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出院指导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主诉:头晕2年余,加重伴头痛20天。
现病史:2014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自感头部沉重,记忆力下降,到安康市中心医院门诊治疗,诊断为“脑供血不足”,给予“血府逐瘀片,烟酸片”等药物口服,症状缓解,未坚持治疗,头昏时有发作。
2015年,头晕加重,在西京医院诊断为“颈椎病”,经治疗好转(具体用药及剂量不详)。
20天前,无明显诱因,头晕再次发作,伴右侧头痛,呈持续性闷痛,视力模糊。
今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头晕待查,颈椎病”收住。
病程中,神志清、精神、睡眠差,不思饮食,无寒战、发热、恶心、呕吐、耳鸣、肢体麻木及视物旋转。
大小便正常,体重无下降。
近期左膝关节疼痛,行走不便。
既往史:既往体质一般,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无重大外伤、手术史,无输血史,未发现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烟酒嗜好。
婚育史:适龄结婚,育有2子,丈夫及子女身体健康。
月经史:月经初潮15岁,经期4-8天、周期28-31天。
53岁绝径。
家族史:否认家族中有传染病及遗传倾向的疾病。
体格检查体温:36.2 脉搏:64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20/80 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型匀称,神志清楚,精神差,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皮肤粘膜颜色正常,无黄染、苍白、皮疹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五官发育正常,未见畸形,头发颜色光泽正常,分布均匀,头颅无疤痕及压痛。
眼眉无脱落,眼睑无水肿、下垂,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聚合反射存在。
听力正常,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
鼻外形正常,鼻道通畅,中隔无偏曲,副鼻窦无压痛。
口腔及口唇无苍白、紫绀,双侧鼻唇沟对称,牙齿排列整齐,无龋齿,牙龈无红肿、溢脓或萎缩,伸舌居中无震颤,口腔粘膜颜色正常,双侧扁桃体未见肿大,咽部平滑,无充血、红肿、脓性分泌物。
颈软,无抵抗,颈椎压痛,颈部活动时头晕加重。
未见颈静脉怒张或颈动脉异常搏动,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出院小结

2.不适可随诊。
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实习医师:
出院小结
门诊号无
科室内住院号2013017894
姓名:许贵云性别:女年龄:53岁婚否:已婚第1次入院
入院日期:2013年1月17日转科:无年月日由科转入科
出院日期:2013年1月25日住院天数:8天转归:治愈
门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入院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出院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住院经过:患者因“间断头晕两年加重一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一年。PE:T 36.6℃BP 130/90mmHg神清,精神欠佳,急性病容,呼吸急促,查体合作,五官端正,伸舌居中,咽部不充血,扁桃体不肿大。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可闻及散在不固定性湿杂音,未闻及明显干啰音。心界不大,HR77bpm,律齐,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余无明显异常。入院后经抗感染,止咳化痰、改善循环等对症处理,现已治愈,于今日出院。
特检名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编号:无
出院时情况:患者自诉无特殊不适。无头晕、无呼吸困难、气促,无胸闷、心悸。食纳可,二便尚调,睡眠一般。体检:神清,精神一般,查体合作,五官端正,伸舌居中,咽部不充血,扁桃体不肿大。颈软,桶状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不大,HR77bpm,律齐,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余无明显异常。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教学及宣教)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疾病概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耳鼻喉科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由于小脑及脑干依靠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当椎-基动脉发生病变时,脑部血流不畅,供血不足,常出现眩晕等症状。
本病属于中医"眩晕"、"厥证"等范畴。
其病机常与血虚血滞,夹痰上扰,气机受阻有关。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发病机制①颈椎骨质病变颈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关节强直、椎间盘突出、颈椎脱位、颈椎结核及外伤等,压迫椎动脉使管腔狭窄。
颈椎骨质病变还可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引起椎动百反射性收缩,使血管痉挛、变细、血流量减少。
②椎动脉粥样硬化为常见病因之一,动脉内粥样硬化病变多阻塞管腔,引起血流量减少,一侧椎动脉阻塞另一侧椎动脉通畅时,尚可维持足够的血液循环,可不发生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双侧椎动脉发生阻塞,则可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
③解剖异常双侧椎动脉粗细不一,或一侧椎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表现1、前庭系统症状眩晕为常见症状,多为旋转性眩晕,眩晕发作常于2-5min内达高峰,维持2-15min,常伴有共济失调,但多无耳鸣及听力下降。
2、视觉症状因脑干及大脑缺血可引起视力模糊、复视、单眼及双眼同侧视野缺损,出现黑蒙,甚至失明。
3、大脑症状头痛为常发症状,为跳痛,有时呈炸裂痛,多位于枕部,弯腰或憋气时加重,常伴有神智迟钝,昏厥或跌倒,构语障碍,言语含糊不清,记忆力减退等。
4、锥体束症状面部及四肢麻木,感觉异常等。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多见于中老年人,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颈椎病、低血压及心脏病史。
突发眩晕,与头位有关,眩晕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或1~2天,可出现水平性、垂直性或旋转性眼球震颤,偶有耳鸣、耳聋。
可伴有或不伴有相应的神经系统体征。
常在1~2天内症状减轻或消失,以后可以再发。
影像学检查有颈椎关节病的证据,前庭功能冷热试验正常或减退,经颅多普勒及BAEP检查有异常改变。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路径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路径单
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无并发症患者)
(二)诊断依据
1、临床症状:反复的头晕,伴视物旋转,恶心呕吐。
2、脑血流图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低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抗血小板聚集,防血栓形成。
2、扩张血管,改善脑供血。
(四)标准住院日5-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符合第一诊断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
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血脂血糖肝功肾功表面抗原、电解质、凝血四项、心电图、脑血流图
(七)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休息
2、对症治疗:抗血小板聚集,防血栓形成。
扩张血管,改善脑供血。
(八)出院标准
1、症状明显缓解
2、没有出现住院期间并发症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无效或者病情进展,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和并发症,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及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
长。
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无并发症患者)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健康宣教

定期体检
01
04
提高生活质量, 延长寿命
03
预防疾病,保持 身体健康
02
及时发现疾病, 及时治疗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了解身体状况
椎-基底动脉供 血不足的治疗
药物治疗
1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等,用于预防血栓
形成
2
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肝 素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3
扩血管药物:如尼莫地平、 硝苯地平等,用于改善脑部
谢谢
危害和影响
头晕、头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患者出 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视力障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 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影响视力和日常生活。
平衡障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 平衡障碍,影响行走和日常生活。
认知功能障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患者 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学习和记忆能力。
04
提高公众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警惕性,及时发现并就医
建立健康支持体系
1
建立健康教育团队: 包括医生、护士、 康复师等专业人员
2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包括健康知识讲座、 健康咨询、健康评
估等
3
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包括健康手册、健 康宣传单、健康视
频等
4
建立健康教育网络: 包括线上、线下健 康教育平台,方便 患者获取健康信息
06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 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水果,少吃油腻食 物,控制盐和糖的摄入
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 慢跑、游泳等,提高心肺功能
戒烟限酒:戒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 疾病的风险,适量饮酒对身体有益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 息时间,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如何治疗

智汇大家诊疗Family life guide -199-罗琴永 (眉山市彭山区观音镇卫生院)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了椎-基底动脉供血疾病的发生概率,与此同时还是引起后循环脑梗死疾病的主要因素,但是其可以通过有效手段加以防控。
在临床上多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引发该疾病,常见于糖尿病、高血压、颈椎病等。
一直以来,患病人员经常出现恶心、眩晕、呕吐等症状前来就诊。
椎基底动脉作为脑部最主要的动脉,其能够为脑组织提供血液,确保大脑功能的正常使用。
若患病人员显现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则就会导致大脑缺氧,让患病人员的脑干、枕叶、丘脑等位置受到不良影响,因此需要人们尽早展开治疗。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人们患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疾病之后,经常会伴有发作性眩晕、呕吐、听力减退、恶心等临床表现。
眩晕大部分在头颈部迅速转动或者是改变体位时出现,以浮动性、旋转性或者是摇摆性的方式显现,双下肢发软,不能平稳站立,同时还会感觉地面移动或者是出现倾斜,通常会保持几分钟、几小时或者是几天。
通常情况下,大约有40%的患病人员会出现视力障碍,临床特征是视力减退、幻视、模糊或者是黑蒙等。
如果脑干或者是小脑受到损坏时,患病人员就会出现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眼球震颤、交叉性瘫及构音障碍等临床特征。
少部分患病人员会突然摔倒,往往发生在快速转头时因双下肢无力倒地,但是意识清晰,可以自己站立,等待几秒钟或者是几分钟之后方可恢复,主要是因为脑干网状结构缺血降低身体肌张力而出现这种情况。
另外,部分患病人员还会出现偏头痛,精神异常、记忆力减退等临床特征。
椎动脉周边具有很多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以椎动脉型颈椎病引发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经常会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紊乱,伴有呼吸、胃肠和心血管系统症状,病变呈阳性。
有些患病人员还会出现后枕部疼痛、颈项酸痛等表现。
大部分患者不会出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可出现水平性眼球震颤、轻度锥体束征、指鼻试验不精准、肢体感觉退减、Romberg 征阳性等。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护理方法有哪些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护理方法有哪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一般情况下,需要长期伏案工作,运动时间较少的人群容易患上该病,曾经都是中老人容易患上该病,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也患上了该病,主要是因为长期使用电脑,缺乏运动,并且现在的食用结构让身体过多是摄入高脂肪和高蛋白质。
如果在生活中经常的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站起来的时候不稳,就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和及时的进行治疗,现在就说说患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之后,在生活中护理方法有哪些。
★一、休息1.有头晕或眩晕症状发生时,嘱病人卧床休息。
2.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大声喧哗,操作轻柔,尽量减少不良刺激,以免诱发和加重眩晕。
3.嘱病人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改变体位时,动作宜迟缓,尤其转动头部时,更应缓慢进行。
4.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病人容易拿取的地方。
★二、饮食吃清淡饮食,避免油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绿叶蔬菜如芹菜、白菜等,苹果、桔子、香蕉等,玉米面、小米等,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着急、紧张等不良情绪。
★三、情绪与健康 1.减少睡前的活动量。
2.睡前可喝一杯热牛奶,避免饮咖啡和浓茶等。
3.听轻音乐,给予娱乐性的读物。
4.热水胞脚,洗热水澡,背部按摩。
5.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
6.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白天的身体活动量。
7.尽量减少白天的睡眠次数和时间。
★四、有规律的生活制度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及过度疲劳,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
饮食宜清淡些,适当控制热量,避免肥胖,多补充含丰富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食物。
吸烟和酗酒是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忌烟,适量饮酒,对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对控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均有积极意义。
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护理PPT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 谁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 4. 怎样进行护理? 5. 为什么护理重要?
什么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什么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定义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由于椎基底动脉血流不足 ,导致脑部供血不足的病理状态。
通过有效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自理能力。
为什么护理重要? 预防并发症
系统的护理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及并 发症。
如防止跌倒、心脑血管事件等。
为什么护理重要? 促进康复
良好的护理能帮助患者更快康复,恢复正常生活 。
包括心理支持及社交活动的参与。
谢谢观看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讲解疾病知识 及护理要点。
培养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
怎进行护理? 监测体征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及意识状态。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防止意外发生。
怎样进行护理?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
包括饮食、运动及心理支持等方面。
为什么护理重要?
为什么护理重要? 提高生活质量
急性发作期
在患者出现急性症状时,应立即进行护理。
如有意识障碍或严重眩晕,应及时就医。
何时进行护理?
稳定期
在病情稳定后,护理应着重于康复和预防。
定期复查,调整护理方案。
何时进行护理?
日常生活中
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应进行持续的监测和护理 。
如定期评估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怎样进行护理?
怎样进行护理? 健康教育
常见于老年患者,可能引起头晕、眩晕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内科出院指导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尊敬的患者及家属:
欢迎您来我院就诊,为了您早日康复,请您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注意以下几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主要是由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所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
一引起本病的原因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颈椎病,血液动力学障碍如血压突然下降)血液粘稠度增加
二症状和体征
主要表现为眩晕,伴有恶心呕吐:,部分伴有耳鸣,有时倾倒发作(患者突然倒地,而无察觉的意识障碍,短暂的四肢无力,但可自行站立)可因快速颈部转动,过伸,过屈时有血压过低而诱发,临床大都没有生命阳性体征
三药物方面
四饮食活动与休息方面
1.针对原发病:高血压要低盐低脂,糖尿病要糖尿病饮食,高血脂要低脂饮食
2.该病多发中老年病人,中老年病人不能食用高钠高脂高糖饮食,因为可加速动脉硬化
3.有颈椎病患者应坚持做颈保健操,避免长久伏案及加速转颈或过伸,过屈
五本病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
倾倒发作可自行好转
六监测自己病情的方法
1、经常监测血压,血压过低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的剂量
2、一月后我科门诊复诊。
祝您康复出院,感谢您能在住院期间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xxx神经内科电话:xxxx
责任护士: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