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小食心虫监测方案

合集下载

梨小食心虫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测定

梨小食心虫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测定

梨小食心虫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测定梨小食心虫(Cydia pomonella L.)是梨树的一种常见害虫,它主要危害果实内部,导致果实变质,严重影响梨的品质和产量。

为了有效防控梨小食心虫,需要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对其生活环境的温度要求有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介绍梨小食心虫的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测定方法,以期为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梨小食心虫的过冷却点测定方法过冷却点是指在没有冰核存在的情况下,液体依然保持在冰点以下的温度。

该值反映了昆虫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的耐冷能力,也是评价昆虫耐寒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下为测定梨小食心虫过冷却点的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成虫梨小食心虫、10ml离心管、冷冻机、温度计等。

2. 实验步骤:(1)利用昆虫网捕捉成虫梨小食心虫,并将其放入10ml离心管中。

(2)将装有梨小食心虫的离心管放入冷冻机中,在不同温度下暴露一段时间,使其达到平衡后,采用温度计记录温度。

(3)当梨小食心虫体内液体出现结晶,且温度不再下降时,记录此时的温度为梨小食心虫的过冷却点。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到梨小食心虫在不同温度下的过冷却点,为后续结冰点测定提供了数据支持。

三、梨小食心虫的结冰点测定方法结冰点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液体发生凝固的温度。

梨小食心虫体内的水分在低温条件下会结冰,从而对其生存产生影响。

以下为测定梨小食心虫结冰点的方法:四、实验结果分析与意义通过对梨小食心虫的过冷却点及结冰点进行测定,可以得到该害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耐寒性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为制定梨小食心虫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梨小食心虫的耐寒性还有助于深入了解其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梨小食心虫的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工作,它有助于揭示梨小食心虫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其科学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法能够对相关研究和工作有所帮助,为梨树的健康生长和丰收提供保障。

梨小食心虫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测定

梨小食心虫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测定

梨小食心虫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测定
梨小食心虫是一种主要寄生在梨果实内部的害虫,对梨果实造成严重的损害。

在冬季,由于梨树处于休眠状态,梨小食心虫会进入过冷却状态,即虫体温度低于环境温度,但仍
然保持液体状态。

当环境温度进一步降低时,虫体会出现结冰的现象。

了解梨小食心虫的
过冷却点及结冰点对于控制害虫的传播和研究农作物保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梨小食心虫的过冷却点是指虫体温度下降到低于环境温度时,仍然保持液态的温度。

梨小食心虫具有一定的抗冻能力,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存活。

过冷却点的测定可以通过不
同的方法进行,其中最常用的是检测虫体温度和周围环境温度的差异。

通过测定一定数量
的梨小食心虫的温度,可以得到群体的平均过冷却点。

梨小食心虫的结冰点是指虫体温度下降到低于环境温度时,虫体内部出现结冰的温度。

虫体的结冰点可以通过观察虫体内部的结冰情况来确定。

通常,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条件下,将梨小食心虫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结冰的情况。

结冰点也可以通过检测虫体的活动情况来确定,当虫体开始失去活动能力时,即说明虫体已经开始结冰。

了解梨小食心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还有助于研究农作物的抗冻机制。

梨树在低温下
会转化一些低分子物质,以增加细胞内的抗冻能力。

通过研究梨小食心虫的过冷却点和结
冰点,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梨树的抗冻机制,并帮助我们根据这些机制来选择适合的栽培和
保护方法,以提高农作物的抗寒性和抵抗力。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梨小食心虫(Cryptoblabes gnidiella)是梨树上的一种昆虫害虫,以梨果为食,给梨树生长和果实发育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梨树免受梨小食心虫的侵害,需要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梨小食心虫的生物特性,防治方法以及相关法规规定。

梨小食心虫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是梨树上最常见的害虫之一。

它的成虫体形较小,体长约为5-6毫米。

成虫的前翅呈灰褐色,并带有深褐色的斑纹。

幼虫则是白色,有一对黑色的发亮斑点。

梨小食心虫一般在3-6月份成虫为害,而幼虫则在5-7月份为害。

成虫在梨果上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则侵入果实内部,以果肉为食。

为了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危害,农民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预防措施:及时清理梨树周围的杂草和残花残果,减少虫源的数量。

农民还可以栽种抗病虫害的梨树品种,如“苹果梨”、“金花梨”等,来降低梨小食心虫的侵害。

2. 机械措施:利用草帘、黄板等辅助工具进行监测和捕捉梨小食心虫。

在成虫活动期间,农民可以在梨树上设置黄色油板,吸引并捕捉成虫。

农民还可以将梨树周围覆盖草帘,阻止幼虫的上下迁移,减少梨树的虫害。

3. 生物控制: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一些昆虫,如寄生蜂、鸟类和蚂蚁等,是梨小食心虫的天敌,并可以有效地减少虫害的发生。

农民可以通过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和食物源来吸引这些天敌,以增加它们在农田中的数量。

4. 化学控制:在严重的虫害发生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但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注意剂量和时机的掌握,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农民在使用农药时也需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

关于梨小食心虫的防治,中国农业部也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植物检疫法》和《农药管理法》规定了农民在梨小食心虫防治中应遵循的法律责任和行为准则。

中国农业部还发布了《植物检疫要求梨心虫技术规范》和《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等标准和规范,为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提供了指导。

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精选全文完整版

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精选全文完整版

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梨小食心虫的防治适期、防治指标与防治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梨园梨小食心虫的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2039梨小食心虫测报技术规范NY/T5102无公害食品梨生产技术规程3防治适期与防治指标3.1防治适期7月至9月,梨小食心虫幼虫易蛀入梨果,为梨园梨小食心虫全年防治关键时期。

3.2防治指标3.2.1成虫监测法性诱剂监测成虫消长动态方法。

自7月初开始,在梨园设置性诱剂诱捕器,当诱蛾量出现高峰后立即进行药剂防治。

性诱剂监测成虫消长动态的方法按照NY/T2039执行。

3.2.2卵果率调查法田间调查卵果率方法。

自7月初开始,在梨园调查卵果率,当卵果率达0.5%~1.0%时,及时采取药剂防治。

卵果率调查及计算方法按照NY/T2039执行。

4防治技术措施4.1农业防治4.1.1避免梨园与桃园相邻或梨树与桃树混栽建立新梨园时,避免与桃园相毗邻或与桃树混栽;已建成的混栽园,建议更换。

4.1.2消灭老熟幼虫11月至翌年2月(梨树休眠期),彻底刮除树干和主枝上的老粗翘皮,并清扫梨园中的枯枝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冬季深翻树冠下的土壤,使在表土层中越冬的老熟幼虫深埋,不能羽化出土。

4.1.3清除虫果7月中旬至9月中旬,及时摘除梨园内虫果,捡拾落果,集中深埋。

4.2物理防治4.2.1果实套袋选用防虫果袋,在落花后15d~45d内进行套袋。

套袋时注意扎紧袋口,防止梨黄粉蚜等害虫进入。

套袋前喷施一次防治果实病虫害的药剂,套袋后要继续加强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

采收时连袋采收贮藏。

4.2.2糖醋液诱杀自7月初至果实采收,在梨园悬挂糖醋液诱捕器。

梨小食心虫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测定

梨小食心虫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测定

梨小食心虫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测定一、引言梨小食心虫(Pear Small Ermine Moth,PEM)是梨树栽培中的一种重要害虫,它的幼虫会在梨果内部齿啮,造成果实内部腐烂,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

为了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危害,必须深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活动规律。

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是梨小食心虫在冬季温度环境下的重要生理指标,对虫体的抗寒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梨小食心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进行测定研究,有利于揭示其生命活动规律,为虫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采集自梨果中的梨小食心虫(幼虫期)为研究对象。

2. 试剂及仪器:离心机、冰箱、恒温槽、精密天平、蒸馏水等。

实验步骤:1. 梨小食心虫幼虫的分离与饲养将梨果切开,取出梨小食心虫幼虫,分别放置在含有梨果组织的培养皿中进行培养。

2. 过冷却点测定将0.5g的幼虫样品置于高速冷冻离心机中,以7000r/min的速度离心5min,得到幼虫体液。

然后把离心管置于冰箱中,温度逐渐降低至-40°C,用精密温度计记录幼虫体液的凝固温度,即为过冷却点。

3. 结冰点测定将离心管中的幼虫体液加热至100°C沸腾,冷却至室温,记录其凝固温度,即为其结冰点。

三、结果与分析1. 梨小食心虫的过冷却点与结冰点经过多次实验测定,得到的结果如下:过冷却点:-20.5°C结冰点:-5.3°C2. 结果分析从实验结果来看,梨小食心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分别在-20.5°C和-5.3°C左右。

过冷却点是指物质凝固的温度低于其凝固点的温度,是一种物质在不同结构状态间的相变现象;结冰点是指溶液在温度下降时开始结晶的温度。

梨小食心虫具有较高的抗寒能力,可以在较低温度下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这也是其在冬季梨树上存活的重要生理基础。

五、参考文献1. 何其芳, 高岩, 肖松岐,等. 秋梨小食心虫及全梨食心虫抗食性的研究[J]. 园艺学报, 1995, 22(1): 24-27.2. 袁敏, 张龙, 封娟,等. 梨小食心虫急性症状和解剖学研究[J]. 中国水果, 2005, (04): 35-37.六、致谢本研究得到了梨果栽培专家的技术支持,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梨小食心虫害虫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害虫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害虫防治方法日期:目录•梨小食心虫害虫概述•监测与预测•农业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综合防治策略梨小食心虫害虫概述分布梨小食心虫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危害该害虫主要危害果树,尤其是苹果、梨、桃、李等,对果实品质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分布与危害梨小食心虫成虫为灰褐色小型蛾子,翅展约15-18mm,前翅有紫色光泽。

形态特征以老熟幼虫在枝干皮缝、树洞、根颈部土壤中结茧越冬,成虫在黄昏或清晨活动,交配后产卵于果实表面。

生活习性生物学特性梨小食心虫在春季和夏季活动,主要在5-7月危害果树。

发生时期影响因素防治难点该害虫的发生与气候、土壤、树种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温暖湿润的地区发生较重。

由于梨小食心虫具有隐蔽性,常常不被发现,而且其繁殖能力强,容易造成防治困难。

03发生规律0201监测与预测定期对梨树进行人工调查,观察是否有梨小食心虫的幼虫或蛹,以及被害果实的数量和种类。

人工调查利用成虫的趋光性,使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捕,统计成虫的数量和活动规律。

诱捕法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如赤眼蜂、草蛉等,对梨小食心虫进行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法监测方法时间预测模型根据历史发生情况和气象数据,建立时间预测模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情况。

空间预测模型利用GIS技术,结合气象、土壤和地形等数据,建立空间预测模型,预测不同区域内的梨小食心虫发生情况。

预测模型发生趋势分析发生趋势实时监测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实时监测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趋势,及时掌握最新的发生情况。

发生趋势预测根据历史发生数据和气象数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趋势,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防治方法保持合适的行距和株距,使树冠得到充足的光照,防止食心虫滋生。

科学种植合理密植选择对食心虫抗性强的梨树品种,如黄金梨、华山梨等。

更新品种及时清理果园内的落叶、残果和杂草,减少食心虫的繁殖场所。

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氮肥用量过多施用氮肥会导致梨树生长过旺,食心虫繁殖加快,因此要适量控制氮肥的用量。

梨小食心虫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测定

梨小食心虫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测定

梨小食心虫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测定梨小食心虫是梨树的一种重要害虫,能够损害梨果实和树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防治梨小食心虫,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适应环境条件十分重要。

其中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是梨小食心虫生命活动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

本文就介绍梨小食心虫过冷却点及结冰点的测定方法。

一、过冷却点的测定过冷却点是介于液态和固态之间的状态,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不形成晶核而保持液态状态,直到机械或化学因素作用时才会结晶。

梨小食心虫的过冷却点测定是基于其抗冻能力的研究。

过冷却点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以下介绍其中的两种:1.毛细管法:该方法采用玻璃毛细管,将虫体置于毛细管中,制成冷冻样品。

然后将毛细管悬挂于加压注射器中,并通过冷凝机制作出会被冻结的压力。

在此情况下,测得虫体开始结冰的温度即为过冷却点。

2.滴液测定法:首先,将虫体置于封闭的圆盘中,将其放置在CO2保护下。

等待15分钟后,利用管子将定量的ECV提取并滴入圆盘中。

观察到虫体偏移的温度即为过冷却点。

二、结冰点的测定结冰点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的温度点。

对于梨小食心虫而言,其结冰点的测定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1.冷冻磨粉法:首先,将虫体置于液氮中冷冻至-80℃。

之后,将虫体取出并用研钵磨粉。

将磨碎的样品加入含缓冲液的离心管,并通过加温的手段使其缓慢溶解。

最后,通过折射计或电导计测定其结晶点温度。

2.差示扫描量热法:该方法通过测定冷冻-解冻过程中的热效应来测定虫体的结冰点。

将虫体置于样品杯中,在样品杯的顶部放置温度计。

在通过调节样品杯和参比杯的温度来连续扫描样品的过程中,测定到样品中发生结冰时释放的能量,即可得到其结冰点温度。

总之,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测定对于研究梨小食心虫在低温环境下的适应性和抗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指导实际生产中的防治措施的制定。

梨小食心虫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测定

梨小食心虫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测定

梨小食心虫过冷却点及结冰点测定
梨小食心虫是梨树上常见的一种害虫,它会在梨果内部啃食果肉,造成果实腐烂。

为了控制梨小食心虫的繁殖,科研人员和农民需要了解这种害虫的生长特性,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梨小食心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测定对于了解其生长环境的温度范围至关重要。

过冷却点是指液体在不结冰的情况下降低到比其结冰点还要低的温度。

在自然界中,一些昆虫和植物都具有较高的过冷却点,这意味着它们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仍然存活。

对于梨小食心虫来说,了解其过冷却点有助于农民在果园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比如在温度较低时加强害虫监测和喷洒杀虫剂。

结冰点是指液体开始凝固形成冰的温度。

对于梨小食心虫来说,了解其结冰点有助于科研人员和农民确定在何种温度下害虫活动减缓或停止,从而指导农民合理安排防治措施的时间和频率。

为了测定梨小食心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首先需要收集害虫样本和梨果样本。

然后利用实验室设备,比如低温箱和温度计,对梨小食心虫和梨果在不同温度下的行为和生存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梨小食心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范围,从而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梨小食心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可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湿度和光照等。

在测定过程中需要尽量模拟梨果生长的实际环境,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测定梨小食心虫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可以更好地了解这种害虫的生长特性和适应环境的温度范围,为农民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更有效地防治梨小食心虫的危害,保障梨果产量和质量。

这一研究成果也有助于完善害虫防治的理论体系,为农业生产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梨小食心虫监测方案
(植保解决部杨军峰)
1、试验目的
近年来,梨小食心虫对果树的危害较为普遍。

尤其是桃、梨、苹果、山楂等混栽的果园,梨小食心虫最重。

为了搞好梨小食心虫的防治工作,使果树正常生长,我们应用物理监测,使用三角粘虫板诱捕器,昆虫性诱剂——梨小食心虫诱芯,进行监测梨小食心虫。

预测梨小食心虫的发展阶段,为无人机飞防作业提供更好的机会全面喷施农药,以达到更好的显著效果,使全园病虫害防治做到极致。

2、材料与方法
2.1材料
2.1.1 试验对象基本信息
选择一块通风透光,树冠分级明显,病虫害适中的,树势好的,苹果园区。

选择15年生富士苹果树,树势旺的,修剪合理;主枝数量控制在10根以下,且上中下层主枝比例接近1:2:3,主枝在垂直方向要有夹角;杂草高度要小于30cm,适合飞机打药的苹果树。

2.1.2 试验材料
①梨小食心虫诱芯②三角粘虫板诱捕器③细铁丝④笔⑤标签。

2.2方法
2.2.1 处理的设置
把梨小食心虫诱芯放在三角粘虫板诱捕器内;然后贴上标签。

(备注:梨小食心虫防治、日期、植保技术员姓名等)。

2.2.2 取样点的设置
①按照对角线法先确定对角线中点作为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等的点作为样点,选择五棵树,在每棵树树冠上部1/3处,高度不低于1.7米,距离树杆80cm处选择一个较粗枝条作为试验点。

②梨小食心虫华北地区1年发生3~4代。

以老熟幼虫在果树枝干缝隙、主干根颈周围表土、堆果场所等处结茧越冬。

第二年3月下旬~4月上中旬化蛹,4月中旬~6月中旬为越冬代成虫发生期。

因此我们要在每年的3月下旬,将三角粘虫板诱捕器就挂在所选的试验点进行观察统计。

3、试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3.1取样点编号规则
按照以上取样点设置,为有序进行数据记录与分析,需将取样点进行编号,编号是由5位数字字母搭配组成的。

E、S、W、N、M,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

3.2取样点数据采集记录方法
按照以上的处理,我们每天去园地试验点E、S、W、N、M去观测。

诱捕器具有两种功能,一是诱杀梨小食心虫成虫,降低落卵量,减轻防治压力,二是具有测报作用,可监测到成虫发生盛期,在蛾峰后退3-5天可进行喷药防治。

3.3数据分析方法
每个三角粘虫板诱捕器每次诱到的虫数可能不一样,诱捕器所诱到的虫子有时候也会因自然因素可能会遗失,所以为了验证监测的准确性,每次统计完数据,应该取当天的平均值作为监测数据。

4.风险与预案
在监测试验过程中,如果遇到自然因素使三角粘虫板诱捕器破坏或者遗失,应该立即终止试验,并重新补充新的三角粘虫板诱捕器;重新进行监测试验。

附件1:试验数据记录表
运城地区梨小食心虫监测方案折线图.xl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