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泌尿,男生殖肿瘤

第三节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carcinoma of prostate)是男性 老年人常见疾病,在欧美发病率极高,目前在 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成为第 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肿瘤。 病因 前列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种族、 遗传、食物、环境、性激素等有关。
病理
98%为腺癌 外周带为好发部位 大多数为雄激素依赖 病理分级(Gleason分级系统) 2~4分:分化良好癌 5~7分:中等分化癌 8~10分:分化差或未分化癌
病因 睾丸肿瘤的确切病因不清楚,但隐睾
与之有关。有隐睾者,发生睾丸肿瘤的机会, 是正常睾丸的20~40倍。其他引起睾丸肿瘤 的因素可能与种族、遗传、化学致癌物质、损 伤、感染、内分泌等有关。
病理
生殖肿瘤90~95% 精原细胞瘤 非精原细胞瘤 非生殖肿瘤 间质细胞瘤 支持细胞瘤 多数早期发生淋巴转移
病理:磷状细胞癌为主
转移:以淋巴转移为主
临床表现:发病多见于40~60岁有包茎或
包皮过长的病人,早期可见到类丘疹、疣状红 斑或经久不愈溃疡等病变。晚期呈菜花样,表 面坏死形成溃疡。
诊断
40岁以上,有包茎或包皮过长,发生阴茎头部 肿物或包皮阴茎头炎、慢性溃疡、湿疹等经久 不愈,有恶臭分泌物者,应高度怀阴茎癌,与 肿瘤不易鉴别时需作活组织检查。腹股沟淋巴 结肿大,不能鉴别时需行淋巴结活检。B超、 CT和MRI等检查有助于确定盆腔有无淋巴结 转移,转移灶大小及范围。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概述
泌尿、男生殖系统各部都可发生肿瘤, 最常见是膀胱癌,其次是肾肿瘤。欧美 国家最常见的前列腺癌,在我国比较少 见,但有明显增长趋势。我国过去常见 的生殖系统肿瘤阴茎癌的发病率已明显 下降。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单一组织 类型
精原细胞瘤、胚胎细胞瘤、畸胎瘤(成熟型、 精原细胞瘤、胚胎细胞瘤、畸胎瘤(成熟型、 未成熟型、恶性转化型)、卵黄囊肿瘤、 )、卵黄囊肿瘤 未成熟型、恶性转化型)、卵黄囊肿瘤、绒毛 膜上皮癌
多种组织 类型
胚胎癌伴畸胎瘤,绒癌伴其他类型、 胚胎癌伴畸胎瘤,绒癌伴其他类型、其他类型混 合
AFP 精原细胞瘤 卵黄囊瘤 绒毛膜上皮癌 畸胎瘤 正常 升高 正常 正常
90%的非精原细胞睾丸癌至少一相升高 %
HCG 升高 正常 升高 正常
AFP
HCG
LDH
精原细胞瘤
10-30% 10-30%升高
60% 60%升高
非精原细胞瘤
50-60% 50-60%升高
40-50% 40-50%升高
40-60% 40-60%升高
临床表现:无痛性睾丸肿大,一般生长缓慢,有沉重或下坠感。 临床表现:无痛性睾丸肿大,一般生长缓慢,有沉重或下坠感。部分
起病急,进展快,伴有疼痛、发热及局部红肿。 % 起病急,进展快,伴有疼痛、发热及局部红肿。20%患者因迅速肿大的肿瘤 内出血产生触痛和剧痛。 内出血产生触痛和剧痛。
查体:睾丸肿大,内有增大结节,阴囊透光实验阴性,约10%患者表现类 查体:睾丸肿大,内有增大结节,阴囊透光实验阴性, %
ECa,滋养细胞瘤;ITMGC,管内恶性生殖细胞瘤;SCT,活胞体滋养细胞瘤,S:精原细胞瘤,TCa:畸胎癌 滋养细胞瘤; 滋养细胞瘤, 滋养细胞瘤 ,管内恶性生殖细胞瘤;SCT,活胞体滋养细胞瘤 :精原细胞瘤, : T:畸胎瘤;YST:卵黄囊肿瘤 :畸胎瘤; :
睾丸肿瘤- 睾丸肿瘤-临床表现及诊断
睾丸肿瘤- 睾丸肿瘤-临床表现及诊断
AFP、β-HCG、LDH在治疗前、中、后和随访过程中都应监测 、 、 在治疗前、 在治疗前
泌尿男生殖系肿瘤

泌尿男生殖系肿瘤泌尿男生殖系肿瘤【大纲】肾癌肾盂及输尿管肿瘤膀胱肿瘤阴茎癌前列腺癌一、肾癌(一)病理透明细胞癌——最多见。
穿透被膜后可有血行或淋巴转移,其中血行转移最重要,可转移至肺、肝、骨;淋巴转移:最先到肾蒂淋巴结。
肿瘤可直接扩散到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形成癌栓。
(二)临床表现——三大主要表现(晚期)1.血尿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是最主要的初发症状,呈间歇性,有时伴有血块。
2.肿块。
3.疼痛:常为腰部钝痛或隐痛,血块通过输尿管时,可有肾绞痛。
4.其他少数患者可有低热、消瘦、贫血、衰弱、血沉增快、红细胞增多症、高血压、高血钙、肝功能异常等肾外症状——伴癌综合征TANG。
肾静脉有癌栓形成时,可引起同侧精索静脉曲张。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3个典型临床表现:血尿、肿物和腰痛(中晚期)。
2.膀胱镜:患侧输尿管口出血,同时可除外膀胱癌。
3.CT——对肾癌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4.B超——筛查整个泌尿系器官是否有肿瘤。
5.排泄性尿路造影:可见肾盏、肾盂因受肿瘤挤压,有不规则变形、狭窄、拉长,同时可以了解双肾的功能情况。
6.逆行肾盂造影——肿瘤过大而影响肾功能时。
7.MRI和肾动脉造影。
【鉴别诊断】引起血尿的其他疾病:A.肾结核——久治不愈的膀胱刺激症状伴终末血尿;B.尿路结石——较轻,活动后绞痛性血尿;C.膀胱肿瘤——膀胱镜确诊;D.多囊肾——两侧腰部发现肿块,表面不平呈结节状,多伴有氮质血症和高血压。
(四)治疗原则根治性肾切除——最佳选择。
同时切除:肾周围筋膜和脂肪,肾门淋巴结。
注意!——TANG——切输尿管吗?二、肾盂及输尿管肿瘤(一)病理移行上皮细胞乳头状瘤为常见。
经淋巴或血行转移。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1.早期表现为无痛性血尿——对比TANG:肾癌早期无症状。
2.晚期因肿瘤增大,造成梗阻时可出现肿块。
3.有血块阻塞输尿管时可有绞痛。
【辅助检查】1.尿液细胞学——发现癌细胞。
2.尿路造影——肾盂内充盈缺损——主要诊断依据。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ppt课件

病理
• 临床常称Tis、Ta 、T1期肿瘤为表浅膀胱癌。 • Tis原位癌; • Ta浸润的乳头状癌; • T1浸润黏膜固有层; • T2浸润肌层,
T2a浸润浅肌层,T2b 浸润深肌层; • T3浸润膀胱周围组织,
T3a显微镜下侵犯膀胱周围组织,T3b肉眼可见侵犯膀胱周 围组织; • T4浸润前列腺、子宫、阴道及盆壁等邻近器官。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示意图
45
治疗
• 可分为根治性手术治疗和姑息性 治疗。
– 年患龄 者较 可小 行能 根耐 治受 性手 前术列的腺切T1b除、术T2。期 – T抗3、雄T激4期素,治睾疗丸。切除术后,配合 – 75岁以上,预计寿命低于10年的
患者,可行内分泌治疗和放射治 疗。
• 放射性核素粒子植入治疗,微创 安全,近年已在我国推广使用, 放射治疗对局部控制效果良好。
T1期
T1b:偶发,肿瘤体积>所切除组织体积的5%,直肠指诊正常
T1c:单纯PSA升高,穿刺活检发现肿瘤,直肠指诊及超声正常
T2期
T2a:肿瘤局限于并<单叶的1/2 T2b: 肿瘤局限于并﹥单叶的1/2
T2c: 肿瘤侵犯两叶但仍局限于前列腺内 42
病理
T3期 T4期
T3a:肿瘤侵犯并突破前列腺一叶或两叶包膜 T3b:肿瘤侵犯精囊
柔软、有囊性感,超声检查容易和肿瘤鉴别。
• 畸胎瘤
多为圆形囊性、边界清楚、质地软硬不匀,甚 至可扪及骨性结节。
12
治疗
• 早期行肾切除术。配合放射和化学治疗提 高手术存活率。
肾母细胞瘤是应用手术、放疗及化学治疗综 合治疗效果最好的婴幼儿恶性实体肿瘤 。
13
三、肾盂肿瘤(Tumor of Renal Pelvis)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膀胱肿瘤
病理 肿瘤临床(T)和病理(P)分期的依据。 根据癌浸润膀胱壁的深度(乳头状瘤 除外),多采用INM分期标准分为:
膀胱肿瘤
病理
膀胱肿瘤
病理
直接浸润 淋巴转移 血行转移
膀胱壁及膀胱外 临近器官
盆腔淋巴结
肝、肺、骨、皮肤
临床表现
• 发病年龄大多数为50--70岁。男性发病率显著高 于女性,约为4:1。
• 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 尿频、尿急、尿痛多为膀胱肿瘤的晚期表现,常
因肿瘤坏死、溃疡或并发感染所致。 • 浸润癌晚期,在下腹部耻骨上区可触及肿块,坚
硬,排尿后不消退。
临床表现
• 鳞癌和腺癌为浸润性癌,恶性度高,病程短,预 后不良,鳞癌多数为结石长期刺激所致。
• 中老年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应首先想到泌尿系 肿瘤的可能,其中尤以膀胱肿瘤多见。
specific antigen, PSA
是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三个基本方法。
前列腺癌carcinoma of prostate
诊断
CT、B超、IVU、等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有辅 助意义
前列腺癌carcinoma of prostate
治疗 ①前列腺癌的治疗应根据病人的年龄、全身
状况、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等综合因素考虑。
碱、BCG等。
治疗
治疗
治疗
治疗
治疗
浸润肿瘤(T2T3T4)的治疗 T2期分化良好、局限的肿瘤可经尿道切除或膀胱部分切除
术。 T3期肿瘤如分化良好,单个局限者也可采用膀胱部分切除
术。切除范围包括距离肿瘤缘2crn以内的全层膀胱壁,如 肿瘤累及输尿管口,切除后需作输尿管膀胱吻合术。缝合 切口前使用无菌蒸馏水浸泡冲洗,可减少切口肿瘤种植。 膀胧全切除术是膀胧浸润性癌的基本治疗方法,切除范围 包括全膀胱、前列腺和精囊(必要时全尿道),同时行尿 流改道。一般采用非可控性回肠膀胱术或结肠膀胱术等, 对年轻病人可选择可控性尿流改道术,以提高术后病人生 活质量。
第九版外科学课件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包括冷冻、高强度聚焦超声、射频消融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第4节 睾丸肿瘤
• 睾丸肿瘤几乎都是恶性 • 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 • 青壮年常见的实体恶性肿瘤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病因 确切病因不清楚,但与隐睾有关,患病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临床表现
• 发病年龄大多数为50~70岁 • 男:女约为2:1 • 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 (多数、早期症状) • 无症状 (少数)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诊断要点
• 尿细胞学检查 • 静脉尿路造影 • 超声造影 • CTU或MRU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机会是正常睾丸的3-14倍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病理
原发性 睾丸肿瘤
精原细胞瘤
胚胎癌
生殖细胞
畸胎瘤
(占90%-95%) 绒毛膜癌
卵黄囊瘤
间质细胞
非生殖细胞 (占5%-10%) 支持细胞
淋巴转移 (后腹膜) 血行转移 (肺、骨、肝)
继发性睾丸肿瘤——主要来自淋巴瘤及白血病等转移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图1
图2
图3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4、MR • 对肾癌诊断的准确性与CT相仿 • T1加权像表现为不均质的低信号或等信号 • T2加权像表现为稍高信号或高信号 • 恶性肾肿瘤在MR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第41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 根治性肾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 部分肾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泌尿 男性生殖系外科检查和诊
断
.
27
2、其他,色氨酸和酸代谢异常 可为膀胱癌病因。及血吸虫病,膀 胱白斑,腺性膀胱炎、尿石、尿潴 留也可能是癌病的诱因。近年重视 癌基因和抗癌基因对膀胱癌发病的 影响。以及患者遗传基因和免疫状 态发病中所起的作用的研究。
泌尿 男性生殖系外科检查和诊
断
.
28
病因:与肿瘤的组织类型,细 胞分化的程度,生长方式和浸润深 度有关,其中以细胞分化和浸润深 度最为重要。近年也重视基因异常 尤其是P53对膀胱癌生物行为的影 响。
显影不良常提示肿瘤浸润输尿管开 口。膀胱造影时可见充盈缺损,浸润膀 胱壁僵硬不齐。CT、MIR发现肿瘤浸注 深度,以及局部转移病灶。
泌尿 男性生殖系外科检查和诊
断
.
40
4、超声检查:可发现0.5cm以上膀胱
肿瘤,如应用经尿道超声扫描能比较准 确地了解肿瘤浸注的范围和深度。
5、膀胱双合诊:可检查膀胱肿瘤浸 润的范围和深度。
断
.
24
尿路造影片肾盂内充盈缺损、变形,应 与尿酸结石或血块鉴别。必要时可经膀 胱插管收集肾盂尿,行细胞检查或刷取 局部活组织检查。输尿管肾镜以超声、 CT、MRI检查或诊断,肾癌亦有重要价 值。
泌尿 男性生殖系外科检查和诊
断
.
25
治疗:
1、手术切除肾及全长输尿管,包 括
输尿可口部位的膀胱壁。
2、分化良好的浸润肿瘤亦可局部 切除。
泌尿 男性生殖系外科检查和诊
断
.
29
1、组织类型:上皮性肿瘤占95% 以上,多数为移行细胞乳头状肿瘤,鳞 癌和腺癌各占2~3%。非上皮性肿瘤罕 见,由间质组织发生,多数为肉瘤如横 纹肌肉瘤,好发于婴幼儿。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实质期
注射肾上腺素后
动脉期
肾-肾肿瘤 renal neoplasms
肾癌 renal carcinoma
MRI 少用
分期(TNM)
肾周筋膜
Gerota’s fascia
五、治 疗
根治性肾切除: 切除患肾、肾周脂肪及肾周筋 膜、区域肿大淋巴结;先结扎肾蒂血管可减少 出血和扩散;肿瘤大术前行栓塞治疗;静脉癌栓 应取除。腹腔镜手术可减少创伤.
遗传性肾癌则常表现为双侧,多发性肿瘤。
(二)分类
推荐采用WHO2004年根据肿瘤细胞起源以及基 因改变等特点制定的肾实质上皮性肿瘤分类标准。
此分类分为透明细胞癌60-85%、乳头状肾细胞 癌 或称为嗜色细胞癌7-14%、嫌色细胞癌 4-10 %、Bellini集合管癌1-2%和多房囊性肾细胞癌、 XP11易位性癌、神经母细胞相关性肾细胞癌、肾 髓样癌、黏液性管状及梭形细胞癌、未分类肾细 胞癌。
疡污秽恶臭。 腹股沟肿大淋巴结。
诊断和分期
诊断和鉴别诊断
早期尖锐湿疣。 生殖器梅毒。 生殖器疱疹。
治疗
保留器官和功能的治疗 阴茎部分切除术 根治性阴茎切除和会阴尿道造口 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谢谢!
分期
治疗
(1)手术治疗。 (2)放射治疗。 (3)化疗。 (4)免疫治疗。
表浅性膀胱癌
手术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经 尿道激光手术。
辅助治疗:化疗药物膀胱内灌注、免疫调 节剂膀胱内灌注(卡介苗) 。
侵润性膀胱癌
手术治疗:根治Βιβλιοθήκη 膀胱切除术、保留膀胱 的手术。化疗: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介入化疗。
CT 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分期
增强延时
CT平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三)
Seminoma
III期:较少见(<5%),对化疗非常敏感,5 III期:较少见(<5%),对化疗 化疗非常敏感,5 年生存率85%左右. 年生存率85%左右.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四)
NonNon-Seminoma
I期:RPLD或临床观察. RPLD或临床观察 或临床观察. 放疗无效.目前选择改良性双侧腹膜后淋 放疗无效.目前选择改良性双侧腹膜后淋 巴结清扫术(RPLD).术后复发率约10%. 巴结清扫术(RPLD).术后复发率约10%. 潜在高危转移因素有:血管/ 潜在高危转移因素有:血管/淋巴受侵,胚 胎癌和原发肿瘤较大者.术后复发的患者 多数化疗 多数化疗可治愈. 化疗可治愈.
低危患者的治疗
ECOG III期临床研究 III期临床研究
BEP方案3周期和EP方案3周期随机对比研究结果: BEP方案3周期和EP方案3周期随机对比研究结果: 含博莱霉素组无失败生存( 含博莱霉素组无失败生存(the failure-free failuresurvival) 86% EP组69% p=0 004) survival) 86%,EP组69%(p=0.004). 总的生存率BEP较EP组好,95% 86% 总的生存率BEP较EP组好,95%比86% p=0.011). p=0 011)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王 金 万
中 国 医 学 科 学 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肿 瘤 医 院
内科
睾丸肿瘤
特点
与大多数常见肿瘤比,致癌过程相当短 有可靠的肿瘤标记物(aFP及HCG) 有可靠的肿瘤标记物(aFP及HCG) 外科手术切除影象学证实的残存病灶可以提高治愈率 生殖细胞瘤已成为验证肿瘤药物的靶肿瘤
治疗原则(六) 治疗原则(
NonNon-Seminoma II期:RPLD,化疗或两者综合 II期 RPLD,
RPLD: RPLD: 腹膜后淋巴结直径>5cm,复发率狠高,术 腹膜后淋巴结直径>5cm,复发率狠高,术 后化疗效果很好. 在北美,腹膜后淋巴结<3cm且为孤立性者, 在北美,腹膜后淋巴结<3cm且为孤立性者, 只采用RPLD. 只采用RPLD. 腹膜后淋巴结3 5cm者,最好先化疗,然后 腹膜后淋巴结3-5cm者,最好先化疗,然后 再手术治疗. 已发表的资料,腹膜后<6个淋巴结受累且 已发表的资料,腹膜后<6个淋巴结受累且 均不超过2cm者,RPLD后的复发率为8 44%. 均不超过2cm者,RPLD后的复发率为8-44%. 这部分患者大部分通过化疗治愈.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五)
NonNon-Seminoma I期:RPLD或临床观察. RPLD或临床观察 或临床观察. 临床观察:30%患者发生转移,95%发生 临床观察:30%患者发生转移,95%发生 在12个月内,基本不超过24个月.主要转 12个月内,基本不超过24个月.主要转 移部位为腹膜后淋巴结及肺等.对有高危 移部位为腹膜后淋巴结及肺等.对有高危 复发倾向者,在观察过程中可给予辅助化 复发倾向者,在观察过程中可给予辅助化 疗.尽管手术,观察和辅助化疗的治疗结 果无明显差别,但病人愿意接受及时治疗 而不喜欢等待和观察的过程.
诊断要点
通常表现为无痛性睾丸肿大,近45%患者会有睾 通常表现为无痛性睾丸肿大,近45%患者会有睾 丸疼痛.转移造成的症状如背痛,呼吸困难少见. 体检发现睾丸肿物,经超声诊断确认后,应实施 根治性睾丸切除术. 术前测血清β HCG, AFP,LDH以利监测治疗 术前测血清β-HCG,α-AFP,LDH以利监测治疗 结果 分期可依据胸片,腹部和盆腔CT,胸CT 分期可依据胸片,腹部和盆腔CT,胸CT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二)
Seminoma
IIA,B:临床最为常见,放疗可使腹膜后复发下 IIA, :临床最为常见,放疗 放疗可使腹膜后复发下 降到10%.化疗亦可治愈. 降到10%.化疗亦可治愈. IIC:具有潜在的远处转移,DDP+VP16×4周期 IIC:具有潜在的远处转移,DDP+VP16× 为标准治疗,这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88%.全部 为标准治疗,这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88%.全部 II期病人治愈率90%以上.腹膜后肿块<3cm者, II期病人治愈率90%以上.腹膜后肿块<3cm者, 化疗后极少有残存肿瘤(3%);直径>3cm者, 化疗后极少有残存肿瘤(3%);直径>3cm者, 27%腹膜后有残存,应考虑手术切除 27%腹膜后有残存,应考虑手术切除,力争达到 手术切除,力争达到 CR.但也有一些腹膜后残存肿块不是癌,可定期 CR.但也有一些腹膜后残存肿块不是癌,可定期 观察,增大为再治疗 再治疗指征. 观察,增大为再治疗指征.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八)
NonNon-Seminoma
III期: III期 所有该期的病人均应接受标准的PVB方 所有该期的病人均应接受标准的PVB方 案3-4周期化疗. 低危的患者接受3周期PVB治疗,约 低危的患者接受3周期PVB治疗,约 85%-90%的患者无病生存; 85%-90%的患者无病生存; 高危患者4周期PVB化疗5年生存率48%. 高危患者4周期PVB化疗5年生存率48%.
(AJCC 2002) 2002)
II 期 IIA 期 IIB 期 IIC 期
任何T 任何T 任何T 任何T 任何T 任何T 任何T 任何T 任何T 任何T 任何T 任何T
N1 N1 N2 N2 N3 N3
M0 M0 M0 M0 M0 M0
S0 S1 S0 S1 S0 S1
TNM分期( TNM分期(七) 分期
S0 S1 S2 S2 S3 S3 任何S 任何S
治疗原则(一) 治疗原则(
Seminoma
I期:术后辅助放疗,化疗或临床观察 术后辅助放疗, 放疗—25-30Gy,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 放疗—25-30Gy, 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 99%和92%.放射野内控制率100%;放射野 99%和92%.放射野内控制率100%;放射野 外复发5%,包括锁骨上淋巴结,纵隔,肺和 外复发5%,包括锁骨上淋巴结,纵隔,肺和 骨. 化疗—非常有效,DDP+VP16×2周期几乎 化疗—非常有效,DDP+VP16× 100%可以治愈. 100%可以治愈. 观察—复发率15%-19%,最常见的复发部位为 观察—复发率15%-19%,最常见的复发部位为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82-89%),中位复发时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82-89%),中位复发时 间为12-18月,复发后DDP+VP16× 间为12-18月,复发后DDP+VP16×4周期
(AJCC 2002) 2002)
III期 III期 IIIA期
任何T 任何T 任何T 任何T IIIB期 任何T 任何T 任何T 任何T IIIC 期 任何T 任何T 任何T 任何T 任何T 任何T
任何N 任何N 任何N 任何N N1-3 任何N 任何N N1-3 任何N 任何N 任何N 任何N
M1a M1a M0 M1a M0 M1a M1b
在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确定原发肿瘤的 范围
pTx 原发肿瘤未能评价(用于未行睾丸切除术时)
pT0 无原发肿瘤证据(例如睾丸组织学为瘢痕) pTis 精曲小管内生殖细胞瘤(原位癌) pT1 肿瘤限于睾丸和附睾,无血管/淋巴的侵犯, 肿瘤限于睾丸和附睾,无血管/淋巴的侵犯, 或肿瘤可能侵入白膜,但未侵犯睾丸鞘膜 pT2 肿瘤限于睾丸和附睾,有血管/淋巴的侵犯, 或肿瘤透 肿瘤限于睾丸和附睾,有血管/淋巴的侵犯, 过白膜已侵犯睾丸鞘膜 PT3 肿瘤侵犯精索,尚未或已有血管/淋巴的侵犯 肿瘤侵犯精索,尚未或已有血管/ pT4 肿瘤侵犯阴囊,尚未或已有血管/淋巴的侵犯 肿瘤侵犯阴囊,尚未或已有血管/病因学(二) 病因学(
2. 遗传异常:原发在纵隔的生殖细胞 瘤与细精管发育不全(Klinefelter`s 瘤与细精管发育不全(Klinefelter`s 综合征)有关.罕见的还有P53基 综合征)有关.罕见的还有P53基 因变异. 3. 种族因素:美国白人比黑人发病率 高4倍,但该肿瘤在亚洲则较少见.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七)
NonNon-Seminoma II期:RPLD,化疗或两者综合 II期 RPLD, 化疗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超过6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超过6个,或 其中任何一个淋巴结直径超过2cm者 其中任何一个淋巴结直径超过2cm者 应首选化疗,标准的治疗是PVB方案 应首选化疗,标准的治疗是PVB方案 3-4周期. 周期.
组织学分类
精曲小管内生殖细胞瘤(原位癌) 精原细胞瘤 精母细胞型精原细胞瘤 胚胎细胞癌 畸胎瘤 成熟型畸胎瘤 未成熟型畸胎瘤 恶性转化型畸胎瘤 卵黄囊肿瘤 绒毛膜上皮癌 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 多胚胚胎瘤
TNM分期( TNM分期(一) 分期
(AJCC 2002) 2002)
原发肿瘤(pT) 原发肿瘤(pT)
SX 标记物分析未进行或结果不能评价 S0 标记物测定在正常限度以内 S1 LDH<1.5×N和HCG<5000mIU/ml和 LDH<1.5× HCG<5000mIU/ml和 AFP<1000(ng/ml) S2 LDH 1.5~10×N或HCG<5000~50000mIU/ml 1.5~10× 或 AFP<1000~10000(ng/ml) S3 LDH>10×N或HCG>50000mIU/ml或 LDH>10× HCG>50000mIU/ml或 AFP>10000(ng/ml) N示正常LDH的上限 示正常LDH的上限
TNM分期( TNM分期(三) 分期
(AJCC 2002) 2002)
远处转移(M) 远处转移(
MX 远处转移未能评价 M0 无远处转移 M1 远处转移 M1a 区域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结转移或肺 转移 M1b 肺以外的脏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