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导线覆冰在线监测系统.
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

积 停 电 事 故 湖 南 、 西 、 州 等 地 电 网 一 度 解 列 , 汀 贵 部
分 地 电 网 儿 乎 全 部 损 毁 、此 次 冰 灾 的 直 接 原 因 是 罕 见 的 持 续 大 范 围低 温 雨 雪 冰 冻 气 候 . 同 时 也 反 映 缺 少 在 第 一 时 间 掌 握 线 路 覆 冰 状 况 的 手 段 … 目I m检 测 线 路 覆 冰 的 方 法 主 要 有 人 工 巡 视 、 观
的 影 响 . 害 事 故 时 发 生 冻 雨 覆 冰 使 输 电 线 路 的 冰
荷 重 增 加 , 导 线 、 塔 、 缘 子 和 金 具 带 来 不 同 程 对 铁 绝 度 的 机 械 损 坏 . 重 时 导 致 断 线 和 倒 杆 塔 . 成 大 而 严 造
数 、 缘 子 倾 角 、 缘 子 垂 直 荷 重 和 导 线 等 值 覆 冰 厚 绝 绝 度 的数 学模 型 , 线 监测 导线 等值 覆冰厚 度 的变化 在 ( 视 频 在 线 监 测 。 通 过 现 场 摄 像 头 的转 动 , 2) 获 取 多方 位 多 角度 的现 场 图像 .一般 选 取 绝 缘子 、 金 具 、 线 、 塔 基 础 等 关 键 部 位 , 时 进 行 拍 照 图 像 导 杆 定
( 6)自 动 预 警 报 警 功 能 根 据 线 路 设 计 标 准 或 用
户 要 求 , 定 预 、 警 值 , 、 警 信 息 可 在 客 户 端 显 设 报 预 报 示 . 家 系 统也会 根 据预 报警 信息 . 专 自动 提 高 数 据 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集 频 率 . 现 实 时 跟 踪 实
中 图分 类 号 :T 5 + M7 2 . 5 文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6 9( 0 1 0 .0 80 0 4 9 4 2 1 ) 5 0 3 .3
输电线路导线应力及覆冰雪在线监测系统应用

络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 。
1 功 能实现 . 2 输 电线路覆冰综合监控系统 , 其本身集成 了气象条件监测 ( 温湿度 、 风速 、 向等 ) 风 。一方面利用线路导线覆 冰后 的重 量变化 以及绝缘子 的倾斜/ 风偏角 , 合前人研究成果进行覆 冰载荷计算 、 冰生长机理 、 结 覆 导线舞动 、 杆塔 和金具强
第 l卷 7
第5 期
输电线路导线应力及覆冰雪在线监测系统应用
华亮亮
( 通辽 电业局 , 内蒙古 通辽 0 8 0 ) 2 0 0 [ 摘 要] 电线路导线应力及覆冰雪在 线监测 系统是 在借 助前人 的研 究成果基础 上通过覆 冰厚度计算模型的 输
研 究, 场拍摄 图片压 缩算法的研 究, 现 并借助移动/ 联通 网络进行数据远程 实时传输 , 将覆冰厚度测量和现场 图
完成 环境 温度 、 湿度 、 风速 、 向、 风 雨量等环境信息 的采集 , 过 G M G R /D A3 通信模块发送至地 市局监测 中心 , 通 s /P s M , c G 监测 中心专家 软件 则利用各种修正理论模型 、 验结 果和现场运行结果来判断输 电线路 的运行状况 , 试 及时给 出预报警信息 , 从而
有效 防止各类事故 的发生 。监测 中心可对分 机进行远程参数设 置 ( 采样时间 间隔、 如 分机 系统 时间以及实时数据请求 等) 。 各地市局 的监测 中心与省公 司监 测中心采 用 L N方式组网 , A 省公 司监测 中心可以直接调用各地市局监测中心的导线 、 地线 、
杆塔 、 绝缘 子及 环境等采集信 息。输电线路在线监 测技术主要针对野 外的输 电设备进行 监测 , 为了保证监测信息 的及 时传
智能电网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智能电网·高压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系统一系统简介随着国家电力建设的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电网建设和设备维护工作也越来越多,输电线路的巡检和维护越来越表现出分散性大、距离长、难度高等特点。
因此对输电线路本体、周边环境以及气象参数的智能化远程监测成为智能电网改造的重要工作。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是智能电网输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输电线路状态运行、检修管理、提升生产运行管理精益化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
STC_OLMS系列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电子测量、无线通讯、太阳能新能源技术及软件技术等实现对导线覆冰、导线温度、导线弧垂、导线微风振动、导线舞动、次档距震荡、导线张力、绝缘子串风偏(倾斜)、杆塔应力分布、杆塔倾斜、杆塔振动、杆塔基础滑移、绝缘子污秽、环境气象、图像(视频)、杆塔塔材被盗等状况的实时在线监测,预防电力线路重大事故灾害的发生。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独立使用,也可自由组合,功能模块组合如下图所示:输电线路输电线路覆冰预警输电线路导线温度杆塔基础输电线路输电线路图像、视频导线弧垂输电线路输电线路微气象监输电线路状绝缘子污输电线路输电线路反杆塔倾斜外力破坏监输电线路杆塔振动输电线路防⋯⋯⋯ ..盗报警监测功能模块导线气象图像绝缘子杆塔覆冰舞动测温风偏污秽倾斜防盗二技术标准1、Q/GDW 242-2010《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2、Q/GDW 243-2010《输电线路气象监测装置技术规范》3、Q/GDW 244-2010《输电线路导线温度监测装置技术规范》4、Q/GDW 245-2010《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监测装置技术规范》5、Q/GDW 554-2010《输电线路等值覆冰厚度监测装置技术规范》6、Q/GDW 555-2010《输电线路导线舞动监测装置技术规范》7、Q/GDW 556-2010《输电线路导线弧垂监测装置技术规范》8、Q/GDW 557-2010《输电线路风偏监测装置技术规范》9、Q/GDW 558-2010《输电线路现场污秽度监测装置技术规范》10、Q/GDW 559-2010《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监测装置技术规范》11、Q/GDW 560-2010《输电线路图像视频监测装置技术规范》12、Q/GDW 561-2010《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技术导则》13、Q/GDW 562-2010《输变电状态监测主站系统数据通信协议》14、Q/GDW 562-2010《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代理技术规范》15、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16、GB 2314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17、GB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18、GB 4208—93 外壳防护等级( IP 代码)19、GB 6388 运输包装图示标志20、GB 9361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21、GB 9969.1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22、GB 11463— 89 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23、GB 12632— 1990 单晶硅太阳电池总规范24、GB 50545- 2010 110kV ~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25、GB/T 2317.2 —2000 电力金具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26、GB/T 2423.1 —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27、GB/T 2423.2 —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高温28、GB/T 2423.4 —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29、GB/T 2423.10 — 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 和导则:振动(正弦)30、GB/T 3797-2005 电气控制设备31、GB/T 3859.2 -1993 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32、GB/T 3873-19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33、GB/T 6587.6 —86 电子测量仪器运输试验34、GB/T 6593 电子测量仪器质量检验规则35、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6、GB/T 9535-1998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37、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38、GB/T 15464 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规范39、GB/T 16611—1996 数传电台通用规范40、GB/T 16723-1996 信息技术提供 OSI 无连接方式运输服务的协议41、GB/T 16927.1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42、GB/T 17179.1 -2008 提供无连接方式网络服务的协议第 1 部分:协议规范43、GB/T 17626.2 —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44、GB/T 17626.3 — 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45、GB/T 17626.8 —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46、GB/T 17626.9 —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47、GB/T 19064-2003 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实验方法48、QX/T 1—2000 Ⅱ型自动气象站49、YD/T 799— 1996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50、DL/T 548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51、DL/T 741 — 2010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52、DL/T 5154 —200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53、DL/T 5219 —2005 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54、QJ/T 815.2 -1994 产品公路运输加速模拟试验方法三、系统电源及通讯1、监测装置电源实现(1)监测装置采用太阳能对蓄电池浮充的方式进行供电,对日照照射相对较弱地区也可同时采用太阳能及风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方式进行供电。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

输电线路态在线监测系统一系统简介随着国家电力建设的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电网建设和设备维护工作也越来越多,输电线路的巡检和维护越来越表现出分散性大、距离长、难度高等特点。
因此对输电线路本体、周边环境以及气象参数的智能化远程监测成为智能电网改造的重要工作。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是智能电网输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输电线路状态运行、检修管理、提升生产运行管理精益化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
HQ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系统采用光纤传感、电子测量、无线通讯、太阳能新能源及软件等创新技术实现对导线覆冰、导线温度、导线弧垂、导线微风振动、导线舞动、次档距震荡、导线张力、绝缘子串风偏(倾斜)、杆塔应力分布、杆塔倾斜、杆塔振动、杆塔基础滑移、绝缘子污秽、环境气象、图像(视频)、杆塔塔材被盗等状况的实时在线监测。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独立使用,也可自由组合,功能模块组合如下图所示:二技术标准1、Q/GDW 242-2010《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2、Q/GDW 243-2010《输电线路气象监测装置技术规范》3、Q/GDW 244-2010《输电线路导线温度监测装置技术规范》4、Q/GDW 245-2010《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监测装置技术规范》5、Q/GDW 554-2010《输电线路等值覆冰厚度监测装置技术规范》6、Q/GDW 555-2010《输电线路导线舞动监测装置技术规范》7、Q/GDW 556-2010《输电线路导线弧垂监测装置技术规范》8、Q/GDW 557-2010《输电线路风偏监测装置技术规范》9、Q/GDW 558-2010《输电线路现场污秽度监测装置技术规范》10、Q/GDW 559-2010《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监测装置技术规范》11、Q/GDW 560-2010《输电线路图像视频监测装置技术规范》12、Q/GDW 561-2010《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技术导则》13、Q/GDW 562-2010《输变电状态监测主站系统数据通信协议》14、Q/GDW 562-2010《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代理技术规范》15、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16、GB 2314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17、GB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18、GB 4208—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19、GB 6388 运输包装图示标志2科技提升效率服务创造价值20、GB 9361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21、GB 9969.1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22、GB 11463—89 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23、GB 12632—1990 单晶硅太阳电池总规范24、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25、GB/T 2317.2—2000 电力金具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26、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27、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高温28、GB/T 2423.4—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29、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30、GB/T 3797-2005 电气控制设备31、GB/T 3859.2-1993 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32、GB/T 3873-19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33、GB/T 6587.6—86 电子测量仪器运输试验34、GB/T 6593 电子测量仪器质量检验规则35、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6、GB/T 9535-1998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37、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38、GB/T 15464 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规范39、GB/T 16611—1996 数传电台通用规范40、GB/T 16723-1996 信息技术提供OSI无连接方式运输服务的协议41、GB/T 16927.1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42、GB/T 17179.1-2008 提供无连接方式网络服务的协议第1部分:协议规范43、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西安星云电气有限公司44、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45、GB/T 17626.8—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46、GB/T 17626.9—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47、GB/T 19064-2003 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实验方法48、QX/T 1—2000 Ⅱ型自动气象站49、YD/T 799—1996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50、DL/T 548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51、DL/T 741—2010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52、DL/T 5154—200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53、DL/T 5219—2005 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54、QJ/T 815.2-1994 产品公路运输加速模拟试验方法三、系统保障1、监测装置电源实现(1)监测装置采用太阳能对蓄电池浮充的方式进行供电,对日照照射相对较弱地区也可同时采用太阳能及风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方式进行供电。
一种综合的输电线路导线覆冰在线监测系统

一种综合的输电线路导线覆冰在线监测系统
陈舫明; 罗天宇; 张坚愉
【期刊名称】《电工技术: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我国受大气候和微地形、微气象条件的影响,冰灾事故频繁发生,输电线路覆冰严重威胁着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开展输电线路覆冰综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系统主要采用气象监测法,拉力倾角监测法,图像、视频监测法,智能标尺监测法四种方法对覆冰进行综合监测,并在国网绍兴市供电公司建立的输电线路防冰减灾实验基地进行了挂网试运行,从已获得的一个覆冰期的数据来看,改进后的综合输电线路导线覆冰在线监测系统,相对以往的监测方式能更好的监测覆冰情况,起到更好的覆冰事故预警、防范作用。
【总页数】3页(P230-231,233)
【作者】陈舫明; 罗天宇; 张坚愉
【作者单位】国网绍兴供电公司浙江绍兴3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11.52
【相关文献】
1.一种基于超级电容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电源设计 [J], 褚强;李刚;张建成
2.一种输电线路MOA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制 [J], 陈晓林
3.一种输电线路MOA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制 [J], 陈晓林;
4.浅析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覆冰在线监测系统 [J], 胡波;袁齐坤;罗艺;张宇雄;王乾龙;刘锦;张春程;石萍芳
5.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覆冰在线监测系统 [J], 张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探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装置及防护措施

微探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装置及防护措施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随之进步。
近些年,在电网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输电线路覆冰是常见的一种气象灾害,它会严重影响电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我国输电线路发展中,覆冰发生的几率非常高,因而出现了绝缘子断裂、导线断线等事故,对电力系统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所以,针对架空输电线路覆冰问题需要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对覆冰进行准确的检测,从而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架空输电线路能够正确运行。
论文针对架空输电线路覆冰问题展开讨论,分析覆冰在线检测装置,并提出架空输电线路覆冰的有效防护措施。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装置;防护引言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我国已建成坚强的超、特高压主干电力网络。
随着不断的创新改造,输电线路遭受覆冰、雷击、大风等自然灾害的频率逐年下降。
对于大多数常见气象区,设计满足设计规范的输电线路已能抵御天气变化,但对于局部气象区的输电线路还需要进一步细化研究、监控。
电力线路中的某一小段甚至一两基铁塔之间,在系统性天气的影响下(局部气候),受特殊地形影响,该地区范围内某部分气候因子扰动增强,超过该地区设计的冰、风条件值,从而有可能危及输电线路运行的地区,称为“微地形微气象区”。
微地形微气象区多位于交通不发达的偏远地区,如山区、谷地等。
此类区域在遭遇极端天气时,线路运维人员难以在短时间内赶赴现场开展特巡工作。
若要赶赴现场,受极端天气影响,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近年来,智能采集技术得到了突破,有必要在该区域安装智能采集设备,实时监控电力设备安全。
1新型覆冰在线监测系统简介新型覆冰在线监测系统采用3级网络架构,即覆冰在线监测装置(终端)、传输网络及主站系统。
覆冰在线监测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覆冰在线监测系统结构示意图1.1覆冰在线监测装置覆冰在线监测装置由高电位在线监测装置(安装于导线)、低电位在线监测装置(安装于地线支架)以及自动气象站(安装于铁塔第1平台)3个部分组成。
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技术在直流融冰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技术在直流融冰系统中的应用探讨摘要:输电线路极容易产生覆冰的问题,威胁到国家电力系统安全,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和重点。
对输电线路的覆冰状况可以进行在线监测,这项技术的实施和应用可以极大程度上解决此类问题。
在出现冰灾的时候,可以使用该技术进行预警,更好地发展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技术。
关键词: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直流融冰系统在出现极端寒冷的天气情况下,输电线路覆冰状况时有发生,这会造成输电线路受到严重损害,从而造成部分电网瘫痪或者全网停运。
融冰技术与覆冰预警系统技术的发展对于电网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1 当前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目前,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技术发展迅速,但是仍有很多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覆冰计算模型的优劣直接影响结果准确性。
②通信传输方式对于检测数据传输有影响,影响传输数据的时效性。
③装置电源可以对工作效率产生影响。
2 系统的结构本系统由三部分所组成,即前端信息采集系统、中间通讯系统和后台软件的分析系统。
2.1 前端信息采集系统前端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可以对导线的覆冰模型进行计算与各种状态量的加工、存储和采集,内容包括前端的硬件系统和能够保障采集、加工和存储、传送数据等功能。
2.2 通信的方式本系统的通信方式由GPRS通信和光纤通信、无线通信所组成。
2.3 后台软件系统直流融冰与动态无功补偿系统在融冰方面使用覆冰在线监测的软件系统,这套系统是一套综合了数据收集、数据应用与数据存储为一体的系统,它不依赖一些在线监测装置的厂家自己的软件与平台,而是根据编制统一的数据通信规约而进行数据通信传输活动,把实时监测到的数据送到电力部门的PI实时与历史数据平台进行管理,用户的系统应用开发要基于此平台。
3 监测装置的功效3.1 前端监测终端前端监测终端的平台使用的是模块化的设计方式,以主控制器为基础,各种传感器采集的单元可以按需选配,主控、通讯的部分设备、电源可以共享。
智能电网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系统

智能电网·高压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系统一系统简介,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电网建大,电网规模不断扩随着国家电力建设的发展、性大设和设备维护工作也越来越多,输电线路的巡检和维护越来越表分散现出、周边环境以及气象参数的智能化距离长、难度高等特点。
因此对输电线路本体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是智能电网输电远程监测成为智能电网改造的重要工作。
分,是实现输电线路状态运行、检修管理、提升生产运行管理环节的重要组成部精益化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
STC_OLMS系列输电线路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电子测量、无线通讯、太阳能新振动、度、导线弧垂、导线微风能源技术及软件技术等实现对导线覆冰、导线温、杆塔应力分布、杆(倾斜)风偏导线舞动、次档距震荡、导线张力、绝缘子串)、杆塔倾斜、杆塔振动、杆塔基础滑移、绝缘子污秽、环境气象、图像(视频的发灾害生。
事故塔塔材被盗等状况的实时在线监测,预防电力线路重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独立使用,也可自由组合,功能模块组合如下图所示:输电线路覆冰预警输电线路输电线路度杆塔基础导线温输电线路输电线路图像、视频导线弧垂输电线路输电线路微气象监输电线路状绝缘子污输电线路输电线路反杆塔倾斜外力破坏监输电线路杆塔振动输电线路防⋯⋯⋯..监测盗报警功能模块导线气象图像绝缘子杆塔覆冰舞动测温风偏污秽倾斜防盗二技术标准1、Q/GDW 242-2010《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2、Q/GDW 243-2010《输电线路气象监测装置技术规范》3、Q/GDW 244-2010《输电线路导线温度监测装置技术规范》4、Q/GDW 245-2010《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监测装置技术规范》5、Q/GDW 554-2010《输电线路等值覆冰厚度监测装置技术规范》6、Q/GDW 555-2010《输电线路导线舞动监测装置技术规范》7、Q/GDW 556-2010《输电线路导线弧垂监测装置技术规范》8、Q/GDW 557-2010《输电线路风偏监测装置技术规范》9、Q/GDW 558-2010《输电线路现场污秽度监测装置技术规范》10、Q/GDW 559-2010《输电线路杆塔倾斜监测装置技术规范》11、Q/GDW 560-2010《输电线路图像视频监测装置技术规范》12、Q/GDW 561-2010《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技术导则》13、Q/GDW 562-2010《输变电状态监测主站系统数据通信协议》14、Q/GDW 562-2010《输电线路状态监测代理技术规范》15、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16、GB 2314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17、GB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18、GB 4208—93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19、GB 6388 运输包装图示标志20、GB 9361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21、GB 9969.1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22、GB 11463—89 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23、GB 12632—1990 单晶硅太阳电池总规范24、GB 50545-2010 110kV ~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25、GB/T 2317.2 —2000 电力金具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26、GB/T 2423.1 —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27、GB/T 2423.2 —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高温28、GB/T 2423.4—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29、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 和导则:振动(正弦)30、GB/T 3797-2005 电气控制设备31、GB/T 3859.2 -1993 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32、GB/T 3873-19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33、GB/T 6587.6 —86 电子测量仪器运输试验34、GB/T 6593 电子测量仪器质量检验规则35、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6、GB/T 9535-1998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37、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38、GB/T 15464 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规范39、GB/T 16611—1996 数传电台通用规范40、GB/T 16723-1996 信息技术提供OSI无连接方式运输服务的协议41、GB/T 16927.1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42、GB/T 17179.1 -2008 提供无连接方式网络服务的协议第1 部分:协议规范43、GB/T 17626.2 —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44、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45、GB/T 17626.8 —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46、GB/T 17626.9 —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47、GB/T 19064-2003 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实验方法48、QX/T 1—2000 Ⅱ型自动气象站49、YD/T 799—1996 通信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50、DL/T 548 电力系统通信站防雷运行管理规程51、DL/T 741—2010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52、DL/T 5154—200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53、DL/T 5219—2005 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54、QJ/T 815.2 -1994 产品公路运输加速模拟试验方法三、系统电源及通讯1、监测装置电源实现(1)监测装置采用太阳能对蓄电池浮充的方式进行供电,对日照照射相对较弱地区也可同时采用太阳能及风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方式进行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