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兰旅游资源
察尔汗盐湖

察尔汗盐湖编辑1简介察尔汗盐湖(1张)察尔汗盐湖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是中国最大的盐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内陆盐湖之一,青藏铁路穿行察尔汗盐湖而过。
盐湖东西长160多公里,南北宽20—40公里,盐层厚约为2—20米,面积5800平方公里,海拔2670米。
湖中储藏着500亿吨以上的氯化钠,可供全世界的60亿人口食用1000年。
还出产闻名于世的光卤石,它晶莹透亮,十分可爱。
伴生着镁、锂、硼、碘等多种矿产,钾、盐资源极为丰富。
“察尔汗”是蒙古语,意为“盐泽”。
盐湖地处戈壁瀚海,这里气候炎热干燥,日照时间长,水份蒸发量远远高于降水量。
因长期风吹日晒,湖内便形成了高浓度的卤水,逐渐结晶成了盐粒,湖面板结成了厚厚的盐盖,异常坚硬。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盐湖上还有一条长32公里的公路和铁路穿行而过,是一座浮在卤水上的“万丈盐桥”,公路和铁路是格尔木至敦煌公路的一段和青藏铁路的一段。
?踞于巍巍昆仑山和祁连山之间的柴达木盆地,以青藏高原“聚宝盆”之誉蜚声海内外,而柴达木盆地的心脏则是赫赫有名的察尔汗。
察尔汗盐湖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盐湖之一。
它富足得令人惊讶的盐矿资源和长达32公里的奇异“万丈盐桥”风光,使它的名字响亮了半个多世纪。
2地理特征尔汗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察尔汗盐湖海拔最低点为2200多米,由达布逊、南霍布逊、北霍布察尔汗盐湖盐矿逊、涩聂4个盐湖汇聚而成。
格尔木河、素棱果勒河等10多条内陆河注入。
“察尔汗”是蒙古语,意为“盐泽”。
盐湖周围地势平坦,荒漠无边,但风景奇特。
整个湖面好象是一片刚刚耕耘过的沃土,又像是鱼鳞,一层一层,一浪一浪。
遗憾的是土地上无绿草,湖水中无游鱼,天空上无飞鸟,一片寂静。
盐湖地处戈壁瀚海,这里气候炎热干燥,日照时间长,水份蒸发量远远高于降水量。
因长期风吹日晒,湖内便形成了高浓度的卤水,逐渐结晶成了盐粒,湖面板结成了厚厚的盐盖,异常坚硬。
这种盐盖承载能力很大,汽车、火车可以在它上面奔跑,飞机可以在它上面起落,甚至可以在它上面建房屋、盖工厂。
关于青海旅游景点的导游词

关于青海旅游景点的导游词关于青海旅游景点的导游词(精选篇1)黄河源头之一卡日曲是以五个泉眼开始的,另一个源头是约古宗列曲,仅有一个泉眼。
这是黄河的源头地区,旅游者在这里根本无法想像黄河之宗竟不是滔滔洪水,而是一股股细微的清泉和一片有许多砂砾野草的温林荒滩。
星宿海,历史上曾被用来表示整个黄河源头地区,实际上可以说是黄河出山东行后第一个加油站。
这个“海”是一个盆形湿地,东西长约30公里左右,南北的距离较短,仅几公里至十几公里之间。
说是“海”并非到处有水,而是在盆地中相对更低洼的地方聚集有水,拥有众多的大大小小水坑和水塘,多到用满天星斗来比拟也不显得过分。
另外,扎陵湖和东边与它相距不远的鄂陵湖,是河源地区最大的两个湖。
关于青海旅游景点的导游词(精选篇2)孟达天池,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部的孟达森林植物自然保护区内。
北靠黄河积石峡,东邻甘肃,南面和西面属东风、清水、道帏三乡,总面积95.4平方公里。
从孟达山脚起步,沿山路攀登,二三个小时即可到达天池。
池周有飞来峰、卧虎峰、回音崖、一线天、五子拜佛石、蛤蟆石、天然大坝以及奇松、山泉、飞瀑许多景点,湖光山色非常幽美。
孟达天池水域面积三百亩,蓄水量为三百万立方米,平均水深为一十七样,海拔为二千五百零四米,周围分布有野生植物五百三十七种,野生动物六十余种,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西双版纳”。
继而前往,便是孟达林区腹地。
关于青海旅游景点的导游词(精选篇3)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今天由我带大家游览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一路上希望大家在互相配合,并且玩的愉快!人们都说青海湖是地球的一滴眼泪,那么它到底有多么的神奇呢?下面就由我为大家把湖的具体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
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
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
都兰县宗加镇哈西娃村生态畜牧业建设情况调查

位, 理事成员 5 位。监事会监事长 1 副监事会监事 位, 长l , 位 监事成员 3 。监事会监事长和副监事长可 位 以由镇政府领导担任。理事会下设财务、 生产、 销售、 特色产业等四个部 门; 生产部下设枸杞种植、 旅游、 蘑 菇、 畜疫 防治 、 放牧 等五个 组 。 27 对入社于牧户和使用 的草原进行核实、 . 确权 , 核 算产值并依法办理草原流转手续 现全村 l0 的牧 0% 户人社 , 对入社牧户现有草原面 积、 使用性质、 草地类 型进行核实 , 提出草原入股条件 , 核准可以人股草原的 面积。对入股草原进行确权, 根据牧 民意见依照法律 程序依法办理草原使用证。 对人股草原进行铡产 , 核算入股股金。根据入股 草原不同的草地类型分别测产 , 并根据不 同草地类型 的测产结果 , 借鉴历史与市场价格估算草地产值。依 法办理 入股 草原的 流转手 续 。 28 提出划区轮牧小区划分方案 , . 上报划区围栏建设 初步意见 。 29 清点牲畜并指导合作社科学合理组群 对人社牧 . 户牲畜进行详细清点 , 包括 品种、 数量 、 适龄母 畜、 仔 畜、 种公畜等的划分。结合合作社生产实际 。 淘汰非生 产畜 , 科学合理组群 , 做好畜群结构调整。协助合作社 做好牲畜作价工作 , 根据 品种 、 数量等基 础敛据 , 对入 股牲畜评估作价, 核算股金 。 . 2 1 工作组汇总各项调查 数据 , .0 向项 目领导小组办 公室提交合作社组建方案、 划区轮牧方案、 牲畜组群方 案, 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方案并宣传合作社运转。 2n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项 耳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 . ( 实施方案> 批复情况 , 结施建设项 目, 并详细制定项 目管理办法 , 由相关单位负责分项实施配套项 目。 21 档案整理工作 工作组各成员单位根据各 自职 .2 能及工作要求 , 搜集整理所有与启动工作有关的文字, 影像资料 , 由领导 小组 办公 室指定 专人 负责 汇总整 理 , 装 订成册 , 以备 项 目检查验 收 。 3 项 目建设依 照原 则 】 。 31 基本遵循人社 自主、 社 自由的原则, . 退 但是也要 保证合作社成员的相对稳定 , 原则上三年 内不得随意 退 出合作社。 32 人股草原原则上以放牧草原为主 , . 不可利用草原 和已纳入公益林范围的草原不得入股分红。 4 项 目建设 工作要 求 4 1 工作组成员必须专职负责生态畜牧业试点工作 , . 除特殊原 因外不得请假或随意调换 , 要保证工作组队 伍 的相对 稳定 。 42 工作组成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必须努力提高 自 . 身的业务素质 , 按程序依法办理相关事项 , 坚决杜绝办 事 敷衍 、 缺乏责 任心 、 违规 违纪现 象 的发 生 。
西藏旅游景点导游词精选

西藏旅游景点导游词精选西藏北邻新疆,东接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周边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国家及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西藏旅游景点导游词,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西藏旅游景点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热拉雍仲林寺。
热拉雍仲林寺在日喀则南木林县境内,位于奴马乡玉拉杰桑山脚处,距日喀则市90公里。
寺院周围林木环绕,气候宜人,环境幽静。
热拉雍仲林寺是西藏四大苯教寺庙之一,由江衮·达瓦坚赞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执政时期。
在参观热拉雍仲林寺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苯教。
“苯”作为一种早期高原先民的信仰观,形成年代非常久远。
“苯”是指人对于自然万物最初的较为朦胧的认识总和,其核心内容包括“鬼、神、精灵、魂魄、命数、运道”等,一切与精神层面相关的东西。
苯教没有独立的教义、典籍、庙堂及系统理论,其观念及内容是通过苯教巫师以占卜、祈祷、咒语、幻术,以及种.种特殊的仪轨加以表现。
辛饶米沃且,是苯教的第一位凡间创始人。
传说这位祖师是以五色光的形式从天而下,借凡间父母之体受孕而生。
辛饶为苯教制定了系统完整的理论和教规,不断建立和完善了相应的经典、庙堂等。
为区别于早期的苯,辛饶所创的被称为雍仲苯教。
苯教把宇宙分为三层:最高层是天神居住的地方,住着天神六兄弟和他们的眷属,创世主是天神“什巴”;中层是人居住的地方;下层是神魔鬼怪凶煞居住的区域。
为了解决天神、人、魔鬼之间存在的矛盾,就产生了巫师,也就是苯波。
所以其神话的固定模式也就是:神界与魔界对立,神终战胜魔。
为旅游者所熟知的玛尼堆、风马旗以及望果节等以祭把土地、驱除冰雹、鬼邪等的仪式节庆,都不同程度地带有苯教色彩的特征。
公元10世纪左右,西藏原始宗教苯教与传人西藏的佛教为争夺宗教统治地位,发生了旷日持久的争斗。
此后,苯教作为“落败方”并未就此退出雪域,其所敬畏和供奉的山湖神及众多精灵,也仍被不同地区的藏族人所朝拜。
西藏著名景点导游词

西藏著名景点导游词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西藏著名景点导游词,欢迎大家参阅。
西藏著名景点导游词1山南是指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以南地区,横阔420公里,纵长329公里,总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域。
沿西南方向逶迤的喜玛拉雅山脉将不丹、印度与山南分隔。
山南北跨雅鲁藏布江曲水大桥达拉萨,溯江而上往西可至日喀则,相反则抵达西藏平均海拔最低的地区--林芝。
山南海拔3600米,气候温和,属典型的高原河谷平原地区。
冈底斯、喜玛拉雅等高大山脉的巍然夹峙,使得此地降水颇丰,气温也不似藏西、藏北那般严寒。
横贯于山南中部的雅鲁藏布江正处中游,江面开阔,支流众多,宽十数公里、长几十公里不等的河谷多有分布。
河谷两侧山地的高处是牧场,腰部是森林,谷底及河口则是肥沃的农田,最适宜于青稞、荞麦、小麦等高原农作物生长,是历史悠久的人类聚居区和农业发达区,自古享有“西藏粮仓”之美誉。
山南地区以泽当镇为地区中心,山南地区下辖12个县,现有藏、汉、回、门巴、珞巴等民族共29万多人口,其中藏族占98%。
山南是西藏自治区最富庶、历史文化渊源最深厚的地区。
由高地农业文明发展壮大而起的吐蕃王朝便是自山南兴起的,因此,山南又被称为西藏文明的发祥地并两度成为西藏史上的统治中心。
群峰、湖泊、温泉、河谷组成了山南独特的地理风光,雅砻河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这里有吐蕃王朝时期留下的藏王陵墓群、西藏第一座寺庙--桑耶寺、雍布拉康、昌珠寺等著名的古寺、文化遗迹。
悠久历史留下的丰厚的文化遗产以及神秘的宗教文化使山南成为旅游者向往之地。
西藏著名景点导游词2那里是最接近阳光的地方,空气因而透明;那里是最接近神明的地方,心灵因而宁静;那里是最后的世外桃源,憧憬因而向往……昌都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澜沧江上游,是西藏自治区的东大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项目建议书(10篇)

项目建议书(通用10篇)项目建议书篇一一、项目概况项目位于锦江区“198”区域,并且位于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三圣花乡“五朵金花”旁。
项目构想:以都市农业为载体,观光农业研究报告指出:此项目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吸引城市人群观光旅游,发展城市酒店消费相关配套产业,促进成都市酒店业消费配套的物流基地,完善成都市现代服务业功能。
下面来看看观光农业项目建议书。
观光农业观光农业项目建议书发展分析该项目用地北临金港赛道、南临高威体育公园、东临“五朵金花”,西临成仁路快速通道,项目用地面积约1300亩,由观光旅游用地和部分配套用地组成。
二、项目背景和政策支持(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加快产业发展,以农民生产、生活、居住方式的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效产业支撑,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通过“拆院并院,拆企入园”的土地整理方式,围绕锦江区“198”区域搭建项目平台。
(二)国家相关的政策支持享受国家城乡统筹实验区相关政策。
(三)项目的投资人概况有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开发经验和实力的国内外投资商。
三、项目定位和选址(一)项目定位吸引城市人群参与农业观光、旅游、体验农业休闲的农业花园,并建立与酒店产业相关的业态,以酒店配套物质及配送一体的都市观光旅游项目。
(二)项目选址位于成都市东南方,三环路外侧的锦江区“198”区域非核心区内,并且位于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三圣花乡“五朵金花”旁,紧邻西部唯一的国际gp2汽车赛道,北临成都西部汽车运动休闲服务园区,东至国际gp2汽车赛道,南接高威体育公园,西靠新成仁路快速通道。
1、区域综合环境:项目地处锦江区“198”区域,紧靠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三圣花乡“五朵金花”风景区,以集聚动感元素的国际gp2汽车赛道和汽车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汽车后市场为伴,座落在连接成都市东部副中心和南部副中心的石胜路及出城道路——新成仁路快速通道汇集处。
海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促进海西州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海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促进海西州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2.04•【字号】西政办〔2017〕4号•【施行日期】2017.02.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海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促进海西州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各市、县人民政府,各行委,州政府各部门:《促进海西州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已经州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7年2月4日促进海西州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发展实施意见推动海西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发展,是有效挖掘旅游资源潜力,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促进旅游文化体育产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旅游文化名州”、助推海西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结合我州实际,就促进海西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发展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海西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州委“2456”总体要求,按照“文化引领、旅游带动、产业融合”的原则,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品牌带动、政策扶持等方式,建立和完善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发展的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人才体系、要素体系和服务体系,打造核心产品,培育市场主体,提升产业素质,创新“文化联姻旅游做大、体育融入旅游做旺”的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深度融合,凸显“旅游+”综合联动效应,激发旅游业发展活力,努力把海西旅游业培育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强烈文化吸引力的现代服务业。
二、主要目标以创建茶卡、昆仑山国家5A级景区为抓手,统筹规划各景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全州旅游景区提档升级。
深入挖掘昆仑文化、吐谷浑·吐蕃文化、德都蒙古文化、唐蕃古道文化、南丝绸之路文化、盐湖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产品,推动文艺演出、“非遗”项目、文创产品、体育活动进景区,打造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体育品牌。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柴达木地区生态旅游发展

东方企业文化·封面文章 2012年10月7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柴达木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探析孟 涛(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西宁,810007)摘 要: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发展生态旅游循环经济是本文的一个基本思路。
本文分析了柴达木地区发展生态旅游循环经济的优势条件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循环经济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循环经济 生态旅游 有效措施 柴达木地区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10—0007—02 柴达木地区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北邻甘肃省,西接新疆,东与青海省海南、海北藏族自治州,南与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州相连。
区内包括格尔木市、德令哈市、乌兰县、都兰县和茫崖、冷湖、大柴旦行政委员会,面积24.1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3.50%。
本区是中国乃至世界少有的资源富集区,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同样成就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神秘的昆仑道教文化,有独具特色的垄断性旅游产品。
然而,本区是中国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脆弱而敏感,且随着本区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影响了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寻求一种与生态旅游方式相契合的最佳旅游发展模式,即建立和推行旅游循环经济模式,可以切实转变过度消耗资源、不断恶化环境的传统旅游方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一种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它遵循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能量循环利用为核心,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实现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发展效益的闭环流动型经济。
它是以环境友好和环境无害化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环境效益和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达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共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兰县旅游资源介绍都兰--史称白兰,是青海高原一片神奇的土地,古为西羌统治区,汉平帝元始4年即公元4年,王莽在此设立西海郡,王莽末郡废,重新为羌人所统治。
后土谷浑、吐蕃等先后在此建国。
都兰位于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东南隅,面积4.527万平方公里,境内生活着汉、蒙、藏、回、撒拉等各民族,东距省会西宁428公里,西距入藏门户格尔木市312公里,丹拉公路(国道109线)贯穿全境。
境内草原广袤,沙漠浩瀚,昆仑雄伟,奇峰怪石林立,千年古柏参天。
少数民族民风淳朴,古遗址、古墓众多,珍禽异兽出没,戈壁绿洲秀美,高原景色粗犷博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草原风光。
都兰县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兼有“世界屋脊”及高原盆地特有的自然景观和高原古国的历史人文景观,雪峰冰川、大漠戈壁、珍禽异兽、古林迷津、瀚海绿洲、湖泊湿地、、峡崖曲径、飞瀑垂帘等自然景观苍茫突兀,风景秀丽,所谓“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鸢飞岱天者,望峰息心。
”而古墓遗风、丝绸之路、宗教文化、民族风情、草原情趣等历史人文景观则气势宏大,源远流长。
为使聚宝盆内的旅游资源为大家所了解,现将都兰县主要旅游资源分别介绍如下:一、历史人文景观(一)鲁丝沟岩刻画距热水吐蕃古墓葬群4公里的鲁丝沟,山石怪异,似人似兽,传说是格萨尔王征战恶魔屯兵驻扎的地方。
这里山势险峻,森林茂密,笔直陡峭的山崖上有唐时所刻的浮雕马、佛像、3米多高的格萨尔王、王妃等石刻形象逼真。
千年龙爪古柏屹立于神龛之前。
岩画侧后石崖上自然形成硕大的妖魔抢王妃,吠天犬伏魔的故事形象栩栩如生。
格萨尔王洞府气势雄伟,练兵场地平坦,绿草如茵。
(二)巴哈莫里岩画位于香加乡境内,岩画图案为简单的人类狩猎活动,年代不详,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诺木洪文化遗址位于都兰境内诺木洪地区的塔里塔哈遗址考古发掘出的数千件文物,除了大量的生产用具、生活用品以外,还有珍贵的艺术制品、乐器等,不仅证实了早在新石器时代在此就有人类活动,而且充分显示出当时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这是在青海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形成的一种土著文化形态,被称为“诺木洪文化”。
(四)北魏将军墓位于英德尔种羊场南2公里处。
属北魏时期墓葬,墓葬有“回”字形围墙,外墙长200米,宽180米,墙厚10米。
内墙边长10米,宽5米。
系用黄土夯成,在内围墙西南角处有古墓道,墓室用石块磊成。
(五)土谷浑古国遗址曾经东西长3000里,南北宽800里,国土面积达百万平方公里,在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吐谷浑王国在都兰建都达271年之久(公元417—688年),传国21代,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边塞诗“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上,已报生擒吐谷浑。
”就是对当时战争场面的描写,在其长达350余年的历史上,遗留了白兰古城、巴隆他温塔里哈、香日德烽火台、考肖图祭祀坛、克措英德尔祭祀坛等多处遗址。
(六)吐蕃墓葬群都兰境内从夏日哈至巴隆100余公里的土地上,遗留大小古墓2000余座,仅在离县城10余公里的热水沟1公里长范围内,就有古墓200余座,这是我国唐代早期大型吐蕃葬墓群,出土文物十分丰富,其中织棉袜、丝织品等极为珍贵,是我国1996年十大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墓葬群中的血渭1号大墓系全国十大古墓之一,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高30余米,被称为高原金字塔。
坐北朝南,北部与自然山体相连,其背后的山岭势如二龙戏珠,颇像中原汉墓讲究的“风水宝地”。
据专家计算,在当时的条件下,修建这样的大墓需1万人修建一年以上。
大墓周围有十几座陪葬墓,墓内有殉人、殉牲骨等。
大墓结构风格独特,为我国考古发掘中绝无仅有。
(七)南丝绸之路又称丝绸辅道。
据《青海公路交通史》载,南北朝时期,吐谷浑首领拾寅率部在境内伏罗川设牙帐,控制羌中道并在古道设置四大戍地。
开辟了丝绸之路南线土谷浑道,即青海道。
当时沟通东西交通干线的“丝绸之路”,由于河西走廊经常出现割据局面而被阻断,于是青海道便成为东西方交通孔道之一。
到西域经商的商贾使者从今西宁、青海湖、柴达木盆地到新疆诺羌,沿丝绸之路南道西去,历史上称其为南丝绸之路。
二、宗教文化都兰宗教文化悠久,宗教寺院分布极广,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宁玛派(红教)和伊斯兰教,各派寺院地理位置独特。
环境优雅,建筑风格古朴自然。
格鲁派寺院中的香日德班禅行辕由六世班禅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坐落于戈壁绿洲之中。
曲日岗寺始建于1927年,规模较大,坐落于古柏林之下。
宁玛派(红教)龙玛日寺始建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坐落于奇峰石崖之下香日德清真寺是都兰最大的清真寺,建筑风格独特环境优美。
三、民族风情蒙、藏民族是青藏高原古老的民族,素以勤劳热情豪爽能歌善舞而著称。
每逢盛大集会他们身着银光闪闪、富丽华贵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
嘹亮粗犷的歌声、优美大方的舞姿、民间奇特的婚俗,使人赏心悦目。
四、自然奇观(一)古国夏宫--克措古柏林区位于察汗乌苏镇西南部50公里处,林区内苍劲挺拔形态各异的祁连圆柏林海巍巍壮观。
从山顶到山根、沟底,圆柏树层叠交错,尤以千年以上古柏居多。
柏树林间伴生有灌木麻柳、黄刺、金钱梅等,一簇簇,一丛丛牧草生长旺盛多种野花盛开。
这里山石耸立:狮子石、美人石、老虎石、图谷浑王试剑石等怪石众多,是旅游度假的胜地。
(二)热水温泉该景区位于热水乡境内,热水乡即以该温泉而得名,距县城约110公里,该景区有热水泉眼20余个,均为涌动泉,泉水涌出地面形成水柱高20—50公分间,景象壮观。
水温一般在70℃左右,鸡蛋入放入水中便熟。
在该泉水中人常淋浴、浸泡能治关节炎,饮用能治胃、肠疾病。
(三)盛夏冰瀑--考肖图自然风景区位于109国道南侧10公里处的考肖图自然景区,不失为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奇妙游览处,15米长30米宽的冰瀑直泻而下,盛夏在烈日照射下中间化作一条银链,水珠晶透,两边冰瀑仍挂山崖。
(四)海虾山海虾山位于贝壳梁不远的江门沟,与地平相对高度200米,山上全是青黑色的海虾化石,密密麻麻镶嵌在岩石之中,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远远望去这些海虾的化石,似造型奇特的浮雕,神态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走进细细一看,这些岩石中的海虾,恰如群虾闹海,或奋须跋涉,或多足抵抗,或蜷曲挣扎。
它们的壳质环节清晰可辨,大拇指粗粗细的躯体上似有油渍渗出。
面对这些化而为石的海虾,仿佛听到古海的呼啸声和海鸟的争鸣声。
在柴达木盆地,发现一只海虾的化石不足为奇,但是,成千上万的海虾化而为石,且堆而成山,却是世所罕见。
这是古海从地质年轮中消灭后,把地球的生命轨迹,很鲜明的刻在柴达木盆地的岩石之中。
面对海虾山,我们不仅仅是领略和欣赏就能满足,而更多的则是人类对自然和生命的诸多思考与启迪。
(五)高山明珠—南北霍鲁逊咸水湖位于诺木洪乡田格里村附近,海拔2680米,两湖面积1820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米。
胡光天色,格外诱人。
胡西为一望无垠的芦苇丛。
田格里河自南向北注入湖中,在河的源头,有3条温泉汇集,形成一个水深8米,面积100平方米的田格里湖,湖面上众多漂浮的芦根纵横交织,形成天然的芦苇舟,世界罕见。
(六)瀚海绿洲—香日德“香日德”系藏语,汉语意译为“树木繁多的地方”。
香日德镇位于都兰县的中部、香日德河东岸,距县城察汗乌苏镇60公里。
109国道贯穿全镇。
香日德镇辖区内有50%为冲积性的斜坡平原。
香日德河横断镇区,水利资源十分丰富,由于水源充足,日照时数多,无霜期较长,土质肥沃,给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镇大力营造防风林带,开辟苗圃,以林护农,以农促林,农林并举的绿洲农业体系已具规模。
(七)珍禽异兽—国际狩猎场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都兰国际狩猎场,坐落在布尔汉布达山。
是昆仑山系的一条重要之脉。
猎场分巴隆、沟里2个猎区,总面积为75平方公里。
是青海省第一家对外开放,集观光、狩猎、旅游、科研考察为一体的国际猎场。
猎场及周边地区,野生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是一处能够充分体现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动物世界。
分高山、中低山、平摊荒漠三种不同的海拔高度和地貌,栖息着雪豹、大头盘羊、野驴、棕熊、白唇鹿、马鹿、麝、藏狐、沙湖、雪鸡、石鸡、鹭、赤麻鸭、斑头雁、天鹅、黑颈鹤、金雕、秃鹫、豺、狼、荒漠猫、猞猁、野牦牛、藏羚羊等,高原野生动物的种类基本俱全。
每年的3至5月是春季狩猎季节,8至12月是秋季狩猎季节,也是草原上最美好的黄金季节。
在蓝天白云之下,在崇山峻岭之中打猎,这是一项古老的运动,也是一项充满高雅情趣的旅游活动。
狩猎场场部设在县城,狩猎点上设有蒙古包、帐房、宾馆、餐饮、娱乐、购物设施齐全,不仅可猎获到惬意的猎物,还可欣赏雄奇壮丽的青藏高原大漠风光。
(八)沙漠姑娘—梭梭林自然保护区位于诺木洪境内,梭梭是奇特树种,在柴达木的特殊环境里,植株由原来的乔木变得非乔非灌,枝叶高不过三四米,由于风沙的摇撼摧折,枝干变得细而柔韧。
为了适应夏天的酷暑(地面辐射热,高达摄氏70多度),以及冬天的严寒(零下30多度),叶片已收缩退化为鳞片状,诺大的家族,熙熙攘攘,婀娜多姿,在恶劣的气候环境里旺盛生长。
其成林规模为世界罕见,称为“沙生植物活化石”。
蒙古族和当地人称梭梭为不可征服的森林,以耐干旱,抗风沙,经严寒,繁衍快而著称,被治沙专家誉为“沙漠植被之王”!(九)荒漠奇观—海市蜃楼都兰境内有举世闻名的800里戈壁瀚海,戈壁大漠中沙丘起伏,大漠深处是一片沼泽水国,在早晨或傍晚,这一带地方常常会出现一些奇异诡的现象。
走着走着,突然,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宽阔的大海,平静的海面上有亭台楼阁,影影绰绰;还有绿树万千,树影参差。
眼力好的人还能看见海上有小舟来往,有人在楼台上对酌,悠闲的似神仙。
当地人说,这是南面昆仑山中仙人们到此地聚餐论道。
当你一直盯着它,走近它,却依然是茫茫戈壁,一片渺茫和虚无。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海市蜃楼。
诺木洪是盆地里观赏海市蜃楼的最佳地方。
(十)盆地之肾—柴达木河流域湿地柴达木河流域东起香日德镇小柴旦地区,经巴隆乡、宗家乡、西至诺木洪乡境内,范围为柴达木河、哈拉乌苏、素棱郭勒河、蒙古尔河、田格里河,南北霍布逊湖及周围湿地,湿地区内有灰岩、赤麻鸭、黑颈鹤、白天鹅、红头潜鸭、赤鼻麻鸭、牛头伯劳、黑眉苇莺等湿地依赖性鸟类30余种。
(十一)沧海桑田—贝壳梁在南北霍鲁逊湖区以东有极为壮观的贝壳梁,是由贝壳和沙渍结成的一条长达3公里,底宽70米,顶宽30米,高5米至10米的堤梁。
这贝壳堆出的壮观,不像大海边一个浪一个浪推上沙滩,那些星星点点的螺、贝,这里是一幅贝壳的宏篇巨制。
系千万年前沧海变大陆时众多贝壳到盆地底处求生存堆积而成的。
让人尽情领悟柴达木近百万年的变迁,中国西北部各大内陆盆地的兴衰。
贝壳如指甲大小,乳白色,由盐碱沙土粘合在一起,组成奇形怪状的景观,如牛羊,如龙虎,如画屏,如飞鸟,形态各异,贝壳除形成景观外,还是上好的饲料添加剂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