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贸易分析

合集下载

中澳农矿产品贸易问题与对策

中澳农矿产品贸易问题与对策
( ) 产 品 结 构 一
目前 ,中国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大贸易伙伴 ,而澳大 利亚是中国第九大 贸易伙伴 。 中国对澳大利 亚出口以纺织品 、服装 、鞋类 、机 电
产品 、玩具 、 工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兼有少量高 化
澳大利 亚是一个后 起的工业 化国家 , 自然资源丰 富 ,农牧业发达 ,盛产牛 、羊 、 小麦和棉花 ,同时 也是 世界重 要的矿产品生产国和出 口国 。 大利 亚的矿产资 澳 源不仅种类 多,而且储量 大 、品位高 ,许多矿藏如铁矿
口的主要是水果 、 蔬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以及以农矿
产品为原料的劳动 密集型制成品 ,如钢材 、 纺织品 、肉
1 中国对澳 大利亚农矿产品进 口依赖性增强 。 . 中国
是澳大利亚羊毛的最 大买主 ,采购量 占澳 羊毛出 口总量
类制品和粮食制品等 。 中国从澳进 口的农矿产品则主 而 要用于工业制 或品的生产 ,澳大利亚的羊毛和麦芽供应 是中国服装和啤酒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 、 、 、 铁 铜 镍
但在过去十年的双边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贸易逆差地
40
维普资讯
表1
2 0 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 口的主要产品 04
单位 : 百 万 美元 ,%
除 了宝钢规模较 大 , 优势比较突 出外 , 其他 1 家规模相 4
差不大 ,国内钢铁 市场 竞争程度激烈 。
贸易领域 不断拓宽 ,中澳 贸易总额 从 2 0 年的 15 6 03 3 .亿 美元增加到 2 — 年的 2 3 9亿美元 ,增长了 5 .6 04 9 0. 0 3 %;
2 0 年又创下 2 2 05 7 亿美元新高 ,比 2 0 年增长 3 .% 04 36 。
中澳农矿产 品贸易结构

中国-澳大利亚:至关重要的合作关系

中国-澳大利亚:至关重要的合作关系
长 。2 O 1 6 年 中 国进 口的 澳 大利 亚液 化 天 然 气同比增 长 两倍 以上 至 1 , 2 0 0 7 7 吨 而
此 同 时 对 澳 大刊亚 而 言 , 中 国也 是其
最 大 的 贸 易伙 伴 国 进 口额和 出 口额 均
占据 第一 ,是 澳 大 利亚 国 家 财政 收 入 的
主 要 来 源 之 一
随 着 未来 澳 大利亚 更 多L N G 项 目投 产 ,这

进 口量有 望 继 续 保持 强 势 增 长 总 体
亚 进 口的 小宗散 货量也 实现 了1 3 % 的
看 来, 2 O 1 6 年 全球 海运 贸 易 中每 l 4 吨货
物里就有 1 吨 是 从 澳 大 利 亚 出 口至 中 国
渐 从 煤 炭 出 口 国转 型 成 为 世 界 主 要 煤 炭 进 口 大 国 , 澳 大 利 亚 煤 矿 企 业 也 一
导 人・ I C i  ̄ : l J t i t l / ! l J
此外 ,虽然 中国从澳 大利亚进 口 的 其他 货种 体 量相 对 较 小 ,但 仍 有 一 些
I f j = 5 ( 货 贸踢扩 长
澳 大刊亚丰 富的矿产 资源意味 着
中 国 从 澳 大 利 亚 进 口 的 货 物 大部 分 为
年 复合 增 长 至 3 , 5 0 0 万 吨 总 体 而
言 ,2 0 1 6 年 全 球 干 散 货海 运 贸 易 总 量 中 中 国 从 澳 大 刊 亚 进 口 的 干 散 货 量
} 土状 I 剥挺 , r r t f I { l 漓 { l 】 、 i 3 0 0
进I I 的1 n - 敝堤最.杵 ! 据 循柳 事 I : 炎 l 1 ) 黑包 曲 , J 、 2 0 0

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知易行难

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知易行难
在 全 球 化 进 程 中 处 于 不 利 地 位 . 而 其 经 济 贸 易 相 关 的 政 从
澳大利 亚一直 以来 被称 为是 骑在 羊 背上 的 国家 . 这主 融入 亚洲 。澳 大利 亚借 助 同美 国 的战略联 盟 , 以亚 洲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摩擦不 断 . 其影 响两 国之 间早 以提 上 E程 的 自由贸 易谈 论 , 受 t 重视 与美欧 的关 系 , 在重 大 国际事物 中亲 近美欧 。 而工
美 国学者 约 瑟夫 . 哈勒 维 和 比尔 ・ 卡 雷利 20 卢 0 2年发
中 心 地 位 让 给 中 国 . 一 直 阻 碍 亚 洲 经 济 共 同 体 的建 立 . 这 在 相 当 程 度 上 影 响 了 亚 太 地 区 贸 易 自 由化 的 步 伐 . 而 影 从 响 到 了 澳 大 利 亚 对 于 建 立 中 澳 自由 贸 易 区 的 决 定 。
利 亚 自由贸易 区( F 谈 判 在澳 大 利亚 首都 堪 培拉 重 启 。 表 《 F A) 日本 的停滞 危机 》 一文 , 为 日本 和美 国害怕 将亚 洲 的 认
协 定 的签 订将在 未来 2 0年 内为 澳经 济 创造 价值 14 0亿 6 澳 元的 收入 . 中澳 贸易合 作 的健康 快速 发展 对 于两 国都有 着举 足轻重 的作用 要 是 因为 以前 澳洲 主要 出 口产 品之 一便 是 羊 毛与 羊 毛制 品。 然而 实际上 , 他们盛 产 的不仅 是羊 毛畜 牧产 品 , 原材料 铁矿 石才是他们 出 口换汇 的重 中之重 澳 大利 亚是 中国主
要 原 料 供 应 国 之 一 . 两 年 来 两 国 因 为 铁 矿 石 谈 判 而 贸 易 这 判便断 断续续 , 紧时松 , 以有 真正 的进展 。 时 难 二 、 中 澳 经 贸 关 系 中 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澳大利亚与中国关系紧张两国贸易互动受到影响

澳大利亚与中国关系紧张两国贸易互动受到影响

澳大利亚与中国关系紧张两国贸易互动受到影响澳大利亚与中国,作为两个重要的国家,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联系日益紧密。

然而,近年来两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些紧张的迹象,这对两国的贸易互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澳大利亚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巨大且持续增长,尤其是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资源产品。

然而,由于一些政治和国际事务上的问题,两国之间的关系逐渐紧张。

例如,澳大利亚对华为公司的态度和参与美国发起的一些行动,被认为干扰了中澳之间的贸易互动。

另一方面,中国也对澳大利亚采取了一些非关税壁垒,例如对澳大利亚的葡萄酒、煤炭、大豆等产品进行限制性贸易措施。

这些措施对澳大利亚的出口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得两国的贸易互动受到了限制。

这种紧张局势对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就业状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澳大利亚高度依赖对华出口,尤其是资源产品的出口,而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市场,是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受到贸易限制的影响,澳大利亚的许多行业都感受到了压力,这导致了一些企业的停产和员工的失业。

同时,也给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和国内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然而,我们也看到,这种紧张局势同时也给澳大利亚敲响了警钟。

过度依赖单一市场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因此,澳大利亚政府应该积极寻找其他贸易伙伴,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除了与中国的贸易互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此外,为了解决双边贸易争端,两国政府应进行对话和协商。

双方都应该有所让步,通过平等和互利的方式解决问题,以促进两国关系的持续发展和贸易互动的恢复。

综上所述,澳大利亚与中国关系的紧张局势对两国的贸易互动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这种局势带来的挑战,澳大利亚应该积极寻找其他贸易伙伴,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并与中国政府进行对话和协商,以解决双边贸易争端。

通过这些努力,有望恢复两国之间的贸易互动,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中国与澳大利亚经贸关系特点浅析

中国与澳大利亚经贸关系特点浅析

592020年09期 (3月下旬)经贸论坛摘要:中国和澳大利亚在经济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两国政治关系良好。

中国和澳大利亚在经济、教育、贸易等方面的合作将不断深入。

本文研究了中国和澳大利亚双边贸易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澳大利亚;经济合作;双边贸易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等。

澳大利亚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本文研究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经贸关系。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世界经济数据库(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2019年10月的数据,从GDP 的角度看,排名第一的是美国,排名第二的是中国。

从第三名开始,依次是:日本、德国、印度、英国、法国、意大利、巴西、加拿大、俄罗斯、韩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等。

澳大利亚的GDP 总量排名世界第14位。

澳大利亚的经济实力不容小觑。

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改变了之前自给自足的指导思想,开始逐渐建立并发展与欧美国家的贸易往来。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为美国,其次是欧洲国家。

美国、欧洲国家与中国的贸易互补性强,与欧美国家贸易,能够充分发挥中国的要素禀赋特点及比较优势。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是一个劳动力禀赋充裕、资本稀缺的国家。

美国、欧洲国家是劳动力稀缺,资本丰裕的国家。

中国与欧美经济的互补性明显。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展,中国依靠发挥自身劳动力禀赋丰裕的特点,逐渐扩大了同欧美国家的贸易规模,并在贸易中积累了经验,逐渐实现产业升级。

中国逐渐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事件。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进一步加深了同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

中国的贸易规模、贸易产品种类大大提高。

同时,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大大降低。

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也吸引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与中国进行经贸往来。

澳大利亚作为南半球重要的发达国家,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关系得到了长足发展,澳大利亚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澳贸易收支的关系——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分析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澳贸易收支的关系——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分析
Ab t a t sr c :T i p p ra a y e h h n h s a e n lz st e C i a— Au t l r d aa c sr i t e b ln e,r a f cie e c a g ae o MB,t e r a aa a e le e tv x h n e r t fR h e lGDP o h n n h fC i a a d t e r a e GDP o sr i c o d n e tre r rc r c in mo e .T e r s l h w t a h u x t ln l fAu t a a c r i g t v co ro o e t d 1 h e u t s o h t e f re i o g—tr e u l r m e ai n h p l a o o s t o s e m q i b i i u rl t s i . o T e su y s o a e ei o c u a eai n h p b t e E 0 h td h wst t h r sn a s rl t s i ewe n RE R fRMB a d t e C i a— Au t l a e b a c .I c n n ts le AU — h t l o n h h n s a i t d a n e t a o o v S r ar l
.-------------— —
Ba e n c o r r Co r c i lM o l s d o Ve t r Er o r e tOi de
Z HAO Hu —h n , Jf e or sI . X1 NG n mig ac u ef y F ret' r 0 Yu . n ( . eate tfE oo i n n gm n,N n n n e i A rn ui n so ui , a n 10 6 hn ; 1D p r n cnmc a dMaa e t aj gU i r t o e a tsa At n ts N g20 1 ,C ia m o s e i v syf o c d ra c

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的机遇与挑战

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的机遇与挑战

2 0 0 5年 4月 1 8 日, 中国和澳大利亚在北京签署了中国与
澳大利亚 双方关于承 认中国完全市 场经 济地位和 正式启动 中
国与澳大利亚 自由贸易协定 谈判的谅解 备忘录 。在 2 0 0 5 年5
月 3日, 双方在澳大利亚悉尼进 行了 自由贸易协定的 第一轮谈 判, 至2 0 1 2 年 3月 1 9 —2 1日在堪培拉的谈判 , 谈判已经进 行了 1 8轮。多轮谈判 中的内容除 了包括货物贸 易的关税 自由化 、 市 场准入 、 保 障措 施 、 农产品 贸易 、 技 术性贸 易壁 垒等 , 还涉及 到
《 贸易与经济框架 》 , 双方同意 “ 将 通过全面经贸合作 , 致 力于 中
都为 中国和澳大利亚建立自由贸易区奠定了 良 好 的经 济基础 。
2 、 中 国和 澳大 利 亚 的 经 济 互补 性 很 强
国和 澳大 利 亚之 间平 衡和 全 面的 贸 易与 投 资便 利化 和 自由
化” , 并将 “ 进 行有 关可能 的双边 自由贸易协 定谈 判的 可行性
国香港 、 英属维尔京 群岛 、 开 曼群 岛 、 法国和新 加坡 ) , 澳大 利亚 对 中国的直接 投资额为 3 . 1 亿 美元 , 在对 中国的投 资国( 地区 ) 中排名第二十四位。
中国在澳大利亚经济 中 占据的位置更为重 要 , 据澳大 利亚 统计 局资料显示 , 2 0 1 1 年 澳大利亚对中 国的 出 口额为 7 4 5 . 6亿
美元 , 占澳大利亚 出口总额的 2 7 . 4 %, 排 名第一位 。 自中国的进 口额 为 4 3 5 . 1 亿美元 , 占澳大利亚进 口总额的 1 8 . 5 %, 排 名第一
但 同 时也 要 看 到 。 双 方 的谈 判 仍 然 面 临 着 很 多 的挑 战 , 尤 其 是

中国和澳大利亚羊毛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对比研究

中国和澳大利亚羊毛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对比研究

中国和澳大利亚羊毛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对比研究作者:井成程胡敏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6年第02期摘要:2005年中澳开始自由贸易协议的谈判,并于当年的6月正式签订协议。

至2014年这近十年间,中国羊毛产量不断增长,稳居世界第二大羊毛产量国,同时,澳大利亚始终是世界最大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两国羊毛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必然存在一定的竞争。

通过分析中澳羊毛贸易现状,测算2005—2014年中澳羊毛贸易的竞争关系,发现在国际羊毛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且国际竞争力较弱,难于同澳大利亚形成相当水平的竞争。

因此,中国羊毛贸易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贸易竞争力;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中图分类号:F752.7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2-0191-03引言中澳于1972年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方的贸易水平不断提高,尤其自2005年提出建立自由贸易区起,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贸易得到了深远的发展。

在中澳自由贸易协定中,羊毛也是中澳双边贸易中重要的商品之一,并存在一定的争议。

澳大利亚是第一大羊毛生产国和出口,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羊毛生产国,同时中国还是澳大利亚羊毛出口最重要的贸易国。

澳大利亚羊毛份额在中国市场上远远超过新西兰等主要羊毛贸易国。

学术界关于中澳羊毛贸易关系研究甚少,而主要是对于农产品贸易关系的研究。

王丽娜(2004)对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羊毛生产及贸易状况展开了研究,指出自20世纪以来中澳羊毛贸易竞争力提高的同时双方的相互依存程度也在加深。

史芳(2008)选取了几个竞争性和互补性指数测算了中澳农产品贸易关系,并得出双方的农产品贸易关系是互补的。

一、两国羊毛贸易现状(一)澳大利亚羊毛出口现状目前,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出口国,其生产的羊毛95%用于出口,只有不足5%的羊毛用于国内消费。

澳大利亚的羊毛贸易主要以原毛为主,占其贸易出口总量的85%左右。

表1是澳大利亚从2005—2014年期间出口羊毛的总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面积约960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位居世界第四。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首都北京,主要城市上海,深圳,广州。

中国人口13亿,位居世界第一,人口年龄比重不均,近几年来由于One Child Policy 老龄化现象开始凸显,人均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异比较明显。

近30年来由于中国政府对外开放政策,使得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但据各种客观原因和历史原因限制,从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产值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占GDP比重为11.7%;第二产业增加值121381亿元,占GDP比重为49.2%;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占GDP比重为39.1%。

表明中国的国民经济还比较过分地依赖农业,而服务业依然落后。

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总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属于第三世界国家。

但世界第一的人口数量形成的巨大市场和庞大的廉价劳动力资源的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当今世界不可忽略的经济体。

中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紧缺,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根据2.2的产业结构图,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在中国占的比重最大,发展第二产业即工业需要工业设备,钢铁,以及原材料,但由于中国生产技术不高,工业设备需要进口,铁矿砂资源不丰富且质量低,使得中国需要进口大量铁矿砂资源,另外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加工业等也需要纺织品作为原材料。

中澳贸易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末期,当时澳大利亚已经开始向中国出口铁矿砂。

尽管中澳两国长期没有外交关系,但民间贸易一直未中断,中国进口了大量的羊毛和小麦。

1972年两国正式建交,当时的双边贸易额仅7200万美元。

进入90年代以来,两国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双边经贸关系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趋势。

取得了良好效益,贸易额保持持续增长。

自1989年以来中澳贸易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2%,2009年,中澳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达596.57亿美元。

中澳贸易从1990年的16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596.57亿美元,18年间贸易额增长了37倍。

在此期间,中国的贸易总量由1990年的1155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22058.5亿美元,19年间贸易额增长了19倍,而澳大利亚贸易总量由1990年的818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3138.88亿美元,19年间只增长了3.84倍。

由于中澳两国间的贸易增长速度明显大于澳大利亚总体贸易增长的速度,所以中国和澳大利亚双边的贸易占澳大利亚总贸易的比重不断上升,由1990年的2.2%上升到2009年的19.84%,中澳双边贸易对澳大利亚已经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973年7月中澳签署了贸易协定,承诺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并成立了中澳联合贸易委员会。

2003年10月,《中国澳大利亚贸易与经济框架》签订,两国贸易合作更加紧密,双边贸易迅速增长,贸易领域不读拓宽,中澳贸易总额从2003年的135.6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203.9亿美元,增长了50.36%。

2005年,中国与澳大利亚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开始,于截至去年11月双方共进行了10轮谈判,但双方在农产品,能源等方面的谈判始终悬而未决。

从2005年到2009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日本,中国相继成为澳大利亚货物贸易的最大进口方,美国,中国。

日本一直把持着对澳出口的前三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中国已成为澳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而澳大利亚则是中国第12大贸易伙伴和地11大出口目的地,第7大进口来源地。

上图可见,中国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长期处于贸易顺差,并且这种贸易顺差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而澳大利亚在20年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

由图可见,中国对澳大利亚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的状态,直到2009年出现了逆差。

关税方面,澳大利亚的关税水平是3.5%,制造业关税是5.0%,汽车的零部件关税是10%,目前中国的关税率大约是9.9%,跟原来的15.5%相比,已经有了大幅的降低。

对于工业品进口中国是9%,原来是14%,还有汽车的零部件是10%,服装是14%到25%。

两国之间的贸易依存度如何,是否存在不对称性?
图为1988年-2009年中澳贸易总额占中国贸易总值的比例。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澳贸易占中国贸易总值的比例逐渐缓慢上升,2007年至2009年三年间增幅迅速。

图为1988年—2009年中澳贸易总额占澳大利亚贸易总值的比例。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澳贸易占澳大利亚贸易总值的比例20年来—特别是1998年以来显著上升,结合上图来看。

可以得出结论: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贸易依赖程度明显大于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贸易依赖程度。

但在个别商品上,中国对澳的依赖度更高,以铁矿为例,2007年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占中国铁矿石总进口的38%,对华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都十分重大。

从整体看,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的主要是资源密集型商品和少量高附加值的制成品,而中国对澳大利亚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和适度技术密集型的商品。

从两国的变化情况来看,长期来说,澳大利亚向中国输出资源性产品和中国向澳出售劳动密集性商品的格局未有实质性变化,但在此构架下不同时期不同产品的销量变化颇大。

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砂及纺织纤维等工业原料的比重明显上升,而粮食,钢铁和有色金属等的比重明显下降;在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出口商品中,纺织品服装鞋帽的比重下降,机电产品的比重上升。

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促进了中国钢铁工业飞速发展,因此,澳大利亚出口中国的铁矿砂迅猛增加。

同时。

中国纺织和服装业的持续发展。

长期维持了澳大利亚羊毛为三大对华出口商品之一的位序。

分析中澳贸易,可看出两国之间确实存在着部分贸易商品的高互补性,其特征是澳大利亚向华输出原材料产品来换取中国廉价的劳动密集性商品,中国对澳出口以消费品为主,澳大利亚售华商品则主要用于中国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建设,其次才是增长之中的生活消费需求。

长期以来,铁矿产品是澳大利亚对华出口的主力产品,由于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需要,自澳铁矿砂进口额激增,2000-2007年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49.3%,至2007年中国自澳进口铁矿金额已经达到111亿美元。

2005年起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澳大利亚铁矿第一出口国,而在铁矿石贸易中,最敏感也是最关键的便是价格。

从历年数据来看,从2003年至2007年的5年间,澳大利亚铁矿石对澳洲出口价格分别上涨了8.9%,18.6%,71.5%,19%和9.5%。

而2008年度最高涨幅达96.5%,,最为进口方的中国则非常不满意铁矿价格的连年高涨,自2009年以来中国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上不断要求澳大利亚降价,并且在2009年7月9日4名力拓员工因涉嫌间谍罪,被中国拘捕,曾一度影响两国关系。

矿石出口给澳大利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远高于另一出口部门农业,因此中国对于铁矿石的需求变动直接影响这澳大利亚铁矿的出口,从而也影响澳大利亚的矿产生产,加工,矿业服务和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以及劳动力就业问题。

虽然国际铁矿石的价格已经连续上涨了6
年,但受产能释放,需求放缓,一些重要矿产品都出现了降价态势,印度铁矿石已经下降了60%,而由于中国强烈要求降价,导致铁矿石谈判陷入僵局,2008年12月22日全球第二大铁矿石矿商力拓关闭其位于西澳的铁矿石矿厂,历时两周导致减产约10%。

对澳大利亚来说减产的代价不菲。

自2005年5月23日启动了中澳自由贸易区首轮谈判,至2010年底双方已经举行了18论谈判,各项议题稳步进展,如果两国达成FTA协定,将对两国经贸发展产生长远影响。

协商改善贸易政策,缩减贸易逆差,两国将实现贸易平衡,促进双方经贸关系健康发展,逐渐消除两国的贸易壁垒,中澳建立自由贸易协定,实现两国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使澳洲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中澳自由贸易协定陷入僵局,各种关税壁垒,及非关税壁垒如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未能达成共识,将阻碍中澳贸易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倒退。

中澳双边贸易结构主要是,澳大利亚向中国出口谷物,羊毛,棉花,铁矿砂,钢材,有色金属。

中国向澳出口服装,纺织品,机电产品,鞋类,电视机,箱包及体育用品。

中国是澳大利亚农牧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

从整体看,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整体上以初级产品为主。

而中国对澳大利亚出口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分析可以看出中澳贸易存着高互补性。

不管是否能够签订中澳自由贸易协定,中澳贸易合作的主要方向不会改变。

1.协商改善贸易政策,缩减贸易逆差
中国对澳出口产品采取贸易壁垒是造成澳中贸易逆差的一个主要原因,从中澳两国经济结构来看,双方互补性很强,两国将实现贸易平衡,促进双方经贸关系健康发展是完全可能的。

2,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实现两国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逐渐消除两国的贸易壁垒,加强法律法规的协调,简化海关关税的规则,尽快实现两国贸易自由化。

3.扩大中澳双边投资
中澳相互投资规模仍然较小,发展空间很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