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化应注意几个问题

合集下载

怎样规范地引用中英文参考文献

怎样规范地引用中英文参考文献

怎样规范地引用中英文参考文献钟伟珍参考文献的引用,是每一位学者在撰写学术文章或著作时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作为一个图书馆工作者,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应有能力指导读者怎样正确引用各类参考文献。

虽然这些年我国学者在引用参考文献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引用参考文献的著录还不够规范化。

下面我简单地谈谈对中英文参考文献的引用著录的一些看法。

(一)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我国目前的文献引用体系(详见《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1〕,以下简称《著录规则》),对文后各类参考文献,如:专著、专著中析出的文献、期刊、译著、学位论文等的著录格式和顺序及正文中引用各类参考文献的标注法都作了明确规定,这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和权威性的工具书。

但是,仍有不少学者在文后著录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时还出现不规范的做法。

下面我们看看几个不规范的文后中英文参考文献著录的例子,并与《著录规则》作比较。

首先我们看两个中文的例子:1 张尔田.汉书艺文志举例序2 汪辟疆.目录学研究(取自《江苏图书馆学报》1996年,1,第6页)根据《著录规则》,专著的著录格式是“序号作者.书名.版本(第一版不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与《著录规则》相比,例1、2的著录都不完整,因为都没有著录出出版地点、出版者和出版年代,这样作者和读者日后查找该文献可能会有困难,而且读者有可能对该文献的价值程度及文献来源的可靠程度表示怀疑。

按照《著录规则》,这两个例子应著录为:1 张尔田.汉书艺文志举例序.(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2 汪辟疆.目录学研究.(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我们已经看了几个中文文献的著录例子,下面我再看两个英文文献的著录例子: 3 Ryoichi Nakajima,Imanaka T.,Alba S.et al.Applied Microbiology Biotechnol-ogy,1986,23:355(取自《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3,第445页)根据《著录规则》,英文期刊的著录格式是:“序号作者.文章名称.期刊名,年份,卷次号(期次号):文章所在期刊中的页码”。

论文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论文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我国发布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为我国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

我刊采用“顺序编码制”。

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

1 著录原则1)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2) 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

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3) 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4) 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

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2 顺序编码制顺序编码制是指作者在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连续编码,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进行标注,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出现的文献序号顺序依次排列。

2.1 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著录项目1) 主要责任者。

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包括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请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等。

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责任者超过3人时,只著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字(英文用et al )。

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

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合编”等责任说明文字。

外文主要责任者用原著,姓名前后应遵重各国的习惯。

作者不明时,此顶可省略。

2) 文献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文献名包括书名、论文题名、专利题名、析出题名等。

文献名不加书名号“《》”。

3)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国家标准

参考文献国家标准

参考文献国家标准参考文献国家标准引言参考文献是指在撰写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过程中所参考的书籍、文章、报告、论文等文献资料。

准确、规范地编写参考文献是评价一篇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质量的重要依据。

为了统一参考文献的格式,方便读者查找和阅读,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参考文献国家标准。

本篇论文将重点介绍参考文献国家标准的起源、目的、作用以及一些基本要求与规定。

一、参考文献国家标准的起源参考文献国家标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早期的参考文献格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给读者阅读和查找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开始制定参考文献国家标准。

最早的参考文献国家标准可以追溯到1986年,当时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联合制定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从此以后,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发展和学术界的不断需要,国家陆续制定了一系列参考文献规范,如《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等。

二、参考文献国家标准的目的参考文献国家标准的目的在于规范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方便读者对文献资料进行查找和阅读。

通过统一的参考文献格式,可以减少读者在查找文献时的时间和精力的消耗,提高阅读效率。

此外,参考文献国家标准还可以提高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的质量和可信度,避免文献引用方面出现错误和混乱。

三、参考文献国家标准的作用参考文献国家标准在学术界和科研项目中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它是学术规范的体现,对于提高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参考文献国家标准可以促进信息流通和学术交流,使得研究者之间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前人的研究内容和成果,有效地避免重复研究。

最后,参考文献国家标准可以增加学术研究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使得学术成果更容易被他人接受和认可。

四、参考文献国家标准的基本要求与规定根据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国家标准对其格式和著录要求有所区别。

一般情况下,参考文献国家标准对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作者的署名方式、文献标题的格式、期刊、论文、报告等文献资料的著录要求、出版社的署名方式、文献的时间格式等。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随着社会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攀升,科学文献的编写和著录变得越来越重要。

正确的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对提高科学文献的可读性、可理解性、可传播性和可分析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是指未来学界进行编写、著录、校对以及其他形式的文献制作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规则和原则,以保证所有共同参与科学文献的作者能够顺利进行学术研究,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到学术社会和学术界中。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中文文献和英文文献的著录规则1、中文文献:《中文文献著录规则》规定,对中文文献著录时,应当按照“作者-题目-出版物-出版社-出版日期”的顺序著录,以规范文献的著录格式。

2、英文文献:《英文文献著录规则》规定,对英文文献著录时,应当按照“Author-Title-Publication-Publisher-Date of Publication”的顺序著录,以规范文献的著录格式。

二、文献的著录格式1、书籍的著录格式:【中文书籍】作者,题目(出版物),出版社,出版日期。

【英文书籍】Author,Title(Publication),Publisher,Date of Publication。

2、期刊文章的著录格式:【中文期刊文章】作者,“题目”,期刊名,出版日期,卷号(期号),页码。

【英文期刊文章】Author,“Title”,Journal Name,Date of Publication,Volume (Number),Page Number。

三、文献的引用规则1、文献的引用通常应该放在文章的正文中,并用括号中的作者和日期来标记。

2、文献的引用格式为:(作者,出版日期)。

例:(张三,2018)3、如果涉及多个作者,将括号中的作者姓名用与号(&)连接,例:(张三&李四,2018)4、对于引用到的文献,应在文章末尾给出完整的文献著录,例如:【张三,2018,《标题》,出版社,出版日期】以上就是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简要介绍,只有恪守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才能保证科学文献的可读性、可理解性、可传播性和可分析性,从而让更多人能够受益。

谈学术研究规范中参考文献的引用问题_论文格式_

谈学术研究规范中参考文献的引用问题_论文格式_

谈学术研究规范中参考文献的引用问题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注明了被引理论、观点、方法、数据的来源是学术论文参考的范文和深度的体现,是反映论文的真实性、作者科学学风和评价作者著作学术影响力的科学依据,是对期刊论文进行引文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来源。

在当今学界,参考文献引用的不规范甚至作假,已经严重影响学术研究的秩序和质量,从而引起了学者和专家的关注与探讨。

从事学术研究或学术编辑的人都明白一个浅显不过的常识:在研究过程中要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在撰写论文和专著时要引用前人在先的研究成果或使自己受益的文献。

近些年来,由于学术道德滑坡,学术风气腐臭,致使学术严重失范──参考文献写法的不规范和引用的作假便是其要端之一。

关于参考文献写法的不规范,属于技术性问题,比较好解决。

不过,我在这里顺便指出,有些已经施行的参考文献书写规范本身,无视学术传统和学术界多年的好惯例,仅仅考虑计算机统计的迅捷,从而给学人和读者带来极大的不便,理应更改或废止。

在本文,我只打算议论一下在参考文献引用上的作假──这使本来就已蒙羞的学术界雪上加霜,更使“研究人”急速地和成批量地异化为丑陋的“市场人”。

参考文献引用的作假大体有三种手法──假引用、不引用和伪引用。

“假引用”,是虚伪的、不真实的引用最常见的假引用有三种。

一是“友情引用”。

本来,有些文献对引用者很难说有什么影响,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 帮助和作用,甚至与引用者所论议题相距十万八千里,可是引用者还是硬要把它们一一列举出来。

为什么非要这样做呢?原来,它们的作者或是引用者的师长,或是引用者的好友,或是引用者的圈内人。

于是你“投之以李”引用我的,我“报之以桃”引用你的,从而形成一个个不小的“引用圈子”。

这样相互抬轿,互相吹捧,大家不就“共同提高”了嘛。

其实,明眼人不难识别这类小聪明。

吹吹拍拍,拉拉扯扯,这只不过是一些“学术山头”、“学术团伙”惯用的小花招而已。

尤其是,当所引用的文献是一些十分平庸的论著乃至学术泡沫和学术垃圾时,引用者的意图和学术水准不就一下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吗?二是“装门面引用”。

引用和著录参考文献时应注意的事项

引用和著录参考文献时应注意的事项

( 000 —6收 稿 ,0 00 —9 回) 2 1—12 2 1—32 修
引 用和 著 录 参 考 文 献 时应 注 意 的事 项
引用参 考文献 应注 意三方 面 的问题 :1 必 须是 作者 亲 自阅读 的 文献 , 审读 稿件 时 常 发现 录用 的参 考文 献 () 在 并 不 是作者 亲 自阅读过 的而 是二次 或三 次转 引的文献 , 不但违 背 了国家有 关 的规定 , 这 而且转 引文献失 真率 是很 高 , 出现无 效 引用甚 至是错误 引用 的情 况 ;2 为加 注一 句话 引用文 献过 多 , 见到一 个角 注有达 7篇 引文 的情 常 () 常
结 论
投 射更 为集 中 ;并且 增加 了治疗 次数 ,将 足够 的超声
能量投送 到 了病变 区域 ,确保 了治疗 的有 效性 。在治
疗 的 安 全 性 方 面 ,本 研 究 采 用 患 者 局 部 出 现 明 显 “ 、麻 、胀 、痛 ” 为停 止 超 声辐 照 的 标 准 ,此 标 准 酸 不仅 能 够保 证 足够 的超 声 能量在 病变 区沉积 ,同时也 成 为治疗 的安 全性标 准 ,在 增加 治疗 次数 的同时 ,确
层结 构时都 会有 不 同程 度 的衰减 ,因此 ,真正 到达 病
变部 位 的能量 明显低 于浅部 正常组 织特 别是皮 肤处 的 能量 l ,不 同 的病 变部位 的解 剖结构 均会 对疗效 产 生 _ 6 ] 影 响 。在治 疗腰骶 处深 部组 织损伤 时可 以考虑 相应 补 充治 疗剂 量 ,延 长治疗 疗程 等 。同时 ,本研 究结果 示 2例副反 应均 发生 于肩颈 部病 变 患者 中 ,肩 颈部 副 反 应率 高于 其 他组 ( P< 0 0 ) . 5 ,因此 在 以后 的 治疗 过

科技图书参考文献著录注意事项

科技图书参考文献著录注意事项

科技图书参考文献著录注意事项作者:曾红来源:《科技传播》 2018年第18期摘要在科技图书中列示参考文献,既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也方便读者查找文献,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意义非常重大。

文章针对科技图书参考文献著录中经常出现的不规范问题,根据国标GB/T 7714—2015 的规定,阐述科技图书参考文献著录注意事项,希望对作者、编辑规范著录参考文献有所帮助,提高科技图书质量。

关键词科技图书;参考文献;规范著录;注意事项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9-0008-02科技图书肩负积累、传承科学文化,传播科技创新知识,交流、推广科技成果的使命,其内容是在已有科学研究成果基础上的创新探索与深入研发,具有传承性、创新性和开拓性。

在科技图书中列示参考文献,既是为了遵守知识产权相关法律规定,尊重、保护作者的著作权等相关权益,也是为了说明图书中的相关内容、观点和事实的来源与依据,便于读者追根溯源,了解来龙去脉,开拓思路,同时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因此,科技图书著录参考文献非常必要,而且意义重大。

笔者多年从事科技图书审稿工作,发现科技图书参考文献著录不规范问题较多,错误形式多种多样。

为了提高科技图书参考文献著录质量,笔者针对科技图书参考文献著录中经常出现的不规范问题,根据国标GB/T7714— 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阐述科技图书参考文献著录注意事项,希望能对作者、编辑规范著录参考文献有所帮助,从而进一步提高科技图书质量。

1 文中参考文献著录注意事项1.1 参考文献序号科技图书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标注通常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如张明[3,9,24-25] 研究分析了……注意序号置于方括号[ ] 内,而不是圆括号()内;需列出全部引用参考文献的序号,各序号间用“,”分隔,而不用“、”“ ;”分隔;连续序号的起讫序号间用短横线连接,如[24-25],而不用[24,25] ;正文直接叙述提及的参考文献序号应与正文平排,不用上标形式,如由参考文献[5,10-14] 可知,而不用由参考文献[5,10-14] 可知。

医学论文参考文献引用与著录常见问题分析

医学论文参考文献引用与著录常见问题分析

14 引用非正式发表 的或 尚未发表 的文 献 .
非正式 发表的会
议 资料 、 内部 刊物 、 件汇编 、 文 综述 、 科 书、 发表 的论文 、 教 待 个 人 通信及试剂 、 器说明书 , 仪 尤其是不宜公 开的资料等 , 均不能 作 为参考文献引用 。医学 论 文引用 的参 考文 献都应 是 国内外
西南军医 2 1 0 0年 3月
第 l 2卷
Hale Waihona Puke 第 2期Jun fMit yS reni Suh et hn , o.2 N . , rh2 1 or ̄o la ugo otw s C ia V 11 , o 2 Mac .0 0 ir n
・4 7 ・ 0

作 者 ・编 者 ・
医学论 文 参 考 文献 引用 与 著 录 常见 问题 分析
所 以应引用其作者亲 自阅读 过的原始文献 。
16 多次引用 . 多次 引用 同一 文献 上 的多处 内容 , 在文 后 误
用过少 , 甚至没有参 考文献 。医学技术 以及 医学 技术研究 工作
都有继承 性 , 时的研究都 是在过 去研 究 的基 础 上进 行的 , 现 今
形成多个参 考文 献序 号。一篇 文献应 只编一个 首次 引用 的同
7 、O年代 的文献 , 论文的时效性 、 08 使 新颖性受 到影 响。除个别 历史文献外 , 般要 求所 引用 的文献 是与 论文 相 关 的近 年 国 一 内、 外期 刊论文为主 ( 3—5年的文献 , 述应有 近 2年 的最 近 综
顺序, 用阿拉伯数字加方 括号 连续 编码 , 在文后 参考 文献表 并 中 , 条文 献按 在论文 中出现 的文献 序号顺序依次排列 并按 主 各 要责任者 、 名 、 题 出版 事项 的顺序逐项著 录 ; 若在 一处引用 了多 篇文献 , 注时只用一个 方 括号 , 标 序号 若 连续 , 只标 注起 、 止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科技论文中参考文献著录的不规范现象,
提出了参考文
献著录规范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化
参考文献系作者撰写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 包括著作、期刊、专利、论文、
报告等,它在科技论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科学继承性的体现;可避免重复劳动;
能提供科学依据,为读者研究相关问题提供方便;节省篇幅等。
[1]随着近年来中国科技期刊编排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日渐规
范。编辑部和作者越来越重视参考文献的著录。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论文篇均参考文献数
量呈上升趋势,但仍低于国外科技期刊的篇均参考文献数。
一、参考文献的重要性
1、参考文献是学术内涵的扩展与延伸
学术文献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
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有于实际中取得进展的科学总结。从此可以看
出,学术论文主要记录了某一特定学术课题的某些新进展。对作者而言,这是作者想要表达
的主要内容。但是,对于不同的读者,侧重点就各有不同了,有时文中一笔带过之处读者却
很感兴趣,此时参考文献就显得很重要。读者便可据此进一步检索、查找所需的相关资料,
使学术内容得以延伸与扩展。
2、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科学研究的社会协同性和继承性,科技工作者在进行研究工作时不可能事事从头开
始,必然借鉴、依赖于别人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或实验手段。但学术论文作为科研成果的
产出形式之一,其论文中凡是涉及他人的劳动成果,即使是一个观点或结论,或者是一张插
图、一个表格,都应标注参考文献(当然,常识性的内容除外)。恰当标引参考文献不仅仅是
作者严谨的学术精神的体现,而且会极大地丰富学术论文的内容,避免使文章显得冗长、烦
琐,自然科学研究更是依赖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因此,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不仅是论文
格式的要求,参考文献本身对科技论文而言具有极重要学术价值,也是评价科技论文学术水
平的重要依据之一。
3、引用参考文献的意义
参考文献实际上是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正文一起构成一个真正严谨的科学研究
过程的完整表达形态,对于被引用的某一篇参考文献来说,它获得了一种社会的、学术的评
价,而作者著录参考文献,在表明自已论著学术水平的同时,也是在对别人(被引用者)某
一论著学术水平的最为重要的评价之一。
论文被引用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1)被引论文在选题上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正是这
种实际意义使论文作者在阅读时产生了共鸣或想法,由此愿意把被引论文列入引文或参考文
献中,对开拓者表示敬意或对被引论文作进一步阐述。(2)被引论文在观点和方法上新颖独
特,才能促使别的作者产生新的想法,通过被引论文来论证自已的观点与方法。
总之,论文被别人引用说明了论文本身发表的价值,一个作者论文被别人引用的越多,
说明该作者在学科领域的影响越大,贡献越多。同时,由于它的客观性,在针对市场经济条
件下的种种学术腐败之风时,比较科学公正地评价了个人的学术水平和贡献。[3]
二、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参考文献著录时要规范, 应参照国际和国家有关标准著录常见错误有:卷期混淆,
缺卷数,缺期数,如2000年第12卷第1期的高志清之文章“医源性胆管损伤手术时机和术
式选择探讨”参考文献1:高志清,宋振顺.处理医源性胆管损伤的经验及教训[j].中国实
用外科杂志,1997,8:508. 应为“高志清,宋振顺.处理医源性胆管损伤的经验及教训[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 17(8):508-509.”还有的错误如: 篇名漏写、篇名后没加标记[j]、
刊名漏写、缺年份、 页数范围错用“~”等。相信随着年代的顺延,上述问题将越来越少,
著录格式越来越规范。
2、尽量引用最新的文献科研工作贵在创新, 一般来说,只有获得最新的信息,才有可
能取得最新的成果。[4]另外,提高引文的新颖性,引文应以期刊为主。因为期刊出
版周期较短,而且大多数世界科研成果都是通过期刊公布于世。一般地说,时效性很强的论
文,参考文献大多“新”且多,必然会受到众多读者和国内外知名检索刊物的青睐,从而对
扩大期刊影响因子大有裨益。
3、保证引文的数量只有广泛地参阅本学科的相关文献, 才能更全面更深入了解与该课题有关
的信息。所以,引文应有一定的数量,不宜过少。一般情况下,对较重要的研究性论文,引
文不少于10条;内容较简单的论文,引文不少于5条为宜。总之,与文中的论点、方法、数
据有关的他人的研究成果均应引用。
4、必须引自己亲自阅读的文献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的价值将
与作者运用的参考文献息息相关,所以引文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能敷衍了事。我们在
编辑时经常发现,有些文稿的引文差错较多,如文内标准与文后著录文献不一致,有些作者
在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时,没有认真地查找原文。因而要尽可能引用那些与论文内容有密切
联系的经典著作及有影响的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使研究背景材料充分,而且可以通过引文扩
大自已的研究影响。一些作者只抄录自己阅读过的某篇文章的引文而自己未亲自阅读过原文,
结果造成所引文献有文不对题的错误;有些作者自己不懂外语,导致所列出的外文的参考文
献差错很多等等。所以,若使所引文献准确无误、质量高,必须引用亲自阅读的文献。
5、以引权威文献为主一般情况下, 反映学科前沿水平较高的研究论文多数是发表在
知名度高的权威性期刊上。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权威期刊是核心期刊。所谓核心期刊,《中文
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在“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报告”中认为:某学科(或
专业、或主题)的核心期刊,是指在该学科所涉及的期刊中,刊载论文较多的(信息较大的),
论文学术水平较高的,并且能反映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及本学科前沿状况和发展趋势的,较
受该学科读者重视的期刊。引用权威性高的核心期刊上的文献可增加作者引用 观点的可信度,
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反映作者的论文学术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