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重要经纬度剖面图专题
大洲和区域的控制性经纬线重要区域、海峡、运河地图

大洲和区域的控制性经纬线重要区域、海峡、运河地图部分大洲和区域的控制性经纬线1、非洲的控制性经纬线赤道把非洲分为南北两半,南北回归线分别穿过南非高原和撒哈拉沙漠;20oE把非洲分为东西两半,注意0o经线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和几内亚湾,开罗的经纬度是(30oE,30oN)。
2、欧洲的控制性经纬线0o经线经过英国伦敦,60oE经过乌拉尔山脉,南欧三大半岛分别经过0o经线、10oE和20oE,40oN经过地中海,北极圈经过欧洲北部。
3、南亚的控制性经纬线经线记住7—8—9,即70oE~80oE~90oE,纬线记住1—2—3,即10oN~20oN~30oN。
4、北美洲的控制性经纬线经度范围60ow~120ow,纬线30oN经过密西西比河河口、墨西哥湾北部海岸线,北纬50o大致经过美国和加拿大的分界线。
5、南美洲的控制性经纬线经线范围:40ow~80ow,纬线:赤道穿过亚马孙平原。
6、澳大利亚的控制性经纬线经线范围:120oE~150oE,纬线:23o261S经过澳大利亚中部。
世界地理重要区域地图1、世界主要的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拉布拉多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索马里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半岛、南极半岛、朝鲜半岛、马来半岛、堪察加半岛、佛罗里达半岛。
(写出名称和图中经纬线度数)2、世界主要岛屿、群岛格陵兰岛(最大)、马达加斯加岛、马来群岛、日本群岛、大不列颠岛、冰岛、西印度群岛、北岛、南岛、火地岛、塔斯马尼亚岛、斯里兰卡岛。
(写名称及经纬线度数)3、世界主要的海、海湾地中海、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南海、红海、北海、波罗的海、黑海、墨西哥湾、几内亚湾、波斯湾、加勒比海。
(写海名及经纬线度数,陆地填色)4、世界主要河流长江、黄河、印度河、恒河、湄公河、尼罗河、刚果河、伏尔加河、多瑙河、莱茵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世界主要三角洲及其物产:恒河-世界最大,孟印两国,黄麻。
世界地理十三条重要经纬线-经过的地区.

英 北 伦吉 冰 敦利 海 洋 N 海 北峡
比 利 牛 斯 山
地中海
撒 哈 拉 大 沙 漠
几 内 亚 湾
毛 德 皇 后 地 返回
大西洋
S
N
杰 日 尼 奥白 北 夫令 冰 角海 峡 洋
美 拉 尼 西 亚 罗斯海 S 太平洋 太平洋
返回
群波 岛利 尼 西 亚
1800
阿尔泰山 900E 阿 尔 北叶 泰 昆 尼 仑 冰 塞 山 山 洋河 N
青 藏 高 原
喜 马 恒 孟 拉 河 加 雅 平 拉 山 原 湾
印 度 洋 S
返回
哈得孙湾
墨西哥湾
N
900W 苏 哈 必 得 利 北 孙 尔 冰 湾 湖 洋
密 西 西 比 河
墨 西 哥 湾
中 美 地 峡
太 平 洋
S
返回
1200E 澳 大 利 亚 西 部 高 原
拉 普 捷 北 夫 冰 海 洋 N
长 中 江 西 台 中 大 伯 黑 湾 下 兴 海 利 龙 游 渤 安 峡 平 江 亚 岭 海 原 南海 高 S 原 威尔克斯地
中 南 半 岛
返回 太平洋
W
E
W
安 第 斯 山
拉普拉 塔平原
南非 高原 南 非 高 原
马 达 加 斯 加 岛
大 自 流 盆 地
大 分 水 岭
E
返回
科 第 勒 拉 山 系
格 陵 哈兰 的岛
孙 湾
W
中 西 乌 伯 拉 利 尔 亚 山 高 原 E 东欧 西西伯 平原 利亚平原 返回
斯 堪 迪 纳 维 亚 山
东 西 伯 利 亚 山 地
南极半岛
威尔克斯地
返回
重要经纬线及主要地理位置

重要经纬线及主要地理位置50°N→120°W~60°W(北美),0°~60°E(欧洲),60°E~140°E(亚洲)北回归线→20°W~40°E(非洲),70°E~90°E(印度),98°E~122°E(中国)南回归线→80°W~40°W(南美),120°E~150°E(澳大利亚)75°W→北美东(纽约、费城、华盛顿),南美西(秘鲁利马、智利圣地亚哥)10°E→德国中20°E→非洲中70°E→中亚、阿富汗东,印度西85°E→中国西,印度东120°E→中国东,菲律宾西部,澳大利亚西各大洲的经纬度位置经度范围纬度范围位置特征亚洲26°E-169°W10°-80°N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南北半球和低、中、高三个纬度非洲17°W-51°E35°-37°N南、北回归线通过,跨南北半球,以热带为主。
欧洲10°W-66°E36°-71°N处于中、高纬度北美洲170°-20°W7°N-72°N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中、高三个纬度南美洲82°W-35°W54°-12°N赤道、南回归线通过,热带面积广大洋洲110°E-130°W47°S-30°N赤道、日界线穿过,跨东西两半球、跨南北半球,同时存在二个日期南极洲360°62°S以南跨经度最大的洲,以南寒带为主主要经纬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1)主要经线及附近的地理事物0°经线:穿过欧洲和非洲西部。
各大洲重要地形剖面图

亚洲沿40° N的剖面示意图
亚洲沿100° E的剖面示意图
欧洲沿50° N的剖面示意图
地中
海
印
度
洋
S
Q
>\
屮
禅
峽
Il I佗肚
河
非洲沿赤道的剖面示意图
北美洲沿90° W的剖面示意图
大
两
洋
刚果盆地维多利业湖
印
度
洋非洲沿20° E的剖面示意图
北美洲沿40。
N的剖面示意图
亚
马
孙
河
诈
拉
原
普
平
拉
塔
拉
普
拉
塔
河
才
草
原
一
潘
帕
大
西
洋
大分水岭
W的剖面示意图
南美洲沿60°
堆多利亚大沙漠
大
堡
礁
澳大利亚
大盆地
印
度
洋
澳大利亚大陆沿。
S的剖面示意图
澳大利亚沿140° E的剖面示意图
南极洲沿60° W 〜120° E 的剖面示意图
海膜地形示意图
长
城站厂 德
雷克海峡
严大陆坡
逅A。
世界重要的经纬线ppt课件

威尔克斯地 返回9
400N 里 海
阿
内
巴 拉
伊小 比 巴亚 利 尔细
华 契 亚 干亚
W
达亚 山山
平原
半岛地中半岛海半岛
塔里木朝鲜 盆地 半岛日本海
返回10
1200E
1200W
1600E
00
900E
1800
900W
END
11
北冰洋
00
阿
N
北 冰 洋
英 吉 北海伦敦利海峡
比利牛斯山地中海特拉斯山脉撒大哈沙拉漠
毛
德
几 内 亚
皇 后 地
湾大西洋
S
返12回
杰 日 尼 奥 夫 角
白
令
北 冰
海 峡
洋
太平洋 N
亚波 群利 岛尼
西 太平洋
1800
美 拉 尼 西 亚
罗斯海
S
返13回
阿
北 冰
叶 尼 赛 河
尔 泰 山
洋
N
昆 仑 山
青藏高原
阿尔泰山
900E
喜 马 拉 雅 山
恒河 平原
印
度
孟加
洋
拉湾
S
返14回
哈得孙湾
墨西哥湾
W
撒哈拉 大沙漠
太平洋
大西洋
中南 半岛
E
返回 太平洋6
南非
高原
大
安
分
第
南非 马达加
水
W
斯 山
高原 斯加岛
岭
大自流 E
拉普拉
盆地
塔平原
返回7
科 迪 勒 拉 山 系
W
斯 堪 迪 纳 维 格陵 亚 兰岛 山
十三条重要的经纬线

科 第 勒 拉 山 系
W
斯 堪 上 的 扬 格丹 纳 乌 中西 斯 陵麦 维 拉 克 东西伯利 兰 海 亚 尔 伯利 山 山 山 亚高 亚山地 岛峡 原 E 挪 西西伯利 福克 威 东欧亚平原 返回 斯湾 海 平原
南极半岛
威尔克斯地 返回
里 海
阿 巴 内 落 拉 华 基 契 达 山 亚 山 山 平原 大西洋 伊 比 利 亚 半 岛
w 太平洋
安 第 斯 山 亚马孙 平原 大西洋
刚果 盆地 印度洋
返回
E
墨西哥 高原
撒哈拉 恒河印度 大沙漠 河平原
W
墨西哥 高原 大西洋
阿拉 撒哈拉伯半 中南 半岛 大沙漠岛
E
太平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返回 太平洋
南非 高原
W
安 第 斯 山
拉普拉 塔平原
南非 马达加 高原 斯加岛
大 分 水 岭 大自流 E 盆地 返回
图 12-2
北美洲的控制性经纬线: 80°W、100°W、120°W经线 20°N、30°N、40°N、66°34′N纬线
南美洲的控制性经纬线: 40°W、60°W、80°W经线 10°N、0°、23°26′S、40°S纬线
北极圈
北回归线
400N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进入
亚马孙 刚果 盆地 平原
印度尼西 亚群岛
N
苏 哈 密 中 必 得 西 美 利 孙 西 地 尔 湾 比 峡 北冰洋 湖 河 墨西哥湾 太平洋
S
返回
1200E
拉 普 台 西澳 捷 游长 黑 湾 部大 夫 平江 龙 海 高利 海 原中 江 峡 北冰洋 中西伯利 大兴 渤海 下 南海原 亚 S N 威尔克 亚高原 安岭 返回 斯地
重要经线纬线

图1
世界区域划分图
(一)粗化阶段--选取重要经纬线: 感知区域的空间跨越范围,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粗略的心理地图。
欧洲的控制性经纬线: 0°、20°E、40°E、 60°E经线 40°N、60°N纬线
非洲的控制性经纬线:0°、20°E经线 30°N、23°26′N、0°、23°26′S、30°S纬线
印度尼西 亚群岛
w 太平洋
安 第 斯 山 亚马孙 平原 大西洋
刚果 盆地 印度洋
返回
E
墨西哥 高原
撒哈拉 恒河印度 大沙漠 河平原
W
墨西哥 高原 大西洋
撒哈拉 大沙漠
中南 半岛
E
太平洋
返回 太平洋
南非 高原
W
安 第 斯 山
拉普拉 塔平原
南非 马达加 高原 斯加岛
大 分 水 岭 大自流 E 盆地 返回
图 12-2
北美洲的控制性经纬线: 80°W、100°W、120°W经线 20°N、30°N、40°N、66°34′N纬线
南美洲的控制性经纬线: 40°W、60°W、80°W经线 10°N、0°、23°26′S、40°S纬线
图 12-5
图 12-6
北极圈
北回归线
400N
赤道
南回归线
南极圈
进入
亚马孙 刚果 盆地 平原
科 第 勒 拉 山 系
斯 堪 迪 纳 维 格陵 亚 兰岛 山 哈的 孙湾
乌 拉中西伯 东西伯利 尔利亚高原 亚山地 山
W
东欧西西伯 平原利亚平原
E
返回
南极半岛
威尔克斯地 返回
里 海
阿 巴 内 拉 华 契 达 亚 山 山 平原
重要的经纬线

重要经纬线
经线:
0o:伦敦西班牙西非
10o E:挪威德国意大利几内亚湾
30o E:黑海西部土耳其尼罗河附近
40o E:红海
50o E:里海波斯湾
60o E:乌拉尔山威海
70o E:印度河河口
80o E:印度斯里兰卡西侧
90o E:吐鲁番拉萨恒河河口
100o E:青海湖横断山中南半岛苏门答腊
110o E:包头巫山海口爪哇岛
120o E:大兴安岭以西渤海山东半岛杭州台湾西侧菲律宾西侧澳大利亚西部
130o—145o E 日本
150o E:澳大利亚东部
180o:新西兰东侧
120o W:美国西部
90o W:密西西比河河口(新奥尔良)
80o W:巴拉马运河
60o W:拉普拉塔河附近
纬线
赤道:刚果盆地东非高原苏门答腊岛新加坡南侧亚马逊河河口
23.5o N 北非萨哈拉沙漠阿斯旺水坝阿拉伯半岛印度河河口附近恒河河口西双版纳珠江流域台湾南部墨西哥古巴北侧
30o N:尼罗河河口两河河口拉萨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杭州密西西比河河口
40o N:西班牙意大利南部希腊土耳其里海塔里木盆地黄河“几”顶北京渤海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本州旧金山以北五大湖以南纽约与华盛顿之间50o N:英法之间的英吉利海峡
23.5o S:南非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中部巴西圣保罗
40o S:巴斯海峡新西兰北岛南美南部
中国的加记
海口20o N 南岭25o N 秦岭—淮河34o—35o N
北京116o E 最北53o N 最南4o N 最东135o E 最西73o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