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油田304断块氮气泡沫调驱正交优化设计
氮气泡沫堵调技术在热采水平井开发中的应用——以LF油田馆陶组为例

氮气泡沫堵调技术在热采水平井开发中的应用——以LF油田馆陶组为例韩红旭;郝爱刚;冀延民;张浩【摘要】LF油田馆陶组为边水活跃的稠油油藏,2010年以来采用水平井热采开发,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油藏内部压降大、油井水平段动用程度不均、边水侵入快,导致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大、周期油汽比降低、开发效果变差.2014年开展水平井氮气泡沫堵调工艺试验,分别采用氮气泡沫增能、氮气泡沫调剖和氮气泡沫加栲胶复合堵调技术,共实施堵调20井次,区块日产油增加60 t,油汽比提高0.6,地层压力上升0.5 MPa,较好地改善了区块开发效果.【期刊名称】《石油地质与工程》【年(卷),期】2017(031)005【总页数】3页(P122-124)【关键词】LF油田;稠油热采;氮气泡沫驱;堵水调剖【作者】韩红旭;郝爱刚;冀延民;张浩【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东营257000;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东营257000;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东营257000;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东营2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42LF油田位于山东省滨州市与惠民县城之间,是一个上第三系馆陶组、东营组大型披覆构造,主力含油层系为馆陶组,油藏埋深950~1 020 m,油层厚度4.6 m,含油面积6.0 km2,地质储量648×104 t。
区块构造简单,地层平缓,地层倾角1°~2°。
储层岩性主要为细砂岩、粉细砂岩和粉砂岩,平均孔隙度37%,渗透率3.446 μm2,为高孔高渗储层。
50oC时地面原油密度0.97 g/cm3,地面原油黏度2 464 mPa·s。
地层温度49oC,原始地层压力9.6 MPa,为常温常压系统。
该区块边底水活跃,水油体积比10∶1,油气富集于构造高部位,油藏类型为层状岩性–构造油藏。
2001年5月,该区块投入开发,前期采用定向井冷采,由于层薄、油稠、敏感性强、出砂严重,平均单井日产油水平仅1.1 t/d,单井产能较低;2010年采用水平井蒸汽吞吐热采开发,完钻投产水平井34口,投产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16.8 t/d,该区块日产油水平达到228 t/d,综合含水54.2%,产能取得突破。
克拉玛依油田稠油油藏氮气泡沫驱应用

克拉玛依油田稠油油藏氮气泡沫驱应用向湘兴;陈静;侯军伟;乔琦;杨子岳;刘鸿飞【摘要】克拉玛依油田九区J230井区上侏罗统齐古组稠油油藏储集层非均质性强、油层薄,天然能量低.随着蒸汽吞吐油井生产轮次增高,油田开采步入中—后期,储集层含油饱和度大幅度降低,剩余油分布复杂,地层压力低,高含水井逐年增多,开发难度增大,油田采油速度和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1995年开始开展了注氮气辅助吞吐的矿场试验,应用实践表明:注氮气后可以有效补充地层能量,延长吞吐生产时间,提高稠油热采开发效果.然而,多轮次注氮气辅助吞吐开采后,注气井汽窜矛盾突出,为此开展了氮气泡沫辅助吞吐及调驱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泡沫剂发泡性和稳定性好,用在非均质性强的普通稠油油藏,可显著提高采收率.【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7(038)001【总页数】5页(P76-80)【关键词】克拉玛依油田;J230井区;上侏罗统;齐古组;稠油油藏;泡沫;氮气【作者】向湘兴;陈静;侯军伟;乔琦;杨子岳;刘鸿飞【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中国石油大学文理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新疆华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0;中国石油大学文理学院,北京1022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435克拉玛依油田稠油产量的90%以上是借助于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采的[1-4],水平井及SGAD(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等技术也是借助蒸汽吞吐或蒸汽驱开采技术进行稠油开采,然而,蒸汽吞吐或蒸汽驱开采引起的蒸汽超覆、汽窜等问题在蒸汽吞吐井及蒸汽驱井中普遍存在,热损失严重,开采效果逐年变差,急需一种新技术保障现场开发效果[5-7]。
新疆油田公司于2003年7月开始,在克拉玛依油田九区J230井区进行了蒸汽驱先导试验,至2012年5月,九区齐古组油藏油气井累计油汽比0.26,其中蒸汽驱井油汽比0.12;采出程度41.9%,蒸汽驱先导试验区采出程度48.4%,几个轮次之后,汽窜加剧。
超低渗油藏氮气泡沫驱合理交替周期研究

55超低渗油藏氮气泡沫驱通常采用氮气和泡沫液交替注入的方式,交替周期及段塞组合方式对氮气泡沫驱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如果交替周期过于频繁,由于超低渗油藏渗透率低,往往造成井筒附近多相流严重,注入压力增加,引起注入困难;如果交替周期过长,长时间注泡沫液或者注气,在毛管力的作用下,单一注入某种流体都将沿着大孔隙运移并最终造成窜流,这种水窜或气窜现象也会造成开发效果变差[1-3]。
1 实验设备空气-泡沫岩心驱替实验用到的主要设备及参数包括:100DX型双缸控制泵;GCS10空气压缩机;TY-4型岩心夹持器,承压50MPa,岩心规格φ25×25—100mm;2XZ-2型旋片真空泵,极限压力6×10-2Pa,抽速2L/s,转速1400r/min;ZR-Ⅲ型中间容器3个,容积1000ml,压力小于70MPa;JB-50型高压手动计量泵,容积210mL,工作压力80MPa;D07系列质量流量计,流量规格5SCCM;精密压力表2个,量程为25MPa;WH-30L电子天平;计量管等;在保证实验可行性的基础上为了尽可能地接近实际储层条件,根据延长七里村采油厂某油藏储层物性,制作人造低渗岩心若干,具体参数见表1。
实验用油由煤油与实际原油配制而成,使其尽可能在物性及组分上接近实际油藏,模拟油密度为0.79g/cm 3,黏度为4.3mPa·s。
泡沫液体系起泡剂浓度为0.8%,稳泡剂浓度为0.1%,实验用水为模拟地层水。
岩心参数见表1。
超低渗油藏氮气泡沫驱合理交替周期研究郝杰1 代晓旭1 霍萍萍1 武金卫1 涂彬2 1.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七里村采油厂 陕西 延安 716000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100000摘要:通过开展岩心驱替实验,对超低渗油藏氮气泡沫驱合理气液比和段塞尺寸进行了优选研究,以确定合理交替周期。
结果表明,气液比1∶5和5∶1时提采幅度最高,在现场应用中,根据流体资源情况,可以选择注入较长的水段塞、较短的注气段塞或者较长的注气段塞、较短的注液段塞;优选了最佳段塞尺寸为0.2 PV,即井间注入量达到1PV时的合理交替周期数为5个。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氮气泡沫稳油控水参数优化

3 4 x1 0
・
7 ・ 0
宫汝祥 . 敬松 : 于正 交试验 设 计 的氮 气泡 沫稳 油控 水参数 优化 李 基
3 注 采 参 数 优 化 的 正 交 数 值 试 验 结 果分 析
3 1 最 优 组 合— — 直 观 分 析 法 .
指标
表 4 注 采 参数 方 差 分 析 表
根 据 表 3的级 差 大 小 评 价 注 采 参 数 的 主 次顺 序 。各参 数 对 增油 量 和 的影 响 为 : 气量 > 液 t> 注 气 L 产 出投 入 比 的影 响最 为显 著 。
4 结 论
() 1 数值 模拟 研究 表 明 , 氮气 泡 沫稳 油控水 技术 可 以提 高单 井 的产量
极 差越 大 .该 注采参 数 越重 要 计 算 后得 到 如 表 3 所 示直 观分 析 表
表 3 直 观 分 析 表
由表 4可 以看 出 .注气 量 和气 液 比对增油 量 和 该 正 交 数值 试 验 中 . 增 油 量 和 产 出投 入 比两 从 方 面 考 虑最 优 参 数组 合 为 连续 注 入 . 液 比为 11 气 :. 焖 井 时间 3 . d 焖井 后 最佳 产液 速度 为 9 0 d 对 于 0 m7 。 注 气量 指 标 , 累增 油 的角度 考 虑是 越 大越好 , 是 从 但 考 虑经 济 因素 是 4 x 0 3 0 1 ̄ 效果 最 佳
氮 气 泡 沫 稳 油 控 水 技 术 是 一 种 提 高 单 井 产 量 的有 效 技术 , 对 于化 学 堵水 和 机械 堵 水 技术 具 有 相 有 效期 长 、 污染 地 层 等优 势 [ ] 不 卜 。影 响 氮气 泡 沫稳 2 油 控 水技 术 效 果 的 注采 参 数较 多 . 目前 氮气 泡 沫 稳
蒸汽氮气泡沫调驱实验研究

蒸汽氮气泡沫调驱实验研究周根荣【摘要】针对蒸汽驱驱油过程中存在的蒸汽超覆、汽窜等问题,进行了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对平面调剖效果影响的室内实验研究.不同渗透率对平面调剖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注蒸汽同时注入N2泡沫体系,可以增大低渗透岩心的波及体积,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不同含油饱和度对平面调剖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蒸汽伴注N2泡沫对次生水体和平面高渗透层具有良好的封堵能力.%Aiming at inhibition of negative effects caused by steam override and steam channeling in the process of steamflood, 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onducted for profile control effects exerted by permeability and oil saturation, 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 that injection of steam and N2-foam could improve the swept volume in low permeability cores which led to enhanced oil recovery. Different oil saturation experiment led to a result that the system of steam and N2 - foam could inhibit secondary water body and plug high permeability zones.【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2(012)006【总页数】4页(P1393-1396)【关键词】稠油;蒸汽驱;泡沫;驱油【作者】周根荣【作者单位】中国石油辽河油田辽兴油气开发公司采油作业三区,盘锦124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5目前国内开采稠油的方法主要是蒸汽吞吐和蒸汽驱。
氮气泡沫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

氮气泡沫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作者:唐永江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18年第05期摘要:在注氮气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实施过程中,易出现重力超覆及粘性指进现象,造成气体过早从油井中突破,室内实验研究表明,在注氮气过程中加入发泡剂及稳泡剂可以减少重力超覆、降低气体的指进(或突进速度),调整注采剖面。
关键词:氮气泡沫调剖;室内实验研究;现场应用;增油降水1 油田概况油田某块构造位置位于辽河断陷盆地中央凸起南部倾没带的南端,含油面积5.6km2,石油地质储量2067×104t。
储集层为三角洲前缘相沉积体系,区块内小断块较多,砂体多呈透镜本分布,储层连通性差,连通系数为0.59~0.61。
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东营组马圈子油层,油层埋深-1500m~2700m,平均有效厚度19.4m,平均有效孔隙度29.11%,渗透率780×10-3µm2,层间渗透率变化范围为116~1202×10-3µm2,非均质系数在1.07~2.36之间,级差在1.2~20.2倍之间,变异系数在0.06~0.96之间。
油藏类型属于构造控制的边水油藏,边底水油藏及岩性构造油藏,油层薄且多,油水关系复杂,具有多套油水组合,油水界面参差不齐。
原始地层压力17.95MPa,饱和压力13.7MPa。
注水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油井普遍高含水,水驱效果差。
目前该块综合含水已达89.86%,有117口油井含水高达90%以上,低液高含水是该断块开发中的突出问题。
主要是由于油水粘度比大,导致单层突进、层内舌进、指进严重,水驱波及程度低,水驱波及体积系数仅为49.7%。
层间非均质性严重,导致注水井层间吸水不均匀,对应油井层间剩余油饱和度差异较大,纵向上储量动用不均,d2层系采出程度为24.27%,d3层系采出程度为26.44%。
2 氮气泡沫提高采收率的机理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的原理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氮气的封堵作用。
氮气泡沫调剖技术在富拉尔基油田的应用

氮 气 泡 沫 调 剖 技 术 在 富拉 尔 基 油 田的应 用
富拉尔基油 田储层埋藏浅 ,岩石胶 结疏松 ,具有 大孔 隙 、高渗透 、非均质性强等特征 。受油藏非均质性的影响 ,各单层 吸汽不均匀 ,蒸汽沿高 渗透带突进 ,为 了探索 提高热采井蒸汽吞吐后期开发效果的方法 ,以富拉 尔基 油 田高轮 次且高含水的
第 5期
Lauo yp n v引理 的 一 个 构 造 性 证 明 及 其 应 用
・ 1・ 8
Abs r t I h sp p r we gv o tu tv r o fLy p o e tac - n t i a e , ie ac nsr ci ep o fo a un v l mma W epr v e e itnc nd u i u n s f . o et x se e a n q e e so h t ou in o h ti q a in he s l to f t e marx e u to AX + XA= B b sng Ly p n v l mma y u i a u o e .Fi ly nal ,we p e e ta p ia in o r s n p lc to f
热 采 井 进行 氮气 泡 沫 调 剖 技 术 应 用 试 验 。 1 发 泡 剂 的 筛选 与评 价
11 发 泡 剂 的 发 泡性 和 稳 定 性 .
根据富拉尔基油 田蒸汽吞吐油藏 的特 点 , 选用耐温强和泡沫性能较好 的磺酸盐发泡剂 , 用清水配溶 液 。采 用 气 流 法 测 试 了不 同浓 度 发 泡 剂 在 2 ℃和 在 高 压 釜 中 耐温 20C 的发 泡性 能 。 测试 结 果 表 明 ,浓 . 0 5 6  ̄后 度 为 03 的发泡剂半 衰期保 留率最高 ,达到 9 .% ,表明该 发泡剂具 有较好 的发泡性和耐温稳定性 。 -% 41
氮气泡沫调驱技术在注水井的应用

氮气泡沫调驱技术在注水井的应用刘应学,赵力强,钱 勇(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清河采油厂,山东寿光262714)[摘 要] 八面河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含水上升快,产量自然递减加快,部分井水淹严重,为稳油控水,利用氮气的特性,促使油藏压力场重新分布,改变驱油剖面,提高油藏的采收率,实现老区稳产。
[关键词] 高含水;氮气;泡沫;效果[中图分类号] TE35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301X (2007)02—0056—05 在油田开发后期,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及不利的油水流度比,水驱后地层中仍然存在大量的残余油。
八面河油田是一个复杂断块稠油油藏,经过十几年的注水开发,采出程度仅有13.6%,而综合含水已达90.1%,油田的自然递减率为18.8%,南区截止2004年底,油井开井306口,产液8260m 3/d ,产油水平716t/d ,综合含水已达91.3%,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地层连通性较好,注入水突进,水驱效率低,含水上升。
面1、面2、面4和面12等区块由于渗透率极差大,在重力作用下,注入的水首先进入油层下部的高渗透层,发生水窜,油井过早水淹,使上部的低渗透层水的波及程度降低。
在新增储量有限的条件下,原油稳产难度加大。
为此清河采油厂近年来开展了三次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工作,并进行了注氮气驱提高采收率矿场试验,部分区块见到了较好的增产效果,使稳油控水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1 注氮气泡沫提高采收率工艺技术1.1 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的机理注氮气开发油气田主要有混相驱、非混相驱、重力驱和保持地层压力等开采机理,一般氮气混相驱要求具有较低的混相压力,在八面河油田这种原油粘度、密度较高的稠油油藏难以实现氮气混相驱。
所以,只能开展注氮气非混相驱提高采收率工作。
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的机理可归纳为:1)注氮气有利于保持地层压力,注入地层后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其能量释放可起到良好的气举、助排作用;2)注入油藏的氮气会优先占据多孔介质中的油孔道,将原来呈束缚状态的原油驱出孔道成为可流动的原油,从而提高驱油效率;3)非混相驱替作用:氮气、油、水三相形成乳状液,降低了原油的粘度,从而提高了驱油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块
油
气
田
2第 2期 8卷
F AUL —B K L & GASFI D T I 0C OI EL
文章 编 号 :0 5 8 0 (0 )2 2 7 0 10 — 9 7 2 1 0 — 6 - 3 1
克 拉 玛依 油 田 3 4断块 氮气 泡 沫 调 驱 正 交优 化 设计 0
Yi a g a W a g Qig Zh n i Z a gQig o nF nho n n a g Bn hn nb
(. s a c n t u e o l r d c in T c n l g , h n l Oi e mp n , I 1 Ree r h I s t t fOi P o u t e h oo y S e gi l l Co a y S NOP i o f d i EC n yn 5 0 0 Chn ; . OE Ke Do g i g 2 7 0 , i a 2 M y
基 金 项 目 : 家科 技 重 大专 项 “ 力 开采 后 稠 油 油 藏 提 高 采 收 率技 术 ” 2 0 Z 5 0 — 0 — 5) 助 国 热 ( 0 9 X0 0 9 0 4 0 资 摘 要 针 对 克拉 玛 依 油 田 五 3东 区上 乌 尔禾 组 油 藏 非 均 质 性 严 重 、 驱 开 发 效 果 较 差 的 问题 , 3 4断 块 为例 , 行 了 水 以 0 进
间 等参 数 对 氮 气 泡 沫调 驱 效果 的影 响 , 差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 下 气 液 比 对 氮气 泡 沫 调 驱 效 果 的影 响 最 为显 著 ; 优 参 数 组 方 地 最
合 为 发 泡 剂 质 量 分 数 O4 , 下 气 液 比 2 1 间 隔 天 数 1 0 d .% 地 :, 2 。
D v lp n i t ̄ Do g ig 2 7 0 , h n ; . d o Oi P o u  ̄ n P a t h n l Oi ll o a y I OP C n y n e e me tL mi o e n yn 5 0 0 C ia 4Gu a l r d c o ln,S e gi l ed C mp n ,S N f E Do g i g
2 7 3 , hn ) 5 2 1 C ia Ab t a t sr c :Ai n t t e p o l ms o t n ee o e e t n o r wae f o i g r s l o h i r s r o r i p r W u r e mig a h r b e f sr g h tr g n i a d p o tr o d n e u t ft e o l e e v i n Up e o y l eh
L b rtr fP toe m n iern , iaUnvri fP toe m,B in 0 2 9 hn ;3 n se gJn g n erlu a oaoyo erlu E gn eig Chn iest o erlu y e ig 12 4 ,C ia . gh n ig o gP toe m j Do
殷 方好 1 王 庆 z 张 彬 s 张清 波
( . 利 油 田分公 司 采 油工 艺研 究 院 , 1胜 山东 东 营 2 70 ;. 国 石 油 大 学 ( 5 0 02中 北京 ) 油 工 程 教 育 部 重 点 实 验 室 , 京 1 24 石 北 0 29;
3 东 胜 精攻 石 油开 发 集 团股 份 有 限公 司 , 东 东 营 2 7 0 4 胜 利 油 田 分公 司孤 岛采 油 厂 , . 山 5 0 0;. 山东 东 营 2 7 3 ) 5 2 1
氮 气 泡 沫调 驱 的数 值 模 拟 研 究 。 剩余 油分 布 的 统 计 结 果表 明 , 断 块 剩 余 水 驱 可 采储 量较 少 , 续 水驱 潜 力 不 大 , 力层 位 该 延 主 的S 2 W3 2小层 剩余 水 驱 可采 储 量 仅 占剩 余储 量 的 72 %。采 用 正 交 分 析 方 法研 究 了发 泡 剂质 量 分 数 、 下 气液 比 、 隔 时 . 6 地 间
a n e a l. er s ac f e i i g ol it b t n s o a t er man n t r o d n c v r b e r s r e r e si h sa x mp e Th e e rh o ma n n i d sr u i h wst t h e i i gwae f o i g r o ea l e e v sa el s t e r i o h l e n
关 键 词 氮 气泡 沫 调 驱 ; 值 模 拟 ; 交设 计 ; 差分 析 ; 差 分析 ; 拉 玛依 油 田 数 正 方 极 克
中 图分 类 号 : E 4 T 37
文 献标 志码 : A
O r h g na ptm ia i n de i n o ir g n f a o d n n Bl c 0 to o l o i z to sg fn t o e o m f o i g i o k 3 4 l o r m a l ed fKa a y Oif l i
F r ain o s e n Ka a y Oi il ,t u e c lsmulto fnto e o m o i sc nd td a i o 0 o m t fEa tV3 Ara i r ma l e d he n m r a i a in o ir g n fa f odng i o uce ,t kng Blck 3 4 o f i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