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显效3 例, 3 有效2 例, 9 无效2 总有效率9% 。 例, 7 1 江惟明用 " 1 三拗汤加减治疗小儿C A 例。基本方: V6 8 炙麻黄4, g杏仁3, g
为寒、 热及寒热混合型。 分别采用温肺止咳、 清肺止咳及温清并 进诸法。寒咳型主要表现为痰色白、质稠或呈泡沫状, 形寒无 汗,四肢不温, 面色晦滞带青, 伴口 不渴或恶寒发热而恶寒重
C ue等才首次报道了儿童病例c, 年Hnaa 等正式 l t: oi 3 18 ) 2 a -y 9 n
在儿科建立了诊断[ s 1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人, C A是最常 发现 V 见的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疾病之一川。西医治疗多采用糖皮质 激素、 支气管扩张剂和过敏介质释放抑制剂治疗, 远期疗效不 太理想, 且易产生副作用。 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优势, 近期疗效 与西医接近, 远期疗效更好[ 6 ] 。现就近年中医药治疗 C A作一 V
一1 8一 3
家属、 护士、 医师、 治疗师、 营养师的共同努力, 才能取得最满意 的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
[1 1大西幸子, 孙启良. 脑卒中 摄食 患者 一吞咽 障碍的 评价与 训练[] J.
中国 康复医学杂志, 9 , ()11立 1 71 3 : . 9 2 4
兼者, 加鱼腥草 1 . 天为1 04 g 疗程。 3 例中1 结果: 9 个疗程内 症
. 床实 M 践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张红晓
( 兰州大学第二附 属医院 甘肃 兰 703) , 州 300
摘 要: 对近年来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辫证论治、 基本方加减论治、 拟方随证加减论治、 成药治疗和中医外治法及其 自 中
疗效进行综述。
关键词: 小儿;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22 87 文献标识码: A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现状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现状
临床肺科 杂 志
2 1 年 1月 第 1 第 1 01 6卷 期
咳嗽变 异性 哮 喘 的 中医治疗 现状
冯文杰
咳 嗽 变 异性 哮 喘 ( V 是 以 慢 性 咳 嗽 为 主 要 或 唯 一 临 C A)
李 向林
期( 咳嗽 较 重 ) 变 脏 腑 在 肺 , 宜 宣 肺 开 闭 祛 外 风 ; 时 辅 病 治 同
高反应 、 血中嗜酸细 胞计 数均 有明显 改善作 用 ; 根据 临床经 验, 这类 药物 常贯穿治疗 的始终 , 不可轻易减舍 ; 第二 , 应用虫 类药祛风解痉止咳 , 通络搜风。对于咽痒不止 、 呛咳剧烈者尤 为适宜 , 以蝉蜕 、 僵蚕 、 地龙 、 全蝎最 为常用 。李红 虫类药 为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4 2例收到 良好 疗效 ; 第三 , 祛风利
4 肺 阴 亏 耗 ,. 气 亏 虚 。武 德 军 认 为 该 病 由邪 人 半 表 半 . 5肺 里, 寒热混杂 , 肺气不 宣而 致。夏永 良 总结 宋康 治疗 咳嗽 变异性哮喘认 为其病机 即有 肺气上逆 之咳嗽 的特 点 , 又有哮
草、 薄荷 、 射干、 蓝根 、 板 玄参 、 蝴蝶 、 凰衣 等清 咽利 喉药 木 凤 物 ; 四, 风性轻扬” “ 第 “ , 风性上行 ” 本病呛咳不止 , , 为肺气上 逆之候 , 故降气止咳药物在所必用 。如杏仁 、 枇杷 叶、 百部 、 紫 菀、 白前 、 苏子 、 旋覆 花、 白皮、 骨皮 等 , 以轻宣 温润 为 桑 地 总 主, 勿过寒凉 ; 第五 , 疏风宣通鼻窍是治疗 C A的一个 重要 方 V 法。肺开窍于鼻 , 若患者素体秉 赋异常 , 加之外邪 ( 包括病 毒 感染 、 变应物 、 物理化学刺激等 ) 反复侵袭 , 导致肺气 失宣 , 气 道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 反应性 的增 加。遇外邪袭扰 , 即鼻 窍

中医辨证施治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应用

中医辨证施治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应用

中医辨证施治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应用摘要: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作为儿科常见疾病,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中医辨证施治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展现其独特优势及人性化关怀。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医辨证施治不仅能有效缓解症状,更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体现了中医药的温情与智慧。

关键词:中医辨证施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人性化关怀引言: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常因误诊而延误治疗。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辨证施治的理念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出发,结合临床实例,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应用及其人性化关怀的体现。

一、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中医辨证施治,这一古老而智慧的医学理论,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医学领域的一项技术,更是一种充满人性关怀的疗法。

当一位小患儿因咳嗽变异性哮喘而备受煎熬时,往往会通过仔细观察其症状、体征以及舌脉表现,来探寻疾病的根源。

这些症状和体征,如同一个个小小的线索,引导着医生去分析病因、病机,进而准确判断患儿所属的证候类型。

在辨证施治的过程中,要注重整体观念,将患儿视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非单纯的疾病载体。

他们强调个体差异,理解每个患儿的身体状况、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都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会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为每位患儿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些方案不仅关注疾病的本质,更重视调理患儿的身体机能。

通过调理脏腑功能、平衡阴阳、调和气血,中医医生努力恢复患儿的身体平衡,从根本上解决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问题。

在治疗过程中,还应关注患儿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

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和一个良好的心态对于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

因此,在向家长传授健康知识,指导患儿合理饮食、规律作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复发。

杨广源教授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杨广源教授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72内蒙古中医药第 39 卷2020 年 3 月第 3 期 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9 No.3 2020

杨广源教授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刘晓,张璞’李国华2杨广源,(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2.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

摘要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的哮喘,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夜间尤甚。现代中医多将其归于“风咳”范 畴⑴。杨广源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症候表现均与“风”有关,故提出“风淫喘息,治病求本”,以“疏风宣肺,缓急解症”为主要 治法,自拟复方过敏煎,宣散并用,直切病机:以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灵活应用,临床疗效显著。关键词咳嗷变异性哮喘;复方过敏煎;风咳;经验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 2020)03-0072-03

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机理与哮喘相似,表现为气道敏感 性增强。其重要特征为剧烈咳嗽,通常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干 咳,夜间尤甚,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是常见诱因或加重因 素[21。现代中医多将其归于“风咳”范畴叱杨广源教授在临证中 抓其“干咳阵作,遇风即咳、咽痒即咳、闻刺激性气味即咳”主

症,提出以“疏风宣肺,缓急解痉”为主要治法,自拟复方过敏煎 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效如桴鼓。杨广源教授为内蒙古治 区名中医,二级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 继承人,从事中医临床一线工作三十余年,擅长诊治呼吸系统 常见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笔者师从杨广源教授,兹将杨教授辨治咳 嗽变异性哮喘经验简述如下,供学者与同道参考。1风淫喘息,治病求本杨广源教授根据多年临证经验,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症 候表现均与“风”有关。《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素问•咳论》曰:“皮 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风为百病之 长,常常是外来邪气致病的先导,同时又因其终年常在,故风邪 致病机会较多。风邪具有轻扬开泄的致病特点,易侵犯人体上 部,而肺部居于人体上焦,为娇脏,故风邪侵袭机体,肺脏首当 其冲。风邪袭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咳嗽频作。《素问•风论》 又云:“风者,善行而数变。”风性善行,变动不居,且游移不定, 故风邪导致疾病发生多表现为变换无常,且症状表现多种多 样,发病急骤。而咳嗽变异性哮喘典型症候表现为咽痒即咳、干 咳阵作、遇风即咳、闻刺激性气味即咳,故其发病特点与风性善 行数变的特点相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风胜则动。” 风盛则挛急,风邪犯肺,则可导致气道痉挛,气道敏感性增强, 从而引发干咳。《素问•风论》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胼然 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典型 *

俞景茂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俞景茂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4 7 0・
光 明 中医 2 0 1 3年 3月 第 2 8卷 第 3期
C J G MC M Ma r c h 2 0 1 3 . V o l 2 8 . 3
俞 景 茂 教授 治疗 咳嗽变 异 性 哮 喘经 验
葛 国 岚 韩 雪 金 玉 晶
摘要 : 俞景茂教授认为“ 风、 火、 痰、 瘀、 虚” 为咳嗽变异型哮喘发病病机, 当 分期论治本病, 以治肺为主要大法, 并兼顾五脏六腑
哮 喘论治 本病 。
俞师认 为本 病 的病 因 、 病 机既与“ 咳嗽 ” 不同, 也
与“ 喘证 ” 有 别 。其 发 病 原 因不 离 外 感 内伤 。外 感 风 邪使 肺失 宣肃 , 津 聚为痰 , 风为 阳邪 , 郁 而化燥 化热 , 易 伤肺 阴 , 咳嗽 日久 , 血 热互 结 , 且 久 病人 络 , 瘀血乃生 ; 经云: “ 邪 之所凑 , 其 气必 虚 ” , 正 气不 足 也是 本 病发 病 的内在 因素 。故 风 邪 留恋 、 痰瘀 内生 、 正 气不 足 , 为本 病病 机 , 因本病 正 虚 邪恋 , 虚实夹杂 , 故 病 势缠 绵 。然 而本 病 之痰 非 宿 痰 、 夙根 , 脉 络瘀 阻 亦 较 典 型 哮 喘 为 轻, 患儿 正气亦 较强 , 所 以症 状 相对 典 型 哮 喘较 轻 , 仅 咳不喘 , 病程 亦 较 短 , 病邪多在上焦 , 病位多限于肺。
俞 师认 为 , 治疗 本病 当 以调肺 为 主要大 法 , 可分 期
论治 , 治 疗初期 应 驱邪治标 控制 咳嗽症 状 , 在 咳嗽症 状
缓解后 则重 调理肺 脾 功 能扶 正 固本 , 以 防 复 发 。 然 临
证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拘泥 常法 , 对于一些 病程 日久 或特殊 体质之人 ,

宁嗽汤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

宁嗽汤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

1 1 一 般 资 料 9 . 0例 患 者 均 为 2 0 0 5年 5月 ~2 0 07 年 2月 以来本 院 门诊 或住 院患 者 ,随 机分 成 两组 。治
疗组 4 6例 , 2 男 0例 , 2 女 6例 ; 年龄 1 7 7~ 0岁 , 均 3 平 8
岁 ; 程 2个 月 ~ 病 5年 。对 照组 4 4例 , 1 男 8例 , 2 女 6
寒乍热 , 加金 银 花 、 翘 、 连 射干 ; 痰多 粘稠 , 浙贝母 、 加 瓜
蒌仁; 哮喘痰 鸣 , 加苏 子 、 苈子 ; 热恶 风 、 葶 发 自汗 , 桂 加
不复 上逆犯 肺 , 便可 恢 复肺 的清虚 功能 。蝉蜕 、 龙有 地 入 络搜 风之 效 , 以加 强解 痉止 咳效果 。诸 药合 用 , 奏 共 疏 风散 寒 , 宣肃 肺 气 , 痰 止 咳之 功 。本 组 观 察 表 明 , 化 宁嗽 汤加 味治疗 咳嗽变 异 性 哮 喘 的 临 床疗 效 肯 定 , 不
14 疗效 标 准 按 国家 中 医药 管 理 局 发 布 的《中医 .
病证 诊 断疗效 标 准 》, 结 合 临 床 观 察 拟 定 。 临 床 控 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宁嗽汤加味。结果 总有效率达8.%。结论 宁嗽汤加味能明显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疗效。 75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宁嗽汤; 中医药疗法
d i 1 .9 9 j i n 1 0 — 1 . 0 0 1 . 1 o :0 3 6 / . s . 0 38 4 2 1 . 1 1 3 s 9 文章 编 号 :0 3 8 1 ( 0 0 ・12 1 - 1 1 0 —9 4 2 1 ) 1 — 1 70

半夏厚朴汤合桔梗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赵新

半夏厚朴汤合桔梗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赵新

半夏厚朴汤合桔梗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赵新发布时间:2023-05-15T05:48:07.573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6期作者:赵新[导读] 目的:分析半夏厚朴汤合桔梗汤加减疗法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价值。

密云区新城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市密云区 101506摘要:目的:分析半夏厚朴汤合桔梗汤加减疗法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价值。

方法:对2021年1月-2022年11月本科接诊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人(n=64)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2人,前者采取常规治疗和半夏厚朴汤合桔梗汤加减疗法,后者行常规治疗。

对比疗效等指标。

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这个指标,试验组数据96.87%,和对照组数据78.12%相比更高(P<0.05)。

关于FVC和FEV1值:疗程结束时,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好(P<0.05)。

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用半夏厚朴汤合桔梗汤,疗效确切,肺功能改善也更加明显。

关键词:半夏厚朴汤;肺功能;咳嗽变异性哮喘;桔梗汤临床上,咳嗽变异性哮喘十分常见,具有病程长和难治愈等特点,并能引起咳嗽等症状,若不积极干预,将会引起严重后果[1]。

尽管,通过常规治疗能够抑制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进展,但整体疗效欠佳。

本文选取64名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人(2021年1月-2022年11月),着重分析半夏厚朴汤合桔梗汤用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21年1月-2022年11月本科接诊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人64名,随机分2组。

试验组32人中:女性15人,男性17人,年纪范围23-67岁,均值达到(40.24±6.31)岁;病程范围3-15个月,均值达到(6.47±1.02)个月。

对照组32人中:女性14人,男性18人,年纪范围22-68岁,均值达到(40.68±6.43)岁;病程范围3-16个月,均值达到(6.59±1.08)个月。

纳入标准:(1)病人对研究知情;(2)病人依从性良好;(3)病人意识清楚。

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治疗心得

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治疗心得

健 脾 养心 , 方 用 归脾 汤 化裁 : 黄芪、 党参、 白术 、 茯苓 、 酸枣仁 、 柏 子 放射 至 阴部 为佳 ;次 髂 的定位 应 在髂 后上 棘 与骶 管 裂孔 连 线 的 中 仁、 陈皮 、 木 香等 。 点, 直刺 1 . 5寸 , 力 求 针 下有 麻 感 ; 针刺关元 、 归来多以 1 . 5寸 毫 针 5 清 热利湿 向前 阴平 刺或斜 刺 , 进针 后多 用提插 而 鲜用 捻转 。肾俞 为原 气 出入 《 类 证 治裁 ・ 阳痿 》篇 说 : “ 亦 有湿 热 下 注 ,宗筋 弛 纵 而致 阳痿 之处 , 关 元 为 足 三 阴 与任 脉 之 会 , 次谬 、 归 来其 经气 通 于小 腹 , 太 者 。” 此类 疾病 常见 于前 列腺 炎 。前 列腺 炎 可导 致轻 度 阳痿 。现 代 冲 、 太溪为肝、 肾经之 原 穴 , 针 刺 上 述 穴位 可 以 达 到调 补 肝 肾 的 目 医学治 疗方 法 : 经 过细 菌 培养 及药 敏试 验 , 有针 对 性地 系统 使 用抗 的 。针 灸 的同 时还可 配合 丙 睾 、 柴 胡针 混合穴 注 肾俞 和肝俞 。 生 素 。若培 养呈 阴性 , 则考 虑厌 氧菌 感染 , 仍 须系 统使用 抗生 素 , 抗 7 心理治 疗 生 素 的停 用 以 1 个 月 后复查 细菌 阴性 为 原则 。湿 热下 注 , 邪 恋下 焦 阳痿 除器 质 性病 变 引起 者外 ,绝 大多 数 中青 年 体质 强 壮者 为 者, 治 以清 热 利 湿 、 清 热 解 毒 。拟 方 药 为 革 薜 1 0 g 、 大黄 1 0 g 、 银 花 精 神 因素 引起 。所 以 , 在 针灸 及 药物 治疗 的 同时 , 夏 老特 别 重视 配 6 0 g 、 蒲 公英 3 0 g 、 黄柏 1 0 g 或 苏木 2 0 g 、 红花 1 0 g , 煎汤 坐浴 。此类 疾 合心 理 治疗 , 予 以精 神疏 导 , 消 除紧 张 心理 , 帮 助患 者 进行 心理 分 病 治疗 前列 腺炎 的 同时 阳痿 自然而 愈 , 无 需另 作 治疗 。 析, 了解 病情 , 应 用支 持 、 暗示 、 行为 、 生物 反馈 训 练等 方 法 , 让他 们 树立 恢复 的信 心 。 阳痿 的 中医辨 证论 治 时 , 如 虚 实寒 热 不显 著者 , 夏 老 常用 补 肾 克服 心理 障碍 , 活血之法 , 常 用方 为 : 山萸 肉 1 0 g 、 大熟 地 1 0 g 、 枸杞子 1 0 g 、 鹿 角 胶 总之 , 夏老 坚持 中西 医兼 收并 蓄 , 能中不 西 , 尊古 不泥古 。 治 疗 1 0 g 、 制 黄精 1 0 g 、 巴 戟天 1 0 g 、 五 味子 1 0 g 、 川杜仲 1 0 g 、 原红花 1 0 g 、 阳痿 强调 中医 的辨证 思 想 , 坚持 辨证 与 辨病 的有 机结 合 , 重 视结 合 抚 川芎 1 0 g 、 制 没药 1 0 g 、 炒灵 脂 1 0 g 、 川牛 膝 1 0 g 、 福 泽泻 1 0 g 。 现代研究 , 治疗手段上坚持针药并进 , 中西结合 , 内服外治, 注重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或 咳嗽型 哮喘 ,是指 以慢性 咳嗽 作为 其唯 一或 主要 症状 , 而
状无 改善 或加重 。总有效 率= 效率+ 显 好转率 。
1 统 计 学 方 法 . 5
无典 型哮 喘发作 的喘 息和 呼吸 困难 ,通常 咳 嗽 比较 剧烈 , 有 气道 高反应 性 , 易误诊 误治 。 气管 扩张剂 治疗 有效 , 容 支 但停 药后 易复 发 ,如 不积 极 治疗 有 1%~ 0 0 5 %的 患者 可变为 典型
疾病 , 心血管 、 肾 和造血 系统 等原发 性疾 病 。 无 肝
1 . 断 标 准 2诊
标 准 为【① 慢 性 咳嗽 , 其是 夜 间 刺激 性 咳嗽 明显者 ; 1 : 尤
②支气管激发试验(P1 B I阳性 、 ) 或支气管舒张试验(D ) B T阳性 者, 或呼气分流速(E ) P r 日问变异率> 0 ③支气管扩张剂 、 2%; 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咳嗽显著缓解 ; ④排除其他原因诱发的慢
【 关键 词1 咳嗽 变异 性哮 喘 ; 中医疗法 ; 喘 平 【 中图分类 号】 2 6 1 R 5 .2 【 献标识 码】B 文 【 文章编 号1 6 4 4 2 (0 0) 5 c 一 8 — 2 1 7 — 7 1 2 1 0 ( ) 0 8 0
咳嗽 变 异 性 哮 喘(og ain s ma又 称 隐匿 型 哮 喘 cuh vr t t ) a ah
缺乏 喘息症 状 而被误 诊为慢 性 咽炎 、慢性 支 气管 炎等疾 病 。 中 医认 为 , 证宿 根 是痰 , 哮 肺不 布 津 , 不 运化 , 失蒸 化水 脾 肾 液等 均可致 痰浊 内生 。津液 凝 聚成痰 , 伏藏 于肺 , 遇感 引触 ,
痰随 气升 , 塞气道 , 壅 致痰 鸣哮 喘 。尹 良胜圆 认为 哮证 与痰 和 瘀 密 切相 关 , 宿痰 内伏 , 浊滞 络 , 气 闭 塞 , 能贯 通 心脉 痰 肺 不 而行 血 , 致肺 气 郁滞 , 滞而 血瘀 , 终 气 瘀血 又可 致 气郁 痰 阻 ,
采用 Sa 1 . tt 00软件 分析 。 a
2结 果
本组 3 6例患者 确诊前 均经抗 生素 、 抗病 毒及各 种止 咳化 痰药 物 治疗 , 咳嗽迁 延 不 愈 , 诊 后应 用 中药 祛痰 通 络 , 确 5d
的哮 喘 。近 年来 不少 学 者根 据 咳嗽 变异 性 哮 喘 素体 脾肺 气 弱、 卫外失 固、 邪气 入侵 的基本 病机 , 尝试 运用 中 医药治 疗本
异性 哮喘患 者 3 6例 。 中 , 2 其 男 3例 , 1 , 女 3例 年龄 1 ~ 9 , 3 l岁
平 均 1 。 , 程 3个 月~ 62岁 病 4年 , 均病 程 21年 。 咳嗽发 于 平 .
春季 1 6例 , 季 l 秋 3例 , 季 5例 , 季 2例 。所 有患 者在 本 冬 夏 院或 外 院明确诊 断为 咳嗽 变异性 哮喘 , 使用 支 气管 扩张剂 均 或糖 皮质 激 素效 果 良好 , 停用后 症 状 反 复发 作 , 但 不能 有效
3讨 论
据 ,指 导 临床 取 得 了显 著效 果 。本 文 中本校 19 9 7年 1月~ 20 0 9年 1 2月 中 医 门诊 运 用 中药 治 疗 咳 嗽变 异 性 哮 喘 患者 3 6例 。 疗效 满意 , 现报道 如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咳嗽变 异性 哮 喘常表 现为 慢性 、 固性 、 顽 阵发 性 的咳嗽 ,
中医中药
20 5第7第5 0年 月 1 1 1 卷 期
咳嗽变异性 哮喘 的中医治疗 方法
刘 莉
( 深圳 市高 级 中学 北校 区 , 广东 深圳
5 84 ) 10 0
【 要】目的 : 摘 观察 中医组 方 治疗 咳 嗽变 异性 哮 喘 的临床 疗 效 。方 法 :6例患 者 用 中药麻 黄 、 3 杏仁 、 防风 、 乌梅 、 银柴 胡 、 味子 、 梗 、 衣 、 五 桔 蝉 甘草 等 中药 辨证 加减 宣肺 祛 邪平 喘治 疗 。结 果 : 疗 1 治 0d后进 行疗 效 评定 , 显效 l 5例 。 占 4 . %, 1 7 好转 l 6 9例 , 5 .8 无效 2例 , 55 %。总有 效率 为 9 . %。治疗 过程 中未见 明显 不 良反应 。结论 : 占 2 %, 7 占 .6 44 4 宣 肺 祛邪 平喘 的 中药治疗 效果 良好 , 能预 防哮喘复 发 , 并 值得 临床 推广 。
缓解 。全 部患者性 炎 症 , 致气 道 黏膜 水 肿 和气 道 的高 反 应性 , 导 其本 质 与
典型 哮喘无 异 , 生素 治疗无 效 。但对 咳嗽 变异 型哮 喘 的认 抗 识及 诊断 尚缺乏 足够 的重 视 , 因而 常造 成误 诊误 治 。其 常因
11一般 资料 .
选 取 19 9 7年 1月 ~ 0 9年 1 20 2月 本 校 中 医 门 诊 咳 嗽 变
并 有夜 间发作 , 主要 以慢性 咳嗽 为 主 。 伴有 喘 息症状 , 不 呈季 节 性或 非 季节 性发 作 , 以夜 间 或凌 晨 为重 , 表现 为 刺激 性 多
干 咳 , 续 时 间长 , 持 可达几 周 至数 年1, 因物 理化 学 刺激 如 2可 1 烟 味 、 味或 冷 空气 刺 激 而诱发 , 异 由于 患者 气 道存 在变 应 性
病 , 有较 多 的临 床试 验报 道 。 并 以获 得 中 医药 治疗 本 病 的证
起效 , 治疗 1 进行 疗效 评 定 , 0d后 显效 1 5例 , 4 .7 , 占 1 % 好 6
转 1 9例 , 占 5 .8 27 %,无 效 2例 , 占 55 %。 总有 效 率 为 . 6 9 . %。 4 4 治疗过程中未见 明显不 良反应。 4 继续维持治疗 3 月 , 个 病 情基 本稳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