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拔罐发泡疗法的操作方法【医学养生常识】

合集下载

刺血拔罐操作规程

刺血拔罐操作规程

刺血拔罐操作规程
【目的】
通过三棱针电磁出血,再将火罐吸拔点刺部位,加强活血祛瘀、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作用
【适应症】
适应范围比较广泛,一般多用于风寒湿痹、腰背肩臂腿痛、关节痛、软组织闪挫扭伤及伤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胃脘痛、腹痛、中风偏枯等。

【操作前准备】
1、询问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

2、对患者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以消除思想顾虑。

3、检查患者刺血部位是否有溃疡、水肿,皮肤有无过敏史。

4、检查针具,注意针尖有无毛钩,针面是否平齐。

5、准备消毒器具,防止感染。

6、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医嘱。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对应拔部位进行消毒,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用叩棉法将火罐吸拔于点刺的部位。

3、留罐10-15分钟后,将罐取下。

4、用脱碘棉球擦拭淤血,清理拔罐部位。

【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

若体位不当、移动、骨骼凹凸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火罐容易脱落,均不适用。

2.拔罐时要根据所拔部位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

3.留罐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皮肤出水泡。

高热抽搐者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拔罐疗法治疗方案及操作流程图

拔罐疗法治疗方案及操作流程图

渡头卫生院拔罐疗法操作流程图
渡头卫生院拔罐疗法治疗方案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借助热力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常用于感冒、头痛、不寐、肩凝症、腰痛病、项痹病、胃脘痛病、痛经及带状疱疹等疾病。

―、基本技术
目前常用的罐具种类很多,如:竹罐、陶罐、玻璃罐和抽气罐等。

拔罐方法有火罐法、煮罐法、抽气罐法等,其中火罐法最为常用。

操作时用镊子夹住957。

的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 1耀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

这种方法比较安全,但须注意的是点燃的酒精棉球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

根据病情需要,在具体运用火罐时,还有留罐、走罐、闪罐、刺血(刺络冤拔罐等方法渊具体操作可参照孙国杰主编《针灸学》的相关章节冤。

1、留罐
拔罐后将罐子吸拔留置在施术部位5耀10分钟,然后将罐起下。

2、走罐
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部等。

一般选用口径较大的玻璃罐,先在罐口或欲拔罐部位涂一些凡士林油膏、液体石蜡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用右手握住罐子,上下往返推移,至所拔部位皮肤潮红、充血甚或瘀血时,将罐起下。

3、闪罐
将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上起下,起下再拔,直至皮肤潮红为度。

4、刺络拔罐
将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刺,然后将火罐吸拔在点刺的部位上,使之出血,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

一般针后拔罐留置5耀10分钟。

针刺拔罐发泡治病新疗法--中医独特疗法之一

针刺拔罐发泡治病新疗法--中医独特疗法之一

针刺拔罐发泡治病新疗法--中医独特疗法之一
梁兆一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生》
【年(卷),期】2005(033)001
【摘要】@@ 1 针刺拔罐发泡取穴的原则rn针刺拔罐发泡疗法取穴的原则可概括为"精、效、便"."精",是指穴位要少而精,力争做到取穴最少,疗效最显著."效",就是指所取的穴位对治疗所治疾病要有确凿的疗效.如足三里、上巨虚穴对胃痛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内关、间使穴对缓解心绞痛、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具有良好的止痛和扩血管作用."便",是指取穴时尽量以医生便于操作和病人方便为原则.如冬天使用"针刺拔罐发泡疗法",尽可能取四肢部穴位,以免脱衣受风凉;行动不便者,尽量以卧位或坐位取穴位.
【总页数】2页(P59-60)
【作者】梁兆一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52例 [J], 王景明;王桂英
2.论蒙医针刺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 [J], 陈英松;温都苏毕力格
3.介绍一种新疗法一针刺拔罐发泡疗法 [J], 辛雨
4.针刺拔罐发泡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阻力与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的影响[J], 陶继恩
5.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 [J], 陈春华;杨雨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拔罐技术操作规程(3篇)

中医拔罐技术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术前准备1. 了解患者病情: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症状,判断是否适合拔罐治疗,并确定治疗方案。

2. 器械准备:检查拔罐器具、消毒棉球、酒精、剪刀、消毒液等是否齐全。

3. 环境准备:保持室内温暖、避风、清洁,确保患者舒适。

4. 消毒:用75%酒精消毒拔罐器具,避免感染。

二、拔罐操作步骤1. 选择体位:根据治疗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如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

2. 确定拔罐部位:根据患者病情,确定拔罐的部位,如背部、腰部、肩部、臀部等。

3. 消毒:用75%酒精消毒拔罐部位皮肤。

4. 罐具选择:根据患者体质、拔罐部位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拔罐器具。

5. 罐具加热:将罐具加热至适宜温度,避免烫伤。

6. 拔罐:将加热后的罐具迅速扣在皮肤上,产生负压。

7. 观察罐内变化:观察罐内皮肤颜色、温度变化,判断拔罐效果。

8. 留罐时间:一般留罐时间为10-15分钟,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调整。

9. 取罐:用镊子或剪刀小心取下罐具,避免损伤皮肤。

10. 消毒:用75%酒精消毒拔罐部位皮肤。

三、注意事项1. 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病情,排除禁忌症。

2. 拔罐部位应避开大血管、神经干、关节活动部位。

3. 拔罐时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

4. 拔罐后,拔罐部位可能出现紫斑、瘀血,一般1-2周内可自行消退。

5. 拔罐期间,患者应保持温暖,避免受凉。

6. 拔罐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7. 拔罐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

8. 拔罐治疗期间,患者应定期复查,观察治疗效果。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中医拔罐技术可以在临床中发挥其独特的治疗效果,为广大患者带来健康福祉。

第2篇一、术前准备1. 确定适应症和禁忌症:拔罐适用于各种疼痛、瘀血、寒湿等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颈椎病等。

禁忌症包括孕妇、心脏病、高血压、皮肤感染、出血倾向等。

2. 检查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病情,确定拔罐部位和治疗方案。

点刺放血拔罐的方法

点刺放血拔罐的方法

点刺放血拔罐的方法点刺、放血和拔罐都是传统中医疗法的一种,被认为可以改善人体气血循环,缓解疾病症状。

下面我将就这三种方法进行详细解析。

首先,点刺是通过刺破皮肤,插入针具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点刺可以使用针具或者其他器械,在特定的穴位上刺入皮肤和深层组织,以刺激穴位的生物反应,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治疗和预防疾病。

点刺在中医领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头痛、失眠、消化不良、内分泌失调等。

点刺的方法多样,有插刺、针刺、手指刺、刺(穴)砭等,需要根据疾病的不同特点来进行选择。

其次,放血是一种将人体一定量的血液抽出来的方法。

中医认为放血可以排除人体内的寒湿,调节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放血的方法有多种,如直接放血、拔刺、拔白接纳等。

放血需要根据疾病的不同特点来进行选择,一般适用于瘀血、痰液等病症的治疗。

然而,放血也有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医生来进行操作,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来进行调整。

最后,拔罐是一种利用负压原理,将特制的吸引器与患者体表相结合,通过吸引器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使患者皮肤出现上翘并自觉有“紧缩、凝胀”的感觉,进而达到疏通经络,排除湿气、寒气的目的。

拔罐通常使用用玻璃罐或者塑料罐。

拔罐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干拔、湿法、火罐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特点来选择。

拔罐适用于一些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等,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减轻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点刺、放血和拔罐在中医领域有一定的疗效,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首先,这些方法应该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中医医生来操作,以免发生意外。

其次,患者在进行点刺、放血和拔罐之前,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了解自身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确保没有禁忌症和安全隐患。

同样重要的是,这些方法的效果和疗效也应该结合传统中医的理论来进行评估,不能过度依赖和期望其能解决所有疾病。

综上所述,点刺、放血和拔罐是传统中医疗法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通过调节人体气血运行来缓解疾病症状。

介绍一种新疗法一针刺拔罐发泡疗法

介绍一种新疗法一针刺拔罐发泡疗法

介绍一种新疗法一针刺拔罐发泡疗法
辛雨
【期刊名称】《中国乡村医药》
【年(卷),期】2004(11)9
【摘要】@@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医院针灸科医师刘一儒经过20余年潜心研究和临床实践,认为许多疾病都是由水湿之邪引起的,这些疾病即是中医所说的痹证病;对这些痹证病可以采用针刺拔罐发泡疗法进行治疗.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是她在"药物发泡疗法"的基础上研究探索而创新的一种新疗法,具有简、便、廉、验的优点,并经过大量病例的验证,取得很好的疗效.以下对这一新疗法进行简要介绍.
【总页数】2页(P65-66)
【作者】辛雨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52例 [J], 王景明;王桂英
2.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52例 [J], 王景明;王桂英;
3.带瘤生存针刺拔罐发泡疗法研究 [J], 刘一儒
4.针刺拔罐发泡疗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阻力与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的影响[J], 陶继恩
5.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 [J], 陈春华;杨雨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特特色疗法之刺络拔罐技术

中医特特色疗法之刺络拔罐技术

中医特色疗法之刺络拔罐技术拔罐技术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相应体表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或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外治方法。

刺络拔罐疗法是将放血与拔罐相结合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常用于感冒、肩凝症、腰痛病、项痹病等疾病。

一、常用器具及基本操作方法(一)常用器具玻璃罐、竹罐、陶罐和抽气罐等。

(二)拔罐的方法1.火罐法(1)闪火法:以持针器或血管钳夹住95%的乙醇棉球,一手持点火工具,一手持罐,罐口朝下,点燃后将火迅速深入罐内旋转一周退出,迅速将罐扣在选定部位。

特别提示:嘱患者保持体位相对固定;保证罐口光滑无破损;拔罐时要防止点燃后乙醇下滴烫伤皮肤;点燃乙醇棉球后,切勿较长时间停留于罐口及罐内,以免将火罐烧热烫伤皮肤。

(2)投火法:用乙醇棉球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火罐吸拔在选定部位。

(3)贴棉法:用1~2cm大小乙醇棉片,贴在罐内壁的中下段或罐底,点燃后,将火罐迅速吸拔在选定部位上。

2.煮罐法此法一般使用竹罐,将竹罐倒置在沸水或药液中,煮沸1~2分钟,用镊子夹住罐底,提出后用毛巾吸去表面水分,趁热按在皮肤上。

所用药液,可根据病情决定。

3.抽气罐法用抽气罐置于选定部位上,抽出空气,使其产生负压而吸于体表。

(三)刺络拔罐法的操作消毒皮肤后,用三棱针点刺或用皮肤针叩刺出血,然后将罐吸拔于点刺的部位。

适应症:发热、乳腺炎、急性腰扭伤、带状疱疹、周围性面神经炎、踝关节扭伤、软组织扭挫伤、急性中暑、腰椎间盘突出、流行性感冒、腱鞘囊肿等。

(四)起罐方法起罐时,右手拇指或食指在罐口旁边轻轻按压,使空气进入罐内,顺势将罐取下。

不可硬行上提或旋转提拔。

二、禁忌症1.精神过于紧张、醉酒、过饥、过饱、过劳、抽搐不合作者。

2.重度心脏病、呼吸衰竭、皮肤局部溃烂或高度过敏、活动性肺结核、全身消瘦以致皮肤失去弹性、全身高度浮肿者及恶性肿瘤患者。

3.有出血性疾病者。

4.妊娠妇女腹部,腰骶部及五官部位、前后二阴等,面部及儿童禁用重手法。

针刺排毒发泡疗法治疗各种肿瘤

针刺排毒发泡疗法治疗各种肿瘤

针刺排毒发泡疗法治疗各种肿瘤针、罐、药是中医学战胜疾病的三大法宝,民间素有“针灸拔罐,病去一半”“拔罐治百病”的说法。

针刺排毒发泡疗法是一种特殊的非药物的自然疗法,许多经现代医学无法治愈的疾病如肿瘤,痹症,哮喘、乙肝、肾炎、高血压、痛风、关节炎、肿瘤等疾病用本法治疗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唐代医学家王焘《外台秘要》一书中阐述“患殗殜(肺痨)等病,必瘦,脊骨自出。

以壮大夫屈头手指及中指夹人脊骨、从大脊向下至骨极,指腹向上来去十二三回,然去中指于两畔处弹之。

若是此病,应弹处起作头,多可三十余头。

即以墨点上记之。

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如剑,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筒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亦有虫出者,数数如此角之,令恶物出尽,乃即除。

当目明身轻也。

”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学者黑岩东五患肺结核,由于缺少抗痨药,当时患病者几乎是无药可医,他找到了排毒发泡法治疗,于1943年春夏之间的两三个月时间,从未间断过在胸口的黑斑处拔罐连续吸拔出血块粘液,虽然痰与咳一时虽似有增加,但已没有过去每日清晨必咳出一杯浓痰的现象。

而且日见减少,同时感到“一向冷漠的心情和困难的呼吸状况也越来越轻松”。

终于在1944年底治愈出院。

他没用抗痨药,依靠发泡的方法治愈了痨病并且以后一直也没复发,相对的其他病友却一个都没活下来。

这在医疗史上是非药物发泡疗法治疗传染病的典范,也是治疗癌病等疑难病的启发。

一、“三法合一”的针刺排毒发泡法《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

这是对拔罐法应用的记载,而针灸术是中医药的国宝,从最早的《黄帝内经》到上个世纪70年代的针灸麻醉术的神奇功效,令整个医学界震撼;药物发泡法即在人体穴位上或病痛点敷上药物发泡,达到水、湿、毒、热、瘀从皮毛排出体外,民间常用来治疗水肿、痈肿、肿块疗效显著,但第一次发泡后第二天就不能再发泡了,从而影响了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拔罐发泡疗法的操作方法

文章导读

针刺拔罐发泡疗法受到很多人的推崇,对于想要了解针刺拔罐发泡疗法的朋友来说,了
解针刺拔罐发泡疗法的操作方法及治病机理是必须的,那么针刺拔罐发泡疗法的操作方法
及治病机理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哦!

一、针刺拔罐发泡疗法的操作方法

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根据辨证选用穴位先针刺得气后手法调针补泻,然后将针拔入罐中,
留针罐30-90分钟后视病情而定以起泡为度(没病的穴位上无论留罐多久都不会出水泡),
取罐、针,用消毒过的针刺破水泡,水湿尽出,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即可。第二天用同样
方法继续拔出水处,一直到水出尽为止。出水快,出水多病重见效快。病越重,出水的颜
色越黄,尤如油一样,只要水拔尽了,过一段时间再拔也不会出水泡,以十天为一个疗程,
中间不可间断。

二、针刺拔罐发泡疗法的治病机理

人体内有70%是水液,中医称为津液,具有濡养脏腑和四肢关节的功能,正常的水营
养全身、周流不息。但在人体正气虚损时,风、寒、湿诸邪乘虚而入,侵袭人体某一脏腑
经络,导致气血运行失常,水液运行受阻某脏腑经络关节形成水湿稽留,导致气滞血瘀,
肿胀疼痛,病情常缠绵难愈。但主要病因是湿邪致病,因湿属阴邪,伤阳为先,其性凝滞,
不易速除。正如许叔微说“痹,湿病也”。

针刺拔罐发泡疗法的治病原理有调整阴阳、疏导经络、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使风、寒、湿、瘀诸邪从毛窍皮肤外出,恢复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功能。

对于一些疑难杂症,临床上经常遇到病人病很重,但各种仪器检查不出病因,诊断不了
病或者是有了诊断,但经各种现代医学治疗手段,久治无效或者收效甚微,这种情况可以
尝试一下针刺拔罐发泡疗法,效果还是蛮好的。

以上就是关于针刺拔罐发泡疗法的操作方法及治病机理是怎样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看
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对针刺拔罐发泡疗法的操作方法及治病机理已经非常清楚了,这些知
识对想要了解针刺拔罐发泡疗法相关知识的朋友是很有帮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