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世界是一张普遍联系之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世界是一张普遍联系之网

——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体会之四

蔚严春

普遍联系性,是物质世界的基本特征。所谓联系,就是世上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体。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

物质世界的联系是普遍的,整个世界是一张普遍联系之网,任何事物都是网上的一部分或一个结,没有任何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社会)之间、物质与精神之间无时不处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正如恩格斯所形象描述的那样:‚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生活的时候,首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吃穿住用行的所需,无一不是来源于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物质基础。无论何人每天都会与他人发生着各种联系,由此而构成了社会,产生了社会活动,上演着一出出开天辟地、得失成败、悲欢离合、跌宕沉浮的生动场景。尤其是实践,它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完全是群

众协同作用的活动。完全孤立于人群或社会之外的人是不能生存的,也是不可能的。社会的演化和发展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中进行的。客观外界的物质现象,是人的意识即精神活动的原材料,没有原材料,人的大脑这个加工厂是生产不出来任何精神产品的,归根结底,人的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另一方面,世界上多种物质形态,又是在人的一定意识指导下,通过实践而得到改造,引起变化,形成财富(文化成果)的。社会——一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有机构成的统一整体,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内在的根本的联系,其内在的三大活动领域——经济、政治、文化,又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对政治起决定作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对经济起着保护和促进或破坏和阻碍的反作用。经济、政治是文化的基础,对文化起决定作用;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非物质形态的经济、政治成果)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对经济、政治起着保护和促进或破坏和阻碍的反作用。经济、政治、文化各自内部又分多种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内部仍存在着经济、政治、文化各因素,各子系统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就经济领域的生产流通系统而言,企业年度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与其政治工作、管理工作、科教工作、营销工作和后勤工作的强弱完全是正相关的联系。任何人的发展进步都是与思想品质修养、科学理论追求和实践中的锻炼都是紧密联系的。

世界的普遍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和系统性。

一、普遍联系的客观性和多样性

物质世界的联系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本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必须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带主观随意性。实践证明,凡有秩序的工作、顺利成功的事业,都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事物的客观联系的结果;凡杂乱无章的工作、江河日下的事业,都是瞎忙于主观想象的事物‚联系‛的结果。前面所论述的各种联系都是客观的。在日常生活中,随意抓取个别事实材料,主观臆造和牵强附会地编织并不存在的联系以论证某些错误观点的实用主义做法,时有所见。例如,有些人看到说实话办实事在某时某处遭到冷遇和压制,就得出‚说了实话误了自家‛、‚老实人吃亏‛的结论,而看不到一贯说实话办实事的人长远上、总体上踏实平安的普遍性,看不到‚吃亏在于不老实,大不老实吃大亏‛的本质性。从历史到现实中我们听到的、接触到的许多封建主义、小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错误观念都是主观性‚瞎联系‛的典型例证。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再如,‚有钱能使鬼推磨‛,‚有权就有一切‛,‚有权就是爹,有钱就是娘‛;又如,‚经济决定一切,经济发展高速度,就是执政的合法性‛,‚腐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社会矛盾就凸现‛,‚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

产‛,‚人都是自私的‛,‚生产资料私有化才能唤起责任感‛,‚企业就是为了利润,银行就是为了利息,职工就是为了工资‛,‚什么良心不良心、道德不道德、觉悟不觉悟,只要多发钱就有积极性‛,‚只要密切联系领导就能心想事成‛,‚只要听话就是好职工‛,等等,都是唯心主义的,都是违背人及其集合体社会全面自由发展规律的,因而是没落的、腐朽的、低俗的。倘若不彻底与上述错误观念决裂,任其充斥党内外思想阵地,事业必将被带进死胡同,社会必将被引入野蛮时代。考察古今中外社会发展史,哪代人不把公平合理社会作为理想的追求?而每一种社会进步——越上更高一级社会形态或较旧的社会形态更公平合理,不都是在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条件下,科学巨匠、仁人志士们引领群众革故鼎新、励精图治、大公无私、舍生取义改变旧的生产关系的结果?

物质世界联系的多样性,说明了事物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是彼此不同的。概括起来,事物的联系分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主要联系与次要联系,其中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本质和发展趋势,我们把这种联系称之为‚规律‛。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只有认识、把握和利用好规律,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获得事业的成功。当然,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也不能忽略,也要予以一定的重视,它们可以起

到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作用。这一原则告诉我们,对任何事物都要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通过现象看本质,防止形而上学的简单化、表面化和孤立化,达到深刻认识事物、把握规律的目的。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停止对规律的探索和认识。然而,已经探明的规律,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遵循,决不能违背和抗拒。例如,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潜心体察和认识自己所处的内外环境及条件,遵循和利用好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地反映论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这些最普遍的规律。与此同时,做政治工作,解决好思想和政治问题,必须认识和利用思想认识规律、人民民主专政规律、人民内部矛盾规律、党的建设规律、民主集中制规律、任人唯贤规律、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规律等;做经济工作,解决好经济问题,必须认识和利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供求规律等;做文化工作,解决好意识形态和认识能力问题,必须认识和利用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规律、人民群众文化需求规律、辩证思维规律、逻辑规律、人道主义规律、语言规律、学术研究规律等。同时积极探索和遵循新的规律。否则,无论有多好的愿望和多大的决心,都将如坠烟海,找不到中心和要领,其结果不仅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一事无成,而且会给事业带来损害和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