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型锂矿反浮选脱硅的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磷矿浮选捕收剂作用原理 by Roderic

捕收剂,如环烷胺、塔尔油胺、聚氧乙烯基胺等,采用反浮选工艺流
程脱硅回收含磷矿物。类似作用原理的还有醚胺类捕收剂。
近年来国内不少研究者对使用表面活性剂作为脂肪酸及其皂类捕
收剂的增效剂 做了大量研究,对复合捕收剂(即捕收剂+增效剂 )进行
了一些探索,目的是降低浮选温度,在药剂用量同等条件下,提高浮选效 果,从而节约选矿成本,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RCOO-和(RCOO)2-两种形式存在。
2.2、油酸的吸附机理
在强酸性条件下,油酸主要以分子状态在溶液中存在并在矿物表面吸附;在 弱酸性条件下,主要以油酸离子吸附在矿物表面;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主要是以 油酸离子、双油酸离子缔合物以及部分油酸分子—离子缔合物吸附于矿物表面,其 比例与油酸总浓度和具体的PH值有关。
在PH<5时,溶液中的主要平衡是方程式(1.1),此时溶液中主要以溶解的油 酸分子为主;PH在5至7之间时,溶液中以油酸根离子RCOO-为主,同时含有部分油 酸根离子缔合物; PH在7—10之间,溶液中除油酸根离子RCOO-和油酸根离子缔合 物外,还有部分“(RCOO)2H-”分子—离子缔合物; PH>10的溶液中,油酸主要以
将吸附密度的结果与理论计算的结果相对比得出,在PH=8.0的条件下,油 酸主要以油酸分子的物理吸附为主,吸附量可以高于一个单分子层,而在PH=9.5 的条件下,油酸的化学吸附十分紧密,在矿物表面形成了紧凑的单分子层结构。 在37℃和65℃的试验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通过红外光谱的漫反射技术证实,在 PH=8.0的条件下磷灰石表面主要以油酸分子的物理吸附为主,伴随有少量的油酸 化学吸附。
的研宄主要集中于油酸的溶液化学行为和吸附机理两方面。
一种从锂黏土中提取锂的方法

一种从锂黏土中提取锂的方法1.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提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粘土型锂矿石中提取锂的方法。
背景技术:2.锂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战略金属,在储能/动力电池、核能利用、金属材料等领域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在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等多因素的推动下,全球范围内都掀起了对锂矿资源地质勘查和开发利用的研究热潮。
3.固体锂矿主要有伟晶岩型和黏土型两种类型。
其中伟晶岩型的锂辉石、锂云母的工业开发已经日益成熟,其主要工艺是先在800~1200℃的高温下对矿物进行焙烧,使之活化转型,再采用硫酸浸出锂用于锂盐产品的生产。
4.黏土型锂矿中锂的一般赋存于蒙脱石、皂石、绿泥石等黏土型矿物中。
比如碳酸盐型黏土型锂矿,锂主要赋存于黏土矿物蒙脱石晶体结构的层间域中。
由于锂离子处于矿物晶体内部,而非吸附于矿物颗粒的表面,采用淋洗/浸泡的方式难以实现直接锂的提取。
例如,采用硫酸浸出这类黏土型锂矿时,锂的浸出率仅为2%左右。
5.现有技术中,为使该黏土矿能够有效浸出,需要对其进行高温焙烧活化处理,后下利用硫酸等助剂实现锂的浸出。
如:中国专利cn b公开了一种从黏土型锂矿中提取锂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将黏土矿在450-800℃进行焙烧活化,然后利用三氯化铁溶液进行浸出;中国专利.9公开的从低品位含锂粘土矿提锂的方法,则是通过添加硫酸钙、氟化钙、硫酸钠作为助剂,在800℃下对黏土矿进行改性焙烧,再采用50%的硫酸进行浸出提锂;中国专利.8所公开的技术将含锂黏土、碳酸钙、硫酸钠、硫酸钾混合造粒后,在900~1100℃下高温煅烧后,再进行锂的提取。
6.采用浓硫酸高温高压或者浓硫酸熟化,由于矿物的晶体结构实现了完全破坏,铝、镁、钾等杂质也大量被浸出,给后续锂的分离和净化带来了挑战。
此外,浓硫酸的使用给设备安全带来了严重挑战7.除高温焙烧法外,还可以采用浓硫酸在高温高压(180~250℃)条件下使黏土型锂矿进行全岩分解浸出。
8.由于黏土型锂矿的品位低,难以选矿富集。
锂辉石浮选方法

锂辉石浮选方法
锂辉石的浮选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锂辉石正浮选法:这种方法是在碱性介质中完成的,常采用阴离子捕收剂,
将磨细后的矿物加入强碱性介质中,进行高浓度强搅拌作业。
通过氢氧化钠处理高浓度的矿浆,使矿浆在碱性作用下脱出,并经多次擦洗、脱泥后,加入脂肪酸或皂类捕收剂直接浮选锂辉石。
由于加入的氢氧化钠与矿浆中的硅酸盐类脉石矿物发生了反应,并生成硅酸钠(水玻璃)抑制剂,使其锂辉石表面浸出的二氧化硅被活化,而脉石矿物则因其表面的活化阳离子(铁、钙、铜等)使其生成难溶化合物,进而被抑制,实现浮选锂辉石。
2.锂辉石预先脱泥-浮选工艺:这是锂辉石常见的选矿工艺。
因为在浮选过程
中,捕收剂性能、调整剂配比、矿泥含量等会影响锂辉石的选矿指标。
所以在浮选工艺之前,选矿厂会预先设置脱泥工艺来避免矿泥的影响,还可在矿浆中加入Na2CO3或NaOH来调节pH。
预先脱泥后,矿浆中加入HP 捕收剂和CaCl2调整剂,采用一粗两精两扫的闭路浮选流程可回收Li2O和锂辉石精矿。
3.锂辉石碱法不脱泥浮选工艺:此方法是在矿浆进行浮选前加入碱性溶液,
进行强搅拌来达到矿泥分散、改善浮选环境的目的。
最后在矿浆中加入捕收剂可直接浮选出锂辉石。
此法精矿回收率较高,同时还可通过选择合适的捕收剂(氧化石蜡皂、环烷酸皂、油酸钠和水杨羟肟酸),合理的磨矿细度和精选作业次数来提高锂辉石精矿品位。
除杂之后的尾矿即为锂辉石精矿。
此外,还有锂辉石微细粒聚团浮选工艺等方法。
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浮选方法。
锂辉石浮选流程

锂辉石浮选流程锂辉石的浮选流程分为粗选、扫选和精选三个阶段。
1. 粗选:将矿石经过研磨后送入浮选机中,加入一定量的药剂,它们可以使矿石表面产生疏水性,使矿石颗粒附着气泡,然后浮起来。
锂辉石比重较大,很难浮起来,所以要选择比较强的表面活性剂和次要氧化剂,以提高锂辉石浮选工艺的效果。
2. 扫选:经过粗选后,浮起来的锂辉石矿石被称为粗精矿。
这些矿物比较复杂,包含了不同级别的铁和硫酸盐,以及其他杂质。
在扫选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入药剂,以去除这些杂质。
3. 精选:在精选阶段,选择一种更强的表面活性剂和氧化剂,以提高锂辉石的分离效率。
精选后的锂辉石矿石会比较干净,杂质含量低,适合用于锂离子电池等领域的应用。
在锂辉石浮选流程中,药剂是非常关键的部分。
通常使用的药剂包括捕收剂、起泡剂、调节剂和抑制剂。
1. 捕收剂:捕收剂是锂辉石浮选中的主要药剂,它使得锂辉石与气泡结合。
常用的捕收剂包括醇类和醚类等有机物,如正丁醇、乙醇、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等。
2. 起泡剂:起泡剂可以使得气泡分散均匀,增强浮选效果。
常用的起泡剂有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磺酸钠等。
3. 调节剂:调节剂可以调节悬浮液的酸碱度,帮助提高浮选效率。
常用的调节剂有氧化亚氮、碳酸钠、氢氧化钠等。
4. 抑制剂:抑制剂可以阻止一些杂质矿物的浮选,提高锂辉石的纯度。
常用的抑制剂有硫酸铜、氰化钠等。
锂辉石浮选流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矿石的物理性质、药剂的浓度和流量、浮选机的选择等因素,以确保浮选过程的稳定和高效。
同时还需要对产生的尾矿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言
冶金工业中的黏土型锂矿是一种重要的锂资源,然而其中的硅元素
含量较高,需要进行脱硅处理。
目前,反浮选脱硅技术已成为一种常
用的脱硅方法,而捕收剂是该技术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重
点介绍黏土型锂矿反浮选脱硅的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二、黏土型锂矿反浮选脱硅的捕收剂
1. 捕收剂的定义:捕收剂是指在浮选过程中,能够吸附在有用矿物
表面并使之与泡沫一起浮起的物质。
对于黏土型锂矿反浮选脱硅而言,捕收剂在脱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2. 常用的捕收剂种类:目前,常用的黏土型锂矿反浮选脱硅捕收剂
主要包括阳离子捕收剂和非离子捕收剂。
其中,常用的阳离子捕收剂
有吸附剂、胺类和羟甲基硫醇等,而非离子捕收剂主要有聚丙烯酰胺等。
3. 捕收剂的作用机理:捕收剂在黏土型锂矿反浮选脱硅中的作用主
要包括吸附去除硅酸盐矿物、提高有用矿物回收率以及改善浮选指标等。
三、黏土型锂矿反浮选脱硅捕收剂的制备方法
1. 化学合成法:捕收剂的制备主要通过化学合成法进行。
一般采用
有机合成方法,通过引入特定官能团来改变捕收剂的亲和性和选择性,从而提高其脱硅性能。
2. 物理改性法:在捕收剂的制备过程中,还可以采用物理改性法,
通过改变其微观结构来提高其脱硅效果。
物理改性法主要包括超声波法、高温处理法等。
3. 复合制备法:目前,复合制备法也逐渐受到关注。
这种方法将不
同的捕收剂进行复合,形成具有协同效应的捕收体系,能够提高脱硅
效果。
四、黏土型锂矿反浮选脱硅捕收剂的用途
1. 工业应用:黏土型锂矿反浮选脱硅捕收剂主要应用于锂矿浮选生
产线,能够有效提高锂矿的回收率和品位。
与此捕收剂的使用还可以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绿色生产理念。
2. 研究领域:捕收剂在矿业领域的研究应用还在不断深入。
充分发
挥其在黏土型锂矿反浮选脱硅中的作用,有助于提高锂矿脱硅的效率,推动该领域的技术进步。
五、结论
通过对黏土型锂矿反浮选脱硅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探讨,
可以发现捕收剂在脱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制备出高效的捕收剂,
对于提高黏土型锂矿的脱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等方面具
有重要意义。
未来,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为相关领域的发展
贡献力量。
黏土型锂矿反浮选脱硅的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已成为研究和应
用的热点之一,对于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未来
能够在该领域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为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黏
土型锂矿反浮选脱硅是一项关键的工艺过程,而捕收剂作为其中至关
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提高锂矿的回收率和品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捕收剂的制备方
法和用途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在目前的研究和应用中,捕收剂的种类和制备方法多样,其中化学合
成法、物理改性法和复合制备法是主要的制备方式。
而在工业应用方面,黏土型锂矿反浮选脱硅捕收剂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锂矿的回收率
和品位,同时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绿色生产理念。
在研究领域,捕收剂在矿业领域的研究应用还在不断深入,充分发挥其在脱硅
中的作用,有助于提高脱硅的效率。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传统的捕收剂制备
方法存在成本高、影响环境等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和创新。
捕收剂的
种类和适用范围也需要进一步扩展和优化,以适应不同矿石的脱硅需求。
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将主要集中在降低制备成本、提高捕收剂
的效率和环保性能、扩大适用范围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
可以探索新型捕收剂的制备方法,如绿色合成方法、生物合成方法等,以降低制备成本和环境影响。
也可以深入研究捕收剂的作用机理,并
通过改进其分子结构和功能团,提高其脱硅性能和选择性。
可以开展复合捕收剂的研究,通过不同捕收剂的复合组合,形成具有协同效应的捕收体系,提高脱硅效果,并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另外,还可以探索捕收剂在其他矿石脱硅过程中的应用,比如在铁矿石、铝土矿等其他矿石的浮选脱硅中的应用研究,以扩大捕收剂在矿业领域的适用范围。
还可以借助先进的分析测试技术,如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手段,深入研究捕收剂与矿石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为捕收剂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更为准确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黏土型锂矿反浮选脱硅的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全面了解捕收剂在脱硅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提出改进方案和创新思路。
未来,希望能够在该领域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为相关产业发展和环保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