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与电流对交流电的作用及变压器

合集下载

电感器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电感器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

第5节 电感器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学习目标:1、知道电感器对交流电有阻碍作用;知道感抗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了解电感器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45-47相关内容,知道电感器对交流的阻碍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了解低频扼流圈和高频扼流圈的作用。

一、电感器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1、[演示]电感对交、直流的影响。

实验电路如下图所示:[现象]:开关接直流电与接交流电对比,灯泡接_______较亮。

结论:电感器具有“ _____直(流)、_____交(流)”的特点。

2、感抗X L :表示电感器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

在交流电路中,电感对交变电流有________,阻碍作用的大小用______来表示。

猜想电容器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的因素会是哪些?实验和理论分析都表明,线圈的自感系数L_______,交变电流的频率_____,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越大,即感抗_________。

电感器具有“ _____低(频)、_____高(频)”的特点。

感抗的表达式:fL X L π2=二、电感器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应用]:扼流圈线圈在电子技术中有广泛应用,有两种扼流圈就是利用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制成的。

1、低频扼流圈构造:线圈绕在闭合铁芯上,匝数多,自感系数很大。

作用:对低频交变电流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即“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频扼流圈构造:线圈绕在铁氧体芯上,线圈匝数少,自感系数小。

作用:对低频交变电流阻碍小,对高频交变电流阻碍大。

即“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练习:1.如图所示交流电源的电压有效值跟直流电源的电压相等,当将双刀双掷开关接到直流电源上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 1,而将双刀双掷开关接在交流电源上时,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 2则( ).A .P 1=P 2B .P 1>P 2C .P 1<P 2D .不能比较2、如图所示,输入端的输入电压既有直流成分,又有交变电流成分(L的直流电阻等于R),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直流成分只能通过LB.交变电流成分只能从R通过C.通过R的既有直流成分,又有交变电流成分D.通过L的交变电流成分比通过R的交变电流成分必定要多3、如图所示是电视机电源部分的滤波装置,当输入端输入含有直流成分、交流低频成分的电流后,能在输出端得到较稳定的直流电,试分析其工作原理及各电容和电感的作用。

电感和电容对变电流的影响

电感和电容对变电流的影响

通直流,阻交流 低频扼流圈(L大)
通低频,阻高频
高频扼流圈(L小)
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通交流,隔直流 通高频,阻低频
隔直电容器(C大) 高频旁路电容器(C小)
课堂练习 如图所示,当交流电源的电压(有效值)U=220V,
频率f=50Hz时,三只灯A、B、C的亮度相同(L无
直流电阻)
(1)将交流电源的频率变为f=100Hz,则 (AC) (2)将电源改为U=220V的直流电源,则 ( BC )
匝数少,感抗小
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容器有“通交流,隔直流”的作用。 1、容抗: 反映电容对交流的阻碍作用 2、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
电容越大、交流的频率越高,容抗越小 3、特性:
通交流、隔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3、应用
(1)隔直电容:隔直流,通交流
(2)高频旁路电容:通高频,阻低频
小结: 电感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感对直流电没有对交流电却有阻碍作用 1、感抗: 反映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影响感抗大的因素
自感系数越大、交流的频率越高,线圈的感抗越大
3、特性:
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4、应用:
构造
作用
低频扼流圈 线圈绕在铁心上, 通直流、阻交流
匝数多,感抗大
高频扼流圈 线圈绕在铁氧体上, 通低频,阻高频
镇流器 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
镇流器结构和作用:
启动时提供瞬时高压 正常工作时降压限流
A.A灯比原来亮
B.B灯比原来亮
C.C灯和原来一样亮
D.C灯比原来亮
课堂练习 如图所示,甲、乙是规格相同的灯泡,A、B两端 加直流电压时,甲灯正常发光,乙灯完全不亮; 当A、B两端加上有效值和直流电压相等的交流电 压时,甲灯发出微弱的光,乙灯能正常发光。下

交流电路中的电感与电容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差与频率

交流电路中的电感与电容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差与频率

交流电路中的电感与电容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差与频率在交流电路中,电感和电容是两个重要的元件,它们会引起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并且这种相位差会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本文将详细讨论电感和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以及相位差和频率之间的关系。

一、电感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电感是一种能够储存能量的元件,其特点是随着电流的变化而产生反向的电动势。

在交流电路中,电感的主要作用是限制电流的变化速率,从而稳定电路的工作状态。

当电流变化快速时,电感会产生反向的电动势,抵消电流的变化,起到稳定电路的作用。

此外,电感还可以滤除高频信号,使之更适用于特定的频率范围。

二、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电容是一种储存电荷的元件,其特点是可以对电压进行积累和释放。

在交流电路中,电容的主要作用是储存电荷并提供稳定的电压。

当电压变化时,电容会通过吸收或释放电荷来平稳电压的波动。

电容还能够传递交流信号的直流成分,使电路能够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

三、电感与电容的相位差在交流电路中,电感和电容会引起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

对于电感元件,电流落后于电压;而对于电容元件,电流超前于电压。

这是因为电感元件会阻碍电流的变化,使电流滞后于电压的变化;而电容元件能够积累电荷,并在电压变化时提前释放电荷,导致电流超前于电压。

四、频率对相位差的影响频率是指交流电信号的周期性变化,通常用赫兹(Hz)来表示。

在交流电路中,频率对相位差有显著的影响。

随着频率的增加,电感元件的相位差将增大,电流滞后于电压的程度更加明显。

而对于电容元件,随着频率的增加,相位差将减小,电流超前于电压的程度更加明显。

在低频情况下,电感元件的相位差比较小,电容元件的相位差比较大;而在高频情况下,电感元件的相位差比较大,电容元件的相位差比较小。

这是因为在低频情况下,电感元件对电流变化的阻碍作用较小,电容对电流变化的积累和释放作用较大;而在高频情况下,电感元件对电流变化的阻碍作用较大,电容对电流变化的积累和释放作用较小。

交流电路交流电和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

交流电路交流电和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

交流电路交流电和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交流电和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交流电是指电流的方向和大小在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在交流电路中,电感和电容是两个重要的元件,对于电路的工作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一、电感电感是指导线、线圈或电路中的元件对电流变化的抵抗能力。

它是以亨利(H)作单位,常用的子单位有微亨(H)和毫亨(mH)。

在交流电路中,电感具有以下特性:1. 阻碍电流变化:当交流电流变化时,电感会阻碍电流的变化。

这意味着电感会抵抗电流的变化,使得电流在电感中产生一个感性反应。

2. 储存电能:由于电感的特性,它可以储存磁场能量。

当电流变化时,电感会储存能量,并在电流方向变化时释放能量。

这种现象在变压器和电感器中得到广泛应用。

3. 对频率敏感:电感对交流电流的频率敏感,即在不同频率下,电感对电流的阻碍能力也不同。

当频率增加时,电感的阻抗也随之增加。

二、电容电容是指电路中的元件对电压变化的响应能力。

它是以法拉(F)作单位,常用的子单位有微法(F)和毫法(mF)。

在交流电路中,电容具有以下特性:1. 接受和储存电荷:当电容器两极之间施加电压时,电容器会积累并储存电荷。

这意味着电容器可以储存能量,从而在电压变化时释放能量。

2. 阻碍电流:当电流在电容器中流动时,电容器会阻碍电流的流动。

由于电容器的导体之间存在电介质层,这导致电容器对电流的传导具有一定阻碍作用。

3. 对频率敏感:与电感类似,电容对交流电的频率也非常敏感,即在不同频率下,电容对电压的响应能力也不同。

当频率增加时,电容的阻抗也随之减小。

三、电感和电容在电路中的应用电感和电容作为基本元件,在电路中有广泛的应用。

1. 电感的应用:- 滤波器:电感可以用来设计滤波器,将特定频率的信号滤除或通过。

例如,交流变压器中的电感用于将频率较低的信号传递到较高频率的输出端。

- 变压器:变压器是由线圈组成的电感元件。

它们可以将电能从一个线圈传导到另一个线圈,实现电压的升降。

这在电力传输和分配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感与电流对交流电的作用及变压器

电感与电流对交流电的作用及变压器

PART 07
结论
REPORTING
WENKU DESIGN
电感与电流对交流电的作用总结
电感对交流电的作用
01
02
阻碍电流的变化,即具有惯性,电流变化越 快,电感的阻碍作用越大。
在交流电路中,电感产生的反电动势可以 阻止电流的变化,使电流保持连续。
03
04
电流对交流电的作用
维持交流电的磁场和电动势,使交流电持 续存在。
在电子设备中,变压器用于信号放大、隔离和匹配阻抗等。
对变压器的理解与认识
01
变压器的维护与注意事 项
02
定期检查变压器的运行 状况,如声音、温度、 外观等。
03
04
避免超载运行,以免造 成过热、短路等故障。
注意变压器的接地保护, 确保安全运行。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https://
维持电压稳定
总结词
电流在交流电系统中起到维持电压稳定的作用。
详细描述
在交流电系统中,电流的流动可以产生磁场,这个磁场又反过来影响电流,这种相互作用使得电流和电压之间形 成一种动态平衡。在负载变化时,电流会相应地调整,以维持系统的电压稳定。
传输能量
总结词
电流在交流电系统中用于传输能量。
详细描述
电流是电荷的流动,它携带能量。在交流 电系统中,电流通过电线传输,驱动各种 电器设备工作。电流的大小决定了传输能 量的多少,从而影响设备的运行效果。
05
06
电流的变化产生磁场的变化,进而产生感 应电动势,驱动电器设备的运转。
对变压器的理解与认识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某一电压的交流电转换成另一电压的交流电。

电感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有哪些用途

电感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有哪些用途

电感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有哪些用途
很多人都想知道电感的作用和工作原理分别是什幺,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1电感的作用是什幺电感器在电路中主要起到滤波、振荡、延迟、陷波等
作用,还有筛选信号、过滤噪声、稳定电流及抑制电磁波干扰等作用。

通直流:所谓通直流就是指在直流电路中,电感的作用就相当于一根导线,不起任何作用
阻交流:在交流电路中,电感会有阻抗,即XL,整个电路的电流会变小,对交流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电感的阻流作用:电感线圈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总是与线圈中的电流变化。

电感的调谐与选频作用: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可组成LC调谐电路。

电感还有筛选信号、过滤噪声、稳定电流及抑制电磁波干扰等作用。

1电感的工作原理是什幺电感是导线内通过交流电流时,在导线的内部周
围产生交变磁通,导线的磁通量与生产此磁通的电流之比。

当电感中通过直流电流时,其周围只呈现固定的磁力线,不随时间而变化;可是当在线圈中通过交流电流时,其周围将呈现出随时间而变化的磁力线。

电感器的工作原理分成两个部分:给电感器通电后电感器的工作过程,此时电感器由电产生磁场;电感器在交变磁场中的工作过程,此时电感器由磁产生交流电。

关于电感器的工作原理,东莞晶磁电感主要说明下列几点:
(1)给线圈中通入交流电流时,在电感器的四周产生交变磁场,这个磁场称。

物理学概念知识:变压器和电感的转换

物理学概念知识:变压器和电感的转换

物理学概念知识:变压器和电感的转换变压器和电感是电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和元器件。

在多种应用中,变压器和电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电力传输和电子设备中的电路设计。

本文将详细介绍变压器和电感的基本概念、特点、原理和应用。

一、变压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变压器是一种电器,用来把交流电能从一个电路传输到另一个电路,改变电压和电流的大小。

变压器由两个或多个共同绕制的线圈组成,它们之间通常是通过一个铁芯相连的。

其中的一个线圈通常被称为“输入线圈”,而另一个线圈被称为“输出线圈”。

当输入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它也将在输出线圈中产生一个电流变化。

变压器通常通过交变磁场的作用来实现输入输出线圈之间的电能传递,从而达到改变电压和电流的效果。

因为变压器可以改变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在电力传输和电子设备中被广泛使用。

在电力传输中,变压器可以将高电压的交流电转换为低电压的交流电,从而达到更长距离和更高效率的输送。

在电子设备中,变压器用于隔离和转换电路。

例如,通过变压器,可以将220伏的交流电转换为12伏的直流电,以充电电池。

二、电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电感是一种元器件,用于储存电能,它也由线圈等组件组成。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储存电能在其中。

这种储存电能的量被称为电感,它的强度由线圈的结构、绕组数量和电路中的材料决定。

电感通过产生一个磁场来储存电能与电流并不产生直接关联。

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符号是L。

电感在很多电路中都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电子设备中,电感可以用于过滤电源和信号线,从而减少噪声和其他干扰产生的影响。

电感还可以用于产生振荡,例如在电视机和收音机中的振荡电路中。

三、电感和变压器的转换电感和变压器的转换是指将电感转换成变压器或将变压器转换成电感。

这种转换可以通过改变线圈的结构、绕组数量和材料等来实现。

例如,单恒定电阻的交流电电源有时可以看作是一个电感,而更复杂的电子电路则可以使用变压器来代替电感。

电感和变压器之间的转换可以在很多应用中使用。

20.3电感器与电容器对交流电的作用

20.3电感器与电容器对交流电的作用

20.3 电感器与电容器对交流电的作用要点一.电感器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1.感抗(X L)1.定义电感器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叫做感抗阻碍原因:因为交流电会使电感线圈产生电磁感应现象,因而阻碍电流的变化,故而产生感抗。

2.影响感抗大小的因素(高中只进行定性分析)① f交流电频率② L线圈自感系数X L=2πfL 单位:Ω欧姆2.阻碍特点①通直流、阻交流:因为恒定电流不变化,不能引起自感现象,所以对恒定电流没有阻碍作用。

交变电流时刻改变,必有自感电动势产生以阻碍电流的变化,所以对交流有阻碍作用。

②通低频、阻高频:这是对不同频率的交变电流而言的因为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电流变化越快,感抗也就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3.电感器的应用类型低频扼流圈高频扼流圈构造匝数多、有铁芯匝数少、无铁芯自感系数较大较小感抗大小较大较小作用通直流、阻交流通高频、阻低频要点二.电容器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1.容抗1.定义电容器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容抗阻碍原因:在交流电作用下,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中,两极板上积累的电荷会阻碍电荷向这个方向运动,故而产生容抗。

2.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高中只进行定性分析)① f交流电频率② C电容的电容单位:Ω欧姆X L=12πfL2.阻碍特点①“通交流”当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上时,自由电荷在交变电压的作用下,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电流了,表现为交变电流“通过”了电容器。

②“隔直流”电容器的两个极板被绝缘介质隔开了,恒定电流不能通过电容器。

3.电容器的应用①隔直通交电容器作用:通交流、隔直流原理:用来“通交流、隔直流”的电容器叫耦合电容器,其电容一般较大,容易进行充放电。

常串接在两级电路之间,以使电流中的交流成分通过,直流成分会被隔断。

如图所示。

②高频旁路电容器作用:通高频、阻低频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 据 原 、 副 线 圈 电 压 与 匝 数 的 关 系 , 有 : U1/U2=n1/n2 n1= U1n2/U2=1320匝。
U3/U2=n3/n2,n3= U3n2/U2=72匝。 (2)根据能量守恒,有P入=P出。即I1U1=P2+P3, 则I1=(P2+P3)/U1=0.095A
28
例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上 220V交流电压,副线圈有A、B两组,A组接4Ω 的电阻,B组接规格为“10V24W”的灯泡。已知 A组的线圈匝数为30匝,两端电压为6V,灯泡 正常发光,求原线圈的匝数和电流。
1、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能量守恒)
即:
P入= P出
U1I1=U2I2
也可写成:
2、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跟它们的匝数成反比
I 1 U 2 n2 I 2 U 1 n1
此公式只适用于一个副线圈的变压器
I1n1=I2n2+I3n3
例1、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4: 1,当导体棒在匀强磁场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切割磁感线时,图中电流表A1的示数12mA,则 电流表A2的示数为————( B ) A.3mA B.0 C.48mA D.与负载R 的值有关
P2 I2= U 2
n2 P 2 n2 180 ×11×60 I = I 所以:1 = n1 2 n1 U2 = 1100×36
=3A
例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 1, 原线圈中的电阻A与副线圈中的负载电阻B阻值相等。 a b端加一交流电压U后, (1)两电阻消耗的功率之比为多少?
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能和磁场能 电能和电场能 往复转化 往复转化
变压器
15
原(初级)线圈
电路图中变 压器符号:
n1
闭合铁芯
n2
副(次级)线圈
n1
n2
无铁芯
有铁芯
变压器的原理
铁芯
u
副 线 U2 圈
0
原 ∽U1线 圈
n1 n2
t
U1=n1/ t
U2=n2/ t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端电压之比等于这两个线 圈的匝数之比;此公式也适用于同一个变压器中 任意两个线圈之间。(包括两个副线圈之间)
练习1:如图所示,当交流电源的电压(有效值)U =220V、频率f=50Hz时,三只灯A、B、C的亮度相 同(L无直流电阻)。
(1)将交流电源的频率变为f=100Hz,则 ( AC ) (2)将电源改为U=220V的直流电源,则 ( BC ) A.A灯比原来亮 B.B灯比原来亮 C.C灯和原来一样亮 D.C灯比原来亮
例、如图4-5是两个互感器,在图中的圆圈a、 b表示交流电表.已知变压比为100∶1,变流比 为 10∶1,电压表的示数为 220 V,电流表的示 数为10 A,则( C ) ①a为电压表,b为电流表 ②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 ③线路输送的电功率为2200 W ④线路输送的电功率为2200 kW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图 4- 5
自耦变压器
P
U1
A
B
U2
自耦变压器的 原副线圈共用一 个线圈
U1
n1
n2
U2
U1
n1
n2
U2
降压变压器
升压变压器L4L3 Nhomakorabea例6、一台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1100匝, 两个副线圈的匝数分别是n2=60匝,n3=600匝。 若通过两个副线圈中的电流分别为I2=1A,I3= 4A,求原线圈中的电流。 解析:对于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与输出 功率相等,则有I1n1=I2n2+I3n3
I1=(I2n2+I3n3)/n1= (1×60+4×600)/1100=2.24A
U 1 n1 U 2 n2
理想变压器特点: (1)变压器铁芯内无漏磁。(2)原(初级)、副(次级) 线圈不计内阻。
U 1 n1 U 2 n2
1、当n2 >n1 时,U2>U1 —— 升压变压器 2、当n2 = n1时,U2=U1 —— 等压变压器 3、当n2 <n1时,U2 <U1 —— 降压变压器
实验结论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2、感抗XL:
(1)感抗: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做感抗,用XL表示。 (2)成因:由于交变电流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在电感上产生自感 电动势,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 (3)影响感抗的因素:线圈的自感系数和交变电流的频率, 感抗:XL=2πf L 自感系数越大,频率越高,感抗越大. (4)应用——扼流圈: 低频扼流圈(L大)——通直流、阻交流. 高频扼流圈(L小)——通低频、阻高频.
例5、 如图所示,电路中完全相同的三只灯泡L1、 L2、L3分别与电阻R、电感L、电容C串联, 然后再并联到220V、50Hz的交流电路上, 三只灯泡亮度恰好相同。若保持交变电压 不变,将交变电流的频率提高到60Hz, 则发生的现象是( D ) A、三灯亮度不变 B、三灯均变亮 C、L1不变、L2变亮、L3变暗 D、L1不变、L2变暗、L3变亮
A. U 增大、I 增大、P1 增大 B. U 不变、I 减小、P1 增大 C. U 减小、I 减小、P1 减小 D. U 不变、I 减小、P1 不变
A
~
V
S R R2
1
例5、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 比为 n1 : n2=3 : 1 ,有四只相同的灯泡连入电路中, 若灯泡L2、L3、L4均能正常发光,则灯泡L1( A ) A、也能正常发光 B、较另三个灯暗些 C、将会烧坏 D、不能确定 L1 n1 U1 n2 L2
电阻、感抗、容抗的区别
产生 原因 在电 对直流、交流均有 只对交流有 路中 阻碍作用 阻碍作用 特点
决定 因素 电能 转化 做功
感抗 电感线圈的 自由电子与离子碰撞 自感现象
电阻
容抗
电容器上积累电 荷的反抗作用
对直流的阻碍无 限大,能通过变 化的电流.
l R S
X L 2fL X C
1 2fC
(3)实际应用: 隔直电容器——通交流、隔直流; (串联电容器) 旁路电容器——通高频、阻低频. (并联电容器)
例 1:
如图,线圈的自感系数和电容器的电容都很小(L=1mH, C=200pF),此电路的重要作用是( D )
A.阻直流通交流,输出交流 B.阻交流通直流,输出直流 C.阻低频通高频,输出高频交流
例2、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1100, 接在电压220V的交流电源上,当它对11只并 联的“36V,60w”的灯泡供电时,灯泡正常 发光。由此可知副线圈的匝数n2=_____ 180 ,通 3A 。 过原线圈的电流 I1 =______
解:
U1 n1 U2 = n 2 220 1100 = n2 36 n2=180
实验电路图 S接交流电源,用导线 将电容器的两极短路,观 察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 电容器被短路后灯泡要比原来亮得多. 实验结论 电容器对交流有阻碍作用
三、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2、容抗XC:
(1)电容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做容抗,用XC表示. (2)影响容抗的因素:电容器的电容和交变电流的频率, 电容越大,频率越高,容抗越小. 1 容抗:XC= 2fC
例3:如图,平行板电容器与灯泡串联,接到交流电源 上,灯泡正常发光,下列哪些措施可使灯泡变暗。 ( BC ) A.在电容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 B.将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增大 C.错开电容器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
D.在电容器两极板间插入金属板
(不碰及极板)
例4:在收音机线路中,经天线接收下来的电信号既有高 频成份,又有低频成份,经放大后送到下一级,需要把低 频成份和高频成份分开,只让低频成份输送到再下一级, 我们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电路,其中a、b应选择的元件是 D A.a是电容较大的电容器,b是低频扼流圈 B.a是电容较大的电容器,b是高频扼流圈 C.a是电容较小的电容器,b是低频扼流圈 D.a是电容较小的电容器,b是高频扼流圈
D.阻高频通低频,输出低频交流和直流
例 2 :如图, ab两端连接的交流电源既含有高频交流, 又含有低频交流,L是一个25mH的高频扼流圈,C是一个 100pF 的 电 容 器 , R 是 负 载 电 阻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ACD ) A.L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 B.C的作用是“通交流,阻直流” C.C的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 D.通过R的电流中,低频交流所占 的百分比远大于高频交流所占的百分比
(2)两电阻两端电压之比为多少?
(3)B电阻两端电压为多少?
(1)1:16 (2)1:4 (3)UB=
4U 17
a U b
A B
n1
n2
例4、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高 电压,变压后接用电器,线路电阻不计。S原 来闭合,且R1=R2,现将S断开,那么交流电 压表的示数U、交流电流表的示数I 和用电器 上R1的功率P1将分别是: D
二、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容器
实验电路图
将双刀双掷开关S分别 接到电压相等的直流电源 和交流电源上,观察灯泡 的亮暗. 实验现象
S接直流电源时,灯泡不亮; S接交流电源时,灯泡发光. 电容器“隔直流、通交流”
实验结论 交流能够“通过”电容器,直流不能通过电容器。
三、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实验探究:
电感及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高二物理
1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实验探究:
实验电路图 装置介绍 直流电源电压和交流电 源电压的有效值相等。
一、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
1、实验探究:
实验电路图 装置介绍 直流电源电压和交流电 源电压的有效值相等。 现 象 接通直流电源时,灯泡亮些; 接通交流电源时,灯泡略暗. 电感线圈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