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校园活动安全教育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4)班安全教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校园活动安全意识。

2、知道在校园里哪些活动是安全的,那些事是不安全的。

3、不安全的事情怎样应急处理。

二、教学要求:

知识方面:了解有关知识,明确校园活动不安全的行为。

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防范工作。

觉悟方面:认识校园活动安全隐患存在的必要性,树立自我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校园活动安全观念.

难点:遇到安全问题学会用如何处理;教学方法:导、读、议、评相结合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安全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在校园里活动也要时刻注意安全。

2、发生在校园里的事故:

⑴高空抛物,砸到同学。

⑵在教学区打闹,撞到了同学,出现不应有的事故。

⑶攀爬护栏,摔倒楼下。

3、学生自由谈发生在校园里的事故。

4、总结:在校园里活动时我们也一定要注意安全。

(二)、交流:讨论在校园里活动时我们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

⑴上下楼梯应当注意哪些安全?为什么?应当如何做?

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下楼时用手扶着楼梯扶手下楼;不许向楼梯外探身,更不许打滑梯;上下楼梯不许跑,不许拥挤抢先;不许在楼梯内打闹、疯跑、做游戏、做体育活动;放学时,排队下楼,不许拥挤,不许在楼道上系鞋带、滞留等。

⑵在走廊里应注意哪些安全?为什么?应如何做?

轻声漫步,不跑不叫;不追逐打闹;不做游戏;不攀爬护栏;不向楼下吐痰、丢东西;无事不到其它楼层乱窜。

⑶在教室里应当注意哪些安全呢?为什么?应如何做?

轻声漫步,不跑不叫;不乱攀爬桌凳;不点燃垃圾,不玩火;不乱摸电器、电器开关;发现电器、电线、开关插座等有埙坏及时报告,不乱动;实验课,听从老师指挥,不乱动实验仪器和化学药品。

⑷在校园里应当注意哪些安全?为什么?应如何做?

不疯跑大叫;不到操场玩树枝、木棍、砖块等;不攀爬车棚、围墙;不在国旗台上及其周围玩耍;不做危险游戏(哪些是危险游戏呢);参加升旗仪式、文艺演出、做操等大型集体活动,要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按要求集合、行动、疏散、撤离;不携带、不玩易燃易爆物品和管制刀具(哪些是管制刀具)。

⑸在厕所里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为什么?应当如何做?

不追逐打闹做游戏;大便入坑,小便入池;不推不挤,不跑不叫,慢蹲慢起,严防跌倒。

⑹体育课应注意哪些安全?为什么?

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活动,注意安全。特别是在一些争抢激烈的运动中,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对于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三)冬季煤气中毒预防活动

1)认识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的性质

我们在学习了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常温下显气态,密度比空气小,是一种可燃气体。容易被误认为有味而造成中毒事故,不易溶于水。2)一氧化碳的中毒原理

一氧化碳有害气体被人体吸入肺部,CO与人体的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很稳定,极难分离,影响了血红蛋白对氧气的运载能力,从而造成细胞缺氧而死亡。

正因为CO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溶于水的气体,所以人体接触容易造成中毒不知觉而死亡,是很危险的气体。

3)事例分析(一氧化碳中毒案例)

2010年3月22日南方日报讯:21日中午,花都警方在狮岭镇一出租屋内现3名死者,经现场勘查和法医检验,排除他杀可能。

下午1时许,花都江防根据群众报警,在狮岭镇合成村某出租屋内发现了3名死者,分别为曹某、曹某妻子刘某(均为湖南人)及刘某的母亲。经勘查,现场门窗紧闭,无任何外人进入痕迹,无任何财务损失,在现场发

现一个以燃烧完成的蜂窝煤炉,经法医检验了3具已腐烂,体表无损伤尸体,推断,死者极有可能是CO(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从案情分析看,CO中毒死亡可能性最大,根据CO的性质和中毒原理,烧煤炉,门窗紧闭,死者无伤痕,极有可能是煤燃烧过程中空气不流通。碳不完全燃烧和高温产生大量CO气体。加上气体无味,人在睡觉过程中毒昏迷易失去知觉而死去。

(四)冬季流感常识:

1)、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4)、潜伏期

一般为1-7天,多为1-4天。

5)、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突然,发病率高,常呈暴发流行并多次反复。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病毒随咳嗽、喷嚏、说话所致飞沫传播为主,通过病毒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也有可能。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

6)、临床表现

潜伏期1—3天,起病急,症状为高热、畏寒、头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全身酸疼,体温高达39—40℃,2—5天后热退,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可分为三型:

1、单纯型:最常见,症状如上所述,病程约一周。

2、中毒型:全身中毒型症状严重,具有脑炎、脑膜炎或中毒性心肌炎等临床表现。

3、肺炎型:老幼患者及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易发生本型流感,可由流感病毒引发,也可继发于细菌性肺炎。

实验室检查:

血象:外周血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如合并细菌感染者的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则增多。

特异性检查:下鼻甲粘膜印片,甲荧光抗体染色可发现病毒抗原。

血清学检查:取急性期及病后3—4周的双份血清,可测特异抗体,效价如有4倍以上增长,有助于回顾性诊断。

7)、治疗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鼻腔清洁。

2.对症治疗。高热烦躁者,给解热镇静剂,高热持续伴呕吐、食欲差,适当静脉补液,并辅以物理降温。

3.抗病毒治疗。病毒唑、板蓝根、金刚胺等。

8)、预防措施

1.早期发现,及时隔离治疗。

2.药物治疗,中草药、大剂量Vitc.

3.疫苗预防,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4、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环境卫生。

(五)、巩固

1、师生共同回顾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2、同桌互相提问应注意的事项。

3、将重点条目抄记在笔记本上。

(六)、作业

写一篇学习心得,自己以后应该怎样来做。回家也可和父母再加以讨论,还有哪些应注意的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