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小食心虫高效诱芯使用说明
梨小食心虫及其防治

梨小食心虫:在秋季果园中,我们常会看到一些梨果实被害虫专蛀,这就是梨小食心虫。
在梨树上是一种果实害虫,梨食心虫以幼虫在树体的老俏皮下面作茧过冬,梨树开花前半个月开始化蛹,当梨树开花时,便大量羽化成虫。
虽然叫梨小食心虫,但是一年中他们大部分时间却是在桃树上度过的。
梨小食心虫在一年中可以发生很多代,在各地发生的时代不一样,在华南一年发生6-7代。
当春天羽化成虫之后,便纷纷飞到桃树上产卵,幼虫孵出后专蛀桃稍,因而又叫截梢虫。
第一代梨小食心虫几乎全在桃树上生长,第二代大部分也危害桃梢,少部分专蛀桃果和梨果。
这两代造成的经济损失虽然不大,但由于发生的比较整齐,防治页比较容易,所以是全年防治的重要时期。
第三代的卵大概发生在7月中旬和8月上旬,这一代大部分危害梨和桃果,少数个体专蛀桃梢。
第四代的卵发生在8月的中下旬,这一代几乎全在果实上生活。
第三和第四代梨小食心虫是造成损失的主要世代,但由于虫太混杂,防治起来比较困难。
梨小食心虫除了专蛀桃梢外,也专蛀杏、李子和樱桃树的新梢。
单植梨区发生轻,梨树与以上核果类果树混杂一起种,发生较重。
采取以下三种方法:第一,人工防治,当田间出现被害梢后,马上逐一剪除那些叶片还没有干枯的新梢,通过剪除被害桃梢,完全可以控制一二代梨小食心虫的发生。
第二种方法是田间释放赤眼蜂,在越冬代和第一代成虫发生期,逐日田间查卵。
当发现虫卵后马上释放赤眼蜂,一次放蜂3-5万头/每亩,每一代放蜂2-3次,间隔五天。
如果蜂群健壮,方法得当,可以到达90%以上的防治效果。
第三,如果没有采取以上两种方法,就要在卵孵化初期喷药防治,使用的药剂有,5%高效氯氰菊酯或10%氯氢菊酯乳油15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15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1500倍液。
天气渐渐的热了,党小麦逐渐由绿变黄时,就要考虑梨木虱是否要进行防治了,春季的时候也介绍了梨木虱最关键的是要做好早春防治,其次,必须成片连治。
否则,梨木虱到处迁飞,造成防治失败。
桃树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与防治

现代园艺2014年第2期桃树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潘翠丽,武志坚(河北深州市林业局果树技术站053800)银灯、黑光灯对成虫有诱杀作用,梨小诱芯对该虫防效突出。
3防治要点根据梨小食心虫活动习性,防治上除树干束草诱虫和冬季刮皮灭虫,以消灭越冬幼虫外,应抓好如下技术措施:3.1注意合理建园建园时树种要单一,避免多树种混栽一园,防止为害虫繁衍生息创造了优越条件而加重为害。
3.2及时剪除虫梢一旦发现果园新梢尖端叶片变色萎蔫时应立即剪去新梢,深埋处理,力争把幼虫消灭在转梢为害前。
3.3掌握施药适期一般前期虫口较大时,应及时施药护梢。
果实采收前40~60天左右正是幼虫蛀果为害期,也是施药保果的关键时机。
3.4选喷有效药剂防治梨小的有效药剂如桃小一次净乳油1500倍液、2.5%功夫菊醋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4000~5000倍液,于梨小成虫高峰过后3~5天喷1次,即可控制梨小危害。
3.5用性诱剂杀虫果园可悬挂梨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杀雄蛾,一般667m 2悬挂诱芯8~10粒即可控制危害。
3.6利用灯光诱杀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可设置黑光灯、水银灯等诱捕成虫。
河北省深州市生产著名的特产———深州蜜桃,早中晚成熟的鲜桃面积1.0万hm 2。
生产中危害最大的是梨小食心虫,它分布范围广,寄主种类多,危害性大。
河北省各果区均有发生,春、夏季节主要为害果树嫩梢,秋后主要为害果树的果实。
它不仅影响树冠的扩大和成形,而且严重降低了果品质量和产量。
1危害症状梨小为害新梢时,多从新梢顶端叶片的叶柄基部蛀入髓部,由上向下蛀食,蛀孔外有虫粪排出和树胶流出,被害嫩梢的叶片逐渐凋萎下垂,最后枯死,果农称之为折梢虫,一头幼虫一般可蛀害3~4个新梢,严重时大量新梢凋萎下垂。
为害果实时,幼虫蛀入果肉纵横蛀食,常使果肉变质腐败、不堪食用。
早期为害的入果孔较大,有虫粪排出,孔口周围变黑腐烂、凹陷,故又称“黑膏药”。
后期为害的入果孔很小,孔口周围仍呈绿色,幼虫直向果心蛀食果肉和种子,果面不凹陷变形。
梨小食心虫防治技术

梨小食心虫防治技术梨小食心虫简称“梨小”,是梨的主要害虫之一,除为害梨之外,还为害苹果、桃、李、杏、樱桃、山楂、枣、海棠、木瓜和枇杷等,是多食性害虫。
其幼虫危害隐蔽,一旦蛀人,药物难以触及,给防治造成一定难度。
廊坊市处在一个气候分隔带上,从北三县到大城、文安南北气候差异较大。
该害虫在各地发生的时期不一,因此在防治上无统一的关键时期,而盲目用药会导致喷药次数增加和使用浓度加大,不但污染环境,还导致该虫抗药性增加,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数量与气候因子有关,凡雨水多、湿度大的年份,有利于梨小成虫繁殖,发生程度重;干旱年份,则发生轻。
不同年份,梨小食心虫发生的始末期也不一样。
经多年观察,总结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发现梨小食心虫全年出现5个高峰期,分别在4月中旬、5月底~6月上旬、6月底~7月上旬、7月底~8月初和8月底~9月初。
前期以4月中旬越冬代峰值高且整齐,第1代和第2代峰值不太明显。
这与该虫有转移寄主的危害习性有关。
前期梨果小,石细胞多,果实较硬,不适于幼虫蛀食,该虫在其他种类果园危害;后期梨果日渐成熟,果肉松软,易于蛀食,则转到梨上危害,幼虫老熟后在梨园越冬,致使前期越冬代成虫峰值高,而全年以7月底~ 8月初和8月底~9月初峰值较高。
梨小食心虫在梨果上着卵是从6月底、7月上旬开始,到采收时仍有卵发生。
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各代卵的发生高峰期和幼虫初孵期,可用48%乐斯本乳油2000~2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甲维盐2000~2500倍液进行防治。
对梨小食心虫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该虫具有转主危害的习性,所以在建园时应尽可能地避免桃、李、杏、枇杷混植。
农业防治采取的措施有:幼虫脱果前在树干绑草把,诱杀老熟幼虫;果树发芽前刮除老翘皮,集中处理;及时剪除被害梢并烧毁;捡拾落地虫果并深埋。
生物防治上采取的措施有:应用糖醋液诱杀成虫;利用性信息素引诱雄蛾和干扰交配;利用天敌(赤眼峰、小茧峰);果园内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怎样识别与防治梨大食心虫与梨小食心虫

怎样识别与防治梨大食心虫与梨小食心虫作者:焦瑞莲来源:《果农之友》2011年第06期1 梨小食心虫1.1 危害状梨小幼虫从梨萼、梗洼处蛀人,直达果心,果实受害初在果面现一黑点,后蛀孔四周变黑腐烂,形成黑疤,疤上仅有1小孔,但无虫粪,果内有大量虫粪。
1.2 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3-4代,第1、2代幼虫主要危害桃梢,第3、4代幼虫主要危害梨果。
均以老熟幼虫在枝干裂皮缝隙、树洞和主干根颈周围的土中结茧越冬,越冬代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第1代5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2代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3代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4代8月下旬至9月中旬。
1.3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
合理配置树种,建园时避免与桃、梨、李、杏混栽;②清除越冬虫源:冬、春季果树发芽前刮除粗皮、翘皮,扫净落叶集中烧毁。
同时挖树盘翻压土,消灭越冬虫源。
③春夏季及时剪除桃树被蛀梢端萎蔫而未变枯的树梢。
④诱杀成虫:利用梨小食心虫性外激素诱芯诱杀成虫:每667平方米挂性诱剂3-5个,40天左右换1次。
性诱剂悬挂高度1.5米,可用大口塑料杯,杯口越大诱虫量越多,杯里加水,水至杯口的距离2厘米,水内放少量洗衣粉,诱芯距水的距离0.5米,杯内水分蒸发后应随时加水。
⑤及时彻底摘除虫梢、虫果深埋。
⑥糖醋液、黑光灯诱杀糖醋液的配比为:糖5份、醋20份、酒3份、水80份。
在成虫发生期诱杀成虫。
⑦释放赤眼蜂:于2、3代成虫产卵期各放蜂4次,第4代再放蜂2次,每次每667平方米放蜂量2.1万头。
⑧药剂防治:30%桃小灵1500-2000倍液,20%速灭杀丁1000-1500倍液,2.5%功夫菊酯1500-2000倍液,1.8%阿维虫清2500-3000倍液,25%灭幼脲3号2000-2500倍液等药剂。
一般根据虫情,树上交替施药2-3次,间隔10-15天。
⑨提倡果实套塑料薄膜袋,防效明显。
2 梨大食心虫2.1 危害状以幼虫蛀食芽、花簇、叶簇和果实,危害时从芽基部蛀入,造成芽枯死。
梨园放置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诱集效果

果农之友2022.2科学试验梨小食心虫(图1)是梨树主要害虫之一,在果实生长后期蛀食梨果,目前生产上主要以果实套袋阻断梨小食心虫的蛀入。
但是套袋的梨果风味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果肉不脆,不能适应消费者对高品质梨果的需求。
未套袋的果实,梨小将卵产在近成熟的梨果果面上,待其孵化后蛀入果实内部,蛀食果实,还会引起果实腐烂,假如不加以防治,危害率30%以上,严重年份危害率高达80%,对梨树生产造成毁灭性的灾害。
梨小食心虫在河北中南部地区一年5代,防治关键期是成虫盛期及卵孵化盛期,果园放置梨小诱捕器的目的一是搞好虫情测报,适时用药防治;二是梨园覆盖防虫网,网内放置数量较大的诱捕器,诱杀梨小,达到绿色零农药防治的目标(图2)。
为了更好地了解梨小诱捕器不同悬挂高度的诱集效果(图3),2019年在梨小食心虫发生季节,在果园内设置了不同悬挂高度的诱捕器,进行观测。
1材料与方法1.1基本情况试验园设在辛集市田家庄乡耿庄梨园,品种黄冠,树龄为盛果期,树冠高度3.5米左右,梨园管理水平中等,试验中仍为常规管理。
试验用梨小性诱剂芯在网上购买,厂家为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粘虫板在网上购买,生产厂家不详。
梨园放置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的诱集效果李腾(河北省辛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北辛集052360)摘要:梨小食心虫是梨树主要害虫之一,梨园放置梨小食心虫诱捕器一是做虫情测报用,为喷药放置找出关键期,减少喷药次数;二是果园放置数量较多的诱捕器,直接诱杀梨小食心虫雄虫,达到零农药绿色防治的目的。
关键词:梨小食心虫;诱芯;诱捕器;悬挂高度作者简介:李腾(1986年7月—),男,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研究方向为各种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新的科学技术。
电话:177****6805,E-mail :********************图1诱捕的梨小食心虫图2接近1米处至2.5米,均匀分布四个诱捕器图3诱捕器的诱捕效果06果农之友2022.2科学试验梨小性诱芯大小似烟头,里面有梨小食心虫的雌性激素,可引诱雄虫前来,飞来的雄虫被粘虫板粘住致死,使雌虫与雄虫失去交配机会,雌性梨小食心虫产卵后不能孵化。
梨小食心虫的生活习性及防治.doc

梨小食心虫的生活习性及防治作者:黄永丰来源:《农家科技》2012年第03期一、生活习性1梨小食心虫可危害多种果树。
在砀山主要危害桃、梨,还可危害李子、杏、苹果等。
桃、梨混栽或邻近栽培的果园,能在梨小食心虫的全年生长繁育中提供合适的食料,这种果园往往危害严重。
2雨量多、空气湿度大有利该虫发生。
梨小食心虫交尾产卵需要较高湿度。
据专家调查,多雨年份相对湿度90%时成虫交配率62%,每头雌虫产卵24粒。
干旱年份相对湿度50%时成虫交配率48%,每头雌虫产卵5粒。
3成虫有趋性。
雌雄虫均喜食糖醋液,雄虫对梨小性诱剂有强烈的趋性。
据此可进行虫情测报和诱杀成虫。
4幼虫喜钻嫩梢和近成熟的果实。
幼虫在钻蛀桃梢时,一般从梢端第2—3片叶的基部蛀入梢中,在梢内先向下取食,碰到硬化部分再向上爬出蛀食其他新梢,一头幼虫能为害2—3个新梢。
蛀果时喜欢近成熟果实,多在萼洼、梗洼和两果相贴处蛀入。
5越冬场所。
老熟幼虫以在枝、干、根、茎、粗皮裂缝里越冬为主,也可在树下落叶、杂草、土里结茧越冬,翌年春天化蛹羽化出成虫。
二、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①避免桃、梨混栽和临近栽培。
②刮除老翘皮和清扫落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虫源。
③及时彻底摘除虫梢、虫果深埋。
2利用性诱剂诱杀成虫。
每亩挂性诱剂3—5个,40天左右换一次。
性诱剂悬挂高度1.5米,可用大口塑料杯,杯口越大诱虫量越多,杯里加水,水至杯口的距离为2厘米,水内放少量洗衣粉,诱芯距水的距离0.5米。
杯内水分蒸发后应随时加水。
一个诱捕杯内可诱杀成虫100—200头,大大减少了危害。
3苈剂防治。
准确预测预报。
如性诱捕器捕捉的成虫大量增加,证明羽化高峰期到来,至诱捕数大量减少时证明高峰期已过,一般羽化高峰期3—4天,喷药应在羽化高峰期进行。
可用48%乐斯本和毒死蜱15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防治。
羽化高峰期过后,7天左右为幼虫孵化高峰期,是消灭幼虫的关键时期,可用25%灭幼脲3号1000倍或20%杀铃脲1500倍。
无公害果园防治梨小食心虫技术

无公害果园防治梨小食心虫技术梨小食心虫又叫桃折梢虫,简称梨小,是一种常见的杂食性害虫,可危害梨、桃、李、杏、樱桃等多种果树,在各水果产区普遍发生。
特别是在多种果树混栽区发生较重,外界条件适宜时,很易造成流行危害。
一、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梨小食心虫是鳞翅目小型昆虫,成虫灰褐色,体长6-8毫米,翅展10-12毫米,幼虫淡红色,老熟后长10-13毫米,该虫每年发生2-3代。
以老熟幼虫在果树粗翘皮缝、树下土缝、落叶杂草等处作冬茧越冬,第二年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越冬成虫羽化。
羽化后白天潜伏,傍晚活动,交尾产卵,在6月份以前的第一、二代,主要危害桃、杏、李、樱桃等的新梢或根蘖、砧木及幼苗,尤其对桃树的趋性很强;一虫转害多梢,7月份以后才转害果实,因此早熟品种常可避过其危害。
梨小食心虫成虫羽化、活动、交尾、产卵以及卵的孵化等对气候条件有一定要求,大风、下雨等天气不利于成虫的活动。
成虫羽化、产卵和卵的孵化均要求一定的湿度,在南方上半年雨水充足,空气湿润有利于该虫的繁殖,而到了伏旱季节、长期的干旱会严重控制梨小种群的扩大。
梨小食心虫对糖醋液有一定的趋性,人工合成的性诱剂对梨小的雄虫有强烈引诱作用,可用于测报和防治。
梨小食心虫的天敌主要有松毛虫赤眼蜂。
二、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对梨小食心虫应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这些方法可总结为以下8个字:挖:即冬前翻挖树盘,将在土中越冬的幼虫翻在地表,让鸟雀啄食或被霜雪低温冻伤。
刮:对树龄较大的果树于冬前刮粗翘皮,集中烧掉,消灭在树皮下越冬的幼虫。
诱:在生长季节利用糖醋液或人工合成性诱剂诱杀成虫,或干扰其交配繁殖活动;糖醋液的配制方法为糖50克、酒50克、醋100克、水800克,加入少量洗衣粉,每亩挂5-6碗,兼有测报作用。
剪:4-6月份剪除桃、李、杏、樱桃等被害新梢,并集中烧掉。
摘:使用药剂进行防治,由于梨小是蛀果性害虫,幼虫孵化后不久即蛀入果内窜食,这时用药很难奏效,即使奏效,也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而目前真正对卵有效的药剂极少,因此用药主要是防治成虫。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梨小食心虫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害虫,主要危害梨树、苹果树等果树,给果树的生长和果实的品质带来不良影响。
对梨小食心虫的安全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梨小食心虫的生活习性、防治方法和安全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梨小食心虫的生活习性梨小食心虫主要发生在梨树幼嫩枝上,成虫以幼嫩嫩叶和嫩芽为食,卵产在幼嫩叶片上,卵孵化后,幼虫侵入嫩叶和嫩芽内部取食,逐渐使叶片和芽部枯黄死亡。
成虫多在晚上或阴雨天出动,来回乱飞,卵产于叶片、芽部上,每天数十次至一百次,每次飞行十数至数十秒不等,约于傍晚安息。
春末至初夏是其严重发生的季节,会使梨树的新梢害叶,导致梨树生长受阻,果实品质低下。
二、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是引进天敌,例如瓢虫等天敌能有效地捕食梨小食心虫,对其进行生物防治。
同时可以培育梨小食心虫的天敌,增加天敌数量,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2.化学防治:在梨小食心虫发生初期,可以选择使用低毒性、高效性的杀虫剂进行喷施。
常用的杀虫剂有敌敌畏、乐果等,可以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3.物理防治:定期对梨树进行修剪和整枝,及时将寄生梨小食心虫的叶子和枝条剪除,有效地减少梨小食心虫的数量,阻断其传播途径。
4.农业防治:加强对梨树的施肥和修剪管理,提高梨树的抗病能力,增强梨树的自我防御能力,减少梨小食心虫的发生。
5.化学调节: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树形修剪剂等,在维持梨树树冠形态的减少梨小食心虫在梨树上的寄主。
1.选择绿色防治产品:在进行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时,要选择低毒、无残留的防治产品,确保果实的安全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2.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使用化学防治产品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产品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不可过量使用,以免对环境和果园内生态造成破坏。
3.选择无公害防治产品:当前,市场上已经有了一些无公害的农药品种,可以有效地控制梨小食心虫,不会对果树和人体造成伤害。
4.加强环境管理:加强果园内的环境管理,保持果园内的生态平衡,增加果园的生物多样性,增加天敌数量,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编号:G013
梨小食心虫高效诱芯使用说明
【产品特点】专一性强无毒无害操作简便测防皆可高效经济
【防治对象】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别名:梨小蛀果蛾、东方果蠹蛾、梨
姬食心虫、桃折梢虫、小食心虫、桃折心虫。
主要危害梨树、苹果、桃树、杏树、李子等。
【生物学习性】成虫体长5~7 mm,翅展9~15 mm,全身灰褐色,无光泽,前翅前缘有10
组白色短针纹,在翅的中部有1小白点,近外缘处有10个小黑斑点。
雌蛾尾端有环状鳞片,
雄蛾比雌蛾略小。
在河北、山东等地一年发生3~4代;河南、安徽、陕西等地一年发生4~5
代;四川发生5~6代;江西和广西可以发生6~7代。
无论一年发生几代,均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翘皮下、粗皮裂缝和树干绑缚物等处做一薄层白茧越冬。
梨树上的梨小食心虫,还可以在根颈部周围的土中和杂草、落叶下越冬。
全年各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在河南睢宁地区,越冬代为4月中旬,第一代5月下旬,第二代6月底至7月初,第三代7月下旬,第四代8月下旬;在四川蓬溪地区,越冬代3月底,第一代5月中旬初,第二代6月中下旬,第三代7月底至8月初,第四代8月底至9月初,第五代不明显。
成虫在傍晚活动,交尾,产卵。
【主要成分】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和高效成分
【缓释载体】橡胶塞
【配套诱捕器】三角型(诱捕器)粘虫板、小船型(诱捕器)粘虫板、昆虫信息素水盆型诱捕器、昆虫信息素夜蛾类诱捕器
【作用机理】雌性梨小食心虫成虫释放性信息素,雄虫可沿着性信息素气味寻找到雌虫,交配产卵,繁衍后代。
梨小食心虫高效诱芯就是依据这一原理制成的仿生产品,模拟雌性梨小食心虫成虫释放的性信息素,再加上高效成分,吸引更多的雄虫前来“亲密赴会”,结合配套诱捕器捕获诱集来的雄虫,减少雌虫交配繁殖的机会,从而降低下一代的发生量,保护寄主免受虫害。
【使用技术】在梨小食心虫防治区域内,成虫扬飞前,将本产品及配套诱捕器棋盘式悬挂于果树阴面通风处的树干上,悬挂高度约在树冠中下部。
通常情况下,一个月左右更换一次诱芯。
【用量】监测:1套/亩,即每隔25米左右悬挂一套;防治:3~5套/亩,即每隔12~15米悬挂一套。
【环境毒理学】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是对梨小食心虫雄成虫有专一性的天然昆虫信息素,保护天敌,恢复生态,对环境无不利影响、人畜无毒副作用。
注意事项:
1.本产品使用前应在冰箱中冷藏保存,保质期18个月,一旦打开包装,应尽快使用,未用完的诱芯应密封冷藏保存,不易长期存放;
2.昆虫触角具有较灵敏的嗅觉系统,所以诱芯使用前后要洗手,以免污染诱芯,在诱芯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避免交叉污染;
3.本产品引诱的是雄成虫,所以诱捕应在成虫期前开始设置;
4.本产品使用完后,请将其放入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