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心理的调查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消费行为及心理的调查报告

(2011级教育硕士研究生班何志静)摘要: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财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心理

当代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复杂又美伦美奂的社会,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范围日益扩大,消费自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项。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方面,他们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但又未能完全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能力的不足使他们的消费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他们受社会的影响很大,难免在消费上存在一些非理性的,不切实际的行为。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了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财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

1 基本生活学习消费

基本生活费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经济支出,大致上包括餐饮支出和日常生活用品支出等。此项费用是在校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支出,用以维持和保证正常生活。学习费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于学习方面的费用支出,比如购买书籍、音像物品等费用的支出。此项费用的支出主要用于在校大学生课余之外知识的补充,同时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支出。了解学生的基本生活学习费在每月总费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有助于了解学生可能存在的生活消费心里特征以及探讨其消费结构是否合理,进而能反映在校大学生世界观的发展状况。

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是重中之重,按照石家庄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

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本市人张力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位。在我市高校就读的张力,买衣物的钱都由父母出,每个月还有600元的生活费用,这在同寝室的同学中算是多的了。张力自我总结,“以前吃住在家里,每顿都能吃到可口的爱吃的菜。但现在,食堂的菜不合口味,我经常外面吃。”事实上,她考虑过花费的问题,尽量挑既合口味又便宜的吃了。“一顿盖浇饭得五六块钱,我每天早上吃豆浆包子、中午晚上吃盖浇饭,一天也要十几元钱。一个月下来,就要将近500元了。再买些水果、牛奶、零食, 600元钱刚够我吃的。”相对于很多来自农村的学生而言,张力属于生活比较富裕的。很多来自农村的学生,生活费基本在500元左右。这其中涵盖了饮食费用、衣物费用和正常的学习资料费用。

2休闲娱乐时尚消费

休闲娱乐费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于休闲、娱乐等方面的费用支出,包括上网、购买时尚用品、通讯旅游等费用的支出。

20岁左右的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他们最突出的时尚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8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随着大学生课程安排较松,闲暇时间较多的实际情况,外出的旅游费用也成了他们消费的一部分。很多学生选择在双休日到附近的景点参观游玩,虽然花费数目不是很多,大部分集中在50元以下,但是总体算来,也提升了他们生活消费的数额。

3 额外交际消费

在追求物质消费的同时,大学生也强调人际交往消费,主要表现在恋爱及同学间应酬的支出。人情交际费大致包括班级聚餐、购买生日礼物、同学聚会、恋爱消费等方面的支出。此项费用的支出主要是在校大学生课余生活中的额外支出,在大学生的生活开支中占了一定的比重。

根据调查,92%的人每个月在同学聚餐以及赠送礼物上有花费,费用约占月生活费的10%左右。从具体花费额度的分布上看,75%花费在30元—50元,16%花费在30元以下,仅9%花费在50元以上。这说明,人际交往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碍于资金限制,这方面的支出额度仍然比较少。

此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

二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分析

研究发现:大学生消费中存在趋同心理和攀比心理。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由于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自身的群体化特征,往往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消费行为,多数同学在消费过程中“从众”性较强,这就是大学生消费时的“趋同心理”。趋同心理表现为消费者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哪怕这一物品自己本身并不那么需要,也会随大流购买,以保证自己与群体的一致性。趋同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发展成为攀比、炫耀心理。攀比、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名牌、追流行,许多大学生就是以拥有各类名牌作为炫耀的资本。

在中国,一向都是“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孩子考上大学了,要钱给钱,要物买物,这很容易使孩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贪图享乐的坏习惯。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还有一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也无法正确的指导自己的孩子。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但是,高校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