (4)参考文献 (5)前言脑卒中发病后,在治疗与护理中存在诸多生理风险,如:心房颤动、血液流变学紊乱、脑缺血发作、脑神经不可逆损伤等,吞咽障碍是这些风险中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

因为患者不能独立进食、进食能力效果差,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人会慢慢消瘦下去,营养不良、心理焦虑抑郁,会给脑卒中护理服务工作带来诸多障碍和影响。

1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表现进食和吞咽是人生存的本能,因脑卒中疾病影响而丧失吞咽能力的患者,一般会在患病之后就出现吞咽能力丧失疾病表现,即便在很长一段护理康复期,吞咽能力也无法恢复,主要表现为:不能自主进食,吃饭的时候常呛食、吐食、噎食。

临床中,脑卒中患者因吞咽障碍而导致误吸性肺炎或肺部感染案例非常多,死亡人数已超过1.5万人。

2 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笔者阅读了大量有关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的康复训练,认为其中四项训练项目特别符合脑卒中患者,如:行为治疗、基础训练、摄食训练、电刺激等,不但能够有助于增进吞咽功能恢复的质量效果,还能对其他脑卒中后遗症产生积极的影响,具体护理方法如下:2.1行为护理吞咽行为属于常规性的生理行为,人天生就拥有,但由于脑卒中患者脑神经受损,所以呼吸、食道等组织功能会受损、衰弱,诱发吞咽障碍。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雷晓莉蓬溪县人民医院四川蓬溪 629100小区里张大爷今年72岁,高血压疾病有11年了,前段时间突然头痛、意识障碍,入院检查医生说是急性脑卒中。

住院治疗后,出现了吞咽障碍后遗症,这是怎么回事呢?如何开展康复护理工作呢?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什么是急性脑卒中?脑卒中俗称中风,分为出血性、缺血性两种类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脑卒中是脑血管受损引起的脑组织损害,严重威胁生命安全,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逐年提升,且发病年龄呈现减小趋势,平均年龄为63岁;5年累计复发率达到30%以上。

目前,脑卒中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比75%-90%,出血性脑卒中占比10%-25%。

2.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表现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脑组织和神经受损,即使积极规范治疗,也会有部分患者出现后遗症,例如吞咽障碍。

正常吞咽过程,分为口—咽—食管三个阶段,吞咽障碍就是不能把食物从口中运送到胃部,容易引起误吸、窒息现象。

(1)口阶段障碍。

①口轮匝肌运动障碍,导致食物从口角漏出,或者流涎;②颊肌运动障碍,无法形成食团,或口内有食物残留;③软腭运动障碍,导致提前误吸;④舌肌功能障碍,导致食团难以推进,需分次吞咽或仰头吞咽,吞咽延迟、不能启动吞咽等。

(2)咽阶段障碍。

①喉结构不能上提前旋或延迟,导致无效吞咽;②环咽肌开放不全,导致食物梗阻感、用力吞咽、重复吞咽、咽部食物滞留等;③因会厌折返、喉口关闭、声门关闭不全等,导致误吸、音质变化;④咽肌异常收缩导致重复吞咽、食物滞留;⑤软腭和咽后壁封闭障碍,导致鼻反流。

3.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1)基础训练。

①口唇闭锁。

让患者面对镜子紧闭口唇;也可增加口唇力量练习,例如唇闭合后向前突出,维持5s后松弛。

②下颌运动。

患者尽量张大口,运动下颌,向前后、两侧运动。

③舌运动。

要求患者的舌头向前方、两侧伸展,如果伸舌不充分,可使用纱布裹住后牵拉,同时患者用力缩舌。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进展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进展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进展摘要:在出现脑卒中现象后,患者出现吞咽障碍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种现象的出现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难以料理,使得患者难以真正恢复自理能力。

其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其心理造成较为严重的打击。

因此,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及时正确的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康复护理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是一种对人体的中枢部位和神经系统产生严重损伤,导致患者的吞咽功能出现严重障碍而形成的一种病症。

这种病症的出现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的身体健康,猛手背上巨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吞咽过程主要分为口腔期、咽喉期、食管期。

但患有脑卒中患者在出现吞咽障碍时,往往是在口腔期和咽喉期便已经发病。

其主要是由于假性球麻痹和真性球麻痹。

但一般来说,在临床上,假性球麻痹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为常见,且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恢复效果和身体情况。

一、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护理评估及分级标准(一)饮水实验1982年日本学者提出饮水实验,并以引用次数和是否出现呛咳现象,将实验者观察现象分为五个等级。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法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延展。

将饮水筛选实验与血氧饱和度测定进行深度结合,两者联合评价的准确率已经高达95%。

因此,在未来判定脑卒中患者是否出现吞咽困难的现象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判定,以确保医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到患者的真实情况,并制定较好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治疗[1]。

(二)荧光影响直视检查方法目前认为,荧光影像直视检查是诊断吞咽障碍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标准,可以在直视状态下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吞咽障碍的情况。

因此,在医学界采用这种方法来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现象进行检查已相当普遍。

二、康复训练的时间窗采取早期评估,早期治疗的方式,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的康复效果就已逐步凸显,并可以有效减轻由此类病症所带来的一些痛苦,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护理者也应当确保患者处于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的状态,方可进行康复训练,以避免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由于自身身体机能所存在的某些问题,而导致康复训练的效果无法展现的现象出现,以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得以逐步凸显[1]。

脑卒中患者摄食-吞咽困难的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患者摄食-吞咽困难的早期康复护理

参考文献
[ 1 ] 高眉 扬, 周莉 . 导 乐陪伴 式分娩 【 J 】 . 中国实用妇科 与产 科杂 志, 2 0 0 5 ,
2 1 ( 5 ) : 2 6 7 — 2 6 9 .
[ 2 】 乐杰妇 产科 学 [ M] . 北京 : 人 民卫 生出版社 , 2 0 0 8 : 6 5 . [ 3 ] 王春先 妇 产科 护理 【 M] . 北 京: 人民军 医出版社, 2 0 1 1 : 4 4 . [ 4 ] 曹 同梅 , 马 金 萍, 郭云杰. 心 理护 理对 分娩 结局 和产 时干 预的 影响 [ J ] . 临床护理 杂 志, 2 0 0 4 , 3 ( 3 ) : 5 2 — 5 3 .
出血 ,缩短产程 ,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 率。 总之 ,在产 科临床分娩 过程 中,做 好心理 护理是非常 重要的 ,它 关系到母 婴健 康和家庭 的幸福 ,也是科学和艺 术的高度结 合 。只有 在 良好心理护理前提 下 ,才能促进产妇正常分 娩 ,维护母婴健康 。

临床护理 ・ 5 1 3
摄食 一 吞 咽困难的急性脑卒 中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7 2 例 ,女性4 O 例 ,年龄4 8 - 8 0 岁 ,平均5 6 岁 。其 中5 9 例 患者 完全不 能经 口摄 取 ,5 3 例 患者能经 口摄入部分 食物 ,但不 能完全维持 生理需求 ,需要静脉 补 充营养 。
不 用吸水管 。上 述护理过程 ,既可 以刺激和诱 发吞咽反射和动作 的产 生 ,又能将 咽部残留食物得 以有效去 除。 2 . 2 . 3食物 的性质 应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 况确定食物 的形 态 ,应逐渐从 流质 、半流质
2 吞 咽障碍 的 康复 训练
2 . 1基 础训练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及护理体会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及护理体会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报告对88例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

方法1、基础训练;2、摄食训练;结果患者吞咽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提示:对脑梗死吞咽障碍康复护理训练,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同时要进行心理疏导,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对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护理吞咽困难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若得不到及时的康复护理,可引发误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脱水,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

也可出现心理障碍,使患者对康复失去信心,拒食、拒绝治疗,因此,我们及早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使用吞咽治疗仪配合吞咽功能训练和进食训练方法治疗吞咽障碍患者88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9年9月至2012年6月,住院的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的患者88例。

男58例,女39例;年龄47岁至80岁。

经CT确诊的急性脑梗塞、脑出血患者,筛除昏迷及理解障碍者。

患者共88例,男63例,女25例,年龄48~88岁,平均58岁。

吞咽能力分级标准:1、重度:完全不能经口进食;2、中度:一部分食物能经口进食,但不能完全维持营养,需静脉辅助营养;3、轻度:轻度吞咽困难,完全能经口进食;4、正常,具有正常的摄食吞咽能力。

其中重度26例,中度37例,轻度25例。

1.2吞咽障碍程度评价标准使用洼田氏咽水试验判断吞咽障碍的程度。

1级:能不呛的一次咽下;2级:分两次以上,能不呛的咽下;3级:能一次咽下,但有呛咳;4级:分成两次以上咽下也有呛咳;5级:屡屡呛咳,全量咽下困难。

1级为正常,2级为轻度障碍,3级为中度障碍,3级以上为重度障碍。

88例患者中吞咽轻度障碍12例,中度障碍59例,重度障碍17例。

2 康复治疗及护理2.1吞咽治疗仪应用吞咽障碍治疗仪(美国)治疗,电极放置:第一电极放置于舌骨上方,第二电极紧挨第一电极下放置,置于甲状上切迹上方,第三、四电极按前两电极之间的等距离放置,利用微型安全连接器绝缘,输出交流、巨型对称双相波形,刺激喉两侧吞咽肌群,时间20分钟/次,1次/d,治疗10~14天,刺激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
王丽娟
【期刊名称】《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05(011)008
【摘要】吞咽障碍是指固体或液体从口腔至胃的运动障碍或传送延迟。

脑卒中患
者吞咽障碍的发生率可高达45%,占全部吞咽障碍者的25%,多见于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患者,主要表现为进食困难、呛咳、发音不清晰。

单侧皮质脑干束受损者也可出现一过性吞咽困难。

对吞咽障碍患者如护理不当可引起吸人性肺炎、脱水、营养不良、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塞等并发症,以及抑郁、社会隔绝等负性社会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总页数】1页(P615-615)
【作者】王丽娟
【作者单位】457000,河南濮阳市,濮阳市人民医院综合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
【相关文献】
1.吞咽障碍治疗仪及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恢复的影响 [J], 卢琼
2.早期饮食护理对吞咽障碍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J], 张清
3.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及康复训练 [J], 梁爽
4.吞咽障碍治疗仪及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恢复的效果 [J], 沈芸
5.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对策 [J], 蒲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卒中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进展

脑卒中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进展

脑卒中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进展发布时间:2022-11-26T12:19:45.156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7期 作者: 朱美玲[导读] 脑卒中是当前临床中的常见疾病之一,

朱美玲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延吉133000

摘要:脑卒中是当前临床中的常见疾病之一,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期间,通常会由于不同因素导致吞咽困难情况的出现,而吞咽困难不仅会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受到影响,同时还会对患者的正常饮食出现很大的问题,给患者的身心都造成了较大的负担。因此针对这一问题的出现,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解决,本文就当前脑卒中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进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探讨了该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表现,详细内容如下。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困难;护理进展

引言:随着当前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也导致脑卒中疾病的发生几率不断提升,成为了临床中的常见急性脑血管疾病,该疾病是由于患者出现脑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起的脑组织和神经组织受损,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恢复,从而影响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该疾病即使治疗后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和功能障碍,而吞咽困难就是常见并发症类型。吞咽困难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饮食,导致患者出现误吸或营养不良状况的发生,因此就需要及时针对患者展开有效的康复护理。1.脑卒中吞咽困难的发生机制及其特征1.1发生机制

吞咽是人体的正常生理过程,在正常吞咽的过程中,患者的正常吞咽肌活动通常是受到大脑皮层、延髓以及颅神经的支配。但是患者一旦出现脑卒中,其脑组织和神经组织功能受损,从而引起患者无法正常的进行正常的吞咽。患者在发病期间所引起的大脑皮质损伤都会对患者的吞咽功能造成影响,吞咽失用情况的发生就可能会引起患者在吞咽期间出现吞咽启动延迟,从而大大的提升了误吸几率。一旦在患者发病期间,出现皮质下损伤的情况,就可能会对咽神经的肌肉控制造成影响,导致患者在吞咽的过程中出现障碍,这是属于轻度吞咽困难的情况。而患者的脑卒中情况如果比较严重,就可能会出现脑桥损伤和延髓损伤,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困难或咽期吞咽启动延迟严重的情况,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1]。小脑和锥体外系在人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两个部分,对人体的吞咽功能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该疾病会严重损伤到患者的小闹和锥体外系,从而影响到其吞咽功能。1.2临床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