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循证护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饮食 指导 : 饮 食治疗 的意义 ; 食 物交换份 ; 饮 食 的误 区 糖 尿 病 的定 义 、 临床 表现 ; 各 项检查 的 目的、 意 义、 注 意 事项 、 配合 要点
运动指导 : 运 动 治疗 的 意 义 ; 各 种 强 度 的运 动 方 法; 运 动 的 注 意 事 项 常 用 降糖 药 物 的 名称 、 种类 、 作 用、 用法 ; 胰 岛 素 的 种 类及 作 用 糖 尿 病 的 自我 监 测 方 法 ; 进 行 胰 岛 素 治 疗 者 教
临 床 经 验 并考虑患者 的价值 观及 意愿 , 三 者完 美结 合 , 制 定 1 . 2 . 2பைடு நூலகம் 床 护 理 路 径 的 实 施 科 室 成 立 C N P小 组 , 由科 主 出 相 应 的护 理 决 策 及 措 施 。其 实 践 程 序 包 括 : 循证 问题 ( E v i — 任、 护 士长 、 责任 护 士 、 主管 医生 、 营 养 师 组 成 。C NP小 组 根
2 ] 。两 组 患 者 入 院 后 , 均按照 C N P既 定 整体护理模式 , 使护理程序标准化 , 以患 者 入 院 到 出院 期 间 每 都 有 相 应 的 标 准 计 划 [
天的成效护理作 为标准值 , 其 功 能 是 运 用 图 表 形 式 提 供 有 序 顺 序 进 行 固 定 内容 的健 康 教 育 。 每 日健 康 教 育 内 容 不 同且 不 性 和 时 间性 的 有效 照 顾 。为 探 讨 循 证 护 理 与 临 床 护 理 路 径 整 重 复 。具 体 内容 见 表 2 。 合 后 的教 育 模 式 对 糖 尿 病 患 者 健 康 教 育 的 效 果 , 选 取 我 科
d e n c e t r i g g e r e d ) 、 循证支持 ( E v i d e n c e s u p p o r t e d )循 证 观 察 据 糖 尿 病 的 病 因 、 发病机 制、 治 疗措 施及《 中 国糖 尿 病 护 理 及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脑卒中病人压疮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脑卒中病人压疮防治中的应用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糖尿病脑卒中病人中,压疮的防治尤为重要。
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和血液循环障碍,皮肤易受损,容易发生压疮。
脑卒中患者常常卧床休息,容易产生长时间的局部压力,增加皮肤受损的风险。
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脑卒中患者的压疮,成为护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将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脑卒中病人压疮防治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脑卒中病人压疮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分析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脑卒中病人压疮防治中的原理,探讨其对压疮预防的作用机制;2. 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脑卒中病人压疮防治中的具体方法和实施步骤,以及不同方法的效果比较;3. 评价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脑卒中病人压疮防治中的效果,包括降低压疮发生率、减轻疼痛和促进伤口愈合等方面的影响;4. 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脑卒中病人压疮防治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挑战;5. 展望未来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脑卒中病人压疮防治中的发展趋势,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3 研究意义压疮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在糖尿病和脑卒中患者中更为常见。
在临床实践中,压疮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降低生活质量,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
对于糖尿病脑卒中患者来说,有效预防和治疗压疮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脑卒中患者压疮防治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更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为糖尿病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保障。
通过本研究,还可以为循证护理在其他疾病或病种的护理实践中提供借鉴和启示。
【2000字】2. 正文2.1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脑卒中病人压疮防治中的原理循证护理注重依据最新的临床研究和最优化的临床实践指南,采用基于证据的方法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护理方案。
对于糖尿病脑卒中病人而言,这种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其特殊的需求,减少发生压疮的风险。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各75例。
比较两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遵医行为以及血糖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
结果:循证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均有明显下降,循证组下降更明显,生活质量得分循证组高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循证护理较常规护理控制血糖水平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标签:循证护理;糖尿病;应用糖尿病是一种难治的慢性终身性疾病,且容易产生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上以综合治疗为主,护理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理念,以其遵循科学证据,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逐渐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拟探讨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糖尿病患者共150例,均符合1999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循证护理组75例,男36例,女39例,年龄最小为39岁,最大为78岁,平均年龄为(47.8±6.5)岁;病程6个月~19年,平均病程为(10.2±1.9)年。
常规护理组75例,男37例,女38例,年龄最小为38岁,最大为75岁,平均年龄为(49.8±6.4)岁;病程7个月~18年,平均病程为(9.9±1.8)年。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循证护理组按循证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观察护理。
首先,收集患者身体、心理等相关资料,确定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文献检索,搜集护理证据并评价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先进性,最后将搜集的证据结合护理实践和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常规护理组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
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李春红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7)011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和研究循证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遵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并按照双盲对照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入组的所有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患者同时给予循证护理措施,比较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满意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经过对比研究发现,实验组总满意率显著占优势,且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其焦虑自量表评分和抑郁自量表评分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均呈现降低,且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执行循证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增加护患之间沟通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预防和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总页数】3页(P1502-1504)
【作者】李春红
【作者单位】518172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施行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J], 李燕;韦芳荣
2.预见性护理联合循证护理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宋明明
3.预见性护理联合循证护理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宋明明
4.脑梗死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J], 袁冬彦
5.急性心梗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J], 马文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循证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2 1 年第 1 01 5卷第 1 期 6
史 川 临 床 药 杂 忠
Jun I f l i l dc ei rci o ra o i c in Pal c C n a Me i n c ・I ・ 7
循 证 护理 干 预 在 糖 尿 病 足 患 者 中的 应 用 及 效 果
sac at i ns a dw r i ddrn o yit cnrl ru 4  ̄e)a dn ri ru 4 erhp rip t, n ee v e a dml o o t o p( 3css n us ggo p(0 ca d i n og q n
cs s .Th o to r u ste tdwihr u ieciia n rig,a d t en rigg o p wa i— ae ) ec n r l o pwa ra e t o t l c l usn g n n n h u sn ru sgv
s t fcin t ,ten rig g o pweesg i c n l etrta h o to r u ,whc elce a i a t ,ec h usn r u r inf a t b te h n t ec n r l o p s o i y g ih rf td e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朱晓萍 海宁市人民医院 浙江省海宁市 314400
【摘 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 研究组(接受循证护理)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护理 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循证护理运用于糖尿病护理后,能够改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对患者糖尿病病情进行评估,如是否 有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 平,是否有冠心病、高血压等伴随疾病, 分析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用药情 况。 1.3.2 疾病教育
(1)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就糖尿病的 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与患者进行沟通 , 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2)让患者能够识别并发症的临床表 现,以便早期治疗。
免漏服。 (4)协调患者就诊时间,目的是让患
者在出院后能够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避 免血糖波动过大。 1.3.3 胰岛素护理
大多数患者对胰岛素泵存在顾虑,护 士应耐心讲解胰岛素泵治疗的方便性和优 越性。置泵前护士向患者解释胰岛素泵的 使用事项,建立血糖监测表,注射部位选 择在大腿外侧、臀部皮下、腹壁、上臂三 角肌等部位。 1.3.4 心理支持
232
Copyright©博看网 .2cn0.16A.l0l5 Rights Rese 行交流沟通,让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好感。 对于担心血糖水平过高,焦虑、恐惧的患者, 护士要做好心理安抚,首先要告诉患者血 糖的治疗不能一蹴而就,控制血糖是一个 缓慢的过程,通过长期服用药物,可以明 显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缓解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1.3.5 饮食护理
循证护理在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有效应用

循证护理在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有效应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患上糖尿病的情况也日益严重。
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超过一半患有糖尿病,并且大部分是II型糖尿病。
针对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循证护理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应用方式。
本文将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有效应用。
一、循证护理概念循证护理是指通过系统性地收集、评估和应用最新的、最可靠的证据,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治疗和护理。
循证护理强调将临床实践与最新的科学证据相结合,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
在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循证护理的应用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加科学、有效地管理患者的病情。
1. 个体化治疗方案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多种多样,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循证护理通过对大量的临床试验和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了一些可行的治疗方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并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改进。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更加精准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的效果。
2. 药物治疗的选择在老年II型糖尿病的治疗中,药物的选择尤为重要。
循证护理通过对各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进行全面评估和比较,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更加科学、可靠的药物选择依据。
循证护理也提醒护理人员关注老年患者的肾功能和心血管风险,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3. 营养和运动干预除了药物治疗,循证护理也强调对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和运动干预。
通过对大量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循证护理得出了一些科学的营养指导和运动方案,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和体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心理支持和教育循证护理也强调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对老年II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
通过科学的心理干预和专业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疾病的知识,增强治疗的信心和合作意愿,进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5. 随访和评估循证护理强调持续的随访和评估对治疗的重要性。
通过定期的随访和评估,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分析

糖尿病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分析目的分析对糖尿病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9月~2013年8月收治的13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方法分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护患满意率的差异性。
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反应。
标签:糖尿病;循证护理;干预效果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隨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糖尿病可引起多系统并发症,包括足部、眼、肾、神经、血管等病变,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对患者个人、家庭、社会均造成严重负担。
在药物治疗期间的护理质量对病情的控制具有重要的影响[1]。
循证护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本文分析了对糖尿病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5月收治的130例糖尿病患者,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研究对象排除1型糖尿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精神障碍、智力障碍、意识不清、严重视力、听力和语言障碍等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共计65例,年龄43~76岁;体重54~85kg;病程1~12年;文化程度包括本科3例、大专14例、高中22例、初中20例、小学6例。
实验组患者共计65例,年龄45~75岁;体重55~86kg;病程1~11年;文化程度包括本科2例、大专15例、高中24例、初中19例、小学5例(见表1)。
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糖尿病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标签:循证护理;糖尿病护理;应用效果
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即糖尿病,这一疾病有着非常多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研究表示,在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不仅要展开监测血糖的工作,还需实施护理干预,本文对循证护理的应用作了相关的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
常规组: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为(53.69±6.48)岁。
病程为3~11年,平均病程为(6.36±1.53)年。
实验组:男性18例,女性24例,年龄38~66岁,平均年龄为(52.87±6.34)岁。
病程为1~9年,平均病程为(6.23±1.42)年。
对比常规组和实验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包括循证护理问题的确定和寻求护理支持以及循证护理的运用。
糖尿病这一慢性疾病是终身性的,而且很多患者并没有掌握足够的疾病知识,所以极易产生悲观心理,并对自身疾病感到焦虑。
在这种情况下,要确定好相关的护理问题,并寻求循证护理支持,对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查找,对专题小组进行设立,结合患者需求制定护理计划,并运用于实践[1]。
第一,心理护理,很多患者患病之后都要承受极大的治疗痛苦,压力也较大,因此极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所以医护人员要结合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助于其树立起抵抗疾病的自信心,这样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也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其负面情绪。
第二,健康宣教。
医护人员可通过座谈会的方式来宣传疾病相关的知识,这样能够让患者了解到自身疾病的发病原因以及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其清楚自身的疾病状况。
第三,饮食护理,要想控制好血糖,饮食护理必不可少。
相关的研究表示,科学的饮食可助于患者血糖的稳定,因此医护人员要同患者情况相结合,对饮食计划进行制定,确保患者饮食营养均衡,并能摄入所需的热量[2]。
第三,运动护理,
运动可对患者体内血脂的代谢情况进行改善,避免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而医护人员需叮嘱患者进行慢跑和太极以及慢走等运动,并鼓励其长期坚持。
此外,为了防止患者出现低血糖,应让其携带饼干和糖果等食品。
第四,药物指标,血糖控制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即药物,按时按量服药能够使患者血糖指标稳定得以保障。
因此医护人员要叮嘱患者严格按照剂量服药,并注重服药禁忌。
此外,要指导患者进行胰岛素的自我注射,让其不应反复注射同一部位[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以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
护理后,常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7.31±1.48)mmol/L,餐后2h血糖为(10.32±2.51)mmol/L,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6.01±0.53)mmol/L,餐后2 h血糖为(8.96±1.59)mmol/L,对比两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常规组:10例患者感到不滿意,20例患者感到满意,12例患者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8.2%。
实验组:4例患者感到不满意,22例患者感到满意,20例患者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1.3%。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在护理领域中,循证护理也得以广范围的应用,实践证明,通过循证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缓解患者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
在本文的研究中,选取9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从研究结果来看,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常规组[4],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代表,循证护理的实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
总而言之,循证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护理中,有极高的临床效果,可广泛地推广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张积英,栾照敏.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前后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差异比较[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2):271-274.
[2] 马小琴,周宁,汪永坚在,等.熏洗法应用于糖尿病护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1):4468-4471,4472.
[3] 陈小娟,曹翠容,黄宇美,等.糖尿病护理团队合作思路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3):67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