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加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

针刺加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作者:高扣宝王威来源:《云南中医药杂志》2009年第05期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火罐中图分类号:R681.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09)05-0048-0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非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主要的有效方法。
2006年12月~2008年10月间,笔者采用针刺加火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均经腰椎X线拍片、CT扫描以及临床体征症状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35岁~65岁,平均45岁;病程1周~4年,2例有外伤史,4例有手术史。
CT检查报告病变部位b~L428例,L4~k525例,L5~S19例,其中左侧31例,右侧25例,中央6例。
2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结合临床拟定。
全部患者均有腰痛、腰部活动受限或腰痛向一侧或双侧沿大腿外侧放射至小腿后外侧或足背外侧之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病变腰椎间盘棘突旁有压痛,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阳性,伴有明显神经根压迫症;腰椎x线拍片、CT检查报告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之诊断。
3治疗方法3.1针灸治疗①取穴:主穴取肾俞、大肠俞,配穴取患侧环跳、委中、承山、阿是穴。
②针刺方法:取健侧向下、患侧向上的健侧侧卧位,如为双侧发病的中央型则取俯卧位。
常规消毒后直刺进针进入皮层后,调整针刺方向,使针体与皮肤呈75°斜向脊柱中轴方向缓慢进针,当达到一定深度(随患者胖瘦不同而不同,一般为2~3寸)后,如患者局部有“针感”(麻胀、触电感)扩散并向同侧下肢远端放射,此为“得气”的标准;如不“得气”,多为针尖未达病所,此时稍继续进针,当针下有触及硬物(骨膜)的阻力感,提示针尖可能触及横突或椎弓根,即应稍退针,于上下左右调整针尖方向,以探求上下椎体之椎间隙近椎弓根部的脊神经根处直至“得气”。
蒙医拔罐放血疗法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蒙医拔罐放血疗法联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摘要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蒙医拔罐放血疗法配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我院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组50例,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针灸疗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进行联合拔罐放血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
结果显示,两组在治疗前的腰椎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腰椎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提升,观察组腰椎功能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更高。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蒙医拔罐放血疗法结合针灸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蒙医;拔罐放血疗法;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临床多发疾病,主要病因为退行性病变或外伤等因素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腰腿疼痛等,临床治疗难度较大。
蒙医理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利用针灸与蒙医拔罐放血疗法相结合治疗该疾病临床效果显著,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蒙医拔罐放血疗法配合针灸的临床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 2018 年 3 月—2020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
对照组男性 26例,女性 24 例;年龄 41~65 岁,平均年龄(53.27±2.57)岁;病程 2~47 周,平均病程(24.36±4.51)周。
观察组男性 25 例,女性 25 例;年龄 40~66 岁,平均年龄(54.35±2.29)岁;病程2~48 周,平均病程(23.67±4.67)周。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
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采用 28 号 3 寸毫针直刺大肠俞、肾俞穴,应使患者感受到穴位周边酸胀;再取 3 寸毫针直刺环跳、气海穴,通过提插捻转的方式,使穴位周边有灼热感产生;使用 2 寸毫针直刺委中、阿是、承山穴,使患者感受到进针穴位周边酸胀、麻、重。
药罐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7例临床观察

者; 马 尾 神 经 受 压 及 有 其 他 手术 指证 , 合 并 严 重 椎 破 裂 , 髓 核 突 出刺 激 或 压 迫 神 经 根 、 马尾 神 经 所 表 管狭 窄者 ; 患 者强 烈要求 手 术者 。 现 出来 的一 系列 临床 症 状 和体 征 , 是 临床 常 见 病 和
2 治 疗 方 法
引起 腰 腿痛 最 主要 的原 因 , 给 患者 的生 活和 工 作带
2 . 1 治 疗组 取 当归 3 0 g 、 艾叶3 0 g 、 赤芍 3 0 g 、 红 花 来诸 多痛 苦 , 甚 至造 成残 疾 , 丧失 劳动 能力 。本 病为 1 0 g 、 丹参 3 0 g 、 花椒 3 0 g 、 川芎 3 0 g装入 纱 布袋 内 。 扎 骨科 临 床最 为 多见 的疾 患之 一 , 占骨科 门诊 下腰 痛 紧袋 口,放入 4 0 0 m L清水煎 至 2 0 0 mL ,真空包 装备 患者 的 l 0 %~ 1 5 %。 用。 临床应 用时 , 将药 液倒人 电饭锅 中 , 加水 1 0 0 0 mL , 依 据本 病 的 临 床表 现 , 在 中 医学 中可 归 于 “ 腰 再把 竹罐放 入药液 内煮开 5 m i n即可使 用 。 选用 肾俞 、 痛” 、 “ 腰腿痛” 、 “ 痹 症 ” 等 范 畴 。古 医籍 中早 有 记 腰 阳关 、 腰 夹脊 、 大 肠俞 、 阿 是穴 等穴 位为 中心 . 用镊 载 , 如《 素 问・ 刺腰痛 》 说: “ 衡 络之脉令人腰痛 , 不
中医42 0 1 3 年 总 第4 5 卷 第1 期_ 丽
誊 i
i i
电针结合康 复手法治疗卒 中后肩痛 3 0例 临床观 察
陆 建 虎 陆 瑾 张 丽 霞 刘 孔 江 王 彤 陈 祥 明 - 周 雪 蒋学 勇 :
我治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之一(刺血拔罐法)

我治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之一(刺血拔罐法)定位:腰5。
骶1或腰4。
5椎间旁开1.5cm(大部分在腰5.骶1)方法:用三棱针点刺5-6下(呈梅花状)或用小眉刀划2-3下,拔罐20分钟,出血50-100ml.必要的话也可委中点刺。
特点:1.本法见效快,可立竿见影。
2.病人容易接受。
3.无任何风险。
4.急性期效果更好。
多年经验供大家参考!不用手术刀割,用小眉刀(修眉刀)划,可以控制深度,另外深度也不是主要的,只要保证出血量就可以了!深度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出血量,想控制深度的话,可用中指固定在三棱针上,或用小眉针(修眉针)。
这种方法取得疗效的关键就是出血量!血一定不能少,有时我会达到200ml,量多量少效果完全不一样!出血量并不多,病人基本没有什麽感觉,一般都能接受!豆豉此法试过,对于腰突的患者当时用采血针但也见到了效果。
残剑无锋此方法本人很常用,不同的是,我一般用火针点刺再拔罐,效果更加明显,疗效更加持久。
战魂918加刺阳陵泉和环跳效果更理想,我用的是刮脸用的两面刀片战魂918wkx0827对引起放射性下肢疼痛的患者疗效如何一条毛毛虫立竿见影!黄山先生这个方法很好,王氏刺血基本上都要出100ML的血,只要不超过400毫升是绝对不会出事的。
当然要因人因时因季节而定。
阴雨下雪天不建议放血,寒湿太重,影响效果,其次下午比上午放效果要差许多,本人也是经常放血,有心得。
LYM200869我一般用注射针头,很多医生都是用注射针头良医苦口必要的话也可委中点刺楼主请教一下什么情况算是必要的啊,详细一点满足大家的求知欲啊。
呵呵。
黄山先生就是当你放完腰部后发现症状还有,或者体表检查时,发现腘窝处有小隐静脉暴怒,且腿部很难受时可以参考放委中,个人觉得腰部疼得比较重时都能放委中,关建找准病变的小隐静脉,其次出血量要大。
战魂918加刺阳陵泉和环跳效果更理想,我用的是刮脸用的两面刀片ms1558放血后要多喝的水还要注意血虚体弱的血小板少的患者crf2002刺血不是太简单了一点感觉效果有待考究不过可以尝试一下对软组织应该有效黄山先生应该说是对许多病都有效,放血就是改善了人体的微循环,促使人体血液重新分布,淤血去新血生,血液当中的流速与状态和结构组成一变,相应的神经和血管,以及内分泌系统都会做出一这的改变,来应变这些改变,以达到治病的作用,就是调血。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临床观察

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穴位敷贴治疗,并与对照组40例针刺治疗作比较,判断分析结果。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92.50%.治疗组腰痛症状明显减轻,腰部功能显著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穴位敷贴;临床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髓核突出、纤维环破裂,压迫和相应水平的神经根引起腰痛、下肢放射痛或排便功能障碍等症状的疾病,简称腰痛症。
临床以主要是以腰痛和坐骨神经痛为主症,具体表现为腰部疼痛、臀部及下肢麻木、胀痛、感觉减退或疼痛、肌肉萎缩、行走困难等,严重时二便功能障碍、下肢瘫痪、长期卧床不起使病人工作和劳动能力丧失、生活质量下降。
中医药外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毒副作用少,疗效确切,治疗方法多样,在调整体质,减轻症状,缓解病情,减轻病因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我科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以穴位敷贴外用的方法治疗本病,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采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小40最大者72岁,平均59.8岁;病程短者2月,最长15年。
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9.6岁;病程2月至15年。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1.1诊断标准:根据1994-6-28国家中管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001.9-94)进行诊断。
1.2排除标准①、<18岁或者>70岁患者②、复发患者③、患者采用了多种治疗疗法。
④、椎体有病变及畸形等。
2 治疗组治疗方法治疗组:中药敷贴:从中医整体观出发,主要围绕腰痛具体临床体征及分型立法组方,以辨证用药配合相应穴位治疗为基础。
针灸推拿联合放血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观察

针灸推拿联合放血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8-04-23T15:35:10.87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5期作者:邢艳静[导读] 在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提供治疗服务的过程中,针灸推拿联合放血拔罐疗法的运用不仅仅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质量。
天津市北辰中医医院推拿科天津 300400摘要:目的分析在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提供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针灸推拿联合放血拔罐疗法的治疗效果。
方法本文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患者216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意愿的不同分为接受针灸推拿联合放血拔罐疗法治疗的联合组和单纯接受针灸推拿治疗的单一组,每组各有患者108例。
结果与单一组患者相比联合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等情况上均存在着显著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提供治疗服务的过程中,针灸推拿联合放血拔罐疗法的运用不仅仅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质量,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促进了患者的更好康复,值得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灸推拿;放血拔罐;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疾患,其主要的发病原因为纤维环、髓核以及软骨板等腰椎间盘各部分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再由于外力作用的因素所引起的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有破裂处突出于后方或者是椎管之内而发生了的一系列病症,这一疾病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应该给予及时和有效的治疗[1-2]。
本文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患者216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分析了在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提供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针灸推拿联合放血拔罐疗法的治疗效果,现将实验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本文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患者216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意愿的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每组各有患者108例,联合组中男43例,女65例,年龄最大的患者有76岁,年龄最小的有20岁,平均年龄为(46.8±3.4)岁,单一组中男40例,女68例,年龄最大的患者有75岁,年龄最小的有22岁,平均年龄为(47.2±2.9)岁,联合组与单一组患者在基本临床资料的比较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刃针微创术后拔罐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页)

临床表现
5、影像学检查
除有椎间盘突出改变外,老年人
有脊柱多种退变。
6、电生理检查
下肢诱发电位、肌电图往往有 阳性发现。
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
突出部位 受累神经
疼痛部位
腰3-4 L4神经根
骶髂部、髋部、 大腿外侧、小腿 前侧
腰4-5 L5神经根
骶髂部、髋部、 大腿和小腿后外 侧
腰5-骶1 S1神经根
经外奇穴腰眼
可能选点
• C、梨状肌下孔点。(环跳:侧卧屈股,当股骨 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 处。在臀大肌、梨状肌下缘;内侧为臀下动脉、 静脉;布有臀下皮神经,深部正当坐骨神经。) • D、股后和大腿外侧、小腿外侧点 此痛点可能系 股后或腓骨后部肌损伤或坐骨神经压痛干的压痛 点。一般压痛点在坐骨神经投影线的稍外侧的股 骨与腓骨面上。(殷门、承山、风市、阳陵泉)
督脉腰阳关
体位及定点必选点
• 横突点 不同部位的横突点定点方法也不同,具体 如下: • A、L5横突点 平L5棘突中线的两侧25~30mm处 定点,两侧可同时各定1点。(膀胱经关元俞解剖: 有骶棘肌、腰椎下动脉、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布 有第5腰神经后支。) • B、L3横突点 平L2-3棘间水平脊柱中线两侧25~ 30mm处定点,可两侧同时定点。(膀胱经肾俞解 剖: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 肌肉:腰背筋膜;血管:有第2腰动脉、静脉分支; 神经:布有第2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浅);布有 第2、3腰神经后支的肌支(深)。
麻木或过敏区
膝部
小腿内侧
小腿后侧
小腿后外外踝足背 外侧小趾 胫前肌 拇背屈肌无力
股后外小腿 足或双 下肢 足下垂足背背屈肌力 明显减弱
介绍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案例剖析

介绍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案例剖析你知道针刺拔罐发泡疗法吗?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是一本关于中医针灸拔罐的医学典籍,本书详细的记录了各种麻痹症的原因,以及采取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治疗各种疾病的手法、原理。
下面是关于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案例剖析,从中可以看出此疗法的优缺点。
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案例剖析:“针刺拔罐发泡疗法”应用于临床30余年治疗肿瘤、持续的亚健康、多发病、骨关节病、疑难杂症、传染病、抗衰老、禁毒、肥胖症、慢性病、罕见病、手术失败综合症、各种疼痛病、美容(面部痤疮和面部不同部位出现的皱纹)和养生保健,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治疗以上疾病拔出的病邪分辨,一目了然。
清者为水湿;稠浊物为痰饮;罕见病、肿瘤和晚期癌症,出瘀血和沫。
经检测:无菌。
含85%水湿,少量蛋白质、红细胞和血浆,完全符合《黄帝内经》和《杂病广要》医学书籍中古老的中医理论。
完全符合现代医学手术放出肿胀关节、肿胀胸腔、腹部和肿瘤体液,经检测:无菌。
称无菌性炎症,病理产物,病灶,体内垃圾。
“药物发泡疗法”的优点:对有病和无的穴位或局部,只要用此药敷上2小时或1小时都会出水泡,然后取下药用无菌针刺破水泡,让病邪从有病穴位处排出体外,用棉花盖在出病邪的穴位上,第一次治疗完备。
第2次治疗就不能再用此药继续敷在出水泡处了,只需常用消毒棉花擦掉从体内流出的病邪即可。
患者用“药物发泡疗法”在自己身上做试验,把此药敷在没病的穴位上,不到1小时(45分钟)就开始出水泡,取下药,用无菌针刺破水泡,让体液流出体外,与病人有病的局部、穴位是一样的情况出水泡。
有一点不同的区别:病人出的水泡,用无菌针刺破后分别流出水湿、痰饮、瘀血、沫。
流的时间长,流得多,出病邪处痊愈慢。
只要有病的穴位和局部出了水泡,此处的病邪出得慢和未出尽,出水泡处痊愈就慢,这与无病局部表现完全不同。
治疗不同的疾病,从水泡处流出的病邪量各有不同。
而患者的水泡用无菌针刺破后流出的是水液颜色清淡,所含成份与病人出水泡处流出的完全不同,并且流的时间短,流得少,出水泡处很快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