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评价技术应用现状

合集下载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还原剂的选择研究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还原剂的选择研究

还原 剂 ( 液氨 、 素 ) 行生命周 期环境 影 响评价 , 尿 进 以 寻找对 环境负 面影响小 的还原剂 。
1 S R脱 硝 技 术 还 原 剂 的 生 命 周 期 清 单 分 析 O
1 1 研 究 目标 与 系统 边 界 .
料 的厂 家有 6家 。在 5 4家 中型 氮 肥 厂 中 , 尿 素 有
1 L 能 - 储 供 量 4 存 与 应 I

l 煤 一 燃 电
厂烟气
脱 硝
一N, 2 O c 等 N C、 、、
』 能 - 废 处 量 液理 _ . {
. 气NPH I 1 、 、 等 臭 、c
有非 常重要 的意义 。生命 周期 评价 ( c L 是对 产 L A)8 品生产过程 的环 境影 响进 行系统 地分 析 、 价 , 助 评 有
于 量 化 产 品 生 产 过 程 中能 耗 、 染 物 排 放 , 面 而 正 污 全
图 1 S R脱 硝 技 术 还原 剂 的 系统 边界 O
1 2 S R脱硝技 术还原 剂在 生命 周期 中的能耗 . C 目前 , 国 中型氮 肥厂 约有 5 我 4家 , 其原 料 结构 包 括 了煤 ( ) 油 、 ( 然 气 、 田气 等 ) 焦 、 气 天 油 。其 中 , 以煤 为原 料 的厂 家 有 3 4家 ; 以油 为 原 料 的厂 家 有
尿 素基 准流 为 1 7 , 品服务 期为 1 。系统 边 . 6t产 年
界 为 S R脱 硝技 术 的 生 命 周 期 全 过 程 , 括 还 原 C 包
剂 的生 产 、 运输 、 储 与供 应 、 硝 及废 液处 理 5个 存 脱
阶 段 , 环 境 影 响 、 耗 2个 方 面 研 究 系 统 边 界 的 从 能 构 建 , 图 1 见 。

条形码技术在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

条形码技术在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

条形码技术在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王小平;张进【摘要】本文以条形码技术为基础,提出采用条形码技术对医疗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真正实现了条形码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领域的深层次应用,为医院管理医疗设备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年(卷),期】2014(029)003【总页数】3页(P96-97,156)【关键词】医疗设备管理;条形码技术;全生命周期;设备折旧;设备维护保养【作者】王小平;张进【作者单位】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后勤部,湖北十堰422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后勤部,湖北十堰4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9;R197.324医疗设备的数量和技术指标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医院对医疗设备进行规范、有效的管理意义重大。

加强医疗设备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是采用条形码技术,但目前该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大多停留在设备入库、出库、清点的管理上,应用层次较浅,并未涉及到对条形码更深入的研究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利用条形码技术对医疗设备的管理进行更加深入应用,真正实现对医疗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1.1 条形码技术条形码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常见的条形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空)排成的平行线图案[1]。

条形码具有以下特点:① 可靠性高,条形码的误码率低于百万分之一,数据可信度极高;② 灵活实用,既可以作为单独的识别方法,也可以与其他识别设备组成智能化、自动化的识别系统,操作简单;③ 成本低廉,与其他识别技术,如RFID(射频识别技术)相比,其技术先进性远不如RFID,但其成本低廉,而RFID造价昂贵;④ 条形码的缺点:由于条码粘贴于设备外面,容易被污染;条码位数有限,可保存信息量小;扫描仪无法同时识别多个条码等。

1.2 应用现状目前条形码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具体如下:(1)条形码的应用仅限于标示功能。

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估

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估
翟绪 璐 , 陈德 珍
( 济 大学 热 能 与环 境 工 程研 究 所 , 海 同 上 20 9 ) 0 0 2
摘 要 : 绍 了建 筑垃 圾 资 源化 技 术 的 生命 周 期 分 析 概 念 , 出 用生 命 周 期 分析 结果 优 化 建 筑 垃圾 资 源化 介 列 技 术 应研 究 的 生命 周期 清单 内容 。指 出生命 周期 分析 结果 应是 行 政 和 经济 管理 措 施 的基 础 和依 据 。 关 键 词 : 筑垃圾 ; 源 化 ; 命 周期 分析 ; 建 资 生 生命 周 期 清单 中图分 类 号 : 7 5 X 0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 5 0 2 0 )5 0 2 — 4 1 8 9 0 (0 7 0 — 0 2 0 0
高、 吸水 大 、 强度 低 , 致所 配 混 凝 土拌 合 物流 动 性 和决策 支持 工具 ,在 国外它 无论 在单 一产 品的选择 导 差, 混凝 土 收缩值 、 徐变 值增 大 , 压强 度偏 低 , 抗 限制 和设 计上还 是 系统 的决策 上都得 广 泛 的应用 ,而 且 了该混凝土的使用范围 ; ) ( 废陶瓷及瓷砖经破 碎筛分 、 技 术 和方法 日臻 成熟 。L A方 法在 我 国 的清 洁生 产 3 C
Ab ta tI hspp rt ocp o i yl ass e t( C s c : ti ae h cn et fle cc ses n L A) w sit d cd ad le cc ne t i r n e f e m a n ou e n i yl ivn r s r f e oe ( C ) ne e o eau t g cnt c o at rc c n e h ooy w r rsne . a u gs d ta LI ed d f vlai os u t n w s e yl g tc n l ee pee tdI w ssget h t r n r i e i g t e

CCUS技术与产业化发展【2 现状】

CCUS技术与产业化发展【2 现状】
Basin的Aquistore项目进行地质封存。
Petra Nova电厂捕集项目
• 项目简介: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燃煤电厂碳捕集与驱油封存项目,投资约10亿美金(含电厂改 造),捕集的烟气来自WA Parish电厂240MW发电机组,二氧化碳的捕集率90%,减排规模 140万吨/年(约5000吨/天)。
克拉玛依 春风(胜利)
0
160 320 480 640km
海拉尔 大庆

吉林
西北分公司
辽河 东北分公司
宝浪(河南)
达尔其、桑合(中原)
冀东

延长

华北分公司
坪北 河南

中原
胜利 江苏
西南分公司
江 华东分公司

江汉
上海分公司
图例
油田
气田
“九五”评价勘探
“九五”圈闭勘探
“九五”区域勘探
盆地边界线
构造分区线
• 吸附法是基于CO2分子大小、吸附速率高于其他气 体分子的特性;
• 低温分馏基于CO2沸点高于烃类物质的物理特性; • 膜法基于CO2与其他气体分子扩散速率、渗透系数 的不同。
CO2分离方法
吸附法 吸收法
膜法 低温精馏法
物理吸附法 化学吸附法 物理吸收法
化学吸收法 物理化学吸收法
膜分离法 膜吸收法
不同气源CO2捕获和压缩成本
我国形成了针对三种主要排放源的捕集技术
高碳天然气捕集技术:全流程 燃煤电厂 捕集技术:全流程 炼 化 厂 捕集技术: 全流程
松南气田 胜利电厂 中原化工总厂
胜利电厂捕集纯化
压缩
干燥
液化
储存装车 罐车输送, 80km
采出气 CO 2回收

bim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综述

bim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综述

bim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综述BIM技术是一种基于3D建模的数字化设计和建造工具,可以协调多个建筑专业,包括结构、机电、设备、给排水等,并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

当前,全球逐步普及和应用BIM技术,国内也在逐步推广,下面做一些综述。

国外欧洲:BIM在欧洲是快速发展的,许多国家推行BIM标准并加强了对于BIM技术的法规支持,如英国、荷兰等。

英国BIM标准的实施,使得BIM技术在他们国家的应用率已经达到了75%以上。

美国:美国国内BIM的标准与规范相对较为分散,由于涉及的省级和州级标准不同,对于标准化的推广和落实也有阻碍。

但BIM的应用很广泛,例如GSA等美国公共部门对于其政府建筑项目的使用都非常强烈地推行BIM技术。

亚洲:亚洲的BIM发展很快,特别是日本。

日本在2004年就开始倡导使用BIM技术,2005年开始推广,2010年日本成为最早采用BIM技术的国家之一,目前日本BIM技术已经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

国内2015年,中国BIM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500亿人民币。

国家发改委再三强调,BIM技术是推进“以人为本”的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和主要抓手。

2015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BIM在建筑行业应用指南》。

目前,国内的建筑业已经涌现出很多全球知名的BIM软件公司,例如著名的正版BIM软件Revit的代理商上海天正、全球知名的设计咨询服务公司美欣达、北京中南灵博软件等。

总的来说,国内外BIM技术应用和市场趋势还在快速发展中,新的应用场景和使用模式也越来越成熟和普及,未来BIM技术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建筑行业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方方面面。

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与运用研究

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与运用研究

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与运用研究摘要:近些年社会发展快速的同时,电子计算机技术也随之不断地推陈出新。

计算机技术本身就是一项专业性高、创新性强的技术,计算机软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充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工具。

在市场需求的影响下,计算机系统软件开发的潜力巨大,应用价值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尤其是在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本文就将对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一定的探究。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运用引言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简化操作程序,优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智能信息时代,计算机软件功能齐全,能够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对此,需要提升对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重视程度,并结合其具体应用,分析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趋势。

1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重要性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的迅速发展,换言之,计算机软件技术是促进信息时代进一步发展的中坚力量。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是计算机综合发展以及软件工程开发的关键点,在促进网络进一步发展与创新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开发,实质上可以看作是计算机网络发展集共存和开发为一体的模式。

当下计算机网络得到了迅速发展,而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能够有效地平衡计算机软件开发以及计算机需求之间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逐步创新与提升,开发出的计算机软件拥有更高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计算机软件开发与技术必然会面对更多、更大的挑战,同时也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

2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现状2.1技术应用得到重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快速,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对各个行业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计算机软件功能不断拓展,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本身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及其应用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及其应用

Energy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2019年 第9卷 第4期V ol.9 No. 4 2019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Railway Energy Saving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节能管理与技术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及其应用周新军1,满朝翰2((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北京 100081;2.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北京 100081)摘 要:对国内外关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阶段划分、排放边界、排放因子和排放主体等关键要素,并对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阶段划分;排放边界;影响因子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374/ki.issn2095-1671.2019.0042文章编号:2095-1671 (2019) 04-0010-05碳排放核算方法是碳排放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对碳排放进行定量分析并确定排放主体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碳排放核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比较而言,从全生命周期视角(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进行的碳排放研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一方面,这一视角的研究更有利于让人们了解碳排放的源头及全过程;另一方面,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对碳排放进行系统性和综合性的治理。

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近年来有关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及其应用成果的梳理,为深化铁路运输企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研究提供一种方法论。

1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对于不同行业的碳排放,目前全世界主要存在2种权威的框架性标准。

《2024年BIM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范文

《2024年BIM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范文

《BIM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已成为现代建筑行业的重要工具。

BIM技术以其强大的信息集成、协同工作以及可视化等特点,对建筑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带来了显著的变革。

本文旨在研究并分析BIM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二、BIM技术概述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数字化技术,通过三维模型集成建筑项目的所有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几何形状和尺寸,还包括项目生命周期中的其他重要数据,如材料、成本、进度等。

BIM技术为项目各方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工作。

三、BIM技术研究进展近年来,BIM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在技术层面,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算法和工具,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效率。

例如,基于云计算的BIM技术,使得大型项目的信息管理更加高效;而基于人工智能的BIM技术则能够实现自动化的建筑分析和模拟。

在应用层面,BIM技术已经渗透到建筑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

同时,BIM技术还为项目参与各方提供了一个协作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工作。

四、BIM技术应用现状1. 建筑设计: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设计师可以利用BIM软件创建精确的三维模型,实现建筑的数字化表达。

同时,通过集成建筑材料、成本等信息,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全面的设计依据。

2. 建筑施工:在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实现施工进度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通过与施工队伍的协同工作,BIM技术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此外,BIM技术还可以进行建筑物的碰撞检测和模拟分析,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和风险。

3. 设施管理:在建筑投入使用后,BIM技术为设施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通过集成建筑的使用和维护信息,设施管理人员可以实时了解建筑的状态和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