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整理助剂,面料抗菌剂,羽绒抑菌防臭剂,抗菌加工剂,纺织抗要点
仙人掌绿茶加工剂,纺织印染助剂,整理剂,染整助剂,织物整理剂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主要化学成分, 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过氧化,预防衰老的功效,是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天然添加剂之一。
绿茶加工剂TEAP5001是将茶多酚包覆在微胶囊中,使其效果能持续更久、更适合于纺织品的整理,广泛应于各种纤维织物的整理。
基本性状组分茶多酚外观淡乳白色浆状液体pH 值 6.8~7.0比重(20℃) 1.02离子性弱阴离子相溶性可与水混溶安全性对人体安全、无刺激,对皮肤无过敏反应绿茶加工剂TEAP5001处理织物的方法可以采用浸轧、浸渍和喷涂等工艺。
一般用量为3~5%(o.w.f),用量依加工程序和被处理物之种类、形态、组织、密度及加工目的不同而异,使用前必须进行试验。
一、浸轧工艺1、工艺配方绿茶加工剂TEAP5001 40~60g/L2、工艺流程漂染后的织物→浸轧绿茶加工液(轧液率:70~80%)→烘干(80~100℃)→拉幅(150℃×1min)二、浸渍工艺1、工艺配方绿茶加工剂TEA5001 4~6%(o.w.f)2、工艺流程漂染后的织物→浸渍绿茶加工液〔TEAP:4~6%( o.w.f),浴比1:10~15,室温加料,逐步升温至85℃,85℃保温处理30~40min〕→烘干(60~120℃)韩笑护肤整理加工产品的主要原料与功能十一碳烯酸单甘油脂:保湿、洁净与卫生的功能,存作于人体的汗液之中,为天然的抗菌防臭整理剂。
深海鲛鱼油:保湿、滋润与保护等功能。
胶原蛋白:滋润与调理等功能。
蚕丝蛋门:滋润与调理等功能。
芦荟萃取物:保湿、滋润与保护等功能。
甲壳素:保湿与保护等功能。
木糖醇:保湿与凉感,具有吸热降温之效果。
辣椒酊萃取物:保湿与热感等效果。
甘菊萃取物:调理、镇静与美白等效果。
维他命A:促进死去角质细胞的脱落,使角质生成正常化,让皮肤更加平滑、富弹性。
3·2 丝素蛋白整理由于蚕丝纤维对人体具有良好的保湿和对皮肤的滋润作用,经特殊提取出丝胶蛋白氨基酸为主的成分,以一定的合成方式与深海鲛鱼油(Squalane)和天然抗菌防臭物质结合成的。
染整助剂化学

谢谢!
21
16
第三节 纺织助剂化学的形成和发展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德国著名化学家A.Staudinger在1936年创 建了高分子学说,使合成聚合物不断出现,并且在纺织工业中找 到新用途。
自由基聚合的突破使得丙烯酸系聚合物和乙烯类聚合物相继工业 化,并在纺织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丙烯酸系聚合物、乙烯类聚合物、聚硅氧烷 和聚氨酯等四大类聚合物已经构成了纺织助剂用聚合物的主体。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环境污 染法规的颁布,环保型纺织助剂的开发成为热点。
17
第三节 纺织助剂化学的形成和发展
融合了表面化学、高分子化学和纺织染整技术以及环境生态学的 纺织助剂化学现在已经发展为精细化工科学的重要分支。
纺织助剂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三个方面: 纺织助剂的合成与制备方法以及纺织助剂新品种的创制。 纺织助剂的化学结构组成与其理化特性和应用性能之间的关系。 绿色纺织助剂以及相关产品的环境生态问题。
15
第三节 纺织助剂化学的形成和发展
20世纪20-40年代是作为纺织助剂重要原料的表面活性剂的大发 展时期。
德国BASF公司合成了商品名称为Nekal的萘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 中文多称为拉开粉。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代表的长链烷基芳磺酸盐出现于美国,第二次 大战结束后成为洗涤剂的主流产品。
多种表面活性剂相继出现。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20072007年年33月月66日日容容第一章概论第二章聚丙烯酸类纺织助剂第三章聚硅氧烷类纺织助剂第四章聚氨酯类纺织助剂第五章天然多糖类纺织助剂第六章其他聚合物类纺织助剂第七章表面活性剂类纺织助剂第八章基于生物酶的纺织助剂第九章纳米材料复合纺织助剂第十章纺织助剂的生态环境化学第一节第一节纺织助剂的定义和作用纺织助剂的定义和作用第二节第二节纺织助剂的分类方法纺织助剂的分类方法第三节纺织助剂化学的形成和发展第四节第四节纺织助剂在中国纺织助剂在中国第一节第一节纺织助剂的定义和作用纺织助剂的定义和作用定义定义纺织物的制造主要包括纺纱和织造是纺织物坯布的形成过程
纺织品中重金属残留及其检测标准

纺织品中重金属残留及其检测标准Residues of Heavy Metals in Textiles and the Detection Standards文/ 卫敏摘要:从5个方面对纺织品中的重金属残留及其检测进行论述:纺织品中可能残留的重金属类别及危害性、来源、限定、国内外检验标准的比较分析。
最后,对我国纺织品中重金属残留总量检测标准的建立健全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纺织品;重金属;残留;标准Abstract:The residues and detection of heavy metals in textiles were outli ned from several aspects as following, the categories of possible residual h armful heavy metals,hazards, sources, the limitations set, as well as comp arison and analysis of detection standards at home and abroad。
Finally,Chinese standard for detection of total metals in textiles was expected to b e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Keywords: textiles;heavy metals; residue; standard我国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GB/T 18885—2009增加了“金属附件禁止使用铅和铅合金”的限制[1],2009版OEKO-TEX?Standard 100[2]新增了对总铅和总镉含量的限定,以及2008年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CPSIA)[3]对儿童产品中总铅含量做出了严格的规定.随着以上规定的出台,纺织品的重金属残留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纺织品的功能整理及功能整理剂

纺织品的功能整理及功能整理剂姓名:李志斌班级:电子类十班学号:12H0751330 序号:L69纺织品功能整理的要求和方法:纺织品的功能整理是为了满足纺织品的某些特殊使用要求而赋予纺织物优良的使用、安全、外观等性能的特殊整理加工方法。
多功能整理剂则是随化学、生物医学、高分子复合材料学、光化学、热力学、电学、生态学等多学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类功能整理剂。
由于纺织品的功能整理是针对纺织品某些特定的性能的,因而目的性强,效果好,产品的附加值也高。
1.功能整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环保特性功能性纺织品的生产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有害物溢出,有害气体和污水的排放,会直接造成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物种群失调或消灭。
这些都是世界环境保护组织和各国政府所不允许的。
对各类化学助剂不但要研究其近期生态影响力,还要研究其长效生态影响力,确保其永久的安全性。
因此,在功能性纺织品整理过程中,应尽量采用生物可降解助剂,以确保环境安全。
(一)生产操作的安全性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特殊操作,防止给操作人员造成显性或隐性的生理和心理伤害。
对尚不清楚会造成什么样影响的助剂应随时跟踪,对操作人员定期体检,获得可靠的无害证明后才能大量使用。
最终产品无毒副作用功能性纺织品一旦成成品,对环境及使用的生命体就不能有不良作用。
即便是残留有有害物质,其残留量也必须降到对生命体无害的范围。
凡是有可能造成生命体急、慢性中毒,过敏、皮肤不适或病症,以及诱发其他病变,特别是恶性病变危险的,都是不允许的。
(二)功能持久力功能性纺织品应根据其使用的生命周期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持久能力。
通常,功能性纺织品多为中长期用品,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受反复洗涤、熨烫。
因此,只有那些经过一定时间使用后仍具有良好的原有功能的产品,才能被消费者接受,才能有良好的市场潜力。
2.功能整理的方法一.物理整理法(1)浸渍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水溶性或溶剂可溶性的多功能整理剂。
现代功能性服装面料之我谈

下 面就 各 种 功 能 面料 的功 能 特 点 及 应 用 作 简 单 介 绍 。
抗 菌 防臭 卫 生 整 理 纺 织 面 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
、
抗 菌 卫 生整 理 处 理 织物 具 有 抗 菌 、防霉 、防臭 、保 持 清 洁卫
生 的 功 效 ,对 于 防 止 传 染 疾 病 ,保 证 人 体 的安 全健 康 和 穿 着 舒 适 ,降低 公 共 环境 的交 叉感 染 率 有 重 要作 用 。抗菌 卫 生 整理 处 理 织物 广 泛 应 用 于 服 装 、家 用 装 饰 布 、卫 生材 料 等 。 抗 菌 防 臭 卫 生 整 理 的 纺 织 品应 该 具 有 对 有 害微 生 物 具 有 广 谱 高 效 的抗 菌 性 、对 使 用 者 没 有 毒 性 、 良好 的 耐洗 性 以 及 良好
的服 用性 。迄 今 抗 菌 整 理 剂 分 为 溶 出 型和 非 溶 出 型 两 大 类 。 溶 出 型 抗 菌 整 理 剂 不 与 织 物 化 学 结 合 ,而 通 过 与水 接 触 被 带走 , 这 类 抗 菌剂 主 要 用 在 即用 既 弃 类 纺 织 品 中 ,非 溶 出 型 整 理 剂 则 与织 物 以化 学 键 结 合 ,是 耐 久 的 整 理 。其 功 能 不 受 洗 涤 次数 所 影 响 ,应 用 广 泛 。 抗 菌 效 果 主 要 通 过 检 测 抗 菌 织 物 的抑 菌率 来
夏季用纺织品及军用纺织品。
四 、抗 静 电 和 防 电磁 波面 料
纺织品静电的发生 ,犬部分起因于磨擦 ,磨擦起电的原因本
质 上是 由于 两物 问的 接触 作 用 。 两物 体 接触 并 发 生磨 擦 、脱 离 接 触 以后 ,其表 面 间 由于能 量 的激 发 而 发 生 电子 转 移造 成静 电 。防 静 电处 理 从本 质 上 讲 就是 加 快 静 电 的耗 散 ,减少 电荷 的积 聚 。另 外 伴 随着 高科 技 电子 产 品在 人 们 工作 和 生 活 中 的广泛 应 用 ,与 之
无机抗菌剂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果 , 到 目前 为 止 , 天然 纤维 制成 的纺织 品 的抗 菌 故 用 处理 仍 以后整 理 的方 式 为主 。
2 处 理加 工法 后
可耐 50C的高温 , 中 , 酸 复盐 为载 体 的银 系无 0 ̄ 其 磷
机抗 菌剂 HN- 0 3 0能 耐 1 0  ̄ 3 0C以上 高温 , 且性 质 不
安全 性 , 、 、 离 子 毒 性 低 , 化 合 物 也 大 多无 银 铜 锌 其 毒 , 如 白 鼠 的 急 性 口服 试 验 ,载 银 沸 石 抗 菌 剂 Z o c的 L 0 5 0 mg k ~ 银 、 离 子 双 组 分 无 e mi D5 0 0 ・g , 铜 > 机 抗 菌剂 的 L 0 5 ( 0 ・g ,而 食 盐 的 L 0 D5 0 ) k 一 > 0 D5为
法, 后处 理加 工法 简 单易行 , 占比例 近 年来 上升很 所
快。 I原纤 维加 工法
3 0 mg k -, 见毒 性远 低 于食 盐 , 皮肤无 刺激 , 0 0 ・g 可 对
致 突变 性试 验 结果 也 呈 阴性 ; 2 缓 释性 、 学 稳定 () 化
原纤 维加 工法 又称 抗 菌纤维 法 。是对 化学 纤 维
、
无机 抗菌剂 在纺 织 品中 的应用特 点
的纤 维 已广泛 应 用 到服 装 、 生用 品 、 卫 寝装 用 品 、 洗
浴用 品 、 饰 织 物 、 装 日用 杂 品等 各 类 纺织 产 品 , 以 并
由 于 Hg C 、b C 、 d P 、 r离 子 对 人 体 有 残 留 性 毒 害 , 、oF NiC 、e离子 具 有 染 色作 用 ; 而银 、 、 离 子 铜 锌 具 有较 强抗 菌作用 , 量时几 乎对 人体 没有 影响 , 微 其
纺织印染助剂
美元,同比增加17.95%,增速比1~2月回落
14.46百分点、同比加快35.61个百分点;贸易顺
差36.14亿美元,同比增加31.61%,增速比1~2 月回落34.41个百分点、同比加快46.99个百分点。
数量 品 种
数量同 比
占出口 总 量 ( %) 10.53 13.52 1.1 0.1 58.58 16.17 100
占出口 总 额 (%) 17.38 14.72 1.88 0.21 51.35 14.46 100
单价 (美元/ 米) 1.57 1.04 1.62 1.99 0.83 0.85 0.95
单价同 比 ( ±%) 3.97 16.85 -5.26 71.55 5.06 6.25 6.59
棉混纺印花 布
它具有优良的洗涤、乳化和渗透性,可作为洗涤剂 和煮练剂,广泛用于棉、涤/棉等织物的退、煮、皂洗 及毛、棉、麻等织物的去油脱脂加工。 7、传化去油灵C—101 为白色粉末,是多种表面 活性剂、高效螯合剂及无机盐的复配物。 它具有优异 的去污力及良好的乳化分散性、润湿渗透性,且低泡, 对去除涤纶及其他织物上的油污有独特的功效,同时 也有净洗及练煮作用,处理后织物白度及手感均有改 善,对印染设备上油污和凝聚物也有极强的清洗作用。
纺织印染助剂行业的特点-----生产特性
固定资产投资少,设备通用性强 小批量、多品种、复配型技术应用广泛 生产工艺多样,对技术应变要求高 采用间歇式多功能生产装置,对试验和检测设 备要求较高
纺织印染助剂行业的特点---经济特性
投资效率高,投资回收期短 产品附加价值率高,利润率较高
合成长丝织 物 T/C印染布 合 计
防霉抗菌剂的种类
对人体具有保护功能的化纤或棉质面料服装。 1. 2. 4 酚氯化物 三氯新( 2,4,4 '-三氯-2'-羟基二苯醚) 也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对很多常 见菌种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1. 2. 5 联二铵环 1. 2. 6 聚乙烯吡啶 1. 2. 7 铜化合物类抗菌剂 1. 2. 8 苯酚类抗菌剂 该类抗菌剂的特点是: 特殊刺激性气味,价廉,高效,稳定而不易变质,处理方法简便,
杀菌剂、抗菌剂、防霉剂的种类介绍
卫生与人们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有关创造卫生条件的知识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生活的 各个方面。然而,我们往往会被抗菌、 抑菌、灭菌、杀菌几个概念所混清。
抗菌、抑菌、杀菌、消毒概念的区别 抗菌(anti-microbial):是一泛指名词,包括灭菌、杀菌、消毒、抑菌、防霉、防腐等。 杀菌(sterilization):是指的是杀灭物体中的致病菌的过程,但物体中还含有芽孢、嗜 热菌等非致病菌,杀菌与灭菌的区别在于此。灭菌为消灭一切菌类。 消毒(disinfection):指破坏待处理体系中微生物的过程,但消毒过程一般对微生物孢 子无效,消毒不需要杀灭体系中所有的微生物,只要达到预定的要求,一般需要将体 系中的致病和条件致病的微生物除去或使之丧失活性。 抑菌(bacteriostasis):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 抑制待处理体系中微生物的活性 , 使之繁殖能力将低或体质繁殖的过程。
(1)增稠剂为提高涂料贮存稳定性,防止颜料填料沉淀,提高颜料的分散性、施工流 变性等,必须在配方中加入增稠剂 (2)颜料分散、润湿剂:在分散过程中对颜料润湿,降低颜料的表面张力;分散剂一 般用阴离子表而活性剂 参考文献:杀菌(防霉)涂料防霉剂——奥斯盾生物科技(orston) 涂料 抗菌防霉剂 1 抗菌剂类型 1. 1 无机抗菌剂 1. 1. 1 金属离子型抗菌剂 无机系抗菌剂中银系抗菌剂占据主导地位。 常见的银离子抗菌剂包括磷酸盐系抗菌剂、沸石抗菌剂、溶解性玻璃系抗菌剂、膨润 土抗菌剂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沸石抗菌剂 1. 1. 2 光催化氧化型抗菌剂
纺织功能整理与相关功能面料
整理的加工过程 , 同时也对有关功能整荆与相关整理 面料 的品种做 了详 细介 绍 , 出了功能面料 开发 的展 望。 提 关键 词 :功 能整 理材 料 功能 面料
前 言
2世纪人们对 服装和家纺面料 的要求不仅仪 只 l 是满足于保暖舒适和挺括, 人们对其提 出_ 『更多 的婴
1 功能整理材 料与功能面料
维普资讯
2) 第3 0年 期 ( 6
济 南 纺 织 化 纤 科 技
.9 .
纺织功能整理- q相关功能面料
马树胜 王兴福
( 天津印 染厂股份 有限公 司 北京洁 尔爽 高科技 有限公 司 )
摘 要 :本文根 据 3前人 们对功 能面料的要 求 ,简要的介 绍 了各种 功能 面料 的特 点和功 能指 标 、功能 - "
物的抗 菌 耐久性 明显好 于抗 菌 合成 纤 维 。分析 其 原 因是抗 菌有 效作用 区域主要 在纤 维表层 所 至 。 在印染 过 程 中完成 的织物 功 能整 理处 理 。迄 今功 能整 理剂 分 为溶 出型 和非 溶 出 两大 类 。溶
出型整理剂不与织物化学结合 ,而通过与水接触
( 上接 第 8页)
发取得 了不少进步, 初步能满足印染加 ]的需要。 . :
不管是行业协会管理人员还是企业 的高级经理 , 都蛰定期参加各类相关培训 ,不断充实更新 自己 的知识 。各行业协会要为本行业各类人才成长提 供终身教育 的平台 ,努力把行业协会构建成 “ 学
习 的 ,组 织 ” 和 “ 习 企业 组织 ” :l Lk 学 ,为培
能 面 料除具 有 面料 原有 的 色泽牢 度 坚 固 、手感 柔
软、 透气性好等特点以外 , 还具有功效直接, 耐久
纺织品功能整理
纺织品功能整理1、功能整理的含义凡是能赋予纺织品某种特殊实用功能的整理加工统称为功能整理。
它包括:抗皱、防缩、防水、防油、阻燃、抗菌防臭、防霉防蛀、防静电、防紫外线、防辐射、香味整理、陶瓷(保健)整理等等。
2、服装功能的发展历史第一阶段:遮体、保暖。
第二阶段:织物延伸的穿着功能(易保养功能)抗皱、防缩;防水、防油、防污、阻燃。
第三阶段:具有医疗、保健和防护等功能抗菌防臭、防霉、防蛀、防静电、防紫外线、防辐射、止血、香味整理、陶瓷(保健)整理等。
3、我国功能性纺织品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印染企业受服装企业选择面料的要求制约。
●开发的功能性面料不能做到时尚性、舒适性和功能性的有机结合。
●主要依靠印染后整理加工。
缺少从纤维原料、纺纱织造、印染、服装一条龙全方位考虑,造成产品功能性不耐久,功能性指标不高,技术含量低,易被仿冒而低价竞争。
●功能性产品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功能性加工的环保和安全问题尚未解决。
●我国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思路主要依赖于助剂加工,不能做到多学科交叉研发,因而,产品技术含量低、档次低,缺乏技术创新和价值创新。
●缺乏市场调研投入。
4、染整加工的内容坯布准备>前处理(练漂)>染色和印花>整理>一般整理和特殊整理>功能整理第一章总论一、纺织纤维概论1、纺织纤维的涵义一般而言直径细到几微米或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细度大许多倍的物质称为纤维。
其中长度达几十毫米以上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可挠曲性或具有一定的包缠性和其他服用性能,可以生产纺织制品的,称为纺织纤维新型纤维:差别化纤维:变形丝、异形纤维、超细纤维、混纤丝、复合纤维、易染色纤维、吸水吸湿纤维功能性纤维:抗静电和导电纤维、防紫外线纤维、光导纤维、抗菌防臭纤维、变色纤维、纳米纤维、智能纤维高性能纤维:芳纶1414、芳纶1313聚苯并恶唑PBO、聚四氟乙烯PTFE、碳纤维二、功能纤维及功能纺织品1、涵义功能纤维及功能纺织品指除一般纤维及纺织品所具有的物理机械性能以外,还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新型纤维及纺织品,如卫生保健纺织品,防护功能纺织品、舒适功能纺织品、医疗和环保功能纺织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整理剂ATB9800适用于处理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及含有胺基纤维的纺织品,如棉、毛、丝、麻、腈纶等织物。是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的非溶出型持久抗菌整理剂。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织物上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霉菌,并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从而防止运动装、内衣、袜子、鞋衬里、毛巾、地毯、过滤材料、装饰用布、家纺用纺织品等的霉变和臭味。SGS、Intertek等全球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ATB9800符合美国AATCC100标准及日本JIS L 1902-2002标准等。赫特公司提供世界著名的HERST吊牌,并免费提供织物抗菌性能测试。韩笑 纺织品抗微生物整理剂的现状与发展 刘学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 【摘要】文章论述了纺织品各种抗微生物整理加工所采用的整理剂的现状,简介了其合成工艺路线和使用特点,并阐述了发展前景。 【关键词】纺织品抗微生物抗菌整理 1 引言 微生物是体形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的总称,一般包括病毒、类病毒、立克次氏体、细菌、放线菌、真菌、小型藻类和原生动物。而与纺织品抗微生物整理密切相关的微生物是细菌、霉菌 (腐生性真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其广泛,空气、土壤、江河、海洋及自然物体中都有微生物存在。有机物质或含有有机物质的材料,本身就是微生物很容易利用的营养源,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微生物就会迅速生长和繁殖,破坏材料的物质结构,使其劣化和变质。微生物在纺织品上的过度繁殖,除了导致纺织品本身外观和性能的破坏,病原微生物还会导致使用者自身的感染和伤害。 采用杀菌剂(Biocides)控制微生物的污染和损害是一种有效而广泛使用的方法。可以赋予纺织品抑制微生物繁殖和杀死微生物的化学品或称杀菌剂并不少,但是考虑到这些化学品自身的毒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由于纺织品自身的特点、整理工艺要求和整理产品的最终用途等,可选择性是有限的,在数量众多的杀菌剂中,只有少数可以用于纺织品的抗微生物整理。通常我们将这类杀菌剂称作抗菌整理剂、卫生整理剂和抗微生物整理剂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年代以来,首先在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抗菌防臭等抗微生物整理纺织品如防臭袜、抗菌防臭地毯等开始市场化。我国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进行了研究开发,并逐步实现了工业生产。目前,由于市场的开放及相关法律的缺少,进行此类整理所选用的化学品或整理剂,缺乏一定的透明度,相对比较混乱无序,应当引起业内人士重视。 目前的研究开发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天然抗微生物材料如壳聚糖等、高分子阳离子聚合物和纳米材料的应用以及可再生抗菌整理技术的研究等。 2 常用的抗菌剂及其合成工艺简介 任何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纺织品整理技术均可精确地称作抗微生物整理(Antimicrobial Finishing),但通常人们又将其细分为三个部分。 l)防腐整理(Rot-proof finishes)是一种长期或短期防护纺织材料以免其变质的抗微生物整理,通常避免霉菌的生长对纺织品的损坏,用于如帐篷等户外用纺织品的加工。 2)卫生整理(Hygene finishes)主要涉及有害细菌及感染的控制,主要用于服用或其他与皮肤接触的纺织品的整理加工,其中包括对尘螨的控制,即防螨整理等。 3)美观整理 (Aesthetic finishes)主要用于控制臭味的发生及防止细菌导致的色变。 三个部分只是相对而言,某些抗微生物整理产品可同时达到上述三种整理的目的,如防臭棉袜既能防止棉纤维的变质降解,控制脚癣真菌的繁殖并抑制臭味的产生。 2·1 常用的抗微生物整理剂 理论上讲,用于纺织品整理的杀菌剂我们称之为抗微生物整理剂。杀菌剂对微生物的作用,有的是真正把微生物杀死,有的只是由于微生物的生物活性的某一过程受阻而受到抑制,所以有杀菌和抑菌作用之分。但是,杀菌和抑菌作用只是相对而言,它与杀菌剂的性质、使用浓度及作用时间的长短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有时同一种杀菌剂在低浓度时是抑菌的,但在较高浓度时是杀菌的。而应用于纺织品的整理加工,又要满足纺织品自身性能、加工工艺及其最终用途的要求。因而理想的抗微生物整理剂应具备以下特点; 1) 广谱抗菌,对细菌和真菌都有效。 2) 持久有效,耐久洗涤持续有效。 3) 使用安全,在使用浓度下对人无毒。 4) 无色无味。 5) 成本较低,低浓度下有效。 6) 耐雨淋、耐气候、耐日晒。 7) 对织物的手感和其他物理性能无不良影响。 8) 能与防水剂和阻燃剂、染料和其他纺织化学品相配伍。 9) 不会加速或催化其他的变质问题。 10) 可使用常规的纺织染整设备来施加。 11) 能耐受加工条件和温度。 12) 无环境问题。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杀菌剂能完全满足所有这些特点,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弱点。有些抗菌剂对细菌非常有效,但是对真菌类无效,有些正好相反; 有的不耐水洗;有的对人与环境有一定的危害等等。因此,根据纺织品的最终用途适当选用抗菌剂是合理的。用于与皮肤接触的纺织品的抗菌剂及其整理产品必须是安全的,对人完全无毒、无刺激,经常使用的产品所采用的抗微生物整理剂还必须是非致敏性的。这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监管是相当严格的,均有相应的法律及管理机构。错误的选择和使用抗微生物整理剂及其加工产品,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下面介绍的是目前大量使用的几种抗微生物整理剂: 2·1·1 芳香族卤素化合物 其中代表性的是汽巴公司最早开发生产的Triclosan,即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或5-氯-(2,4-二氯苯氧基)苯酚,商品名称有:玉洁新DP300,CH-3565,Lexol 300,Irgasan DP300,抗菌剂SFR-l,UMS-406、CHA等。 Triclosan的合成: 文献表明,Triclosan可用如下六条路线制备:(1)以2,5-二氯硝基苯和2,4-二氯苯酚为原料,
经 缩合、硝基还原、重氮化水解反应制备的路线。(2)以3,4-二氯硝基苯和对氯邻烷氧基苯酚为原料,经缩合、脱烷基化、硝基还原和Sangmeyer反应制备的路线。(3)以邻甲氧基苯酚和溴代苯为原料,经缩合、氯化、脱烷基化反应制备的路线。(4)以邻烷氧基氯代苯和卤代酚(盐)为原料,经缩合、氯化、脱烷基化反应制备的路线。(5)以2-氯苯甲酸和2-烷氧基酚为原料,经缩合、脱羧基,脱烷基化反应制备的路线。(6)以异丙基(异丙烯基)苯酚和卤代苯为原料,经缩合、异丙基 (异丙烯基)氧化、酸性分解反应制备的路线。其中(1)、(2)、(3)、(6)四种路线最具有价值。 以2,5-二氯硝基苯和2,4-二氯苯酚为原料,经碱性缩合、硝基还原、重氮化水解反应制备的路线。其实例为:将38g 2,4-二氯苯酚、15.2g Na0H和39g 2,5-二氯硝基苯加至200ml丁醇中沸腾作用18h,同时蒸除水分,反应后加入活性炭2g、乙醇200ml,加热沸腾lh后热过滤,滤液经冷却析出、过滤,得58g 2,4,4'-三氯-2'-硝基二苯醚,收率90%。 该产品的性能类似分散染料,易于做成分散液或乳液,使用方法简单。但该产品的安全性引起了广泛质疑。尽管其本身无毒性,对皮肤也无刺激,但因能与含氯漂白剂生成三种有毒性的氯化衍生物,并在受热和紫外光作用下生成一种致癌物(四氯二氧杂环已烷)而对人体有害,此外合成很可能会产生Dioxins和 Dibenzofurans的副产物,尽管含量很低,但毒性很强,有报道称日本已禁止其在接触皮肤的服装纺织品方面的应用。但该产品可用于抗菌防螨整理,如不直接接触人体的褥垫、床垫等产品的整理加工。 2·1·2 胍盐类 在医用双胍结构的杀菌剂中,凡水溶性低而对纤维有吸附性能的产品均可用于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整理,效果也较好。例如,医疗上广泛应用的洗必泰(氯己定),即1,1'-六甲撑基双[5-(4-氯苯基)]双胍盐酸盐,其杀灭细菌效力很高。 在20世纪80年代,ICI公司将双胍结构抗菌剂开发用于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整理,并组建Zeneca公司推向市场,l999年7月起改由Avecia公司经营,仍沿用原商品名:Reputex 20。它的有效成分为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PHMB),是双胍类抗菌剂的典型代表。同类产品还有:Vantocil IB,Vantocil TC,和AM-020等。化学结构式如下: 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PHMB)的合成: 其合成路线是由己二胺和双氰胺的铜盐或锌盐在60℃加热反应,通二氧化氯使pH值由11降至6.8-7,冷却过滤,先制得已亚甲基二胺的二氰酸盐,再用已二胺和36%的盐酸处理,然后加热至150-155℃,搅拌反应4小时,即得产品。H2NC6H12NH2-HN(CN)2
其中n=12-16 双胍类整理剂只能用于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中纤维素纤维的含量不应低于30%,其安全性,得到美国FDA和EPA的认可。存在的问题,一是洗必泰类的价格较高,二是双胍类抗菌剂,通常不耐氯漂和日晒。但是如Avecia公司目前已经解决该问题,并获得相关专利,简单地讲,是在整理之后通过特定强有机酸或者该强有机酸的水溶性盐处理,结果不但大大提高了耐洗涤性,耐氯漂而且还抑制了吸氯泛黄的问题[7]。 2·1·3 有机硅季铵盐 分子式为: 其中,R为甲基,X为氯时是DC5700,AEM5700,日本信越的Polon MF5O 其R也为甲基,X用的是溴素;AM101的R为乙基,X为氯。 其典型代表当属首先由美国Dow Corning公司所开发生产的三甲氧基硅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即DC-5700,现在由从Dow Corning公司分立出的AEGIS公司专门经营,名称为AEM5700,从其分子结构来看,这大概是唯一一类,如同量身定做用于纺织品抗微生物整理的抗菌剂,分子当中,具有活性交链和活性杀菌两部分构成,适用产品范围宽泛,适用于各种纤维材料,广谱抗菌,且解决了大部分杀菌剂不耐水洗的问题。该产品还可用于抗菌防螨整理,在半自然条件下,经试验室 (P.P.C.Belgium)进行了6周的实验评价,经DC-5700整理的褥垫与未整理的褥垫相比,除掉的尘螨可达 98%[8]。该产品属于非溶出性抗菌剂,不会诱导产生耐药性菌。Dow Corning公司从七十年代初开始研发,历时数十年,投入巨额资金,确认了其安全性,这里不再赘述。此类产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于高白度漂白产品,如纯棉亚漂针织面料上,对白度是有一定的影响;二是对高亲水产品如毛巾的亲水性有所降低;另外,是不耐高温。 八十年代初,我院与山大合作开发AM-101时,将甲醇溶剂改为乙醇,三甲氧基也改为三乙氧基,是担心甲醇可能对染整工厂的操作工人有所伤害。使用上的差异主要是整理时的热处理温度后者比前者稍高。 有人将氨基硅油季铵化用作抗菌剂,我认为不应属于此类产品,其缺点是明显的,有溶出性,耐洗性相对要差一些。 有机硅季铵盐的合成路线:主要是采用氯丙基三烷氧基硅烷偶联剂与十八烷基二甲基胺以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