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浅析抗生素临床用药不合理问题

浅析抗生素临床用药不合理问题

13 溶媒使用不合理 :溶媒使用是否得 当是抗生素正常发挥药 .
2 针对 抗生素 临床用药不合理的对策建议
从上述表现可以看出,药物滥用不仅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经
理作用的关键之一 。在临床应用 中,溶媒使用不合理的问题还 是存在的。比如,在静脉滴注中,氟罗沙星加入到葡萄糖氯化钠
75 8
头孢 唑肟钠 治疗组 患者 在症 状消 除时 间上 明显优 于对 照组患 者 ,经过 一星 期 的连 续给 药 ,治疗 组 患者 治愈 率 达 到9 . ,而 44 % 观察组仅 为7 . 1 %,对 照组 治疗 效果有 明显 的优 势 。 8
3 讨 论 ・
叉 耐药 性 ,对多 种革 兰 阳性菌 和革 兰 阴性菌 、病 毒 、支 原体 引起 的感染 及炎 症 ,具有 较强 的作用 ,同时 ,该 产品不 良反 应较 其他 同类药 物低 ,偶 见副 反应症 状也 轻 微可 耐受 ,治疗 组患 者治疗 后 复查 血 、尿 常规 及肝 、 肾功能均 未 见异 常 。因此 ,头孢 唑肟钠 治 疗方 法 可作为 一种 新型 治疗方 法 ,在临床 上广 泛应用 。
噻肟钠与青霉素属于同类抗生素,它们之间联用会导致抗药性的 产生 ;氨苄西林与青霉素则均属于 B 内酰氨类 ,联用可产生拮 2
抗作用 ,用 药者 会产 生不 良反 应 ;二是抗 生 素与其 他药 物 的不合
隔时间短。例2 :左氧氟沙星胶囊 10 ,2t,3 d 片 ,1 5 mg ) 次/或4
面 :一是 同类抗 生素 之 间的不 合理 使用 。如 ,头孢 呋辛 钠 、头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5 用法不合理 :抗生素药物用法不合理包括用量及用药时间 . 的不合理 ,主要针对于含有缓释制剂及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处方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因素和对策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因素和对策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因素和对策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不仅是当前医学界关心的问题,更是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因为这已经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对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造成了很大的隐患。

以下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因素、可能产生的后果及采取的措施给予一些探讨。

1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因素1.1 药品因素为缓解病人的看病贵问题,国家在近几年连续多次对药品实行降价,特别是抗菌药物。

而很多药品生产企业的利润大部分来源于抗菌药物的销售,为在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稳定自己的利润,经常将抗菌药物的剂量加大,以保证药品价格的不便,如环丙沙星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克拉霉素片等药品的单位剂量都由原来的0.2g、0.2g、0.1g增加到如今的0.4g、0.4g、0.5g,这样的单位剂量增加,易导致药品浓度过高、剂量过大,药品不易贮存,且高浓度、大剂量的药品,更易导致医师与患者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也更易产生药品不良反应。

1.2 政策因素为缓解老百姓的看病贵问题,政府对药品特别是抗菌药物,实行一味地降价,介这必然会导致药品质量的下降,因此对于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措施只会加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加深。

同时,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实行与财务补助尚未并轨前行,这就导致部分医疗机构仍然会在政策范围内选择高价抗菌药物,医师在利益的驱动下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1.3 药店因素自从国家将抗菌药物纳入处方药范畴,抗菌药物的滥用在零售药店上得到一定的抑制,但最近几年,药店在追逐利润最大化时对抗菌药物等处方药实行假处方,先售药后自行补方,这导致了抗菌药物使用失控,重复用药不合理用药频繁发生。

1.4 医院因素在我国,公立医院是财政适当补助的事业单位,因此,这一性质从某种意义上将公立医院推到营利与非营利的边缘,特别是当很多医院财政拨款不能及时到位,或少量的拨款不得满足医院的正常运营时,以药养医的局面就很难改变。

医院,特别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80%的收入来源于药品,而抗菌药物的收入又占了药品收入的一半以上,一旦对抗菌药物使用实行严厉地管制,就必然导致医院收入的大幅滑坡,医院就不能良性生存,医院的公共服务功能也将很难得到保障,从而导致医院陷于对抗菌药物控与不控的矛盾之中。

社区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监测中存在问题分析对策

社区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监测中存在问题分析对策

社区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监测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了解抗菌药物门诊应用情况,促进安全、合理、有效、规范应用抗菌素,防止抗菌素滥用。

方法抽查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1月至12月的门诊处方27162张,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情况,分析处方中存在的问题。

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使用指征不明确、用法用量不当、联合用药药理拮抗、超范围限制用药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抗菌素规范管理。

【关键词】抗菌素;处方分析;存在问题;对策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品。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的细菌耐药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从2011年起,卫生部开展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为了解我中心抗菌药物门诊应用情况,现就2012年全年抗菌药物处方监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从中心医生信息平台抽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门诊处方1.2抽样方式每月随机抽取10%的处方,抽取处方27162张,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2178张;共使用抗生素20种。

1.3方法依据抗菌药物使用说明书、《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处方集》,对使用抗菌素的处方合理性进行分析统计。

2结果3讨论3.1抗菌药物使用排名分析2012年中心抗菌药物使用每月主要使用的二大类药物为头孢菌素类、林可类。

头孢菌素类抗菌素以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酸、耐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1]。

其次是林可类,主要是克林霉素与林可霉素,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原则,这二种药属于非限制药。

由于基层医院条件限制,未设血药浓度监测及细菌敏感试验监测,临床医生只能根据诊断的疾病选择相应的相对安全的抗菌素;而非限制药物属疗效好,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抗菌药,临床各级医师可根据需要使用[2]。

3.2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处方分析中心抽查抗菌素处方,2012年抽查不合格处方占4.45%,抽查的不合格处方主要存在问题如下:3.2.1使用指征不明确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无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支持为细菌性感染依据,而使用左氧氟沙星片、阿奇霉素肠溶片、头孢丙烯片等限制使用类抗菌素;诊断肠功能紊乱、前列腺增生使用抗菌素,无用药指征。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一、引言抗菌药物是指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真菌、病毒或原虫等微生物的药物。

在临床上,抗菌药物的应用广泛,对于治疗感染病、手术预防性使用以及医疗器械和医疗环境的消毒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已成为医务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抗菌药物分类抗菌药物可分为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和抗寄生虫药。

抗生素又可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等。

各类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原体类型和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三、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1. 根据病原体的类型和药敏试验选择抗菌药物,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

2.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嘱使用抗菌药物,不可随意更改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

3. 注意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和用药时间,保证药物浓度在有效范围内。

4. 结合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效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种类和剂量。

5. 在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中,严格控制用药费用,避免造成药物的浪费。

四、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禁忌症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肝肾损害、神经系统损害、肠道微生态平衡破坏等。

不同的抗菌药物有不同的禁忌症,在使用前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病史,严格遵守禁忌症,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用药反应。

五、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1. 感染病的治疗:根据感染的部位和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避免不必要的复合疗法。

2. 手术前预防性使用:对于需要实施清洁-无菌手术的患者,可根据手术类型和术前体征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性使用。

3. 医疗器械和环境的消毒:在医疗环境中,对医疗器械和环境进行消毒灭菌,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六、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挑战与对策1. 超大剂量抗菌药物的使用:超大剂量抗菌药物的使用会增加患者的药物负担,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产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对策

产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对策

产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对策在产科住院患者中,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较高,如果不加以控制和管理,容易出现许多不良后果。

因此,制定相应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建立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制度:针对产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建立医院的管理制度是必须的。

制度要求医护人员必须符合相关的规范并严格执行。

例如,在处方抗菌药物时,医护人员必须明确诊断并有合理的理由使用抗菌药物,并在药物选择上根据病原体种类合理选药。

2.加强医护人员抗菌药物使用知识与培训:医护人员必须接受相关抗菌药物使用知识的培训,熟练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了解各类疾病的抗菌药物选择和用药时间,做到用药时能精确应用,并且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3.推进抗菌药物监测机制:建立起严谨的抗菌药物使用和监测机制。

药物使用情况要定期进行监测,包括使用量、使用质量。

同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应该进行统计和分析,针对不合理药物使用的原因加以深入研究和整改。

4.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推广合理用药观念,鼓励医护人员在抗菌药物的使用方面考虑到病人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做到准确治疗疾病的同时避免过度使用,预防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5.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在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告知患者关于抗菌药物的正确用药方法,提高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

综上所述,对产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管理措施应该包括建立医院的管理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的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及培训、推进抗菌药物的监测机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只有加强各方面的管理和控制,才能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并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医疗保障。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有关问题(临床药师制)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有关问题(临床药师制)
头孢吡肟
2003
亚胺培南 哌酮/舒巴坦
Percentage of susceptibility K.pneumoniae,2003
Percentage Susceptibility: Pool Of China Klebs. pneumoniae , N = 337 Pts = 331
100
99
81
Sanders CC, Sanders WE. J Infect Dis 1986;154:792-800
共选择的一般机制
对X敏感
(MIC <8 mcg/ml)
对Y耐药
(MIC 64 mcg/ml)
对X耐药
(MIC 64 mcg/ml)
X
20 mcg/ML
敏感菌落中存在着自发的 突变菌株(同时对X和Y抗 生素耐药)
肺炎链球菌
引起早发性HAP的病原菌,晚发性HAP少 见,而多见于CAP。 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日益增多——改变 青霉素结合蛋白 某些菌株耐头孢菌素、大环内酯、四环素 、克林霉素 所有的多耐药菌株对万古霉素和利萘唑胺 敏感,大多数对广谱的喹诺酮类药物敏感
流感嗜血杆菌
除了对青霉素和氨苄青霉素耐药,对其 他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十分罕见
一、常见感染病原菌的耐药
铜绿假单孢: 引起HAP最常见的MDR革兰氏阴性杆菌 对多种抗菌药物固有耐药 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匹肟、其它的甲氧 亚氨基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碳青霉烯类、氨基糖 苷类和氟喹诺酮类发生耐药逐年增加 目前一些多耐药的铜绿假单孢仅对多粘菌素B敏感
铜绿假单孢菌的耐药机制: 耐药机制由流出泵复合体介导,流出 泵复合体可以固有表达也可由于突变 上调表达 减少外膜通道蛋白表达和改变外膜通 道蛋白 获得质粒介导的金属-β-内酰胺酶

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及分析

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及分析

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及分析-权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方法:监测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出院病历8400份,填写患者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本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比例高达75%,联合用药比例达40%以上,抗菌药物治疗病例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不到10%,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比例高达95%以上。

结论:我院使用抗菌药物存在指针太松(抗菌药物过度应用、过大剂量使用、过长时间使用、过度联合使用);对抗菌药物了解不足(抗菌活性、抗菌谱、药代药效特征、毒副反应);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增加收入、满足病人需要)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管理。

关键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原因分析【】R47【】A【】1672-3783(2012)11-0280-02抗菌药物是临床用于防治病原菌感染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县级医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已经非常突出。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加剧了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也导致了药品的不良反应日益增多,已经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笔者就本院(2012年月-2012年6月)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1本院抗菌药物应用现状1.1抗菌药物应用指针太松:如过度应用,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体温稍有升高就有抗菌药物,总觉得不用抗菌药物心里就不放心、不踏实,对抗菌药物产生依耐性。

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菌药物来进行治疗。

1.2无指证和不恰当的联合用药:单纯感染使用二联甚至三联抗菌药物,抑制药与杀菌药同时使用。

1.3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范围过广及时间过长:围手术期应根据术野有无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状及管理对策

我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状及管理对策

idcto s v roea do e n iain ,o ed s n v r—t ame t ti loi o a t omo i rp ro eaieme iain,icu igf eap cs n r t n .I sas mp r n nt eip rt dc t e t t o v o n ldn v e t:i— i s dcto so rgua e,d gslcin,d gt n iain fdu sg u r ee t o u r i g,d s ei n a ddu o iain .A ytm f lnclp ama it wa mi oergme n rgc mbn to sse o iia h r css s c
Su v y o h r a o a a e o tb c e i l n Ou s i n he Ad i it a i e Co nt r a ur s r e n t e I r t n lUs g f An i a t ra s i r Ho p t a d t m n s r tv u e me s e i al
e t b ih d t o du tci i a h r c .Cl i a h r c ss p rii a e n d i o n s o s l t n ,me ia i u so sa ls e o c n c l c lp a ma y n i c p a ma it a cp td i al r u d ,c n u t i s n l t y ao d c ld s s in c a d g v h r c u ia u g sin .Th s a t l it o h n me o S o ra i n s fa t co as c re t xs n n a e p a ma e tc l s g e to s i ri e l s s me p e o n n fir t a u e o n i rbi u r n l e iti c s ol mi l y o rh s ia ,a d a ay e h e s n .R t n l s n t n a d ma a e n f n i a t rasi o p t l a e a hiv d b u o p tl n n lz st e r a o s a i a e a d sa d r n g me t tb c ei l n ah s ia n b c e e y o u oa c tk n e i s o a u e u h a n a c n d c lwo k r w u lt a i g a s r fme s r s s c s e h n i g me i a r e s o n q a i e y,p ama it p ri i ai g i l i a d c to h r c ss a t p t n c i c me ia in c n n l ma a e n tt e rg tmo n ,sr n t e i g c o e ai n a n i e e td p rme t n g me t h i h me t te g h n n o p r t mo g d f rn e a t n s,r d c n e i ai n s f n i — a o e u i g t r to a u e o t h l a mi c o i s rba . l Ke r s An i a tra s C re tst a in Ad n sr t e c u t r a u e y wo d ! t e e i u r n iu t b l o mi it i o n e me s r s a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抗菌药品是一类能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病原微生物的药物,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状况也逐渐增多,笔者就观察到的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作如下探讨。

1目前使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无指征或指征不明显滥用抗生素病原学方面检测少,盲目用药机会增加,缺少针对性,经验用药很多。

对一些发热病人或非感染性发热者,往往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而忽略了病原学检查,须知其中一些病毒性感染无抗生素使用指征,这样不但干扰了诊断,且延误了防治时间,为机会致病菌提供了感染机会。

滥用抗生素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对病毒性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

比较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为病毒性感染,常选用一种甚至多种抗生素与抗病毒药物合用,然而任何一种抗生素对病毒感染的治疗都是无效的,只有合并细菌感染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1.2联合用药考虑欠周详由于经验有限,没有联合用药的明确指征而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只注意到抗菌药物的覆盖面,以及一些理化性质,而忽略了它们的作用机理、耐药性及药源性疾病发生等后果。

实际上,联用抗生素常常不如单用安全、有效[1]。

细菌的耐药性与抗生素消费结构直接相关,高价位抗生素用药量越大,院内多重耐药的细菌比例和量也越大,因此造成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和难治性越高[2]。

1.3给药方法不科学合理用药包括正确的给药途径、时间间隔、滴注的时间等。

但临床往往不是按照抗生素的临床药物动力学特点和感染实际需要给药,如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静脉给药多数医生采取1次/d大剂量的给药方式(如头孢噻肟钠等),而且在滴速、时间方面没有按照药品使用的要求严加控制。

临床对采取类似给药方式普遍默认,因为它涉及到病人用药的依从性、医护人员工作量及输液装置等问题,但作为医务人员应充分考虑到药物半衰期、耐药性及毒副作用等因素。

1.4用量、用法及疗程等不恰当药物用量与控制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抗菌药物首次剂量应大一点,剂量的大小还应根据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病程的轻重、感染部位和药物毒性的大小等来决定。

剂量过小不仅无效,反而会促使耐药菌株的产生;剂量过大疗效不一定增强,反而造成卫生资源浪费和对机体的损害。

1.5随意将抗菌药物与中草药或中成药合用中西药物合理联用或组方制剂对于提高疗效、降低毒副反应、扩大适应证范围、缩短疗程、标本兼治、减少用药量、节省药材等方面无疑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中西药物不合理的搭配却往往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影响治疗效果。

如:红霉素与穿心莲制剂同时服
用,会抑制穿心莲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从而降低穿心莲的疗效。

1.6溶媒选择不当静脉滴注抗生素如选用的溶媒不当,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如:乳糖酸红霉素以10%葡萄糖为溶媒,由于红霉素在pH值为6.0~8.0时最稳定,而10%葡萄糖的pH值为3.2~5.5,会使红霉素的效价明显下降。

1.7盲目首选昂贵抗生素和新抗生素盲目使用新药、高档药的现象十分普遍,尤其在医院批准购进新药期间,使用率相当高,而实际上一些所谓“新药”只是厂家改变药品包装、剂型或更换不同商品名称的同类药品,但其价格普遍较高。

且部分患者误认为应用价位越高的抗菌药其疗效越好,医生们为迎合患者心理而常常使用价格较高的抗菌药、新药。

这样既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也必将造成抗菌药耐药的迅速发展。

1.8预防用药不掌握指征据统计预防用药占抗菌药物用量的30%~40%,有明确指征者仅限少数。

部分医生滥用抗菌药,甚至把抗菌药物视为“保险药”、“安慰药”,更为严重的当作“促销药”。

1.9盲目频繁更改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只有达到一定血药浓度才能发挥杀菌或抑菌作用。

而抗菌药物达到稳定血药浓度至少需经4~5个半衰期,即2~3 d,因此频繁更改抗菌药物不仅不能发挥疗效,相反易造成细菌耐药。

1.10其他围术期用药时间过长,拆线后仍继续使用抗生素;不合理的皮肤、黏膜局部用药;缺少对抗菌药物所致的医源性疾病的研究。

2对策
2.1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原则①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预测致病菌的种类进行经验治疗。

开始用药前应对各种标本进行涂片染色检查、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这对处理严重的全身感染尤为重要。

②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性疾病,发热原因不明的(除病情特别严重,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不应使用抗菌药物。

③根据患者的生理特性(如肝、肾功能有损害)而调整用药。

加强药敏试验和血药浓度监测,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治疗的合理性,并对不同个体制定最适合的个体给药方案。

④皮肤、黏膜等局部应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

⑤病原菌已查明时应尽量首选敏感、窄谱及廉价的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和二重感染。

⑥抗菌药联合应用要有严格的指征,主要适用于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及严重混合感染,免疫缺陷患者等。

应熟悉抗菌药物的配伍要求,掌握抗菌药物联用的方法,在对病原菌及药敏情况不明时,医生可凭经验选用抗生素,待药敏试验报告出来后,即应改用敏感药物。

⑦中西结合治疗选药要恰当,抗菌药物与某些中药、中成药合用时,一定要了解有无配伍禁忌,因为中西药合用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和药理反应,所以必要时,中西药可错开一定的时间服用,同时掌握二者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及药物的吸收情况,合理配伍,利于发挥中西药合用的最大效应。

2.2制订抗生素管理措施
2.2.1制订切合实际的抗菌药物临床作用监督管理措施院抗感染部门和药事委员会负责全院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指导管理和咨询,并将其纳入医疗质量考核内容。

有关部门定期向一线医生公布主要病原菌及其药敏结果的统计资料,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在非感染性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建立细菌耐药性监测室,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

2.2.2完善不良反应(ADR)监测系统,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在信息提供方面,要充分运用计算机开展咨询服务,及时向医护、患者提供有关的信息资料,最大限度地减少ADR的发生,正确指导合理用药。

2.2.3建立临床用药评价指标,规范医护人员用药行为包括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药物应用过程中的标准化,控制药费与医疗费用的比例。

严格处方制度,定期对不合理用药处方实例及治疗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并编制成册,印发全院。

重视开展新药临床再评价工作,为临床引进并合理使用新药、淘汰老药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从患者利益出发,规范用药行为。

2.2.4加大新药宣传力度目前新药不断涌现,医院药品的更新率较高,尤其是抗生素类,因此,必须做好新药宣传工作。

印发新药有关资料,加强学术交流,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新药适应证,确保其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8.
[2]杜青云,张铭穷.抗生素滥用与医院内感染[J].中国药房,1996,7(6):279-280.
(收稿日期:2010-05-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