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公共艺术

合集下载

世界各地的公共艺术大全课件

世界各地的公共艺术大全课件

堪萨斯城博物馆 菜篮大楼
美国奥兰多市的“里普利信不信由你”博物馆。 博物馆建于1998年,外形故意模仿楼身遭遇地震后发生断裂的 样子,目的是为了纪念发生在1812年的一次大地震。
合肥鼓型建筑 维也纳倒立的房子
这组雕塑是为了酒泉卫星发射而建立的。雕塑全部以玉石为材料,雕刻成形 态各异的飞仙型像。 过去的飞天登月只能是人们的想象,通过幻想出来的神仙来达成自己飞天的 愿望,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飞翔天空到达月球已成为现实
整组雕塑型态各异,体态 优美,把中国古典神话中 仙子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文化层面来看,公共艺术尊重自然原生态及重视其产生的异 质性生态文化经验就是对文化脉络的一种最根本的延续,也是其公 共性在更广义上的延伸。这是公园的一处雕塑小品,雕塑通过人的 身体与动物的纹样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趣味性,体现出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保护自然的美好愿望,把环保运用到生活的各方各面。
随着公共艺术的发展一种 新的艺术形式——园艺出 现了,园艺主要通过对树 木的剪材打造成不同形象 的e Dunn Federation Square Austrlia
Copyright: Andre Salvador HIGH CHAIR - DI ROSA PRESERVE California
Thanks
Copyright: kikoy tigas Dubai
●国外
“灯的雕塑”在欧洲是一种 古老的艺术,学名全称“巴 洛克风格庆典灯饰艺术”
● 会跳舞的房子 房子造型充满曲线韵律,蜿蜒扭转的双塔就像是两个人相拥而舞, 以此被成为“跳舞的房子”
●天子大酒店
位于北京东燕郊开发区的天子庄园项目内,外形为传统的“福禄寿” 三星彩塑,高41.6米,在2001年就以“最大象形建筑”登上世界吉尼斯 纪http录://w最ww佳.de项nve目rin奖fill.c,om如/ima此ge象s/bl形og/的200建7-0筑2/2,007只-02让-17人_ar认t1.jp为g 是巨大的彩塑,很难让 人想到是一座住人的酒店,成为地标性建筑,有公共空间的意味

环境艺术—城市公共艺术空间(5篇范例)

环境艺术—城市公共艺术空间(5篇范例)

环境艺术—城市公共艺术空间(5篇范例)第一篇:环境艺术—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环境艺术—城市公共艺术空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的迅速发展已经推动我们步入城市型社会。

城市正在无节制地扩张着。

当这股洪流渐渐缓慢下来的时候,人们开始关注我们建设的一切——方正耸立的高楼、相仿的城市环境、围圈起来的小区当一个饥饿的人有饭吃的时候会无比满足,当食物充足的时候则开始讲究食物的色、香、味。

我们的城市建设也是一样的,当功能被满足之后美化便成为新的需求。

环境的和谐能够推动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留在城市。

伴随着现代绘画、雕塑和建筑以及当代公共空间的发展和转型带来的城市文化新需求,公共艺术成为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当代文化现象。

它代表了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社会等关系的一种新的取向。

首先明确一点,公共设施艺术化绝不等同于多摆放些雕塑,但公共设施却包括雕塑。

雕塑是公共设施的一部分。

生态观念的介入,为雕塑家提供了新的题材和新的方式,产生了一种新颖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雕塑——生态雕塑。

它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更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关系,表达了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唤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这里以大连城市公共设施为例加以说明。

大连以广场多而著称,在广场上或广场周边都会有小议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公共设施艺术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同样,每座城市也都有自己的性格。

城市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

而城市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位市民的生活质量。

星海广场百年城雕是市民及游客很喜爱去的休闲场所。

百年城雕是一本翻开的书,寓意深刻。

城雕前100双脚印揭示了大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了百年。

眼前则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人们不仅可以欣赏雕塑,还可以让自己与雕塑、与环境融为一体,参与其中。

在和平广场正门对面有几个杂货亭。

与常规的售货亭不同的是这几个售货亭被设计成彩蛋的样式,旁边摆放着几条长凳,既满足了坐人的功能又可以装点环境,当然同样也可以作为约会的地标。

公共艺术案例(课堂PPT)

公共艺术案例(课堂PPT)
5
米兰设计周期间,HM旗下的瑞典时装品牌COS与日本设计公司nendo合作“Salone del Mobile 2014”装置艺术展,用他们非常擅长的视觉表现方式,把玩线条与空间,仅仅用立体铁架、黑白灰渐变的 COS衬衫,打造出在简约与沉静中不断变化的空间感。
6
绿色的行人通道——DDB和中国环保基金会共同创建了这个 精彩的户外活动,在上海繁华的过路处放置了一块画布,在 两侧则是用海绵侵泡在绿色的环保易洗快干油漆,行人走在 上面的时候,鞋印会多多少少印上少量油漆在画布之上,慢 慢的上面光秃秃的树,长出了鞋印式的绿叶。
In Orbit
18
牧师圣皮特说:“这个项目用一种永恒的方式丰富 了公共和娱乐空间,同时大范围的传播了其创作者的 创造力。把艺术作品和城市景观融入在一起能为其增 加特色,同时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因为市民每天都 能在这个露天博物馆内获益。这个项目增加了皇家山 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市长Gérald Tremblay说:“这个项目是对蒙特利尔市的宽容、开放和多样化的一种敬意,它 成为了皇家山最重要的象征。这个项目的落成也象征了我们创作者的热情,他们用他们的天赋为我 们带来这样一个公共艺术品。它对提高蒙特利尔市的名气有着非常宝贵的作用,让蒙特利尔市成为 创作和文化的大都市。”
14
15
第一号议程
作品以多张互相紧扣的椅子组成,市民可坐于椅子上休息、 聊天,是一个沟通的好地方。人与人的对话往往围绕着一些 主题。倘若人人都各持己见,局内人就会困在圈内,走不出 来;而局外人则困在圈外,走不进去。 沟通是双方面的,政 府与机构的沟通,沟通的地点不止在于会议室,亦可以是此 作品的位置,更可以是社会之中。作品故意留有缺口,人人 都可自由进出。市民坐在椅子上讨论社会议题时,可自由加 入讨论,也可随时离开。作品为市民提供一个自由的讨论空 间。

《公共艺术——美术篇》第一章

《公共艺术——美术篇》第一章


大小、 方圆等方面的变化。总之,汉字的空间结构应讲究以下几点:

的 表
(1)间架结构,平衡稳定

(2)主次分明,对比照应

(3)疏密有致,虚实相生

(4)自然得体,浑然天成
1
观赏性美术
第 23 页
(二)书法
第 二
4.章法—整体美

章法又称布白,是指在书法创作中,对
美 术
作品进行的整体安排和局部处理。一幅完整

感。如图 1-3所示中国传统点苔画法就是

以各种形态的点来表现山石缝隙间的杂草、
现 形
溪畔的灌木丛,以及 远山上隐约可见的树

木,这些点既表现了具体的物象,又具有
一种独特的视觉美感。
图 1-3 点苔画法具有独特的视觉美感
1
观赏性美术
第9 页
(一)绘画
第 二
1.形体—点、线、形


线条也是表现形象和表达情感的基
无与伦比的,其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
于静,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
图 1-2 《四羊方尊》
2
美术的意义
第6 页
过渡页
第二节 美术的表现形式
1.观赏性美术 2.实用性美术
第7 页
(一)绘画



绘画是美术中最重要的门类之一,它是运用线

条、形体、色彩、笔触等造型语言在二维空间上塑

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
二 节
给人以什么样的视觉感受。
美 术 的 表 现 形 式
1
观赏性美术
第 14 页
(一)绘画

公共艺术介绍

公共艺术介绍
(創始、創作)
雙手創作萬物
Female Dancers美女舞者 翩翩起舞 彷彿蝴蝶
Male Dancers 俊男舞者 優雅與力的呈現
大地--男人轉化為大樹
缺蝕--鬥爭與和解
孩童--無辜的孩童 是鬥爭戰火中的犧牲
吼叫--嘶叫呼吼 是弱者唯一的自衛
唯有和解時露真情 浴火鳳凰 飛向自由
光之環 Circle of life




DAG
產業
高雄捷運公共藝術
車站
R4
委託大師
主題
樂子大師
凝聚的綠寶石
(Lutz Haufschild)
O5/R10 水仙大師 (Narcissus Quagliata)
R17 RWAAG團隊
光之環 (光之穹頂)
半屏山之魂
R23 朱邦雄博士
未定
材質
玻璃
玻璃
玻璃&建 築 陶土
R4 高雄國際機場站
R4創作主題: 凝聚的綠寶石
以「水與力」的概念創作 兩面15M寬X3.5M高的牆, 利用一片片翠綠的玻璃, 在切成波浪狀後,再凝集 而成起伏的海浪與傾瀉的 瀑布,讓人在觀賞時,彷 彿又回到大自然中!
玻璃作品現在R4車站安裝中
O5/R10 美麗島站
Narcissus Quagliata 水仙大師
Narcissus的經典代表作米開蘭基羅教堂之穹頂
鑲嵌 熱熔 吹製 彩繪 澆灌
O5/R10光之環 (光之穹頂)創作主題: 愛與包容 Love and Tolerance
設計元素 • 宇宙神話之形象與能量 • 凝聚天地之萬氣與動力
主題引伸及延述
• 原型人類之典型呈現 • 人類七情六慾之輪迴: 愛

世界各地的公共艺术ppt课件

世界各地的公共艺术ppt课件
何謂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的定義)
• 文化建設委員會於1998年訂定「公共藝術設置辦法」,致力推廣「公共藝術」。公共 藝術可從幾個方向去了解: 1.定義面:何謂公共藝術呢?簡單地說,「公共藝術是指設置於公共空間的藝術品」, 文建會訂定的 「公共藝術設置辦法」中,公共藝術則指「以繪畫、書法、攝影、雕塑、 工藝等技法製作之平面或 立體藝術品、紀念碑柱、水景、戶外家具、垂吊造形、裝置 藝術及其他利用各種技法、媒材製作之 藝術創作。並經公共藝術諮(審)議委員會審 議通過者。」 2.法令面: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第九條-公有建築物所有人,應設置藝術品,美化建築物 及環境,且其價值不得少於該建築物造價百分之一;政府重大公共工程,應設置藝術 品美化環境。 3.執行面:公共藝術應依「公共藝術設置辦法」設置;分為執行小組、審議委員會及評 審會議三層審議機制。 4.認知面:公共藝術的設置不同於一般藝術品。不僅是藝術家的創作,同時涉及空間、 環境、建築、景觀、社區民眾等各個面向因素。 5.功能面:公共藝術設置的基本功能有---形成藝術化的公共環境;增進民眾親近藝術品 的機會;提供藝術家展現創作的舞台;形塑在地文化特色。
這是中華民國文建會對公共藝術的定義,尚多缺失,但值得您參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hicago
To be continued

第7课 公共艺术

第7课 公共艺术

第7课公共艺术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是为大众拥有和观赏的艺术。

它为我们的生活平添了浓郁的文化和艺术氛围,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课将带领我们学习、了解什么是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的各种类型如文化性雕塑、壁画、标志性构筑物:环境艺术、城市指示、商业景观等;公共艺术的特点“大众性”与“审美性”。

通过对公共艺术多方位的解读,使我们能以艺术的眼光重新审视身边的这些习以为常的雕塑、壁画、建筑、城市标识,能用设计的眼光来评判周边环境的文化性。

进而有意识对身边的环境进行艺术的参与,美化我们的生活。

1. 教学容。

探寻——在生活中寻找公共艺术的痕迹。

学习——认识公共艺术的概念,公共艺术的类型、公共艺术的艺术特点。

讨论——选择公共艺术的某一类别进行创意分析,环境与艺术的巧妙结合分析。

实践——为校园设计制作一件公共艺术,注意与环境的关系。

2. 课时建议。

本课课时建议为2课时,第1课时了解、欣赏公共艺术,并学习改善身边环境,如校园、小区等区域设计,创意构思一件公共艺术,可以是雕塑、壁画、景观等。

第2课时,小组合作,分工准备,实际创作、展示。

教学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公共艺术的学习,了解公共艺术的含义、作用、艺术特点及创意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公共艺术的创意原则与创意方法为身边的环境设计制作一件公共艺术作品。

情感目标:从公共艺术的创作中体验艺术创意的无限与多元,提高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感受美化生活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公共艺术的艺术特色与创作原则。

教学难点:创意制作一件公共艺术作品。

三、教学准备各类易得的材料、图片、媒体资料。

四、教学容要点1. 公共艺术:城市是公共艺术比较集中的地方,它由纪念性雕塑、壁画、建筑小品、城市标识等构成,它承载和表现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特色。

2. 公共艺术的类型。

公共艺术的类型很多,形式多样,其中户外环境艺术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由文化性雕塑、壁画、标志性建筑物等构成,城市公共环境中的其他艺术形式,如建筑小品、环境艺术街具、城市指示系统、商业景观等都是现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艺术 教学大纲

公共艺术 教学大纲

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引言公共艺术是指以艺术作品为媒介,为公众提供美学体验和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

公共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表达和共享。

为了促进公共艺术的发展和推广,制定一份公共艺术教学大纲是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公共艺术教学大纲的内容和重点。

一、公共艺术的定义和意义公共艺术是指在公共场所展示的艺术作品,包括雕塑、壁画、装置艺术等。

它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为公众提供美学体验和文化交流的机会。

公共艺术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增加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它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公共艺术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公共艺术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公共艺术的兴趣和理解,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公共艺术教学的任务包括:介绍公共艺术的历史和发展、传授公共艺术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三、公共艺术教学内容1. 公共艺术的历史和发展:介绍公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公共艺术形式和风格。

2. 公共艺术的基本理论:包括艺术美学、艺术创作理论、艺术品的评价标准等。

学生需要了解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便更好地欣赏和创作公共艺术作品。

3. 公共艺术的技巧和表现形式:介绍公共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如雕塑、壁画、装置艺术等,以及相关的技巧和材料运用。

4. 公共艺术的创作与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公共艺术的创作和实践。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和形式,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公共艺术的创作过程。

四、公共艺术教学的方法和手段1. 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公共艺术教学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实践操作的培养。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2. 多媒体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公共艺术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不同类型的公共艺术作品。

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和欣赏公共艺术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艺术·觉醒的人文精神——关于当代公共空间艺术的思考张燕根公共艺术在我国还属一门新兴学科,而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在五、六十年代就盛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许多城市由于有公共艺术品的界入,城市的面貌、城市的美誉度、城市的品质有了明显提升,市民早已在公共空间中获得了精神的满足,增强了城市人们的自信心和凝集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艺术在我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欣赏许多国内外优秀作品之时,在欣慰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出现时,作为一个公共艺术的教育工作者思考也越加深刻,有时甚至沉重。

因为视野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水平不高的公共艺术作品,从立意到造型均有不少不尽人意之处,这其中不乏一些“菜雕”和权力之作占据着空间,侵害着人们对美的认知,实令人忧虑。

本文试图以对公共艺术现状的思考为切入点,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对公共艺术作品进行探讨。

通过理论分析比较,以及本人多年在国内外从事公共艺术创作的体会,和对欧美多个发达国家考察的认知,希望能为公共艺术领域的研究提供可探索空间,为促进公共艺术设计的教学、繁荣与发展、交流与进步提供点滴见解。

一、公共艺术的概念公共艺术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率越来越高,许多院校还专门开设了这个专业,甚至专设院系,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及在公共艺术领域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想必从事这一职业的人群也越来越忙,社会认知度也越来越高。

在英文释义中,“公共(Public)”被解释为“公众的、公开的、公共事务的、公众享用的”。

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的。

在公共艺术(Public Art)中则将其界定为艺术领域的范畴。

对于公共艺术的这个概念,似乎还缺乏必要界定,人们对公共艺术概念的理解和使用常常是比较模糊的。

按照艺术的新分类法则所作的概念界定,在以往的艺术概论中未曾涉及公共艺术这种划分,并且在当今世界各国间仍尚无绝对统一的定义和诠释。

马钦忠先生将公共艺术的狭义概念阐述为——它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纯粹精神性的建筑体,是最前瞻文化和最先进文化的大众化、生活化、是对生活和精神行为起到引导和塑造作用的一种当代城市的空间文化形式。

我认为,好的公共艺术——它是潜在地、巧妙地植入人们的视野,并在占据着视觉空间的同时占据着心灵空间,给人以启示,增进场域的朝气与灵气,能令人为之动容和难忘。

如维格兰雕塑公园即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二、公共艺术的特征1、空间性公共艺术的设立需要一定范围内的空间领域,这样的空间领域提供了公共艺术表现的基础。

空间性不仅仅局限于一种三维空间的理解,还可以延伸到精神领域。

在城市的规划中,公共艺术的设置应以环境为基础,如在现实的环境中,邻近我们的公园、道路旁、十字路口处,经常为设置公共艺术的主要地点。

人类天生有着一种群居的习惯,在现在中国的城市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口密集的小区,公共艺术的设置大多数都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拥挤的小区里,我们只能留下一个小小的广场,供住户聚集与交流,而在这样一个人与人交流广泛而频繁的场所设立公共艺术作品是必要的,但往往这样的场所缺乏安置公共艺术的空间性。

2、公共性公共性是公共艺术存在的前提,只有具备了公共性的艺术才能称之为公共艺术。

公共性的前提是对公民参与公共事物建设及分享权利的肯定。

在封建的、专制的社会制度中,特别是皇家宅、宫殿的前庭后院,无论是多么空旷,多么豪华富有,建筑精雕细刻,喷泉水景一应齐全。

但那都是私人空间,只是用以显示权威和富有的私密场所,公共性和公共领域是不存在的,因为王权专制取代了公共性,所以说,公共性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民主的、开放的、共享的,也是和社会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相对于社会个体的私密性、封闭性、私有性而言,它被公众广泛的关注,并吸引公众主动参与到其中进行自由的交流与互动。

3、审美性审美性可以理解为公共艺术作品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审美性是公共艺术存在的必要条件,不能给公民带来愉悦的空间视觉载体不能称之为公共艺术。

在公共性的前提下,公共艺术品创作的出发点首先应考虑照顾大众的心理调和,关怀和尊重带有普遍性的公共利益和情感,反映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意志和公共愿望。

在当今社会飞快发展的年代,大众普遍的工作与生活节奏都明显加快,在城市的钢筋水泥的包围下,人们积极努力追求物质收入的同时,在心灵深处都渴望一种反璞归真、宁静轻松的生存状态。

好的公共艺术的设置,是一股令人振奋的视觉冲击波,能使得人们为之一振,仰或是给人一种惊喜,令人会心一笑而轻松愉快。

倘若公共艺术的设置作品没有艺术性的注入,一切就都是苍白的,不能引发人们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而美的向往与追求是人类的天性,这点毋庸置疑。

4、前瞻的引导性引导性是决定公共艺术作品水准的尺度。

公共艺术相对高雅艺术而言,这两种艺术欣赏人群有明显的区别,高雅艺术一直为少数贵族的专属,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知识结构,是无力欣赏或占有高雅艺术的,当然这也要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

公共艺术则是服务于大众,在这里,一些社会精英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在他们看来,大众不懂艺术不理解艺术,如果按照民主的形式制作公共艺术,去征求有关公共艺术的意见及建议,只会导致艺术的倒退和堕落。

更有甚者索性忽视公众的意见,创作出一些个人意愿体现过强,背离大众审美价值的,对城市景观造成“视觉污染”的公共艺术作品,引起了市民强烈的反感,却自诩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艺术家和设计师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中,相对一般市民的审美鉴赏能力而言,在思想及思维方面是比较超前的,如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贝律铭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卢浮宫金字塔。

该作品在1983年建造时,曾遭到了法国人的强烈指责,其中原因除了有对贝律铭先生华裔身份的质疑外,主要的反对焦点集中在他们认为卢浮宫金字塔是一个庞大的破坏性十足的装置。

反对者声讨道:“不要金字塔,交出卢浮宫!”贝律铭在回忆自己的这段经历时十分感慨地说:“强烈的阵势,使我几乎让我无法承受。

”他用了两年的时间与法国人辩论金字塔的相关问题,最终,法国政府还是做出了建造金字塔的决定。

时间在一点点推移,法国人也逐渐接受和认同了金字塔,并且评价贝律铭的金字塔把过去与现代的时代精神的距离缩到了最小,还称赞卢浮宫之于未来,是颗巨大的宝石。

贝律铭回忆说:“要想往新的一条路走,免不了很多人觉得不大舒服,要改进是让人非常难以接受的,人们习惯用一种老的办法去做事,在现代做建筑应该现代主义,要往前走这是唯一的办法。

”可见,对于一个艺术家与设计师来说,好的引导是多么的重要。

不过这样的引导需恰到好处,要实现这一点,要求公共艺术家需具备高超的艺术修养,对环境有敏锐的把握能力,在艺术创作中,遵循将艺术美的共性与个性完美结合的原则。

三、公共艺术的人文精神1、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超越性,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人文精神又是人们在探索未知世界过程中,不因前路迷茫而退却,追求真理,积极进取,坚忍不拔的精神。

现代人文精神摒弃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对个人价值的漠视,把人看作宇宙间最高价值来尊重,肯定每个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价值和意义。

强调人在这个世界上人生价值的体现,人文精神正体现了人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与肯定,把人看作是宇宙间的最高的价值,人比物重要,它强调的是,人在人类活动中应该是最有价值最值得尊重的。

这样的尊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人类发展以来所能达到的最高包容性的体现。

人是比动物更高级的一种存在,而现代人文精神则是人类社会一种最自由的精神存在。

现代人文精神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除了强调人本体在自然界中的生存存在外,更强调着人之于世界,还有着精神性的存在。

从精神性来说,人是属于本质界、本体界,不光是属于现象界。

人生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因为除了物质的饱和外,人还应该追求更高尚的人生意义与价值,也就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

当我们理解认知这个世界时,不仅需要长期的积累的过程才能达到对本质的理解与明晰,掌握事物的规律。

事实上这是一种经验。

而超越性则超出这个范畴,是在这个范畴里解决不了的问题,但人还是积极的去探求。

在人的超越性中,归根结底是在探求人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在哪里?也就是在为生命找一个意义,寻找一个比生命本身更高的意义,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活着,还要让自己活得有理想、有意义和更有价值。

2、公共艺术与人文精神公共艺术是介于纯艺术与设计之间的综合性艺术。

其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时代的人文精神的发展正是公共艺术孕育的温床。

每个社会阶段的发展必然带来新的精神风貌,而新的精神风貌必将产生新的艺术形式,两者是相铺相成的。

在人文精神的三要素中,公共艺术的存在就是人文精神的最终体现。

在体现时代精神的背景下,公共艺术又有别于架上艺术作者尽情表现自我内心情感世界,从公共艺术的本质属性来看,体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也就是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公共艺术形式的表达实际上是对环境文化哲学态度与精神的综合表达,是一种设计文化。

随着现代公共艺术的发展,公共艺术已从纯粹意识形态的纪念性、宣传性而转向对艺术形式语言的探索,以及形象语言的追求;开始关注到环境艺术与地域文化及其生态环境的关系;强调设计对显示文化整体的关注与对话,开始了对城市环境及公路设施形态的整体规划与合理设计的参与;注重挖掘一个城市的灵魂而建立强有力的城市品牌。

更民主、开放,合作、交流、共享是现实公共艺术在城市环境中重要的指导思想,而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人性特征,这使我们更能感受到人的本我觉醒,我们更尊重他人,更尊重自己存在的价值。

从大的公共空间领域来说,我国的天安门城楼是古人王权的象征,这样大规模的建筑群都属于王权,人民都是皇帝的奴仆,虽然在其中劳作,但这不属于公共所共有。

解放后的今天,我们都能很自由的参观到天安门城楼,于是它成为我们公共所拥有的对象,这是新时代民主、开放的体现。

而公共艺术的空间性、公共性也正是这一体现。

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是艺术与时代人文精神有机结合,而不仅仅充当历史性的文化载体,通过现代人理性的精神分析,将自己的情感通过视觉符号加以强化,找到时代所共同的精神需求,引领着时代最先进的文化脉搏。

公共艺术所正对的人群是整个社会大众,为大众服务,在社会中寻找共性,反映的是现代人的所思所想,关照人们的内心活动。

在这层面上,公共艺术还引领着人们对美的认识,引导人们对未来的追求与向往,不断的探索事物的本源和人们的生存状态,给人以启示和关照。

公共艺术是与大众沟通的艺术语言形式与展示形态,公共艺术寻求的是人们的大众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是人们内心深处所共有的,所以它又是艺术精神内涵的高度浓缩与公共展示的结合,因此现代的公共艺术中必定蕴含着时代人文精神的内涵,这种精神是大众所共同拥有的。

四、公共艺术觉醒的人文1、净化公众心灵,充实精神空间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中,人们都忙于自己的事业,生活节奏过快,甚至有些还超出了人们心灵所承受的极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