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电力推进系统风险预测评估方法
抽水蓄能电站施工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抽水蓄能电站施工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在当前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全球电力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背景下,抽水蓄能电站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这类电站因其能在电力需求低谷时储存能量,在高峰时释放而平衡电网负荷,成为稳定电力系统的利器。
然而,施工过程中潜藏的风险却常常被我们忽视,本文将探讨抽水蓄能电站施工中的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施工环境复杂性抽水蓄能电站多建于山区或特殊地形,这使得施工环境复杂多变。
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往往带来不可预见的风险。
岩石的稳定性、地下水位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施工进度与人员安全。
为了降低自然条件对施工的影响,提前进行详尽的地质勘探至关重要。
通过对施工区域的详细分析,可以识别出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如泥石流、滑坡等,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这种前期的准备工作不仅可以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还能有效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设备故障风险任何大型工程项目都离不开设备的支持,抽水蓄能电站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包括挖掘机、混凝土泵车、吊车等。
这些设备在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情况下,故障风险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
为应对这一风险,需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测,以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备份设备的准备也很重要,确保在设备故障时能迅速更换,避免施工进度的延误。
施工人员安全风险施工现场的安全是重中之重。
抽水蓄能电站的施工过程中,涉及到高空作业、深基坑施工等多种危险作业,容易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实施全面的安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在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方面可以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增强施工人员应急处理能力,提升自我保护意识,能够在突发事件中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项目管理风险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任务分配、资源调配等环节常常会出现失误。
尤其是在多个团队协作的情况下,沟通不畅或协调不当可能导致施工进度的滞后。
为此,建立灵活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是必要的。
通过数字化管理手段,实时监控施工进度、材料使用及人员调配情况,确保各环节协同运作。
电力工程项目策划管理(3篇)

第1篇摘要:电力工程项目策划管理是电力工程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
本文从电力工程项目策划管理的概念、原则、内容、方法以及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电力工程项目策划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项目日益增多。
电力工程项目策划管理作为电力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提高项目质量、降低项目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电力工程项目策划管理进行探讨。
二、电力工程项目策划管理的概念电力工程项目策划管理是指在项目实施前,对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设计、组织和控制,以确保项目按照预定目标、质量、进度、成本和风险要求顺利完成的过程。
电力工程项目策划管理包括项目策划、项目设计、项目组织和项目控制四个方面。
三、电力工程项目策划管理的原则1. 目标导向原则:电力工程项目策划管理应以实现项目目标为出发点,确保项目策划、设计、组织和控制等环节紧密围绕项目目标展开。
2. 科学合理原则:电力工程项目策划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项目策划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3. 风险控制原则:电力工程项目策划管理应充分考虑项目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风险,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4. 系统集成原则:电力工程项目策划管理应注重项目各环节的协同与集成,实现项目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5. 信息化管理原则:电力工程项目策划管理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项目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四、电力工程项目策划管理的内容1. 项目策划:包括项目背景、项目目标、项目范围、项目进度、项目组织、项目资源、项目风险等方面的策划。
2. 项目设计:包括项目技术方案、项目实施方案、项目组织方案、项目资源配置方案等方面的设计。
3. 项目组织:包括项目组织结构、项目团队建设、项目沟通协调等方面的组织。
4. 项目控制:包括项目进度控制、项目质量控制、项目成本控制、项目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控制。
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二篇)

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电力生产特点和运行特点要求建立覆盖发电、输电、配电各个环节,包括人身、电网、设备、环境、安全管理各个方面的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体系。
电力安全性评价利用相对得分率来衡量电网企业生产运行的安全基础。
电力安全性评价标准分层次、分专业、分对象列出评价内容、评价项目、标准分值、查评方法。
规定的电力企业具体的评价内容,包括:《发电厂并网运行安全性评价》;《电网调度系统安全性评价(网、省调部分)》;《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输电网安全性评价》;《直流输电系统安全性评价》;《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水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
(一)电力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1.闭环过程控制借助于危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的科学手段,实施评价、分析、评估、整改各阶段工作,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中人的问题、设备的问题、管理的问题的可控和在控。
同时这一过程又要求是循环渐进的,每一轮评价都应该是在上一轮评价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实现持续改进和推动。
2.动态发展观点评价是动态的,包括评价内容要不断完善和更新,评价标准要不断修订,评价过程要不断推进,评价质量要不断提高等。
评价是发展的,要求不断吸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吸取国际标准管理体系,融合各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使这项工作逐步引向深入。
3.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电力安全性评价应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企业应结合实际建立一整套适应安全性评价工作要求的规章制度,包括安全性评价的动态跟踪制度、对专家建议的反馈制度、自查和整改考核制度等,达到实现安全性评价长效管理的目的。
4.融合日常安全工作安全性评价不应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对立起来,而应相互融合起来,融合的基础是风险管理的理念。
在日常工作中,要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风险意识,自觉运用风险管理的手段,达到发现隐患、控制事故、保证安全的目的。
采用企业自评价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评价是基础,专家评价在自评价的基础上进行。
通过对自评价工作进行更深层次的评估、分析、提炼、综合,帮助企业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入地把握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和存在问题。
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的改进措施分析

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的改进措施分析摘要:电力调度运行的高效、可靠和安全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改进电力调度运行管理,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更好地应对电力市场的需求和挑战,提升供电可靠性,降低事故风险。
未来,我们期待在技术发展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电力调度运行管理能够不断创新与完善,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电力调度;运行管理;改进措施引言电力调度运行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环节,随着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升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的水平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改进管理,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推动电力行业向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1电力调度运行管理改进的必要性1.1迎接电力系统发展的挑战和动态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费的增长,电力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运行环境。
在这个背景下,电力调度运行管理需要不断适应和满足新的需求。
例如,需求响应的灵活性、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智能电网的建设等。
通过改进管理,可以提高电力调度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优化电力资源的配置效率,满足系统的动态需求。
1.2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其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至关重要。
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的改进可以有效降低事故的概率和影响,减少停电时间和范围,提高电力系统的可用性和供电可靠性。
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提高对系统的监测和预警能力,以快速响应并调整系统的运行状态,降低系统的运行风险。
改进管理还可以优化系统的负荷分配和电力资源调度,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和供需平衡。
1.3增强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保障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电力系统面临着更多的安全风险和威胁。
例如,网络安全威胁、恶意攻击、数据泄露等。
改进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可以加强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保护,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测、防护和应急响应机制,提高系统对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电网的智能诊断与故障预测

电网的智能诊断与故障预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网作为现代工业和居民生活的基础设施,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电网系统的复杂性和规模庞大,故障和事故的发生不可避免。
为了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智能诊断和故障预测技术在电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智能诊断技术是一种基于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电网系统参数的监测和分析,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电网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状况。
通过智能诊断技术,可以实现对电网系统的及时监控和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评估,从而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智能诊断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信号处理、特征提取和故障诊断等步骤。
首先,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电网系统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采集。
然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信号处理和滤波,去除噪声和干扰,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通过特征提取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与故障相关的特征参数。
最后,根据特征参数和预定的故障模型进行故障诊断和判断。
智能诊断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电网运维人员及时发现电网系统中的故障和问题,并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定位。
例如,在电网系统中,变压器是重要的电力设备之一,也是故障最容易发生的设备之一。
通过智能诊断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判断变压器是否出现故障,并提前预测可能的故障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维修和保养措施,以避免设备的故障和损坏,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
除了智能诊断技术,故障预测技术也是电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故障预测技术主要通过对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建立电网系统的故障预测模型,以实现预测故障的发生概率和时间。
通过故障预测技术,可以提前发现电网系统潜在的故障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故障的发生概率和影响。
故障预测技术的关键是建立准确可靠的预测模型。
预测模型可以基于各种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算法,如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决策树等。
这些算法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趋势,识别出与故障相关的特征,并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
电力市场偏差考核风险及策略分析_1

电力市场偏差考核风险及策略分析发布时间:2021-12-17T04:16:26.052Z 来源:《河南电力》2021年8期作者:晓雪[导读] 偏差电量考核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偏差电量考核主要是通过售电公司强化提升售电公司的专业能力,促使售电公司能够提升对市场主体的次月用电量需求的预测精准度,并将不同用电特性的用户进行整合,从而有效引导用户优化用电特性,实现将电量偏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终加快促进电改市场建设的步伐。
(内蒙古蒙能配售电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70)摘要:现阶段,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给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生活越来越智能化,而这一切都依赖于电力工业提供的安全高效的社会用电环境。
随着国家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新一轮电力体制发生了改革,电力资源的利用率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鉴于此,本文针对电力市场偏差考核风险展开了分析和研究,以期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安全可靠供电做出一定的贡献,关键词:电力市场;偏差考核;风险;策略1 偏差电量产生的背景偏差电量考核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偏差电量考核主要是通过售电公司强化提升售电公司的专业能力,促使售电公司能够提升对市场主体的次月用电量需求的预测精准度,并将不同用电特性的用户进行整合,从而有效引导用户优化用电特性,实现将电量偏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终加快促进电改市场建设的步伐。
“偏差电量考核”的概念最早由2016 年 12 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文件中提出。
2 偏差电量产生的原因和风险现阶段,电能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电量极易受到宏观经济环境、气候、生产计划、节假日、设备使用、意外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出现偏差电量。
水电风险应对与管理策略

水电风险应对与管理策略目录一、报告说明 (2)二、风险应对与管理策略 (3)三、项目背景 (9)四、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 (13)五、水电资源评估 (17)六、项目目标 (22)一、报告说明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生产国和消费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水电装机容量。
随着国内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水电已成为我国清洁能源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水电作为低碳、高效的能源形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跨区域电力交易的逐步推进,电力市场一体化的趋势愈发明显。
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电力市场将逐步形成协调统一的政策框架,包括电力定价机制、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碳排放交易等方面的协调。
这将进一步促进水电项目的跨区域运营,为其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政策的一体化也能提高电力市场的效率,降低跨区域电力交易的风险和成本。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球范围内的电力市场正在加速绿色转型。
许多国家通过推动绿色电力交易、碳交易等政策工具,鼓励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消费。
这一趋势对于水电项目的可行性具有重要影响。
水电作为一种低碳、可持续的清洁能源,在未来的电力市场中将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可能成为碳市场交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各区域的电力需求存在明显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电力需求总量大,但由于本地能源资源有限,水电供给不足,主要依赖外来电力输送;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水力资源丰富,电力需求增长潜力巨大,是水电项目建设的重要区域。
水电项目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电力需求特点,优化投资布局和项目规模,以实现最大效益。
随着水电技术的不断进步,水电项目的建设成本逐渐降低,效率逐步提高。
这将促进水电项目在电力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电-气区域配网韧性评估及提升方法研究》范文

《电-气区域配网韧性评估及提升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持续进步,电力和天然气作为基础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电-气区域配网作为电力和天然气供应的重要环节,其韧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生活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因此,对电-气区域配网的韧性进行评估,并研究提升其韧性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电-气区域配网韧性评估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电-气区域配网韧性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供电可靠性、设备健康度、应急响应能力、恢复能力和系统协同性等五个方面。
供电可靠性是评估配网系统在故障发生时仍能保持供电的能力;设备健康度则反映了设备运行状态和寿命;应急响应能力则体现了配网系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快速反应能力;恢复能力则是指系统在遭受破坏后能够快速恢复供电的能力;系统协同性则关注的是电-气区域配网中电力和天然气系统的协同配合能力。
2. 评估方法电-气区域配网的韧性评估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评估主要依据专家经验和对配网系统的深入了解,对各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定量评估则主要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各指标进行量化评估。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风险矩阵法、蒙特卡罗模拟等。
三、电-气区域配网韧性提升方法1. 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提高设备健康度是提升电-气区域配网韧性的重要途径。
应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应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2. 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应急响应能力是电-气区域配网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重要保障。
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通讯联络、现场处置、后期恢复等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流程。
同时,应加强应急演练,提高配网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
3. 优化系统结构和布局优化电-气区域配网的系统结构和布局,可以提高系统的协同性和恢复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0卷第
5期
2019年5月Vol.40 =<
May 2019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综合电力推进系统风险预测评估方法智鹏飞1,刘胜2,朱琬璐1
,
叶辉1
(1.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2.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
为了解决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风险评估延时性高和应对策略难以实时
制定的问题
,本文提
出了一种综合电力推进系统风险预测评估方法。将传统HMM算法、
Viterbi算法与统计学理论相结合,对未来连续
时间点所处的工作状态进行预测分析,然后采用MHMM-Viterbi算法根据系统运行状态和外界因素影响,预测分析 系统内各单元子系统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
状态
,建立系统的网络拓扑风险评估模型
,
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系统失
效状态,得到风险预测评估结果,最后以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为例,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
:
系统风险发生概率等参数随海况等级变化而时序波动
,与系统在海上航行时记录的实际风险情况相符合"
关键词:综合电力推进系统;风险预测;风险评估;Viterbi算法;马尔可夫模型;蒙特卡洛模拟;网络拓扑
DOI:
10. 11990/jheu.201801005
网络出版地址:htty:///ww. cnki.net/kcnii/detaiV/23. 1390. u.20181220.1630.028.html中图分类号:U665. 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6-7043( 2019) 05-0953-07
A risk
prediction and
assessment method
for
an
integrated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
ZHI Pengfei1
, LIU Sheng2, ZHU Wanlu1 , YE Hui1
(1.Colleg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n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212003, China; 2.College of Automa
tion,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Abstraci:Thi/ paper propose/ a noel risk prediction and assessment method Or an in/go/d elect/c propulsion
system i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numerous delays in the risk assessment of inteerated elect/c propulsion sys
tems in complee environment and the difficulty in fomiulating strateeies te cope with such delays in real
time. The
MHMM-Viterbi algorithm proposed, which ccmbines the traditionat HMM algorithm, the Viterbi algorithm, and sta- eiieicieheooseopoediceeheisieem wook ieaeepoobabiieieiin
eheconeinuouieimepoineiin
eheiueuoe.Accoodingeo
the system operation status and the impact of extern! environment, the working states of the subsystems of the sys
tem components aro predicted by the MHMM-Viterbi algorithm. Subsequently, the risk assessment model of neteork
eopoogsoiehessseem wasbuie, and ehessseem seaeeundeoabnooma condieion wassimu.aeed usingeheMonee
Carlo method, thus yielding the risk prediction and assessment osults. Furthermoro, this paper consides a ship inteerated electric populsion system as an exampte te vvlidate the propoed metyod. Results are in
accordancc
with
the actut risk record of the marine navioation of the ship's intgrated eectric propulsion system.Keywords:inteerated eectric propulsion system; risk prediction; risk assessment; Viterbi algorithm; Markov mod-
ee; MoneeCaoeosimueaeion; neewook eopoeogs
当今世界,综合电力推进系统以其经济性、环保 性等诸多优势,正在逐步替代传统推进系统[1](随 着各种新能源的不断发现和应用,综合电力推进系 统成为海、陆、空新型载具的主要推进系统。而对于 新兴的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其风险性也大大区别于收稿日期:2018-01-30. 网络出版日期:2018-12-2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9047,51279036);江苏省高 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8KJB470010).作者简介:智鹏飞,男,讲师,博士.通信作者:智鹏飞,E-maO : zhipengfeiC hotniaiLcom. 其他推进系统,传统的推进系统风险评估方法显然 已经不再适用。综合电力推进系统风险评估的早期研究来源于 系统可靠性评估,又和故障相关技术有部分联系。 美国海军致力于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可靠性的相 关研究,
主要侧重于各种新型电气设备和大功率武
器和负载对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可靠性的影响&2]
,以
及新的配电网结构对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可靠性影 响近年来,
综合电力推进系统故障相关技术的 -954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第
40卷
研究成果较多,主要包括故障诊断以及进一步的故
障定位技术&4b、故障控制管理技术&宀'、故障预测
技术&以及故障其他相关技术
(但是
,可靠性
评估和故障诊断相关技术只能对系统失效和系统故 障做出分析判断,对后续产生的后果缺乏判断估
计&⑶
。
因此
,为了能够更准确的对综合电力推进系
统的各项性能进行研究,分析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
运行情况以及存在的各种风险,并在各种风险发生
后做出一系列决策分析,以及形成最佳风险对策组
合,国内外学者不断地探索综合电力推进系统与风 险评估方法之间的契合点&14_16
',
本文的风险预测评
估方法也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为验证本方法在外
界环境影响下的有效性,本文以海情因素影响下的
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为例进行了验证。
1 MHMM-Viterbi
算法
本文提出的MHMM-Vite+i算法,综合了隐性 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 HMM)算法、 Viterbi算法和统计学理论,可以将评估对象内部状 态转变与外界因素影响相结合,同时引入统计学原 理,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小概率事件,大大提高预测的 准确性。建立评估对象的HMM模型,用5个元素 来描述评估对象:隐含状态、可观测状态、初始状态 概率矩阵、隐含状态概率转移矩阵、观测状态转移概 率矩阵。评估对象隐含状态8,即在模型中评估对象马 尔科夫链的状态数,表达式为:S& 0 S1,s$,…,S,1 (1)时间%时刻的马尔科夫链的状态定义为:st * (s 1,S2,…,s,) (2)评估对象可观测状态],即模型中能被观测到 的每个状态,表达式为:。& 0 ],],…S (3)在力时刻的观测值可以被定义为,其中0% & ( ],]$,…,。9) (4)评估对象初始概率分布向量,表达式为0 ;1,;2,…,;,丨 (5 )1 二 P( =%&8), 1 ( : V, (6)评估对象初始状态转移概率矩阵6,即评估对 象从状态S:向状态8转移概率的矩阵,表达式为:6 & ((7) 伽 &P(( =+1 &》)/( qt=Sl)), 1 ( i,j( M(S) 评估对象隐含状态转移概率矩阵7,即在外界 因素为状态]时评估对象为状态S的转移概率, 表达式为:7 & ( Cjk
) MO9
{
C & P((0i & ]
)/( =
% & Sj
k),
[1 ( k V M,1 ( k
(9)
10)
因此,评估对象的隐性马尔科夫模型可以表示
为+二(M, N, 1,6,7),
或者可以简单表示为
入二
(1,6,7
)。
即HMM可以被分为
2个部分
:第一部
分就是由1
和
6表达的马尔科夫链
,即状态序列
。
另一部分则是由?表达的随机过程
,即外界因素状
态序列。输出
+为一个时序序列
。
接下来,根据评估对象的工作状态集合S
]
0 S1 ,S
2,…,S
, 1,
在未来
T时间内观察序列海况
0二
0 01 ,02,…,On ),与此同时,
评估对象的预测序列
Q ]
(=1 ,=2,…,=
T),则时间
T内单元状态转移情况如图
1所示。
%qT
尸(训)尸(训)
尸(阴)昭|SJ
尸(。込)忘S3)尸(说)《
尸(。肌)
尸(。尼)
%2氐)
尸(。
雄)
《尸(。備
2)尸(。
朋
2)
图1时间
H内单元状态转移图
Fig.l States transition diagram of unit in time T
如图1所示
,评估对象状态预测序列可描述为最 使P
(Q
Z)
最大的预测序列Q
,根据贝叶斯公式
:
大概率状态转移路径,即根据最大后验概率准则求取
P(QI o) & (P(Q)P
(ol Q))/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