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用机制砂配制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影响

合集下载

用机制砂配制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

用机制砂配制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
维普资讯
第 1 0卷 第 2期 2 0 0 7年 4月






Vo1 . 1 0,N O .2
Ap r ., 2 0 07
J OURNAL OF BUI I , DI NG M ATE RI AI , S
文章 编 号 : 1 0 0 7 —9 6 2 9 ( 2 0 0 7 ) 0 2 一Oi 5 4 一O 7
砂 配制 的混凝土 的性 能 , 并提 出了机 制砂 自密实混凝 土配合 比基 本 参数优 化技 术 、 外加 剂
复掺技 术 、 大掺 量矿物掺 和料 复掺技 术. 试 验 结果 表 明 : 机 制砂 自密实混 凝 土 的配 合 比参 数要 求 与河砂 ( 普 通) 自密实混凝 土存 在 明显差异 ; 通过优 化 混凝 土配合 比基本 参数 、 复掺
( 1 . Ke y La b o r a t o r y o f Ad v a n c e d C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Ma t e r i a l s o f Mi n i s t r y o f E d u c a t i o n, To n g j i Un i v e r s i t y ,
中图分 类号 : TU5 2 8 文献 标识码 : A
Pr e p a r a t i o n o f S e l f - c o m pa c t i n g Co n c r e t e by Ma c h i ne — Ma d e S a nd
JI ANG Zh e n g — WU , SHI Li a n — f u , SUN Z h e n — pi n g
外加 剂和 复掺 大掺 量矿 物掺 和料等技 术 手段 , 试 验配 制 出了初始 坍 落度 大 于 2 4 c m、 坍 落

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原理及应用

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原理及应用

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原理及应用混凝土自密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减少混凝土渗漏的方法。

它是通过使用高性能的混凝土材料和特殊的添加剂来实现的。

自密实混凝土的主要特点是在混凝土内部形成一个连续的、致密的结构,从而防止水和气体渗透到混凝土内部。

本文将从混凝土自密实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两方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混凝土自密实技术的原理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基于混凝土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通过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和添加剂等因素来实现混凝土的自密实化。

混凝土自密实技术的主要原理如下:1.控制水灰比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自密实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水灰比过高,混凝土中的孔隙就会增多,从而导致混凝土的渗漏。

因此,在进行混凝土自密实处理时,必须控制水灰比,使其尽可能低。

一般来说,水灰比应该在0.3~0.35之间。

2.选择高性能的混凝土材料混凝土自密实技术需要使用高性能的混凝土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其中,硅酸盐水泥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它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

3.使用特殊的添加剂混凝土自密实技术需要使用特殊的添加剂来实现混凝土的自密实化。

这些添加剂可以在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形成微观的气泡,从而使混凝土内部形成一个连续的、致密的结构。

其中,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它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密实性。

二、混凝土自密实技术的应用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混凝土工程,包括建筑、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

下面将从建筑、桥梁和隧道三个方面分别介绍混凝土自密实技术的应用。

1.建筑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可以应用于地下室、水池、水塔、公共设施等建筑。

通过使用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和气体渗透到混凝土内部,从而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2.桥梁在桥梁工程中,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可以应用于桥墩、桥面、桥台等部位。

通过使用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桥梁受到水和气体的侵蚀,从而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3.隧道在隧道工程中,混凝土自密实技术可以应用于隧道衬砌、隧道壁、隧道顶等部位。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特征与硬化后的性能优缺点-朋-批注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特征与硬化后的性能优缺点-朋-批注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特征与硬化后的性能优缺点摘要:首先论述了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原理,然后讲述了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则与其特征,最后论述了自密实混凝土硬化后的性能优缺点。

关键词: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硬化。

0 引言20世纪80年代初,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在日本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减少混凝土施工质量下降的问题,而衍生了自密实混凝土,这一概念首先是Okamura在1986年提出的。

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是高性能混凝(Higll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的一种,是指具有不离析、不泌水,能够不经振捣或少振捣而自动流平,并能够通过钢筋间隙充满模板的混凝土,即无需振捣,仅依靠自重作用就能仿混凝土密实填充模板的各个角落【1】。

其与相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较大的浆骨比、砂率较大、细掺料总量大的特点,有很高的施工性能[1]。

但至今为止,国内在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技术上,仍未形成一种统一的配合比方法,因为对其配合比特征是很有意义的。

混凝土硬化后,在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方面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很大优势。

1 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自密实混凝土自80年代后半期由日本东京大学的岗村甫提出来而问世以来,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此后,北京建工集团二公司开始研制并试用。

中南大学等单位于2005年5月26~28日在湖南长沙主办了我国第一次自密实混凝土技术方面的国际研讨会(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Design,Performance and Use of Self-Consolidating Concrete,SCC,2005—China)。

特别是近几年,国内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有了很大起色,到目前为止,已经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于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桥梁、隧道及水下工程【3】。

但是由于各地原材料和施工条件的差别,具体实施时不能照搬国内外同行的技术经验。

自密实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构筑材料,能够在没有振动的情况下获得极高的密实度。

它通过改变混凝土本身的组成和结构,以及添加特殊的外部剂,实现了混凝土的自密实化。

本文将探讨自密实混凝土的定义、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

一、自密实混凝土的定义自密实混凝土是指在浇筑过程中,无需振动或仅需轻微振动就能实现混凝土密实度的增加,以及表面平整度的提高的一种混凝土材料。

自密实混凝土不需要使用振动设备,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污染和能源消耗,提高施工效率。

二、自密实混凝土的原理自密实混凝土的自密实化原理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超塑化剂的作用、气泡剂的作用和粘结材料的改性。

1. 超塑化剂的作用超塑化剂是自密实混凝土中的关键添加剂,能够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通过添加适量的超塑化剂,可以使混凝土获得较高的流动性,在不使用振动设备的情况下,实现更好的密实效果。

2. 气泡剂的作用气泡剂能够产生微小的气泡,并控制气泡的分布和稳定性。

在混凝土中添加气泡剂后,气泡会分布在混凝土的整个体积中,形成一个细密的气泡网络结构,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3. 粘结材料的改性通过改变混凝土中粘结材料的性质和组成,如使用矿物掺合料、添加纳米材料等,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流变性,使其具有更好的自密实化能力。

三、自密实混凝土的特点自密实混凝土相比传统混凝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密实度自密实混凝土能够在没有振动的情况下,实现较高的密实度,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表面平整度高自密实混凝土表面平整度高,不需要进行后续的修整工作,减少了施工时间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3. 施工效率高由于不需要使用振动设备,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效率大大提高,能够节约时间和能源消耗。

4. 抗渗性能优异自密实混凝土的气泡网络结构能够有效阻止水分的渗透,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四、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领域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领域自密实混凝土可以用于建筑结构中的墙体、楼板、梁柱等部位,提高建筑结构的密实度和耐久性。

自密实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浅析

自密实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浅析

科技信息1前言随着中国经济建设和基础建设的不断发展,混凝土工程日益增多,其对施工质量和耐久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普通混凝土均靠振捣来达到密实,以满足所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然而振捣时间和操作的误差会带来许多问题,大大降低混凝土的最终性能。

工程界普遍认为,混凝土的工作性及施工振捣质量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高混凝土工作性和施工质量就变得尤为重要,但通过试验研究来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事实上更为现实。

自密实混凝土则应运而生,以其良好的流变性、粘聚性、稳定性和匀质性解决了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2自密实混凝土概念及特点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Concrete,简称SCC),是指在浇筑过程中无需施加任何振捣,仅依靠混凝土自重就能完全填充至模板内任何角落和钢筋间隙的高性能混凝土。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自密实混凝土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2.1自密实混凝土具有卓越的流动性和自填充性能,能够通过钢筋密集、结构截面比较复杂的工程部位,填充密实,且不离析、不泌水,确保较高的均质度,从而保证其工程质量,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解决不易或无法实施振捣作业构件的浇筑问题;2.2与使用机械振捣密实的混凝土相比,自密实混凝土免去振捣工序,依靠自重成型密实,降低了施工噪音,改善了施工环境和现场周边环境,有利于环保;2.3使用自密实混凝土能提高浇筑速度,大大简化了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工期;2.4使用振动密实工艺需要一定数量的设备和技术熟练工人,而自密实混凝土可以改善这一现状,节约施工成本和节省劳动力,且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节约成本越高。

3自密实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3.1国外自密实混凝土的研究应用现状1988年Okamura教授在东京大学试验室成功研制出自密实混凝土。

在一百多位研究人员和现场工程师面前,于东京大学进行了公开实验,并取得成功,获得满意的性能。

C70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生产应用研究

C70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生产应用研究

C70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生产应用研究摘要:经过实验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70高强度自密实混凝土时,加入硅灰后的扩展性损失相较于未添加的情况有所提升,28d后的抗压强度达到103.1 MPa,2 h后的扩展性为640 mm,这都符合设计规定。

如果能够大规模生产C70自密实混凝土,其扩展性几乎不会受到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也相当优秀,28d 后的强度可以达到设计的标准。

关键词:C70高强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性能检测1密实混凝土的含义自密实混凝土,也被称为高流态混凝土,是一种无需振捣,具备高流动性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离析的高性能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极强,无需振捣就能满足浇筑空间的需求,且分布均匀,特别适合在钢管内等复杂空间进行混凝土浇筑。

在工程实践中,常常将钢管与自密实混凝土相结合,钢管混凝土在结构中展现出优秀的承载力、塑性、韧性、施工便利性和耐火性,其经济效益显著,能够有效满足现代工程结构在跨度、高耸、重载等方面的需求。

灌注自密实混凝土的技术包括振捣法、高空抛掷法以及泵送升起法。

然而,因为建筑过程大都是封闭的,所以不能立即对灌注的品质进行评估。

在真正的建筑环节,混凝土的流动性可能会因为建筑物的结构部分的长度与粗细比例的改变而产生差异。

目前,自密实混凝土主要使用的是天然砂,但由于生态环境的损害和自然资源的逐步减少,机制砂无疑会替换天然砂成为混凝土的细骨料。

机制砂的产地范围广,制造方法也十分完善,它的粒度和粒度分布能够依照需求做出调节,因此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

尽管如此,从工作性能的角度看,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并不如天然砂,这主要是由它的制造方法所决定的,而且,与天然砂相对,它的工作性能更差。

制造机制砂的需求相比于天然砂来说,更为严格,且其品质的变化幅度很大,这会对混凝土的结构特征以及物理特征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

因此,选择了部分取代天然砂的手段来制造自密实的混凝土,并研究了它们在操作性以及抵抗压力的能力上与天然砂的不同之处。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土木工程毕业论文自密实混凝土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自密实混凝土(Self-Consolidating Concrete,简称SCC)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自流平性能和自密实性能,可以在无需振动的情况下填充模板,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

本文将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

1. 自密实混凝土的定义及特点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混凝土,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能够自动分层并填充整个模板。

相比传统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的自流平性能更好,无需振动就能够充分填满模板,提高了施工效率。

此外,自密实混凝土还具有较高的抗渗性能、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确保其性能的重要环节。

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和粘度等因素。

通常,自密实混凝土的细集料使用较多,并且利用化学添加剂来调节流动性和自密实性能。

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得到适用于不同工程需求的自密实混凝土。

3. 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研究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主要包括流动性、坍落度、自密实性能、抗渗性能、抗裂性能和耐久性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性能的研究,可以评估自密实混凝土在不同工程场景下的适应性和性能表现,并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例如,研究自密实混凝土在高温环境下的抗裂性能,可以为防火和抗火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4. 自密实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自密实混凝土在土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桥梁、隧道和水利工程中,自密实混凝土能够减少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提高施工效率。

在建筑工程中,自密实混凝土能够提供更好的建筑质量和安全性能。

此外,自密实混凝土还可以应用于修复和加固老化结构,提高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5. 自密实混凝土的发展趋势随着土木工程的不断发展,对混凝土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自密实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自密实混凝土优点及推广意义--(1)

自密实混凝土优点及推广意义--(1)

自密实混凝土的优点及推广意义1 前言自密实混凝土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前西德发明并首先应用于工程的。

这种混凝土在日本得到极其迅速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已生产自密实免振捣混凝土80万m3。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强混凝土的应用开始普及;到90年代中期,在研制高性能混凝土及高性能外加剂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高强混凝土脱离了单纯高强的范畴,而转向高耐久性,大流动性,超高度泵送,自密实不振捣等高性能混凝土。

自密实混凝土的主要特点是无须振捣而能自密实。

在实际施工中自密实混凝土消除了浇筑混凝土时的振捣噪声,提高了施工速度和质量,实现了混凝土浇筑的省力化;为改善和解决过密配筋、薄壁、复杂形体、大体积、钢管混凝土施工,高、深、快速施工,水下施工,以及具有特殊要求、振捣困难的工程施工条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自密实混凝土配制的技术路径,既要考虑施工时(新拌状态下)的高流动性,同时又要照顾到混凝土硬化以后的耐久性,即密实性。

换句话说,就是要平衡好新拌状态下混凝土的高变形能力与高抗材料离析性之间的关系,尤其在配有钢筋的狭小区域,混凝土的流动性要求和防止粗骨料被阻塞的要求更高。

日本的主要做法是,先做水泥浆和砂浆试验,主要目的是检查超塑化剂、水泥、细骨料和火山灰材料的性能和密实能力,然后再做SCC试验。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在混凝土上重复同一种质量控制,这种质量控制既费时又费力。

但该种方法亦有其缺点:一是在拌制SCC前,需要进行水泥浆和砂浆的质量控制试验,但许多施工单位和商品混凝土供应厂缺乏必要的试验设备;二是这种配合比设计方法和试验程序对于实际工程而言,,显得太过复杂。

瑞典水泥和混凝土研究会、中国大陆及台湾的学者均提出了HPC的设计方法。

台湾提出的方法是填密拌合物设计算法,是从最大密度原理和超砂浆理论推导出来的,但无从知道该方法和混凝土通过钢筋间隙与抗离析能力方面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应用机制砂配制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影响
发表时间:
2017-12-11T16:00:56.297Z 来源:《建筑科技》2017年第12期 作者: 田威 郝晓东
[导读] 当机制砂的石粉含量为13.6%时,自密实混凝土其各项技术指标能够达到最佳设计和施工要求。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4

摘要:依托实际工程及设计要求,结合贵州省威宁县混凝土原材料的实际情况,采用当地自产的机制砂配制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试
验结果表明,当机制砂的石粉含量为
13.6%时,自密实混凝土其各项技术指标能够达到最佳设计和施工要求。


关键词:机制砂 石粉含量 自密实混凝土

1.
前言

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简称SCC)又称自流平混凝土、高流动混凝土、免振捣混凝土,是一种在浇筑时不需要振
捣,仅依靠自重就能充满配筋密集的模版,并且保持良好匀质性的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的一个分支,由于其优越的性
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依托实际工程,该工程位处贵州省威宁县并结合威宁县当地混凝土原材料的实际情况,根据设计要求配制自密实混凝土并研究机
制砂在不同石粉含量的情况下对自密实混凝土产生的影响。

由于该工程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中水镇境内,是典型的山区高速公路,地理环境十分恶略,当地无天然砂,所以为保证施工质
量,我部经过多次试验确定当地自产机制砂为配制自密实混凝土的细集料。
2.
机制砂

经除土处理,有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矿山尾矿或工业废渣颗粒,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颗粒,俗称人
工砂。机制砂的特点目前基本为中粗砂,由于是机械生产,具有可调控性;颗粒表面粗糙,棱角尖锐;含有一定的石粉;相比堆积密度偏
小,孔隙率偏大。

本工程地处黔西,该地区岩石种类属于玄武岩。是岩石层理较明显的中硬岩石,其抗压强度在60~150MPa,吸水率在0.1%~4.5%,
表观密度在
2000kg/m3~2800kg/m3。通过试验确定本地区岩石的单轴保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85MPa,吸水率平均值为1.8%,表观密度平
均值为
2650kg/m3,碱活性满足规范要求,以上数据表明,使用其作为机制砂的母材能够充分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3.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
3.1
设计目标

自密实混凝土设计等级为二级;以自密实工作性、强度、耐久性为基础设计配合比;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C30。

3.2
原材料性能
3.2.1
水泥

采用贵州威宁西南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振丰”牌水泥P.O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密度3.05g/cm3 ,3 天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分别为
5.5MPa
和27.6MPa ,28 天抗折与抗压强度分别为9.6 MPa 和46.2MPa。
3.2.2
机制砂

用玄武岩生产的机制砂, 母岩强度平均85MPa。机制砂表观密度2.68g/cm3 , 堆积密度1.456g/cm3.空隙率44.7%,细度模数2.9 ,含泥量
1.0%,
石粉含量6.8%,亚甲蓝值0.8,属Ⅱ区中砂。
3.2.3
碎石

用玄武岩生产的碎石,表观密度2.69g/cm3 , 堆积密度1.477 g/cm3 ,空隙率41.7%,压碎指标18.7 %,含泥量0.4 %。使用5~20mm连
续级配碎石。
3.2.4
粉煤灰

贵州省六盘水市野马寨生产II级粉煤灰。
3.2.5
外加剂

高性能减水剂:山西康特儿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KTPCA型高性能减水剂,固含量37% , 减水率28 %以上。
3.2.6

河水。
3.3
配合比计算
3.3.1
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等级指标

以上可见,绝对体积法所设计出的C3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均能满足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等级指标。
3.3.4
硬化后混凝土强度

硬化后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测3d,7d,28d,28d振捣强度;自密实混凝土自密实性能,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是否密实,可以通过混凝土
的抗压强度来反映。混凝土的强度随内部空隙率的增加而降低,这是早已被混凝土强度理论所证实的。所以,把混凝土一部分振捣来测
28
天强度,通过不振捣和振捣的
28天强度的比值来检验自密实混凝土的自密实性能。

硬化后混凝土强度 (MPa)

注:自密实性评价是根据f1/f2比值来确定。当f1/f2≥0.90,自密实性优良;

当f1/f2=0.80-0.90,自密实性良好;当f1/f2<0.80,自密实性差;

从上表中,可见这三个C3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其硬化混凝土强度均能达到C30自密实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要求。而且,其自密实性能
优良。
4.
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影响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选取基准配合比作为研究对象。用以上原材料,分别配出机制砂石粉含量为8.7%、11.5%、13.6%、15.3%、
17.8%
、19.6%,时的基准配合比,研究机制砂在不同石粉含量时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影响。
4.1
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4.2
对自密实混凝土硬化后强度的影响

对硬化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MPa)

根据以上试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当机制砂石粉含量为13.6%时,配制出的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最好;当机制砂石粉含量为
15.3%
时,配制出的自密实混凝土强度最高。依据规范要求C30混凝土的试配强度为38.2MPa,机制砂的石粉含量为13.6%、15.3%时配制
出的自密实混凝土强度都能满足规范要求,所以我部选择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满足工作性能的自密实混凝土,即机制砂石粉含量为
13.6%
时,配制出的自密实混凝土,作为此次研究的最佳自密实混凝土。
5.
结论

综上总结,在同一个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中,当机制砂的石粉含量从6.8%逐渐增大到13.6%时,在这一过程中,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
性、和易性逐渐优化,强度逐渐增大。当机制砂的石粉含量达到
13.6%时,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易性达到最佳,之后其工作性,和
易性逐渐降低;当机制砂的石粉含量从
13.6%继续增大到15.3%时,自密实混凝土的强度在这一过程中还在继续增大,当石粉含量达到
15.3%
时自密实混凝土强度达到最高峰,之后其强度逐渐降低。所以经研究表明,适当的增加自密实混凝土中机制砂的石粉含量有助于提
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易性及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