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的实践与体会

目前 在全 县农业 生产 中, 一家 一户 的生产经 营状 况 占相 当大 的 比重 , 与机械 化育插 秧要 求 的规 模化 这 生 产存 在一 定 的矛盾 。
机械 化插秧 可 以有效 地控 制苗 数及 其均 匀度 , 机
插 秧 的每 亩基 本苗 较少 ,而 且 田间苗相 对均 匀一 致 ,
个 体间 差异 小, 以有效 避免 个体 间争 光争 肥情况 的 可
2 推 广 机 械 化 插 秧 技 术 的 体 会
作者简 介 : 赵建 亚 ( 7 - , , 士 , 艺师 , 1 4 )男 硕 9 农 泗洪 县农 业委 员会 、 技 中心 副主任 。 农
2 0 0 l 1
2 1 强 化 领 导 、 重 宣传 . 注
农 田生 产 的人员年 龄偏 大 , 机械 化育 插秧技 术没 有 对 充 分 的认 识 , 为机 械化 插 秧 要花 大 本钱 , 认 而且 操 作
起 来 较 繁琐 ,不能 用 发展 的眼光 看 待机 械 化插 秧 技
术 。
农 业机械 化 是实现 农业 快速 、 效、 耗 、 准化 高 低 标 生产 的基本 条件 , 是农 业现 代化 的重 要标 志 。水稻机 械化插 秧完 全不 同于传 统 的手工 插秧 , 可极 大地促 它 进水稻 生产 机械 化 、 模化 , 规 标准 化 的发展 , 高农 业 提
113 机械 化 插秧具 有 “ .. 六省 ” 两增” 点 和“ 优
碍 了水稻 的生产 与 发展 。水 稻机 械 化 育插 秧 技 术 是 运用 一套专 门的育秧设 施 , 以插 秧机代 替 手工 的一 种 水稻机 械化 种植 技术 与方 式 。近 年来 , 洪县按 照 中 泗
科技种菜尝甜头 泗洪县刘丙刚蔬菜家庭农场

・家庭 农 场 ・
科技种菜尝甜头
泗洪县刘丙刚蔬菜家庭农场
的 书籍 , 观 看科 技光 碟 , 订 阅《 农家 致富》 《 江 苏农 业科 技 报 》 等 1 0多 种报 刊 , 还 积极 参加 市 、 镇、 村 组织 的 农业 科 技 培 训 。 ” 他还 编 印 了通 俗 易懂 的蔬菜 种植 小册子 , 发 放给
带 领大 家共 同增 收 。 大 多 由于 生产 面积 小 , 栽 培技 术落 走 进 该镇 洋井村 , 绿 油油 的菜 后 等 原 因 , 生 产 收 益普 遍 偏 低 。 刘 园里正 散发 着淡 淡清 香 , 这 就 是蔬 丙 刚通过 创办 蔬菜 家庭 农场 , 带领
菜 种 植 示 范 户刘 丙 刚创 办 的蔬 菜 周边 农户 采用 科学 种植 方法 , 聚零 家庭农场。 在成为农场主之前, 他 为整 、 统一 生产 、 规 模经 营 , 有 效提 是 一名 菜农 , 也卖 过化 肥 、 农药 等 。 高 了 农 业 生 产 效 益 。2 0 1 5年 , 他 由于农 村劳 动力 缺乏 , 他还 购 买 了 在 该村流 转 了 3 0 0多亩 地 , 种 植 豇 三轮摩托, 每到种植季节, 就 帮 助 豆 、 毛豆、 刀豆 、 西瓜、 甜瓜、 花菜、 村 民把化 肥 运送 到 田头 。 肯于 吃苦 香葱 、 韭菜 等 1 0多 种果 蔬 , 并 带动 并热 心 服务 村 民的他 , 在群 众 中赢 周边 农户 一 同种植 , 再 由他 统 一收 得 了 口碑 。 这样一年下来, 能 赢 利 购 、 销售, 实 现 种 植 户 亩 均 年 收入 3 5 0 0~ 5 0 0 0元 , 是 传 统 种 植 方式 随着经 济发 展 , 刘 丙 刚察觉 到 的 3~ 5倍 。 这 种“ 家 庭 农 场 +农 了机 会 : “ 我 想在 蔬菜 种植 方面 有 户 ” 的种植 模式 , 促进 了农 业增 效 、 所 突破 , 便 阅读各 类有 关蔬 菜种 植 农 民增 收 。 ( 周 亮)
安徽省泗县积极探索农业插上互联网“翅膀”下的发展

安徽省泗县积极探索农业插上互联网“翅膀”下的发展
图:“互联网+多功能大循环农业+金融产业联盟高峰论坛近日,由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主办的“互联网+多功能大循环农业+金融产业联盟高峰论坛”在安徽泗县召开。
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季昆森作了“多功能大循环农业前途无量”的主题演讲,称多功能大循环农业是大系统综合的新业态,是跨产业跨学科的新模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与会专家分别作了“让农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和“社会农业产业链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主题发言,原林业部世界竹藤中心常务副主任岳永德作了食品安全专题报告。
该次会议吸引了众多农业方面的专家学者、企业及种植大户代表积极参与,并为下一步相关产业整合及农业产业链平台的搭建落实指明了方向。
原标题:“互联网+大循环农业+金融产业联盟高峰论坛”召开。
春到上塘的风雨历程——原泗洪县上塘公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纪实

向 富 也 没
希望 的火 花 , 点着 了大 家心 中的干 柴 。他 的意见 得 到
了全 队干部 群众 的一致 拥 护。 面对 大 家 的激 情 . 刚 陆 严肃 地说 : 分 田承包 , 愿 意担 这 个 风 险 . 果 出 了 “ 我 如
r 劳 ,.
。
后 的第 一个 丰 收年 。当年 全 队粮食 总产 76 .5万公 斤 , 经 济 收入 24 .l万元 , 均 口粮 2 0 人 1 6公 斤 , 均 纯 收 人 入 5 .0元 , 26 结束 了 2 0多年 吃救 济粮 的历史 , 17 由 98 年 吃 1万 多公 斤 反 销 粮 而 变为 向 国 家 出售 余 粮 11 . 万公 斤。 门见喜 , 开 一花 报 春 , 苏庄 迈 出 了农 村经 济 小 改革 的第 一步 。
,
满 色 不 园 ~一 ‘住 春 关 一 ” …
队召开 了秋 播现 场会 , 要求 所有 党 员干部 严格 执 行县 委决议 , 把分 到 社 员手 中的土地 收 回来 。县调 查 组在 上塘 处 处 不 受欢 迎 , 们分 别 找 各 大 队 、 产 队 干群 他 生
深地 受到 安徽 省“ 田到 户” 分 的影 响 , 播 里 经 常播送 广 安徽 搞联产 承包 的消息 。 其是 垫 湖大 队小 苏庄 的定 尤
额 承 包 , 挑 起 了 陆 刚 的 兴 趣 。 他 向家 人 说 出 了 自 己 更 会.
), 》
由 ”
想 带领 群众 分 田承包 的打 算 ,母 亲含 着老 泪 劝他 , 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值 仅 承 包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对话安徽省泗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机遇与挑战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对话安徽省泗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机遇与挑战汪洋【期刊名称】《农村工作通讯》【年(卷),期】2013(000)018【总页数】3页(P62-64)【作者】汪洋【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对话人:泗县县委书记王娟泗县县长王法立泗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迎冬泗县副县长郭金玲安徽省泗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总面积1787平方公里,人口94万,有耕地200万亩,林地60万亩,可养水面6万亩。
近年来,先后荣获“中国山芋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安徽省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先进县”等称号。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泗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加快发展的重中之重,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农业与农村发展取得积极进步。
记者围绕泗县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与该县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交流。
记者:首先请王娟书记简单介绍下泗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王娟:好的。
泗县平原广袤、四季分明、水资源充裕,生态环境良好,适宜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和全产业链运营。
今年以来,我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克服自然灾害影响,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
截至7月底,预计全县农业总产值32.3亿元,同比增长9%,农业增加值18.6亿元,同比增长9.5%;全县四大产业生产产值达到53.2亿元,完成年任务的79.4%,四大产业加工产值达到54.2亿元完成任务的72.25%;预计农民现金收入4500元,新增耕地流转面积3.8万亩。
记者:作为典型的皖北农业大县,泗县如何突出传统优势,发展现代农业?王法立: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我县因地制宜,突出传统优势,大力发展粮食、林木、畜牧、果蔬等四大支柱产业,成效明显:一是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升。
随着国家的惠农支农政策力度加大,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
今年我县落实小麦面积共176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1万亩,小麦单产453公斤/亩,总产79.7万吨。
泗洪调研报告2

泗洪调研报告2第一篇:泗洪调研报告2洪泽湖面源污染调查报告大一这个暑假,我接了一项艰难而又有意义的任务—环洪泽湖生态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的问卷调查。
以前,从未做过任何形式的问卷调查,说真的,对我来说真是难上加难。
不过,既然接受了这项任务,我就会尽力去完成。
首先,对这个问卷调查我也不太懂,我不太明白农业面源污染的涵义。
于是我去网上搜了一下,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活动中,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他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
这些污染主演来源于农田施肥、农药、畜禽、水产养殖及居民生活垃圾。
农业面源污染是最为重要且分布最为广泛的面源污染,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通过农田地标径流和农田渗透形成地表和地下水环流污染。
环洪泽湖生态区遭受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在洪泽湖生态保护变得日益重要的今天,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关键。
通过问卷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普遍农民都认为农村和农业生态环境已遭到污染,但不是很严重。
这些污染物主要来自农村的生活污水以及农田流失的化肥、农药,有一小部分是由于农户的人畜粪便未作无害化处理,随意堆放。
化学农药对洪泽湖区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了鱼类的正常的生长,容易引起洪泽湖富营养化。
湖泊富营养化主要原因是氮磷含量过高,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积累,引起藻类的迅速的繁殖,形成蓝藻水华。
湖泊一旦产生严重的富营养化就很难修复。
我国的巢湖,滇池虽经多年治理,富营养化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目前,洪泽湖富营养化程度较轻,防治富营养化应以预防为主。
因此要在加强治理污染源及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同时,应通过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集中控制农村居民生活污水,科学发展水产养殖业等措施来控制洪泽湖的面源污染。
面对日益严重的面源污染,如何防治农村面源污染?一是要提高对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问题的认识。
“泗水模式”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访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夏理华

汉百U5淡/程宁宁由P箱:37656027@q q.c o m泗水县简介:泗水县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是鲁中南地区一个典型的山区小县,全县总面积1118.96平方公里,辖13个镇(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403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63.8万,其中农业人口43.07万,占总人口的67.5%;境内耕地面积83.6万亩,有林地面积47.5万亩,甘薯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5万亩。
泗水县是济宁市唯一的纯山区县,这里生态环境良好、景色秀美,但是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较差。
近年来,泗水县委、县政府立足“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一理念,攻坚克难,奋力拼搏,探索出了一条山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在农业领域,泗水县先后荣获“中国优质地瓜原产地”“中国优质西瓜之乡”“中国优质花生之乡”“中国优质林果之乡”“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推广与监管示范县”“全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农村百事通在百ifi谈/202104记者:泗水县在外有“生态美、底 蕴深、区位优、产业强”的美誉,麻烦 您介绍下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夏理华:“底蕴深”是指泗水县 文脉兴盛、圣贤辈出。
泗水县是伏羲、舜帝的故乡,东夷文化的摇篮,卞姓、仲姓的发源地,是至圣孔子的诞生地、先贤仲子的故里、儒家学说的重要发祥 地。
“生态美”是说洒水县境内天蓝 地绿、山清水碧、泉多景美。
在全县 1118.9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遍布了561 座山、33条河和上百个湖塘,以及美丽 古老的八大泉群,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
“区位优”是指泗水县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通达四方。
兖石铁路、鲁南 高铁横贯东西;日兰高速、董梁高速分 列南北;东连京沪高速,西接京台高 速、京沪高铁,距济宁机场仅30公里。
优越的区位优势,使泗水县融入了京沪 高铁经济圈。
“产业强”是指泗水县大力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重要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国家“三农”政策不断推出,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开始关注乡村的发展和建设。
作为一名社会实践者,我和我的团队深入乡村,开展了一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调查,并撰写了此次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我国乡村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口外流、产业萎缩、环境污染和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愈加突显。
为此,我们选择了江苏省泗洪县的某个乡村作为调查对象,以了解该乡村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
二、调查概况我们在该乡村进行了一周的实地调查,主要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
共计发放问卷40份,访谈农民10人,对乡村各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观察和记录。
最终,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三、调查结果1.基础设施方面:该乡村的教育、医疗和交通设施都比较落后,学校和医院设施陈旧,道路狭窄且不完善,高速公路、铁路与城市相隔较远。
2.生态环境方面:该乡村的生态环境总体较好,但仍存在垃圾乱倒、污水直排等问题,这些问题亟需解决。
3.产业发展方面:该乡村的主要产业为农业和畜牧业,但因缺乏现代化技术、人力资源和市场渠道,产业增长乏力。
同时,该乡村在旅游业方面的发展潜力很大,但缺乏相应的投资和规划。
四、建议与方向1.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优化补齐农村教育、医疗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短板,提高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保障水平。
2.生态环境方面: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治理垃圾乱倒、污水直排等问题,建立健全的预防和修复体系,使生态环境更加美好。
3.产业发展方面:引进技术和人才,推进农村产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鼓励旅游业发展,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五、总结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次调查使我们更加了解乡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些可行的方案和思路。
希望未来乡村振兴能够走上更加良性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冒 泗洪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江苏省泗洪县耕地面积200万 亩,年粮食总产量26.6亿斤,是全国 产粮大县。泗洪县以土地集中、居住 集中、项目集中(三集中)为总抓 手,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探索新 形势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取得了显 著成效。三集中的核心是土地集中, 把碎片化分散农业转变为连片条田化 的规模农业,把农民分散居住转变为 集中居住,涉及到土地流转承包、农 机装备的改善、农业生产技术的应 用、农业投入的变化、农业收益分配 关系的调整、农民身份和农民意识的 转变等方面。泗洪县转变农业生产方 式的内涵和外延涵盖了丰富的内容, 是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基本生活形态 的重大变革,是朝着规模农业迈进不 可逆转的重大举措,是推进现代农业 发展的积极探索。 一、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 基本情况 (一)土地种植由小规模向大规 模转变。针对全县三农发展面临的 新形势,泗洪县以“土地集中”为 突破El,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截至201 3年3月底,全县累计土地流 转面积61.9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 31%。流转的土地全部由大户或合作 社承包经营,实现连片种植,提升规 模效益。据调查,石集乡6.6万亩土地 已全部流转,由村民与村委会签署合 同,村委会与大户签订合同,乡经管 40扫 露襄村譬薜 庄其祥鲁风/江苏省财政厅 站鉴证,土地流转协议和土地承包合 同统一由乡镇经管站存档保管。全乡 6.6万亩土地分别由25个大户承包,承 包面积最大的是江苏瑞丰农业公司, 承包面积19465亩。城头乡土地流转 面积16045亩,由16户大户承包,每 户平均承包面积1000亩,种田大户彭 德军1户就承包3450亩。 (二)农业生产由手工劳作向机 械化耕作转变。土地流转后,通过财 政投入、项目资金扶持、业主投入等 方式,对所有流转土地上原有的坑 塘、水面、田坎、墓葬地、谷场、农 村宅基地、零散道路,农田水利等进 行综合整治,统一配套建设基础设 施,按照200米的宽幅进行条田化整 治和沟渠路配套,为农业机械化创造 了条件。熙农农业发展公司负责人刘 松承包6400亩,购置了2台插秧机、 3台拖拉机,一天可以插秧1O0亩、耕 田80亩,病虫防治由植保合作社实行 商业化服务,逐步实现稻麦生产全程 机械化。泗洪全县农业人El 70.6万人, 80%在外打工,解决“谁来种田”的问 题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 (三)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 变。推进土地集中流转,推行大户承 包经营规模化生产,实现高投入高产 出的集约化经营,促进了耕地资源使 用收益的大幅提升。熙农农业公司负 责人刘松承包土地6400亩,农业综合 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扶持了土地平整、 修沟渠路、建提水泵站等基础设施建 设,他自行建设管理用房、晒场、购 买稻麦烘干机、插秧机、收割机等 总投入超过800万,除去承包费、用 工费、化肥农药等,预计年收益400 万,两年收回投资成本。据瑞恒粮食 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徐荣权介绍,他 承包土地1600亩专门种植水稻、小 麦,2012年种植的水稻亩产1200斤, 小麦产量在800斤,扣减掉土地租金 850元,机耕1O0元/亩、机插秧80元/ 亩、机收1∞元/亩,扣减人工费及管理 费用等,每亩纯收益400元,当年承包 总收益64万元,充分体现了规模效益 和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经营成效。 (四)农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转 变。泗洪县在推行农业土地流转的同 时,同步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在镇村 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土地流转村庄 拆迁、集中居住同步进行。不留余 地,逐步到位。石集乡6.6万亩土地上 有农户5800户,现已拆迁3000户, 正在拆迁2800户。拆迁户中已进入 镇区集中安置点居住的900户,在板 房中过渡的800户,进城、租房、投 靠亲友的1 300户,到201 3年年底再 安置1800户,2014年6月前全部拆迁 安置。上塘镇垫湖村于201 2年秋全部 完成拆迁,已有210户居住到康居示 范点,预计今年年底全部完成集中居 住。据泗洪县统计, ̄J2012年末,县 城区新增居住7万人,乡镇集镇区新增 5万人,农村集中居住区新增3万人, 预计 ̄j2020年,全县人口50%进城, 30%进镇。20%进集中居住区。 二、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 成效分析
(一)顺应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 形势。泗洪农业人口占70%以上。近 年来农民主要是外出务工、从事二三 产业增加收入。全县90%以上的青壮 年在外务工,只在农忙时候回来忙几 天;85%以上的农村家庭主要是靠留 守妇女和老人维持耕作。从事农业劳 动的人平均年龄达到57岁。当地大多 数农民尤其是前些年外出务工掌握了 一定技术的农民,仍选择外出打工, 不愿回家干农活,农田抛荒或多户交 给一户耕种现象比较普遍。通过土地 流转,使农民获得租金收入,也能够 更加集中精力从事二、三产业,安心 外出打工经商。推进土地规模集中流 转顺应了农民意愿和农村形势。 (二)扩大农业招商实现发包承 包同步到位。农民愿意把土地包出 去,那么要有人承包,实行发包承包 的对接和兑现,才能实现农民的愿 望。泗洪县积极鼓励本地农民承包土 地,同时加大对外农业招商的力度, 吸引外地大户承包土地。在发包方与 承包方的利益平衡中,泗洪县首先是 保护农民利益,全县规定良田发包 的年租金为600斤稻谷的价格,折合 850元,政府补助的农资综合补贴每 亩130元归农民所得。为保证承包租 金到位,泗洪县规定承包方的租金一 次性交到乡财政所,由乡财政所发放 到农户。通过广泛宣传,扩大农业招 商范围、提供优质服务和财政项目扶 持,吸引外地大户承包。据调查,石 集乡、城头乡、垫湖村土地流转承包 规模大,承包方仍然是种植水稻、小 麦。要让承包方看到有钱可赚,才会 下手承包。根据县农委测算,种植 现代农业 小麦保本点是700斤、水稻保本点是 900斤;现在大户种粮,小麦平均亩 产800斤,水稻1200斤,每亩轻松赚 到400斤。城头乡平均一宗土地流转 1 000亩,承包户种植收益不低于40万 元。瑞恒粮食种植合作社,兄弟4人承 包1 600亩,年收益64万。找到发包方 与承包方的利益均衡点,双方签订合 同才算是完成土地流转。 (三)满足了绝大多数农民改善 居住条件的愿望。泗洪县属于江苏省 重点的扶贫县,原先农民居住条件较 差,村庄房屋结构多为泥坯砖砌,年 久失修,有的房屋已经倾斜开裂成为 危房。大多数村庄的居住条件和居住 环境较差。虽然已经完成了村内主要 道路的硬化工作,但供、排水系统不 完善,偏远的村庄农民要靠自流水、 河塘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不到位, 村庄整治落实和资金筹措比较困难, 农民改善住房条件的愿望比较强烈。 据统计,全县90%以上的农户通过宣 传愿意到集中区居住,希望改善居住 条件。全县各乡镇坚持高起点规划集 中居住区,自来水、供电、道路、通 信、有线电视、环境绿化整治、污水 管网建设同步进行。居住区附近有社 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超市、菜场、 农资连锁超市、医院、学校、邮局、 银行、派出所等,生活办事十分便 利。已搬进集中居住区的农民普遍比 较满意。 (四)拆迁安置补助标准较高, 为农民购买安居房提供选择。泗洪县 把农村拆迁补偿与农民购置安居房脱 钩,不进行捆绑式置换。农民得到拆 迁补偿,可到县城购商品房,如果买 安置房则优先。农民的房子造价成本 低、变现能力差,现在政府出面统一 拆迁,补偿标准不算低,从长远来考 虑,住到社区才是长久之计。泗洪县 对拆迁农户分土房、瓦房、楼房三 档分别给予480—600元/平米的拆迁 补偿,对困难家庭购置新房由政府出 面协调,可以办理分期付款、无息贷 款。县财政近几年加大对康居示范村 基础建设配套奖补,直接减少建筑施 工成本,降低房价,减轻农民负担。 2009--201 2年,全县共发放社区建 房基础设施配套奖补资金6000万元, 户均投入1_2万元。同时对农民直接进 城、入镇、到集中区购房的每户分别 给予5000元、3000元和2000元不等的 奖励。农民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
2013/08总第338期41 冒 择到县城、镇区、集中居住区购房。 三、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资金来源问题。泗洪县转 变农业生产方式的模式是整乡整村整 建制的集中土地、集中居住,需要大 量的资金投入。资金投入强度之大, 应该是许多地方不能承受的。资金投 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房屋 拆迁补偿资金。石集乡5800户 ̄J2014 年全部拆迁完成,需拆迁补助资金 3.14"fZ,;城头乡拆迁1200户,需拆迁 补偿资金7000万,县财政土地复垦资 金补助3000万,乡镇自筹4000万;二 是土地整治经费。农民房屋拆除后, 对屋基要清除、回填熟土,然后进行 条田化沟渠路配套,这部分所需经费主 要通过财政支农项目扶持,如土地复垦 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工程项目 等;三是集中居住社区建设资金。这部 分资金主要包括建房资金、配套设施及 社区管理资金,主要通过市场运作和项 目支持。大规模拆迁集中居住需大量资 金投入。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不宜急于大 面积推开,可分步实施,逐步扩大,以 免形成新的乡村债务。 (二)土地指标的运作问题。起 初,县乡政府对拆迁村庄的冲动,来 源于置换建设用地的土地指标。国土 资源部印发了《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 减挂钩试点的通知》、《万顷良田工 程试点方案》,对农村宅基地复垦成 良田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土地指标如 何招标、挂牌、拍卖、置换,在乡村 两级是不清楚的。拆迁在前,土地指 标安排及补偿在后,用钱和用地的时 间差异势必造成拆迁补偿的盲动和被 动。整理后的新增土地指标大多用于 城市建设发展。大产权房是商业用地 指标,由县级挂牌拍卖,由开发商负 责商品房建设。拍卖土地收益县乡如 4-2 l,‘东襄材髓嘎 何分成由县里确定。如果乡镇得不到 分成,那么拆迁农民住房的补助资金 就没有来源。乡镇如果都建小产权 房,乡镇拆房补偿资金是很难平衡 的。目前,镇村的集中居住大多是小 产权房,农民房屋只能自己居住,不 能进入市场交易。没有土地指标的小 产权房将面临如何规范的问题。土地 指标是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小城镇建 设如何解决土地指标的问题。也需要 有关部门加以研究。 (三)集中居住后的社会管理问 题。目前,泗洪县农民集中居住的社 区建设仍在发展,随着农民逐步入住 社区,其社区管理问题必然摆上议事 日程。据调查,石集乡拆迁5800户, 到年底会有3000户入住社区,垫湖村 400户基本人住社区。有的农民土地 出租了、房子拆拆了,到县城买房居 住,那就与原有的乡村脱离了关系, 纳入县城居民管理。大多农民是到乡 村安置的社区居住,农业生产方式的 转变和农民身份的变化,必然带来社 会管理的转型。垫湖村整村拆迁集中 居住,原村民委员会的职能转变成居 委会职能,农业生产的职能由大户或 承包人承担,但有关农业政策、农业 用工等方面还是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石集乡整乡拆迁集中居住的情况就较 为复杂,原村委会客观上不复存在。 村委会转型为居委会,也很难对原村 农民实行整体统一管理。原一个村的 农民到社区集中居住不可能按原村的 建制居住管理,必须纳入社区统一管 理。原村委会的建制和职能转换,需 要从实际出发加以研究。农民集中居 住后的社区管理是一个新课题。社区 建设管理涉及到道路绿化、水电气、 学校医院幼儿园、商业服务网点、环 境卫生和社会治安等方面。目前乡镇 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尚不能满足社 区管理的需要。石集乡作为泗洪县整 乡建制拆迁集中的示范点,规模较 大,相对建设和管理的难度也较大。 因此要不断完善功能配套,逐步优化 资源配置,探索小城镇建设的经验,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 (四)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承问 题。整乡整村整建制的拆迁集中居 住,造成大量自然村落的消亡和村级 组织的转型,农民除获得土地租金 外,与原承包地上的一草一木彻底脱 离关系。原来的乡间小道、小桥流水 及自然形成的田园风光,变成了整齐 划一的条田,缺少中国传统的乡村风 味。有些社会学者认为这无疑是对中 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冲击,甚至会改变 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力。这虽然不是 主流观点,但也引起人们的重视。中 国有五千年的农业文明,许多民间节 日都植根于农耕文化的沃土之中。改 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 化进程加快,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 变,农村文化向城市文化过渡是不可 阻挡的历史潮流。城乡文化的交流和 东西文化的交融,互相传播、互相渗 透,是历史进程的产物。中国农耕文 化的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随着时代 的步伐,应传承其凝聚民族力量的精 华,剔除其不合时代的旧风l19俗。多 年来,提倡移风易俗,是随着农民生 产方式、生活方式、人口流动方式的 改变而推进,乡风民俗已经发生了许 多变化。农村规模性拆迁集中居住, 要保护历史古迹,体现地方历史的延 续性。要保持城乡空间的差异性,保 留乡风民俗的传统文化和乡土风情。 农民整体拆迁集中居住与中国农耕文 化的相关性及其深远影响,属于观念 理念的意识形态范畴,应鼓励社会学 者对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文化演变 状况加以分析研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