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药物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药物治疗心理疾病的最新进展

药物治疗心理疾病的最新进展

药物治疗心理疾病的最新进展在当今社会,心理疾病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药物治疗心理疾病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最新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过去,对于许多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药物治疗的选择相对有限,且效果也并非总是理想。

然而,近年来,研究人员在药物研发和治疗机制的理解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抑郁症的治疗领域,新的药物靶点被不断发现。

以往,常见的抗抑郁药物主要通过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来发挥作用。

但如今,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与神经可塑性、炎症反应和应激激素相关的新靶点。

例如,某些新型药物能够促进大脑神经元的生长和连接,从而从根本上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功能。

此外,针对炎症相关通路的药物也正在临床试验中,因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慢性炎症可能在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焦虑症的药物治疗也有了新的发展。

除了传统的苯二氮䓬类药物和选择性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外,一些作用于新靶点的药物正在研发中。

比如,针对大脑中特定的神经肽受体的药物,有望为焦虑症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同时,联合用药的策略也在不断探索中,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新的药物研究也给患者带来了曙光。

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不仅能够更有效地控制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还对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社交退缩)和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此外,长效注射剂型的药物也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病情。

在药物研发方面,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能。

通过对患者基因的检测,医生可以预测患者对某些药物的反应,从而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药物和剂量。

这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还减少了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导致的治疗中断。

同时,随着对肠道微生物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深入研究,微生物调节疗法也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抑郁症患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抑郁症患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抑郁症患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抑郁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

患者在情绪、心境和体力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异常。

药物治疗是抑郁症患者康复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近年来,针对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取得了新的进展,在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副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抗抑郁药物之一。

它主要通过阻断5-羟色胺在神经元突触间隙内再摄取来发挥作用。

与传统药物相比,SSRIs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其中最常用的代表性药物包括舍曲林、氟西汀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减轻焦虑和消除睡眠问题。

二、新型抗抑郁药物近年来,随着对抑郁症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出现了一些新型抗抑郁药物。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调节神经递质,以提高患者的情绪状态。

例如,阿米替林是一种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与SSRIs相比,在治疗强迫症和焦虑症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此外,文拉法辛和霍乐平等药物也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新型抗抑郁药物。

三、治疗耐药性抑郁症的选择除了常规的SSRIs类和新型抗抑郁药物外,一些其他治疗模式也可以应用于耐药性抑郁症患者。

例如,电休克疗法(ECT)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选择。

尽管ECT在社会上存在争议,但它在急性重度或耐药性抑郁中表现出显著的临床效果。

另外,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磁刺激治疗(TMS)也是一些新型治疗模式的代表,这种非药物治疗方式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并减轻抑郁症状。

四、个体化治疗和药物调整抑郁症是一个复杂的精神障碍,每个患者的体验和反应都不同。

因此,个体化治疗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方向。

通过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在药物选择方面,了解患者的具体生理特征和家族史等因素是十分关键的。

根据患者反应进行药物剂量和方案调整,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

新型抗抑郁药氯胺酮的研究进展

新型抗抑郁药氯胺酮的研究进展

新型抗抑郁药氯胺酮的研究进展一、综述近年来,抗抑郁药物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氯胺酮作为一种新型抗抑郁药,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氯胺酮在抗抑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氯胺酮是一种合成的麻醉药物,具有独特的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作用。

与传统抗抑郁药相比,氯胺酮具有起效快、疗效高、副作用少等优点。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氯胺酮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于氯胺酮抗抑郁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如谷氨酸、多巴胺和5羟色胺等,从而改善抑郁症状;二是通过阻断NMDA受体,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三是氯胺酮可能通过调节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元再生等方式,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在临床研究方面,氯胺酮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抑郁症患者的治疗。

一项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显示,氯胺酮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还有一些研究探讨了氯胺酮与其他药物(如抗癫痫药、抗焦虑药等)的联合应用,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尽管氯胺酮在抗抑郁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药物安全性、耐受性、长期使用可能的副作用等。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氯胺酮的作用机制、剂量效应关系、长期使用安全性等问题,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据。

氯胺酮作为一种新型抗抑郁药,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显著的疗效。

关于氯胺酮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有望为抑郁症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

1. 抗抑郁药物的作用与挑战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传统的抗抑郁药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但许多患者仍面临药物治疗副作用大、疗效不稳定等问题。

寻找新型抗抑郁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抗抑郁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平衡来降低抑郁症状。

氯胺酮作为一种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在低剂量下可产生短暂的兴奋作用,可用于治疗抑郁、焦虑和疼痛等疾病。

抑郁症的新药研发进展

抑郁症的新药研发进展

抑郁症的新药研发进展近年来,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抑郁症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而新药的研发也逐渐成为解决抑郁症问题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重点讨论抑郁症的新药研发进展,包括药物研发的方向、关键技术和研究成果等方面。

一、药物研发的方向针对抑郁症治疗的药物研发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理药物研发心理药物是目前抑郁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抗抑郁药被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对抑郁症病因和机制研究的深入,针对特定受体和神经递质的新型抗抑郁药物逐渐出现。

例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的问世,极大地改善了抑郁症的治疗效果。

未来,研究人员将进一步探索其他神经递质的调节机制,并寻找更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2. 神经调控技术除了药物治疗外,神经调控技术也成为抑郁症研究的热点之一。

例如,经颅磁刺激(TMS)和深部脑刺激(DBS)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

这些技术通过电磁脉冲或电流刺激大脑特定区域,改变神经元兴奋性,以达到缓解抑郁症症状的目的。

未来,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抑郁症的治疗效果。

3. 新药靶点的探索除已有的药物研发方向外,研究人员还在不断探索新的药物靶点。

例如,炎症反应被发现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抗炎药物可能成为未来的治疗重点之一。

此外,新型的抑郁症治疗药物靶点如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和硫脲受体等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关键技术的突破在抑郁症新药研发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突破如下:1.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抑郁症新药研发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可以从大量的临床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辅助药物筛选与设计。

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模拟和预测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药效,加速药效评价的进程。

2. 基因组学研究近年来,基因组学研究成为了抑郁症新药研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研究表明,某些基因变异与抑郁症的发病风险相关。

抑郁症的新型治疗方法与进展

抑郁症的新型治疗方法与进展

抑郁症的新型治疗方法与进展近年来,抑郁症这一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心理压力。

随着医学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抑郁症的认知和治疗方法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本文将着重探讨抑郁症的新型治疗方法及其进展。

1. 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药物治疗一直是抑郁症的主要方法之一。

近年来,针对抑郁症的药物疗法不断发展,新型的抗抑郁药物问世。

相比传统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新一代的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DNRI)和谷氨酸再摄取抑制剂(NMDRIs)在疗效和侧效上有了明显提升。

同时,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也成为了治疗抑郁症的较为有效的方式。

2. 心理治疗的创新方法面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心理治疗一直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精神分析疗法,但近年来,一些创新的心理治疗方法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正念疗法(Mindfulness Therapy)是其中的一种,它通过培养患者的觉知能力,帮助其更好地应对负面情绪和自我评价,从而缓解抑郁症症状。

另外,互联网认知行为疗法(Internet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也逐渐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便捷的治疗方式。

3. 生物反馈治疗的应用生物反馈治疗是一种通过测量患者生理指标的变化,帮助患者调节自身功能的治疗方法。

在抑郁症的治疗中,生物反馈治疗被广泛应用。

例如,心率变异性反馈训练(Heart Rate Variability Biofeedback)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自身的心理应对能力,改变情绪反应模式,从而减轻症状。

此外,脑电生物反馈治疗(Neurofeedback)也可以调节大脑活动,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

4. 抑郁症的非药物干预方法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抑郁症的非药物干预方法也显示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例如,运动疗法被广泛用于调节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状态,改善睡眠质量和自我感觉。

抑郁症的生物化学机制及药物研究进展

抑郁症的生物化学机制及药物研究进展

抑郁症的生物化学机制及药物研究进展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人们对抑郁症的生物化学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取得了一些药物研究方面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抑郁症的生物化学机制以及目前的几种主要药物研究进展。

一、抑郁症的生物化学机制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生物化学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多种神经递质的异常调节有关。

1. 5-羟色胺(5-HT)系统异常5-HT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在调节情绪、认知、睡眠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抑郁症患者的脑内5-HT水平往往较低,5-HT的代谢产物也异常增加,表明5-HT系统存在功能紊乱。

2. 平衡神经递质的失调神经递质的平衡是维持人体神经功能正常的重要前提。

在抑郁症患者中,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激活性神经递质的水平降低,而谷氨酸、谷氨酸神经元的活动则显著增加,导致神经递质的平衡失调。

3. 炎症反应的激活研究表明,慢性炎症反应对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抑郁症患者中,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的浓度显著升高。

炎症反应的激活会导致神经递质调节和损害神经元的功能。

二、药物对抑郁症的研究进展目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主要包括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调节神经递质,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1.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SSRIs是目前最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它通过抑制5-HT的再摄取而增加脑内5-HT浓度。

常见的SSRIs有帕罗西汀、舍曲林等。

它们通常副作用较轻、耐受性好,治疗效果也较为显著。

2. 三环类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通过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和5-HT的再摄取来缓解抑郁症状。

这类药物有阿米替林、去甲噻嗪等,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由于副作用较多,使用较为有限。

药物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与进展

药物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与进展

药物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与进展一、引言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影响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口。

药物治疗已成为抑郁症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药物治疗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机制与进展。

二、抑郁症的发病机制1. 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功能:多种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抑郁症患者中存在异常水平。

这些神经递质不仅参与情绪调节,还与认知功能和意志行为有关。

2. 神经可塑性改变:抑郁症患者大脑内海马体和前额叶皮层等结构的体积缩小,以及突触可塑性降低,进一步加剧了抑郁情绪。

3. 环境和遗传因素:早期心理创伤、社会压力以及遗传易感因子都与抑郁症风险增加相关。

三、药物治疗抑郁症的主要作用机制1.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SSRIs通过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增加5-羟色胺在突触间隙中的浓度。

这种作用机制对于恢复情绪和改善认知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2. 双向调节剂:双向调节剂能根据个体患者的需要,增强或抑制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的水平。

这种个体化的调节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

3. 抗炎功能:近年来,一些药物治疗抑郁症的进展研究发现,抑郁症可能与机体的低级别慢性炎症反应相关。

因此,一些具有抗炎功能的药物被用于治疗抑郁症,并显示出一定的效果。

4. 神经可塑性增强:部分药物可以增加海马体和前额叶皮层等关键脑区的神经可塑性,并帮助恢复神经网络中的正常连接。

四、药物治疗抑郁症的进展1. 新型药物的研发与应用:近年来,一些新型药物成为药物治疗抑郁症的重要选择。

例如,伊沙匹隆(esketamine),一个为靶向快速抗抑郁效果而设计的处方药。

此外,一些针对不同抑郁症亚型的特异性药物也正在研究中。

2. 精准医学:基因组学和脑影像学等高级技术的发展使得精准医学在抑郁症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

个体化治疗策略将根据患者的遗传背景、生物标志物和脑结构功能等因素进行制定,以提高治疗效果。

3. 药物联合治疗:多数情况下,单一药物治疗抑郁症效果不佳。

治疗抑郁症的新进展和方法

治疗抑郁症的新进展和方法

治疗抑郁症的新进展和方法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以亿计的人。

近年来,随着医学和心理学的不断发展,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和效果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本文将探讨抑郁症的新进展和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替代疗法、以及新兴的对策。

一、抑郁症的认识与发展抑郁症是情绪障碍的一种,表现为持久的低落情绪、消极思维、以及生理功能的变化。

其病因可以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生物化学因素、环境压力等。

传统上,抑郁症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和心理治疗,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疗法不断涌现,使我们对这一疾病的认识逐渐深入。

二、药物治疗的新进展药物治疗一直是抑郁症的重要治疗手段。

近年来,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发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1. 快速抗抑郁药物传统抗抑郁药通常需要数周才能产生明显效果,而新一代快速抗抑郁药如氟哌噻吨(Fluoxetine)和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等,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状况。

此外,氯胺酮(Ketamine)也被研究作为一种快速救助方案,其在急性危机时可迅速减轻症状。

2. 精准医学精准医学是近年来发展的新理念,通过分析个体基因组、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因素,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方法显著提高了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使得患者能最大程度上获得最佳效果。

3. 利用益生菌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开始探索益生菌在治疗抑郁症中的潜力。

特定益生菌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影响大脑功能,从而减轻抑郁症状。

三、心理治疗的新方法心理治疗是抑郁症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这一领域,新技术和理论的发展极大拓宽了治疗思路。

1. 曝露疗法暴露疗法(Exposure Therapy)最初被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缓解,逐渐在抑郁症中得到了应用。

这种方法帮助患者直面其负面经历,以减少对这些经历的恐惧和焦虑感。

2. 辩证行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DBT)开展于对自杀风险较高或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其强调情绪调节与人际关系技巧的培养,通过正念练习帮助患者重建自我认知,对待痛苦与负面情绪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麦大枣汤 、百合地黄汤 、温胆汤 、白芍甘草汤等。 随着 中药现代 化技术 的不 断推进 ,传 统 中医药 的发展 已经受到国际关注 ,越 来越 多 的研究者 将 目光 转移 到单味
药 的 有 效 成 分 的 提 取 与 分 析 上 来 ,已 经 研 究 的 品 种 多 达 5 0 0 种以上 ,具有抗抑郁作 用 的中药 活性成 分的确定 和增 效减 毒的制剂开发和应用 也更加 深入 。 目前 已经 阐明的具有 抗 抑 郁活性的天然 活性成 分有 :萘 并二 蒽酮类 衍生物 、藤 黄 酚类衍生物 、黄酮类 、苷类 、有机酸类 、低聚糖类 等。 目 前一些抗抑郁作 用的 中药活性成 分 的研究 已经深 入到疗 效 评 价阶段 ,如贯 叶连翘提 取物 治疗轻 中度抑 郁症 与标准抗
【 关键词 】 抑郁症 ;药物 ;治疗 【 中图分类号 】R 4 . 79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 57 (0 1 1 0 3 — 2 0 7 8 1 2 1 )O — 0 5 0
抑郁 症 ( ersi )是一 种常见 的情感 障碍性 精神疾 d pes n o 病 ,是一 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 主要 特征 的综 合征 , 主要 表现有 情绪低 落 ,言语减 少 ,精神 、运动 迟缓 ,常 自 责 自罪 ,甚至企 图 自杀 等 ,并 常伴有睡 眠异常 ,食欲减 退 , 体重 减轻 ,性 欲减退 等躯体 症状 ,是 目前世 界上 最易 致残 的疾病之一 _ 。抑郁症 发病原 因较 复杂 ,部 分患 者与遗 传 】 J 因素有关 ,有 的 由生 活事 件 、躯 体 疾 病或 某 些药 物 引起 。 世界卫生组织 估计全 球约 有抑郁 症患 者 34亿 ,抑 郁症 终 . 生患病率高达 6 1 ~9 5 .% . %。全球 疾病负 担调 查估计 ,到 22 0 0年抑郁 症将 成为仅次 于缺血性 心脏病 ,全球第 2位 威 胁人类健康 、增加 经 济负担 的疾患 J 。近 年来 ,随着对 抑 郁症病因学和病理学 研究 的进 展 ,逐步 确立 了药物 治疗 的 主导地位 ,WH O已经将 抗抑 郁药 列为 2 l世 纪最 需要 迫 切 研 发 的 药 物之 一 。 传统的抗 抑郁西药 治疗 药物 主要包 括三环 、四环 抗抑 郁药和单胺氧化 酶抑 制剂 。其 中阿米 替林 、丙 咪 嗪 、多塞 平 、盐酸氯米 帕明和盐 酸地美替林 都属于三环 类抗抑郁药 ; 马普替林 和米那 普林属 于 四环类抗 抑郁 药 ;单胺 氧化 酶抑 制剂 的代表药 为吗氯 贝胺 。新 型抗抑郁药 主要包括 选择性 5 T 再 摄 取 抑 制 剂 和 5一 H N H T / E再 摄 取 抑 制 剂 。 选 择 性 5 T H再摄取抑 制剂 的代 表药 物是 被 称为 抗抑 郁 “ 五朵 金 花” 的氟西汀 、帕罗西 汀、西酞普 兰 、舍 曲林 和氟 伏沙 明 等 5种 :万拉 法新 、米西 普 朗和 安非 他酮 属 于 5一T / E HN 再摄取抑制剂 。近代治 疗抑 郁症 的治疗 中发 现很 多不 良反 应 ,单胺 氧化 酶抑制剂 因发 现易 于引起 肝脏损 害等严 重 副 作用而逐渐被淘汰 ;三环抗 抑郁 剂 T A 由于会导致 神经 系 C 统 、心血 管等多方 面的副作 用 ,使得对 T A的使用 受到 了 C 些 限制 ;可逆 性和 可选择 性单胺 氧化 酶抑 制剂 、选择 性 N E再摄取抑 制 剂和 选择 性 5一H T再 摄 取 抑制 剂 ( S I SR ) 在临床应用 中发 现会增 加青 少年 焦虑 、 自杀观 念和 自伤行 为等 。这些化学合成药 物长期 服用 后 出现 的严 重毒 副作 用 ,大 大 影 响 了 人 们 的 日 常 生 活 , 许 多 患 者 被 迫 停 止 治 疗 J 。因此 ,国内外在抗 抑郁药 研制 与开发 方 面越来越 重 视 从 传 统 中药 中寻 找 。 中医药防治抑 郁症 已经积 累 了丰富 的经验 ,较 西 医具 有疗效相 当、起 效较 快 、全 面 调理 保 护 大脑 、标本 兼 治, 能提高患者生 活质 量 、减少 复发 、副反 应少 、患者依 从 性 好等明显的优 势 ,已经成 为近 年来研 究 的热点领 域 。抑郁 症在祖国医学属 “ 郁证 ” 范畴 ,中 医认 为郁证 是 由于情 志 不舒 ,气机郁滞 所引起的一类 病症 。主要 表现为心情 抑郁 、 情绪不宁 、胁肋胀痛 或易 怒善哭 以及 咽 中如有异 物 、失 眠 等各种复杂症状 。抑郁 的主要病 机是 由于情 志所 伤 、肝气 郁结逐渐引起 五脏气 机不 和所致 。但 主要 是肝 、脾 、心三 脏受累以及 气 血失 调而 成 。中医认 为 :郁 证 的 发生 因郁 、 怒 、思 虑 、悲哀 、忧愁七 情所 伤 ,导 致 肝失 疏 泄 、脾 失运 化 、心神失 常 、脏 腑 阴阳气血 失调 而成 。初病 因气滞 而挟 湿痰 、食积 、热郁者 ,则 多 属实 证 ;久 病 由气及 血 ,由实 转 虚 ,如久郁 伤神 ,心 脾俱 亏 ,阴虚 火旺 等均 属虚 证。郁 证 总的治疗 原则 为理气 开郁 、调 畅气 机 、怡情 易性 。徐虹
论 著
Tr ai et s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ejunlo tnm dc e ad ehoh r c hns ora fe o eii n tn pamay h n ・3 ・ 5
抑郁 症 药 物 治 疗 进 展
王树桂 潘 莹
南宁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301 广西壮族 自治 区人 民医院 ,广西

等 提 出 “ 气机失调 ,脑神失控 ”是 抑郁症 发展 的关键 环 节 。杜 元 灏 - 等 提 出 “ 神 失 调 ,肝 失 疏 泄 ” 的 新 理 论 , o 脑 区别于传统 以心肝 脾立 论。 目前 临床用 于治 疗抑郁 症的 中 药有 :柴胡 、贯 叶 连翘 、石 菖 蒲 、银 杏 叶、 白芍 、郁 金 、 刺五加 、甘草等 ,复方方剂有逍 遥散 、柴胡加龙骨 牡蛎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