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的作用

评价的内涵

评价从本质来说是一种认识活动,在我国的词典中,“评价”是“泛指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美国学者格兰朗德认为,评价可以简单的表述为:评价=测量(量的记述)或非测量(质的记述)+价值判断。当把“评价”一词特别用于学校教育领域或者课堂教育情境时,有些时候“评价”就是“教学评价”一词的简称,简而言之,具有评价、测量和测验这三个基本元素,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在我国源远流长,教学评价的思想和活动起源于

我国古代是世所公认的。关于教学评价的涵义,许多学者和研究工作者都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各自的界定,有不同的见解。例如:李秉德(1991)在其《教学论》一书中写到“教学评价,就是通过各种测量、系统地收集数据,从而对学生通过教学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教

学评价的对象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评价者主要是任课教师。”刘要悟(1995)在《教育评价导论》中认为“教学评价,就其现代意义而言,乃是利用多种技术手段收集系统、客观的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设计、组织的教学过程及其结果所作的测量、分析与评定。”Airasian, P.W(1996)在其《Assessment in the classroom》一书中认为教学评价((assessment in teaching)是指教师将所得到的讯息数据加以选择、组织,并加以解释,以助于对学生做出决定或价值判断的过程,信息乃教师在课堂上收集的种种量或质的素材。冯忠良(1992)在《结构:定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绩测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及解释。”《中国中学教育百科全书·教育卷》对教学评价的定义为“对教学活动中对教与学双方活动的效能进行综合评判。”王道俊和郭文安(2009)在《教育学》一书中则指出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教学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在教育学领域中,一般对教学评价具有普遍认可的定义是黄光扬(2002)在其著作《教育测量与评价》一书中提到的“所谓教学评价(educational evaluation),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对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这些评价的涵义丰富,外延广泛,但是大多数都是依据教学目的对教学活动进

行评价。在我国及至世界各国,这些始于上世纪30年代的教学评价理论和方法——我们在此称之为传统教学评价,并且这些评价的理论始终在实践中占有主导地位。

虽然传统的教学评价简便易行、好操作,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对学生能力要求的越来越高,公众对它的责难越来越多。教育界对它的反思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传统的教学评价忽略了人的行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忽略了过程本身的价值;对于人的高级心理过程而言,它的作用非常有限,已经无法有效评价当代丰富多样的、关注个人心智多方面能力发展的学习活动(闫寒冰,2003)。教育培养目标的转变必然带来评价的变革。教学评价(有的学者叫学习评价)应该是为了培养适应终身学习社会的“自我成长者”而进行设计,应该是为了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处理信息能力的、独立的终身学习者而进行设计,因此,此处的教学评价必须要与各种相关的教学要素相适应,从而也必然与传统的教学评价迥然不同,其特点与传统的教学评价也必然迥然不同。首先,评价的目的不同——目的在于评价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传统的教学评价侧重于评价学习结果,以便给学生定级或分类。评价通常包含根据部标准对某种努力的价值、重要性、优点的判断,并依据这种标准对学生所学到的与没有学到的进行判断。为了评价学习结果,传统的评价往往是正规的、判断性的。而在“以学生为中心”“自我成长者”的教学中,评价是基于学生表现和过程的,用于评价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学到了什么知识,而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

什么技能,特别是学生的21世纪技能的获得。然后,评价标准的制定者不同——学生和教师共同制定评价的标准。传统评价的标准是根据教学大纲或教师、课程编制者等的意图制定的,因而对团体学生的评价标准是相对固定目且统一的;而“以学生为中心”“自我成长者”的教学”强调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学生在如何学、学什么等方而有一定的控制权,教师则起到督促和引导的作用。Csete和Gentny(1995)甚至建议使用名词“学生控制的教学”(learner controlled instruction)来代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学生所“控制”的要素中即包括对“评价”的控制。为此,在“以学生为中心”“自我成长者”的教学中,评价的标准往往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和学生先前的知识、兴趣和经验共同制定的。其次,在教学(学习)过程中进行评价——实现评价与教学(学习)过程的深度整合。在传统教学中,评价往往是在教学之后进行的一种孤立的、终结性的活动,目的在于对学习结果进行判断。而在“以学生为中心”“自我成长者”的教学中,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和技术本身就是教学的目标之一,评价具有指导学习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激励的作用,正是由于有了评价的参与,学生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因此,评价是镶嵌在真实任务之中的,评价的出现是自然而然的,是一个进行之中的、嵌入的过程,是整个学习的不可分的一部分。

传统的评价

“自我成长者”的评价

另外,评价是随时并频繁进行的,并基于学生实际任务中的表现。“以学生为中心”“自我成长者”的评价是一个进行中的、嵌入的过程,那么它也应该是随时并频繁进行的,目的是衡量学生的表现与教学日标之间的差距,进而及时改变教学策略,或者要求学生改变他们的学习方法及努力方向。与传统的评价相比,更加的频繁,时间上更加的随意,存在于每时每刻,不仅仅是对结果进行评价。同时组织者也要

尽可能地从“真实的世界”中选择挑战和问题,并在评价时关注学生在实际任务中所表现出来的提问的能力、寻求答案的能力、理解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交流的能力和评价的能力。评价的重点要放在如何使学生的这些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上,而不仅仅是判断学生的能力如何上。最后,最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学生的21世纪技能的评价。在传统的评价中,学生的角色是被动的,他们通过教师的评价被定级或分类,并且对于自己的学习技能,创新技能,交流与合作技能,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生活和职业技能更不可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在信息化社会中,面对不断更新的知识,对于各种技能的形成尤为重要,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自我成长者”的教学中,评价的不仅仅是学习结果的本身,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能力的评价,特别是21世纪技能的评价,因而,作为一个自我成长者,更为重要的是形成技能。

应该强调的是,虽然以“学生为中心”“自我成长者”的教学(学习)评价有着与传统教学评价的种种不同之处,但在应用上并不是对立的。传统教学评价关注结果,评价的客观性强,而学习评价关注过程和资源,评价时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那么,在这里我们所认为的“以学生为中心”“自我成长者”评价其实是在“以学生为中心”“自我成长者”的教学中,在教学(学习)过程中基于学生学习任务的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的随时的频繁的评价以及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与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两者各有优势,并不矛盾,因此教师在信息化教学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将两者结合起来应用,只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