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共价键与分子的立体构型课件1(鲁科版选修3)
合集下载
高中课件 鲁科版 化学选修3 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σ 键电子对数 = 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常见分子分析
空间结构
CH4
H : N :H
H
H : C :H
H
H : C :H
H
有
有
无
无
V形
三角锥形
平面三
角形
正四
面体
H: O :H
(中心原子)
直线形
CH2O
:
: :
无
NH3
: :
:O::C ::O :
H
CO2
:O: :
分子
第 19 页
1个ns
3个np
杂化
轨道
4个sp3
杂化轨道
间夹角
109.5°
每个杂化轨 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 实
道成分
立体构型 示意图 例
¼个ns
¾个np
正四面体
CH4
SiF4
…
学以致用1
1.请推测乙烷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sp2杂化
请类比sp3杂化,小组合作分析sp2杂化方式,完成下表:
理
论
分
析
杂化类
sp2
图
示
分
析
杂化
1个s轨道
3个p轨道
3个sp2
杂化轨道
1个未杂化p轨道
轨道叠加示意图
学以致用2——乙烯中的π键
1.你能否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乙烯中π键的形成过程?
小提示:中心原子?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
C原子
C原子
自主探究:sp杂化
请类比sp3和sp2杂化方式,独立分析sp杂化形式, 完成下表
杂化
类型
理
论
分
析
常见分子分析
空间结构
CH4
H : N :H
H
H : C :H
H
H : C :H
H
有
有
无
无
V形
三角锥形
平面三
角形
正四
面体
H: O :H
(中心原子)
直线形
CH2O
:
: :
无
NH3
: :
:O::C ::O :
H
CO2
:O: :
分子
第 19 页
1个ns
3个np
杂化
轨道
4个sp3
杂化轨道
间夹角
109.5°
每个杂化轨 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 实
道成分
立体构型 示意图 例
¼个ns
¾个np
正四面体
CH4
SiF4
…
学以致用1
1.请推测乙烷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sp2杂化
请类比sp3杂化,小组合作分析sp2杂化方式,完成下表:
理
论
分
析
杂化类
sp2
图
示
分
析
杂化
1个s轨道
3个p轨道
3个sp2
杂化轨道
1个未杂化p轨道
轨道叠加示意图
学以致用2——乙烯中的π键
1.你能否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乙烯中π键的形成过程?
小提示:中心原子?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
C原子
C原子
自主探究:sp杂化
请类比sp3和sp2杂化方式,独立分析sp杂化形式, 完成下表
杂化
类型
理
论
分
析
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第1节共价键模型课件鲁科版选修3

2.键参数与分子性质的关系
[温馨提示] (1)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键能不是碳碳单键键能的 2 倍或 3 倍,是因为这些键的类型 不完全相同。 (2)在比较相类似的共价键的牢固程度时,可以看键长,而键长又决定于成键原子的半 径,如 r(C)<r(Si),则 C—C 键长小于 Si—Si 键长,C—C 键比 Si—Si 键牢固。
要点二 共价键的键参数 1.键参数的应用 (1)共价键的键能和键长反映了共价键的强弱程度,键长和键角常被用来描述分子的空 间构型。
(2)一般来讲,形成共价键的两原子半径之和越小即键长越短、共用电子对数越多,则 共价键越牢固,含有该共价键的分子越稳定。 如 HF、HCl、HBr、HI 中,分子的共用电子对数相同(1 对),因 F、Cl、Br、I 的原 子半径依次增大,故共价键牢固程度 H—F>H—Cl>H—Br>H—I,因此,稳定性 HF>HCl>HBr>HI。氧族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递变规律可用类似的方法加以解 释。 (3)当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发生重叠,重叠程度越大,键长越短,键能越 大。 (4)有机物中碳原子与碳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的键长规律是:C—C>C===C>C≡C。
分类依据
类型
共用电子数
单键、双键、叁键
共用电子是否偏移 极性键、非极性键
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σ 键、π 键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你们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久坐对身体不好哦~
3.σ 键和 π 键的比较
键型
成键方式
电子云形状
强度
σ 键 沿轴方向“头碰头” 轴对称 大,不易断裂
答案: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把 H2S 分子写成 H3S 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的饱和性 B.s 轨道和 p 轨道重叠可以形成 π 键 C.所有共价键都有方向性 D.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可形成多个 σ 键
高中化学鲁科版 选修三 2.2 共价键与分子的立体构型(共18张PPT)

1. 认识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如: CH4 、BF3 、BeCl2 等分子)。
2. 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简单的杂化轨道 类型(SP 、SP2 、SP3)
3. 能用杂化轨道理论分析和解释常见 分子的成键情况与空间构型。
化学家鲍林
鲍林是美国著名化学家, 1954年因在化学键方面的工作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62年因 反对核弹在地面测试的行动获 得诺贝尔和平奖,他曾被英国 《新科学家》周刊评为人类有 史以来20位最杰出的科学家之 一,与牛顿、居里夫人及爱因 斯坦齐名。
【知识归纳】
杂化类型 参与杂化的轨道
杂化轨道数 杂化轨道空间
构型 杂化轨道间夹角
sp
S+1P
2
直线形
180°
实例 中心原子
BeCl2 Be
sp2
sp3
S+2P
S+3P
3
4
平面正 三角形
正四面体
120°
109.5°
BF3
CH4
B
C
【牛刀小试】
1、用鲍林的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分子的四面
体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激发 2s
激发态
sp2杂化
1个未杂化轨道
sp2 杂化轨道
【学以致用】
H
HC H
H
CH4分子是正四面体形,H原子位于 正四面形的四个顶点, C原子位于分子
中心,分子中键角是109.5°,用杂化
轨道理论解释?
① 碳原子的价电子排布?碳原子要形成 4个共价键,价电子应如何改变?
② 碳原子用哪几个原子轨道参与杂化? 形成什么类型的杂化轨道?
A. C原子的四个杂化轨道的能量一样 B. C原子的sp3杂化轨道之间夹角一样 C. C原子的4个价电子分别占据4个sp3杂化轨道 D. C原子有1个sp3杂化轨道由孤对电子占据
2. 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简单的杂化轨道 类型(SP 、SP2 、SP3)
3. 能用杂化轨道理论分析和解释常见 分子的成键情况与空间构型。
化学家鲍林
鲍林是美国著名化学家, 1954年因在化学键方面的工作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62年因 反对核弹在地面测试的行动获 得诺贝尔和平奖,他曾被英国 《新科学家》周刊评为人类有 史以来20位最杰出的科学家之 一,与牛顿、居里夫人及爱因 斯坦齐名。
【知识归纳】
杂化类型 参与杂化的轨道
杂化轨道数 杂化轨道空间
构型 杂化轨道间夹角
sp
S+1P
2
直线形
180°
实例 中心原子
BeCl2 Be
sp2
sp3
S+2P
S+3P
3
4
平面正 三角形
正四面体
120°
109.5°
BF3
CH4
B
C
【牛刀小试】
1、用鲍林的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分子的四面
体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激发 2s
激发态
sp2杂化
1个未杂化轨道
sp2 杂化轨道
【学以致用】
H
HC H
H
CH4分子是正四面体形,H原子位于 正四面形的四个顶点, C原子位于分子
中心,分子中键角是109.5°,用杂化
轨道理论解释?
① 碳原子的价电子排布?碳原子要形成 4个共价键,价电子应如何改变?
② 碳原子用哪几个原子轨道参与杂化? 形成什么类型的杂化轨道?
A. C原子的四个杂化轨道的能量一样 B. C原子的sp3杂化轨道之间夹角一样 C. C原子的4个价电子分别占据4个sp3杂化轨道 D. C原子有1个sp3杂化轨道由孤对电子占据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2.2.1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型构课件 鲁科版选修3(共36张PPT)

道分相同的4个原子轨道,这种原子内部能量相近的原子轨 重新组合的过程叫原子轨道的杂化,组合成的一组新的原
子轨道称杂化原子轨道,而CH4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 由一个2s和三个2p轨道重新组合,故称这种杂化为__s_p_3杂 化轨道,然后4个__s_p_3 杂化轨道上的电子间相互排斥,使四 个杂化轨道指向空间距离最远的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碳 原子的4个__s_p_3 杂化轨道分别与4个H原子的1s轨道形成4个 相同的σ键,从而形成CH4分子。由于4个C—H键完全相 同,所以形成的CH4分子为_正__四__面__体__形,键角是109.5°。
1.了解一些常见简单分子的空间立体构型(如CH4、
NH3、
、乙醇、C2H4等)
2.了解杂化轨道思想并能用杂化轨道知识解释一些分子中共
价键形成的原因以及立体构型。
了解一些分子在对称性方面的特点,知道手性化学在现代
3.化学领域、医药的不对称合成领域中的重大意义。 能够判断简单分子的极性并能运用分子立体构型与分子极
(4)分子构型与杂化类型的关系
笃学二 苯环的结构与大π键
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形成苯分子时每个碳原子中的原子轨 道发生_s_p_2杂化,形成的__三__个__sp_2_杂化轨道在同一平面 内,这样,每个碳原子的两个_s_p_2杂化轨道上的电子分别 与邻近的两个碳原子的__s_p_2杂化轨道上的电子配对形成σ
键,于是六个碳原子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碳环;每个碳原 子的另一个_s_p_2杂化轨道上的电子分别与一个氢原子的1s 电子配对形成σ键。与此同时,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与碳 环平面垂直的2p(如2pz)轨道,它们均含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这六个碳原子的2p轨道相互平行,它们以“肩并肩”的方式 相互重叠,从而形成含有六个电子、属于六个原子的___ 键π。这种在多原子间形成的多电子的___键π称为大π键。所 以,在苯分子中,整个分子呈平面正六边形,六个碳碳键 完全相同,键角皆为______。120°
化学课件《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优秀ppt 鲁科版

sp3
C-C
sp2
C=C
sp
C≡C
看中心原子有没有形成双键或叁键,如果有1 个叁键,则其中有2个π键,用去了2个p轨道, 形成的是sp杂化;如果有1个双键则其中有1 个π键,形成的是sp2杂化;如果全部是单键, 则形成的是sp3杂化。
已知: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者用来容 纳孤对电子
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孤对电子对数 +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2)BCl3
(3)CS2
(4) C12O
解析: (1) PCI3:
..
.. C. I.
.. P
.. C. I.
..
SP3 三角锥形
.. ..
.. ..
C. I.
.. CI
(2)BCl3 :
..
.. C. .l
B
.. C. I.
..
SP2
平面三角形
(3)CS2 :
.. S. .
=C
=S.. ..
(4) C12O:
CH2O
P4 NH3
CH4
CH3CH2OH CH3COOH
C6H6
C8H8
CH3OH
C60
C20
C40
C70
思考:
同为三原子分子,CO2 和 H2O 分子的空间 结构却不同,为什么?
同为四原子分子,CH2O与 NH3 分子的空间 结构也不同,为什么?
一、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分析思考:
1、写出C原子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并由此 推测:CH4分子的C原子有没有可能形成四个 共价键?怎样才能形成四个共价键?
H
H
激发态
109°28’
sp3 杂化态
1、杂化轨道的概念 在外界条件影响下,原子内部能量相近 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相同数量的 几个能量与形状都相同的新轨道。
C-C
sp2
C=C
sp
C≡C
看中心原子有没有形成双键或叁键,如果有1 个叁键,则其中有2个π键,用去了2个p轨道, 形成的是sp杂化;如果有1个双键则其中有1 个π键,形成的是sp2杂化;如果全部是单键, 则形成的是sp3杂化。
已知: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者用来容 纳孤对电子
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孤对电子对数 +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2)BCl3
(3)CS2
(4) C12O
解析: (1) PCI3:
..
.. C. I.
.. P
.. C. I.
..
SP3 三角锥形
.. ..
.. ..
C. I.
.. CI
(2)BCl3 :
..
.. C. .l
B
.. C. I.
..
SP2
平面三角形
(3)CS2 :
.. S. .
=C
=S.. ..
(4) C12O:
CH2O
P4 NH3
CH4
CH3CH2OH CH3COOH
C6H6
C8H8
CH3OH
C60
C20
C40
C70
思考:
同为三原子分子,CO2 和 H2O 分子的空间 结构却不同,为什么?
同为四原子分子,CH2O与 NH3 分子的空间 结构也不同,为什么?
一、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分析思考:
1、写出C原子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并由此 推测:CH4分子的C原子有没有可能形成四个 共价键?怎样才能形成四个共价键?
H
H
激发态
109°28’
sp3 杂化态
1、杂化轨道的概念 在外界条件影响下,原子内部能量相近 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相同数量的 几个能量与形状都相同的新轨道。
高中化学 2.2.2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分子性质课件 鲁科版选修3

第2课时 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分子性质
精品
1
笃学一 分子的对称性和极性
1. 分子的对称性
(1)分子的对称因素:对称轴、对称面、对称中心
对称轴:对于某条直线,分子绕该直线旋转一定的角度后
可与原分子重合,则该直线称为该分子的对称轴。
对称面:某平面将分子分为两部分,且两部分互为镜像关
系,则该平面称为该分子的对称面。
精品
5
【慎思1】分子的空间构型、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
提示 空间构型、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
类型 实例
两个键 之间的 夹角
X2
H2、 N2
XY
HCl、 NO
—— ——
CO 2、 XY2 CS2 (X2Y) SO2
H2O
180°
120° 104.5°
键的 极性
非极性键
极性键
极性键 极性键 极性键
与分子的对称性有关。
2.手性
(1)手性和手性分子定义:如果一对分子,它们的组成和原
子的排列方式完全相同,但如同左手和右手一样互为镜像,
在三维空间里不能重叠,这对分子互称手性异构体。有手
性异构体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
精品
10
(2)手性碳原子:当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连接在碳原子 (如CHBrClF)上时,形成的化合物存在手性异构体。其中, 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
(3)实验探究:将一定体积的由X分子组成的液体加入滴定 管中;打开滴定管活塞让液体_缓__缓__流下,可看到液体呈
精品
4
_直__线__状垂直流入烧杯中;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液 体流,观察:若液体流仍呈_直__线__状(无变化),说明X为非 极性分子,若液体流发生了_偏__移__,说明X为极性分子。 5.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1)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都是_非__极__性__分子。多原子单质 分子属非极性分子,如:Cl2、N2、O2、P4(O3除外)。 (2)以极性键结合而形成的异核双原子分子,都是_极__性__分 子。即A—B型分子,如:HCl、CO均为极性分子。 (3)以极性键结合而成的多原子分子,空间构型为_中__心__对__ _称__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空间构型为_非__中__心__对__称__的分 子,是极性分子。
精品
1
笃学一 分子的对称性和极性
1. 分子的对称性
(1)分子的对称因素:对称轴、对称面、对称中心
对称轴:对于某条直线,分子绕该直线旋转一定的角度后
可与原分子重合,则该直线称为该分子的对称轴。
对称面:某平面将分子分为两部分,且两部分互为镜像关
系,则该平面称为该分子的对称面。
精品
5
【慎思1】分子的空间构型、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
提示 空间构型、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
类型 实例
两个键 之间的 夹角
X2
H2、 N2
XY
HCl、 NO
—— ——
CO 2、 XY2 CS2 (X2Y) SO2
H2O
180°
120° 104.5°
键的 极性
非极性键
极性键
极性键 极性键 极性键
与分子的对称性有关。
2.手性
(1)手性和手性分子定义:如果一对分子,它们的组成和原
子的排列方式完全相同,但如同左手和右手一样互为镜像,
在三维空间里不能重叠,这对分子互称手性异构体。有手
性异构体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
精品
10
(2)手性碳原子:当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连接在碳原子 (如CHBrClF)上时,形成的化合物存在手性异构体。其中, 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
(3)实验探究:将一定体积的由X分子组成的液体加入滴定 管中;打开滴定管活塞让液体_缓__缓__流下,可看到液体呈
精品
4
_直__线__状垂直流入烧杯中;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液 体流,观察:若液体流仍呈_直__线__状(无变化),说明X为非 极性分子,若液体流发生了_偏__移__,说明X为极性分子。 5.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1)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都是_非__极__性__分子。多原子单质 分子属非极性分子,如:Cl2、N2、O2、P4(O3除外)。 (2)以极性键结合而形成的异核双原子分子,都是_极__性__分 子。即A—B型分子,如:HCl、CO均为极性分子。 (3)以极性键结合而成的多原子分子,空间构型为_中__心__对__ _称__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空间构型为_非__中__心__对__称__的分 子,是极性分子。
课件:2.2共价键与分子的立体构型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子,另外两个轨道的未成对电子可以与氢原子的1s电子配
对成键,且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起排斥作用,所以水分
呈
形。
sp3杂化
杂化
N氧子基态
sp3杂化态
NH3分子
个s轨道和 个p轨道杂化,产生 个sp3杂化轨道, sp3
杂化轨道间夹角 ,其中有 个杂化轨道上已有成对电
子,另外 个轨道的未成对电子可以与氢原子的1s电子
代表物
BeCl2
BF3
SO2 CH4 NH3 H2O
价电 杂化轨 杂化轨 子对 道数 道类型
数
模型
孤电子 对数
2 2 sp1
直线形
0
3 3 sp2 平面三角形 0
3 3 sp2
三角形
1
4
4
sp3 正四面体形 0
4 4 sp3 正四面体形 1
4
4
sp3 正四面体形 2
分子空间构型
直线形 平面三角形 V形 正四面体形 三角锥形
二、共价键与分子空间构型 2、预测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
(1)理论要点:
对ABm型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A价层电子对 (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对电子)之间存在排斥力, 将使分子中的原子处于尽可能远的相对位置上,以 使各原子之间斥力最小,分子体系能量最低。
(2)模型:
电子对数目与立体结构
V形
练习
练习 判断下列粒子中心原子杂化方式和分子空间构型
(1)SP 直线形 (2)SP2 平面三角形
(3)SP3 四面体
(4)SP3d三角双锥 (5)SP3d2八 面 体
激发 重叠
BeCl2分子形成过程
sp杂化
形成2个(sp-s) σ键
优质课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2.2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第1课时) (共27张PPT)
正四面体 键角:109.5°
原子之间若要形成共价键,它们的价电子中应当有未成对的电子。
2s
2p
激发
2s
2p
C的基态 CH2
激发态 CH4
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构型是怎样形成的呢?
解决 解决:一个 2s轨道与3个2p轨道重新组合 成4个一模一样的轨道,且空间分布均匀
碳原子轨道的杂化过程
2s
2p
激发
跃迁
知识支持
σ 三角锥形,键角107.3 °
σ
..
通过对 CH4 、 NH3 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的分析,杂化轨 道数与成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有何关系?
试分析 H2O的中心原子O原子的轨道杂化情况
中心原 中心原 子σ键 子孤电 数 子对数 中心原子 杂化类型 spx 杂化 轨道 数 杂化轨道 空间构型 正四面体
思考4:描述甲烷中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σ
4
1s
+
H C
→σ
sp3
σ
σ
CH4
四个H原子分别以4个s轨道与C原子上的四个sp3杂化轨道 相互重叠后,形成了四个性质、能量和键角都完全相同 的 s-sp3 的σ键。从而使CH4分子具有正四面体构型
练习1: 描述CH3Cl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 杂化轨道的空间构型, 正四面体 分子的空间构型。 四面体
第2章
第2节
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第一课时
复习回顾:
原子间通过 共用电子 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所以原子间以共价键形成的 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间构型
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HCl
H2O,104.5°
NH3,107.3°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课件第2章第2节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第1课时
111 2 2 3 4 子对数
(2)孤电子对数的计算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 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子未成对电子数之和
2 2.价电子对互斥模型与分子空间构型的关系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说的是价电子对的空间构型, 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括孤 对电子。
①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一致;
●新课导入建议 在宏观世界中,花朵、蝴蝶、冰晶等诸多物质展现出 规则与和谐的美。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感叹:“在宇宙的 秩序与和谐面前,人类不能不在内心里发出由衷的赞叹, 激起无限的好奇。”实际上,宏观的秩序与和谐源于微观 的规则与对称。 通常,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例如,甲烷分子 呈正四面体形、氨分子呈三角锥形、苯环呈正六边形。那 么,这些分子为什么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呢?
5.杂化轨道的特点 (1)形成分子时,通常存在激发、杂化和轨道重叠等过 程。 (2)原子轨道的杂化只有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才会发 生,孤立的原子是不可能发生杂化的。 (3)杂化前后轨道数目不变。 (4)杂化后轨道伸展方向、形状发生改变。 (5)只有能量相近的轨道才能杂化(ns、np)。
sp1杂化和sp2杂化的两种形式中,原子还有未参与杂化 的p轨道,可用于形成π键,而杂化轨道只能用于形成σ键或 者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对电子。
【解析】 (1)甲醇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分子构 型为四面体,而甲醛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分子构型 为平面三角形,其O—C—H键角为120°,比甲醇中的 O—C—H键角大。
(2)a处Cl原子形成2个σ键后原子中还有2对孤对电子, 因此它采取sp3杂化。
【答案】 (1)sp3 小于 (2)sp3 K2CuCl3
分子的空间构型与杂化轨道类型的关系
(2)孤电子对数的计算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
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 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子未成对电子数之和
2 2.价电子对互斥模型与分子空间构型的关系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模型说的是价电子对的空间构型, 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括孤 对电子。
①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一致;
●新课导入建议 在宏观世界中,花朵、蝴蝶、冰晶等诸多物质展现出 规则与和谐的美。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感叹:“在宇宙的 秩序与和谐面前,人类不能不在内心里发出由衷的赞叹, 激起无限的好奇。”实际上,宏观的秩序与和谐源于微观 的规则与对称。 通常,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例如,甲烷分子 呈正四面体形、氨分子呈三角锥形、苯环呈正六边形。那 么,这些分子为什么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呢?
5.杂化轨道的特点 (1)形成分子时,通常存在激发、杂化和轨道重叠等过 程。 (2)原子轨道的杂化只有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才会发 生,孤立的原子是不可能发生杂化的。 (3)杂化前后轨道数目不变。 (4)杂化后轨道伸展方向、形状发生改变。 (5)只有能量相近的轨道才能杂化(ns、np)。
sp1杂化和sp2杂化的两种形式中,原子还有未参与杂化 的p轨道,可用于形成π键,而杂化轨道只能用于形成σ键或 者用来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对电子。
【解析】 (1)甲醇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分子构 型为四面体,而甲醛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分子构型 为平面三角形,其O—C—H键角为120°,比甲醇中的 O—C—H键角大。
(2)a处Cl原子形成2个σ键后原子中还有2对孤对电子, 因此它采取sp3杂化。
【答案】 (1)sp3 小于 (2)sp3 K2CuCl3
分子的空间构型与杂化轨道类型的关系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第2节共价键与分子
√C.NCl3分子中Cl—N—Cl键角小于109.5°
D.NCl3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 解析 NCl3分子中心原子N原子的杂化轨道数为n=12×(5+3)=4,N原子 的杂化类型为sp3,其中1个杂化轨道含有1对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对具
(2)sp1杂化:sp1杂化轨道是由 1个ns轨道和1个np 轨道杂化而得,sp1杂化 轨道间的夹角为 180° ,呈 直线 形。 (3)sp1杂化后,未参与杂化的2个np轨道可以用于形成π键,如乙炔分子 中的C≡C键的形成。
相关视频
2.sp2杂化——BF3分子的形成 (1)BF3分子的形成
(2)sp2杂化:sp2杂化轨道是由 1个ns 轨道和 2个np轨道杂化而得,sp2杂化 轨道间的夹角为 120° ,呈 平面三角 形。 (3)sp2杂化后,未参与杂化的1个np轨道可以用于形成π键,如乙烯分子 中的C==C键的形成。
第2章 第2节 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第1课时 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常见分子的空间构型。 2.理解杂化轨道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能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或预测某 些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内容索引
新知导学 达标检测
新知导学
一、杂化轨道及其理论要点 1.试解释CH4分子为什么具有正四面体的空间构型? 答案 在形成CH4分子时,碳原子的一个2s轨道和三个2p轨道发生混杂, 形成四个能量相等的sp3杂化轨道。四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四个H原子的 1s轨道重叠成键形成CH4分子,所以四个C—H是等同的。可表示为
归纳总结
1.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判断:若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为109.5°,则 中心原子发生sp3杂化;若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为120°,则中心原子发生 sp2杂化;若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为180°,则中心原子发生sp1杂化。 (2)根据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判断 ①正四面体形―→中心原子为sp3杂化;三角锥形―→中心原子为sp3杂化; ②平面三角形―→中心原子为sp2杂化; ③直线形―→中心原子为sp1杂化。
D.NCl3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 解析 NCl3分子中心原子N原子的杂化轨道数为n=12×(5+3)=4,N原子 的杂化类型为sp3,其中1个杂化轨道含有1对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对具
(2)sp1杂化:sp1杂化轨道是由 1个ns轨道和1个np 轨道杂化而得,sp1杂化 轨道间的夹角为 180° ,呈 直线 形。 (3)sp1杂化后,未参与杂化的2个np轨道可以用于形成π键,如乙炔分子 中的C≡C键的形成。
相关视频
2.sp2杂化——BF3分子的形成 (1)BF3分子的形成
(2)sp2杂化:sp2杂化轨道是由 1个ns 轨道和 2个np轨道杂化而得,sp2杂化 轨道间的夹角为 120° ,呈 平面三角 形。 (3)sp2杂化后,未参与杂化的1个np轨道可以用于形成π键,如乙烯分子 中的C==C键的形成。
第2章 第2节 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第1课时 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常见分子的空间构型。 2.理解杂化轨道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能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或预测某 些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内容索引
新知导学 达标检测
新知导学
一、杂化轨道及其理论要点 1.试解释CH4分子为什么具有正四面体的空间构型? 答案 在形成CH4分子时,碳原子的一个2s轨道和三个2p轨道发生混杂, 形成四个能量相等的sp3杂化轨道。四个sp3杂化轨道分别与四个H原子的 1s轨道重叠成键形成CH4分子,所以四个C—H是等同的。可表示为
归纳总结
1.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判断:若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为109.5°,则 中心原子发生sp3杂化;若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为120°,则中心原子发生 sp2杂化;若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为180°,则中心原子发生sp1杂化。 (2)根据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判断 ①正四面体形―→中心原子为sp3杂化;三角锥形―→中心原子为sp3杂化; ②平面三角形―→中心原子为sp2杂化; ③直线形―→中心原子为sp1杂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的B原子和相关键对电子
三角双锥
跷跷板形
T形
直线
第二对孤对电子优先代替第一
对孤对电子反位的那个B原子和
相关键对电子
正八面体
四方锥
平面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形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的排布和 ABn 型共价分子的构型 价 层 电 子 对 数
价层 电子 对排 布
成 键 电 子 对 数
孤 分子 电子对的排 对 类型 布方式 电 子 对 数
p键
H C H C H H = H H C C H H
H C O H =
p键
H H C O
烯烃>C=C<结构中跟3个原子键合的碳原子也是 以sp2杂化轨道为其s-骨架的。 C2H4
3、sp杂化 具有VSEPR模型的AY2通式的分子中的中心原子采 取sp杂化轨道构建分子的s骨架,例如CO2中的碳原子、 H-C≡N:中的碳原子、BeCl2分子中的铍原子等等。炔烃 中的—C≡C—的s骨架也是由sp杂化轨道构建的。 当中心原子取sp杂化轨道形成直线形的s骨架时, 中心原子上有一对垂直于分子的s骨架的未参与杂化的 p轨道。例如乙炔分子:形成二个p键。
o
o
o
(a) 中没有 90°的孤对电子-孤对电子的排斥作用, 是最稳定的构型。因此, 的几何构型为直线形。 IF 2 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以预测大多数主族 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
物质 SiF4 NH4+ H2 S ClF3
BP
LP
VP
分子几何构型
物质 SiF4 NH4+ H2 S ClF3
如何将甲烷中C、H的原子轨道几 何形状与分子的立体构型建立 联系?
如:甲烷分子实测的和VSEPR模型预测的立体结 构都是正四面体。若认为CH4分子里的中心原子碳的 4个价电子层原子轨道––2s和2px,2py,2pz分别跟4个氢 原子的1s原子轨道重叠形成σ键,无法解释甲烷的4个 C-H键是等同的,因为碳原子的3个2p轨道是相互正交 的(90夹角),而2s轨道是球形的。 泡林假设:甲烷的中心原子—碳原子在形成化学键 时,4个价电子层原子轨道并不维持原来的形状,而是发 生“杂化”,得到4个等同的轨道,总称sp3杂化轨道, 每个轨道为等价的sp3轨道。
BP 4
LP 0
VP 4
分子几何构型
物质 SiF4 NH4+ H2 S ClF3
BP 4
LP 0
VP 4
分子几何构型 正四面体
物质 SiF4 NH4+ H2 S ClF3
BP 4 4
LP 0 0
VP 4 4
分子几何构型 正四面体
物质 SiF4 NH4+ H2 S ClF3
BP 4 4
LP 0 0
例:判断XeF2、XeF4、XeOF4、XeO2F2四种化合物的
几何构型。
解:Xe价电子数为8,F未成对电子数为1,O未成 对电子数为2 VP=BP+LP
XeF2 : BP=2,LP=(8-2)/2=3,VP=2+3=5
AB2E3型:
电子对排布方式:三角双锥
实际分子形状:直线型
XeF4: BP=4,LP=(8-4)/2=2,VP=4+2=6 AB4E2型: 电子对排布方式:正八面体
2.2共价键与分子的立体构型
一、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VSEPR for judg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ovalence molecular ) ———判断共价分子几何形状的
VSEPR理论认为:
共价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 对(包括键电子对和孤对电子)由于静电排斥作 用而趋向尽可能彼此远离,使分子尽可能采取对 称结构。
AB2
分子构型
实 例
直线 2 形 2 0
直线形
HgCl2
平面 3 0 3 三角 形 2
AB3
平面三角形
BF3
1 AB2
角形
PbCl2
价 层 电 子 对 数
价层 电子 对排 布
成键 电子 对数
孤对 电子 对数
分 子 类 型
电子对的排布 方式
分子构型
实 例
4
0
AB4
正四面体
CH4
4
四面 体
3
1
AB3
三角锥形
例:sp3杂化
sp3杂化轨道
CH4
2、sp2杂化 凡符合VSEPR模型的AY3通式的分子或离子中心原 子大多数采取sp2杂化轨道。例如,BCl3、CO32–、NO3–、 H2C=O、SO3等等。烯烃>C=C<结构中跟3个原子键合 的碳原子也是以sp2杂化轨道为其s-骨架的。 以sp2杂化轨道构建s轨道的中心原子必有一个垂 直于sp2s骨架的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如果这个轨道跟 邻近原子上的平行p轨道重叠,并填入电子,就会形成 p键。如,乙烯H2C=CH2、甲醛H2C=O的结构图:
苯中的碳原子取 sp2 杂化,每个碳原子尚余一个未 参与杂化的p轨道,垂直于分子平面而相互平行。 由于每个碳原子的左右两个相邻的碳原子没有什么 区别,认为中心的碳原子的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中的电子 只与左邻的碳原子上的平行 p轨道中的一个电子形成 p键 而不与右邻的形成p键或者相反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 所以我们认为所有 6个平行 p轨道总共 6 个电子在一 起形成了弥散在整个苯环的 6 个碳原子上下形成了一个 p-p大键。用p-p大键(有机化学中的共轭体系)的概 念苯的结构式写成如下右图更好。后者已经被广泛应用。
p键
H C H C H H = H H C C H H
H C H O =
p键
H H C O
例:sp2杂化(H2C=CH2)
以sp2杂化轨道构建s轨道的中心原子必有 一个垂直于sp2s骨架的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 如果这个轨道跟邻近原子上的平行p轨道重 叠,并填入电子,就会形成p键。如,乙烯 H2C=CH2、甲醛H2C=O的结构图:
实际分子形状:平面四方形
XeOF4: BP=5,LP=(8-6)/2=1,VP=5+1=6 AB5E型: 电子对排布方式:正八面体
实际分子形状:四方锥形
XeO2F2: BP=4,LP=(8-6)/2=1,VP=4+1=5
AB4E型:
电子对排布方式:三角双锥
实际分子形状:不规则四面体
例:判断ClO4-的空间构型。 解:Cl价电子数为7,O未成对电子数为2 VP=BP+LP BP=4,LP=(7-8+1)/2=0,VP=4+0=4
物质 SiF4 NH4+ H2 S ClF3
BP 4 4 2 3
LP 0 0 2 2
VP 4 4 4 5
分子几何构型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V型
物质 SiF4 NH4+ H2 S ClF3
BP 4 4 2 3
LP 0 0 2 2
VP 4 4 4 5
分子几何构型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V型 T型
几个实例
(1)对于中心原子A上只有键电子对而没
有孤对电子的ABn型分子。
与中心原子成键的原子数等于中心原子周围 键电子对的数目, n个B原子理想排布是 A原子周
围成键电子对之间排斥力最小的那种方式。
n=2时,AB2
B A B
为直线型
n=3时,AB3
以A原子为中心的三角形
n=4时,AB4
以A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
3. 推测ABnEm分子几何构型
4 、不同电子对间斥力大小顺序: 1).孤对-孤对的排斥力 >>孤对-成键电子对的
排斥力 > 成键 - 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 2) 在包括有多重键的分子中,多重键作单键处理, 多重键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大小次序为: 叁键 > 双键 > 单键 3) 中心原子相同时,配体电负性变大,键角变小。 (由于对成键电子对吸引力较大,使共用电子对 离中心原子较远,占据空间角度较小). NF3和 NH3 SCl2 和 SF2 4)配位原子相同时,随中心原子电负性变小,键角 减小. NH3 > PH3 OH2 > SH2
n=5时,AB5
以A原子为中心的三角锥体
n=6时,AB6
以A原子为中心的正八面体
(2)中心原子A上带有孤对电子时共价分
子的基本形状。
A上有一对孤对电子的AB2型分子: AB2E,E代表孤对电子, 理想构型:为BAB角等于1200的角形AB2分子。 基本构型:角形,键角小于1200。
三角形
角形
VP 4 4
分子几何构型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物质 SiF4 NH4+ H2 S ClF3
BP 4 4 2
LP 0 0 2
VP 4 4 4
分子几何构型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物质 SiF4 NH4+ H2 S ClF3
BP 4 4 2
LP 0 0 2
VP 4 4 4
分子几何构型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V型
分子 电子对的排 分子构型 类型 布方式
实 例
AB6
正八面体
SF6
6
八面体
5
1
AB5
四方锥形
IF5
4
2
AB4
平面正方 形
ICl 4
与重键对应的两对(双键)或三对(叁键) 电子都看作一个“超级电子对”。
将CO2分子中两个双键的电子看作C原子上的 两个超级电子对(C原子上没有孤对电子),预言 CO2为AB2型直线型分子。
CH4 分子( C 原子上没有孤对电子)具有理 想四面体键角109.470。
NH3 分子 N 原子上的一对孤对电子将 HNH 键
角压缩至1080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