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责发生制原则与谨慎性原则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第一章总则第三条企业会计核算应遵循真实性、公允性和谨慎性原则,并应该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计量。
第四条企业应按照本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记录和报告,制定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在会计报表中明确披露与本准则规定不一致的情况。
第二章股东权益的确认和计量第五条企业应按照出资额的对比确认股东权益,并按照其出资额的比例计量。
第六条企业的股东权益应包括普通股股东权益和优先股股东权益。
第七条企业应根据普通股持有人在企业财务决策中所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风险,确认和计量普通股股东权益。
第八条企业应根据优先股持有人在分配利润和资产清算中所享受的权利,确认和计量优先股股东权益。
第三章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第九条企业应按照成本模型计量非流动资产,并按照资产的预期使用寿命进行折旧。
第十条企业应对资产的损耗、过期或滞销等损失进行计提和减值测试,并予以减计。
第十一条企业应将资产的盘亏、损耗等减值损失按照成本模型计入费用。
第四章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第十二条企业应按照实际发生的债务确认负债,并按照其到期日进行计量。
第十三条企业应按照其债务的风险性质,确认和计量担保的负债。
第五章损益的确认和计量第十四条企业应按照收入实现的时间节点,确认收入,并按照合同规定的收入金额进行计量。
第十五条企业应按照负债减少的时间节点,确认减少负债所产生的收入,并按照负债减少的金额进行计量。
第十六条企业应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确认和计量费用。
第十七条企业应按照经济利益的流入和流出确认投资收益,并按照其实现的时间节点进行计量。
第十八条企业应按照合同约定的薪酬报酬,确认和计量职工薪酬。
第六章财务报表的编制第十九条企业应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财务报表。
第二十条企业应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
第二十一条企业应编制年度财务报表,并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报送相关部门。
第七章会计政策的变更和会计差错的更正第二十二条企业应及时进行会计政策的变更,并在财务报表中明确披露变更原因和影响。
会计制度条款(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会计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会计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报告等。
第三条本企业会计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原则: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和财务状况。
(二)完整性原则:会计信息应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
(三)及时性原则:会计信息应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
(四)可比性原则:会计信息应便于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比较。
(五)一致性原则: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应保持一致性。
(六)谨慎性原则:在不确定因素下,会计处理应持谨慎态度。
(七)合规性原则:会计工作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
第二章会计核算第四条本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第五条本企业会计核算分为以下几种方式:(一)现金收付制: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
(二)应收应付制:以合同约定的应收应付时间进行会计核算。
(三)分期收款制:以分期收款的时间进行会计核算。
(四)分期付款制:以分期付款的时间进行会计核算。
第六条本企业会计核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资产核算: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等。
(二)负债核算: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三)所有者权益核算: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
(四)收入核算: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五)费用核算: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
(六)利润核算: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
第七条本企业会计核算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收集和整理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二)编制记账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和会计政策,编制记账凭证。
(三)登记账簿: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
(四)编制会计报表:根据账簿记录,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浅析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及其完善

浅析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及其完善【摘要】本文探讨了谨慎性原则的经济起源和内涵,分析了谨慎性原则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谨慎性是会计核算中一项历史久远、影响深远但又颇具争议的计量原则。
1993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引入了谨慎性原则,在2006年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这一原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许多体现谨慎性原则的会计处理方法被引用,它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也日渐凸显。
一、对谨慎性原则的认识和理解谨慎性原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它最早是财产托管人解脱其受托责任的一种策略,后来被会计入员认同和接受。
(一)研究者对谨慎性原则的经济起源提出了众多的解释,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1.契约解释。
按照契约理论,企业和各有关当事人之间由于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利益、有限的视野和有限的责任,会产生诸多机会主义行为。
而谨慎性是对契约业绩的理想计量,它对利得有更严格的确认标准,从而可以限制有关各方的机会主义行为,有效减轻企业和有关当事人之间的代理冲突。
2.诉讼解释。
投资者大多是风险回避者,他们希望能够立即得到有关潜在风险的信息,而对于有关潜在利得的信息却不甚关心。
因此,公司延期报告潜在的损失比延期报告潜在的利得会面临更大的诉讼威胁,也就是诉讼风险更可能源自于对收入与资产的高估而不是低估,会计入员为了避免日益上升的诉讼风险,“宁可失之低估,而不愿失之高估”,因而股东诉讼成为谨慎性产生和存在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3.税收解释。
税收解释认为,纳税收益与会计收益之间的联系,使得管理人员有动机应用谨慎性原则来递延税收的支付。
谨慎性原则通过推迟收入的确认以及加速费用的确认而延期支付税收,可以减少税收支付的现值,增加公司的价值。
(二)谨慎性原则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第2号中,将谨慎性表述为:“谨慎性是对于不确定性的一个审慎反应,以确保商业中固有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被充分考虑。
会计学的核心概念

会计学的核心概念会计学,作为商业的语言,其核心概念是构成这门学科的基石。
本文将深入探讨会计学的几个核心概念,以及它们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的重要性。
会计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兼具的学科,其核心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的导向,通常包括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以及衡量和报告经济实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它要求会计信息必须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可理解性和及时性。
2. 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构成企业财务报表的基本单元,包括资产(Assets)、负债(Liabilities)、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或Shareholders' Equity)、收入(Revenue)和费用(Expenses)。
这些要素定义了财务交易如何分类和记录的基础。
3. 会计循环:又称会计核算流程,包括确认(Recognition)、计量(Measurement)、记录(Recording)和报告(Reporting)四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经济业务被识别并转化为会计信息,最终体现在财务报表中。
4.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原则):1)会计主体(Entity Concept):指会计系统只反映特定组织单位的经济活动。
2)持续经营(Going Concern Assumption):假设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继续运营,不会破产清算。
3)会计分期(Accounting Period):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若干个等距的时间段进行核算。
4)货币计量(Monetary Measurement):所有的经济业务都以货币为单位来计量和记录。
5. 会计准则与政策:会计准则是一系列指导会计实务操作和财务报表编制的原则和规范,包括国际会计准则(IAS/IFRS)和各国国内的会计准则体系。
6. 复式记账法:也称为借贷记账法,它是会计记录和核对交易的主要方法,确保账户间的平衡,并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的双重影响。
企业会计制度(最新)

企业会计制度(最新)会计制度共十四章百六十条年月日式发布《企业会计制度》(共十四章、一百六十条),20001229日正式发布(财会〔2000〕25号),从2001年1月1日起,首先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同时,为了尽快提高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也鼓励其他企业先行实施,如果国有企业有意先行实施的,由企业提出申请,报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可以先行实施。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的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总体性要求的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对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要求的原则会计修订性惯例总体性要求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清晰性原则对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要求的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原则会计修订性惯例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原则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带来经济利益。
其他货币资金增加了存出投资款明细科目。
专门用来核算增加了“存出投资款”明细科目专门用来核算企业已存入证券公司但尚未进行短期投资的现金。
企业已存入证券公司但尚未进行短期投资的现金企业向证券公司划出资金时作为“其他货币资企业向证券公司划出资金时,作为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购买股票、债券等时,再按存出投资款”;购买股票债券等时再按实际发生的金额转入短期投资科目。
实际发生的金额转入“短期投资”科目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除了应收账款应该计提坏账准备外,其他应收款也应计提坏账准备。
同时,还规定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货预额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基础会计课件 第二章 会计核算前提和会计核算要求分析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是指以权利和
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入和费用的归属。 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以权责发生制为
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 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 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前进
(二)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配比,要求企业在进行会
第二章 会计核算前提和 会计核算要求
第一节 会计前提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三节 会计确认和计量要求
返回 前进
第二章 会计核算前提 和会计核算要求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会计前提是处理会计实 务的前提条件;明确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确保 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保证;明确会计确认和计 量要求是处理会计实务的准则和规范;理解各 项会计前提和会计核算要求的含义、内容,并
讨论题:以上两项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前进
第一节 会计前提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返回 前进
一、会计前提
会计主体是指具有独立的资金、独立 地进行经济活动、独立地进行会计核算的 单位。
会计主体是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之一, 为会计工作规定了空间范围。
前进
二、持续经营
前进
六、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
会计信息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 项。
前进
七、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原则,谨慎性
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 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 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前进
八、及时性原则
前进
二、相关性原则
浅析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一
定 的标 准进 行估 计 和判 断 ,所 以 ,此 原则 的运用 会使 会 计 工作 可 能 发生一 些与 客观实 际不符 的现 象 。具体表 现为 以下 两种情 况 : 种是谨 慎 不 足 。 由于 谨慎 性 原则 的运 用会 使 利润 下 降 ,有 些 企 业领 导或 地方 政 府 害怕企 业 因执 行谨 慎 性 原则 造 成各 项 经济 考 核 指标 下 降 ,影 响 他们 的 “ 绩 ” ,于是 不用 或 滥 用谨 慎 性 原 政
4 、市场价格 机 制的不 完善
要 求 企业 不 预计 可 能 发生 的 收益 ,即在 确认 和 计量 收 益时 , 取 其迟 而不 取其 早 ,取其 少而不 取其 多 。
4 、财务 分 析方 面
在财 务 分 析 中的 应用 主要 是 就 短期 偿债 能 力 、企 业资 产运 营
效 率 等进 行 初 步 分析 ,旨在 分析 谨 慎性 原 则在 中 国 目前 财 务会 计 中的 运用 情况 。
要求 充分 预计 可 能的损 失和 费用 ,避免虚 计资 产价值 。
2 负债 方 面 、
要 求 企业 在 确认 与 计量 负 债 时 ,应避 免延 缓 确认 负 债 和少计
负债 。
3 收 益 方 面 、
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 信息。而谨慎性原则要求在会计实务中确认可能发生但 尚未发生 的损 失与 费用 ,这 明 显与 客 观性 原则 相矛 盾 。 同时 ,成本 与 市价 孰 低 法中 的 市价确 定 ,或 有损 失 的确 定都 带 有很 大 程 度上 的 不确
鉴 于我 国 会计 实 务的 现状 ,正确 运 用谨 慎性 原 则 成为 当前贯 彻 实 施新 的会 计 准则 和企 业会 计 制度 的关 键 因 素 。因 此 , 目前需 要 注意 以下几 个 问题 : 1 、谨慎性 原 则的相 关条款 应具 有可操 作性
会计相关名词中英文对照

会计原则和假设:accounting principle 会计原则accrual- basis accounting 权责发生制原则accounting postulate 会计假设accounting entity 会计主体cash basis of accounting 收付实现制comparability principle 可比性原则the prudence principle 谨慎性原则consistency principle 一贯性原则historical cost 历史成本historical cost principle 历史成本原则:objectivity (reliability) principle 客观性原则matching principle 配比原则materiality principle 重要性原则going-concern basis 持续经营假设relevance principle 相关性原则the understandability principle 明晰性原则stable-monetary concept 货币计量会计科目:account 账户、科目资产负债表科目:account payable 应付账款accounts receivable / receivables 应收账款accumulated depreciation 累计折旧amortization expense /expense not allocated 待摊费用assets 资产capital 资本capital share 股本cash 现金current investment 短期投资deferred assets 递延资产deferred liabilities 递延负债fixed assets 固定资产floating assets / current assets 流动资产current liability 流动负债goodwill 商誉intangible assets 无形资产liabilities 负债liability dividend / dividend payable 应付股利long-term investment 长期投资long-term liabilities 长期负债net assets 净资产notes payable 应付票据notes receivable/ receivables 应收票据owner’s equity 所有者权益prepayments / payment in advance 预付款项product cost / output cost 生产成本product / finished goods 产成品purchase 购货raw materials 原材料reserve for bad debts / bad debts expense /provisi 坏帐准备retained earnings 留存收益stock on hand / inventory 存货tangible assets 有形资产taxes payable 应交税金unearned revenue 预收款项undistributed profits / undivided profits 未分配利润value added tax 增值税wages payable / salaries payable 应付工资work in process / goods in process 在产品损益表科目:depreciation expense 折旧费用exchange gain 汇兑收益exchange loss 汇兑损失expenses/charges 费用factory overhead /manufacturing expense 制造费用financial expense 财务费用income tax 所得税management expense 管理费用net income 净收益net profit 净利润non-operating gain 营业外收入non-operating loss 营业外支出operating expense 营业费用operating revenue 营业收入period expense 期间费用profit after tax 税后利润profit before tax 税前利润revenues 收入sales allowances 销货折让sales discount 销货折扣revenue expenditure 收益性支出sales return 销售退回sales revenue 销售收入selling expense 销售费用traveling expense 差旅费unrelated business income 营业外收益其他术语:accounting entries 会计分录accounting equation / accounting identity 会计恒等式accounting report /accounting statement 会计报表accounting standard 会计准则accounting time period concept 会计分期balance 余额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表begainning balance/ opening balance 期初余额capital expenditure 资本性支出certified practicing accountant 注册会计师compound journal entry 复合分录contingent assets 或有资产contingent liabilities 或有负债cost accounting 成本会计credit balance 贷方余额credit side 贷方debit balance 借方余额debit side 借方depreciation rate 折旧率double-entry book-keeping 复式簿记ending balance 期末余额estimateld scrap value 估计残值financial accounting 财务会计fiscal year/ accounting periods 会计年度general ledger 总分类账income statement /profit and loss statement 利润表损益表management accounting 管理会计obligee/ creditor 债权人Obligor/ invester 债务人perpetual inventory system 永续盘存制physical inventory system 实地盘存制posting document 记账凭证quarterly statement 季报residual(salvage)value 折余价值(残值)sales invoice 销货发票sales on account 赊销source document 原始凭证starting-load cost / organization costs 开办费statement of cash flow/ cash flow statement 现金流量表subsidiary accounts 明细账户subsidiary ledger 明细分类账surplus reserve 盈余公积T-account/ transfer T字形账户trial balance 试算平衡useful life 使用年限voucher 付款凭证四大会计师事务所: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德勤Ernst & Young 安永KPMG 毕马威Price Water House Coopers 普华永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1 摘 要:权责发制原则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准则中处于核心地位,但二者在实际执行中又往往相互矛盾,在收入的确认上,前者不考虑应收能否实现,而按后者则必须考虑。我国在这两个原则的运用中,应改权责发生制原则指导下的谨慎性原则,为优先执行谨慎性原则。关 键 词: 会计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性原则;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权责发生制原则和谨慎性原则以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最终经营成果的重大影响力,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特定环境使两个同时成立又相互矛盾的原则在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中同时发挥作用,国有商业银行应切实注意和解决好这对矛盾。一权责发生制是以应收应付作为标准来界定财务收支期间的一种方法。它是现代企业必须遵循的最可行的原则。企业收入支出期间的准确界定,对于收入归集、成本的分配以及最终财务成果的形成和计税所得的确认至关重要。为了使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企业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只能在所有企业间选择惟一的收入和支出确认原则,按照收入和支出实际发生的时间确认收支期间。按收付实现制原则确认收支期间,虽然简便易行,但它无法准确反映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因而只能适应单纯计划经济和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企业经营核算的需要。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多种信用形式并存的今天,实践反复证明,权责发生制是惟一的选择。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处理未来不确定的经济事项时必须持谨慎态度。凡是没有绝对把握实现的收入,不能人为虚拟入账;凡是可以预见的,并且应列入本期成本的支出,都应列入本.....................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2 期损益。所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面对的都是一个有风险的市场,其经营活动都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在处理未来不确定的经济事项时,必须持谨慎态度。人为虚拟收入,下甩支出,必然形成泡沫经济,带来虚假繁荣。权责发生制原则和谨慎性原则就其自身而言是严谨的科学的,应当为企业所遵循。但是,如果将这两个原则置于客观实际,尤其是置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所处的客观环境,人们就不难看出,这两个同时成立的命题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确定企业收入和支出时,严格以应收应付为界限,而忽略其实现的可能性。如一笔贷款到了正常结息期,若贷款户的存款账户资金充足,即可正常收取利息,如果贷款户无力支付利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现行有关规定,贷款逾期半年之内的,应将应计利息通过“应收利息”科目挂账,以确保银行收入和税赋的正常实现。这种挂账,必然使银行形成虚收和虚假利润,并且面临巨大风险。 谨慎性原则的核心是稳健经营,它强调对于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都应予以记录和确认,而对没有十分把握的收入则不能予以确认和入账。比如,对于某一贷款户欠交利息,在表内挂账还是表外登记,应主要取决于该笔利息在短期内能否收回。能够收回的,则可以列入表内挂账,相应增加利息收入,对近期无望收回的,应本着谨慎性原则,列入表外登记,防止形成虚收。[!--empirenews.page--] 显而易见,在财务收支的确认,尤其是在收入的确认上,权责发生制要求严格实行应收应付制,不考虑是否存在虚收现象,而谨慎性原则要求,必须稳.....................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3 健经营,任何收入必须建立在可以实现的基础上,以防止和杜绝虚收。这样两个本来各自成立的原则,在收支确认这个范围内,就形成了明显的一对矛盾。 在西方,从政府当局、监督部门到企业自身,在权责发生制原则和谨慎性原则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谨慎性原则,是谨慎原则指导下的权责发生制。我国的情况恰恰相反,从企业来讲,明显倾向于优先考虑谨慎性原则,但财政和相关监督部门首先考虑的是当期收益的实现和本期预算平衡,侧重于优先考虑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只有被迫而从之。我国在两个原则的运用中,实际执行的是权责发生制原则指导下的谨慎性原则。二 权责发生制原则的执行范围:按照我国现行《企业财务通则》和行业财务制度,在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核算中,绝大部分收支项目都实行了权责发生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逾期半年以内的贷款利息收入;(2) 金融机构往来收入;(3)投资收益;(4)定期存款利息支出;(5)金融机构往来支出;(6)固定资产修理、租赁、低值易耗品购置、安全防卫等大宗费用支出;(7)无形资产摊销;(8)固定资产折旧;(9)各种税金。 权责发生制原则的执行结果:由于银行业经营范围的特殊性,其收入依赖于贷款和投资的质量,具有明显的弹性,而其支出中的绝大部分直接面向存款户和维系业务经营正常运转,具有明显的刚性。因而,影响权责发生制原则的主要方面在于收入,源头在于贷款和投资质量。 在收入方面,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脱胎于国有专业银行,诸多众所周知的原因,使其信贷资产结构单一,质量不佳。执行权责发生制原则,没.....................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4 有考虑新旧制度转轨时贷款质量的现状,仅一刀切地规定逾期半年以上(以前曾经为 3年、2年和1年 )的贷款才停止计提表内应收利息,导致国有商业银行表内挂账利息居高不下。这意味着国有商业银行以实收资本或客户存款垫交国家税利(营业税、所得税及利润)。更为严重的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质量的提高一时难以奏效,大量贷款无法正常收息,已成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客观现实。因此,这一制度的执行,必然使国有商业银行表内挂账利息越滚越大。虚假的繁荣和巨额的欠息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后劲不足和简单的寅吃卯粮,而且抵御风险能力也逐步下降,经营风险逐步加大。 在支出方面,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提取的定期到期存款应付未付利息,不论其在某一时点上数额多大,最终必须支付给客户,银行充其量只能占用时间差,何况近几年由于财政资金信贷化,巨额的保值贴补已从明中和暗中将国有商业银行预提的应付利息蚀尽。另一方面,较为明显受制于权责发生制原则的是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摊销。在现行制度的框架内,两项资产的摊销,单纯考虑了资产的受益期间,而忽略了稳健经营。比如,无形资产中的土地使用权、专利技术等要求严格按受益年限摊销,受益年限无法确定的,要求以不短于10年的时间摊销;递延资产中的开办费要求从企业开办之日起,以不短于5年的时间摊销。这些规定人为限制了企业按照谨慎性原则摊销费用。一个经营行、处即使有大量利润,本年成本完全可以消化已经挂账待摊的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也因待摊资产没有达到受益期限而不能摊销。相.....................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5 应的,以后年度即使发生政策性或经营性亏损,成本无力消化待摊费用,也要强制摊销。在这种原则的指导下,国有商业银行实际上可以不受限制地列支直接或间接费用,费用限额不足则可以递延待摊。[!--empirenews.page--] 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综合分析,超前的、不切实际的实施权责发生制使国有商业银行收入不实,支出下甩,盈亏的水分和潜伏的危机逐年加大,后果不言而喻。 谨慎性原则的执行范围:按照现行企业财务通则和财务制度规定,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核算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谨慎性原则:(1)建立了贷款呆账准备金制度;(2)按应收账款的余额提取坏账准备金,同时规定,对当年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坏账损失,超过提取坏账准备金的部分,可以进入当年成本;(3)加速固定资产折旧;(4)合理处理贷款抵押、质押品的入账价格。 谨慎性原则的执行结果:从谨慎性原则的执行范围可以看出,目前谨慎性原则仅仅在国有商业银行成本支出的局部范围内发挥作用,呆账、坏账准备金提取的比例很小,对于巨额的呆账损失和待冲销坏账而言,只是杯水车薪。 通过以上描述和分析,笔者认为,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权责发生制原则离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客观实际还有相当的距离,从而形成巨额的挂账利息无法消化,大量的虚收潜伏着巨大的风险和危机。与之相反,由于制度先天不足,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受到限制,无法弥补权责发生制超前运用形成的负效应,矛盾十分突出。三 既然权责发生制原则和谨慎性原则是国际会计界所公认的,是对企业经营活动和最终经营成果最具影响力的基本.....................最新资料整理推荐..................... 6 原则,我们就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因为它们之间在特定环境中存在种种矛盾而放弃执行。我们的任务是在避免空想不超越现实的前提下,研究解决矛盾的方法。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国家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大局出发,还是从金融企业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微观角度出发,调和矛盾的前提是权责发生制原则让位于谨慎性原则,使谨慎性原则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凡因执行权责发生制原则可能影响企业稳健经营或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必须优先执行谨慎性原则。 关于利息收入的确定。考虑到国有商业银行历史遗留的大量定额流动资金贷款期限确定的不合理和贷款形态划分的不合理性,应统一标准,即对正常贷款实行权责发生制,对其余贷款实行收付实现制。 关于贷款呆账准备。一是扩大贷款呆账准备金的提取范围。取消目前抵押、质押贷款,贴现,进出口押汇不得计提呆账准备金的规定,充分考虑抵押、质押品和贴现、押汇票据同样有市场价值下跌的风险,以商业银行的全部放款作为计提呆账准备金的基数。二是提高呆账准备金的提取比例,可仍然维持一个比例,统一计提,也可实行分类计提。计提的比例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浮动的,但其中呆账贷款的计提比例不应低于20%,即确保已经确认的呆账贷款在5 年内全部可以核销。三是简化呆账贷款认定和核销手续。取消银行向社会公开取证、财政逐级审查的办法,授权各商业银行根据中央银行的统一规定,自行予以认定和核销。 关于坏账准备。一方面可以继续维持目前坏账准备金的办法,对当年形成的符合条件但超过提取坏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