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降血脂作用研究进展
高血脂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高血脂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摘要】目的:了解中医药治疗高血脂症的进展。
方法:查找近三十年文献,从相关文献中梳理并总结出高血脂症的中医药治疗情况,以了解中医药对高血脂治疗的进展和效果。
结果:中医药对高脂血症的治疗历史悠久,无论是单味中药,方剂,中药配合西药治疗,中医中药对高脂血症的治疗都有确切的疗效。
结论:中医药对高血脂症的治疗有效果,但中医药对高血脂症治疗的相关机制还不是很明确,仍需我们努力。
【关键词】高血脂症;中医药;研究【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6-0363-02高血脂症是指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升高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的一种全身脂代谢异常的疾病。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饮食多盐多脂,高血脂症成为临床的常见病。
高血脂和饮食结构、运动、心情、不良的生活习惯都有关系。
高血脂对人体的危害很大,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的危险因素。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对高血脂症有一定的研究,本文拟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高血脂症的研究做一综述,以了解中医药对高血脂症的研究治疗进展。
1.中医对高血脂症的认识中医古代文献中无“血脂”之名,在《黄帝内经》中有“脂者”、“油脂”、“脂膜”等相关的记载。
在《灵枢·卫气失常》中有“脂者,其血清,气滑少”的记载。
在历代医藉中,痰饮、心悸、真心痛、眩晕、卒中等病症中,都有对高血脂引起的很多并发症的表现和治法的记载。
中医认为高血脂症的形成与痰有密切的关系,病因有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和嗜酒;情志失调影响肝胆的疏泄;年老体虚肾气不足等。
嗜食肥甘厚味和缺乏锻炼在高血脂症的形成中占有很重要的饮食,因此治疗高脂血症时,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控制和锻炼占有很高的比例。
高血脂症临床辨证分型可分为:痰湿内阻型、肝胆淤滞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
临床治疗时根据具体的辨证分型,具体治疗。
2.单味中药对高血脂症的治疗2.1 中药治疗高血脂症的临床研究单味中药治疗高血脂,如决明子、山楂、荷叶泡水代茶治疗高血脂。
降脂中药实验临床研究进展

升 高 , 可 使 高 脂 鹌 鹑 血 清 中 C O,RG, D 降 低 。 文 晔 并 H T I LH 等 0 用 人参 茎 叶 皂 甙 以 6 m /k ・ ) 量 灌 喂 大 兔 , 现 可 明 0 g(g d 剂 发
显 抑 制 醋 酸 泼 尼 松 引起 的 兔 血 清 总 脂 、 C和 T T G升 高 , 制 率 抑 分 别 达 6 . % ,8 1 和9 . % 。 山 楂 的 不 同提 取 物 对 兔 和 鹌 6 2 5 .% 28
陈 匡 , 郭 卉 , 学政 刘
( 津 中 医 学 院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 津 30 9 ) 天 天 0 13
关键 词 :降 血 脂 药 ;动 物 实 验 ;高 脂 血 症 ;中 医 药 疗 法
中 图 分 类 号 :R 7 ; 5 9 2 R 8 . 9 2 6 R 8 ; 2 9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显 提 高 H L C T 比值 , 用 与 安 妥 明 相 似 , 降 血 清 T D - /C 作 而 C则
用 ; 时 可非 常 显 著 地 升 高 高 脂 大 鼠 H IT 同 D C和 H LCL LC / D - /D . 比值 . 对 大 鼠 体 重 无 显 著 影 响 而
脂 肪 分 解 实 现 降 脂 。海 平 用 血 脂 灵 胶 囊 ( 明 子 、 花 、 决 红
山楂 、 旋 藻 ) 验 研 究 后 , 实 其 对 正 常 小 鼠 T T 螺 实 证 C, G无 明 显 影 响 , 对 高 脂 大 小 鼠 T , G 及 大 鼠 L L具 有 显 著 抑 制 作 而 CT D
鹑 等 不 同 动 物 高 脂 模 型 均 有 较 为 肯 定 的 降 脂 作 用 。陈 红 宾 前 些 年 对 4种 山楂 属 植 物 的 降 脂 作 用 比较 证 明 , 蛋 黄 乳 剂 快 对 速 形 成 的 小 鼠高 胆 固 醇 的 治 疗 作 用 依 次 为 山 里 红 、 楂 、 山 山 野 楂 和 云 南 山 楂 。 石 晶 予 高 脂 大 鼠 1 姜 黄 素 4m / k ・ ) 5服 0 g( g d 1w后 , 清 T 、G下 降 ( <0 0 ) 血 浆 及 肝 脏 丙 二 醛 亦 明 0 血 CT P 5 , 显下降 ( P<00 ) 潘 赞 红 实 验 结 果 与 此 相 近 , 显 示 有 .5 。 并 保 肝 作 用 。赵 会 军 给 乙 醇 致 高 血 脂 S D大 鼠 灌 服 葛 根 口服 液发现 , 鼠血中 A o 大 pA升 高 ,c、G下 降 。 而 微 孔 草 油 可 明 T T
高脂血症论文:关于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与进展

高脂血症论文:关于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与进展【摘要】高脂血症(hlp)是由于机体内质代谢出现异常所引起的病症,临床上将胆固醇检测结果在6.3mmol/l,甘油三酯检测结果在1.5g/l的人群,划定为高脂血症患者。
该给患者的共同特点是,血清中的tc、tg含量严重超出正常水平,如果任其发展不予控制,则会导致冠心病等一系列危害人类健康的病症发生。
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对该病进行控制,在近几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文从早期研究、药物概况、抗脂质过氧化、调节血管功能、金属元素的影响等五个方面,对中医在该病治疗方面的优势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中医高脂血症进展高脂血症(hlp)是由于机体内质代谢出现异常所引起的病症,中医理论知识显示,高脂血症属于本虚标实证,属浊、痰、瘀的范畴,大多数为肝、肾、脾三脏的虚损,以肝肾不足最为常见[1]。
病理机制为:一、饮食厚味肥甘,脾胃的损伤,以及肝胆疏泄的功能不顺畅,泌输精汁不良所导致的脾之消谷、不能正常运化,转化成痰浊。
二、肾脏阴阳两虚,相火妄动,导致肝阳上亢,严重者可导致化火,木旺则乘土,致使脾胃输布的功能不良,湿热郁结,造成痰浊而内生[2]。
临床上将胆固醇检测结果在6.3mmol/l,甘油三酯检测结果在1.5g/l的人群,划定为高脂血症患者。
该给患者的共同特点是,血清中的tc、tg含量严重超出正常水平,如果任其发展不予控制,则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一系列危害人类健康的病症发生。
近几年临床研究显示,采用中医方法对该病进行治疗,具有疗效稳定,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得到了患者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本文从早期研究、药物概况、抗脂质过氧化、调节血管功能、金属元素的影响等五个方面,对中医在该病治疗方面的优势进行了介绍。
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1 早期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医学科已经开始利用实验医学的方法对hlp进行治疗与研究。
相关资料表明,很多单味中药与复方,例如:益寿调脂片、调脂胶囊、黏脂通冲剂、降脂通脉方、舒肝降脂胶囊、复方葛根胶囊、加味复方血脂清等,均具有降低三酰甘油(tg) 、血清胆固醇(tc) 、载脂蛋白b (apob)、低密度脂蛋白(ldl-c)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 c) 、载脂蛋白a(apoa),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预防,并且能够改善血液的流变性的功效,只是程度不一。
降血脂药物的研究进展

降血脂药物的研究进展标签:降血脂;药物;研究进展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TC升高),高甘油三脂血症(TG升高)或二者兼有。
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威胁人类健康。
因此,寻找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降血脂药一直是医药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
1、目前临床应用的降血脂药物1.1胆固醇生物合成酶抑制剂这类化合物主要是指他汀类,该类化合物主要是通过选择性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限速酶一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还原酶)起作用。
该酶受到体内胆固醇代谢的调节,若细胞内胆固醇排空可致该酶活性增加,而使体内胆固醇合成加速;相反,细胞内胆固醇量增多,该酶活性下降,胆固醇在体内合成减慢。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使体内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减少,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来源。
同时,该类药物增加或激活肝细胞表面的LDL受体表达的水平而减少血液中LDL的含量。
因此,他汀类药物具有选择性好,疗效高的特点,副作用较少,可明显降低由高胆固醇血症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目前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药物。
迄今为止他汀类药物已经发展了三代。
第一代以发酵方法从微生物中获得的天然化合物,如洛伐他汀;第二代是半合成物,如阿托伐他汀;第三代是全合成的药物,如氟伐他汀;最新上市的他汀类(rosuv-astatin)以及在开发研究中的pitavastatin。
从化学结构分析,他汀类分为前药和活性体两类。
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为活性药物,易溶于水,在体内直接发挥作用。
洛伐他汀、辛伐他汀为内酯,无活性,在体内水解后发挥作用。
1.2贝特类药物该类化合物属于贝特类,是降低甘油三酯水平最有效的药物,对于LDL-c 疗效较差。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主要有环丙贝特、苯扎贝特、非诺贝特以及吉非贝齐,环丙贝特副作用大,临床应用少。
该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改变编码控制脂蛋白代谢的基因,激活过氧化物酶增生因子活化受体(PPARs)转录因子,借助PPAR,贝特类药物降低脂蛋白的产生,导致肝脏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合成及分泌减少,增加脂蛋白酶的酶解活性,加速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
中药枳实的研究进展

中药枳实的研究进展
中药枳实是一种古老而广泛应用的药材,其主要成分为苦味黄酮类、
有机酸、挥发油、多糖、鞣质等。
它具有开胃消食、理气止痛、化痰止咳、祛湿、抗菌等药理作用。
近年来,关于枳实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其药理
作用、药效成分、药用价值以及质量标准等方面。
一、药理作用研究
研究表明,枳实具有明显的胃动力和胃蠕动促进作用,可增加胃液分
泌和黏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从而具备开胃、健胃的功效。
此外,枳实
还具有明显的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菌等作用,可以帮助降低血脂、
抑制病原菌生长,对肝脏、心脏、血管等有保护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
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辅助治疗。
二、药效成分研究
枳实的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其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重要的药理活性。
常见的黄酮类成分有枳实苷、山柰苷、枳芩苷等,它们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此外,枳实还含有挥发油、有机酸等成分,这
些成分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有一定的作用。
三、药用价值研究
枳实作为一味常用药材,其药用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传统上常用
于寒湿痰浊、脘腹胀满、呕吐泄泻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
近年来的研究
表明,枳实具有调节肠道菌群、抗癌、降血脂、抑制病原菌等多种作用,
可以辅助治疗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一些肿瘤等疾病。
四、质量标准研究
为了保证枳实的药效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
包括外观特征、理化性质、含量测定、微生物限度等指标。
这些标准的制定,可以为枳实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保证了其药效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别样茶降血脂研究进展

非茶科茶属植物别样茶 最早 记载在 《 桐君录》
( 公元 2 5~ 2 2 0年 间 ) 中 ,日 : “ 南 方有 瓜 卢木 ,亦
如茗 ,至苦 涩 ,取为 屑 ,茶饮 ,亦通 屑不 眠 ” ,据 考 瓜卢木 即现 今 的苦 丁 茶 ,因此 ,别 样 茶 的历 史 ,可 追溯 到 2 0 0 0年之前 。别 样茶 适 宜经 常饮 用 ,在 安 全 性方 面有一 定 基 础 ,是 开发 研 究 新 药 和 保 健 品的 一
参考 。
( a p o )结 合 形成 脂 蛋 白 ,才 能 被 运输 至 组 织 进 行代
谢 。一 般 常 将 血 浆 脂 蛋 白分 为几 类 :乳 糜 微 粒 ( C M) 、极低 密度 脂 蛋 白( V L D L ) 、中 间密 度 脂 蛋 白
( I D L) 、低 密 度 脂 蛋 白 ( L D L) 、高 密 度 脂 蛋 白
变为 I D L和 L D L ,L D L被 肝 脏 或 其 他 器 官 代 谢 的
过程 。
个 很好 对象 。现代 研 究 表 明 ,不 少 别 样 茶 能 够 治疗 和 防治慢 性 代 谢 性 疾 病 ,如 降 压 、降脂 、减 肥 、降 糖 、抗 氧化 _ 1 。而 高脂血 症是 机体 脂 质代谢 紊 乱 的 临床表 现之 一 ,亦是 动 脉 粥样 硬 化 ( A s ) 、冠 心 病 等 相关疾 病 的病 理 基 础 ,也 是 导 致 糖 尿病 、高 血 压病 及 各种 心脑 血管 病 的主要 因素 。 因此别 样茶 的降脂 、 减肥尤 为 当代人 所关 注 。
降血脂药物开发的相关研究备受学术界关 注。随着
人们 生活 品质 的提 高 ,人们 对药 品 的要 求 也 由有 效 而逐 渐 变 为安 全 、低 毒 或 者 无 毒 、有 效 。而 别 样 茶
降脂中药的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8-02-20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3C34409)作者简介:黎海彬(1964 ),男,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授、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及其活性研究。
降脂中药的研究进展黎海彬(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广东广州510405)摘 要:从传统的中药中寻找具有降脂作用的药物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降脂中药的研究包括降脂实验研究、降脂临床研究以及降脂的机理研究。
关键词:降脂中药;机理;有效成分中图分类号:Q 9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08(2008)02-0034-05Advances Research of Decreasi ng B lood -li pi d Actioni n Traditional Chi neseM edi ci neLI H ai -bin(D epart m ent o f B i dog ica l and Env iron m enta l Eng ineer i ng,G uang zhou C ity P o l y techn ic ,Guang z hou 510405,Ch i na)Abstrac t :It is a heated st udy hom e and abroad to d i scover the drug t o decrease blood lipi d i n t he T rad itiona l Ch i nese M ed i c i ne (TC M ).Th is study on decreasing b l ood li p i d drug consi sts of i nstrum ent study ,cli nic study and m echan is m study .K ey word s :D ecreasi ng b l ood lipi d drug i n T rad iti ona l Ch i nese M ed i c i ne ;m echanis m ;active ele m ents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发病率日益升高,且平均发病年龄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已成为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
中药调血脂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食品与药品Food and Drug 2010年第12卷第11期449中药调血脂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钟询龙,丁金龙,罗朵生(广东药学院中医药研究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脂血症调肝降脂重点研究室”,广东广州510006)摘要:将近年报道的具有调血脂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作一综述,归纳为皂苷类、蒽醌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不饱和脂肪酸类、蛋白质类、多酚类及其他成分,总结了各类有效成分的调血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并对深入开展中药调血脂有效成分的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药;有效成分;调血脂作用;作用机制中图分类号:R9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9X (2010)11-0449-03Progress on Blood Lipid-regulating Active Ingredient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ONG Xun-long,DING Jin-long,LUO Duo-sheng(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Key Unit of Modulating Liver toTreat Hyperlipemia of SA TCM,Guangzhou 510006,China)Abstr act :This research review aims to summarize the blood lipid-regulating active ingredient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cluding saponins,anthraquinones,avonoids,alkaloids,polysaccharides,unsaturated fatty acids,proteins,polyphenols and other ingredients,and analyze their blood lipid-regulating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action.Som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for the further study about the blood lipid-regulating active ingredient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ctive ingredient;regulation of blood lipid;mechanism of action收稿日期:3作者简介:钟询龙(5),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化学:z x 55@63*通讯作者:丁金龙(6),男,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3@6脂代谢紊乱是指血浆中胆固醇(T C )、甘油三脂(TG )和(或)低密度脂蛋白(LDL-C )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HDL-C )过低的脂质代谢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病)、动脉硬化、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症等的重要因素。因此
寻找高效无毒的降血脂药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对高脂 血症的药物研究很多,中药在这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药源 丰富,不良反应少,疗效比较确切,又有多种降血脂作用途径, 能够灵活组方、因人制宜,所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l
高脂血症的有关概念 血脂是指血液中所含脂类的总称,包括:三酰甘油(TG)、
同时,会引起血糖升高、恶心、腹胀、腹泻及肝功能损害等不良 反应。鉴于西药这种不良反应的情况,寻找新的有效降脂中药 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中医在临床上将高脂血症归于肝肾亏虚、脾虚痰湿、气滞 血瘀等,所以治疗时多用补益肝。肾、健脾化湿、活血化瘀、清热 通便、消食化痰药,如:补益肝肾的何首乌、女贞子、枸杞、灵芝、 虫草、刺五加叶、桑寄生等;健脾理气有人参、绞股蓝、陈皮、甘 草、山楂等;活血化瘀的蒲黄、当归、虎杖、牛膝、姜黄、三七、川 芎、银杏叶等;清热解毒的马齿苋、黄芩、黄连、柴胡,漏芦、菊 花、荷叶、葛根等;通便的大黄‘、决明子、虎杖等;祛湿化瘀的半 夏、海带、泽泻、月见草、沙棘等。可见,许多中药有降低血脂作 用,但在药效上各有侧重,作用机制和途径也有所不同,多种途 径起综合疗效的中药,才是较好的降脂药¨1。 降低血脂的途径主要有:(1)抑制外源性脂质吸收,多为减 少胆固醇的吸收:如蒽醌类成分、蒲黄中的固醇类物质、何首乌 中蒽醌及卵磷脂等都具有这种作用。(2)抑制内源性脂质合 成,即抑制胆围醇的生物合成途径中一个或几个环节:如泽泻 中的三萜类成分、绞股蓝总苷等。(3)促进脂质转运和排泄、调 节脂代谢:如人参皂苷、柴胡皂苷等¨4。 2降脂中药及其有效成分
脂蛋白是指与脂类结合在一起的蛋白质,包括极低密度脂 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不 同脂蛋白的脂质组成主要是量的不同,较少有质的差异。极低 密度脂蛋白的化学组成80%~90%是三酰甘油,是机体转运内 源性三酰甘油的蓖要形式,所以当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时,三 酰甘油也必然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足将肝脏合成的胆同醇转运 到全身组织的主要形式,它的分子最小,胆固醇含鼋最高,所以 低密度脂蛋白增高时,胆固醇总最必然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颗 粒较小,蛋白质含量最高,能够比较自由地出入动脉,可把动脉 壁卜的胆同醇逆向转运到肝脏中进行代尉后排出体外,减少胆 固醇在动脉壁上的沉积,高密度脂蛋白的减少就意味着胆同醇 总量的增高¨-。 对于高脂血症,西药的疗效比较显著,特别是他汀类药物 已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市场潜力。降脂西药主要有4类:(1)苯 氧芳酸类,此类药物有非诺贝特、吉非罗齐、苯扎贝特等,它们 降血脂作用强,起效快,降三酰甘油的作用比降目H固醇强;(2) 三羟甲基戊二酰一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有洛伐他汀、辛伐他 汀、普伐他汀等,它们以降胆固醇为主,降脂作用强,起效快; (3)烟酸类,其中氧甲吡嗪较常用,降血清三酰什油的作用比降 胆固醇强;(4)泛硫乙胺,为辅酶A的衍生物,有降血清胆固 醇、三酰甘油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另外还有胆 酸螯合树脂类、氯贝丁酯类、亚油酸类等。这些药物在降脂的
2.2中药降血脂有效成分研究经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考 察发现,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现就多种降脂 活性成分的药效及作用机制概述如下。 皂苷类成分:具有降脂作用的有效成分以皂苷类居多,降 脂机制也遵从第三条途径。以这类成分降脂作用为主的天然 药物有:绞股蓝、人参、柴胡、三七叶、刺五加叶等,它们对高脂 血症动物的TC、TG和LDL有显著降低作用。蒽醌类成分:广 泛存在于天然药物中,而以蓼科、豆科植物居多,主要代表药物 有:大黄、何首乌、虎杖等。黄酮类成分:其生理活性多样,降血 脂主要通过抗氧化作用实现。代表植物中,山楂为常用中药 材,主要含金丝桃苷为主的黄酮类有机酸,能明显降低小鼠血 清TC和升高HDL/TC;养麦总黄酮、沙棘黄酮、银杏叶黄酮均 能抑制高脂血症动物TC、TG的升高,对高脂血症有显著的预 防和治疗作用。生物碱类成分:生物碱是天然药物中存在最多 的一类化学成分,具有强烈的生理活性。如利用荷叶生物碱制 剂喂饲高脂血症小鼠,其血清TC的含量有明显降低。挥发油 及脂肪油类:挥发油为一类主要由萜类、低分子脂肪族和芳香 族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如沙棘油、微孔草油、月见草油、中华 大蒜油及火麻仁油均属于此类。蛋白质类成分:主要指一些活 性蛋白质、活性肽及氨基酸等富有特殊生物活性的物质。大豆 蛋白、甘薯粘蛋白、决明子蛋白质都属于此类,均能使高脂血症 大鼠的TC、TG和LDL显著降低。因为这类蛋白质中含有与胆 汁酸相结合的组分,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和在体内的沉积。 活性多糖类:降脂机制与蛋白质类似,大部分都遵从第三方面 的降脂途径。枸杞多糖、北虫草多糖、海带多糖、石莼多糖和魔 芋中所含葡甘聚糖.都可以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动物血脂中的 TC、TG水平,同时提高HDL/TC值。不饱和脂肪酸:它能与胆 固醇结合生成熔点低、易于运转、代谢和排泄的酯,改变月H固醇 体内分布,减少血管肇中脂酯沉积。多酚:降脂机制与黄酮类 似,也是通过抗氧化作用和清除自由基来实现的。其他类成 分:除了上述降脂活性成分外,还有少数周醇类,萜类等化合 物。如:绿豆中所含植物固醇能够减少胆同醇的吸收。泽泻主 含三萜类化合物,可降低血清TC、TG,升高血清HDL【I’3 J。 中药所含成分十分复杂,既有有效成分,又有无效成分和 有毒成分,所以选用合理的提取工艺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 新技术正被逐步采用,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膜提取分离 技术,超声提取技术,微波萃取技术,高速逆流色谱提取技术, 酶法提取技术,半仿生提取法,破碎提取法,空气爆破法,液泛 法,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双水相萃取技术,超滤技术,高速 离心分离技术等。现举例加以说明:绞股蓝皂苷的提取工艺 为:绞股蓝全草一切碎为粗粉一离子水浸泡一水浴80℃一减压 提取3次一超滤器过滤一滤液加NaOH调pH至9~lO—D10l— A型树脂柱吸附一O.5 mol/LNaOH洗涤一水洗至中性---*95% 乙醇洗脱一洗脱液加入活性炭回流一趁热抽滤一滤液减压回 收乙醇一干燥一粉末状绞股蓝总皂甙一薄层层析与Rbl的图 谱比较。山楂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如下:山楂切片,干燥一粉碎 一用乙醇作溶剂,微波提取一减压蒸馏一大孑L树脂吸附一蒸馏 水清洗—西5%的乙醇洗脱一回收乙醇一水浴加热脱水一总黄
煎jE医药兰Q嫂生墨旦箜兰!鲞筮里翅H!鲢i丛竺生i型』Q坠婴尘:2Q塑:!Q!兰!丛型盟旦:里
l“9
・综述与讲座・
中药降血脂作用研究进展
庄瑞丰
【关键词】
降脂中药;高脂血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
R 285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86(2009)09一1119-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明显 上升趋势,高脂血症又是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
有:甘草、刺五加叶、黄连、黄芩等。降代、TG的中药有:大黄、
决明子、葛根、桑寄生、姜黄、人参、绞股蓝、枸杞、女贞子、虫草、 月见革、三七、银杏叶、虎杖、马齿苋、大蒜、茶叶、水蛭、熊胆、木 耳等。其降脂作用以降血宁河县芦台医院
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及消食、除痰、利水等心’4j1。
降脂中药的研究
近年来,对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降
脂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成为中药调脂领域研究的特点,多年的 研究发现有降脂作用的中草药有90余种,如:山楂、泽泻、丹参 丹、大黄、决明子、何首乌、甘草、茯苓、柴胡、芍药、川芎、白术、 黄芪、菊花、菌陈、当归、葛根、荷叶、桑寄生、桃仁、生地黄、党 参、姜黄、人参、绞股蓝、枸杞子、灵芝、刺五加叶、女贞子、冬虫 夏草、怀牛膝、杜仲、月见草、蒲黄、红花、三七、没药、银杏叶、沙 棘、虎杖、陈皮、半夏、漏芦、黄连、黄芩、鬼箭垌、赤松叶、火麻 仁、柿叶、花粉、马齿苋、大豆、大蒜、茶叶、海带、米糠、香菇、紫 菜、燕麦、洋葱、桔梗、薤白、水蛭、熊胆、木耳等”j1。其中以降 胆同醇(TC)为主的中药有:山楂、泽泻、何首乌、柴胡、川芎、当 归、荷叶、党参、人参、灵芝、刺五加叶.怀牛膝、蒲黄、沙棘、陈 皮、半夏、漏芦、大豆、薤白等。降三酰甘油(TG)为主的中药
疗高脂血症的经验方一益肾降脂汤治疗老年高脂血症85例,
总有效率达90.6%120】。方药组成为:紫丹参18 g,生山楂18
g,
何首乌15 g,菟丝子15 g,女贞子12 g,枸杞子15 g,水煎
200
ml,每日2次,早晚服。用参乌降脂汤(何首乌、太子参、草
决明、大黄、三七粉、山楂、路路通)治疗高脂血症72例,总有效 率为83.33%12“。调脂健肝汤处方为:山楂、何旨乌、丹参、茯 苓、陈皮、泽泻、鸡内金、炒莪术、法半夏、决明子、姜黄、三七末。 有人通过观察显示,调脂健肝汤治疗高脂IIIL症60例,总有效率 为95.0%f 221。复方降脂颗粒是由绞股蓝提纯粉、丹参、茵陈、 山楂、甘草组成的,它有显著降低TG、TC及升高HDL—C的疗效
胆围醇(TC)、B.脂蛋白、磷脂和游离脂酸等。正常人宅腹浓度 值(mg/100 m1)为:三酰甘油20—110,胆固醇及其酯IlO一220 (胆同醇酯占70%一75%),磷脂1 10~120。临床上所称的 HLP主要是指胆同醇高于220—230
130~150 ms/100
ml,i酰甘油高于
ms/100 ml的人群。
万方数据
1120
塑j竖医药至Q塑生主旦筮三!鲞筮2塑旦曼鲢i丛!鱼i世』壁坚婴堂,至Q塑:!尘呈!丛盟塑竺:2
酮含鼍测定。 3降脂中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概况 3.1实验研究张勇等…阐述了HLP的形成与危害,以及降 血脂的作用机理。根据作用机理的不同,阐明了中药降血脂作 用的研究和结果,并对中药联合用药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 析。孙欣峰等H1综合分析了近年来降脂单味中药有效成分及 复方制剂的研究现状,并对开发前景作一展望。康旭亮等№1则 主要从混合成分、油类、酚类、黄酮类、多糖类、皂甙类六方面概 括了近年来单味中药化学成分提取物的降血脂研究进展。 邵淑丽等…造成小白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用芦笋香菇汁、 芦笋香菇绿豆汁治疗,均可显著降低小白鼠血清TG、TC和低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增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HDL—C)浓度(P<0.01)。他们还用柴胡、姜黄,柴胡姜黄 l:l配伍治疗,也可达到此类效果¨J。江燕等一。将大豆皂苷与 绞股蓝提取物按不同比例混合,制成复方大豆皂苷胶囊(SS), 喂养HLP雄性大鼠,结果表明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有学 者用HLP小鼠连续实验,结果摄人适量的ss也能够显著降低 血清TC、rig及LDL-C水平,提高HDL-C含量¨0|。有用红枣汁 进行实验,可降低HLP小鼠的血清TC、TG、LDL,对于预防动脉 粥样硬化有一定作用¨…。绞股蓝一直是传统降脂药,为葫芦 科绞股蓝的全草,味苦,微甘,性寒,有抗肿瘤、降血脂、延长细 胞寿命、耐缺氧、抗疲劳、抗溃疡等作用。给予HLP小鼠大、小 剂量复方绞股蓝胶囊,均能降低小鼠体重,对血脂(TC、TG、 LDL.C)含鼍有明显降低作用及对HDL—C有升高作用¨“。张 崇本等¨”制备了肥胖高脂大鼠模型,将5种中草药提取物 (5ECH)应用于实验,结果5ECH具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减肥 降脂作用。以大鼠和家兔为实验对象,说明姜黄提取物可以显 著降低血脂水平¨“。有报道称,猕猴桃果仁油对动物也有辅 助降血脂作用¨引。为了探讨甜杏仁对脂质代谢的影响,王晖 等¨州采用大鼠高脂模型,观察了不同剂鼍甜杏仁的降脂作用, 结果TC、TG及LDL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愈发荣等11¨对复 方草决明不同活性部位的调脂作用进行实验研究。为该药的进 一步开发研制提供实验依据。张荣等¨驯对决明子进行提取, 结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显著降低血清TC和TG,其 中乙酸乙酯提取物为决明子降血脂的有效活性部位。 3.2临床研究张顺来¨钊以活血化瘀药物组成方剂,患者服 药后,可降低TC、TG、LDL,同时可升HDL,对于预防动脉粥样 硬化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应用名老中医药专家刘茂甫教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