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小食心虫的防治.
梨小食心虫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防治方法梨小食心虫是一种常见的梨树害虫,其幼虫会侵入梨果内部,破坏果肉,导致果实变质,严重影响梨果的品质和产量。
为了有效防治梨小食心虫,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清理梨园周围的杂草和落叶。
梨小食心虫常常隐藏在杂草和落叶中越冬,因此清理梨园周围的杂草和落叶可以减少虫源。
2. 栽种虫害抵抗力强的梨树品种。
选择虫害抵抗力强的梨树品种可以降低梨小食心虫的危害。
一些具有抗虫特性的梨树品种包括“黄冠梨”、“玉露梨”等。
3. 定期修剪梨树。
定期修剪梨树可以提高树冠通风透光性,减少虫害的发生。
修剪时要注意及时清除虫害的枝条和受伤枝条,以防虫害传播。
4. 使用生物防治方法。
可以使用一些对梨小食心虫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物防治剂,如苏云金杆菌、绿僵菌等。
这些生物防治剂可以通过喷洒或施肥的方式应用在梨树上,起到防治梨小食心虫的作用。
5. 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
梨小食心虫往往与其他病虫害共同存在,因此要进行全面的病虫害防治。
可以根据梨树生长季节和虫害发生的特点,合理使用农药进行喷洒,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6. 引进天敌。
可以引进一些对梨小食心虫具有天敌作用的昆虫,如瓢虫、寄生蜂等。
这些天敌可以帮助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
7. 增强梨树的抗病能力。
可以通过科学施肥、合理浇水等措施,增强梨树的抗病能力,降低梨小食心虫的危害。
8. 定期检查和监测。
定期检查梨树的病虫害情况,及时发现梨小食心虫的踪迹,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以利用黄色粘板和性信息素诱虫剂等工具进行监测,以了解梨小食心虫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防治梨小食心虫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清理环境、栽种抗虫品种、修剪梨树、使用生物防治剂、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引进天敌、增强梨树的抗病能力以及定期检查和监测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危害,保证梨果的品质和产量。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梨小食心虫俗称“梨小”,又称东方蛀果蛾、桃折心虫,属于鳞翅目卷叶蛾科。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的危害症状梨小食心虫为害果树嫩梢时,中午新梢顶部出现萎蔫,仔细观察在叶柄基部有虫粪,过几天后新梢顶部干枯死亡,对樱桃树、桃树的幼树生长扩冠影响很大。
为害果实时,幼虫多从梗凹、两果相接处蛀入,蛀入后先在果皮下取食,排出的虫粪比桃蛀螟的细,虫体较大后再蛀入果心,当果实近成熟时,幼虫多直接蛀达果心,果面不易发现蛀孔。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每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的老翘皮下做茧越冬,少数在树冠下土壤中越冬。
黄河故道地区3月份化蛹,4月中旬为羽化高峰期,第一至第二代发生高峰间隔45天左右,第二至第三代发生高峰间隔约35天,以后基本每月1代。
前期卵多产在新梢顶端以下第五、第六片叶的背面,卵孵化后幼虫从叶柄基部蛀入嫩梢,蛀孔处有虫粪,待梢枯黄流胶时,虫已转梢。
幼虫为害果实多从两果相接处蛀入,也有部分从果柄处蛀入,前期小幼虫先在果皮下蛀食,并排除虫粪,幼虫稍大后再蛀入果心,果实近熟时幼虫可直接蛀入果心。
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尽量避免桃、梨混栽,防止造成适宜的繁殖条件。
(1)诱集成虫:在前期可用性诱剂加糖醋液诱杀成虫,也可用性诱剂加农药制成诱杀器,每公顷225个左右控制为害。
(2)喷药防治:用性诱剂诱捕器测报成虫发生高峰期,按1个/公顷诱捕器测报,当平均每天诱蛾达50头/碗左右时,每3天查1次卵,卵梢率达1%时开始喷药,可用20%杀灭菊酯乳油2 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1 000- 1 500倍液喷雾。
(3)综合防治:需要结合防治红蜘蛛时,可用20%灭扫利乳油或2.5%功夫乳油2 500倍液喷雾。
梨小食心虫的危害及综合防治

果农之友2019.10绿色植保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
又称东方蛀果蛾、桃折心虫、桃折梢虫,简称“梨小”,俗称“打梢虫”。
是最常见的一种食心虫,以危害桃、梨为主,还可危害杏、李、樱桃、苹果、杨梅、枇杷等多种果树,以幼虫蛀食危害果树新梢和果实,导致顶梢枯萎、果实腐烂脱落,严重影响果树生长和果品产量。
1危害特点1.1新梢受害春夏季发生的幼虫主要蛀食嫩梢,蛀入孔先出现流胶,并有虫粪排出,而后新梢顶端开始萎蔫下垂,后期干枯折断,俗称“折梢”(图1、图2)。
幼虫在新梢顶端2~3片嫩叶基部叶腋处蛀入新梢髓部危害,由上向下蛀食2~3节,每头幼虫可食害3~4个新梢,有转梢危害特性,严重时许多新梢被害。
1.2果实受害夏秋季发生的幼虫主要蛀食果实。
幼虫危害果实(图3)多从萼洼、梗洼和果与果及叶果相贴处蛀入,蛀果孔很小,多不明显,周围微凹陷。
早期被害果面有较细虫粪排出,周围易变黑。
晚期被害果外多无虫粪,后期幼虫蛀果后直达果核周围危害,将虫粪排于其中,形成“豆沙馅”,不能食用。
被害果易脱落。
幼虫脱果后,脱果孔处可导致果实腐烂。
危害梨果时,在高温环境下蛀孔周围常变黑腐烂并逐渐扩大,俗称“黑膏药”。
果面脱果孔较大。
2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在北方果区1年发生3~4代、黄淮海地区4~6代、长三角地区1年发生5代、华南6~7代。
以老熟幼虫在梨树和桃树的树皮裂缝中、根颈部、剪锯口及土壤中结茧越冬。
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上旬达羽化盛期,出现成虫高峰。
第一代成虫发生期在5月底初见,盛期为6月上旬。
第二代成虫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出现,8月下旬是梨小食心虫危害梨果最重的时期。
第三代成虫约在8月中旬至9月下旬出现,幼虫危害一段时间后滞育越冬。
第一代、第二代幼虫主要危害桃、杏、李、樱桃等果树的新梢、根蘖、砧木及幼苗,特别是对桃树的趋性很强,桃梢梨小食心虫的危害及综合防治王长波1,张有民2,王迪轩3(1沅江市黄茅洲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湖南沅江413116;2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农业农村局湖南益阳413001;3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农村局湖南益阳413002)图1梨小食心虫危害梨树嫩梢状图2梨小食心虫危害桃树嫩梢状图3梨小食心虫危害梨果实状26绿色植保受害最重,7月以后的第三代、第四代幼虫主要危害果实。
13-14梨小食心虫的防治

又叫桃折心虫,俗称蛀虫,“黑膏 药”,简称梨小。
梨小(第13课时)
• (一)为害特征
• 寄主为害苹果、梨和桃树的新梢,还危害李、杏、梅、 樱桃、木瓜等。幼虫为害果多从萼、梗洼处蛀入,早期 被害果蛀孔外有虫粪排出,晚期被害多无虫粪。幼虫蛀 入直达果心,高湿情况下蛀孔周围常变黑腐烂渐扩大, 俗称"黑膏药"。苹果蛀孔周围不变黑。李幼果被害易脱 落,李果稍大受害不脱落,蛀食桃李杏多为害果核附近 果肉。一代、二代幼虫危害樱桃、桃树嫩梢多从上部叶 柄基部蛀入髓部,向下蛀至木质化处便转移,蛀孔流胶 并有虫粪,被害嫩梢渐枯萎,俗称"折梢"。 • 1.蛀梢:苹果、桃、李等嫩梢,蛀孔外有流胶并有虫粪。 • 2.蛀果:幼虫一般从梨萼、梗洼处蛀入,蛀孔周围变黑 腐烂,俗称“黑膏药”。
(四)综合防治
• 3.早春防治 • ①早春果树发芽前,刮除老翘皮,集中销毁。 • ②越冬幼果脱果前(8月中旬前),在树干、主 枝上绑草束、麻袋片等,诱杀脱果越冬幼虫。 • 4.诱杀成虫 • ①用糖醋液 糖:酒:醋:水=6:1:3:10 • ②性诱剂:碗口直径为16-18厘米的碗作诱捕器, 挂在离地面1.5-2米的树枝上,碗内加洗衣粉水, 将梨小食心虫诱芯悬挂在离水面1-2厘米碗上方, 每天清晨打捞诱到雄成虫,傍晚加水保持水量。 每亩地挂5-10个诱芯。
梨小
• (二)形态特征 • 1.成虫: • 灰黑色,前翅前缘有8-10组白色短斜纹, 翅中央外缘三分之一处有一个灰白色的斑。 • 2.幼虫: • 头黄褐色,前胸背板浅黄白色,体淡黄色 或粉红色,臀栉有掊-7个小刺。
梨小
• (三)发生规律及习性
• 1.发生规律 • 1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裂缝及树皮下结茧越冬。 3月份化蛹,4月中旬产卵在桃梢上。 • 1代幼虫:4/下旬–5/下旬 为害桃梢。 • 2代幼虫: 5/下旬 –6/中下旬 为害桃梢和杏、山楂果 实。 • 3代幼虫: 6/下旬 –7/中下旬 为害桃梢为主,一部分为 害早熟的梨果。盛期在7月上旬。 • 4代幼虫: 7/下旬 –8/中下旬 主要为害梨、苹果、山楂 果实。 • 5代幼虫: 9/中上旬 –10月份 主要为害果实。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梨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在种植梨树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种名为梨小食心虫的害虫。
梨小食心虫是一种昆虫,它主要以梨树的树干和枝干为食,会给梨树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防止梨小食心虫的繁殖和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我们可以选择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氯丹、乐果、马拉硫磷等。
在喷洒药剂之前,我们需要先将梨树的树皮清理干净,以便药剂能够更好地附着在梨树上。
然后,我们需要根据梨小食心虫的生命周期选择合适的喷洒时机。
一般来说,春季是梨小食心虫的繁殖季节,此时是喷洒药剂的最佳时机。
喷洒药剂的浓度和量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以确保防治效果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除了化学药剂,我们还可以使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自然界中的生物对害虫进行控制。
我们可以引入天敌如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来限制梨小食心虫的繁殖。
梨树的疏果也是一个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
将梨树上的过多果实进行清除,可以减少梨小食心虫的取食来源,进而减少害虫的数量。
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物理防治措施来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危害。
一种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是放置黄板。
将涂有黏附剂的黄色板放在梨树的树干附近,这样可以吸引梨小食心虫等害虫,然后将它们粘附在黄板上,起到降低害虫密度的作用。
我们还可以利用光源捕捉梨小食心虫。
在晚间将一盏灯泡或荧光灯放在梨树附近,害虫会被光源吸引,然后被捕捉器捕获。
我们需要注意梨树的日常管理工作,保持梨树的健康状态。
及时修剪和修整梨树的枝叶,保持梨树的通风和透光性,可以减少梨小食心虫的滋生和繁殖。
及时清理田间的杂草和落叶,避免它们成为害虫的滋生基地。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梨小食心虫是一种危害果树的害虫,它以梨树的果实为食,严重影响果实的质量和产量。
防治梨小食心虫是果农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方法,以及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防治。
一、梨小食心虫的生活习性:梨小食心虫在梨树上产卵,并在果实内取食。
成虫为黑褐色,体长约3毫米。
幼虫呈白色,长约4毫米。
梨小食心虫的寿命约为30天,一般在梨果怀形期产卵。
虫卵潜伏期为5-7天,幼虫期为12-15天。
虫害严重时,果实内会有虫泥、粪便等。
二、防治方法:1.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进行喷洒是防治梨小食心虫的常用方法。
在梨小食心虫的产卵期和幼虫期,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一般来说,各地的梨小食心虫的产卵期和幼虫期略有不同,所以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来确定喷药的时间和剂量。
2. 生物防治:使用天敌来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梨小食心虫的天敌主要有寄生蜂、瓢虫等。
可以通过培育和释放这些天敌来减少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3. 栽培管理:合理的栽培管理也是防治梨小食心虫的重要措施。
首先要保持梨园的清洁,及时清除果树周围的杂草和枯萎部位。
在果实怀形期和果实孕育期进行疏果,保持梨树上的果实数量适中,不要让果实过密。
定期进行梨小食心虫的监测,及时发现虫害情况,进行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安全防治:防治梨小食心虫时,要注意安全性。
首先要选择安全、无毒的农药进行喷洒,避免对果实和环境造成污染。
在喷洒农药时要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手套和口罩,以防止农药对身体的伤害。
要注意避免喷洒过量的农药,以避免农药的残留。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 梨小食心虫防治技术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梨小食心虫防治技
术
梨小食心虫对梨树危害非常大,我们应该及时防治,以免影响梨树成长和收获。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弄清楚梨小食心虫防治技术要点。
梨小食心虫的危害症状
属于蛀果类害虫,幼虫多从幼果萼、梗洼处蛀入,一般受害果实内有虫一头至两头,常导致幼果提早脱落。
也可危害嫩梢、嫩叶。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
北方地区梨小食心虫一般一年发生3代,越冬代成虫发生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第一代成虫发生在6月末至7月末,第二代成虫发生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
以第二代幼虫和第三代幼虫危害果实。
梨小食心虫的预防措施
(1)冬季清园时,刮除树干粗皮,可消灭皮内越冬的梨小食心虫。
(2)结合修剪,剪除梨小食心虫越冬的虫芽。
(3)田间管理过程中,发现食心虫危害果要及时摘除,带到田外深埋或烧毁。
梨小食心虫的化学药剂防治
(1)地面喷药防治:在每年的5、6月份,使用50%的辛硫磷乳油300倍液喷施树冠下面,然后浅锄入土。
(2)树上药剂防治:当卵果率达到1%或1.5%时,即要进行喷药防治。
可采用的药剂有有机磷类或菊酯类的杀虫剂,如敌杀死、溴氰
菊脂、功夫乳油等。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

梨小食心虫安全防治梨小食心虫(Cryptoblabes gnidiella)是梨树上的一种昆虫害虫,以梨果为食,给梨树生长和果实发育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梨树免受梨小食心虫的侵害,需要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梨小食心虫的生物特性,防治方法以及相关法规规定。
梨小食心虫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是梨树上最常见的害虫之一。
它的成虫体形较小,体长约为5-6毫米。
成虫的前翅呈灰褐色,并带有深褐色的斑纹。
幼虫则是白色,有一对黑色的发亮斑点。
梨小食心虫一般在3-6月份成虫为害,而幼虫则在5-7月份为害。
成虫在梨果上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则侵入果实内部,以果肉为食。
为了控制梨小食心虫的危害,农民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预防措施:及时清理梨树周围的杂草和残花残果,减少虫源的数量。
农民还可以栽种抗病虫害的梨树品种,如“苹果梨”、“金花梨”等,来降低梨小食心虫的侵害。
2. 机械措施:利用草帘、黄板等辅助工具进行监测和捕捉梨小食心虫。
在成虫活动期间,农民可以在梨树上设置黄色油板,吸引并捕捉成虫。
农民还可以将梨树周围覆盖草帘,阻止幼虫的上下迁移,减少梨树的虫害。
3. 生物控制: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梨小食心虫的数量。
一些昆虫,如寄生蜂、鸟类和蚂蚁等,是梨小食心虫的天敌,并可以有效地减少虫害的发生。
农民可以通过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和食物源来吸引这些天敌,以增加它们在农田中的数量。
4. 化学控制:在严重的虫害发生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但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注意剂量和时机的掌握,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农民在使用农药时也需要注意保护自身安全,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
关于梨小食心虫的防治,中国农业部也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植物检疫法》和《农药管理法》规定了农民在梨小食心虫防治中应遵循的法律责任和行为准则。
中国农业部还发布了《植物检疫要求梨心虫技术规范》和《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等标准和规范,为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提供了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梨小
• 1-3代主要为害苹果树和桃树新生嫩梢,一般7 月中旬后才转移到苹果园为害。4-5代蛀食苹 果、山楂的果实。 • 2.习性 • (1)成虫 • 昼伏夜出,对糖醋液和黑光灯趋性强。产卵: 散产,桃树在桃梢上部3-7片叶背面,梨果在 两果靠拢处多。
• (2)幼虫 • 蛀梢为害从嫩梢部位蛀入,在梢内先向下蛀入,遇到 硬化的部位在向上蛀食,又从梢内爬出,转移到他梢为 害,1头幼虫可为害2-3头新梢。 • 桃、李被害梢蛀孔外有胶汁,苹果、梨被害梢一般不流 胶。被害梢顶端嫩叶先萎蔫后枯死。刚萎蔫的梢内有虫, 已枯死的梢内无虫。 • 蛀果为害:为害梨果时,大多在梗洼、萼洼和两果、果 叶相贴处蛀入。现在浅处为害,在深入果心。幼虫老熟 后像果外咬1虫道直通果处,果面虫孔较大 叫脱果孔。 • 早期为害梨果时,入果孔大,孔外有虫粪,孔周围常变 黑腐烂,俗称“黑膏药”晚期为害时,入果孔周围青绿 色,稍凹陷,果不变形。
(四)综合防治
• 3.早春防治 • ①早春果树发芽前,刮除老翘皮,集中销毁。 • ②越冬幼果脱果前(8月中旬前),在树干、主 枝上绑草束、麻袋片等,诱杀脱果越冬幼虫。 • 4.诱杀成虫 • ①用糖醋液 糖:酒:醋:水=6:1:3:10 • ②性诱剂:碗口直径为16-18厘米的碗作诱捕器, 挂在离地面1.5-2米的树枝上,碗内加洗衣粉水, 将梨小食心虫诱芯悬挂在离水面1-2厘米碗上方, 每天清晨打捞诱到雄成虫,傍晚加水保持水量。 每亩地挂5-10个诱芯。
梨小
• 转主为害习性: • 桃、苹果、梨混载的果园为害重,桃树应 在第一代卵发生至采收前进行剪被害梢喷 药, • 梨树: • 7月中下旬开始防治,8月是防治重点。
(四)综合防治
• 1.剪除有虫桃梢 • 5-6月份,经常检查,人工剪除有害桃梢 (1-2) • 2.药剂防治 • 关键是各代卵的发生高峰期和幼虫初孵期。
梨小食心虫
又叫桃折心虫,俗称蛀虫,“黑膏 药”,简称梨小。
梨小
• (一)为害特征 • 寄主为害苹果、梨和桃树的新梢,还危害李、杏、 梅、樱桃、木瓜等。 • 1.蛀梢:苹果、桃、李等嫩梢,蛀孔外有流胶并 有虫粪。 • 2.蛀果:幼虫一般从梨萼、梗洼处蛀入,蛀孔周 围变黑腐烂,俗称“黑膏药”。
梨小
• (二)形态特征 • 1.成虫: • 灰黑色,前翅前缘有8-10组白色短斜纹, 翅中央外缘三分之一处有一个灰白色的斑。 • 2.幼虫: • 头黄褐色,前胸背板浅黄白色,体淡黄色 或粉红色,臀栉有掊-7个小刺。
(四)综合防治
• (1)最好用性诱剂预测成虫发生期,当诱 捕器上出现雄成虫高峰期后,2-4天是卵高 峰期和幼虫初孵期,每个果园挂5个诱捕器。 • (2)7月初开始,每3天调查1000个易受害 的苹果品种果实,当卵果率达1%时,施药。
(四)综合防治
• 药剂种类: • 10%天王星乳油2000-3000倍,20%灭扫利 乳油,2.5%溴氰乳油2000-3000倍,青虫 菌、灭幼脲、苏脲1号,每隔10天喷1次, 连喷2-3次。
梨小
• (三)发生规律及习性
• 1.发生规律 • 1年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裂缝及树皮下结茧越冬。 3月份化蛹,4月中旬产卵在桃梢上。 • 1代幼虫:4/下旬–5/下旬 为害桃梢。 • 2代幼虫: 5/下旬 –6/中下旬 为害桃梢和杏、山楂果 实。 • 3代幼虫: 6/下旬 –7/中下旬 为害桃梢为主,一部分为 害早熟的梨果。盛期在7月上旬。 • 4代幼虫: 7/下旬 –8/中下旬 主要为害梨、苹果、山楂 果实。 • 5代幼虫: 9/中上旬 –10月份 主要为害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