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的语言及文字特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西南官话:
分布在湘北、湘西和湘南,分四片。 a. 常澧片:包括常德、汉寿、桃源、安乡 (大部分)津市、临澧、澧县、石门、慈利、华容 b. 吉张片:吉首、古丈、保靖、花垣、沅 陵、张家界、永顺、桑植、龙山、凤凰 c. 怀靖片:怀化、芷江、新晃、靖州、通 道、黔阳、洪江、会同、麻阳 d. 湘南片:永州、冷水滩、新田、宁远、 蓝山、江商业、双牌、道县、东安、江华、郴州、 桂阳、宜章、临武、嘉禾(双语区)
C.赣语: 临湘、岳阳(东部)平江、浏阳、醴陵、攸 县(大部分)、茶陵、炎陵县(西北部)、安仁、 永兴、资兴、耒阳、常宁、隆回(北部)、洞口 (大部分)、绥宁(北部) D.客家: 湘东南的汝城、桂东、炎陵县(大部分), 此外,茶陵、平江、攸县、浏阳的少数地区 E.乡话: 沅陵西南部以及溆浦、辰溪、泸溪、古丈、 永顺、张家界等地与沅陵交界的地区 F.湘南土话: 湘南片的地区,一县之内有多种土语
(二)元音、辅音
1、元音:气流经过口腔不受 牙齿、嘴唇、舌头、喉的阻碍直 呼而出,可自成音节。 2、辅音:气流通过口腔时受 到上述某一部分的阻碍。只能和 元音相拼才能成为音节。
(三)发音部位:
双唇、唇齿、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 尖后音、舌面、舌根。 发音方法: 塞音、塞擦音、擦音、边音、边擦音、 鼻音、清音、浊音、 送气、不送气。
(二)言语识别的作用
1、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和方向 2、为并案提供言语方面的依据 3、为认定书写人提供言语方面的 依据 4、为审查犯罪嫌疑人真实身份提供帮助 5、进行声纹鉴定、为诉讼提供证据
六、言语识别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一)与文字艺术、历史学、民俗学等学科的关系
家住江面铺大雪 , 远望里遥其一村。
(四)清音:气流受阻,不振动声带。
浊音:气流受阻同时振动声带。
(五)声母、韵母:
音节开头部分的辅音称声母,其余为韵母, 只有韵母的字称零声母。
(六)韵头、韵腹、韵尾
韵头:也叫介音,是韵母开头部分。发音时一 带而过。发音不清晰。 韵腹:是主元音,是韵母的中心部分,一般由 低元音或中元音充当发音清晰、响亮。 韵尾:是韵母的收尾部分,由元音或辅音充当 发音不清晰,也不响亮。
第十章
案件言语分析与鉴定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言语识别的概念、熟 悉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 次、不同职业作案人的言语特征、掌 握进行言语识别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言语特征、识别的方法
教学课时:
6课时
第一节
言语分析与鉴定的基本概念
一、语言、言语
1、语言: 是以语言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 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 2、言语: 是语言的个人变体,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为 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使用语言 的行为和结果。
(1)华北次方言: 分布在河北省(北京、天津)、 河南、山东、东北三省以及内蒙 古自 治区的部分地区。可分为六个土语群。 (2)西北次方言: 分布在西北各省、自治区汉人聚居处, 包括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新疆汉族地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 地区。
(3)西南次方言:(西南官话) 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湖北的 大部分地区(鄂东、黄冈地区及东南咸宁 地区除外),河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及 广西北部。 (4)江淮次方言:(下江官话) 分布在江苏、安徽、长江以北,淮河以 南地区(蚌埠一带除外),还有江苏镇江 以西,(包括镇江),江西九江以东的沿 江地带。
(二)方言字特征:
指带有地域性的文字及其特殊写法。以下有几种: 1、方言字特征:囡、尕 2、地域性简化字特征。 (1)非规范的形声简化字: (2)非规范的非形声简化字: 3、外来汉字特征: 日语: 东南亚: 4、繁体字特征: 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以及国外的汉 语区汉字没有简化,仍然使用,因而有一定的地域性。
5、客家方言区:
占汉语人口的4%,分布在广东东北部,福建 西部,江西南部。此外台湾、四川华阳凉水井有 零散分布。代表话:广东梅州。
6、赣方言区:
占汉语人口的2.4%。分布在江西省中部、北 部(北部沿江地带除外),湖南北至临湘,南至 汝城的狭长地带,湖北的东南角。代表话:南昌 话。
7、闽方言区:
是汉语语音最复杂的一大方言,占汉语使用人口的4%, 分布在福建省、台湾省、广东潮汕地区、海南地区、 浙江南部温州地区,以及舟山群岛。 A.闽南次方言: 分布在厦门、漳州、泉州三市及龙溪、晋江、龙 岩的一部分等地区。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80%人 口)。以厦门话为代表。此外,广东东部汕头、海南 岛、雷州半岛部分地区、浙江南部平阳、玉环、舟山 群岛、江西铅山、上饶、玉山、广西中南部、桂平、 北流等县市也有闽南方言的足迹。 B.闽东次方言: 北片包括以福安为中心的山区各县,南片包括以 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下游各市县。以福州话为代表。 C.闽北次方言: 分布在建瓯、建阳、崇安、松政和浦城五县,以 建瓯话为代表。
击鼓撞钟几时休? 唐宋帝王上下同, 人生一世往何走? 庚次甲戌为长兄。代号以名庚笔画88947
(二)与地理学、方言学等的关系 (三)与司法精神病学、犯罪心理学的关系
第二节 言语人所在地区的识别
一、汉语语音常识 (一)音节:
是人们在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 言的自然单位。汉语里一个汉字就是一个 音节。 1、音节: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的。 2、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分元音和辅 音。
(3)词义宽窄不同形成的方言词。 呷、肥 (4)单双音词形成的方言词。 面、粉 (5)自然地理条件不同形成的方言词。 冰、霜、雪 (6)保留古汉语词形成的方言词。 食:(粤、客、吴)吃 。 饮:喝( 粤) (7)借词形成的方言词。 埋汰、菲林、卡通片
3、方言语法特征:
方言语法的面比较宽,在案件言语材料中,反映较 多的方言语法特征有以下几类: (1)重叠特征: 妹妹、哥哥,北方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广泛运用 重叠方式。而粤、闽、客没有这种重叠方式。 (2)附加特征: “儿”尾主要颁在北方方言区,南方各大方言(除吴 方言) 大多缺“儿”尾。 “子”尾:吴方言、湘方言、四川、客家方言,比北方 方 言丰富。 “仔、佬、阿”:见于沿海地区方言。吴、粤、闽。 (3)词序特征: (4)句式特征:
(二)现代汉语的方言分区及其语音特点:
分类:主要是以语音为标准,词汇、语 法为次要,不能以地理为标准,但与地理环 境有联系。 1、北方方言区:人口占70%,区域占75%, 包括长江以北地区,四川、云南、贵州、广 西北部地区,湘西北地区,湖北除东南角外 的大部分地区,长江以南的江苏镇江以西, 九江以东的沿江地带,代表话是北京话,可 分为四个次方言区。
2、按言语的社会种属性和个性特点 来分:
地域性言语的识别 社会性言语的识别 病态言语的识别(精神病和 聋哑人言语的识别) 个体言语的识别(言语风格 和声纹鉴定)
五、言语识别的任务和作用 (一)言语识别的任务 依法对有关案件的言语材料进行 分析和鉴别、判断言 语人的社会属 性和个人特征,确定案件言语与嫌 疑人的关系,从而为划定侦查方面 和范围提供依据,为认定作案人提供 证据。
四、言语识别的对象和内容
(一)言语识别的对象
1、按言语与案件性质来分 2、按言语与案件事实的联系来分: 3、按言语存在的形式来分 现场口头言语材料 书面言语材料 视听言语材料 电子言语材料
(二)言语识别的内容
1、按言语的构成成分来分: 言语的形式识别(包括文 字、语音、词汇、语法) 标点符号的识别 言语内容的识别 言语表达水平和风格的识别
三、 地域性言语特征
(一)方言特征: 1、方音特征:通过字音(音节)表现出来的 分这声、韵、调类特征。 (1)声类特征:如:燃、叠、烫。 (2)韵类特征:如:烂和乱,团和谈。 (3)调类特征: 2、方言词语特征: (1)词素颠倒形成的方言词。在吴、客、粤 方言中出现得较多。 晨早(粤)、棒冰(吴) (2)词素部分不同形成的方言词。 单车:线车 下雨:落雨
(七)尖音、团音
尖音:Z、C、S、跟i.u.y开头的韵母拼成的音 节。(普通话无尖音) 团音:j.q.x跟i.u.y.或i.u.y开头的的韵母拼成的 音节(普通话有团音)
(八)四呼
开口呼:没有韵头,韵腹不是i.u.y的韵母,称 开口呼韵母。 齐齿呼:以i做韵头或韵腹的韵母。 合口呼:以u做韵头或韵腹的韵母。 撮口呼:以y做韵语言进行犯罪,或在犯罪过程中说出 来或写下来的话。
三、言语识别与语言分析
1、言语识别: 是运用语言学和有关技术科学的知识、 原理和方法,研究言语人的言语特点和规 律,分析、鉴别案件材料中的言语特征, 并以此判断言语人的社会种属性或认定言 语人的一种技术侦查和司法鉴定手段。 2、语言分析: 是指汉语语法中对语言的结构形式的 分析。
4、粤方言区:
占汉语人口的6%,分布在广东中部、西南部、广西南 部、香港、澳门,散居在北美、南洋、东南亚的华侨。 代表语:广州话 分为四个次方言区 A.粤海次方言: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粤西肇庆一 带以广州话为代表。 B.高雷次方言:分布在雷州半岛、高州、雷州一带, 以阳江话为代表。 C.四邑次方言:分布在台山、新会、恩平、开平四县 美洲华侨、华裔大多原籍四邑。 D.钦廉次方言:分布在广西南部钦州一带。 E.桂南次方言:分布在广西东南部南宁、梧州、玉林 等十多个县市
湖南汉语方言分布情况
湖南省汉语分布广,使用人口多。其 方言大到可以分为湘语,西南官语、赣 语、客家话、乡话、湘南土话等六种。 A.湘语:主要分布在湘江、资江流 域。湘语古全浊声母,有的方言 “清音化”。且一般为不送气。 分为长益、娄邵、辰溆三片。
a. 长益片:包括长沙、株州、湘潭、宁 乡、安乡(东南部)、湘阴、汩罗、岳 阳(部分)、南县、沅江、安乡(东南 部)、益阳、桃江、衡阳、衡南、衡东、 衡山、邵东、绥宁(南部)、安化(东 部)、浏阳(西部) b. 娄邵片:包括娄底、双峰 、湘乡、涟 源、冷水江、新化、安化(西部)、邵 阳、隆回(南部)、 武岗、新宁、城步、 祁东、祁阳、洞口(东部一部分,黄桥 镇、金田、杨林乡) c. 辰溆片:辰溪、泸溪、溆浦
(九)声调符号和附加符号
1、声调符号: 国际音标通常采用一种五度制调 符。即分成低、半低、中、半高、高。 2、附加符号: 送气:鼻化:自成音节的辅音: 两可: 清音化: 浊音化:
二、汉语方言的形成、特点及分类
(一)方言及其特点:
1、方言:是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 个地区使用的话,是语言分化的结果,跟 标准语相比,不同方言有不同的语音系统、 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 方言与标准语的关系: ①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从属与被从属的关系。 ②标准语是以一个方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其 它方言服从于它。 ③标准语也要从其它方言中吸收有益的成份, 不断丰富自己,不是互相排斥,是互相依存。
2、吴方言区: 占汉语使用人数的8.7%,分布在江苏省长江 以南的镇江以东(镇江除外)部分和长江北岸 的靖江、启东、海门、安徽南部的铜陵、太平 地区、浙江省的绝大部分。代表话是苏州。 (1)江浙次方言: 江苏、浙江的北部(包括上海),是吴语的 正宗。 (2)浙南次方言: 分布在浙江中部和南部,中部以绍兴为代表, 南部以平阳为代表。平阳地处温州的南部和闽 方言交错,当地只有瓯语,蛮语属吴方言属闽方 言。
3、湘方言区:
占汉语人数的5%,主要分布在湖南中部和南 部。湘水、资水流域和沅江中游东岸的部分地 区。(岳阳、长沙、株州、湘潭、双峰、衡阳、 邵阳等主要县市,占全省面积的一小半),此 外,广西北部的全州、灌阳等地。 湘方言分二支: 1、新湘语:分布在湘北、湘中一带少数较大 的城市中。 2、老湘语:广泛地流行湖南中部,沅水东南, 湘水以西和资水流域。
2、方言的特点: ①方言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②在本方言区内,方言具有全民 性(无阶级性)。 ③方言具有特殊性。具有自己的 语音、词汇、语法系统,不同 于全民共同语和其它方言的特 殊性。 ④方言同语言一样,具有渐变性, 即稳定性。
3、方言形成的历史原因 ①根本原因:社会的分化引起了 语言的分化,社会的统一引 起了语言的统一,语言的发 展具有渐变性规律。 ②直接原因:a.人口的自然分布。 b.人口的集体迁徙。c.地理的 因素。d.同异族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