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梨小食心虫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合集下载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测报及药剂防治试验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测报及药剂防治试验

不 同药剂对梨小食心虫防治效果调查表
药剂 调查 桃新梢受 桃虫果 时间 害率【) 率() % % ( 月) 日/
桃同面积 桃树品种 喷药时间
I 农业 科技5 侄是
由表 1 可以看 出, 在成虫峰期出现高后 4 6 ~ d内及时
喷施 4 %乐斯本乳油 1 0 倍 液 ,或 5 . %农地乐200 8 0 5 20 2 0
从梢内或果内蛀一虫道脱 出, 潜人枝干裂皮 、 粗翘皮下或 倍 液 、 2 %灭幼脲 3 1 0 倍液 , l 或 5 号 0 5 或 %苦参碱 1 0 0 0 萼洼 、 梗洼 、 果袋扎 口处等隐蔽场所结茧化蛹 。“ 梨小 ” 幼 倍 液等 , 对梨小食 心虫有较 好 的防治效果 , 桃新梢 平 使 虫最早 出现于 5月 1E t 左右 , 钻人桃新梢部取食危害。
病 、 腐病 等 ; 黄化树 体 用 6 褐 对 %的瑞 恩 1 ( 号 叶绿灵 )
( : 注 扣棚时间为 2 0 年 9月 1日,0 5 9月 3日) 04 20 年
1~ g株灌根。 _ 52 / 0 l
农 科 弦是 韭 技5 @
2 0 年第 1 09 3期
下旬 、 9月下旬 形成第 2 第 3 第 4 第 5 高峰期 。据 、 、 、 个
20 年第 1 09 3期
梨小 食心虫性诱剂测报及药剂 防治试 验
谢 丽 霞
( 安县 果业管理局 , 肃天水 秦 甘
7 10 ) 4 6 0
摘要: 为了掌握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 , 生活 习性 , 寻求适时有效的防治措施 , 进行 了梨小食心虫性诱测报及药效试
验。结果表 明 , 梨小食心 虫在 秦安 1 发 生 34 , a - 代 主要 为害桃新 梢和桃 果 实及 梨果 实 , 在成 虫高峰 期 过后 4 6 及 时喷 药 , ~d

桃树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与防治

桃树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与防治

现代园艺2014年第2期桃树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潘翠丽,武志坚(河北深州市林业局果树技术站053800)银灯、黑光灯对成虫有诱杀作用,梨小诱芯对该虫防效突出。

3防治要点根据梨小食心虫活动习性,防治上除树干束草诱虫和冬季刮皮灭虫,以消灭越冬幼虫外,应抓好如下技术措施:3.1注意合理建园建园时树种要单一,避免多树种混栽一园,防止为害虫繁衍生息创造了优越条件而加重为害。

3.2及时剪除虫梢一旦发现果园新梢尖端叶片变色萎蔫时应立即剪去新梢,深埋处理,力争把幼虫消灭在转梢为害前。

3.3掌握施药适期一般前期虫口较大时,应及时施药护梢。

果实采收前40~60天左右正是幼虫蛀果为害期,也是施药保果的关键时机。

3.4选喷有效药剂防治梨小的有效药剂如桃小一次净乳油1500倍液、2.5%功夫菊醋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4000~5000倍液,于梨小成虫高峰过后3~5天喷1次,即可控制梨小危害。

3.5用性诱剂杀虫果园可悬挂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杀雄蛾,一般667m 2悬挂诱芯8~10粒即可控制危害。

3.6利用灯光诱杀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可设置黑光灯、水银灯等诱捕成虫。

河北省深州市生产著名的特产———深州蜜桃,早中晚成熟的鲜桃面积1.0万hm 2。

生产中危害最大的是梨小食心虫,它分布范围广,寄主种类多,危害性大。

河北省各果区均有发生,春、夏季节主要为害果树嫩梢,秋后主要为害果树的果实。

它不仅影响树冠的扩大和成形,而且严重降低了果品质量和产量。

1危害症状梨小为害新梢时,多从新梢顶端叶片的叶柄基部蛀入髓部,由上向下蛀食,蛀孔外有虫粪排出和树胶流出,被害嫩梢的叶片逐渐凋萎下垂,最后枯死,果农称之为折梢虫,一头幼虫一般可蛀害3~4个新梢,严重时大量新梢凋萎下垂。

为害果实时,幼虫蛀入果肉纵横蛀食,常使果肉变质腐败、不堪食用。

早期为害的入果孔较大,有虫粪排出,孔口周围变黑腐烂、凹陷,故又称“黑膏药”。

后期为害的入果孔很小,孔口周围仍呈绿色,幼虫直向果心蛀食果肉和种子,果面不凹陷变形。

性诱剂在桃小食心虫测报防治上的应用试验

性诱剂在桃小食心虫测报防治上的应用试验

性诱剂在桃小食心虫测报防治上的应用试验摘要研究性诱剂在桃小食心虫测报防治上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可准确测报出山楂园桃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期,且方法简单易行,诱集的蛾量世代清晰,蛾峰期十分明显。

同时,利用测报结果,分别于第1个蛾高峰期(6月20日)及第2个蛾高蜂期后的7月25日、8月10日、8月25日喷桃小灵乳油1 000倍液4次,虫果率为3%,防治效果达88%,可有效控制桃小食心虫的发生危害。

关键词性诱剂;桃小食心虫;测报;防治桃小食心虫又名“桃小”,属鳞翅目蛀果蛾科,可为害苹果、杏、枣、山楂等多种果树果实[1]。

该虫近年来在林州市北部、西部山楂产区发生尤为严重,平均虫果率为20%,部分果园虫果率达50%。

通常根据降雨量及卵果率对该虫进行测报,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准确性差,造成不应有的损失[2-4]。

为搞好防治工作,2008年采用桃小性诱剂对该虫进行测报,并利用测报结果开展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点设在任村镇豹台后沟山楂园,山楂园面积1.3 hm2,管理粗放,山楂树龄15年,试验前虫果率在30%以上。

1.2诱芯和诱捕器诱芯为桃小性诱剂浸泡处理过的红色橡皮塞,均为成品,由北京格瑞碧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诱捕器为三棱柱形粘胶诱捕器(截面17 cm×17 cm×17 cm,棱长25 cm),内侧三面插有粘虫胶板,用大头钉固定,中间诱芯用细铁丝穿好悬挂在诱捕器的中央,诱芯距底板2 cm。

1.3试验方法1.3.1林间诱蛾试验。

诱捕器悬挂在山楂树冠北面的果枝上,距地面1.5 m。

悬挂30套/hm2。

诱捕器6月5日挂出,1个月更换1次,粘虫胶板每15~20 d更换1次(6月天气干燥少雨,15 d换1次,7—8月20 d换1次),每天统计1次诱蛾量,试验地面积0.13 hm2。

1.3.2防治试验。

设2个处理,其中悬挂诱捕器的0.13 hm2果园为对照不喷药,其余果园分别于第1个蛾高峰期(6月20日)及第2个蛾高蜂期后7月25日、8月10日、8月25日喷施桃小灵(15%的马拉硫磷及5%的氰戊菊脂)乳油1 000倍液。

8种杀虫剂防治苹果园桃小食心虫试验

8种杀虫剂防治苹果园桃小食心虫试验

8种杀虫剂防治苹果园桃小食心虫试验8种杀虫剂防治苹果园桃小食心虫试验摘要2009-2010年进行8种杀虫剂防治苹果园桃小食心虫田间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10%联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25g/L溴氰菊酯悬浮剂2 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3000倍液、5%S-氰戊菊酯水乳剂3000倍液,有机磷杀虫剂480g/L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拟除虫菊酯类与有机磷杀虫剂的复配剂20%高效氯氰菊酯·马拉硫磷乳油1500倍液均对桃小食心虫具有较高的防效;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10000倍液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效也较高,但与常用杀虫剂的田间表现有较大的差异;2%阿维菌素微乳剂3333倍液仅可作为田间桃小食心虫虫口基数较低时的兼治药剂,一般不推荐用于桃小食心虫的防治。

关键词苹果桃小食心虫杀虫剂化学防治桃小食心虫是对果品生产造成危害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除为害苹果外,还可对梨、枣、山楂等多种果树造成危害,给果品生产造成较大损失。

化学防治是食心虫类害虫治理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其长期不合理地使用,极易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造成环境污染,从而导致化学防治的失败。

果实套袋是治理食心虫类害虫为害较为有效的措施之一,但套袋栽培也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涨、生产果袋消耗纸张过多、果个较小的品种(如国光苹果)套袋不便、套袋后次要害虫为害严重等实际问题。

因此,合理使用化学防治仍然是食心虫类害虫防治的主要策略之一。

为了减轻环境污染,达到作用机理不同的药剂品种轮换使用的目的,筛选高效低毒的食心虫类害虫防治药剂,发现目前化学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使用杀虫剂防治梨、枣、山楂等果树上的食心虫类害虫提供借鉴。

我们以苹果园桃小食心虫为代表,参照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的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于2009-2010年对8种杀虫剂进行了防治苹果园桃小食心虫的田间试验,以便对其药效进行比较准确的评价,并指导果农生产。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09-2010年在辽宁省兴城市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植物保护技术研究中心果园进行。

防治梨小食心虫的田间药剂筛选试验

防治梨小食心虫的田间药剂筛选试验

防治效果 ( %) = ( 药剂处理 区虫 口减退数一 空 白对照
虫 口减 退数 ) / 1 0 0 一 空 白对照 虫 口减退 数
1 材料 与 方法
试验地设在驻马店市经济开发区熊楼村朱庄村 民小
组, 选 取 梨 小 食 心 虫 发 生 严 重 且 较 为均 匀 , 面 积 为 5 3 3 . 6 m 的桃 园 。桃 树 品种 为春 艳桃 , 树龄 8 a , 株行 距 3 m  ̄ 4 m, 试 验 园管 理条 一致 , 在 当地具有 代 表性 。 1 . 1 供 试 药剂 5 %n i t 虫啉( 西安 恒 田化 工科 技 有 限公 司
梨小食心 虫均有 良好的防效 , 其 中2 . 5 %功夫乳油 3 0 0 0 倍液药后 1 d 、 3 d 、 7 d 的防效分别为 7 2 . 8 4 %、 9 4 . 6 2 %和
9 2 . 2 9 %, 与其余 3 种 药剂 的 防效相 比存 在显 著 差异性 。
关键词 : 梨小食心虫; 药剂 ; 筛选试验 ; 效果
用利农 D H 4 0 0 背负式喷雾器细水喷雾 , 以树冠 内外全部
枝 梢 叶片 、 果 实均 匀着 药后 不滴 水为宜 。 1 . 4 调 查 内容 及 方 法 每 小 区调 查 2 株树 , 并 挂牌 定 点
调查 , 分别 于药前及药后 1 d 、 3 d 、 7 d 调查各小 区梨小食心 虫数量、 产卵数 , 计算虫 口减退率 、 校正防效 , 并用邓肯式
新 复极 差 法 ( D N R I ) 进行 差异显 著性 测定 。 1 . 5 计算 公式 虫 口减 退率 ( %) = ( 施 药 前 虫 口数 一 施 药 后虫 数/ 施 药 前 虫 口数 ) x l 0 0 ;

防治桃树梨小食心虫新药剂筛选试验初报

防治桃树梨小食心虫新药剂筛选试验初报

文章编号:1005-2690(2017)10-0117-02中图分类号:S436.621.2文献标志码:B防治桃树梨小食心虫新药剂筛选试验初报郑海红1,杨小凡2,范凡2,王海燕2(1.河北省涞源县林业局森防站,河北保定074300;2.河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摘要:为研究并明确哪几种新型的农药可以对桃树梨小食心虫起到防治效果,以及研究施药的适宜期,安排了本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桃树梨小食心虫成虫高峰期后的3~5d,使用甜核苏云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0.6%楝素乳油100倍液及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000倍液,可以有效地防治桃树梨小食心虫,也可以用来防治折梢和蛀果。

关键词:桃树梨小食心虫;防治效果;药剂1桃树梨小食心虫简介桃树梨小食心虫简称为梨小,它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寄主的种类非常多,而且危害性特别大。

河北省的各个果区都有发生,它们大都发生在春、夏季节,主要为害果树嫩梢,秋后主要为害果实,不仅可以影响到树冠的扩大和成形,并且能够使果实的质量和产量严重降低。

桃树梨小食心虫为害新的树梢时,大多数是从新鲜树梢顶端叶片的叶柄基部蛀入髓部,然后由上到下地蛀食,蛀孔外常常会有虫子的粪便和树胶流出。

被为害的叶片逐渐凋萎下垂,最后直到枯死为止;为害果实时,常常会使果肉变得腐败而不能食用[1]。

2试验原料和试验方法2.1药剂需要的药品有甜核苏云菌可湿性粉剂、0.6%楝素乳油、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15%阿维·毒乳油。

2.2试验设计一共设计了5个处理,它们分别为甜核苏云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0.6%楝素乳油100倍液、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000倍液、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以及15%阿维·毒乳油1250倍液。

2.3试验方法本试验是在石家庄市的水蜜桃生产基地进行的,桃树品种为晚熟桃,该品种桃树的树龄一般为10年,在幼年时候套上袋。

最新 糖醋液诱杀桃园梨小食心虫配方优化试验研究-精品

最新 糖醋液诱杀桃园梨小食心虫配方优化试验研究-精品

糖醋液诱杀桃园梨小食心虫配方优化试验研究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 Busck >)属于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小食心虫属,别称梨小蛀果蛾、东方果蠹蛾、梨姬食心虫、桃折梢虫等,简称梨小。

梨小幼虫体长10~13mm,淡红至桃红色,头黄褐色,腹部橙黄,胸、腹部淡红色或粉色。

梨小食心虫是世界性的果园蛀果害虫之一[1]。

梨小食心虫的寄主植物包括桃、梨、苹果、樱桃、杏、李、海棠、杨梅等[2],通过钻蛀果实、嫩梢危害植株。

梨小食心虫分布很广,分布在我国除西藏以外的其他地区[3],各果产区都有发生,尤其多种果树邻近或混栽时受害严重,由于其危害具有隐蔽性、钻蛀性,已逐渐成为果树的头号害虫。

幼虫蛀果多从萼洼处蛀入直到果心,果实上有幼虫脱出的脱果孔,孔洞外留有虫粪,由于脱果孔易腐烂而形成一圆形疤痕,故称之为“黑膏药”。

幼虫为害嫩梢时,常常从嫩梢顶端的叶柄基部蛀入,直到髓部,蛀孔以上部分容易萎蔫干枯。

严重时虫果可达70%~80%,造成采前大量落果。

生产中主要防治手段为果实套袋与农药化学防治。

套袋会造成垃圾污染,而农药的过度使用会降低果实品质及促使梨小抗药性增强等问题[4],因此,绿色高效的防控措施才是果园综合防治梨小的最佳选择。

近年来,生态捕杀害虫的方法成为研究热点,在性诱剂、杀虫灯、糖醋液配方等研究方面都获得了很大进展[5-8]。

糖醋液可以防治梨小、桃小、苹小卷叶蛾等多种害虫,且对动物、植物、人类与环境安全无害,操作相对简单[9]。

谢思湘等[11]利用糖醋液、糖醋毒饵防治食用菌害虫,效果显著。

也有学者开展了糖醋液诱杀梨小食心虫的研究[1,10],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糖醋液组成比例进行探索与优化,研究了适合当地生产的糖醋液诱杀配方,达到了简便、高效、合理的防治果园梨小食心虫的目的。

1材料与方法试验区域位于郴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桥口基地桃园,每667m2设置2个试点。

1.1材料市场购买散装红糖;冰醋酸,规格500mL,分析纯级;95%工业酒精,规格500mL;水为自来水。

性迷向素防治梨小食心虫技术试验

性迷向素防治梨小食心虫技术试验

性迷向素防治梨小食心虫技术试验刘升基;赵严港【期刊名称】《烟台果树》【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2页(P10-11)【作者】刘升基;赵严港【作者单位】山东省龙口市植物保护站 265701;山东省龙口市植物保护站 265701【正文语种】中文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molestaBusck)主要为害梨、苹果、桃、樱桃、李、山楂等。

近年来,其发生为害程度越来越重。

在不套袋的梨、苹果园,一般虫果率为30%~40%,严重的果园,即使10~15 d打1次药,虫果率仍在85%以上。

目前,生产上防治梨小食心虫的主要措施是化学防治。

由于该虫是钻蛀性为害,卵孵化盛期很难预测,防治适期不易掌握。

频繁用药或高浓度施药,不仅污染环境,还易引发药害,影响果品质量和效益。

为了探讨高效、低毒、低残留、生态环保的防治技术,我们进行了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应用技术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

1.1 试验设计本试验设有2处,第1处设在龙口市徐福街道东王村张久泉试验地的梨园内,果园总面积为85 hm2,主栽品种是黄县长把梨,株行距为3 m×4 m。

试验时间是2015年4月14日至9月15日。

第2处设在新嘉街道河王村王守江的苹果园,果园总面积为0.6 hm2,主栽品种是红富士,株行距为3 m×3 m。

试验时间是2015年4月16日至9月15日。

1.2 试验材料试验所用的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诱芯及诱捕器均为深圳百乐宝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性迷向素用的迷向丝长20 cm,内含细铁丝芯,外包有梨小食心虫性迷向信息素的红色缓释胶层,每根含梨小食心虫性迷向信息素240 mg,拆封后在田间有效期长达200 d。

诱芯为乳白色,每枚诱芯含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1 mg。

诱捕器由粘虫板、诱芯、瓦楞塑纸板、细铁丝组成。

先将瓦楞塑纸板折叠成侧面为30 cm× 20 cm的三棱柱形,以瓦楞塑纸板的中间位置做底面,平放,在底部贴上粘虫板,再将诱芯固定在粘虫板上,然后用细铁丝在粘虫板相对棱的两端固定并挂树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树梨小食心虫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摘要为筛选防治梨小食心虫的高效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1 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效在90%左右,可在梨小食心虫偏重发生时选用;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效在82%左右,可在桃园多种害虫、害螨混发时选用。

6种药剂试验剂量均对桃树安全。

关键词桃树;梨小食心虫;药剂;防效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属鳞翅目小卷蛾科。

分布于全国各地,可为害桃、梨、苹果、杏、李、山楂等多种果树[1]。

繁殖力强,在安徽省北部每年发生5~6代,可在几种果树上转移危害。

由于上述几种果树混栽,加上近几年夏季降水偏多,使梨小食心虫在桃树上的危害逐年加重,成为桃树的主要害虫之一[2]。

为筛选防治桃树梨小食心虫的高效药剂[3,4],笔者于2008年进行了该项田间药效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田概况
试验设在萧县袁楼园艺场的桃园,总面积20hm2,试验用田2 800m2。

试验桃园地势平坦,土质为沙於两合土,肥力中等,pH值7.8,排灌条件良好。

桃树树龄8年,主栽品种为“NJC83”黄桃,中间零星栽植“大久保”、“白凤”、“沙红”等鲜食品种,行株距5m×4m,树高3m左右,树冠直径4m左右,单株年产量60kg左右。

梨小食心虫在该园已连续4年偏重至大发生,并呈逐年加重的趋势,试验施药时梨小食心虫处于2代卵孵化盛期。

1.2供试药剂
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市售产品);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天津农药股份有限公司市售产品);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山西科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市售产品);2.5%溴氰菊酯乳油(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市售产品);48%毒死蜱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市售产品);40%辛硫磷乳油(安徽省安庆市化工总厂市售产品)。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A);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B);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1 500倍液(C);2.5%溴氰菊
酯乳油2 500倍液(D);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E);4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F)和清水对照(CK)。

4次重复,共28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小区面积100m2,每小区单行4株桃树,两头2株做隔离,对中间2株调查。

1.4试验方法
试验于2008年5月31日进行,用3WT—3型踏板式喷雾器均匀喷药,工作压力为0.8~1.0MPa,喷孔直径1.3mm。

每株桃树喷液量约3kg,折合1500kg/hm2。

逐小区施药,喷药均匀周到,共施药1次。

1.5气象条件
施药当天晴天,日均温21.8℃,微风,到调查结束,气温正常,药后3d降小雨(8.9mm),药后15d降中雨(17.5mm),对试验影响不大[5]。

1.6调查统计
于药后15d(6月15日)调查1次防效。

每小区调查中间的3株桃树,在每株树的树冠四周及内膛的中上部随机检查100个果实,每小区共查300个果实,调查记载梨小食心虫为害的虫果数[6]。

防效计算公式:
2结果与分析
施药后1、3、7d观察,没发现各药剂处理对桃树产生药害。

防治效果经反正弦代换后进行统计分析(DMRT法),结果见表1。

施药后15d,6个药剂处理区平均虫果率均控制在0.50%~1.08%之间,远低于对照区的5.92%。

6种药剂中,4个菊酯类药剂处理A、B、C、D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效较高,在90%左右,且四者差异不显著;2个有机磷药剂处理E、F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效偏低,在82%左右,两者差异也不显著;其中处理A和处理C防效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2个有机磷药剂的防效。

3小结与讨论
(1)由试验结果得知,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 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1 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对梨小食心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梨小食心虫卵孵化盛期施药1次,即可控制当代梨小食心虫的危害,可在梨小食心虫偏重发生时选用,但要注意与其他类型的药剂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

(2)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和4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对梨小食心虫也有较高防效,且对叶螨、蝽蟓等有兼治作用,可在桃园多种害虫、害螨混发时选用。

(3)试验中观察,6种药剂对果园天敌均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使用时应尽量避开天敌发生高峰期。

4参考文献
[1] 刘红敏,汪新娥,胡肄珍.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J].河南农业科学,2005(1):74-75.
[2] 邵茂新.温室桃树栽培技术优化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22):115-116.
[3] 于燕,郭永盛,李志强.30%辛脲乳油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初报[J].防护林科技,2000(4):17-18.
[4] 何亮,秦玉川,朱培祥.糖醋酒液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小卷叶蛾的诱低杀作用[J].昆虫知识,2009(5):736-739.
[5] 杨美红,张金桐.性引诱剂防治桃园桃小食心虫试验[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348-349.
[6] 杨华,马光.BT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J].北方果树,2003(6):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