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得了冠心病怎么办中医:3味药材活血化瘀,治疗胸痹心痛

得了冠心病怎么办中医:3味药材活血化瘀,治疗胸痹心痛

得了冠心病怎么办?中医:3味药材活血化瘀,治疗胸痹心痛发布时间:2022-11-07T08:54:35.410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6期作者:王红梅[导读]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被称作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因患者冠状动脉堵塞而引起的心脏病。

王红梅成都市双流区黄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成都610200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被称作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因患者冠状动脉堵塞而引起的心脏病。

在治疗冠心病这方面,我国传统中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有三味药材在冠心病的治疗中非常活跃。

那么,你们知道是哪三味药材吗?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在我国传统中医理论的认识当中,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的范围,是一种由于患者体内正气亏虚,使痰浊、淤血、气滞、寒凝等导致心脉痹阻不通而产生的疾病。

通常情况下,冠心病的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升发病的概率,这是因为随着人们年龄的上升,身体内部的元气将会逐渐的虚损,进而导致气阴逐渐受到损伤而导致冠心病的反复发作。

而在临床治疗的过程当,有很多冠心病患者都会有一种闷痛的感觉,有着痰热证的表现。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在我国中医治疗冠心病的过程当中,医师往往先需要通过“望、闻、问、切”来对患者冠心病的症状进行分型并判断其成因,之后才能够选择药方对患者进行治疗。

如同上文所说,冠心病可以分为痰浊内阻、心络瘀阻、寒凝心脉与气滞心脉四种不同的证型,而这四种不同的证型则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比如,针对痰浊内阻型冠心病,医生就可以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来进行化痰通阻,宣痹开胸;而针对气滞心脉型冠心病,则可以采用柴胡疏肝散来进行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总之,在中医治疗冠心病的过程当中,只有明确了患者的症状类型,才能够进行针对性的用药。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优势在冠心病这一疾病的治疗过程当中,中医的治疗方式有着相当明显的优点,不仅可以针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全面的治疗,还能够根据患者表现出的证型来实现辨证施治,因此有着非常强的个体针对性。

冠心病急发有哪些治疗方法?[1]

冠心病急发有哪些治疗方法?[1]

冠心病急发有哪些治疗方法?作者:(你的名字),专业医生日期:(当前日期)引言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当患者冠状动脉发生急性血栓闭塞时,便会出现冠心病急发的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冠心病急发的治疗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和应对该疾病。

1. 急诊处理冠心病急发时,基本原则是尽快进行急诊处理,以恢复冠状动脉的供血,并缓解症状。

以下是常见的急诊处理方法:心电图检查对怀疑冠心病急发的患者,首先要进行心电图检查,以确定心脏是否出现缺血、心肌梗死等情况。

降低心肌耗氧急性冠状动脉缺血时,降低心肌耗氧可缓解相关症状,包括:•给患者提供充足氧气;•让患者保持平卧位,以减少心脏的耗氧需求;•防止过度劳累和激动。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考虑应用如下药物:•争取给予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供血;•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可减缓心率、降低血压、降低心肌耗氧;•抗血小板聚集剂(如阿司匹林)可预防血栓形成;•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物,如吗啡。

血管成形术(介入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时,血管成形术(如冠状动脉扩张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该方法通过导管放置进冠状动脉,用球囊扩张狭窄的血管,并植入支架来保持血管通畅。

2. 医院治疗在急诊处理后,患者通常需要住院治疗,以进一步稳定病情、预防并发症。

以下是可能采取的治疗措施: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用于控制心率、降低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静脉药物治疗:如硝酸甘油、普罗帕酮等,用于缓解症状并改善心脏供血;•ACE抑制剂或ARB:对有心力衰竭或左室功能不全者,可选择使用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心脏康复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心脏康复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体力活动、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等多方面综合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和生活质量。

心肌再灌注治疗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以考虑给予心肌再灌注治疗,包括药物溶栓和介入治疗。

冠心病吃什么药最好冠心病吃什么药最有效冠心病最佳治疗药物

冠心病吃什么药最好冠心病吃什么药最有效冠心病最佳治疗药物

冠心病吃什么药最好冠心病吃什么药最有效冠心病最佳治疗药物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引起。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对于冠心病的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有一些药物被认为是最好和最有效的。

本文将讨论冠心病的最佳治疗药物。

1.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一类常用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药物。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冠心病发作的风险。

常见的他汀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动脉内的斑块形成和炎症反应,从而保护冠状动脉的健康。

2.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常用于预防血液凝固,减少血栓的形成。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血小板聚集是导致心肌梗死和血管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3.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一类能够抑制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药物。

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这些药物可以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并减少心肌耗氧量。

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等是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

它们有助于减少冠心病发作的频率,并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

4. 钙离子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减少冠状动脉的收缩能力,从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液的供应量。

地尔硫卓、硝苯地平和尼群地平是常见的钙离子拮抗剂。

这些药物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减轻心肌缺血的程度。

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ACEI和ARB是一类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同时也被用于冠心病的治疗。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的生成或作用,可以降低血压,同时减少心脏收缩时的负荷。

常见的ACEI包括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常见的ARB包括氯沙坦和缬沙坦。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心肌损伤,并改善心脏功能。

冠心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冠心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冠心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相信许多朋友对冠心病都不陌生,该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可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危害。

那么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冠心病的治疗及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冠心病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主要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选择哪种治疗方式与患者的病情控制、发展情况等都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对不同患者而言最佳治疗方式都是不同的。

一般如果患者稳定,可优先选择药物治疗以及一般治疗,但若患者病情不稳定或是有心脏功能及结构受损较为严重等情况,建议应首选手术治疗,使其冠脉血运能够得以重建,从而稳定病情发展。

因此,治疗冠心病的最佳方法其实并没有特定某一种,而是应该对症治疗。

1、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治疗基础首先是要为患者应用药物,不管您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冠心病,只要是确诊患者,都应该行药物治疗。

且不管您是支架或是搭桥手术患者,或是既不进行支架治疗也不进行搭桥治疗患者,都须遵循长期应用药物治疗的原则。

药物治疗主要有:(1)消心痛、硝酸甘油、长效心痛治以及欣康等硝酸酯类药物;(2)舒降之、立普妥以及洛伐他丁等可有效对患者动脉硬化进展行阻止及延缓的他汀类降血脂药物;(3)抗血小板制剂,终生服用100-300mg的阿司匹林,过敏者可服用波立维、抵克立得;(4)阿替乐尔、倍他乐克、康可等β-受体阻滞剂;(5)拜心同、合心爽等钙通道阻滞剂,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可作为首选。

2、手术治疗2.1冠脉搭桥手术治疗临床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式之一即冠脉搭桥手术,具有较广的手术适应范围,但不适用于支架术慢性闭塞性病变、左主干病变以及糖尿病多支血管病变的严重冠心病患者。

它是指在患者缺血的心肌以及主动脉根部之间移植身体内的一段血管,通过绕过堵塞位置重新建立起一条血管,使心脏再次得到血液供应的一种开胸手术手术,能够使患者缺血的心肌得到氧供,并使其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使其心肌缺血症状得以改善。

但由于手术风险相对较高,且易出现术后并发症,因此在治疗时一定要选择专业的医院与医师。

冠心病怎么治疗最好 治冠心病的小偏方

冠心病怎么治疗最好 治冠心病的小偏方

冠心病怎么治疗最好治冠心病的小偏方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硬化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冠心病在临床上常见,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与冠心病发病有关的常见因素主要有高脂血症、肥胖、糠尿病、高血压、吸烟等,另外还与劳累、情绪激动、过饱、受寒等激发因素有关。

冠心病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一、百合玉竹粥治疗冠心病百合、玉竹各20克,大米100克。

把百合洗净,撕成瓣状,玉竹切成4厘米段,大米淘洗干净。

把百合、玉竹、大米放入锅内,加水100毫升。

把锅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煮45分钟即成。

每日1次,当早餐食用。

二、鲤鱼山楂鸡蛋汤理气宽胸鲤鱼1条,山楂片25克,鸡蛋1个,料酒、葱段、姜片、精盐、白糖适量,面粉150克。

将鲤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切块,加入料酒、精盐渍15分钟,面粉加入清水和白糖适量,打入鸡蛋搅成糊。

将鱼块下入糊中浸透,取出后沾上干面粉,下入爆过姜片的温油锅中翻炸3分钟。

山楂片加入少量水,上火溶化,加入调料及生粉糊制成芡水,倒入炸好的鱼块煮15分钟,撒上葱段,味精。

佐餐可理气宽胸。

三、蜂蜜治疗心脏病蜂蜜中含量高的葡萄糖易被人体吸收,它可增强心肌,促使心血管舒张和改善冠状血管的血液循环。

由于能保证血流正常,因而对心力衰竭和心脏病有一定疗效。

服用方法:第一周日服50~75克,第二周改为25~40克,第三周减为20~25克,病愈后即停止,否则易诱发高血糖。

四、坚果能预防心脏病花生、核桃、栗子、松子、瓜子、莲子等坚果,不仅营养丰富,常吃还能预防心脏病。

坚果中虽然脂肪含量高,但50%~80%为不饱和脂肪酸,必需营养脂肪酸含量极为丰富。

其中含磷脂尤其是卵磷脂丰富,它能帮助脂肪分解、脂化及血中胆固醇的运转和利用,并可溶解血中沉积的动脉硬化斑块,有清洗血管、增加血管弹性、预防心脏病的功效。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

中医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下面我们将从中医的角度来探讨冠心病的辨证治疗。

一、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冠心病的病因主要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等因素。

这些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心、肝、脾、肾等脏腑的功能紊乱,进而引起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阻塞心脉,最终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二、辨证分型根据中医理论,冠心病可分为以下几种证型:1、痰浊痹阻型: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咳嗽、气短等症状,舌质淡紫,苔白腻,脉滑或弦。

治疗宜化痰宣痹,活血通络。

常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2、瘀血痹阻型:主要表现为心胸疼痛、刺痛、固定不移等症状,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脉沉涩或结代。

治疗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常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3、心气不足型: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自汗等症状,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或结代。

治疗宜补益心气,养心安神。

常用四君子汤合酸枣仁汤加减。

4、心阳不振型: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舌质淡红,苔白滑,脉沉细或迟缓。

治疗宜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常用桂枝甘草汤合参附汤加减。

三、治疗原则中医治疗冠心病以辨证施治为主,针对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调整脏腑功能,特别是心脏的阴阳平衡,同时兼顾气血双调,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中药治疗冠心病的优势还在于副作用小,长期服用对患者身体无不良影响。

四、预防与调护除了药物治疗外,中医还强调冠心病的预防与调护。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2、合理饮食,少吃油腻、高脂肪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食物;3、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4、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5、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疾病。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2023年中医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3年中医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3年中医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2023年中医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冠心病的治疗方法21.药物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及心肌梗死;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并减少冠心病死亡。

规范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再缺血事件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而对于部分血管病变严重甚至完全阻塞的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血管再建治疗可进一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1)硝酸酯类药物本类药物主要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5-单硝酸异山梨酯、长效硝酸甘油制剂(硝酸甘油油膏或橡皮膏贴片)等。

硝酸酯类药物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常规用药。

心绞痛发作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使用硝酸甘油气雾剂。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先静脉给药,病情稳定、症状改善后改为口服或皮肤贴剂,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后可以停药。

硝酸酯类药物持续使用可发生耐药性,有效性下降,可间隔8~12小时服药,以减少耐药性。

(2)抗血栓药物包括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维)、替罗非班等,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而堵塞血管。

阿司匹林为首选药物,维持量为每天75~100毫克,所有冠心病患者没有禁忌证应该长期服用。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是对胃肠道的刺激,胃肠道溃疡患者要慎用。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应坚持每日口服氯吡格雷,通常半年-1年。

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璜达肝癸钠、比伐卢定等。

通常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急性期,以及介入治疗术中。

(3)纤溶药物溶血栓药主要有链激酶、尿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可溶解冠脉闭塞处已形成的血栓,开通血管,恢复血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

(4)β-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即有康心绞痛作用,又能预防心律失常。

在无明显禁忌时,β受体阻滞剂是冠心病的一线用药。

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和兼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卡维地洛、阿罗洛尔(阿尔马尔)等,剂量应该以将心率降低到目标范围内。

冠心病的心脏介入治疗方法

冠心病的心脏介入治疗方法

冠心病的心脏介入治疗方法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供血不足。

为了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防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心脏介入治疗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心脏介入治疗方法,包括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一、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又称血管成形术,是一种通过植入支架来扩张冠状动脉狭窄段的治疗方法。

该手术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麻醉与导管插入患者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医生将导管插入患者的动脉或静脉,通过导管引导器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

2. 冠状动脉造影医生注入造影剂,通过X光摄影观察冠状动脉的狭窄情况,确定需要植入支架的位置和大小。

3. 支架植入医生使用导管内的球囊将支架送至狭窄段,然后通过扩张球囊扩开支架,使其紧贴血管壁。

在扩张完成后,球囊被缩回并取出,支架始终留在血管内,起到支撑血管、保持血管畅通的作用。

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是一种通过扩张冠状动脉狭窄段来恢复血流的方法。

该手术可以帮助减轻心绞痛、改善心功能,并可能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以下是该手术的主要步骤:1. 麻醉与导管插入同样,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医生将导管插入患者的动脉或静脉,通过导管引导器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

2. 导丝放置和导管插入放置一根脆性导丝穿过狭窄段,然后将扩张导管沿导丝插入到冠状动脉内。

3. 球囊扩张医生通过扩张导管将球囊送至狭窄段,然后通过充气球囊来扩大血管,使其恢复到正常的直径。

4. 治疗评估医生通过造影剂注射,检查血管是否已恢复通畅,观察冠状动脉血流情况,评估治疗效果。

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种手术治疗冠心病的方法,通过植入人工血管来绕过冠状动脉狭窄段,恢复心肌的供血。

以下是该手术的主要步骤:1. 麻醉与切口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医生在合适的部位进行切口,以便手术进行。

2. 血管准备医生会选择一段健康的血管,通常是静脉,例如大隐静脉或桡动静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word版本整理分享 冠心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冠心病的治疗原则是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轻心肌的耗氧,同时抗动脉粥样硬化再次形成。冠心病为慢性疾病,非短期治疗可见效益。因此,凡经明确诊断者,均应至少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连续服药治疗,目的在于预防心绞痛复发和赢得改善心肌血氧供应的机会。实践证明,80%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是可以通过坚持可靠的药物治疗避免发作进展的。目前能有效治疗冠心病,防止其进展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一)西药治疗 西药治疗的优点是见效快,适合冠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治疗之用。 1、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 硝酸酯类药物是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常规一线用药。它通过扩张静脉及外周动脉血管及冠状动脉,从而降低心肌氧耗量,增加侧支循环血流,还有降低血小板粘附等作用,从而改善心肌局部及整体做功。硝酸酯类药物的作用与用药的剂量有关,小剂量时外周静脉扩张,随着剂量的增加心外膜动脉及心肌内阻力血管扩张,心肌血流灌注量增加。心绞痛发作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使用硝酸甘油气雾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者,先静脉给药,病情稳定、症状改善后改为口服。硝酸酯类药物持续使用可发生耐药性,有效性下降。间断给药,最好间隔8~12小时,以减少硝酸盐的耐药性。不良反应主要为血管扩张所引起的头痛,可高达40%,从小剂量开始可以减少其发生。 2、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拜阿司匹林) 拜阿司匹林是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的药物,它通过不可逆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致使TXA2的合成减少,而后者引起血小板聚集、血管收缩,从而达到抑制血栓形成的目的。它可以降低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拜阿司匹林每日75mg口服,即可降低心源性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AMI病人除急性期常规使用外,还应长期使用,作为AMI的二期预防,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目前对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尚有不同意见。临床研究报道,小剂量可有效地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稳定型心绞痛可以使用小剂量,例如每日75mg,而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及AMI的病人可先给较大剂量,每日160~300mg,1~2周后再给小剂量长期维持。 3、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 β—受体阻滞剂由于能降低心率、血压及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心肌氧耗量,减轻症状性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提高病人运动耐量。在无明显禁忌证时,β—受体阻滞剂是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一线用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可以降低AMI的发生率,是非抗血小板治疗的首选药物,与硝酸酯类药物合用效果更佳。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使用可以降低死亡率,并用于二级预防。β—受体阻滞剂选择性药物对心脏具有高选择性,对呼吸功能及脂类代谢的影响较小,目前临床已广泛使用。根据病人的症状及心率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减量及停药时均应逐渐进行,以防症状加重。 4、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 钙离子拮抗剂可扩张外周阻力血管及冠状动脉起直接扩张作用,能够降低心肌氧耗及增加冠脉血流,某些钙拮抗剂还能减慢心率。钙拮抗剂一般耐受好,增加病人耐力及缓解症状,可用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一般认为它们与β受体阻滞剂具有相同的效果,特别适用于某些β受体阻滞剂禁忌的情况,例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及外周血管疾病。老年人对钙拮抗剂较β受体阻滞剂更容易耐受。临床选择时应当根据不同临床情况选择。 5、降脂药物(如辛伐他汀)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已知作用最强的降胆固醇药,具有多向性作用,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作用和稳定斑块作用等。以抗高血压和抗栓治疗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措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已有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在冠心病或心血管病高危人群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word版本整理分享 中使用他汀类药物(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能降低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发生,他汀类药物亦被证实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死亡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对冠心病心绞痛具有二级预防作用。 (二)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冠心病具有根据病人的各种症状辨证施治,进行相应的针对性多靶点治疗、耐受性好副反应小的优点。 1、 活血化瘀类(如圣喜冠脉宁片) 圣喜冠脉宁片主要由丹参、当归、红花、血竭、鸡血藤、桃仁、何首乌、黄精等14味道中药组成,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能够加速血中甘油三脂,β-脂蛋白的清除,胆固醇的排泄,消除红细胞聚集瘀滞,改善红细胞流速,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粘着,增加纤维蛋白溶解系数的活性,抑制凝血因子合成,达到降低全血粘度,使血液流畅,改善微循环,防止和清除血液凝固及血栓形成的作用,并能舒张血管,增强侧支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有效的改善组织细胞的供血供氧量,营养心肌,从而增强了心功能。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对心脏功能有改善作用。能治疗并预防动脉硬化组织缺氧引起的冠心病,心绞痛等血栓病。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92.7%,心电图有效率为53%,且无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2、芳香开窍类(如速效救心丸) 具有镇静止痛,改善微循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具有服用剂量小,起效快,疗效高的优点。 3、活血化瘀、行气开窍双效类(如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 对已发生的冠心病、心绞痛,天欣泰片利用“活血化瘀、芳香开窍降脂抗凝”治疗机理,能够从改善血液、血管病变两方面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治疗。通过川芎嗪、丹参酮、水蛭素等成分降低血浆粘度、降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栓素与凝血酶,并使血栓不易在心脑血管内形成;同时改善血管的内皮细胞,保护红细胞膜,消除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始动环节,并具有钙通道阻滞作用,能轻微扩张冠状动脉、有效保证心肌供血供氧量。既可扩冠止痛治其标,又能有效改善心肌供血供氧量治其本。具有多靶点全面的防治特点和活血化瘀、降脂抗凝、抗动脉硬化多重治疗作用,从根本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等症并防止其复发。经北京医科大学等临床机构长达8年的临床验证表明,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总有效率达94%以上! 鉴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成因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所以建议患者选用适应症型更广泛、具有的活血化瘀、行气开窍双效类大复方(协同拮抗增效减毒)中药。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冠心病治疗的目的是减轻或缓解症状,恢复心脏功能,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治疗冠心病的方法有介入性治疗,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三种。 1)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一切冠心病治疗的基础,主要是指用硝酸酯类药、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调节血脂药、抗凝药物和中药等药物的治疗。 (2)冠心病的介入性治疗 介入治疗是冠心病治疗领域的革命性进步,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斑块旋切术、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冠状动脉斑块切吸术、经皮冠状动脉激光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支架和溶栓疗法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介入治疗术就是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冠脉支架术。 (3)冠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 冠心病外科治疗的研究经历了近100 年的探索,曾经提出过许多不同的手术方法与外科技术,主要是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即冠脉搭桥术。 范文 范例 指导 学习 word版本整理分享 (4)各种冠心病治疗方法结合 冠心病的各种治疗方法均有其固有的缺陷,因此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可能是未来冠心病治疗的发展方向。如在冠脉介入治疗之前应用血小板GP Ⅱb/ Ⅲa受体拮抗剂的“易化PCI”,可显著提高高危冠脉介入的成功率,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利。介入与外科的结合使当今冠脉治疗的两项重要手段相得益彰,曾有人认为介入的发展最终将完全取代外科治疗在冠脉领域的地位,而事实上某些冠脉病变是目前介入治疗所不能完全解决的。而对于外科手术后单支血管的再次病变,内科介入治疗避免了再次开胸手术,而且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最近的热点治疗,如干细胞治疗、“分子搭桥”等治疗的最终实施均需要介入治疗或外科的配合,并成为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 冠心病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素体心肾气阳不足,导致胸阳不振”b血瘀阻。七情内伤导致气滞。饮食不节,劳伤过度,损伤脾胃,酿生痰浊。寒邪外袭,导致寒疑心脉。上述诸种病邪因素痹阴心脉而为胸痹心痛。其病机主要以心肾脾虚弱为本,以阳气虚为主,久病阳损及阴,阴阳俱虚。以气滞,血瘀,寒凝,痰浊为标。 现代医学认为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有以下易患因素(危险因素):高脂血症血压高吸烟、糖尿病。另外,肥胖,遗传,微量元素铬、锰、硒等摄入减少而铅、镉、钻的摄入增加;长期缺乏体力劳动;长期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高钠盐饮食等,均与冠心病发生有关。 发病机理未完全阐明,但主要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以下诸方面有关: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脂肪浸润,损伤反应。冠状动脉痉挛、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吞噬脂质所致,血小板活性增强。钙离子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沉积。肌细胞功能衰竭坏死平滑肌细胞摄取低密度脂蛋白转变为富含胆固醇的泡沫细胞,导致胆固醇在局部病灶中沉积等。 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控制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降低血脂; 治疗肥胖及糖尿病,限制饮酒,低脂低盐饮食,停止吸烟。适当体力和体育活动,心绞痛发作时应休息民。对频发心绞痛或卧位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应卧床休息,一般患者不需要卧床休息,适当活动。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心血瘀阻 心胸阵痛,如刺如绞,固定不移,入夜为甚,伴有胸闷心悸,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脉沉涩或结代。 [治法]行气活血,通脉止痛。 [方药] 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2克,红花7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赤芍16克,枳壳12克,桔梗12克,炙甘草7克,生地25克,檀香7克,薤白12克,川牛膝12克。若痛甚可加乳香12克,没药12克,五灵脂12克。 2.寒凝心脉 心胸痛如缩窄,遇寒而作,形寒肢冷,胸闷心悸,甚则喘息不得而卧。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或弦紧。 [治法] 温经散寒,宜痹通阳。 [方药] 瓜萎薤白汤加减:瓜蒌壳16克,枳实12克,檀香7克,丹参25克,制附子12克(先煎),桂枝12克,薤白12克。痛甚者可加乌头12克(先煎) 3.痰浊内阻 心胸窒闷或如物压,气短喘促,多形体肥胖,肢体沉重,脘痞,痰多口粘,舌苔浊腻,脉滑。痰浊化热则心痛如灼,心烦口干,痰多黄稠,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方药]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瓜萎16克,薤白12克,法半夏12克,枳实12克,竹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