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配贯通数据采录工作规范
数据采集要求及相关规定

数据采集要求及相关规定数据采集要求及相关规定为使绩效管理有效.有序地贯彻并执行,需保证关键绩效指标统计数据的公平性.真实性。
现对试运行阶段的数据采集来源及流程做出相关规定:1.各级部门需了解本部门应该提供的KPI考核数据,包括:l 各部门为本部门及下属科室车间提供相关KPI考核数据,可参考《KPI评分表》;l 各部门需为其他部门(一级部门到科室)提供相关KPI考核数据,见附件1;2. 数据采集部门在采集过程中,需遵循绩效管理的客观性原则,具体流程包括: l 数据采集部门与被考核部门及人力资源部一起明确各指标的定义.内容.公式等,包括指标中相关名词的解释和定义;建立衡量指标的有关标准,确立合理.科学的指标计算方法;达成一致意见后上报备案。
l 数据采集部门应提交关键绩效指标数据形成的过程供被考核部门及人力资源部确认,包括数据的采集方式.采集频率.原始数据来源及精确程度等均应明确化。
经三方认同后上报备案。
l 以上内容一经三方认可,则不可随意更改,并由数据采集部门以工作流程形式将采集过程固化;l 严格根据被考核部门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可违背客观性原则;l 各部门收集本部门需提供的所有KPI考核数据,填写《KPI 数据收集表》,见附件2;3. 按照考核周期确定数据提交时间:(考核部门需在数据考核表上签字) l 月度考核:数据提供部门在月度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将采集结果提交给项目推动小组及被考核部门;l 季度考核:数据提供部门在季度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将采集结果提交给项目推动小组及被考核部门;l 年度考核:数据提供部门在年度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将采集结果提交给绩效委员会及被考核部门。
4. 项目推动小组/被考核部门/绩效委员会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审核,对有疑义的数据结果可直接向数据提供部门要求解释,获得双方认同后更改数据考核表内容并签字确认,同时知会被考核部门;5. 若被考核部门或个人针对本部门的KPI考核数据有疑义,可提出绩效申诉,与数据提供部门/项目推动小组/绩效委员会进行绩效沟通,达成一致;6. 项目推动小组/绩效委员会根据汇总数据考核表结果,对各个部门的关键绩效指标评分,并将考核指标结果和评分情况反馈给被考核部门;7. 按照考核周期确定绩效沟通必须完成的时间: l 月度考核:月度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l 季度考核:季度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l 年度考核:年度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
营配一体化系统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营配一体化系统在数据采集中的应用摘要:在营配数据采集中应用营配一体化移动数据采集系统,使数据采集更快速、准确、易修改,是实现对客户的5项协同业务应用及95598全网全业务集中的技术支撑的保障。
关键词:营配贯通;数据采集;一体化;应用一、营配贯通的概念营配贯通即生产系统和营销系统的基础数据资料进行互通,实现两个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实现对客户的主动抢修、智能业扩报装、停电通知精确到户、图形可视化展示、营配数据业务集成等功能。
简单的说就是将配网设备和用户设备的实际地理位置和连接关系,通过采集终端对设备进行现场定位并将设备间的拓扑连通关系连接起来,再将采集终端采集的位置信息和拓扑连通关系分别通过营销系统和生产系统合并,并集成在地图上,形成电网GIS系统,通过调用电网GIS系统数据,便于抢修人员在发生故障时准确快速的对故障设备定位,及时消除故障,为营销、运检专业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为95598全网全业务提供技术支撑的保障。
二、营配数据采集的必要性要实现客户报修准确定位、配网故障快速研判、停电计划科学制定、业扩报装可视化接入、线损实时准确统计5项协同业务应用等功能,必须要有准确完整的生产、营销基础数据来支撑,因此营配数据采集尤为重要,数据采集主要包括对存量数据进行位置信息和参数核查,对新增高低压数据进行位置信息和参数的现场采集。
三、数据采集方式的现状及要求(一)现状分析营配基础数据采集之前采用手工采集的方式,存在以下不足:1、采集的精确度和准确度较低。
2、采集的数据不宜保存,易丢失。
3、对采集错误或漏采数据纠错、补救能力差。
4、采集速度慢。
5、需大量的人力资源。
因此,选择精确度高、易储存采集数据、采集速度快的移动数据采集终端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以上问题,青海电力以营配贯通为契机,对生产系统、营销系统基础数据进行核查和补充完善。
(二)建设原则1、统一性原则坐标系:采用“国家大地2000坐标系”;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数据单位:以经纬度表示时,单位采用十进制度(°),精确到小数点后8位数字;以米为单位时,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照片格式:*.jpg,像素建议不低于1024*768px。
操作数据采集规程

操作数据采集规程一、引言数据采集是指通过设备或者系统采集、记录和存储某些实体或过程的信息,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效率,制定、实施和执行一套科学的操作数据采集规程十分必要。
二、目的本文旨在规范操作数据采集的流程和要求,提高数据采集的质量和效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操作数据采集的人员和部门。
四、操作数据采集程序操作数据采集程序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数据准备在进行数据采集之前,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应的数据采集设备和软件工具。
确保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行。
4.2 设定采集目标在进行数据采集之前,需明确采集的目标和范围,确定需要采集的数据类型、格式和频率。
4.3 数据采集4.3.1 保证数据源的可靠性在进行数据采集前,需要确认数据源的可靠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如有必要,可以进行数据预处理工作,剔除不可靠或错误的数据。
4.3.2 严格按照采集参数执行按照设定好的采集参数,执行数据采集操作,并记录相关信息,如采集时间、地点、人员等。
4.3.3 定期检查设备和工具定期检查数据采集设备和工具的状况,保证其正常运行。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维护或更换。
4.4 数据存储与备份采集到的数据应及时存储,并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数据存储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结构进行组织,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4.5 数据分析与应用采集到的数据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应用。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和建模等操作,为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五、操作数据采集的注意事项5.1 保密性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需保护相关数据的机密性和隐私性,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
5.2 安全性在进行数据采集和存储过程中,需确保数据的安全性,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和篡改。
5.3 及时性在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需及时更新和处理数据,以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谈供电企业营配贯通中的问题及对策

谈供电企业营配贯通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用电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用电督查管理,主要就是对供电企业开展督查管理工作,防止工作中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到经济效益的获得。
当前形势下用电稽查效率不高已成为用电稽查管理中的最大问题,本文就如何提高用电稽查效率做出探讨,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供电企业;营配贯通;问题;对策供电企业营配贯通工作主要基于企业内部营销和生产两大部门信息系统开展,通过系统之间异动流程实现营销侧与生产侧数据的动态更新和准确一致。
营配信息共享贯通和业务末端融合后,对内可对供电企业95598客户报修定位、配网故障研判、停电计划安排、停电范围定位、实时线损管理等提供准确的依据,提高供电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对外可在故障抢修、供电业务办理、电费交纳等方面缩短为电力客户提供服务的时间,不断提升供电服务品质。
但供电企业在开展营配贯通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确保营配信息无障碍贯通应用。
一、营配贯通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内容营配贯通即生产系统和营销系统的基础数据资料进行贯通,实现统一性和连贯性,实现对客户的主动抢修、智能业扩报装、停电通知精确到户、可视化展示、营配数据业务集成等功能。
营配贯通平台搭建后将快速提高故障抢修、营销及配网管理的工作效率,全面实现公司营销和配网智能化管理。
简单地说,“营配贯通”就是营销系统中的客户信息与生产GIS系统合并,并集成在地图上,给每一个新安装的电能表贴上唯一的条形码,并扫描入系统,为每一个表计定位,便于供电抢修人员在发生故障时快速定位。
同时可以在停电抢修时,自动群发短信通知该线路、台区下的电力客户,及时做出停电提醒。
还可为工作人员方便准确地调取各种数据,为营销专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营配贯通工作主要内容总结为:一是基于供电企业的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以下简称营销SG186系统)、营销GIS系统和生产PMS系统、电网GIS系统开展供用电设备[变电站、线路、变压器(分公用变压器、专用变压器)、计量箱]档案完整性、一致性核查治理工作,建立站—线—变—计量箱—电能表客户营配连接关系;二是开展供用电设备及服务资源(供电营业厅、电费代收点等)的现场测绘工作,对设备坐标进行定位同时拍摄照片,在地图上直观展现。
建立营配数据贯通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孟思齐

建立营配数据贯通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孟思齐建立营配数据贯通的常态化工作机制_孟思齐理念>>Theory建立营配数据贯通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德阳供电公司为消除生产、营销信息系统各自“孤岛”现象,巩固营配数据清理结果,实现营配数据融合贯通、数据常态化管理及其深化运用,本文对营配数据贯通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与思考,提出了数据贯通常态化工作开展思路,以此为强化配网管理、故障研判、抢修指挥、业扩辅助报装等业务应用提供参考。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的建立,营销、配网、调度等专业管理方式也随之发生了转变,组织机构的集约和精简,对各专业之间的协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往信息资源独享的局面,已严重阻碍了公司的发展。
本文对如何建立营配数据贯通的常态化工作机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思考,期望得以消除各专业之间的信息壁垒,共享业务数据资源,全面支撑故障报(抢)修、故障研判、停电管理、配网规划、线损管理、业扩辅助报装等业务应用,为提升客户服务能力、配网设备运维、营销精益化管理和营销运营模式的转型提供数据支撑。
的唯一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急需提升,部分数据尚需手动输入,采集效率和准确度还有所欠缺,企业缺乏完整的数据管控策略、组织以及管控流程。
二是数据共享不充分,数据集成度不高。
目前,电力行业缺乏行业层面的数据模型定义与主数据管理,各单位数据口径不一致。
行业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数据壁垒,业务链条间也尚未实现充分的数据共享,数据重复存储的现象较为突出。
营配数据贯通中存在的问题数据清理与数据贯通工作脱节。
对营销部门来说,数据清理工作重点在于用户的信息,虽然也有关于网络外部形势分析。
随着新的电改方案的出台,配售电业务的放开将使得包括高新产业区、发电企业、公共服务行业公司、分布式电源用户、社会资本成立的独立售电企业等五类主体有望获得售电牌照。
对用电客户的争夺,使得优质服务必将成为公司未来主要工作的导向。
数据采集标准

数据采集标准
数据采集标准是指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些规范和准则。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来源:明确数据来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来源可以是各类数据库、互联网上的公开数据、传感器、调查问卷等。
2. 数据采集方法: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实地采集、网络爬虫、调查问卷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采集方法。
3. 数据采集频率:确定数据采集的频率,例如每日、每周、每月等。
根据数据的变化情况和使用需求确定采集频率。
4. 数据采集过程:明确数据采集的过程、流程和责任人。
确保采集数据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5. 数据格式:确定数据的格式,例如文本、数字、日期等。
确保数据的统一性和方便后续处理和分析。
6. 数据保护:保护采集的数据隐私和安全。
采集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数据的泄露和滥用。
7. 数据质量:确保采集的数据质量。
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清洗,排除错误和异常值,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 数据使用:明确采集的数据用途和范围。
在采集数据时需要
明确数据的使用目的,以便合理利用和处理数据。
9. 数据存储:确定数据的存储方式和位置。
根据数据的量级和使用需求选择适当的存储方式,可以是数据库、云存储等。
10. 数据文档化:记录数据采集的相关信息,包括数据来源、采集方法、采集时间等。
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可复现性。
总之,数据采集标准是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准则,旨在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内部工作流程优化的数据采集与流程规范

内部工作流程优化的数据采集与流程规范概述:如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着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来说,优化内部工作流程以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确保流程规范化,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如何进行内部工作流程优化的数据采集与流程规范。
一、确立数据采集目标首先,需要明确数据采集的目标和目的。
确定所需要收集的数据类型,数据量大小以及数据采集的频率等。
只有明确了数据采集的目标,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工作流程优化。
二、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工具为了高效地进行数据采集,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工具至关重要。
根据采集目标,选择能够满足需求的数据采集工具,如网络爬虫、传感器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工具的性能和稳定性,以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建立数据采集流程建立清晰明确的数据采集流程是提高数据采集效率的关键。
首先,制定详细的数据采集计划,包括数据采集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等。
其次,确保数据采集的流程清晰明确,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时间要求。
最后,对数据采集流程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四、提高数据采集效率为了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合理分配数据采集人员,确保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负责区域,并且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采集能力。
其次,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自动化数据采集和处理等,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效率。
五、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是流程优化的关键要素之一。
为了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确保数据采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及时更换老旧设备,以减少数据误差。
其次,加强数据采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数据采集的技术水平和准确性。
最后,建立数据采集质量评估体系,对数据采集结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六、制定流程规范流程规范是保证工作流程顺利进行的基础。
通过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规范,可以指导员工进行工作,并减少潜在的错误和风险。
同时,还可以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参考,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详解数据采集规范

详解数据采集规范数据采集是指通过收集和记录数据来获取有关特定主题或领域的信息。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遵循一些数据采集规范。
本文将详细解释数据采集规范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为什么需要数据采集规范?数据采集规范的制定和遵循对于保障数据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原因:1. 准确性和一致性:规范化的数据采集方法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错误和混乱的情况发生。
准确性和一致性:规范化的数据采集方法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错误和混乱的情况发生。
2. 可比性和可重复性:通过使用相同的规范,我们可以保证数据之间的比较和重复性研究的可行性。
可比性和可重复性:通过使用相同的规范,我们可以保证数据之间的比较和重复性研究的可行性。
3. 合规性:在某些领域,例如金融和医疗,数据采集需要遵守法规和标准,以确保数据的合规性和保密性。
合规性:在某些领域,例如金融和医疗,数据采集需要遵守法规和标准,以确保数据的合规性和保密性。
数据采集规范的实施方法以下是一些实施数据采集规范的方法:1. 明确定义数据需求:在进行数据采集之前,明确定义所需的数据类型、范围和格式等。
这样可以有效地指导数据采集的过程。
明确定义数据需求:在进行数据采集之前,明确定义所需的数据类型、范围和格式等。
这样可以有效地指导数据采集的过程。
2. 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模板:使用标准化的数据模板,可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模板可以包括数据字段、单位、计量标准等。
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模板:使用标准化的数据模板,可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模板可以包括数据字段、单位、计量标准等。
3. 确保数据源的可靠性:选择可靠的数据源,例如官方统计机构、权威机构或可信的数据库。
验证数据源的可靠性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结果的准确性。
确保数据源的可靠性:选择可靠的数据源,例如官方统计机构、权威机构或可信的数据库。
验证数据源的可靠性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结果的准确性。
4. 确保数据采集过程的可追溯性:记录数据采集的过程和步骤,包括采集时间、采集人员和采集工具等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配贯通数据采录工作规范 二〇一四年三月 目录 一、基础技术要求........................................................................................................ 1 (一) 坐标系统要求........................................................................................... 1 (二) 空间精度要求........................................................................................... 2 (三) 数据单位与格式要求............................................................................... 2 二、数据采录分界点.................................................................................................... 3 (一) 高压数据................................................................................................... 3 (二) 低压数据................................................................................................... 4 三、存量数据梳理........................................................................................................ 5 (一) 存量数据治理范围................................................................................... 5 (二) 存量数据治理内容................................................................................... 5 高压部分................................................................................................... 5 低压部分................................................................................................... 7 (三) 存量数据治理模版导出........................................................................... 8 (四) 线路拓扑关系核实................................................................................... 8 四、缺失数据采录........................................................................................................ 8 (一) 缺失数据采集范围................................................................................... 8 (二) 数据现场采集内容................................................................................... 9 低压配网设备采录................................................................................... 9 高压用户................................................................................................. 10 营销资源................................................................................................. 12 (三) 数据整理要求......................................................................................... 13 五、差异化修改.......................................................................................................... 15 (一) 线路确认................................................................................................. 15 (二) 属性字段修改及补充............................................................................. 16 六、数据更新工作规范.............................................................................................. 16 (一) 公用设备数据更新................................................................................. 16 (二) 高压用户设备数据更新......................................................................... 17 (三) 低压用户设备数据更新......................................................................... 18 营配贯通数据采录工作规范 一、基础技术要求 (一) 坐标系统要求 坐标系 各类空间数据成果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详细参数如下: 1. 地心坐标系:ITRF97参考框架,2000.0历元,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 2.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主要地球椭球参数数值如下: 长半轴 a=6378137m 扁率 f=1/298.257222101 地心引力常数 GM=3.986004418×1014m3S-2 自转角速度 ω=7.292l15×10-5rad /s 3. 其它参数见下表: 短半径b(m) 6356752.31414 极曲率半径c (m) 6399593.62586 第一偏心率e 0.0818191910428 第一偏心率平方e2 0.00669438002290
第二偏心率 0.0820944381519
第二偏心率平方2 0.00673949677548 1/4子午圈的长度Q(m) 10001965.7293 椭球平均半径R1(m) 6371008.77138 纬度45度的正常重力值γ45°(伽) 9.8061977695 注:按照国家安全要求,北京、上海等使用城市坐标系的单位,营配贯通数
据采录和治理工作继续使用原有的城市坐标系,新采购的地图数据需要做相应的坐标转换,确保坐标系的统一性。 高程基准 高程数据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水准原点的起算高程为72.260米。 (二) 空间精度要求 营销资源及部分低压电网设备数据空间精度要求: 设备类型 空间精度要求 服务网点 最大误差为3米,且保证与周边相关参照物的相对地理位置正确。 计量箱 最大误差为3米,且保证与周边相关参照物的相对地理位置正确。 高压用户点 最大误差为3米,且保证与周边相关参照物的相对地理位置正确。
用户专线 用户架空线路采集精度最大误差为3米,且保证架空线拐点与周边相关参照物的相对地理位置正确; 用户电缆数据采集精度最大误差为0.3米。 用户站房 最大误差为1米,且保证与周边相关参照物的相对地理位置正确。 用户柱上变 最大误差为1.5米,且保证与周边相关参照物的相对地理位置正确。
采集终端 最大误差为1.5米,且保证与周边电网设备参照物的相对地理位置正确。 计量库房 最大误差为3米,且保证与周边相关参照物的相对地理位置正确。 充换电站 最大误差为3米,且保证与周边相关参照物的相对地理位置正确。 充电桩 最大误差为1.5米,且保证与周边相关参照物的相对地理位置正确。 智能小区/智能楼宇 最大误差为3米,且保证与周边相关参照物的相对地理位置正确。
分布式电源 最大误差为1.5米,且保证与周边相关参照物的相对地理位置正确。 低压杆塔 最大误差为1.5米,且保证与周边相关参照物的相对地理位置正确。 低压分支箱 最大误差为1.5米,保证与周边相关参照物的相对地理位置正确。
(三) 数据单位与格式要求
1. 经度、纬度坐标单位为十进制度(°),精确到小数点后8位数字。 2. 平面坐标单位为米(m),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3. 高程单位为米,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4. 照片格式为*.JPEG,像素不低于1024*768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