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辅助通气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简介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简介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陈鹏目录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12 3 4无创通气途径的选择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无创呼吸机的风险防范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基本原理呼吸气流流动的基本原理•压力高•压力低呼吸的过程呼吸机工作原理图压力波流速波平台压阀呼气阀PEEP 阀流量计流量阀送气阀呼吸机动力源O2CO2无创通气途径的选择2、无创通气途径的选择鼻罩nasal mask-只覆盖鼻子2、无创通气途径的选择优点:可以说话、喝水允许咳嗽降低呕吐危险窒息风险小缺点:张口时漏气鼻部皮肤损伤需要鼻腔通畅口鼻罩oronasal mask-覆盖鼻子和口腔优点:漏气少需要较少配合可以调整到舒适缺点:呕吐幽闭恐惧鼻部皮肤损伤说话咳嗽困难2、无创通气途径的选择鼻枕/鼻塞式nasal pillow-插入鼻孔优点:鼻罩的优点没有鼻部皮肤损伤缺点:呼出潮气量监测不可靠呼吸时漏气鼻部刺激2、无创通气途径的选择口含式mouthpiece-置于唇之间,唇封固定优点:其他面罩优点缺点:呕吐和唾液分泌漏气胃胀气说话困难2、无创通气途径的选择鼻罩﹑面罩和全面罩在NIV中的比较鼻罩面罩全面罩通气效果++++++耐受性+++++++漏气+++++死腔++++++头盔式特点:容积大:5-10L半封闭容器与飞机机舱气流形态类似CO2重复呼吸头盔helmet-覆盖整个头部和部分颈部,无面部接触头罩相比面罩的优缺点优点:漏气少需要较少配合无鼻面部皮肤损伤缺点:重复呼吸呕吐噪声人机不协调腋部不适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时机与应用主要区别:气管插管无创优点:舒适、保留生理基本功能、人机协调性缺点:密闭式差、痰液肃清差有创优点:密闭性良好、气道保护能力缺点:舒适性差、破坏了生理通道目前有关NPPV 的应用指征尚无统一标准,与呼吸衰竭的严重程度、基础疾病、意识状态、感染的严重程度、是否存在多器官功能损害等多种因素相关,也与应用者的经验和治疗单位人力设备条件有关。
“有创呼吸机”做无创通气PPT课件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呼吸机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传 统的有创呼吸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和痛苦,因此无创通气 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呼吸机简介
有创呼吸机
需要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方式建立人工气道,对患者 进行机械通气。虽然治疗效果显著,但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 创伤和并发症风险。
无创通气
通过面罩、鼻罩或口鼻面罩等无创接口,将呼吸机与患者呼吸道相连,无需建立 人工气道。这种方式依赖患者的自主呼吸触发通气,提供辅助通气支持。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无创通气: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 重、心源性肺水肿、支气管哮喘等需要辅助通气的患者 。
有创呼吸机:绝对禁忌症包括严重的气道梗阻、大咯血 、严重低氧血症等;相对禁忌症包括未经引流的气胸、 纵隔气肿、肺大泡等。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
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有创呼吸机”做无创通气的认识和操 作技能水平。同时,医护人员也应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05 问题机转为无创通气 模式,需要解决技术上的 转换难题,确保呼吸机的 功能和安全性。
03
“有创呼吸机”做无创通气的 实施方法
设备准备与检查
确保有创呼吸机功能完好
检查呼吸机电源、气源、主机及各附 件是否完好,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行。
准备无创通气接口
选择适合患者脸型的面罩或鼻罩,并 确保其密封性和舒适性。
选择合适的无创通气模式
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选择适当的无 创通气模式,如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等 。
案例二
一名重症肺炎患者,因病情严重导致呼吸衰竭。医生在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后,决定采用“有创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密切观察患者的 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
陈荣昌定稿无创通气在现代机械通气中的重要地位

严重哮喘发作NPPV的应用策略
无创通气的治疗目的
• NPPV治疗严重哮喘发作的目的:
增强支气管舒张作用
替代气 管插管
预防呼吸衰竭预减防少和插
治疗早期呼吸管需衰要竭
替代气管插管
辅助雾 化吸入
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
• 随机前瞻对照研究 • 严重哮喘急性发作 • 常规治疗 vs NPPV+常规治疗 • 主要终点: FEV1的改善、ICU时间和住院时间 • 次要终点:RR、血 pH, PaO2/FIO2, PaCO2, 吸入药物的需求
早期应用NPPV降低AECOPD插管 率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15.2%
4.6%
中国无创机械通气协作 组
气管插管率的分层分析
汇总分析
对照组
NPPV组 P值
15.2%(26/171) 4.7%(8/171) 0.002
分层分析
pH<7.30 26.7%(8/30) 7.0%(3/43) 0.042 pH≥7.30 12.8%(18/141) 3.9%(5/128) 0.015
量、治疗失败率
[Respir Care 2010;55(5):536–543]
病例入选和排除标准
• 入选标准:
哮喘史>1年;
医生判断为哮喘发作
RR>30次/Min,
HR>100次/Min,
SpO2% < 92% (或PaO2<60mmHg)
• 排除标准:
吸烟史>10年;
COPD
紧急气管插管指征,
低血压或心律紊乱
用PSV+PEEP
无创通气临床上的重要地位
短暂的辅助通气 早期的辅助通气 应急的通气支持 辅助呼吸机撤离 长期的机械通气
李鑫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31
什么是T模式 用于哪些病人
Timed时间控制模式 • 病人无自主呼吸或不能自主触发呼吸机送气;呼吸机
完全控制病人的呼吸;提供IPAP EPAP BPM Ti • 主要用于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弱的病人
32
NPPV治疗AECOPD/稳定期COPD
• ST模式:建议患者夜间持续使用;以纠正夜间低氧及低通气 • IPAP:1220cmH2O EPAP:46cmH2O • 压力上升时间:50100ms • 呼气敏感度:23档 • 吸气时间:0 81 2秒 • 备用呼吸频率:1215次/分
NPPV治疗COPD合并OSA重叠综合征
2
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的区别 两者的根本区别:
– 无创通气:以口/鼻面罩和患者相连 – 有创通气: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气管插管
或气管切开
3
行无创通气的基本条件
• 行无创通气时要求患者具备一些基本条件 –神志清楚;合作治疗 –无需人工气道保护气道分泌物 误吸 –血流动力学稳定 –无影响使用鼻/面罩的面部损伤
–流速切换 25%
•t
26
27
28
29
无创吸机的通气模式
• S:自主呼吸模式 • T:时间控制模式 • S/T:自主呼吸/时间控制自动切换模式 • 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 • APCV:辅助压力控制模式
30
什么是S模式 用于哪些病人
Spontaneous自主呼吸模式 • 病人有自主呼吸或能自主触发呼吸机送气;呼吸机仅
重复呼吸死腔过大
处理
调节psv水平
检查面罩或换用
更换漏气量较大的漏 气孔 更换面罩 呼气阀
有创呼吸机做无创通气PPT课件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病人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合理设置通气参数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变化,合理设置通气参数,如潮气量、呼 吸频率、吸呼比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谢谢观看
04
监测患者氧合情况,避 免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 。
处理方法指导
01
02
03
04
对于气压伤患者,应立即停止 呼吸机治疗,给予相应处理如
胸腔闭式引流等。
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 应加强抗感染治疗,同时评估 是否需要调整呼吸机参数。
对于氧中毒患者,应立即降低 吸入氧浓度,给予相应药物治
疗如支气管扩张剂等。
调整无创通气参数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无创通气的参数,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 适度。
及时评估治疗效果
在转换过程中和转换后,需要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包括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情况、症状缓 解情况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分析
气压伤
由于气道压力过高或潮气 量过大导致,表现为胸痛 、气胸、纵隔气肿等症状 。
禁忌症
严重呼吸衰竭、昏迷、心跳呼吸停止 等需要紧急气管插管的患者,以及无 法耐受BiPAP治疗的患者。
适应症
适用于COPD急性加重、支气管哮喘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 患者。
其他无创通气技术
01
高频振荡通气(HFOV)
通过高频振荡产生持续的气流,降低气道阻力,改善氧合和通气。适用
于ARDS等严重呼吸衰竭患者。
多模式通气
为了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未来无 创呼吸机可能会实现多模式通气, 如压力支持通气(PSV)、持续气 道正压通气(CPAP)等。
无创通气操作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避免或减少镇静剂应用
减少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发生 痛苦小,易接受 保留正常的生理功能
面部损伤
腹胀 不利于气道分泌物引流 加温加湿氧浓度调节不充分
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地位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3);130-13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
COPD急性加重期 无创通气的选择标准 中至重度呼吸困难,伴有辅助呼吸肌肉的参与和腹部矛盾运动 中至重度酸中毒(Ph7.30-7.35)和高碳酸血症(PaCO245-60mmHg) 呼吸频率>25次/分 COPD稳定期 中至重度进行包括无创通气在内的康复治疗
面罩的几种类型
面罩的几种类型
面罩的几种类型
无创通气的临床应用
无创通气目标
短期目标: 缓解呼吸困难 改善患者舒适度 降低呼吸功 改善或维持气体交换 降低并发症 防止器官插管或延缓器官插管 长期目标: 改善症状 改善或维持气体交换度 增加睡眠的时间和质量 改善生活质量 改善呼吸功能 延长生命
无创通气应用指征
NIV Protocol vs. Conventional Weaning Methods
Duration of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20.1 20
Hospital Stays
45 36 27.8 27 40.8
p =0.003
p = 0.026
Days
16 12 8 4 0 9.5
无创通气的概念
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 除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外的、无创伤的机械通气 人工呼吸 铁肺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 以鼻罩或口鼻罩的形式连接呼吸机,在上呼吸道加以正压来改善肺泡 通气
新生儿无创通气

NCPAP在早产儿气管内导管拔管后的 应用
NCPAP可有助于呼吸功能的维持,保证上呼吸道通畅 和增加功能残气量,从而避免肺部塌陷 NCPAP在气管内导管拔出不久的早产儿,是一个治疗 和预防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一般认为NCPAP的压力 不高于 5cmH2O,拔管后14天内应用较为合适 建议在出生体重小于2000克的新生儿,同时给予氨 茶碱治疗,或用有指令的无创通气
NIV主要实施步骤
3. 选择通气模式 原则—所有创正压通气的所有模式均可应用于无创 通气,而新生儿科常用CPAP和BiPAP,nSIPPV和 nSIMV应是有前景的通气模式 通气模式的选择与所要达到的通气目的有关。如果 为增加功能残气量、保持气道通畅,可选用CPAP 如果需要增加潮气量,改善肺通气,可选用BiPAP; 要达到同步的目的可选用nSIPPV和nSIMV
NIV主要实施步骤
1.选择呼吸机 主要应考虑能够维持足够大的气流量,以便能够维 持压力稳定。目前大多数压力调节无创呼吸机均可 用于儿科无创通气。应注意,有些无创呼吸机并不 是为儿童专门设计的,因此对通气管路死腔和触发 敏感度应特别注意 现在有为新生儿及小婴儿专门设计制造的CPAP装臵, 如infantflow system、Stephan CPAP等,应用比较 方便
新生儿NIV指征
(4)在近期拔除气管插管者,出现明显三凹征 或(和)呼吸窘迫; (5)一般来说,RDS患儿在用CPAP时需FiO2在 0.35~0.40或以上者,都应气管插管,并应 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和机械通气,但也可以气 管插管、应用表面活性物质,然后拔管,再 应用CPAP; (6)早产儿呼吸暂停;
它可以通过鼻子实现呼吸支持在很多患儿可以避免机械通气cpap通常用于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拔管后的辅助呼吸和rds的治疗bipap是指吸气相高压相和呼气相低压相中皆存在持续气流并由持续气流完成整个机械通气其特点是吸气相和呼气相皆允许自主呼吸存在机械呼吸和自主呼吸的频率是一致的bipap的优点在于允许自主呼吸和控制通气同时存在避免了人机协调不良的缺点气道压力稳定也可以减少肺部损伤真正的bipap是多种通气模式的模糊总和是万能通气模式可以用于从急性期到恢复期不同病人的呼吸支持恢复期应用可以使病人更容易撤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主要生理效应是通过产生间歇升高的咽部压力来增加上呼吸道的压力通过喉部的间歇性膨胀来激发呼吸运动这种通气模式比cpap可明显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可能的并发症是胃肠穿孔的危险性增加可以通过放臵胃管来避免有观察表明如果辅助通气频率接近新生儿的自主呼吸频率nippv就更有效同步化niv最佳的无创通气模式应该提供与病人自主呼吸同步的机械通气支持同步化有许多优点包括可使用低的吸气峰压使通气气体的分布更好增加气体交换从而减少气胸和bpd的发生率在经鼻通气的病人中当正压的产生跟自主呼吸中的声门打开同步气体可以更有效地进入下气道到达肺部同时气体可以避免进入食道从而减少了发生胃肠穿孔的危险性相反地如果机械呼吸在呼气相发送除增加呼吸功外还增加发生气胸的危险性同步化niv研究表明同步化无创通气比cpap治疗可显著降低pco2和呼吸频率提供更多通气支持减少患儿呼吸努力的做功常用的同步化无创通气模式有nsippv和nsimv这两种同步的模式nsippv和nsimv旨在产生从正压辅助通气到完全自主呼吸的平稳过渡nsimv模式呼吸机只在一定数量的自主呼吸时给予呼吸支持这样就可以使与呼吸机同步的呼吸能有完全的自主呼吸在nsippv模式后或直接使用nsimv模式可以使患儿以无创的方式脱离呼吸机nsimv模式中呼吸支持的频率是可以由操作者调节的新生儿niv早产儿呼吸暂停新生儿niv1早产儿生后不久轻度的呼吸窘迫表现为呼吸增快三凹征呻吟紫绀或苍白有明显的激惹现象需吸氧体积分数较低
无创呼吸机的工作原理

无创呼吸机的工作原理无创呼吸机(Non-invasive ventilator,NIV)是一种用于治疗气道疾病和呼吸系统障碍的医疗设备。
相比传统的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可以通过面罩、鼻面罩或鼻咽罩等非进一步插入气道的方式提供辅助通气,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并发症风险。
无创呼吸机通常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力衰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
无创呼吸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建立正压通气来提供辅助通气支持。
当患者处于呼吸困难或无法自主呼吸时,无创呼吸机会为其提供额外的气道压力,促使患者的肺部充分膨胀和通气。
无创呼吸机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气流发生器、加热加湿器、气道支持接口、气道压力传感器和控制系统。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1. 气流发生器:气流发生器是无创呼吸机的核心组件,负责产生并调节通气所需的气流。
气流发生器通常有两种工作原理,分别是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和双水平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
- PSV工作原理:在PSV模式下,无创呼吸机为患者提供的气流会持续地产生正压,当患者主动吸气时,呼吸机会通过传感器察觉到患者的呼吸努力,并迅速提供额外的气流以支持患者的通气。
当患者主动呼气时,无创呼吸机会自动降低气流压力,以便让患者更轻松地进行呼气。
- BiPAP工作原理:在BiPAP模式下,无创呼吸机会为患者提供两个不同的压力水平,一个较高的吸气压力和一个较低的呼气压力。
这种模式下,无创呼吸机不仅提供呼气道支持,还有效地维持和调整患者的吸气道通气。
BiPAP模式对于患有神经肌肉疾病、气道阻塞或需要额外支持的患者非常有利。
2. 加热加湿器:加热加湿器用于为患者提供温暖湿润的气流。
这是因为通过面罩或鼻面罩的通气可能会导致干燥和不适感,特别是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