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Ⅳ汽油车颗粒物数目排放特性研究
乙醇汽油发动机排放特性研究

A src :Th td n t ep r r n ea d e s i so h a oie ac h l g s h 1 l d bta t esu y o h ef ma c n mi o fteg s l / lo o ( a o o)be o sn n n wa o d ce lpep itijcing sl ee gn to tmo ic t n sc n u tdi amut l-on et aoi n iewi u df ai .Th n un d n i n o n h i o eu b r e
关 键词 : 电喷 汽 油机 ; 乙醇 ; 乙醛 ; 放特 性 排
中图 分类 号 :T 6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 号 : 2 39 7 2 0) 70 4—3 K44 0 5—8 X(o6O —750
S u yOl t d i Emiso a a t rs i fGa o o g n s in Ch r c e itc o s h l s En i e
Kew rs l t nc ulnet ng sl e n ie a o o; le y e e si aatr t y od :ee r i fe ij i aoi gn ; l h l a h d ; mi o c rceii c o co ne c d sn h sc
汽油机的代用燃料 主要有液化石油气 、 压缩 天 然气 、 甲醇 、 乙醇等, 中乙醇属于可再生燃料 , 其 乙醇 与汽油的物理性能较为接近, 且具有 比汽油辛烷值 高、 燃烧速率快等优点 , 从而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一 种代用燃料. 乙醇最早是代替含铅化合物作为提高
用 G 1 气相色谱仪测量 了 C2 0 0 排气中未燃醇醛的排放浓度. 试验结果表明: 在发动机运转参数相同的 条件 下, 用 E 0E O 乙醇的体 积分数 分别为 1 、O ) 燃 l 、2 ( O 2 混合燃料 时, 发动 机 的 C O和 N 排 放 有
汽油发动机尾气排放超标分析与治理措施

2021(1)e点韶汽车工穩师APPLICATIONi 汽油发动机尾气分析与治理措施「李先锋.I 城职业技术大学)摘要:国!标准实施以来,因尾气排放超标原因,出现了大量汽车年检难以通过的现象。
为了解决此问题,针对汽油机排放 超标现象,深入检测站和汽修厂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发动机构造、汽车使用和故障产生机理的方法,文章从汽车汽油发动机有害气体产生的机理、结构、设计指标、汽车使用、运行材料、磨损和损坏的规律等方面,对汽油发动机尾气排放进行分析 和阐述,并提出解决措施。
为节能减排领域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汽油发动机;尾气排放;治理Analysis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Excessive Exhaust Emissim of Gasoline Engine **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GH-19318)Abstract :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VI national standard, a large number of automobile annual inspections have beendifficult to pass due to the excessive exhaust emission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aiming at the phenomenon that gasoline engine emissions exceed the standard, in-depth inspection station and auto repair factory conducted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combining the methods of engine structure, automobile use and fault generation mechanism,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expoundsthe exhaust emissions of gasoline engine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mechanism, structure, design index, vehicle use, operating materials, laws of wear and damage, etc, and propose solutions.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field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emission reduction.Key words : Gasoline engine; Exhaust emission; Treatment多年来汽车保有量增长的同时,汽车运行带来的 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国家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汽车排放污染标准,倒逼汽车产业升级。
iv是国几排放标准

iv是国几排放标准IV是国几排放标准。
IV是国几排放标准,是指柴油车排放的国家标准,也称为国Ⅳ排放标准。
这一标准是为了控制柴油车尾气排放中的有害物质而制定的。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科技的进步,各国对车辆尾气排放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国Ⅳ排放标准主要针对柴油车的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等有害物质进行了严格限制。
这些有害物质是柴油车尾气排放中的主要成分,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都有着不良影响。
因此,制定国Ⅳ排放标准是为了减少这些有害物质的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国Ⅳ排放标准的实施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是一项挑战,他们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降低柴油车的尾气排放,以满足国Ⅳ排放标准的要求。
这需要对发动机、燃油系统、排气系统等方面进行技术改进和升级,以确保车辆达到国Ⅳ排放标准。
对于消费者来说,国Ⅳ排放标准的实施也意味着他们可以购买到更环保的柴油车。
这些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排放的有害物质更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更小。
因此,国Ⅳ排放标准的实施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大气环境。
除了国Ⅳ排放标准,一些国家还在不断提高排放标准,如国Ⅴ、国VI等。
这些更高级别的排放标准对于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和机遇。
制造商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研发更环保的车辆,而消费者也可以享受到更清洁的空气和更健康的生活环境。
总之,国Ⅳ排放标准的实施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促使汽车制造商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推动汽车行业向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同时,消费者也能享受到更清洁的空气和更健康的生活环境。
希望各国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管理,推动汽车行业朝着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
MPFI发动机颗粒物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70交通科技与管理技术与应用0 引言 为应对不断升级的排放和油耗法规,对控制参数的标定工作要求更加精准。
近些年基于模型的标定得到广泛应用 [1,2]。
多参数寻优前,如了解其对优化目标的影响程度,则可针对影响度敏感性高的控制参数进行试验设计优化,提高工作效率。
国六排放法规实施以来,发动机的颗粒物排放控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和难点。
影响汽油机颗粒物排放的主要原因包括:冷机起动阶段,不均匀液相燃烧和气相加浓燃烧共同促进生成核态颗粒物。
发动机稳态运转时,空燃比、进气相位等控制均会对颗粒物排放产生影响[3]。
本文基于发动机台架试验,分析发动机进排气VVT 角度、燃油喷射方式和相位等因素和颗粒物排放的相关性,同时对颗粒物排放与其他气态排放污染物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1 试验系统及方案 (1)试验测试系统方案。
试验采用某2.0 L 自然吸气汽油机,其主要参数见表1。
表1 发动机参数项目参数项目参数型式直列4缸MPI自然吸气压缩比10.5配气型式16气门(DOHC+DVVT)最大扭矩(Nm@rpm)218@4 000排量L 2.378最大功率(kw@rpm)118@6 000 (2)试验方案设计。
为探讨发动机控制参数对颗粒物排放的影响规律,本文分别研究不同转速和负荷区域内,进排气VVT 角度对颗粒物排放的影响规律;燃油喷射截止时刻、两次燃油喷射的喷射比例对颗粒物排放的影响规律。
同时对于颗粒物排放与其他气态排放物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将此款发动机待优化的6个性能目标作为输出变量:BSFC (燃油消耗率)、PN(颗粒物)、THC(碳氢化合物)、CO(一氧化碳)、NOx(氮氧化物)、COV(燃烧稳定性);对发动机性能影响较大的5个参数作为输入变量:iVVT(进气VVT 角度)、eVVT(排气VVT 角度)、EOIT(首次喷油截止时刻)、Split_Ratio(首次喷油比例)、EOIT_Trim(二次喷油截止时刻)。
MPFI 发动机颗粒物排放影响因素研究李 卓,孟凡腾,王 森(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总院,北京 102206)摘 要:基于一台进气道喷射式双VVT 自然吸气汽油机,利用排放测试设备对颗粒物排放(PN)与发动机进排气VVT 角度、燃油喷射比例和相位、气态排放物(CO、NOx 和THC)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汽油车和柴油车排放污染物区别

汽油车和柴油车排放污染物区别汽油车和柴油车由于使用油料不同,发动机结构、混合气形成方式和燃烧方式不同,其污染物排放规律也不同。
表现在下列几方面:(1)汽油具有很强的挥发性,而柴油很难挥发,因此汽油车污染物中有燃料蒸发排放物,其组分是碳氢化合物(HC)。
(2)汽油具有容易与空气混合,且混合后不易分离的特性。
汽油车燃料混合气的形成是在发动机燃烧室外进行的(在化油器和(或)进气管),在点燃之前又经过进气、压缩过程,有相对较长的混合时间,因此汽油与空气可以混合得很均匀,基本不存在局部过浓或过稀和液态油滴的情况,汽油的分子又小,决定了汽油车排放物中颗粒物较少。
进入发动机燃烧室的空气与汽油的比例基本控制在理论空燃比附近(所谓理论空燃比是指在理论计算上燃烧1千克的燃料所需要的空气量,对汽油来说通常在14.7左右),采用火花塞放电点火燃烧,燃烧速度很快;汽油机压缩比低、燃烧最高压力低、最高温度高,燃烧后产物发生高温离解的倾向比较严重,某些死区点不着火或在某些工况下断火,使汽油机排放物中有较多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
同时发动机燃烧室内存在很高温,又导致了氮氧化合物(NOx)的产生的排放。
因此,汽油车排放的特点是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排放量高,而颗粒物排放量低,氮氧化合物(NOx)排放与柴油车基本相同。
(3)柴油车燃料混合气的形成是在发动机燃烧室内进行的,柴油高压喷入燃烧室,压缩着火后进行边喷边燃烧的扩散燃烧方式。
这种工作方式,决定了柴油与空气的混合是不均匀的,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部缺氧或局部富氧情况。
油料在高温缺氧时,易炭化形成碳烟。
柴油车负荷的调节是通过改变喷油量来控制的。
柴油车混合气始终处于比较稀的状态下,也就是说柴油机的燃烧室内始终存在富余的空气。
这些富余的空气在高温作用下容易产生氮氧化物(NOx),而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则不容易形成。
因此,柴油车排放特点是颗粒物和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多而一氧化碳(CO)和碳氢化合物(HC)排放量少。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川、W阶段)GB 18352.3-2005、八—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修改采用欧盟(EU对70/220/EEC指令《关于协调各成员国有关采取措施以防止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引起空气污染的法律》进行修订的98/69/EC 指令《修订70/220/EEC 指令关于协调各成员国有关采取措施以防止机动车污染物引起空气污染的法律》以及随后截止至2003/76/EC 的各项修订指令的有关技术内容。
本标准与上述欧盟指令相比,主要修改内容:—M1和M2类车型的分组;—燃料的技术要求;—将原H型试验修改为双怠速试验;—实施时间;—参照经2001/116/EC 修订的70/156/EEC 指令《关于协调各成员国有关机动车及其挂车型式认证的各项法律》附件X的内容,增加了附录M “生产一致性保证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第川阶段和第"阶段型式核准的要求、车辆生产一致性和在用车符合性的检查和判定方法。
本标准也规定了燃用LPG或NG轻型汽车的特殊要求。
本标准也规定了作为独立技术总成、拟安装在轻型汽车上的替代用催化转化器,在污染物排放方面的型式核准规程。
本标准与GB 18352.2-2001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加严了排放限值;—改变了I型试验和W型试验的试验规程;—增加了W型试验的要求、双怠速试验的内容、车载诊断(OBD系统及其功能的要求、在用车符合性检查及其判定规程、燃用LPG或NG轻型汽车的特殊要求和作为独立技术总成的替代用催化转化器的型式核准要求;—修订了试验用燃料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附录A、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和附录N为规范性附录。
附录B和附录0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提出了第W阶段预告性要求,在标准规定执行日期24个月前应重新确认,并对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正。
柴油机排放颗粒物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柴油机排放颗粒物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YAN Shanshan;LIU Zhaoce;YANG Qi;WU Xin;ZHZO Jinbo;WU Zhenxiao;XUE Fanli;FAN Jingsen;NIU Hongya【摘要】采用二段撞击式单颗粒采样器进行采样,分析柴油机排放颗粒物的形貌、粒径、颗粒物排放的影响因素以及与国外柴油车的对比,最后发现:柴油机排放颗粒物以链状粒子为主,占粒子总数的72%,其次是矿物颗粒,矿物颗粒以单颗粒和粘附二次污染物两种形式存在,粒径大多集中在0.2~0.6 μm.周围大气颗粒物以多边形粒子为主,粒径集中在0.3 ~0.5 μm.随着柴油机负荷增大,颗粒物数量逐渐增加,但有机颗粒物数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期刊名称】《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5)004【总页数】5页(P90-94)【关键词】柴油机;微米颗粒物;粒径;形貌【作者】YAN Shanshan;LIU Zhaoce;YANG Qi;WU Xin;ZHZO Jinbo;WU Zhenxiao;XUE Fanli;FAN Jingsen;NIU Hongya【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13微米颗粒物在大气中具有较长的滞留时间和比较大的比表面积,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的首要大气污染物,严重地影响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大气能见度以及气候变化[1-2]。
机动车排放细颗粒物为细颗粒物污染的重要贡献者之一,机动车污染已经变成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主要原因[3-14]。
虽然在研究内容上已经有大量文献对柴油机排放颗粒物进行研究,但对柴油车颗粒物的研究涉及的比较少,而在研究柴油机排放颗粒物方面,主要研究柴油机排放尾气的化学组分及改进措施,对细颗粒物方面的亚微米粒径段的颗粒物特性研究较少,因而,本文运用透射电镜的方法,研究柴油车和柴油机的微米颗粒物(粒径处于0.2~1.0 μm),对其形貌、粒径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对不同转速和不同负荷情况下的柴油机所排放的颗粒物进行研究,完善现有对颗粒物的研究,旨在能更深一步地认识现代柴油机排气颗粒物,并为进一步的开展柴油机微粒排放控制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国iv是国几标准

国iv是国几标准国四标准是指车辆排放标准的第四阶段,也是我国汽车排放标准的一种。
国iv标准是中国政府为了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制定的一项法规。
国iv标准对于汽车尾气排放的限制更加严格,旨在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国iv标准主要针对汽油车和柴油车的排放进行了规定。
对于汽油车来说,国iv标准规定了一系列的排放限制,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非甲烷总烃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限制。
而对于柴油车来说,国iv标准也对颗粒物排放进行了限制,要求柴油车在运行时减少颗粒物的排放,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实施国iv标准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意味着需要对车辆的发动机和排放系统进行升级和改进,以满足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
这也意味着汽车制造商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和精力来研发和生产符合国iv标准的汽车产品。
对于消费者来说,国iv标准的实施意味着他们可以购买更加环保、更加节能的汽车产品。
国iv标准的实施,推动了整个汽车产业的技术升级和转型,促进了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消费者购买符合国iv标准的汽车产品,不仅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燃油成本,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总的来说,国iv标准的实施对于环境、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它不仅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还能够推动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汽车排放标准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完善。
国iv标准只是汽车排放标准的一个阶段,未来还会有更加严格的标准出台,以进一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都应该密切关注汽车排放标准的变化,积极配合政府的政策,共同为改善环境质量做出贡献。
在未来,我们也期待着更加环保、更加节能的汽车产品的出现,希望汽车产业能够以更加可持续的方式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iv标准只是一个开始,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美丽的地球家园建设一个更加清洁、更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Ol 3年 4月
武 汉理 工 大学学 报 ( 交通科 学 与工程 版 )
J o u r n a l o f Wu h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 n o l o g y
( T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S c i e n c e 8 L En g i n e e r i n g )
1 . 1 试 验车 辆 试 验用 车分 别选 取 了 2辆 满 足 国 I V 的 汽油
呼吸道 深处 危害人 类健 康 ] . 为 了更 加 全 面 的分 析 颗粒 物 的危害 , 越 来 越 多 的专 家 认 为 不 能仅 从
颗 粒物 的质量 进 行 分 析 , 应该 加 强 对 颗 粒 物 数 量
所产 生 的颗 粒 物 数 目浓 度 大 于气 道 喷射 的 车 子 . 车 辆 冷 热 状 态 对 颗 粒 数 目浓 度 的 影 响 大 于 不 同 循 环 的影 响. P F I 汽 车 比 GD I 汽 车更 容 易 受 车 辆冷 热状 态 的 影 响. 在冷 启动 E C E循 环 颗 粒 数 目浓 度
V 0l - 37 N O. 2 A pr . 201 3
国I V 汽油 车颗 粒 物 数 目排 放 特 性 研 究 *
高 俊 华" 高 章" 刘 双 喜
( 中 国汽 车 技 术 研 究 中 心 天津
颜 伏 伍
武汉 4 3 0 0 7 0 )
3 0 0 1 6 2 ) ( 武 汉 理 工 大学 汽 车 工 程 学 院
摘要 : 在 底 盘 测 功 机 上 按 NE D C循 环 1 二 况, 使用 电子低压 冲击仪 ( E L P I ) 对 2辆 满 足 国 I V 的 气 道 喷射( P F I ) 和 缸 内 直 喷技 术 ( G D I ) 的汽 油 车 进 行 颗 粒 物 排 放 特 性 研 究 . 研 究结果 表 明: 直 喷 汽 油 车
北 京 市 科 学 技 术 委 员会 项 目资 助 ( 批准号 : D 0 4 0 5 0 0 2 0 4 0 4 1 1 )
・
3 1 2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 0 1 3 年
第3 7卷
P M 测 量 的影 响. E L P I 可 以实 时测 量 7 n m~ 1 0Ⅱ m间的 P M
和排 放水 平 见表 1 .
表 1 试 验 所 用 车 辆
染 物范 围之 内. 从2 0 1 1年开 始执行 的欧 5 第 二 阶 段 开始 , 增 加 了压 燃 式 发 动机 的颗 粒 物 数量 限值
要求, 并 考 虑从 2 0 1 4年 实施 的欧 6法规 中 , 将 点
燃 式发 动机 的颗 粒 物 数 量 要求 纳 入 法 规 要 求_ 5 ] .
试验 过程 中采 用 AVL R P L 1 2 2 0, P M 的测量 由 D E KAT 公
司的 E I P I 来实 现 , 并利用 S D5 3 0环 境 仓 精 确 地
控 制 试 验 过 程 中的 环 境 温 度 与 湿 度 , 以 减 小 对
物 的测 试 , 研 究 其 对 颗 粒 数 量 排 放 特 性 的影 响.
E L P I 是根 据空 气 动力 学 原 理 测 量 出各 级 粒 径 大
小 的颗 粒数 目浓 度 , 本 文 采 用 颗 粒 的 数 目浓 度 分 布对 汽油 车 的颗粒 物排 放进 行 分析.
1 试 验 设 计
最 高. 在 高 速 和 加 速 工 况 下 颗 粒 数 目浓 度 较 大 . 速度的增加 导致颗粒 的细小化. E UD C循 环 的 颗 粒
数 目浓 度 比 E C E循 环 的大 .
关键 词 : 汽油车 ; 颗 粒 物 数 目浓 度 ; 电子 低 压 冲击 器 ; E C E
中图法分类号 : T K4 1 l _ 5 2 d o i : 1 0 . 3 9 6 3 / j . i s s n . 2 0 9 5 — 3 8 4 4 . 2 0 1 3 . 0 2 . 0 2 1
目前 国内有 关 汽 油 车 颗 粒 数 目排 放 的研 究 还 较
少.
注 : I ' w c为 三效 催 化 转 化器 .
1 . 2 试 验设 备与 布置
本研 究利 用 电 子 低 压 冲击 仪 ( e l e c t r i c a l l o w—
p r e s s u r e i mp a c t o r , E L P I ) 的颗 粒 物 测 试设 备 , 对
和粒径排 放 等方 面的探 讨 ] . 从 2 0 0 9年 开始 执 行
的欧 5第 一 阶 段 开始 , 人 们 已经 把 P I — GD I ( 缸 内 直 喷 的点燃式 ) 汽 车 的 颗 粒 物质 量 纳 入 检 测 的 污
车, 其供 油 方 式 分 别 为 P F I 和 G DI , 其 汽 车 参 数
两辆满足我们 国 I V 阶 段 排 放 标 准 的 气 道 喷 射 ( P F I ) 和 缸 内直 喷 ( G DI ) 的 汽油 车分 别 进 行 颗 粒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一 l 0
高 俊华 ( 1 9 7 5 一) : 男, 博士生 , 高级工程师, 主 要研 究 领域 为 发动 机 排 放
为满 足对 汽车发 动机 经济性 和排 放 日益严 格 的要求 , 人 们提 出 了多种新 的燃烧 技术 , 其 中汽 油 缸 内直 喷技 术作 为 高 效燃 烧 方 式 , 得 到 了广 泛 重
视 和发 展. 同时也 带来 了新 的 问题 , 比如导 致汽 油 车颗粒 物 的排放 增 加 _ ] ] . 汽车 排 放 还 产 生 大量 的 超 细颗 粒物 ( P M) , 其 所 吸附 的有害物 质 能沉积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