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植被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校园植物的调研报告怎么写

校园植物的调研报告怎么写

校园植物的调研报告怎么写【调研报告:校园植物】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校园植物进行调研,了解校园内的植物种类、分布情况以及对校园环境的影响。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校园植物的特点与功能,并为校园环境的改善提供一些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通过在校内发放问卷,并组织调研小组对校园内的植物进行实地勘察和记录,以获取全面准确的数据。

三、调查结果分析1.校园植物的种类经过对校园植物进行分类和统计,我们发现了多个主要种类,包括林木、草本植物、花卉和观赏植物等。

尤其是校园内的林木种类丰富多样,包括松树、槐树、银杏等。

2.校园植物的分布情况校园内的植物主要集中在草坪、花坛、行道树等地方。

我们还发现,在教学楼和图书馆外,种植了一些观赏植物,使得这些地方呈现出更加美丽的景色。

3.校园植物对校园环境的影响校园植物对校园环境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校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提高了空气的品质。

其次,校园植物的种植使校园整体更加美丽,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舒适、愉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此外,校园植物还起到了遮风挡露、固土保水等作用,对校园维护和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问题与建议1.水源问题部分校园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源,请学校提供足够的灌溉设施,确保植物健康生长。

2.校园植物的种植规划对于校园植物的种植,需要有一定的规划,充分考虑到植物的生长特点、宽度和高度等因素,以保证植物间的空间充足,并能够使校园更加美观。

3.校园植物风景的宣传和利用学校可以通过各类宣传手段,如海报、微信公众号等,积极宣传校园植物的特点和美丽风景,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可以利用校园植物打造一些特色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参观者。

五、总结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校园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并分析了其对校园环境的积极影响。

我们认为,校园植物的规划和维护应得到加强,以保证校园内植物的健康成长和校园环境的美观。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校园植物调查报告(一)近期,我们进行了一次针对校园植物的调查。

通过对校园各个角落的植物进行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出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调查的主要内容,并展示我们对校园植物的了解与研究。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校园的树木。

树木是校园中最显眼的植物代表之一。

校园中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树木,如榉树、槐树、松树等。

我们对这些树木的外貌、高度、树皮、叶子等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尤其注意了树木的生长状况。

我们发现,不同树木在生长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些树木生长较为繁茂,枝繁叶茂,树形挺拔;而有些树木生长较为中庸,枝丫较疏,树形略显稀疏。

我们推测这与树木的生长环境、土壤、气候等因素有关。

除了树木,我们还关注了校园中的花卉。

校园中有许多种类的花卉植物,如丁香花、玫瑰花、茉莉花等。

我们对这些花卉的花朵、叶子、花香等特点进行了观察和描述。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花卉植物的生长状态与季节关系密切。

在春季,许多花卉植物开始开放花朵,为校园增添了一抹色彩。

而在夏季,一些耐热的花卉植物依然茂盛地生长着,而其他一些花卉则步入休眠期。

随着季节的转变,花卉植物也会有着不同的表现。

此外,我们还留意了校园中的草坪和灌木丛。

草坪是校园中广泛应用的绿化植物,它既美观又实用。

在调查中,我们对草坪的草皮厚度、颜色、生长状态等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我们发现,一些草坪随着秋季的来临,草皮开始枯黄,而其他一些草坪则保持翠绿、茂密的状态。

灌木丛也是校园中常见的植物。

我们对灌木丛的形态、尺寸以及叶子的颜色和形状进行了观察。

调查中,我们还得知了一些灌木丛对校园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

一些灌木丛能有效遮挡阳光,形成凉爽的校园空间,同时提供了良好的隐蔽处所。

通过这次植物调查,我们对校园中的植物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不但看到了植物的美丽与生机,也更加明白了它们对校园环境的贡献。

通过保护和照顾这些植物,我们能够营造一个更加美丽、宜人的校园环境。

植被实践问题研究报告(2篇)

植被实践问题研究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植被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植被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解决植被实践问题,提高植被保护与恢复水平,本研究通过对植被实践问题的调查与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植被实践问题现状1. 植被破坏严重我国植被破坏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森林资源减少:由于过度采伐、乱砍滥伐、森林火灾等原因,我国森林资源逐年减少。

(2)草原退化:草原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草场盐碱化等导致草原退化严重。

(3)湿地萎缩:湿地资源过度开发、湿地污染、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2. 植被恢复与保护措施不足(1)植被恢复技术不成熟:目前,我国植被恢复技术尚不成熟,难以满足大规模植被恢复需求。

(2)植被保护法规不完善:植被保护法规体系不完善,导致植被保护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3)公众植被保护意识薄弱:公众对植被保护的认识不足,导致植被破坏现象屡禁不止。

三、植被实践问题原因分析1. 人类活动影响(1)过度开发:人类对土地、水资源、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2)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绿化面积减少,植被破碎化严重。

2. 植被恢复与保护技术落后(1)植被恢复技术不成熟:我国植被恢复技术尚不成熟,难以满足大规模植被恢复需求。

(2)植被保护技术滞后:植被保护技术滞后,导致植被保护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3. 公众植被保护意识薄弱(1)缺乏植被保护知识:公众对植被保护的认识不足,导致植被破坏现象屡禁不止。

(2)植被保护法规宣传力度不足:植被保护法规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公众对植被保护法规的认识不足。

四、植被实践问题对策建议1. 加强植被保护法规建设(1)完善植被保护法规体系:制定和完善植被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为植被保护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2)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对植被破坏行为的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行为。

2. 提高植被恢复与保护技术水平(1)研发新型植被恢复技术:加大植被恢复技术研发力度,提高植被恢复效果。

校园植物的调研报告格式

校园植物的调研报告格式

校园植物的调研报告格式校园植物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校园内主要植物的种类、分布情况以及对校园环境的影响,为校园植被管理与保护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1.实地调研:选择校园内不同区域进行植物的观察和采集,记录相关数据。

2.问卷调查:针对校园师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校园植物的认知和关注程度。

三、调研结果1.校园主要植物种类通过对校园内各处进行观察和采集,我们发现校园内主要植物种类包括树木、花卉、灌木和草本植物等。

其中常见的树木有榉树、槐树、杨树等;花卉主要有玫瑰、月季、康乃馨等;常见的灌木有紫薇、杜鹃花等;而草本植物则包括郁金香、牵牛花等。

2.植物分布情况校园内不同区域的植物分布情况有所不同。

主要集中在校园南侧和东侧的绿化带以及校园中央的花坛和草坪上。

树木主要分布在校园周边和大型草坪,花卉集中分布在花坛和小型花园中,灌木较分散地分布于校园各个角落,而草本植物则分布在各个草坪及花坛中。

3.植物对校园环境的影响校园植物对校园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树木的存在可以提供阴凉、遮风挡雨的作用,为校园师生提供良好的休憩环境。

其次,花卉的美丽色彩可以增加校园的景观效果,为师生带来心情愉悦的感受。

再次,灌木和草本植物可以有效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维护校园的整体生态环境。

四、调研结论1.校园内植物种类丰富多样,主要分布在绿化带、花坛和草坪等场所。

2.校园植物对校园环境起到重要作用,提供休憩场所、美化环境。

3.校园植物管理与保护应更加重视,定期修剪树木、浇水养护花卉,保持校园整体绿化水平。

五、调研建议1.加强校园植物学习教育,提高师生对校园植物的认知和关注度。

2.加强校园植被管理团队建设,定期检查植物生长情况,及时修剪和养护。

3.鼓励校园师生参与校园绿化活动,共同维护校园环境。

4.借助科技手段,提高植物管理效率,如利用智能灌溉系统等。

六、参考文献[1] 张新元. 校园绿化植物调查报告[J]. 山西建筑, 2018(20): 147-148.[2] 温鸿梅, 黄子祥. 浅议校园绿化植物的设计与配置[J]. 宜宾学院学报, 2020, 20(1): 126-131.。

校园绿化调查实验报告(3篇)

校园绿化调查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校园绿化成为提升校园环境质量、改善师生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为了解我校校园绿化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我们开展了本次校园绿化调查实验。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1. 调查对象:我校校园内所有绿化区域,包括草坪、花坛、树木等。

2. 调查内容:- 绿化覆盖率:计算校园内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

- 植物种类及分布:记录校园内植物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

- 绿化设施:调查校园内绿化设施(如座椅、花架、喷泉等)的完好程度。

- 师生对绿化的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师生对校园绿化的满意度。

3. 调查步骤:- 前期准备:制定调查方案,确定调查内容和方法,准备调查工具。

- 实地调查:分组进行实地调查,记录相关数据。

- 数据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 撰写报告:根据调查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绿化覆盖率:经测量,我校校园绿化覆盖率为40%,基本符合国家标准。

2. 植物种类及分布:- 草坪:主要分布在操场、道路两侧、教学楼周围等区域,以冷季型草坪为主。

- 花坛:分布在校园各处,种植有月季、菊花、翠菊等花卉。

- 树木:种类丰富,包括松、柏、柳、杨、槐等,主要分布在道路两侧、花坛周围。

3. 绿化设施:绿化设施较为完善,但部分设施存在损坏现象,如座椅、花架等。

4. 师生对绿化的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90%的师生对校园绿化表示满意,认为绿化环境优美,有助于学习和生活。

四、存在问题1. 绿化植物种类单一:校园内绿化植物种类较少,缺乏层次感和多样性。

2. 绿化区域分布不均:部分区域绿化覆盖率较低,影响校园整体美观。

3. 绿化设施损坏严重:部分绿化设施损坏,影响校园环境。

4. 绿化管理不到位:部分绿化区域存在杂草丛生、树木生长不良等现象。

五、改进措施1. 增加绿化植物种类:引进更多具有观赏性和生态效益的植物,提高绿化植物的多样性和层次感。

2. 优化绿化区域布局:合理规划绿化区域,提高绿化覆盖率,使校园环境更加优美。

校园植物的调研报告怎么写

校园植物的调研报告怎么写

校园植物的调研报告怎么写校园植物调研报告一、引言校园植物是指在校园内生长的各种植物,它们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校园植物的种类及其分布情况,探讨其对校园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校园植物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1.实地调查法:选择一些代表性区域,对校园内的植物进行实地观察。

2.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向学生及教职工了解对校园植物的认知情况及意见建议。

三、调研结果1.校园植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通过实地调查,我们统计了校园内的植物种类,发现主要分布在草坪、花坛和校园道路两侧。

常见的校园植物有榕树、松树、桂花树、槐树、合欢树等。

2.学生及教职工对校园植物的认知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和教职工对校园植物的种类和名称了解有限,只能认出几种常见的植物。

同时,有相当比例的人表示对校园植物的重要性和效益缺乏了解。

3.校园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校园植物对校园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校园植物可以净化空气,吸收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释放出氧气,为我们提供清新的空气环境。

其次,校园植物的绿色色调对学生和教职工的心理和情绪有着调节作用,有助于缓解压力,提升学习和工作效率。

此外,校园植物还为校园环境增添了美感,营造出宜人的自然氛围。

4.存在问题及建议:调研中发现,校园植物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校园植物生长乏力、病虫害较多,需要加强植物养护管理;其次,一些珍稀植物的种植面积有限,需要加大栽培和保护力度;再次,校园内有些地方存在滥砍伐树木等行为,对校园植物的保护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加强植物养护管理,提高校园植物的存活率;增加珍稀植物的栽培面积,保护校园植物的品种多样性;加强对学生和教职工的宣传教育,提高校园植物保护意识。

四、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校园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校园植物在净化空气、调节心理情绪和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校园植物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善。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校园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环境质量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校园内的植物种类和分布,我们进行了一次校园植物调查。

本次调查旨在发现校园内的植物种类、生长状况、分布特点等,为校园绿化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
1.实地考察:我们对校园内的各个季节、各个地点进行了实地考察,记录植
物的种类、生长状况、分布特点等。

2.文献资料: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校园内植物的种类、生长习性、分布
范围等信息。

3.专家咨询:邀请植物学专家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估和指导,确保调查结果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调查结果
1.植物种类:经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查阅,我们发现校园内共有植物XX
种,其中乔木XX种,灌木XX种,草本植物XX种,水生植物XX种。

2.生长状况:大部分植物生长状况良好,但也有部分植物出现了病虫害、生
长不良等问题。

3.分布特点:校园内的植物分布较为均匀,但也有一些区域的植物种类相对
单一。

四、建议措施
1.加强养护管理:对生长不良的植物进行养护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保证
植物的正常生长。

2.增加绿化植被:在校园空地、道路两侧等区域增加绿化植被,提高校园绿
化覆盖率。

3.优化植物配置: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分布特点,合理配置植物,使校园
绿化更加科学、合理。

4.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对校园绿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校园植物调查报告引言:校园是学生们学习、生活的地方,而其中的植物则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校园内的植物种类及其分布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植物调查。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认识校园植物,加深对自然的理解。

一、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校园内不同的区域进行植物调查,包括花坛、草坪、校园角落等。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直接观察法和拍照记录法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不熟悉的植物,我们还请教了学校的植物专家,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二、调查结果1. 花坛区域在花坛区域,我们发现了各种各样的花卉植物。

其中,最常见的是玫瑰花、康乃馨和郁金香等。

这些花卉植物不仅美丽,而且花期长,给校园增添了一抹色彩。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常见的观赏植物,如铁树和银杏等。

2. 草坪区域草坪是校园内广阔的绿地,也是同学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草坪区域,我们发现了大片的草地,主要是常见的草本植物,如牛鞭草、狗尾草等。

这些草本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快速生长,并且能够有效地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3. 校园角落除了花坛和草坪区域,我们还在校园的一些角落发现了一些特殊的植物。

比如,在校园的角落里,我们发现了一些常见的野菜,如蒲公英和马齿苋等。

这些野菜植物虽然不如花卉植物那样美丽,但它们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生长,为校园增添了一份野趣。

三、调查分析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校园内的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包括了花卉植物、草本植物和野菜植物等。

这些植物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还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学习的机会。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校园内的植物种类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

虽然花坛和草坪上的植物种类较多,但在一些角落里,我们发现了大片相同的植物。

这样的植物布局不仅缺乏变化,也无法提供更多的观赏价值。

其次,有些地方的绿化效果不佳,植物生长稀疏,缺乏养护。

这不仅影响了校园的美观度,也浪费了植物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纪颖
17124333
完成部分梧桐PPT制作
谭山悦
17124343
提供香樟资料;抄写调研报告
赖思琪
17124342
识别植物;完成香樟PPT制作;整合、修改PPT
徐菁文
17124373
完成部分三叶草PPT制作;宣讲三叶草;整合、美化所有PPT
罗旭然
17124345
拍摄植物照片;完成部分三叶草PPT制作
(4)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
(5)香樟树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可以驱虫(几乎所有虫,除白蚁),所以几乎不需要园丁喷洒农药。
(6)耐寒性强,四季长青不落叶
(四)三叶草
研究成员 罗旭然、徐菁文
调研成果:
1.三叶草的定义
“三叶草”某种程度上和“多肉”一样,并不是植物分类学中的正式称呼,基本上长着三片叶子的萌物都可以叫做三叶草。
5、主要价值:药用价值 、食用价值
6、玉兰花:(1)花语:冰清玉洁
(2)分布:原产于长江流域,现在庐山、黄山、峨眉山等处尚有野生。玉兰原产我国中部各省,现北京及黄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
(3)传说:若女性天天赏视玉兰,可永著青春。
(4)分类:罗田玉兰、椭蕾玉兰、宝华玉兰、望春玉兰
(二)法国梧桐
调研者:张纪颖 陆玮钰
采摘叶子,观察叶形,获悉香樟为双子叶植物。
发现秋季为香樟结果期,其果实有药用价值
翻阅了克里斯托弗布里克尔主编的《世界园林植物花卉百科全书》
3.后期:汇总信息资料,制作PPT,写调研报告
调研结果:香樟多用于行道树的原因:(1)萌芽力强,耐修剪。
(2)生长速度快,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
(3)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部分香樟已经成为国家级保护的古书了)
二、调研过程
1、课题的提出:作为小组调研作业提出
2、调查范围:校园内
3、调查方法:实地调查、确定课题、拍摄照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
三、调研成果
(一)白玉兰
调研者:郑子涵、杨菲
调研方法过程:首先去校园中寻找植被并照相,然后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和图片,最后整合资料做成ppt
1、广玉兰与白玉兰的区别:(1)叶子:白玉兰:色浅;广玉兰:厚,革质.正面深绿色,油亮光泽,背面呈褐色绒毛状表面。(2) 生长:白玉兰冬天落叶;广玉兰:常绿(3)花朵:白玉兰:未叶先花,大朵;广玉兰:春夏之交开花,朵少,
2、生长习性、分布情况: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疏松的土壤,喜光;原产印度尼西亚爪哇,现广植于东南亚。
3、生态价值:具有一定的抗性和吸硫的能力
4、形态特征:(1)树皮深灰色,粗糙开裂;小枝稍粗壮,灰褐色;冬芽及花梗密被淡灰黄色长绢毛。(2)花蕾卵圆形,花先叶开放(3)聚合果圆柱形,花期2-3月,果期8-9月。
目的:1. 初步的了解法国梧桐的习性,特征,作用。2.观察并调研校内法国梧桐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3. 区分梧桐与法国梧桐的不同之处。4. 让我们从忙碌的学习中抽身出来,感受自然的美。
方法过程:先对校园内的法国梧桐进行观察及拍摄,再上网搜集法国梧桐初步的资料,将其与梧桐的不同点找出,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法国梧桐树上有许多坑坑洼洼的树洞)进行网上调查,利用网上搜索的资料,得出导致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常用防虫方法: 在秋冬日用石灰浆将主干涂白
5、关于法国梧桐的浪漫爱情故事:那年,宋美龄说她最爱法国梧桐。 于是,蒋介石从海外空运回法国梧桐,将它种满南京城。
(三)香樟
调研者:赖思琪 谭山悦
原因:在所有植物中对香樟了解最多,香樟的用途广泛适合研究,赖思琪想出了一个关于香樟的课题—探究香樟多用于作为行道树的原因
2.常见的三叶草种类
1)车轴草
别名香车叶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喜凉爽湿润的气候,耐旱性差,耐湿,环境适应性强。原产欧洲和北非,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2)酢浆草
全株被柔毛。根茎稍肥厚。茎细弱,多分枝,直立或匍匐,匍匐茎节上生根。
喜向阳、温暖、湿润的环境,抗旱能力较强,不耐寒,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夏季有短期的休眠。全草可入药。
(4)抗空气污染能力较强,叶片具吸收有毒气体和滞积灰尘的作用。
3、法国梧桐的价值:
(1)叶子大遮阴 。
(2)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 。
(3) 夏季降温、滞尘、降噪音 。
(4)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调节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平衡 。
(5)果实可入药。
4、树洞易产生的原因:法国梧桐易生虫
树洞的填补: 清理——整形——加固——消毒——填充
3)南苜蓿
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半湿润气候,非常抗旱,不耐水渍,抗寒性强。
3.三叶草的精神价值:代表真爱、健康对植物的了解 4.校园中植被的形态特性。
总结:本次调研活动历时半个月,总共对四种植被进行了调研,收获颇多。调研中也对分工、演示文稿多次修改,力求更好。调研人员来自不同的班级,八个人不断磨合由陌生变为熟悉,彼此都在交流中提升了自我的沟通能力,和课题研究能力,对校园里的植被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思考。
校园里的植被调研报告
前言:身处上海市嘉定区环境优美的上海大学中,新入学的我们不禁对校园里的植被颇感兴趣,于是在9.30-10.8之间展开了实地调研,并于10.8-10.12间对四个重点植物进行了资料收集和演示文稿的制作,最后完成了本调研报告,具体如下。
一、调研背景
1、时间:9月30日 至10月12日
内容:
1、学名:三球悬铃木
生长周期:成年植株会大量开花、结果,每年春夏季节形成大量的花粉,同时上年的球果开裂、产生大量的果毛。
原产地:中国及日本
分布范围:中国华东一带及欧洲美洲
2、法国梧桐的生态习性:(1)喜光,喜湿润温暖气候,较耐寒 。
(2)适生于微酸性或中性、排水良好的土壤 。
(3)根系分布较浅 。
方法过程:1.前期:通过网络及书籍等资料来源了解香樟;由于赖思琪母亲爱好栽种盆栽,对植物有一定了解,询问她关于香樟的习性,独特性等以及对于植物得从哪些角度研究(习性、分布、运用价值、形态特征…)
2.中期:实地探究,在数码A楼门前一排的香樟树边观察,拍摄照片与网上的图片比对,发现香樟的枝干生长方法多为一分为二,二分为四。
2、地点: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
3、对象:白玉兰、法国梧桐、香樟、三叶草
4、调研者及分工:
郑子涵
17124329
完成部分白玉兰PPT制作、调研报告;宣讲白玉兰
杨菲
17124349
完成部分白玉兰PPT制作、调研报告;整合、修改所有调研报告
陆炜钰
17124335
拍摄梧桐照片;完成部分梧桐PPT制作、调研报告;宣讲法国梧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