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透射电镜的结构与组织观察
透射电镜的成像特点及应用

透射电镜的成像特点及应用透射电镜是一种能够通过物质内部的电子束传输信息的仪器。
它利用电磁透镜来聚焦电子束,将其投射到待观察样品上,然后通过收集样品透射的电子来形成图像。
透射电镜的成像特点及其应用如下:1. 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的分辨率通常可以达到亚埃(10-4毫米)甚至更高水平。
与光学显微镜相比,透射电镜可以显示出更细小的细节,使得我们能够观察到更微观的组织结构和物质的粒子。
2. 高放大倍率:由于透射电镜的高分辨率,它能够实现非常高的放大倍率,通常可以达到100万倍以上。
这使得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和观察样品的微观结构和形态。
3. 内部结构观察:透射电镜可以穿透物质的表面,观察并分析样品内部的结构。
这种能力对于研究材料科学、生物学和纳米技术等领域非常重要,因为只有透过表面,我们才能真正观察到物质的内部组织和结构。
4. 原子级分辨率:透射电镜能够提供原子级甚至亚原子级的分辨率,使得我们能够观察到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晶格缺陷以及纳米材料等微观结构。
这对于研究物质性质、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5. 惰性观察:透射电镜可以在真空或惰性气体环境中工作,从而避免了电子束与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保持样品的原始性质。
这对于观察和研究空气中不稳定的物质或易受氧化的物质非常重要。
透射电镜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1. 材料科学:透射电镜可以观察和研究材料的晶体结构、相互作用和缺陷等特性。
它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包括纳米材料研究、金属合金的结构分析、材料的电子结构分析等。
2. 生物学:透射电镜在生物学研究中广泛用于观察和分析生物细胞、组织和病毒等的结构和形态。
它可以帮助我们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细胞分裂过程等。
3. 纳米技术:透射电镜对于纳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至关重要。
它可以观察和研究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质和相互作用,从而帮助我们设计和制造具有特殊性能的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
4. 矿物学和地球科学:透射电镜在矿物学和地球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透射电镜(TEM)讲义

05
TEM操作与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与技巧
01
02
03
04
准备样品
选择适当的样品,进行适当的 处理和固定,以确保观察效果 最佳。
调整仪器参数
根据观察需求,调整透射电镜 的加速电压、放大倍数等参数 ,以达到最佳观察效果。
操作步骤
按照仪器操作手册的步骤进行 操作,包括安装样品、调整焦 距、观察记录等。
技巧
定量分析方法
颗粒统计
对图像中颗粒的数量、大 小和分布进行统计,计算 颗粒的平均尺寸和粒度分 布。
电子衍射分析
利用电子衍射技术分析晶 体结构和相组成,确定晶 格常数和晶面间距。
能谱分析
通过能谱仪测定图像中各 点的元素组成和相对含量, 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04
TEM图像解析实例
晶体结构分析
利用高分辨的TEM图像,可以观察到晶体内部的原 子排列和晶体结构,如面心立方、体心立方或六方 密排结构等。
掌握操作技巧,如正确使用操 作杆、合理利用观察窗口等, 以提高观察效果和效率。
仪器维护与保养
定期清洁
定期对透射电镜进行清 洁,保持仪器内部和外
部的清洁度。
检查部件
更换消耗品
定期检查透射电镜的部 件,如电子枪、镜筒等,
确保其正常工作。
根据需要,及时更换透射 电镜的消耗品,如真空泵
油、电子枪灯丝等。
保养计划
在操作透射电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确保仪器和人身安全。
THANK YOU
感谢聆听
80%
观察模式
根据观察目的选择不同的观察模 式,如明场、暗场、相位对比和 微分干涉等。
图像解析与解读
01
02
03
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结构的检测方法

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结构的检测方法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技术,能够观察细胞和细胞器的超微结构。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重要细胞器之一,具有双层膜结构、内部结构复杂的特点。
下面将介绍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结构的检测方法。
1. 样品制备: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前,需要对样品进行制备。
通常可选用动物组织或细胞培养物作为观察对象。
制备样品时,可以选择冷冻切片法、固定切片法或原位切片法,具体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要求而定。
2. 组织固定和切片:固定切片法是常用的线粒体形态观察方法之一。
固定剂可选用2.5%的戊二醛或4%的Paraformaldehyde进行组织固定。
固定后,将组织或细胞进行脱水、浸渍和包埋等步骤,最终制备得到切片。
切片的厚度通常在40-60 nm之间,较薄的切片能够提供更高的分辨率。
3. 阴极溅射:为了提高观察效果,切片通常会被阴极喷镀金属薄层。
这一步骤称为阴极溅射,目的是增加切片的导电性,提高电子显微图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
4. 透射电镜观察和拍摄图片:将制备好的切片放入透射电镜的样品台中,透射电子束通过样品,形成具有高对比度的投射图片。
观察者可以通过目镜或摄像系统观察到由电子束击中样品后的散射电子形成的图像。
利用透射电镜的高分辨率特点,我们可以观察到线粒体的形态、双层膜结构以及内部结构,如内膜、外膜、基质、结构内的小体等。
5. 图像处理和分析:获得的TEM图像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使用软件测量线粒体的大小、形状、内膜的厚度、小体的分布和数量等参数。
同时,还可以进行三维重建,通过将多张切片图像进行叠加,得到线粒体的三维结构。
6. 结果分析和论述: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我们可以了解线粒体的形态和结构,为深入研究线粒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提供重要的依据。
例如,我们可以观察到线粒体的肿胀或变形现象,内膜的断裂等。
透射电镜课程设计

透射电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透射电镜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2. 掌握透射电镜的操作步骤和成像技巧;3. 学习识别和分析透射电镜图像中的晶体结构、缺陷及微观组织特征。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操作透射电镜,进行样品的制备、装样及成像;2. 运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和分析不同材料的微观结构,提高实验技能;3. 培养学生运用透射电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材料科学研究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树立安全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年级物理或化学选修课,以实验为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对实验操作具有一定的兴趣和基础,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透射电镜基本原理:介绍透射电镜的工作原理、主要部件及功能;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电子显微镜概述》。
2.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学习样品的切割、研磨、抛光、镀膜等制备方法;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样品制备技术》。
3. 透射电镜操作与成像:掌握透射电镜的操作步骤、成像模式及参数调整;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操作与成像技术》。
4. 透射电镜图像分析:学习晶体结构、缺陷和微观组织特征的识别与分析;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透射电镜图像分析》。
5.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透射电镜在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实例;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应用实例》。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透射电镜基本原理及主要部件介绍;第二课时:样品制备技术及操作方法;第三课时:透射电镜操作步骤与成像技巧;第四课时:透射电镜图像分析及实际应用案例。
第九章_透射电子显微镜

3.1.2 成像系统-投影镜
短焦距强磁透镜。把经中间镜形成的二次中间像及衍射谱投影到荧光 屏上,形成最终放大的电子像及衍射谱。
高分辨像理论(70年代初):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物理系J. M. Cowley,70年代发展了 高分辨电子显微像的理论与技术。
高空间分辨分析电子显微学(70年代末,80年代初)
采用高分辨分析电子显微镜(HREM, NED, EELS, EDS)对很小范围(~5Å)的区域进行电子显微研究(晶体结构, 电子结构,化学成分)
阴极发射电子阳极加速聚光镜会聚作 用样品物镜放大中间镜放大投影镜放 大荧光屏成像照相记录
3.1.1 照明系统-电子枪
电子束的来源 两种光源: • 热发射 • W灯丝 • LaB6 • 场发射 (FEG) • fine tungsten needles
3.1.1 照明系统-热发射电子枪
第九章 电子衍射及显微分析
1. 透射电镜的一般知识 2. TEM工作原理(重点) 3. 透射电镜的结构(重点) 4. 电子衍射物相分析(重点) 5. 电子显微衬度像(重点)
1. 透射电镜的一般知识
1.1 什么是TEM? 1.2 TEM发展简史
1.3 为什么要用TEM?
1.1 什么是TEM?
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以波长很短的电子束做照明源,用电磁透镜聚焦 成像的一种具有高分辨本领,高放大倍数的电子光学仪器。
3.1.1 照明系统-场发射电子枪
3.1.1 照明系统-会聚镜
3.1.2 成像系统
3.1.2 成像系统-物镜
形成第一幅电子像或衍 射谱,它还承担了物到 像的转换并加以放大的 作用,既要求像差尽可 能小又要求高的放大倍 数(100x-200x)。 物镜光栏在后焦面附近
组织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学习观察和分析生物组织的显微结构。
3. 了解不同生物组织的功能及其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生物组织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由细胞构成。
通过显微镜观察生物组织的显微结构,可以了解其形态、组成和功能。
本实验主要观察以下几种生物组织:植物组织、动物组织和人体组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肌肉组织切片、神经组织切片、皮肤组织切片等。
2. 实验仪器:光学显微镜、切片机、切片夹、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等。
四、实验步骤1. 植物组织观察(1)洋葱鳞片叶:取洋葱鳞片叶,切成薄片,用碘液染色后,观察其细胞壁、细胞质、液泡等结构。
(2)菠菜叶:取菠菜叶,切成薄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细胞壁、细胞质、叶绿体等结构。
2. 动物组织观察(1)口腔上皮细胞:取口腔上皮细胞,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制成涂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
(2)肌肉组织:取肌肉组织切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肌纤维、肌膜等结构。
(3)神经组织:取神经组织切片,用尼氏染色后,观察其神经元、神经纤维等结构。
(4)皮肤组织:取皮肤组织切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表皮、真皮、毛囊等结构。
3. 人体组织观察(1)肝脏组织:取肝脏组织切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肝细胞、肝窦等结构。
(2)肾脏组织:取肾脏组织切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观察其肾小球、肾小管等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组织观察结果洋葱鳞片叶:细胞壁厚,细胞质少,液泡大,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菠菜叶:细胞壁薄,细胞质丰富,叶绿体较多,具有光合作用的功能。
2. 动物组织观察结果口腔上皮细胞:细胞核明显,细胞质较少,具有保护口腔黏膜的功能。
肌肉组织:肌纤维排列整齐,肌膜明显,具有收缩功能。
神经组织:神经元具有细胞体和突起,神经纤维具有髓鞘和轴突,具有传导神经冲动的作用。
实验二细胞的超微结构—透射电镜下的细胞器

实验二细胞的超微结构—透射电镜下的细胞器实验目的:通过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了解细胞器的形态和组织,以及其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
实验原理: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利用电子束通过样品的原理进行显微观察的仪器。
相比传统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放大倍数。
实验步骤:1.准备样品: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需要制备薄片样品。
将细胞或组织固定、切片和上染色剂等。
2.调整放大倍数:根据需要观察的细胞器,调整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3.开始观察:将样品放入透射电子显微镜中,调整焦距和对比度,开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
4.记录结果:使用电子显微镜拍摄或记录所见到的细胞器的图像和形态。
根据观察结果,对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结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可以看到许多细胞器,如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一般位于细胞的中央。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核膜(由内核膜和外核膜组成)、核孔、核仁等结构。
核膜通过核孔与细胞质相连,核仁是RNA合成的地方。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通过细胞呼吸产生ATP。
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线粒体呈棒状或梭形,内部含有许多内膜,并形成一系列被称为嵴(cristae)的褶层。
嵴上含有许多氧化酶,参与细胞呼吸。
内质网是细胞的重要细胞器之一,两个片层之间的空腔称为内质网腔。
内质网膜上覆盖着许多小颗粒,称为核糖体。
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和平滑内质网,前者存在核糖体,用于蛋白质合成,后者没有核糖体,参与脂质代谢和钙离子存储。
高尔基体是细胞的分泌细胞器,具有分泌蛋白质、糖蛋白质和磷脂等功能。
高尔基体由多个平面被膜囊构成,形成一系列被称为囊泡的结构。
在透射电镜下可以看到高尔基体具有一层由囊泡组成的堆叠结构。
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系统,其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
溶酶体呈球状或椭圆形,在透射电镜下可以看到其内部含有酶泡。
溶酶体参与细胞内的废物降解和吞噬体的形成。
实验一四大基本组织的观察

实验一四大基本组织的观察实验目的:观察并了解动植物细胞与组织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实验材料:显微镜、玻璃片、手术刀、注射器、盐水溶液、洋葱、鲜花、小白鼠等。
实验过程:1.观察植物细胞步骤一:将一片洋葱的最表层取下,切成薄片放在玻璃片上。
步骤二:滴上盐水溶液,用另一片玻璃片盖住。
步骤三:将盖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观察结果:在洋葱细胞中可以看到细胞核、细胞质以及细胞壁。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心,周围有较宽的细胞质。
细胞壁呈现网状结构。
解释:洋葱细胞是典型的植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壁。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细胞内的基质,提供养分和能量。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保护层,赋予细胞形状,并提供机械支撑。
2.观察动物细胞步骤一:用手术刀切开小白鼠的皮肤,取出一小块肌肉组织。
步骤二:将肌肉组织切成薄片放在玻璃片上。
步骤三:滴上盐水溶液,用另一片玻璃片盖住。
步骤四:将盖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观察结果:在肌肉细胞中可以看到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心,周围有较宽的细胞质。
解释:动物细胞是以动物为基础的细胞,也包含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由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所以相对植物细胞而言更灵活。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膜,通过选择性通透性维护细胞内外物质的平衡。
3.观察植物细胞组织步骤一:取一片鲜花的花瓣或叶片。
步骤二:将花瓣或叶片切成薄片放在玻璃片上。
步骤三:滴上盐水溶液,用另一片玻璃片盖住。
步骤四:将盖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观察结果:在植物细胞组织中可以看到细胞间隙、细胞壁以及细胞质。
细胞壁形成一个个六角形的细胞。
解释:植物细胞组织由多个细胞组成,相邻的细胞通过细胞间隙相连,实现细胞间物质的传输和交流。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外部保护层,不仅提供了机械支撑,还可以在组织层面上形成不同形状和功能的细胞。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观察和了解了植物与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镜原理对比图 a)透射电子显微镜 b) 透射光学显微镜
工作原理:与光学显微镜类似
光学显微镜 照明束 可见光
(390~760nm )
透射电子显微镜 电子(200kV的电子
束的波长为 0.00251nm)
聚焦装置 放大倍数 分辨本领
玻璃透镜 小,不能连续可调 低
电磁透镜 大,连续可调 高
结构分析
JEM2010-透射电子显微镜
(1)制样 透射电镜依靠透过样品的电子成像,因此样品上必须有地方让电子透过。 电子的穿透能力是很小的,因此样品要很薄。考虑到我们的专业,只讲部分 固体样品的制备。通常根据其原始状态,分为两大类。一是粉末样品;二是 块状样品。 对粉末样品,一般要求粒径在1微米以下,能够用水或酒精等有机溶剂 分散开。将少量粉末放到这些溶剂中,用超声波震荡使颗粒充分散开。用移 液枪滴一滴或几滴液体到铜网上。待样品干燥后就可将铜网装上样品杆。当 然,如果粉末原来就存在在溶液中,那只要直接把溶液滴到铜网上。铜网是 用来作为粉末样品的载体。又叫载网。它是直径3毫米的铜片。上面有许多小 孔。在这种空铜网上覆盖一层有机膜或碳膜。粉末就在这些膜上。这些膜对 电子几乎是透明的。铜网在电镜耗材店有卖。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铜网的种类 和使用特点。首先是空铜网。它是在φ3mm的铜片上用蚀刻的方法做出许多 圆形或方形的孔。孔的大小用目数来表示。目数与微米之间的转换公式为 (14000/目数=微米数)。在空铜网的上面用提拉法或捞膜法覆盖一层方华膜 或火棉胶膜。这种铜网我们称为纯有机膜。我们也可以先用真空沉积的方法 得到碳膜,然后用捞膜的方法把它覆盖在空铜网上。我们称这种为纯碳膜。
第三,因为电子波的波长短,采用厄瓦 尔德图解时,反射球的半径很大,在衍射 角θ较小的范围内反射球的球面可以近似地 看成是一个平面,从而也可以认为电子衍 射产生的衍射斑点大致分布在一个二维倒 易截面内。这个结果使晶体产生的衍射花 样能比较直观地反映晶体内各晶面的位向, 给分析带来不少方便。 最后,原子对电子的散射能力远高于它 对X射线的散射能力(约高出四个数量级), 故电子衍射束的强度较大,摄取衍射花样 时仅需数秒钟。
非金属样品主要是纳米粉末,陶瓷
明场像暗场像
明场像——上述采用物镜光栏将衍射束挡掉,只让透射束 通过而得到图象衬度的方法称为明场成像,所得的图象称 为明场像。
暗场像——用物镜光栏挡住透射束及其余衍射束,而只让 一束强衍射束通过光栏参与成像的方法,称为暗场成像, 所得图象为暗场像。
衍射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薄晶体试样被高能电子束照射时,在物镜的 后焦平面上将产生相应的电子衍射谱。该电子衍射谱经中间镜、投影镜 放大并投影在荧光屏上。 单晶体的电子衍射谱由排列成平行四边形的衍射斑组成,在衍射谱 上由试样晶面((hkl)产生的衍射斑与透射斑的距离R和晶面间距d之间的近 似关系为: Rhkl·dhkl=Lλ 式中: L=f0•Mj•Mp,f0是显微镜的物镜焦距,Mj和Mp分别为中间镜和投影镜的 放大倍数; λ —工作电压下对应的照明电子束波长,单位为纳米(nm); L—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衍射常数 在单晶体衍射谱上测量衍射斑与透射斑中心的距离R,根据上式可得 到有关晶面(hkl)的晶面间距任意两个衍射斑与透射斑中心连线之间的夹 角等于这两个晶面之间的夹角。
成像系统各部件
1) 物镜:强激磁短焦透镜,放大倍数100—300倍。 作用:形成第一幅放大像,决定了透射电镜分辨率的高低。 2) 物镜光栏:装在物镜背焦面,直径20—120um。 作用:a.提高像衬度(像衬光栏)。b.减小孔径角,从而减小像差。 c.进行暗场成像。 3) 选区光栏:装在物镜像平面上,直径20-400um。 作用:对样品进行选区衍射分析。 4) 中间镜:长焦距弱激磁透镜,放大倍数可调节0—20倍。 作用:a. 控制电镜总放大倍数。b. 成像/衍射模式选择。
实验一 透射电镜的结构与组织观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的成像原理,观察基本结 构; 2.掌握典型组织的TEM像的基本特征和分析 方法。 二、透射电镜的基本结构和成像原理 透射电子显微镜是以波长极短的电子束作为 照明源,用电磁透镜聚焦成像的一种高分辨本领、 高放大倍数的电子光学仪器。它由电子光学系统 (镜筒)、电源和控制系统、真空系统三部分组 成。
5) 投影镜:短焦、强磁透镜,进一步放大中间镜的像。
观 察记 录 系 统
观察室:荧光屏 照相机构等
真空系统
镜筒内部需处于高真空(10-4~10-7托)的原因: 避免电子与气体分子相碰撞而散射,提高电子的平均自由程 (>1米)。 避免电子枪的高压放电,并可延长灯丝寿命(免氧化)。 避免试样被污染。
电器系统(供电系统)
高分辨像
用于观察一维或二维 晶末材料
注:颗粒较大的磁性粉 末会被吸引到物镜极靴 上,造成电镜永久污染 粉末试样制样要求:浓 度、支持膜,特殊分散 剂
实验二 电子衍射花样的形成原理与花样标定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电子衍射原理的理解; 2.学会简单电子衍射花样的标定。 二、电子衍射概述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最主要特点是它既可以进 行形貌分析又可以做电子衍射分析,在同一台仪 器上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可使组织结构分析的 实验过程大为简化。若减小中间镜的电流,在维 持像距不变的条件下使焦距和物距变长,这样就 可把中间镜的物平面移至物镜的背焦面上,此时, 在荧光屏上即显示出一幅反映试样晶体结构的衍 射花样。选区电子衍射原理图如图1所示。
加速电压和透镜磁电流不稳定将会产生严重的色差及降低 电镜的分辨本领。所以加速电压和透镜电流的稳定度是衡 量电镜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
三、实验仪器 1.JEM-201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 JEM-2010高分辨型透射电子显微镜,是日本电子公 司的产品。它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晶格分辨率0.14nm; 点分辨率0.23nm;最高加速电压200KV;放大倍数 2,000~1,500,000;样品台种类有:单倾、双倾。JEM2010还配有CCD相机,牛津公司的能谱仪(EDS),美 国GATAN公司的能量损失谱仪(EELS)。 可观察的试样种类:复型样品;金属薄膜、粉末试样; 玻璃薄膜、粉末试样;陶瓷薄膜、粉末试样。 主要功能:JEM-2010属于高分辨型透射电镜,可以 进行高分辨图像观察,位错组态分析;第二相、析出相结 构、形态、分布分析;晶体位向关系测定等。CCD相机 可以实现透射电子图像的数字化。能谱仪及能量损失谱仪 可以获得材料微区的成分信息。
电子衍射的原理和X射线相似,是以满足 (或基本满足)布拉格方程作为产生衍射的必要 条件。但是,由于电子波有其本身的特性,电子 衍射和X射线衍射比较时,具有下列不同的地方: 首先是电子波的波长比X射线短得多,在同 样满足布拉格条件时,它的衍射角θ很小,约为 10-2rad。而X射线产生衍射时,其衍射角最大可 接近π/2。 其次,在进行电子衍射操作时采用薄晶样品, 薄样品的倒易点会沿着样品厚度方向延伸成杆状, 因此,增加了倒易点和厄瓦尔德球相交截的机会, 结果使略为偏离布拉格条件的电子束也能发生衍 射。
图2 18Cr2Ni4WA钢900℃油淬状态的电子衍射花样
1.马氏体斑点标定(验证):图3a是一套衍射斑点 ⑴.测定R1、R2、R3,其长度分别为 10.2mm,10.2mm和14.4mm。量得R1与R2之间的夹角为 90O, R1与R3之间的夹角为45O。 ⑵.用查表法,以R2/R1及R1和R2之间的夹角θ查表, 即可得出晶带轴为[001]。相对于R1的晶面是(h1k1l1),其指 数为(110),与R2相对应的晶面(h2k2l2),其指数为(110)。 ⑶.已知有效相机常数λL=2.05mm· nm,可求得: d110 = d-110 = 2.05/10.2 = 0.201nm 这和铁素体相应的面间距0.202nm相近。另一面间距 d3 = λL/R3 = 2.05/14.4 =0.142nm 此数值和铁素体d200 = 0.143nm相近,由110和-110两 个斑点的指数标出R3对应的指数应是020,而铁素体中 (110)面和(020)面的夹角正好是45O。实测值和理论 值之间相互吻合,从而验证了此套斑点来自基体马氏体的 [001]晶带轴。 应该指出的是,α-Fe、铁素体、和马氏体点阵常数是 有差别的,但其差别在10-10~10-11mm数量级,电子衍射 的精度不高,因而不能加以区别。
纯有机膜
惧怕碳膜的样品
纯碳膜
惧怕有机膜的样品
普通碳支持膜
一般的形貌观察
普通微栅膜
纳米颗粒的高倍、高分辨像的观察
带碳膜的微栅膜
极小纳米颗粒的高倍、高分辨观察
四.透射电镜的应用
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分析:金属样品典型 组织为马氏体、珠光体、贝氏体、碳化物 缺陷分析:典型晶体缺陷为:位错、层错、 晶界 高分辨
多晶体 试样的衍射谱是以 透射斑为中心的一系列 同心圆,每一个圆由晶 面间距相同的 (hkl)晶 面的衍射组成,分别测 量各个衍射圆的半径R, 根据上式得到有关晶面 (hkl)的晶面间距d,可 标定衍射圆指数并确定 晶体的点阵常数。
缺陷
晶体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完整性,并且较复杂, 这种不完整性包括:
1.由于晶体取向关系的改变而引起的不完整性, 例如晶界、孪晶界、沉淀物与基体界向等等。 2.晶体缺陷引起,主要有关缺陷(空穴与间隙原 子),线缺陷(位错)、面缺陷(层错)及体缺 陷(偏析,二相粒子,空洞等)。 3. 相转变引起的晶体不完整性:①成分不变组织 不变(spinodals);②组织改变成分不变(马 氏体相变);③相界面(共格、半共格、非共格)
三、实验仪器 1.JEM-201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 2、H-8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 四、衍射花样标定实例 图2为18Cr2Ni4WA钢经900℃油淬后 在透射电镜下摄取的选区电子衍射花样。 该钢淬火后的显微组织是板条马氏体和在 板条间分布的薄膜状残余奥氏体,得到的 衍射花样中有两套斑点,一套是马氏体斑 点,另一套是奥氏体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