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研究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研究

•50•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年2月第21卷第4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研究朱超霞(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郑州450006)摘要: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8月治疗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17例,以采用倍他司汀治疗的57例患者为对照组,以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组。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V0.05);治疗1周、治疗2周后,研究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V0.05);研究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 V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疗效确切,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安全性高。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倍他司汀中图分类号:R743.31文献标识码:B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缺血性疾病,多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或血小板聚集,引起血管栓塞,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循环障碍,大脑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导致神经功能损伤,若不及时治疗,病情进一步加重,可导致死亡叭倍他司汀是临床常用血管扩张药,能扩张椎-基底动脉及增加脑组织和周围循环血量,缓解临床症状。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为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药物,能降低血液黏度、抗血小板聚集。

但临床关于二者联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旨在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倍他司汀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5月〜2019年8月我院治疗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17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7例和研究组60例。

倍他司汀联合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观察

倍他司汀联合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观察

倍他司汀联合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倍他司汀联合丹参川穹嗪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

方法:将3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静点倍他司汀500ML,1次/天,14天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在应用倍他司汀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丹参川穹嗪注射液10ML,静点,1次/天,14天为一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倍他司汀联合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

【关键词】倍他司汀;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113-0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视物不清或视物成双影、视物变形;行走不稳、言语不清、声音嘶哑、吞咽困难;一侧肢体无力伴对侧嘴歪眼斜、面部麻木;严重者可出现四肢无力、跌倒、神志丧失。

症状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多在24小时内缓解,不留后遗症,但可反复发作。

我院自2010 年1 月———2012 年12 月采用倍他司汀联合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并与单一应用倍他司汀治疗患者相比较,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本院2010 年1 月———2012 年12 月门诊与住院病人38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9 例,观察组男10例,女9 例,年龄33-72 岁,病史3天-10 年,并存疾病:冠心病5 例,高血压病4 例,颈椎病4 例,糖尿病2 例,其他疾病4 例;对照组男8 例,女11 例,年龄32-71 岁,病史7 天-11年,并存疾病:冠心病4 例,高血压病4例,颈椎病5例,糖尿病1例,其他疾病5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并存疾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观察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 葛堪 忆,郭静 萱,陈明哲,等. 冠 状 动脉再通临床 标准与冠 状 动脉 造
影的对比研究[J]. 中华循环杂志,1997,12(1):5. [2] Petch Mc et al.Br Med J,1990,300:483. [3] 王吉耀. 内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38. [4] L e v y Y,Ba r- d a y a n Y,A m it a l H,e t a l . A s p r i n f o r p r e ve n t io n
总 有 效率(%) 9 7. 5○ 87.5
2.4 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1例面 部潮红但不影响继续治疗。观 察组出现1例
皮疹 输液手 臂皮疹,经对症处理,不影响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血、 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 。
3 讨论 本研 究结果显 示:治疗组治疗 前、后血流变指标改善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义(P < 0.05);两组 患者治疗 前、后血液流变 学 指标 对 比差 异 有统计 学 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VA、BA的 Vm 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组总有 效率9 7. 5%,对 照 组8 7. 5%,两者相比,治疗 组 显著 高于对照 组(P < 0.05);这也 证实了丹参川芎嗪 注 射 液能 显著 改善 椎 基 底动脉供 血不足眩晕 患 者 的血 流 学 指 标,抑 制 血 小 板和 红 细 胞 聚 集,降 低 血 液 粘 稠 度,抑制纤维 蛋白原 转变 成 纤维 蛋白,改善 微 循环,提 高椎 基 底 动脉血流量,临床 效 果满意,不良反应 少,使 用安全,值得 在临床 上 进 一步推 广使 用。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药物研究

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研究

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研究

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研究目的观察倍他司汀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应用,评价其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活血散瘀、改善大脑供血同时口服倍他司汀治疗,观察本组患者治疗情况。

结果经治疗后各数据统计显示,本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18/20),其中治愈率为70.0%,好转率为20.0%,无效率为10.0%。

用药治疗后椎动脉(V A)、血小板数值(BA)、PCA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中仅出现1例因静滴过快心悸、头痛表现,无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倍他司汀应用于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效果显著,有助于及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具有应用价值。

标签:倍他司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一组多种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患者出现间歇性、反复发作性的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症状。

倍他司汀是临床治疗梅尼埃综合症、血管性头痛、脑动脉硬化、急性缺血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药,近年来有研究显示,此药应用于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可达到较好疗效[1]。

基于此观点为依据,本次研究选取我科2013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倍他司汀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应用,评价其治疗效果,现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3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3.9±3.1)岁,其中伴有颈椎病史者14例,合并高血压者11例,合并高脂血症者2例,合并糖尿病者16例。

1.2 方法本组患者均给予活血散瘀、改善大脑供血同时口服倍他司汀(生产厂家:上海信谊九福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4582)40 mg/次,1次/d,连续治疗10天。

培他司汀联合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培他司汀联合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由于 小 儿 脏 腑 娇 嫩 , 气 未 充 , 理 疏 薄 , 形 腠 表 卫 不 固 , 病 能 力 较 差 , 外 界 气 候 变 抗 对
患儿的病情变化以对症 处理 。
推法 : 印堂至上 星 , 推眉 弓 , 从 分 揉太 阳;
⑤ 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肋下肝胆区, 上托 3次。以上各 30 6
对照组 : 常规应 用药物 治疗 ( 给予 小 儿速效感 冒颗粒 、 小儿抗病 毒颗粒等 ) 。
疗效判 断标准 : ①痊愈 : 所有症状 、 体 征消失 , 患儿恢复活泼天性 ; ②显效 : 大部
分症 状、 体征消失 , 患儿多伴有食欲不振 ,
儿感 冒, 简便效捷 , 无副作用 , 尤其适宜服 药 因 难 的 患 儿 , 不 会 对 小 孩 造 成 药 物 治 还 疗所带来的副作用 , 而且对孩子的身心健
化不能非常好 的适 应 , 易为外 邪侵 袭 , 故 致 成 感 冒 。六 部 推 拿 法 对 d J 感 冒有 较 ,L 好的疗效 , 不但 能增强 4 J 免 疫机 能 , ,L 而 且能增强机体 的各项生理功能 , 使机 体发 挥其 自身 的抗病能力 , 抵抗病毒 和细菌 的 感染 , 以达到治病 目的, 这是单 纯药 物疗
的特 点 是 将 以往 较 为 复 杂 的 儿 推 手 法 简
率达 9 % 。现介绍如下。 8
资 料 与 方 法
失, 患儿仍然 不适 ; ④无 效 : 症状 、 征没 体
有改变 。
临床资料 :0 7年 6月 ~20 20 0 9年 1 O 月 门诊 患 儿 4 0例 , 2 1 , 19例 , 2 男 2 例 女 9
嗪治疗 V I 致眩晕 6 B所 o例 , 观察 临床疗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疗效及对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疗效及对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疗效及对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白俊卿【摘要】目的: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疗效及对预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4例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入选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联合组47例,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47例,单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及生存质量变化,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89.36%(42/47)较对照组70.21%(33/47)高,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联合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及左、右椎动脉Vm 较高,血浆比黏度、全血低切比黏度、全血高切比黏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8%(3/47)与对照组的4.26%(2/4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效果较好,有利于调节血液流变学,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供给,提高预后生存质量,且用药安全性高.【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18(039)003【总页数】3页(P301-303)【关键词】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血液动力学【作者】白俊卿【作者单位】辽宁省鞍山市肿瘤医院内科鞍山114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1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是临床较普遍的脑血管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主要由高血压、低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等引发,是卒中发病的先兆[1]。

患者临床症状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作性眩晕、步态不稳、视物不清、听力减退等,如若未及时控制病情,可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潜在威胁[2]。

丹参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丹参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丹参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

方法将12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丹参川芎嗪组和复方丹参组,分别静脉点滴,1次/天,14天为一个疗程。

结果丹参川芎嗪组总有效率为95.6%,复方丹参组为7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而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疗效满意,而且安全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丹参川芎嗪疗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c arterial ischemia,VBI)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循环功能不全引起脑干、小脑以及大脑半球后部 (即后循环灌注区)的机能障碍,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表现的主要症状为眩晕\呕吐。

我们自2008-10~2010-10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本病68例,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60例做比较,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8例均是我院急诊科观察患者,所有病例均以眩晕为首发症状,诊断符合VBI诊断标准,治疗前均行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心电图,头颅CT检查,排除脑干、小脑、枕叶梗死或出血。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①丹参川芎嗪组68例,男性28例,女性40例,年龄43—72岁,平均(49.5±6.2)岁,视物旋转54例,耳鸣15例,眼球水平性震颤12例,合并高血压30例,冠心病7例,糖尿病11例,颈椎病32例。

②复方丹参组60例,男性25例,女性35例,年龄45—73岁,平均(50.3±5.9)岁;视物旋转48例,耳鸣13例,眼球水平性震颤11例,合并高血压26例,冠心病6例,糖尿病9例,颈椎病28例。

两组年龄、性别和病性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临床效果

川芎嗪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临床效果

H 2 0 0 5 7 0 4 1 ) 8 0 mg 静脉注射 , 1次/ d ;观察组在对照组 的基础 上 观察组联合使用川芎嗪与倍他 司汀后 ,发现相对 于单纯使 使 用 倍 他 司汀 ( 国药 集 团 国瑞 药 业 有 限 公 司 , 国药 准 字 用川 芎嗪, 治疗后左椎动脉 、 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经颅多普勒超 H 2 0 0 3 0 4 7 3 ) 2 0 a r g , 静脉滴注 , 1 次/ d 。 声测定血流速度均显著快于对照组 。主要原因可能是联合使用 1 . 3观察指标 :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签署知情 同意书, 并 申请医院伦 倍他 司汀后对体 内组胺 H 受体起到一定 的激动作用 , 通过 与磷 理委员会批准, 治疗后 1 个月 , 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测定左椎 动 酸肌 醇通 路 偶 联 , 增 加 钙 离 子 通 道 蛋 白 的激 动 性 , 从 而有 效 舒 张 脉、 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 并统计临床症状 改善情况 。 了外 周和中枢 的毛细血管 , 提高侧支循环血液供应I 9 1 。故在经颅 1 . 4统计学方法 : 应用 S P S S 1 3 . 0统计学软 件分析处 理 , 计量 资 多普 勒超声显示血管扩张的同时 , 患者临床症状 中的眩晕 、 头 痛
观 察 组 对 照 组
X P
1 5 / 5 6 2 6 / 5 7 4. 3 3 2
0. 0 3 7
扩张动脉和改善微循环 的中成药制剂 , 物美价廉 , 已经广泛应用 于临床。但单用川芎 嗪治疗 椎一 基底动脉供血不 足所 致的眩晕 3 讨 论 椎~ 基底 动脉供血不 足导致 的眩晕本质 是 因椎 一 基底 动脉 效果有限 ,故本研究联合使用倍 他司汀治疗 ,取得 了一定的效 果, 现 报 道 如下 。 血流速度的异常化 出现 的脑干 、小脑以及部分大脑组织神经元 1 资料与方 法 细胞 的供血不足 , 临床症状持续 时间短 , 大 多可逆D 3 。 川芎嗪 以川 1 . 1 一般资料 : 选择 2 0 1 1 年 1 月~ 2 0 1 4年 6月我院收治 的因椎一 芎根茎 内提取的四 甲基 吡嗪为主要成 分 ,临床应用具有活血化 扩张血管改善循环功 能的作用[ 6 1 , 还能有效提 高红细胞及血 基底 动脉供血不足引起 的眩晕患者 1 2 0例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 瘀 、 症状 、 影像学检查确诊 , 按照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两组 , 各6 0例 , 小板表面 电荷 ,降低细胞 间黏附分子的水平 ,从而降低血液黏 其 中, 观察组 男性 3 2例 , 女性 2 8例 , 年龄 5 0 ~ 7 5岁 , 平 均年龄 度 ,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后再灌注损伤 。对于保持血管 内皮细 ( 6 3 . 2 + 2 . 9 ) 岁, 病程 3 — 2 0年 , 平均病 程( 5 . 5 ± 1 . 8 ) 年; 对照组男性 胞功能 , 减少 内皮素产生 , 增加一氧化氮分泌具有重要 的意义m 。 3 1 例, 女性 2 9 例, 年龄 5 0 — 7 4岁 , 平均 年龄 ( 6 3 . 6 ± 2 . 8 ) 岁, 病程 静脉 注射川 芎嗪后 , 机体分 布迅速 、 吸收完全 , 尤 其是在血运丰 3 — 2 1 年, 平均病程 ( 5 . 6 ± 1 . 9 ) 年 。两组性别 、 年龄 、 病程及 临床症 富的器官 , 如脑 、 心、 肝 等重要 脏器分布广泛 , 作用持久 , 临床用 于治 疗椎 一 基底 动脉供 血不足所致 的眩晕 ,能迅速透过血脑屏 状等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尸 >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