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小食心虫

合集下载

梨小食心虫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防治方法梨小食心虫是一种常见的梨树害虫,其幼虫会侵入梨果内部,破坏果肉,导致果实变质,严重影响梨果的品质和产量。

为了有效防治梨小食心虫,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清理梨园周围的杂草和落叶。

梨小食心虫常常隐藏在杂草和落叶中越冬,因此清理梨园周围的杂草和落叶可以减少虫源。

2. 栽种虫害抵抗力强的梨树品种。

选择虫害抵抗力强的梨树品种可以降低梨小食心虫的危害。

一些具有抗虫特性的梨树品种包括“黄冠梨”、“玉露梨”等。

3. 定期修剪梨树。

定期修剪梨树可以提高树冠通风透光性,减少虫害的发生。

修剪时要注意及时清除虫害的枝条和受伤枝条,以防虫害传播。

4. 使用生物防治方法。

可以使用一些对梨小食心虫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物防治剂,如苏云金杆菌、绿僵菌等。

这些生物防治剂可以通过喷洒或施肥的方式应用在梨树上,起到防治梨小食心虫的作用。

5. 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

梨小食心虫往往与其他病虫害共同存在,因此要进行全面的病虫害防治。

可以根据梨树生长季节和虫害发生的特点,合理使用农药进行喷洒,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6. 引进天敌。

可以引进一些对梨小食心虫具有天敌作用的昆虫,如瓢虫、寄生蜂等。

这些天敌可以帮助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

7. 增强梨树的抗病能力。

可以通过科学施肥、合理浇水等措施,增强梨树的抗病能力,降低梨小食心虫的危害。

8. 定期检查和监测。

定期检查梨树的病虫害情况,及时发现梨小食心虫的踪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以利用黄色粘板和性信息素诱虫剂等工具进行监测,以了解梨小食心虫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防治梨小食心虫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清理环境、栽种抗虫品种、修剪梨树、使用生物防治剂、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引进天敌、增强梨树的抗病能力以及定期检查和监测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危害,保证梨果的品质和产量。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梨小食心虫俗称“梨小”,又称东方蛀果蛾、桃折心虫,属于鳞翅目卷叶蛾科。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的危害症状梨小食心虫为害果树嫩梢时,中午新梢顶部出现萎蔫,仔细观察在叶柄基部有虫粪,过几天后新梢顶部干枯死亡,对樱桃树、桃树的幼树生长扩冠影响很大。

为害果实时,幼虫多从梗凹、两果相接处蛀入,蛀入后先在果皮下取食,排出的虫粪比桃蛀螟的细,虫体较大后再蛀入果心,当果实近成熟时,幼虫多直接蛀达果心,果面不易发现蛀孔。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每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的老翘皮下做茧越冬,少数在树冠下土壤中越冬。

黄河故道地区3月份化蛹,4月中旬为羽化高峰期,第一至第二代发生高峰间隔45天左右,第二至第三代发生高峰间隔约35天,以后基本每月1代。

前期卵多产在新梢顶端以下第五、第六片叶的背面,卵孵化后幼虫从叶柄基部蛀入嫩梢,蛀孔处有虫粪,待梢枯黄流胶时,虫已转梢。

幼虫为害果实多从两果相接处蛀入,也有部分从果柄处蛀入,前期小幼虫先在果皮下蛀食,并排除虫粪,幼虫稍大后再蛀入果心,果实近熟时幼虫可直接蛀入果心。

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尽量避免桃、梨混栽,防止造成适宜的繁殖条件。

(1)诱集成虫:在前期可用性诱剂加糖醋液诱杀成虫,也可用性诱剂加农药制成诱杀器,每公顷225个左右控制为害。

(2)喷药防治:用性诱剂诱捕器测报成虫发生高峰期,按1个/公顷诱捕器测报,当平均每天诱蛾达50头/碗左右时,每3天查1次卵,卵梢率达1%时开始喷药,可用20%杀灭菊酯乳油2 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1 000- 1 500倍液喷雾。

(3)综合防治:需要结合防治红蜘蛛时,可用20%灭扫利乳油或2.5%功夫乳油2 500倍液喷雾。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梨小食心虫是一种危害果树的害虫,它以梨树的果实为食,严重影响果实的质量和产量。

防治梨小食心虫是果农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以及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防治。

一、梨小食心虫的生活习性:梨小食心虫在梨树上产卵,并在果实内取食。

成虫为黑褐色,体长约3毫米。

幼虫呈白色,长约4毫米。

梨小食心虫的寿命约为30天,一般在梨果怀形期产卵。

虫卵潜伏期为5-7天,幼虫期为12-15天。

虫害严重时,果实内会有虫泥、粪便等。

二、防治方法:1.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进行喷洒是防治梨小食心虫的常用方法。

在梨小食心虫的产卵期和幼虫期,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一般来说,各地的梨小食心虫的产卵期和幼虫期略有不同,所以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来确定喷药的时间和剂量。

2. 生物防治:使用天敌来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的天敌主要有寄生蜂、瓢虫等。

可以通过培育和释放这些天敌来减少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3. 栽培管理:合理的栽培管理也是防治梨小食心虫的重要措施。

首先要保持梨园的清洁,及时清除果树周围的杂草和枯萎部位。

在果实怀形期和果实孕育期进行疏果,保持梨树上的果实数量适中,不要让果实过密。

定期进行梨小食心虫的监测,及时发现虫害情况,进行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安全防治:防治梨小食心虫时,要注意安全性。

首先要选择安全、无毒的农药进行喷洒,避免对果实和环境造成污染。

在喷洒农药时要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手套和口罩,以防止农药对身体的伤害。

要注意避免喷洒过量的农药,以避免农药的残留。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 梨小食心虫防治技术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 梨小食心虫防治技术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防治技

梨小食心虫对梨树危害非常大,我们应该及时防治,以免影响梨树成长和收获。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弄清楚梨小食心虫防治技术要点。

梨小食心虫的危害症状
属于蛀果类害虫,幼虫多从幼果萼、梗洼处蛀入,一般受害果实内有虫一头至两头,常导致幼果提早脱落。

也可危害嫩梢、嫩叶。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
北方地区梨小食心虫一般一年发生3代,越冬代成虫发生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第一代成虫发生在6月末至7月末,第二代成虫发生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

以第二代幼虫和第三代幼虫危害果实。

梨小食心虫的预防措施
(1)冬季清园时,刮除树干粗皮,可消灭皮内越冬的梨小食心虫。

(2)结合修剪,剪除梨小食心虫越冬的虫芽。

(3)田间管理过程中,发现食心虫危害果要及时摘除,带到田外深埋或烧毁。

梨小食心虫的化学药剂防治
(1)地面喷药防治:在每年的5、6月份,使用50%的辛硫磷乳油300倍液喷施树冠下面,然后浅锄入土。

(2)树上药剂防治:当卵果率达到1%或1.5%时,即要进行喷药防治。

可采用的药剂有有机磷类或菊酯类的杀虫剂,如敌杀死、溴氰
菊脂、功夫乳油等。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梨小食心虫(Cryptoblabes gnidiella)是梨树上的一种昆虫害虫,以梨果为食,给梨树生长和果实发育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梨树免受梨小食心虫的侵害,需要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梨小食心虫的生物特性,防治方法以及相关法规规定。

梨小食心虫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是梨树上最常见的害虫之一。

它的成虫体形较小,体长约为5-6毫米。

成虫的前翅呈灰褐色,并带有深褐色的斑纹。

幼虫则是白色,有一对黑色的发亮斑点。

梨小食心虫一般在3-6月份成虫为害,而幼虫则在5-7月份为害。

成虫在梨果上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则侵入果实内部,以果肉为食。

为了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危害,农民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预防措施:及时清理梨树周围的杂草和残花残果,减少虫源的数量。

农民还可以栽种抗病虫害的梨树品种,如“苹果梨”、“金花梨”等,来降低梨小食心虫的侵害。

2. 机械措施:利用草帘、黄板等辅助工具进行监测和捕捉梨小食心虫。

在成虫活动期间,农民可以在梨树上设置黄色油板,吸引并捕捉成虫。

农民还可以将梨树周围覆盖草帘,阻止幼虫的上下迁移,减少梨树的虫害。

3. 生物控制: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一些昆虫,如寄生蜂、鸟类和蚂蚁等,是梨小食心虫的天敌,并可以有效地减少虫害的发生。

农民可以通过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和食物源来吸引这些天敌,以增加它们在农田中的数量。

4. 化学控制:在严重的虫害发生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但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注意剂量和时机的掌握,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农民在使用农药时也需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

关于梨小食心虫的防治,中国农业部也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植物检疫法》和《农药管理法》规定了农民在梨小食心虫防治中应遵循的法律责任和行为准则。

中国农业部还发布了《植物检疫要求梨心虫技术规范》和《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等标准和规范,为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提供了指导。

防治和治疗梨小食心虫六大绝招

防治和治疗梨小食心虫六大绝招

汇报人:日期:•了解梨小食心虫•预防梨小食心虫•检测梨小食心虫•治疗梨小食心虫•防治和治疗梨小食心虫的注意事项目•防治和治疗梨小食心虫的成功案例录了解梨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的简介梨小食心虫的危害梨小食心虫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幼虫在果实内或树皮下越冬,第二年春季化蛹、羽化成成虫,并产卵于果实表面或树皮缝隙中,孵化后的幼虫通过咬破果皮或树皮进入果实或树干内部。

此外,成虫还可以通过风、雨、鸟类等媒介进行传播。

梨小食心虫的传播途径预防梨小食心虫农业防治030201天敌保护生物农药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灯光诱杀利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害虫,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性信息素诱杀利用性信息素诱杀害虫,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检测梨小食心虫观察虫情解剖检查药剂涂抹在梨树的嫩茎或果实上涂抹特定的化学药剂,观察是否有幼虫被杀死。

要点一要点二喷洒农药在梨小食心虫繁殖的高峰期,喷洒针对性的农药进行防治。

利用天敌、寄生虫等生物手段防治梨小食心虫。

生物农药使用生物农药,如微生物杀虫剂,来防治梨小食心虫。

生物防治生物检测VS治疗梨小食心虫化学治疗生物治疗天敌控制使用生物农药,如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等,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生物农药生态调控诱杀成虫利用梨小食心虫成虫的趋光性,使用黑光灯等诱杀成虫,降低其繁殖和为害能力。

果实套袋在梨小食心虫产卵期和幼虫蛀果前,对果实进行套袋保护,以避免其侵害。

温度处理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对梨小食心虫进行高温处理,以杀死其卵和幼虫。

物理治疗05防治和治疗梨小食心虫的注意事项防治的注意事项农业防治01生物防治02化学防治03治疗的注意事项06防治和治疗梨小食心虫的成功案例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一在山西运城市的一家果园,发现部分梨树受到梨小食心虫的为害,通过及时剪除虫枝和加强药剂防治,成功地治愈了受害树木。

案例二在河南洛阳市的一家果园,发现大量果实受到梨小食心虫的蛀食,通过加强果园管理、喷洒高效药剂和进行果实套袋等措施,成功地保护了受害果实,减少了经济损失。

梨小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主要为害梨、桃、苹果,在桃梨混栽的梨园受害较重。

1、为害:前期为害桃、杏、李嫩梢,多从新梢顶部第二、三片叶的叶柄基部蛀入,在髓部向下蛀食,被害梢端部凋萎、下垂,受害部流有胶液。

幼虫害果多从梗洼或萼洼蛀入,入果孔周围变黑腐烂,内有虫粪。

后期蛀果孔小,孔口周围绿色,果内蛀道直达果心,果形不变。

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7毫米,翅展10.6~15毫米,灰褐色,前缘具有10组白色斜纹,翅面中央有一小白点,近外缘处有10个黑色斑点;卵扁椭圆形,淡黄白色、半透明;末龄幼虫体长10~13毫米,淡黄白色或粉红色;蛹纺锤形,黄褐色;茧为灰白色。

3、生活史及习性:梨小食心虫在黄河故道地区一年4~5代。

以老熟幼虫在枝干裂皮缝隙及树干周围的土缝里结茧越冬。

次年3月开始化蛹,4月上中旬成虫羽化,4月下旬至5月初第一代幼虫开始为害桃梢。

第二代幼虫也为害桃梢,3~4代在梨果上为害,为害梨果的卵多产在梨果萼洼处或两果接缝处。

蛀果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所以晚熟品种受害最重。

梨小食心虫对糖、醋、酒的气味和黑光灯有趋性,成虫多在上午8~9时羽化,傍晚活动交尾,夜间产卵,多产在味甜皮薄质细的果实上。

4、防治方法(1)建园时,尽量避免将桃、梨混栽,以杜绝梨小食心虫交替为害。

(2)做好清园工作。

在冬季或早春刮掉树上的老皮,集中烧毁,清除越冬幼虫。

越冬幼虫脱果前,可在树枝、树干上绑草把,诱集越冬幼虫,于来年春季出蜇前取下草把烧毁。

(3)果园内设黑光灯或挂糖醋罐诱杀成虫,糖醋液的比例是红糖5份、酒5份、醋20份、水80份。

(4)用性诱捕器和农药诱杀,一般每亩地挂15个性诱捕器,虫口密度高时,要先喷一遍长效专用杀虫剂然后再挂。

(5)药剂防治在成虫高峰期及时用药,药剂可用5%的阿维虫清5000倍液或25%的蛾螨灵3000倍液等。

梨小食心虫害虫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害虫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害虫防治方法日期:目录•梨小食心虫害虫概述•监测与预测•农业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综合防治策略梨小食心虫害虫概述分布梨小食心虫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危害该害虫主要危害果树,尤其是苹果、梨、桃、李等,对果实品质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分布与危害梨小食心虫成虫为灰褐色小型蛾子,翅展约15-18mm,前翅有紫色光泽。

形态特征以老熟幼虫在枝干皮缝、树洞、根颈部土壤中结茧越冬,成虫在黄昏或清晨活动,交配后产卵于果实表面。

生活习性生物学特性梨小食心虫在春季和夏季活动,主要在5-7月危害果树。

发生时期影响因素防治难点该害虫的发生与气候、土壤、树种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温暖湿润的地区发生较重。

由于梨小食心虫具有隐蔽性,常常不被发现,而且其繁殖能力强,容易造成防治困难。

03发生规律0201监测与预测定期对梨树进行人工调查,观察是否有梨小食心虫的幼虫或蛹,以及被害果实的数量和种类。

人工调查利用成虫的趋光性,使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捕,统计成虫的数量和活动规律。

诱捕法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如赤眼蜂、草蛉等,对梨小食心虫进行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法监测方法时间预测模型根据历史发生情况和气象数据,建立时间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情况。

空间预测模型利用GIS技术,结合气象、土壤和地形等数据,建立空间预测模型,预测不同区域内的梨小食心虫发生情况。

预测模型发生趋势分析发生趋势实时监测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实时监测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趋势,及时掌握最新的发生情况。

发生趋势预测根据历史发生数据和气象数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趋势,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防治方法保持合适的行距和株距,使树冠得到充足的光照,防止食心虫滋生。

科学种植合理密植选择对食心虫抗性强的梨树品种,如黄金梨、华山梨等。

更新品种及时清理果园内的落叶、残果和杂草,减少食心虫的繁殖场所。

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氮肥用量过多施用氮肥会导致梨树生长过旺,食心虫繁殖加快,因此要适量控制氮肥的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褐色,腹末 有8根钩状刺
发生规律
在单独梨园中,梨小一年发生2—3代,越冬代和第一代幼虫主要 为害梨梢、芽、叶柄。但越冬代幼虫成活率较低。第二代幼虫为害梨 果增多,第三代幼虫主要蛀食梨果。
第一代成虫发生期在6月至8月上旬,盛期为7月中、下旬; 第二代称重发生期在8月上、中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 为发生盛期, 9月下旬结束; 第三代卵发生始期为8月上中旬, 盛期为8月下旬至9月 上旬。
综合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春季细致刮除树上的翘皮,可消灭越冬幼虫;单植梨园,在第一代和第二 代幼虫发生期,人工摘除被害虫果;桃梨兼植园,及时摘除被害桃梢,减 少虫源,减轻后期对梨的为害;种植诱集植物,试验证明,在梨园周围零 星种植李子树,诱集梨小在李果内产卵
在北京,5月初,95%以上的李果均被梨小食心虫蛀食,在其脱果前,及 时摘除全部受害李果,集中销毁,可有效压低当年虫口数量;黑光灯诱杀; 在越冬脱果前(北方果区一般在8月中旬前),在主枝主干上,利用束草或 麻袋片诱杀脱果越冬的幼虫;建园时,尽量避免与桃、杏混栽或近距离栽 植,杜绝梨小在寄主间相互转移;在果园中设置糖醋液(红糖:醋:白酒:水 =1:4:1:16)加少量敌百虫,诱杀成虫。 悬挂频振式杀虫灯从3月中旬至10月 中旬,可以有效诱杀。
2、赤眼蜂防治技术:以梨小食心虫诱芯为监测手段,在蛾子发生高峰后l~2 天,人工释放松毛赤眼蜂,每公顷150万头,每次30万头/公顷,分4-5次放 完,可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为害。
综合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
防治时间及指标:8月份开始卵果率调查,达1%~2% 开始喷药,10-15天后卵果率达1%以上再喷药。药剂 种类及浓度: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10%氯 氰菊酯2 000倍液及40%水胺硫磷1 000倍液,1.8% 阿维菌素3 000~4 000倍液。
综合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
1、梨小迷向丝技术:利用成虫交配需要释放信息素寻找配偶的生物习性。利 用高浓度长时间的信息素干扰,使雄虫无法找到雌虫,达到无法交配产卵 以保护果园的目的。今年随着技术改进和完善已经有相对完善的产品。主 要国内市场有的厂家有深圳百乐宝、中捷四方、宁波纽康、日本信越化学 工业株式会社等。这种技术使用简单方便,同时减少农药甚至不需使用农 药,符合食品安全的发展。 使用方法及用法:以深圳百乐宝产的迷向丝为例(网上只看到其在新疆、安微 等地有应用),一年只需使用一次,亩用量33跟左右。持续时间6月以上, 这样一个生长季只使用一次。
谢谢观看
危害桃多从上部叶柄基 部蛀入髓部,向下蛀至木质 化处便转移,蛀孔流胶并有 虫粪,被害嫩梢渐枯萎,俗 称"折梢"。
形态特征
成虫
成虫体长5~7mm,翅展11~14mm,暗褐或 灰黑色。下唇须灰褐上翘。触角丝状。前翅黑, 前缘有10组白色短斜纹,中央近外缘1/3处一 明显白点,翅面散生灰白色鳞片,后缘有一条 纹,近外缘约有10个小黑斑。后翅浅茶褐色两 翅合扰,外缘合成钝角。足灰褐色,各足跗末 灰白色。腹部灰褐色。
节肢动物门 六足亚门 昆虫纲 有翅亚纲 鳞翅目 小卷叶蛾科 小食心虫属 梨小食心虫
3
危害特点
幼虫为害果多从萼、梗洼处蛀入,早期被害果蛀孔外 有虫粪排出,晚期被害多无虫粪。幼虫蛀入直达果心,高 湿情况下蛀孔周围常变黑腐烂渐扩大,俗称"黑膏药"。
苹果蛀孔周围 不变黑。李幼果被 害易脱落,李果稍 大受害不脱落,蛀 食李杏多为害果核 附近果肉。
梨小食心虫
目录
危害 形态识别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2016/11/5
梨小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又名梨小蛀果蛾、东方果蠹蛾、梨姬食心虫、桃折梢虫、 小食心虫、桃折心虫,小卷叶蛾科。梨小在各地果园均有发生,是梨树的重要 害虫,在梨、桃树混栽的果园为害尤为严重。梨小除为害梨、桃树外,也为害 李、杏、苹果、山楂等,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及梨果产量。
梨小各代发生时期不整,各代发生期很长,世代明显重叠。成虫寿命5天, 卵期4—7天,幼虫期22—26天,蛹期10—15天。成虫于日落前后交尾产 卵, 每头雌蛾产卵50—100粒,散产。成虫对黑光灯有一定趋性,对糖 醋液有较强趋性。幼虫喜食肉细、皮薄、味甜的梨品种,因此中国梨品 种受害较重,西洋梨受害较轻。
形态特征
幼虫
幼虫体长10~13mm,淡红至桃 红色,腹部橙黄,头黄褐色, 前胸盾浅黄褐色,臀板浅褐色。 胸、腹部淡红色或粉色。臀栉 4~7齿,齿深褐色,。腹足趾钩单 序环30~40个,臀足趾钩20~30 个。前胸气门前片上有3根刚毛。
形态特征
卵 卵扁椭圆形,中央隆起, 直径0.5~0.8mm,表面有 皱折,初乳白,后淡黄, 孵化前变黑褐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