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思考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双学位《财政学》复习思考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所谓财政指的就是国家或政府的分配行为。

2、公共财政:所谓“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是社会公众或者人民大众的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

3、混合经济:所谓混合经济指的就是公共经济和私人经济的有机混合体。

二、思考题(要点)

1、简述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P5

①弥补市场失效②一视同仁服务③非市场营利性④法治化的财政

2、简述公共部门的组成。

①政府。②公共企业。③非营业组织。④国际组织。

3、简析混合经济的两种资源配置机制。P12

在混合经济中,既有市场机制这个“看不见的手”直接作用于私人部门,引导和左右着市场竞争,通过市场价格去配置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又有非市场机制在起作用,即公共部门以计划方式与行政手段这个“看得见的手”,去安排和使用社会资源,并且还介入到社会分配公平和宏观经济稳定等方面。

第二章财政职能

一、名词解释

1、帕累托效率: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2、帕累托改善:所谓“帕累托改善”,指的是在同样前提条件下,如果一个社会能够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在使某个(些)人处境变好的同时,却不导致任何他人处境变差,则此时的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了。

3、市场效率条件:在充分竞争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人在其市场交易活动中,通过市场价格和有关产品的购买数量,能够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偏好和欲望。在价格信号的指引下,市场自身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

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体系能够使资源配置达到这样的标准:各种产品的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

4、市场失效: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率或缺乏效率。

5、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不完全具有这两种特征的称为“准公共产品”。

6、外溢性:某一个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造成了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却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或者没有取得应有的报酬的情况。

7、自然垄断:在规模报酬递增领域,即使最初存在着无数的企业,市场自发竞争的结果,也将最终仅余下少数几个乃至单独一个大企业。由此形成的垄断状态,就是“自然垄断”。

8、基尼系数: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

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

9、资源配置职能: 财政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主要杠杆,是政府配置资源的主体。在对市场提供过度的商品和劳务数量进行校正,而对市场提供不足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补充,以实现社会资源最优的合理配置。

二、思考题

1、试述市场失效的表现.

①公共产品。②外溢性。③自然垄断。④信息不对称(风险和不确定)状态。

⑤社会分配不公(收入分配)。⑥宏观经济总量失衡。

2、简述公共产品的特征及其层次。

特征:①消费时的非排他性。②消费时的非对抗性。

层次:①纯公共产品。②混合产品(准公共产品):俱乐部产品,公共资源。

3、满足政府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的基本条件?

①两大部门间资源的最佳配置。②有效配置归政府支配的资源。③市场效率损失最小化。

4、财政资源配置职的范围.

①国家防务。②公共管理。③建造公共工程。④干预外溢性行为。⑤介入自然垄断领域。

5、市场经济下为什么会出现分配不公?公共财政如何履行公平职能?

原因:社会分配不公状态是市场自发运行的结果,依靠市场难以解决,必须由政府介入,通过财政手段的直接再分配,才能实现社会的相对公平。

措施:①征收个人所得税。②征收财产税。③征收遗产与赠予税。④政府的济贫支出。⑤政府的社会保险支出。⑥政府干预自然垄断行业。⑦政府的投资性支出。

6、试述政府财政宏观调控的基本原理。

市场经济下的财政政策运作,主要针对解决经济过冷或经济过热问题,其目的是实现充分就业、通货适度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财政政策主要以税收和公共支出为手段,并配合公债政策,去影响社会总需求状况。通过调节社会需求来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总供给﹥总需求:扩大财政支出、减少税收收入、回购公债;总供给﹤总需求: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收入、发行公债。

第三章公共产品最佳供应

一、名词解释

1、囚犯困境: “囚犯困境”模型描述了,从个人利益出发的两个独立行动的当事人,如何注定是不会相互合作,并将给方带来极大损害的负和博弈。

囚犯困境是指这样一种情形,此时两个人(或厂商)合作要比不合作好,但是每个人都觉得不合作符合他的利益,因此每个人的状况都要坏于如果他们合作时的境况。

2、免费搭车:由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的特征,容易产生不付费就受益的问题,导致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在成本与收益上的不对称。

二、简答题

1、简述公共产品有效供应的困难。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应,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由于个人对公共产品的偏好是私人信息,其他人无从得知,“免费搭车”心理,“囚犯困境”的存在以及相关

的回报激励(少支付税收),使得政府要实现公共产品的最佳提供难上加难。

第四章公共选择

一、名词解释

1、公共选择:所谓公共选择,指的是与个别私人选择相对应的集体选择的概念。它指人们通过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从而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决策的一种机制或过程,它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机制。

2、公共选择研究方法论:由于公共选择论是研究政治的经济学,采用的是经济学的方法论,因此,它是在坚持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个人主义方法论基础上,将其应用于政治交易过程的分析。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经济人假设和交易政治构成了其研究方法论的三要素。

3、中间投票人: 所谓“中间投票人”,指的是在所有投票者中偏好居中的那个投票人,即一半投票人对某方案的偏好比他强,而另一半比他弱。

4、寻租:通过游说政府和院外活动获得某些垄断权或特许权,以赚取超常利润(租金)的行为。

5、政府失灵:指政府在干预市场过程中,因主客观条件限制导致政府的干预不能实现预定目标,甚至破坏正常市场秩序的现象。

二、思考题

1、简述政府失效的原因和表现。

①财政决策规则导致的无效率。

不论是采取直接民主还是间接民主制,公共选择无法反映全体社会成员的真实偏好,使财政决策从一开始在源头上就发生了扭曲。

②财政决策过程的无效率。

即使每个选民都真实无误地显示出其偏好,财政决策过程中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冲突,使得公共产品供给上严重扭曲进而导致无效率。

③决策特殊性造成的无效率。

公共选择及财政决策中的特殊性,是造成低效率的重要原因。公共选择和政治决策过程本身,并不存在一种像竞争性市场机制那样有效的偏好显示和加总机制,这是导致难以实现最优决策结果的根本困难之处。

2、如何矫正政府失效?

①引入市场竞争机制。②强化宪法约束,完善公共决策规则。

第五章财政支出理论

一、名词解释

1、瓦格纳法则:随着经济中人均收入的增长,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增长了。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这一思想是瓦格纳提出的,又被后人归纳为瓦格纳法则。决定财政支出增长的力量,是可以用政治和经济的因素来解释。

2、时间形态模型:导致财政支出增长的因素有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并认为外在因素是说明财政支出超过GNP增长的主要原因。

随着经济增长,收入水平上升,以不变的税率征收的税收不仅绝对额会上升,其相对于GDP的相对额也会上升,于是政府支出的上升会与GDP的上升成正向关系,这是财政支出增长的内在原因;但在非常时期,如发生经济危机、战争时,财政支出上升的压力骤然增大,政府被迫提高税收水平,而公众在非常时期也会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