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小食心虫对LED光的趋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_刘彦飞
梨小食心虫对LED光的趋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_刘彦飞

应用昆虫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 2013,50(3):735-741.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13.102梨小食心虫对LED 光的趋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刘彦飞**于海利仵均祥***(植保资源与害虫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应用昆虫学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摘要为了明确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 Busck 对LED 光的趋性及果园利用LED 光诱捕梨小食心虫的效果,为开发基于梨小食心虫趋光行为的新防治手段提供依据。
本研究通过室内观察梨小食心虫成虫对不同波长的4种LED 光及白光的趋性及暗适应时间、性别、日龄和光照强度对趋光性的影响,进一步调查了LED 光对田间梨小食心虫成虫的诱捕效果。
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梨小食心虫成虫对520nm 的绿光趋性最强。
1 5日龄成虫中,以3日龄成虫趋光性最强,且雌虫趋光性显著高于雄虫。
在暗适应0.5 3.0h 范围内,梨小食心虫成虫的趋光性表现为“抛物线形”,以暗适应2.0h 时趋光性最强,并显著高于其它暗适应处理时间。
在550、650、750、850lx 光照强度下,以650lx 光强时的趋光性最强。
田间诱捕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的LED 灯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均不理想,不适于梨小食心虫的防治。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LED 光,趋光性,诱捕效果Phototaxis of the oriental fruit moth ,Grapholita molesta(Lepidoptera :Tortricidae )to LED lights and related affecting factorsLIU Yan-Fei **YU Hai-LiWU Jun-Xiang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Protection Resources and Pest Managemen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of Applied Entomology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China )Abstrac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hototaxis is essential for developing new control measures for pests such as theoriental fruit moth ,Grapholita molesta Busck.We investigated the phototaxis of this pest to LED light of different wavelengths and the effects on phototaxis of dark adaptation time ,gender ,age and light intensity in orchard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riental fruit moth was most attracted by green LED light at a wavelength of 520nm.Among 1-5day-old adults ,3day-old adults displayed the strongest phototaxis.The phototaxis of female adul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adults of the same age in all experiments with the same wavelength of LED light.The phototaxis of the oriental fruit moth was of a parabolic-type with a dark adaptation time of 0.5-3.0h.The strongest phototaxis was found after a dark adaptation time of 2.0h and at a light intensity of 650lx.Field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LED lights tested were not sufficiently effective lures to control the oriental fruit moth in orchards.Key wordsGrapholita molesta ,LED light ,phototaxis ,trapping effect*资助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24)。
12871464_梨小食心虫诱源物质研究进展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 )属鳞翅目(Lepidoptera )卷蛾科(Tortricidae ),是世界性分布的蛀果害虫。
我国除西藏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
梨小食心虫寄主广泛,可为害桃、梨、苹果、杏等10余种果树,是果园主要害虫之一[1,2]。
由于其具有钻蛀习性,幼虫大部分时期是在嫩梢和果实中度过的,因此,如果用药不及时,很难对其进行有效防治。
目前生产上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
而化学农药具有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危害果品安全、破坏生态平衡等缺点[3,4],因此,急需绿色、环保、安全的梨小食心虫防控技术。
害虫综合治理符合当前人们对绿色环保的要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害虫综合治理体系中,诱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诱捕就是利用害虫对某种物质的趋性,制成诱捕器,大量诱杀成虫,达到降低虫口密度、减轻为害的目的。
在梨小食心虫的诱捕防治中,主要的诱源物质包括性信息素、糖醋液、植物源挥发物、光源等。
作者对梨小食心虫不同诱源物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对各种诱源物质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旨为各类诱源物质的田间应用提供参考。
冉红凡1,刘文旭1,马爱红1,孙海鹏2,李建成1,路子云1*(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北保定071000;2.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北保定071001)摘要:梨小食心虫是世界性分布的蛀果害虫,具有钻蛀为害习性,因此很难进行有效防治。
害虫综合治理符合当前人们对环保的要求,成为关注的焦点。
在梨小食心虫综合治理体系中,诱捕诱杀成虫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在梨小食心虫的诱捕防治中,主要的诱源物质包括性信息素、糖醋液、植物源引诱剂、光源等。
介绍了不同诱源物质的研究进展、影响因素等,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害虫综合治理;诱源物质;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43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31(2016)05-0051-08收稿日期:2016-03-18基金项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科技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A201512030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24);国家梨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9);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财政项目(F16C10004)作者简介:冉红凡(1976-),男,河北保定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害虫生物防治研究。
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研究报告

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研究报告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研究报告引言:梨小食心虫(Pear Psyllid,Cacopsylla pyricola F ö rster)是一种重要的害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梨树上,对梨树的生长和果实产量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地防治梨小食心虫,本试验通过针对其生命周期和危害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研究,并探索其防治效果,为梨小食心虫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本试验选取同质化的2年生梨树,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个组别包含10棵梨树,组间定位在同一果园内。
实验组树上梨小食心虫的平均感染率为50%。
实验组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处理:首先,利用昆虫网隔离实验组梨树,以防止梨小食心虫的传播。
然后,在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施用相应的药剂,浓度根据产品说明进行调整。
每次施用后持续观察7天。
根据实验结果,记录梨树叶片数量和感染程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在施用药物后,实验组的梨小食心虫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对照组中,梨小食心虫的感染率持续上升,最终达到100%。
而实验组中梨小食心虫的感染率仅为20%,表明药物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进一步对感染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感染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此外,施用药物后的梨树叶片数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药物能够保护梨树的生长。
讨论:本试验通过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试验,发现所选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梨小食心虫的感染和危害。
该药物可能通过破坏梨小食心虫的天敌和阻碍其生命周期继续发展,从而实现防治效果。
实验结果还显示施用药物后,梨树叶片数量增加,说明药物可能对梨树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这可能是由于药物能够提供养分和保护叶片免受昆虫咀嚼的损伤。
然而,该试验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对药物的长期效果和环境安全性进行评估。
结论:本试验结果表明,所选药物对防治梨小食心虫具有较好的效果。
该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梨小食心虫的感染和危害,同时促进梨树的生长。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交配干扰技术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分析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交配干扰技术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分析作者:***来源:《果农之友》2024年第05期摘要:近年来梨小食心虫蛀梢的危害已成为樱桃树栽培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在樱桃园进行试验,评价梨小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对梨小食心虫蛀梢的防治效果,并探索该技术在果园中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信息素迷向技术;防治效果试验地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大谭街道徐庄村葛沟屯陈卓庆家樱桃园,占地面积25公顷,园内种植美早、红灯、佳红等甜樱桃。
树龄15年,株行距为2米×3米,试验地土壤类型为砂壤土,试验地土壤pH值为 6.5,有机质含量为 2.4%。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供试作物为樱桃树,品种为红灯,防治对象为梨小食心虫。
1.2 试验材料梨小食心虫迷向丝和梨小食心虫迷婚器,均由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持效期为6个月。
梨小食心虫迷婚器释放方法是通过机器定时释放;梨小食心虫迷向丝释放方法是通过缓释型塑料管长时间释放。
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功夫),由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
1.3 方法处理1:2022年5月6日在果园开始挂迷向丝,小区面积20亩。
选树冠范围内的1/3 ~2/3高度处,在分枝上拧挂迷向丝,每种迷向丝每亩拧挂50根。
迷向丝持效期可达6个月,试验期间无需更换(图1-左)。
处理2:2022年5月6日在果园中放置超强迷婚剂释放系统,小区面积20亩。
以每 3 亩一套的密度,均匀摆放(图1-右)。
处理3:2022年5月28日、6月18日、7月4日、7月25日使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3000倍液防治梨小食心虫;小区面积20亩,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间设保护行。
处理4:空白处理区,试验期间不进行梨小食心虫防治,小区面积20亩。
1.4 试验调查1.4.1 调查时间和方法迷向效果调查:从5月31日至7月12日,每7天调查1次性诱捕器内梨小食心虫数量,记录后并清除诱集的昆虫。
光周期和光强对梨小食心虫求偶行为和生殖力的影响

光周期和光强对梨小食心虫求偶行为和生殖力的影响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Busck),属鳞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Tortricidae)。
除西藏、新疆未见报道外,在我国广泛分布,也是世界性蛀果害虫。
梨小食心虫为弱光性昆虫,时辰节律显示对光敏感,是影响行为和种群的重要生态因子。
本文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和光强对成虫期和蛹期作用后,梨小食心虫求偶行为、交配力、生殖力和雌雄虫寿命等的影响。
其中设置了光周期13个(L:D=0:24; L:D=2:22; L:D=4:20; L:D=6:18; L:D= 8:16; L:D=10:14; L:D=12:12; L:D=14:10; L:D=16:8; L:D=18:6; L:D=20:4; L:D=22:2; L:D=24:0,对照光周期为L: D=15: 9);光强5个(50 lux、100 lux、300 lux、400 lux、 5001ux,对照光强为2001ux),主要结果如下: 光周期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影响: L: D=12: 12时对求偶行为影响最大,长光周期交尾主要发生在光期,短光周期交尾主要发生在暗期;不同光周期成虫产卵量差异极显著,L: D=14: 10时,平均产卵量最高,为89粒,但其孵化率差异不显著;不同光周期处理后成虫种群动态不同,L: D=14: 10,对后代种群发展有利。
光周期对梨小食心虫蛹的影响: 不同光周期处理的蛹的羽化时间差异显著,蛹期接受不同光周期刺激对梨小食心虫求偶行为以及交尾不利;短光周期交尾主要发生在暗期,长光周期交尾主要发生在光期: 不同光周期处理蛹羽化后产卵量差异不显著;雌虫平均寿命低于雄虫寿命;不同光周期处理蛹对于种群发展是不利的,全暗和L:D=12: 12影响最大。
光强对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影响: 光强为501ux求偶行为完整,3001ux时求偶持续时间最长;光强对成虫产卵、孵化率以及雌雄虫寿命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光强处理成虫对种群发展是不利的。
光周期和光照强度对梨小食心虫产卵节律的影响

光周期和光照强度对梨小食心虫产卵节律的影响光周期和光照强度对梨小食心虫产卵节律的影响摘要:梨小食心虫(Cacopsylla chinensis)是梨树上的一个重要害虫,其卵是冬季梨树的主要来源。
本研究旨在探究光周期和光照强度对梨小食心虫的产卵节律的影响。
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24小时光周期下,梨小食心虫的产卵峰值在白天出现,而在16小时光周期下,产卵峰值则在夜间出现。
此外,高光照强度下梨小食心虫的产卵量会显著增加,而低光照强度则对产卵量没有显著影响。
本研究为研究梨小食心虫的繁殖生态学特征提供了参考依据,对梨树的害虫控制和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光周期、光照强度、梨小食心虫、产卵节律、繁殖生态学1.引言梨小食心虫是梨树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其从11月至翌年4月是冬季梨树的主要来源。
因此,研究其繁殖生态学特征对梨树的害虫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光周期和光照强度是影响昆虫生理生态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光周期和光照强度对其他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生态等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对于梨小食心虫的繁殖生态学特征,尤其是光周期和光照强度对其生态特征的影响尚未有完整的报道。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光周期和光照强度对梨小食心虫的产卵节律的影响。
2.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昆虫:梨小食心虫2.2 光周期和光照强度设置:分别设置24小时和16小时两种光周期,以及3000 lux和1000 lux两种光照强度2.3 实验设计:将梨小食心虫放置在不同的光周期和光照强度下进行交配,然后将其放入含有梨树树汁的试管,记录24小时内的产卵情况,每组实验重复3次2.4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包括方差分析和t检验等方法3.结果与分析3.1 光周期对梨小食心虫的产卵节律的影响在24小时光周期下,梨小食心虫的产卵峰值在白天出现,而在16小时光周期下,产卵峰值则在夜间出现。
其中,在24小时光周期下,梨小食心虫的产卵峰值出现在12:00-14:00,产卵量为28.6±4.8个/24小时;而在16小时光周期下,梨小食心虫的产卵峰值出现在22:00-24:00,产卵量为34.2±6.1个/24小时。
不同诱源对梨小食心虫引诱效果的研究

不同诱源对梨小食心虫引诱效果的研究赵利鼎;李先伟;李纪刚;任文俊;孟豪;李亮;马瑞燕【摘要】采用多种引诱剂对桃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性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优于糖醋酒液、果汁、频振灯和黑光灯.比较5个厂家性诱芯结果表明,E厂家诱芯诱捕效果最好,日诱捕量可达(172.3±10.2)头;B,C,D厂家诱芯差异不显著,且B厂家诱芯稳定性较差;A厂家诱芯诱捕效果最差.2枚诱芯诱捕量强于1枚诱芯,是1枚诱芯的1.98倍.并讨论了几种诱源的诱效原因及其应用潜力.【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38)005【总页数】4页(P51-54)【关键词】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源;诱捕【作者】赵利鼎;李先伟;李纪刚;任文俊;孟豪;李亮;马瑞燕【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谷0308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04梨小食心虫(Gapholithamolesta(Busck))是为害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又称东方蛀果蛾、桃折梢虫,简称“梨小”,是世界性的主要蛀果害虫之一。
它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澳洲,在我国分布也较广泛,北起黑龙江,南到福建、云南等地均有发生,可为害苹果、梨、山楂、桃、李、杏、樱桃等多种果树[1]。
在华北地区梨小食心虫1年可发生3~4代[2],有转主寄生的为害习性,第1,2代幼虫主要为害新梢,第3,4代幼虫主要为害梨果[3]。
当其蛀害新梢时,蛀入孔处流树胶,孔外有虫粪,被蛀部分逐渐凋萎、下垂,最后枯死;它还可转梢为害,若防治不当,其为害嫩梢可达30%~40%[4]。
桃园梨小食心虫的趋光性初探

以看出在趋光性 昆虫 中,尤其在鳞翅
目农 业 害 虫生 态 研 究 中 ,有 较 为 广 阔 的前 景 , 于此 , 实 验 在 田间 对 梨 小 基 本
头 。 对黄 色 L D 灯 的 趋 性 最 弱 ,仅 为 E
03±03头 , 色与黄 色之 间差异显著 。 . . 紫 在 田间两种灯的 消长动 态研 究 中发现 , 各 色彩 灯的诱 虫趋 势 与彩 灯诱 虫总量 趋势基本 一致 , 与性诱芯趋 势基本一 也
作者 简介 田奥 ,1 8 _ ,女 , ( 9 9 _) 汉
色, 蓝色 , 紫色 , 白色。每种颜色由 3 个 灯珠并排插在专用灯座上 ,固定于普 通罐头瓶盖上 , 背面为电池装置。 对照 性诱芯为中科院动物所制 ,诱虫盆为 口径 2 5 m的塑料盆 , c 以及铁丝若干 。
12 试 验 方法 -
1 材 料 与方 法
11 实验材 料 .
梨 小食 心 虫
趋 光 性 L D 灯 E
代主要危 害桃稍 , 34代 主要 危害 第 ~ 梨果 , 山西 省一年 发 生 4代 , 世代 重
叠 , 梢 、 果 危 害 为 主 , 报 和 防 治 蛀 蛀 预
困难 。
诱虫灯分为彩灯 和 自制 L D灯 。 E
梨 小 食 心 虫 G ahlh o s r oia m l t p t ea
摘 要 在 桃 园利 用不 同颜 色彩 灯 、
近紫 光 区 30 m 有 明显 趋 性 ,大 草蛉 6n 对 一 定 强 度 的 白光 有趋 性 ,玉 米 螟 雌
( uc ) 鳞 翅 目 , 叶 蛾 科 , 名 东 B sk 属 卷 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