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16901(中文版) 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和检验条件,清晰中字。
注塑件公差标准

4.公差表入选择模塑件尺寸公差时,以下供给指导的数据连同第2、3 节内容一并供使用。
表1:尺寸公差–第1组资料名义尺寸 (mm)公差± (mm)精细级一般级>1~3>3~6>6~10>10~15>15~22>22~30>30~40>40~55>55~70>70~90>90~120>120~160>160~200>200~250 >250~315 >315~400 >400~500>500~650 >650~800>800~1000 >1000~1200 >1200~1400>1400~1600>1600~1800>1800~2000表2:尺寸公差–第2组资料名义尺寸 (mm)公差± (mm)精细级一般级~ 1>1~3>3~6>6~10>10~15>15~22>22~30>30~40>40~55>55~70>70~90>90~120>120~160>160~200>200~250>250~315>315~400>400~500>500~650 >650~800>800~1000 >1000~1200>1600~1800>1800~2000表3:尺寸公差–第3组资料名义尺寸 (mm)公差± (mm)精细级一般级~ 1>1~3>3~6>6~10>10~15>15~22>22~30>30~40>40~55>55~70>70~90>90~120>120~160>160~200>200~250>250~315>500~650>650~800>800~1000>1000~1200>1200~1400>1400~1600>1600~1800>1800~2000附录:模塑缩短率和线性膨胀系数材料模塑收缩106率%expansi on° K-1ABSABS-30%玻璃填补乙缩醛乙缩醛 -30%玻璃填补丙烯酸乙酸纤维素乙酸 - 丁酸纤维素(CAB)己二烯酞酸酯乙烯 - 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三聚氰胺 - 甲醛树脂尼龙 6尼龙 6-30%玻璃填补尼龙 66尼龙 66-30%玻璃填补尼龙 11尼龙 11-30%玻璃填补尼龙 12尼龙 12-30%玻璃填补酚醛树脂聚碳酸酯聚碳酸酯 - 30% 玻璃填补ABS(Bayblend)/PC 合金-50-110-35-50-90-150-35-80-50-90-80-160-110-170 -10-60-230-250 -10-50-70-170-15-30-60-110-15-30-90-150-10-40-90-130-30-70-15-30-20-70-20-30-70-85聚酯 , 薄片制品-10-50热塑性聚酯-80-180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30-60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30%玻璃填补-70-15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20-4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30%玻璃填补-140-210热塑性聚酯橡胶-200-250低密度聚乙烯-150-200-60-70-20-30改性聚苯醚 - 30% 玻璃填补-110-170聚丙烯-70-110聚丙烯 -T20-60-140聚丙烯 -20%玻璃填补-20-40聚丙烯 - 石绵填补-50-140聚丙烯 - 改性橡胶-35-100聚苯乙烯材料模塑收缩106率%热塑性聚氨脂130-120>50ShoreD150-225≤50ShoreD90-150聚氨脂 RIM30-180聚氨脂 RRIM50-100聚氯乙烯 (PVC)- 刚性的70-250聚氯乙烯 (PVC)- 柔性的50-110苯乙烯丙烯腈30-50尿素甲醛注 : 纤维填补资料的模塑缩短率和线性膨胀系数,其平行于纤维流线方向与垂直于纤维流线方向的值是不一样的。
塑料件公差尺寸分析

塑料件公差尺寸分析(基于GB/T 14486-1993)原创作品,多多鼓励毫无疑问,塑料产品的尺寸公差定义标准是关系到塑料件整体制造水平的一个基础标准。
因此就目前广泛使用的GB/T14486-1993进行分析,并就个人认识,提出一点意见,供大家讨论希望各位网友多多指点。
GB/T 14486-1993,是专门针对注射塑料制品的尺寸公差较为合理的标准。
它根据材料的收缩特性,将公差分成7个等级。
可以分别选择高精度,一般精度和未注公差尺寸。
并且根据制品在模具中受到的限制,分为a、b两类公差数值。
对于基本尺寸的分段,完全采用GB/T1800-1998的分段原则,采用R10、R20优先数系。
在GB/T 14486公差的标注上,对于有公差要求的等级,标注允许偏差,设计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上下偏差。
对于未注公差的尺寸,采用双向等值偏差。
但是,此标准缺少500mm以上尺寸时的公差。
并且,在公差数值较大时,分为a、b两类的意义不大。
下表列出了基本尺寸在0~500mm时,GB/T14486的7个等级精度(a类)与某企业的塑件件公差大小(H曲线)。
从中可以看到,此企业的公差精度等级基本上相当于GB/T14486的4~5级精度。
以改性PP材料为例来说,在GB/T14486中,高精度推荐为3级精度,一般精度推荐为4级精度,未注明公差尺寸推荐为6级精度。
这在实际生产中也得到了大量的印证。
而H曲线显然是跨越了好几个精度等级。
作为未注公差,精度要求较高,如果此标准为需要标注的公差做参照,又低于一般精度。
对于500mm以上的尺寸,GB/T14486-1993并没有定义。
目前,塑料件尺寸大于500mm的不在少数,以后大尺寸的塑料制品也将越来越多。
这些制品也应该有一个合适的精度要求。
下图中H曲线依然是此公司的精度要求,可以看到,大于500mm以上的尺寸仅仅有3个区间。
以1200~2000mm尺寸来说,公差均为6mm,这对于改性PP材料来说,精度相当于GB/T14486中500mm尺寸的未注公差等级。
注塑件公差标准(完整资料).doc

0.1 - 0.3
1.3 - 2.5
0.8 - 1.8
0.7 - 2.0
0.4 - 1.2
0.8 - 2.0
0.2 - 0.8
50 - 110
35 - 50
90 - 150
35 - 80
50 - 90
80 - 160
110 - 170
10 - 60
230 - 250
10 - 50
70 - 170
>1000~1200
>1200~1400
>1400~1600
>1600~1800
>1800~2000
0.07
0.08
0.08
0.10
0.12
0.14
0.17
0.19
0.23
0.28
0.34
0.41
0.52
0.65
0.80
1.00
1.35
1.75
2.35
2.95
3.75
4.50
5.25
6.00
6.75
0.14
0.17
0.20
0.25
0.30
0.36
0.44
0.55
0.70
0.90
1.20
1.50
1.90
2.30
2.65
3.05
3.40
3.80
0.08
0.09
0.09
0.11
0.13
0.14
0.17
0.20
0.24
0.29
0.35
0.43
0.51
0.68
0.85
1.08
DIN 16941 热塑性挤压型材尺寸公差

DIN 16941热塑性挤压型材的常规尺寸形位公差1.应用:这个标准主要应用在热塑性挤压型材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公差,旨在简化作图和其他文件.这个标准依据ISO8015的公差原则而订立.更严的公差要求或者因为允许的旨在节约成本的更宽的公差要求必须单独说明.如果是几何公差,那么图纸中具体的概念,符号和指示都在ISO 1101中详细说明.该标准的公差规范应用于图纸等,并且在条款4种有罗列相关的参考标准.这个标准只针对于制造产生的公差.公差的等级必须经过最终客户或者定单接受者的确认.这个标准不适用于已经选用别的标准规定的挤压型材,如尺寸标准,运输条件,RAL 品质和测试规范2.公差等级此标准规定了3种公差系列用于表示不同的公差级别,并且分成两个组.A 组主要应用于具有足够硬度和强度的型材B 组主要应用于由于缺乏足够的硬度和强度而会产生界面形状变形或者长度方向上永久变形的型材,如soft thermoplastic.所以B组也没有特别规定单独的角度和几何公差.这些影响公差的因素包括不同的热塑性塑料的性能和挤压方式,以及成型方法和挤压工序,还有产品的几何界面尺寸.3.普通公差3.1 截面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和形状位置的公差应用于型材的所有截面,对于含有别的材料的型材,此公差之应用于热塑性材料部分.3.1.1 形状公差此标准中的普通公差应用于:---线性尺寸(表面尺寸,内部尺寸,阶梯尺寸,直径等),请参考表格1壁厚请参照表格2曲线半径,和斜高高度请参考表格3---角度尺寸(不管是标注出来还是未标注出来的,有些常规角度如90°,或者正多边形的角度,一般没有标示出来)请参考表格4此标准中的普通公差不应用于:---线性尺寸,壁厚和角度等尺寸的单独罗列出来的公差---辅助尺寸,请参考标准DIN406 第二部分---圆周分度线的角度---没有形成十字交叉坐标系的90°尺寸3.1.1.1 线性尺寸表格1 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表格 3 曲率半径和斜高的极限公差3.1.1.2 角度尺寸角度尺寸公差与长度形状等线性公差无关,比如角度公差可能同时发生在形状的线性公差的上限和下限,也就是说角度公差并不会对组成角度的边或面的线性尺寸的公差造成限制。
工程塑料模塑塑件尺寸公差

B
±0.29
±0.34
±0.39
±0.44
±0.49
±0.54
±0.60
±0.67
±0.76
±0.87
±1.00
±1.15
±1.30
续表
公差
等级
公差
种类
基本尺寸
120
140
140
160
160
180
180
200
200
225
225
250
250
280
280
315
315
355
355
400
400
450
450
500
标注公差的尺寸公差值
MT1
A
0.32
0.36
0.40
0.44
0.48
0.52
0.56
0.60
0.64
0.70
0.78
0.86
B
0.42
0.46
0.50
0.54
0.58
0.62
0.66
0.70
0.74
0.80
0.88
0.96
MT2
A
0.46
0.50
0.54
0.60
0.66
0.72
0.76
0.84
0.48
0.52
0.58
0.64
0.70
0.76
0.84
0.94
1.06
1.20
1.34
MT6
A
0.26
0.32
0.38
0.46
0.54
0.62
模具设计尺寸标准

率差异也较大。
从熔料流动距离来看,远离浇口部分的压力损失大,因而该处的收缩率也比*近浇口部位大。
因加强筋、孔、凸台和雕刻等形状具有收缩抗力,因而这些部位的收缩率较小。
模具结构浇口形式对收缩率也有影响。
用小浇口时,因保压结束之前浇口即固化而使塑件的收缩率增大。
注塑模中的冷却回路结构也是模具设计中的一个关键。
冷却回路设计得不适当,则因塑件各处温度不均衡而产生收缩差,其结果是使塑件尺寸超差或变形。
在薄壁部分,模具温度分布对收缩率的影响则更为明显。
成形条件料筒温度:料筒温度(塑料温度)较高时,压力传递较好而使收缩力减小。
但用小浇口时,因浇口固化早而使收缩率仍较大。
对於厚壁塑件来说,即使料筒温度较高,其收缩仍较大。
补料:在成形条件中,尽量减少补料以使塑件尺寸保持稳定。
但补料不足则无法保持压力,也会使收缩率增大。
注射压力:注射压力是对收缩率影响较大的因素,特别是充填结束後的保压页号335压力。
在一般情况下,压力较大的时因材料的密度大,收缩率就较小。
注射速度:注射速度对收缩率的影响较小。
但对於薄壁塑件或浇口非常小,以及使用强化材料时,注射速度加快则收缩率小。
模具温度:通常模具温度较高时收缩率也较大。
但对於薄壁塑件,模具温度高则熔料的流动阻抗小,*]而收缩率反而较小。
成形周期:成形周期与收缩率无直接关系。
但需注意,当加快成形周期时,模具温度、熔料温度等必然也发生变化,从而也影响收缩率的变化。
在作材料试验时,应按照由所需产量决定的成形周期进行成形,并对塑件尺寸进行检验。
用此模具进行塑料收缩率试验的实例如下。
注射机:锁模力70t 螺杆直径Φ35mm 螺杆转速80rpm 成形条件:最高注射压力178MPa 料筒温度230(225-230-220-210)℃240(235-240-230-220)℃250(245-250-240- 230)℃260(225-260-250-240)℃注射速度57cm3/s 注射时间0.44~0.52s 保压时间6.0s 冷却时间15.0s模具尺寸和制造公差模具型腔和型芯的加工尺寸除了通过D=M(1+S)公式计算基本尺寸之外,还有一个加工公差的问题。
注塑件公差标准
0.10
0.11
0.12
0.14
0.17
0.20
0.24
0.28
0.34
0.41
0.51
0.62
0.79
1.00
1.20
1.50
2.05
2.65
3.55
4.45
5.65
6.80
7.90
9.05
10.15
11.30
附录:模塑收缩率和线性膨胀系数
材料
模塑收缩率%
106Coeff.linear
expansion°K-1
0.8-1.8
1.0-2.0
1.2-1.8
0.3-0.6
0.2-5.0
0.7-5.0
0.2-0.6
0.6-1.4
130-120
150-225
90-150
30-180
50-100
70-250
50-110
30-50
注:纤维填充材料的模塑收缩率和线性膨胀系数,其平行于纤维流线方向与垂直于纤维流线方向的值是不同的。
1.28
1.73
2.18
2.80
3.35
3.90
4.50
5.05
5.60
0.08
0.09
0.10
0.12
0.14
0.17
0.20
0.23
0.27
0.33
0.41
0.50
0.62
0.79
0.95
1.20
1.63
2.13
2.88
3.63
4.63
5.55
6.50
7.40
8.30
9.25
塑料件公差标准
塑料件公差标准
我国对于塑料件尺寸公差的规定,主要在GB/T1804-2000《公差计量》标准中进行了统一规定。
其中,针对不同的尺寸公差等级,GB/T1804-2000标准中规定了相应的尺寸公差范围。
具体来说,GB/T1804-2000标准将塑料件尺寸公差分为12个等级。
其中,等级从ITOl到IT12,尺寸公差逐级增大。
实际应用中,尺寸公差等级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要和质量要求进行相应的确定。
此外,塑料件在生产过程中,其尺寸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模具的精度、注塑机的压力和温度、塑料材料的收缩率等。
为了确保塑料件的生产质量和尺寸精度,除了遵循GB/T1804-2000标准之外,还需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对于塑料件的设计和生产而言,掌握和理解塑料成型工艺和材料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不同的塑料材料具有不同的收缩率和膨胀系数,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对塑料件尺寸的影响。
止匕外,注塑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因素也会影响塑料件的尺寸和形状。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这些因素,以确保塑料件的质量和精度。
总之,我国对于塑料件尺寸公差的规定主要在GB/T1804-2000《公差计量》标准中进行了统一规定。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塑料件尺寸的影响,以确定合理的尺寸公差范围和生产工艺参数。
同时,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也是保证塑料件质量和精度的关键。
注塑件公差标准
4.公差表入选择模塑件尺寸公差时,以下供给指导的数据连同第2、3 节内容一并供使用。
表1:尺寸公差–第1组资料名义尺寸 (mm)公差± (mm)精细级一般级>1~3>3~6>6~10>10~15>15~22>22~30>30~40>40~55>55~70>70~90>90~120>120~160>160~200>200~250 >250~315 >315~400 >400~500>500~650 >650~800>800~1000 >1000~1200 >1200~1400>1400~1600>1600~1800>1800~2000表2:尺寸公差–第2组资料名义尺寸 (mm)公差± (mm)精细级一般级~ 1>1~3>3~6>6~10>10~15>15~22>22~30>30~40>40~55>55~70>70~90>90~120>120~160>160~200>200~250>250~315>315~400>400~500>500~650 >650~800>800~1000 >1000~1200>1600~1800>1800~2000表3:尺寸公差–第3组资料名义尺寸 (mm)公差± (mm)精细级一般级~ 1>1~3>3~6>6~10>10~15>15~22>22~30>30~40>40~55>55~70>70~90>90~120>120~160>160~200>200~250>250~315>500~650>650~800>800~1000>1000~1200>1200~1400>1400~1600>1600~1800>1800~2000附录:模塑缩短率和线性膨胀系数材料模塑收缩106率%expansi on° K-1ABSABS-30%玻璃填补乙缩醛乙缩醛 -30%玻璃填补丙烯酸乙酸纤维素乙酸 - 丁酸纤维素(CAB)己二烯酞酸酯乙烯 - 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三聚氰胺 - 甲醛树脂尼龙 6尼龙 6-30%玻璃填补尼龙 66尼龙 66-30%玻璃填补尼龙 11尼龙 11-30%玻璃填补尼龙 12尼龙 12-30%玻璃填补酚醛树脂聚碳酸酯聚碳酸酯 - 30% 玻璃填补ABS(Bayblend)/PC 合金-50-110-35-50-90-150-35-80-50-90-80-160-110-170 -10-60-230-250 -10-50-70-170-15-30-60-110-15-30-90-150-10-40-90-130-30-70-15-30-20-70-20-30-70-85聚酯 , 薄片制品-10-50热塑性聚酯-80-180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30-60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30%玻璃填补-70-15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20-4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30%玻璃填补-140-210热塑性聚酯橡胶-200-250低密度聚乙烯-150-200-60-70-20-30改性聚苯醚 - 30% 玻璃填补-110-170聚丙烯-70-110聚丙烯 -T20-60-140聚丙烯 -20%玻璃填补-20-40聚丙烯 - 石绵填补-50-140聚丙烯 - 改性橡胶-35-100聚苯乙烯材料模塑收缩106率%热塑性聚氨脂130-120>50ShoreD150-225≤50ShoreD90-150聚氨脂 RIM30-180聚氨脂 RRIM50-100聚氯乙烯 (PVC)- 刚性的70-250聚氯乙烯 (PVC)- 柔性的50-110苯乙烯丙烯腈30-50尿素甲醛注 : 纤维填补资料的模塑缩短率和线性膨胀系数,其平行于纤维流线方向与垂直于纤维流线方向的值是不一样的。
工程塑料模塑塑件尺寸公差(GBT14486-93)
MT2
MT3
MT5
有机填料填充
MT3
MT4
MT6
MT5
AS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MT2
MT3
MT5
CA
醋酸纤维素塑料
MT3
MT4
MT6
EP
环氧树脂
MT2
MT3
MT5
PA
尼龙类塑料
无填料填充
MT3
MT4
MT6
玻璃纤维填充
MT2
MT3
MT5
PBTP
聚对苯二甲酸二醇酯
无填料填充
MT3
MT4
MT6
玻璃纤维填充
MT2
MT3
MT5
PC
聚碳酸酯
MT2
MT3
MT5
0.98
1.06
1.12
1.20
1.30
1.40
1.50
1.64
1.80
1.94
MT4
A
0.92
1.02
1.12
1.24
1.36
1.48
1.62
1.80
2.00
2.20
2.40
2.60
B
0.12
1.22
1.32
1.44
1.56
1.68
1.82
2.00
2.20
2.40
2.60
2.80
MT5
A
1.28
1.44
1.00
1.14
1.30
1.48
1.68
1.92
MT7
A
0.38
0.48
0.58
0.6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5, 31.9, 32,
有机填料 51, 51.5, 51.9,
52, 52.9, 71, 74,
75, 83, 84
4 一般公差
130 140 130
140
5 系列 1
120 130 120
130
6 系列 2
110 120 110
120
UF MF
UP
UP
ASA ABS CA CAB CAP CP PA PA6 PA66 PA610 PA11 PA12
110
聚丁二烯
160
150
140
无填料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有填料
140
130பைடு நூலகம்
120
130
120
110
聚碳酸酯(包含/不包含填料)
7744 Part 1
130
120
110
因 PA 为未增强、部分结晶的热塑性材料,当其壁厚超过 4mm 时,可以选用更高等级的公差。
第 5 页 共 10 页
续表 1
1
2
图 3 模塑件的基本形状
图 4 基本尺寸标注方法一 图 4 相比图 3 增加了材料用量
图 5 基本尺寸标注方法二 图 5 相比图 3 减少了材料用量 i=内尺寸 a=外尺寸 所需脱模斜度的尺寸必须在图纸中注明。 4.7 形状公差与尺寸公差 脱模后发生的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与模具的形状等因素相关。 标注角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根据 DIN 7184Part1 确定。未标注的角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根 据 DIN 7168 Part1 and Part2 确定。 一般公差标注示例: 角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 DIN 7168-mT 4.8 排屑加工产品的尺寸公差 DIN 7160,DIN7161 和 DIN7172 PART1 适用于排屑加工产品。
第 4 页 共 10 页
表 1 常用材料模塑见尺寸公差等级选用
1 材料代 号
EP EVA
2 模塑材料
环氧树脂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无机填料
TYPE 11.5, 12, 13, 13.5, 13.9, 15, 16
3 参考标准
16778 Part1
PF
酚醛树脂
TYPE 30.5, 31, 7708 Part2
气氛(DIN 50 014-23/50-2)中 16h 后立即测量其尺寸。
VS= (1-LW/ LF )*100%
流向收缩率 VSR 流向收缩率是指成型时注射方向的模塑收缩率。
横向收缩率 VST 横向收缩率是指成型时与注射方向相垂直方向的模塑收缩率。
模塑收缩率差 ∆VS 模塑收缩率差是指流向收缩率和横向收缩率之差。 ∆VS=VSR-VST
DIN16901 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和检验条件
1 引言
塑料模塑件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尺寸误差,在生产中产生的尺寸误差通常由下列原因引 起: a) 成型工艺:
——模塑材料的均一性 ——成型设备的设定 ——模具温度 ——模具在成型压力下的弹性变形 b) 模具条件: ——模具尺寸的制造公差(参造 DIN 16749) ——模具的磨损 ——模具可动部件间的配合误差 本标准中的公差是基于上述考虑,同时根据对于大量实际应用的测试结果而确定出来的。
PB PBTP PC
TYPE 131,
脲甲醛树
有机填料
131.5, 150, 152, 152.7, 153, 154, 180, 181, 181.5
140
130
120
脂/三聚氰 胺甲醛树 脂
无机填料
TYPE 155, 156, 158
7708 Part3
130
120
110
有机无机 TYPE 157, 182,
注:如果要求模塑受到环境或者生产过程中条件影响(如温度、空气湿度、蒸汽、流体等)时,仍 然保持公差,则供应商和客户之间应事先沟通并达成一致,并在图纸、订单等中标明。 4.3 模具相关尺寸(如图 1)
表 2 中模具相关尺寸是指模具中由同一个模具零件成型的尺寸。
图 1 模具相关尺寸 4.4 模具无关尺寸(如图 2)
材料代号 模塑材料
PDAP PE PESU PSU PETP
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 聚乙烯(无填料) 聚醚砜 聚砜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无定形)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结晶)
PMMA POM
PP
PP/EPDM PPO PPS PS PVC-U PVC-P SAN SB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填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甲醛(无填料)模塑件<150mm 聚甲醛(无填料)模塑件≥150mm 聚甲醛(填料) 聚丙烯(无填料) 聚丙烯(玻纤、滑石粉、石棉增强) 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无填料) 聚苯醚 聚苯硫醚 聚苯乙烯 未增塑聚氯乙烯 增塑聚氯乙烯 丙烯晴/苯乙烯共聚物 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PP/PE 共混物 乙烯丙烯共聚物
第 3 页 共 10 页
4.9 螺纹公差 螺纹公差应用如下: CLASS coarse 公差适用于金属螺纹,参造 DIN 13Part 14 CLASS B 公差适用于管螺纹,参造 DIN ISO 228 Part 1
5 检验条件
产品在模塑成型或者进行了任何后处理之后的 16h 内不应该进行检验。 检验需在标准气氛 DIN 50014-23/50-2 下进行。如要在其他温湿度条件下进行,需根据其相对 应材料线性膨胀系数进行校正。 后处理(调湿、热处理)等需供应商和客户沟通达成一致后得以进行。 在检验测试工具的制作时,需考虑到由于模塑材料本身导致的塑料件尺寸的变化(如吸湿、重 结晶等),此种类型的后处理需得到供应商和客户同意。建议对检测工具进行与模塑件相同的后处 理。
在模压成型时,可以按照需求放大合模方向的模具无关尺寸其公差。此时应在其尺寸上标注 出放大后的公差。
第 2 页 共 10 页
4.5 公差的缩减 若要获得比表 2 中公差等级更窄的特殊尺寸公差,需应用特殊测量方法。表 2 中最后两行目前
适用于精密工程。 4.6 脱模斜度 脱模斜度应在图纸上标出,且应表明其基本尺寸所在位置。
表 2 中模具无关尺寸是指由模具的可动部件相互作用确定的尺寸。例如壁厚尺寸和底部尺 寸,或者由嵌件和滑块影响的尺寸。
模具无关尺寸 注:模具无关尺寸公差通常要比模具相关尺寸公差大,这是由于在模具闭合时可动部件并不能总是 到达完全相同的位置。
当模具无关尺寸允许有偏差时,要注意保证合模方向的尺寸在同一方向变化。如:模具高度 上升时,其底部厚度也要增大。
2 应用范围
本标准的公差适用于热塑性材料和热固性材料通过模压、传递、压塑和注塑成型的塑料模塑 件,而不适用于挤出、吹塑、发泡、烧结,深冲和排屑机加工工艺(pengding)成型的模塑件。
表 1 给出了应用于各种模塑材料的推荐公差等级。
3 概念
模塑收缩率 VS 模塑收缩率是指 23±2℃时模腔尺寸 LW 和模塑件尺寸 LF 之差,模塑件在成型后应置于标准
在制造模塑件时,使用部分结晶的热塑性材料会比无定形热塑性材料产生更大的后收缩。 在制造模塑件时,相比于未增强模塑材料,使用增强热塑性材料时,其收缩率和后收缩会更 小。 在某些环境下,由于模塑过程材料损失(后收缩)或者吸收(膨胀)会引起模塑件的尺寸变化 是不均一的,从而造成模塑件的下陷、歪曲、扭曲。 在规定公差和允许偏差时,如果使用不只一种材料,由于不同的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不同, 必须考虑到由温度对尺寸造成的影响。 由于应用造成的温度上升会导致模塑件的加速后收缩。这种后收缩老化可以通过热处理达到 一定程度的避免。 模塑件的后收缩与其形状有关,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是不均一的。加工条件也会影响到后收 缩。 使用部分结晶的非热固性模塑材料制作模塑件时,其收缩率小,通常后收缩会相对更大,这 是由于抑制了其收缩导致的。
例如:指定公差等级 140:Tolerance DIN 16901-140 4.2 标注公差尺寸
在标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参考表 1 中第 5、6 列,其数值与表 2 中公差等级对应。 系列 1 公差不需特殊测试方法(measures)即可满足,系列 2 公差需要在生产中使用更加昂贵 的测试方法。 系列 1&2 公差的上偏差、下偏差可根据工程的技术要求具体分配。 如 0.8 的公差可以分配如下:
4 公差
在模塑件检验时应使用本公差,详见第 5 节。 除非另外商定,不然需按第 5 节所示,在图纸中标注出其检验条件。 4.1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尺寸) 一般公差等级见表 1 中第 4 列,与表 2 中公差等级相对应。
第 1 页 共 10 页
如果在生产文件、订单中,尺寸偏差的公差等级没有被明确规定,需根据 DIN 16901 和表 2 中 的公差等级对其作出标注。
修订
与 1973 年 6 月版本对比,本标注修订内容如下:在表 1 中增加了模塑材料的数量;对表 2 进 行了重新排版;首次添加了“概念”章节。
注释
本标准由 FNK 小组委员会 501.1 制定
在精密工程使用公差时,本标准无法给出模塑材料与表 2 中公差等级的相互关系。因此在精 密工程应用公差等级时,供应商和客户需确定公差等级是否可以与使用材料想匹配。
4
一般公差
130 150 130 130 130 140 130 130 150 140 130 150 140 140 130 130 130 130
130 130 130 150 150 140
5
系列 1
120 140 120 120 120 130 120 120 140 130 120 140 130 130 120 120 120 120 无可用资料 120 120 120 140 140 130
6
系列 2
110 130 110 110 110 120 110 110 130 120 110 130 120 120 110 110 110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