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七十年报纸上的“国庆”

合集下载

国庆节辉煌七十人民齐欢庆

国庆节辉煌七十人民齐欢庆

国庆节辉煌七十人民齐欢庆国庆节辉煌七十:人民齐欢庆国庆节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

自1949年以来,每年的10月1日,全国人民都隆重庆祝这一特殊的日子。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庆典更显辉煌,人民欢庆的热情空前高涨。

伴随着喜庆的钟声,国庆70周年庆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人们从各地奔赴北京,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天安门广场上,人潮涌动,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彰显着中国人民的自豪和团结。

各族人民代表、学生代表、军队代表等参加的队伍整齐划一,昂首阔步。

歌舞、表演、巡游等活动轮番进行,展示着中国的繁荣和发展成就。

不仅北京,全国各地也纷纷开展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

各地的城市广场、文化礼堂、文化景点等处处洋溢着国庆的欢庆氛围。

音乐会、舞蹈表演、展览以及灯光秀等各类文艺节目在各地上演,人们尽情感受着这个特殊日子的庆典气氛。

70年的历程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到如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崛起让世界瞩目。

国庆期间,许多富有创造力的活动和展览展示了中国在科技、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巨大进步。

科技展示馆中,人们可以亲自操作各种高科技设备,感受中国科技的力量。

文化展览中,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完美融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经济成果展示中,许多创新型企业和优秀项目展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潜力。

然而,国庆节不仅仅是繁荣和发展的庆典,更是一个团结和凝聚人心的时刻。

人民的欢庆之中,凝聚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人们都自发地组织起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共同庆贺这个重要的日子。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个家庭都热闹欢快地庆祝着。

国庆节期间,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分享着喜悦和快乐,共同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还纷纷参加义务劳动和志愿者活动,表达对祖国的深深感恩之情。

无论是为老人和孩子提供帮助,还是为社区和环境做出贡献,每个人的付出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国庆节庆祝新中国七十周年献礼人民幸福

国庆节庆祝新中国七十周年献礼人民幸福

国庆节庆祝新中国七十周年献礼人民幸福 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节日,每年的10月1日,在这一天,人们庆祝着新中国成立的七十周年。作为全国人民共同的喜庆时刻,国庆节不仅是对中国独立、民主、自由和和平的庆贺,也是对人民幸福的礼赞。

七十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压迫和战乱,终于迎来了光明的曙光。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庄严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此开启了新中国的历史篇章。中国从此告别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统治,开始了自己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建设之路。

七十年来,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力量;人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不断改善。这些成就的背后,是来自亿万中国人民的勤劳和奉献,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国庆节是对这些成就的庆祝,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展望。每逢此时,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参与各种庆祝活动。各地举办盛大的阅兵仪式、游行活动、文艺演出以及民俗表演,把喜庆的气氛推向高潮。同时还举行各种形式的庆祝大会和座谈会,回顾过去的辉煌成就,展望未来的发展蓝图,进一步凝聚起人民的力量。

庆祝新中国七十周年,是向所有为国家繁荣富强作出贡献的人民致敬的时刻。他们是一代代无私奉献的英雄和普通劳动者,是建设者,是农民,是科学家,是教师,是医生,是工人,是学生……正是有了他们的辛勤努力和智慧,中国才能取得以往的辉煌成就,也才能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此外,国庆节还是一个最好的时机来展示中国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各地举办传统文化展览、民族艺术演出等活动,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心。中秋佳节与国庆同日重合,给了人们一个团聚的机会,家人团结一起欢度佳节,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家庭价值更加深入人心。

七十年的新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奇迹。我们应该怀着感恩之心,回顾过去的艰辛和付出,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展望未来的美好前景。七十年的新中国,是亿万人民共同的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并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七十年风雨兼程中国国庆见证伟大

七十年风雨兼程中国国庆见证伟大

七十年风雨兼程中国国庆见证伟大七十年风雨兼程中国国庆见证伟大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从那时起,中国人民经历了七十年的风雨兼程,共同见证了一个伟大国家的崛起与繁荣。

一、胜利的曙光在这七十年里,中国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艰辛。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赢得了民族解放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废墟满目的国家和人民生活的艰难局面。

但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积极开展各项建设工作。

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中国经历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城镇化的伟大跨越。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的关键一步。

1978年,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为中国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大门。

正是在党的带领下,中国坚决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吸引外资投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渐走出了贫困和闭塞的困境,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许多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花园式小区、高楼大厦、繁华商业街区相继诞生。

中国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就,亿万人口从贫困线上踏出,实现了幸福生活。

三、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随着中国发展的迅猛,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国坚持自主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培养了大批科学家和技术人才。

中国在高速铁路、深海探测、航空航天等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

在信息科技方面,中国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惊人,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科技创新不仅推动了中国国家的整体发展,也为人民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在线购物等新兴科技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

四、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七十年的风雨兼程,中国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国庆节七十载风雨兼程我们的骄傲时刻

国庆节七十载风雨兼程我们的骄傲时刻

国庆节七十载风雨兼程我们的骄傲时刻国庆节是中国人民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它象征着国家的独立和统一,也代表了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今年的国庆节,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盛大庆典,让我们一起回顾七十载的风雨兼程,感受我们的骄傲时刻。

一、建国初期的艰苦岁月1949年,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标志着中国从此踏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然而,建国初期的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战后破坏和经济困境,人民生活异常艰苦。

为了摆脱贫困和落后,中国人民开始艰苦卓绝的奋斗。

在长征胜利的基础上,人民解放军于1950年代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和农村集体化,为了实现全国工业化的目标,中国政府大力发展重工业并实行“大跃进”政策。

然而,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和农田水利建设方面。

二、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点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政策使中国充满了改革和发展的朝气。

改革开放的实施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包括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开放政策等。

这些改革不仅在中国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逐渐变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

这一发展势头与国庆节的庆祝活动不谋而合,让我们为祖国的强大和繁荣感到骄傲。

三、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中国的崛起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展现在国际舞台上。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推动和平与合作,维护全球稳定。

中国在联合国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扮演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

此外,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合作平台的建立,将中国与世界各国联系在一起,增加了相互合作的机会,也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四、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在七十年的风雨兼程中,中国不仅在经济和政治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还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国庆节共庆七十年华诞共享辉煌时代

国庆节共庆七十年华诞共享辉煌时代

国庆节共庆七十年华诞共享辉煌时代国庆节,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是所有中国人民共同庆祝的节日。

今年的国庆节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华诞。

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庄严时刻,也是我们共享辉煌时代的重要节点。

七十年来,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贫穷落后,到如今的繁荣富强,中国走过了一条崎岖而充满挑战的道路。

在这七十年间,中国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劳,不断奋斗,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转变了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的飞跃。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稳居全球前列。

这无疑是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致力于扩大内需、提高国内生产能力,并逐步走上了科技创新的道路。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强国,通过创新驱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其次,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文化繁荣。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深深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

如今,中国文化正以全新的面貌走向世界,中华文化的元素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展示出了中国的魅力和文化软实力。

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在蓬勃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我们还看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七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面积脱贫,几亿人民摆脱了贫困。

教育、医疗、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得到了普及,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同时,中国着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努力构建美丽中国。

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中国人民正在共同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福祉。

然而,中国的发展仍然面临各种挑战和困境。

比如,经济结构不平衡、环境问题、老龄化等。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国庆节七十年辉煌共庆祖国

国庆节七十年辉煌共庆祖国

国庆节七十年辉煌共庆祖国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这个伟大的日子,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喜悦与骄傲,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

国庆节七十年辉煌共庆祖国,是我们共同荣耀的时刻。

七十年前的这一天,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中国从此站起来了。

从那一刻起,我们的祖国开始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

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伟大的祖国,七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新中国的领导下,我们实现了从封建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转变;从贫困困苦向富裕幸福的伟大跨越;从被欺凌屈辱到强大自信的伟大崛起。

国家机构更加稳定,政府更加健全,人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我们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华丽篇章。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七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使中国综合国力逐渐提升。

中国不再是世界的弱小国家,而是一个日益崛起的大国。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日益繁荣,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中国维权、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等一系列重大举措,都使我们的国家焕发勃勃生机。

我们的祖国湖广地大,自然风光和人文瑰宝让人陶醉。

黄山,巍峨雄伟,石头石柱一座壮观的画廊。

长江,大江如汪洋,波澜壮阔,流淌在祖国土地上。

长城,修建在山脊上,守卫着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乌鲁木齐沙漠,宛如一片蓝天涂抹在荒郊野外。

而这些都是祖国的瑰宝,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的祖国人民,多姿多彩,勤劳智慧。

中国祖国以五千年的历史底蕴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先民,他们传承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我们的祖国以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德性,成为一个多元化、充满巨变机遇和挑战的国家。

如今的中国是繁荣昌盛的,世界级的建筑拔地而起,高铁飞速奔驰,高楼大厦林立,每天都在书写着奇迹。

创新科技层出不穷,互联网大数据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突破,激发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中国传统文化历久弥新,闪烁着无尽的智慧火花。

国庆特别纪念新中国七十年荣耀历程

国庆特别纪念新中国七十年荣耀历程

国庆特别纪念新中国七十年荣耀历程1949年的国庆节,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

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毛泽东主席的率领下宣告成立,中国迎来了新的时代。

新中国七十年来,经历了一系列辉煌的历程,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繁荣和尊严。

值此国庆特别纪念之际,我们回顾一下新中国七十年的荣耀历程。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的艰苦奋斗建国之初,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越的奋斗。

面对一片破败的国土,他们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实行了农村合作化运动,解放了广大农民的生产力。

同时,推行了一系列的工业化政策,大力发展工业部门,为国家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的崛起与腾飞新中国七十年代表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就是改革开放的崛起与腾飞。

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进行改革开放的思想和方针,这一思想为中国的巨大转变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国家在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第三阶段:科技创新与全球贡献新中国七十年来,科技创新一直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中国的科学家们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中国成功发射了自己的航天器、卫星,并且在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此外,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和平利用空间、保护环境、推动人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阶段:国家安全与国际影响力提升新中国七十年来,国家安全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在1964年成功进行了核试验,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并且保持了长期的核不扩散政策。

国家在军事力量的发展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保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也让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更重要的角色,成为国际社会的稳定器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第五阶段:人民幸福与社会进步新中国七十年来,人民的幸福和社会进步一直是国家发展的根本目标。

国庆节祖国七十年我心永远相伴

国庆节祖国七十年我心永远相伴

国庆节祖国七十年我心永远相伴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也是我们全体国民共同庆祝的日子。

今年是祖国发展的七十年,这个里程碑的年份让每一个中国人心潮澎湃。

在这个特殊的国庆节期间,我深深地感受到祖国的蓬勃发展和强大的力量。

作为中国人,我们深深热爱我们的祖国。

国庆节这一天,人们在家人和亲朋好友的陪伴下,纷纷走出家门,走进大街小巷,一起庆祝这个属于我们的节日。

五星红旗在空中迎风飘扬,鲜艳的花朵装点着城市的各个角落。

欢声笑语回荡在大街小巷,洋溢着幸福与团聚的气氛。

国庆节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更是一个思考的日子。

回顾中国的发展历程,我们无不为祖国的变化和进步而骄傲。

七十年的沧桑巨变,生动地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与智慧创新。

从贫穷落后到如今的繁荣富强,祖国的崛起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物质上的富足,更重要的是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自豪和自信。

七十年的时光荏苒,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设起高楼大厦、铺就起平坦的道路、修筑起现代化的铁路和快速公路,各类基础设施的成长让人触目惊心。

科技的进步更是让人瞠目结舌,中国在空间探索、人工智能和高科技产业等领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伴随着中国的崛起,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和潜力的未来。

同时,国庆节也是我们表达爱国情怀的时刻。

作为中国人,我们不仅要为祖国的发展感到骄傲,更要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每个国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为祖国的繁荣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庆节期间,人们纷纷参与植树活动、志愿者服务等爱国行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坚守。

在这个特殊的国庆节里,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为祖国贡献的信心。

作为一名未来的建筑师,我将立志设计出更多美丽富有特色的建筑,为祖国增光添彩。

我会不断学习进取,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才华与智慧。

国庆节是我们向着更美好未来迈进的时刻。

祖国七十年的发展让我们相信,无论未来的路上遇到任何挑战,我们都能够战胜困难,继续前行。

我们相信,在祖国领导下,中国将会变得更加繁荣富强,为世界作出更重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明日报》:七十年报纸上的“国庆”——“风展红旗如画”刘寿海红色收藏展印象记来源: 三明日报发布时间: 2019年05月29日
1949年6月22日《解放日报》刊载《闽解放沙县》。

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
1948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创刊号
1949年1月17日《天津日报》创刊号
报道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首次太空行走的报纸号外及杨利伟签名纪念封。

2010年国庆《河北日报》
刘寿海收藏的红色书籍
●本报记者王长达文/图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位见证沙县解放的“老朋友”现身沙县博物馆。

“沙县是1949年6月16日解放的,这是1949年6月22日的《解放日报》,上面刊登了沙县解放的消息。

”鹤发童颜的沙县收藏家刘寿海向参观者兴致勃勃地介绍起了这位“老朋友”。

博物馆正厅墙上挂的、墙边玻璃展柜里摆着的红色藏品正是刘寿海的“老伙计”们。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风展红旗如画’——刘寿海红色收藏展”在沙县博物馆举行,此次展览由中共沙县县委宣传部、沙县文体和旅游局主办,沙县博物馆、沙县收藏协会协办,展出时间为5月18日至6月18日。

红色历史、国庆盛典,报纸见证
展品中最引人的正是那个“老朋友”——70年前的《解放日报》。

1941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解放日报》迁到上海,成为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次日上海《解放日报》创刊号出版。

1949年6月16日,沙县解放,《解放日报》1949年6月22日就发表
了新华社报道沙县解放的短新闻“闽解放沙县[新华社浙赣前线二十一日电]人民解放军某部,十六日解放福建中部的沙县县城,该县县长率地方团队二百余人向我投诚。

缴轻机枪七挺,长短枪二百八十枝。

(按:人民解放军在福建省内已先后解放浦城、崇安、建阳、建瓯、邵武、顺昌、南平、福鼎等八座县城。

)”
这则消息放在头版倒头题,还配上一幅地图,图中标注了当时已解放的闽北诸县,在“沙县”旁特意标注“六月十六日解放”,“可见70年前的《解放日报》编辑也对沙县这个福建小县城情有独钟。

”刘寿海说。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刘寿海从他收藏的数千份报刊中精心挑选了70多份党报党刊等红色藏品,与人们分享。

《一大回忆》《长征纪事》《西行漫记》《红旗》等党史书刊,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珍贵见证;发黄的黑白报纸、近些年的彩色报纸,则是一个个红色历史的坐标,反映了民族解放和国家发展的伟大历程。

这其中有2009年8月7日刊登的本报“周末特刊”六十周年国庆特别报道《不朽的功勋——寻访三明籍开国将军》;还有很多《东北日报》《天津日报》等老报纸,刊登了《刘邓大军歼敌五团》《百万雄师三路渡江东路已断京沪线》《福州解放守敌就歼》《我军猛攻厦门金门》《我军解放西昌城》等消息,记录了全国解放的历史进程;70年来的国庆报纸则是展品中的主角,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等国家级报刊,也有《河南日报》《河北日报》《湖北日报》《大众日报》《南方日报》《浙江日报》《福建日报》等省级党报,还有《闽侯人民》(1958年)、《赣南日报》(1968年)、《诸暨日报》《绍兴日报》《无锡日报》等地(市)级、县级党报,《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中国中医药报》《中国老年报》等行业报,上海俄文专科学校编的《实践》报(1953年),《南京大学》(1958年)、《青纸报》(1989年)等内部报纸。

方寸报纸、报业发展,尽收眼底
展出的《人民日报》国庆报纸,有发黄的,有白的。

刘寿海说,发黄的是原版的新闻纸印的;白的是白版纸,1999年国庆五十周年,《人民日报》特地用白版纸再版了一套历年国庆的《人民日报》赠送给全国报业会议的代表。

他指着再版的1949年10月1日报道开国大典的《人民日报》说:“这份报纸我也有原版的,不敢拿出来,怕弄坏了。


国庆老报纸反映的是时代的变迁,也是报业发展的见证。

刘寿海说,解放之前的《东北日报》《天津日报》的报纸不少是麻草纸印的,很软,怕虫蛀。

后来的新闻纸加了块子品蓝、块子品红,质量稍好些,不怕虫,但怕晒,容易发黄变脆,国产新闻纸原来只有南平、广州、吉林等几家造纸厂生产。

国庆报纸,早期都是竖排黑白版,配上传真照片,后来转为横排,有了套红、美术图案、大幅新闻照片;进入新世纪,彩印报纸渐成气候,报纸美轮美奂,展品中最靓的有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内蒙古日报》的号外,2009年国庆大阅兵《长江日报》通版号外及《沂蒙晚报》的通版报道。

刘寿海的集报相当广泛。

展品中有各种类型:创刊号,1948年6月15日的《人民日报·创刊号》、1949年1月17日《天津日报·创刊号》;号外,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号外《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003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的铜版纸号外《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008年9月27日《北京晚报》号外《这一刻永难忘中国人太空留下第一步》;还有特色地方报,如《闽东日报》《闽南日报》《闽西日报》《闽北日报》2014年的国庆65周年报纸,“福建是全国唯一一个有东、南、西、北四个地级报纸的省份,堪称一绝。


“报纸很娇贵,旧报纸一不小心边角就会损坏了,影响品相。

”所以,刘寿海将旧报纸用塑料膜套好,按专题分类保存,并注意用防虫防霉的香片来保护。

红色收藏半个世纪,留住珍贵历史
老刘,今年71岁,老家江苏,出生于上海。

1965年,他考入第一轻工业部部属学校上海轻工业学校学习轻工产品美术设计,读书时他就爱读书看报,在学校当了4年广播员。

1970年4月24日分配到部属的青州造纸厂,当晚离开上海站时,正值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当广播里播放东方红乐曲时他抑制不住激动心情,第二天就写信给北京的表哥,寻找卫星上天的号外报纸,后来终于如愿以偿。

来报到时,他带了一铁皮箱自己收藏的报纸来到福建,当时“国球”兴起,这些报纸主要是报道乒乓球方面的,还有全国各地的报纸、创刊号、号外等。

到青纸后,刘寿海在车间干了10年,原先在生产一线,后来到车间办公室做宣传,厂宣传部发现他是人才,调他到工会做宣传报道,办厂报《宣传简讯》,还负责给厂里公映电影、画海报。

业余,他爱好收藏。

最初他痴迷国球,乒乓球世界冠军庄则栋、郭跃华、邓亚萍等人的签名,都想尽办法联系弄来,名人签名也成了他收藏的专项,陈忠和、中国女排的队员、邓薇等体育名人的签名,他都通过去信、登门,搜集到。

此次展出的航天英雄杨利伟签名的纪念封《走马神五单挑太空》,就是他写信到北京中国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杨利伟求来的。

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一回,厂文化楼图书馆里的旧报纸图书,要拿去打浆,他觉得很可惜,就全部买下来。

此后,集报成了他的“专业”。

1989年,青纸庆祝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国庆办展览,让刘寿海负责,他受到启发,留意起了国庆报纸专题的收藏。

集报路上,他结识了北京的王起君、丁金铭,湖南的龙小平、河北保定的傅伟、福建连城的李贞刚、龙岩的郑元福等集报名家,向他们讨教集报经。

其中龙小平、李贞刚还特意赶到青纸传经送宝,并介绍刘寿海加入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

这些年,刘寿海经常到上海文庙等收藏市场,淘到不少旧报纸,他收藏的旧报纸有数千份,装满了整面橱柜、8个大纸箱。

他喜欢专题收藏,神一到神七、汶川地震、申奥成功、一带一路等重大事件、重大专题的收藏,中国共产党从七大到十九大党代会开、闭幕及一中全会、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国庆报纸,他都收齐了。

“邮票是国家名片,而报纸是国家的日记,它记载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天的脚步,也凝聚着办报人的心血,弥足珍贵。

”刘寿海说,这次展出的红色藏品,从多个角度以“点”连“线”构成相对系统与完整的红色文化展示,将增进人们对红色历史的了解和认识,让爱国主义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