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项目技术规范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件制造信息化系统文件名称:技术规范书

编写单位:XXX加工厂

编写日期:二零一九年八月

1.概述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XX加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元件制造及组装生产线信息化项目,目的为实现元件制造及组装生产线上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人员及物料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甲方要求,在详细、充分了解该项目具体应用后,提供一套完整、切实可行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1.1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

1.2设备设计、制造、验收执行的标准和规范

该套信息化系统设计、制造及验收应执行下列国家标准和规范(但不限于所列标准)。

1.2.1电气相关标准

GB50055-93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J 65-83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 4064-83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1.2.2计算机相关标准

GB/T 11457-2006 软件工程术语

GB 8566-88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 8567-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0137HB/Z 178-90 计算机软件验收基本要求

0137HB/Z 180-90 计算机软件质量特性评价方法

GB/T 14079-93 计算机维护指南

2.信息化系统性能要求

2.1响应速度/显现速度

(1)对于信息录入的一般操作界面,响应速度≤0.2秒。

(2)在系统存储量报表达到百万级数量后,组合查询响应速度≤4秒。

(3)数据库格式采用SQL数据库类型。

(4)系统能够连续稳定地运行,MTPF≥1年。

(5)资源使用率:选配的服务器/工控机CPU占用率峰值不超过80%,一般情况下不超过30%;内存使用率峰值不超过80%,一般情况下不超过30%;磁盘I/O不能过高。

(6)并发用户数不少于100个,且系统一般性操作等待时间≤2秒。

(7)建议对系统中的数据按大小、访问频次进行分类,对不同的数据制定相应的访问机制以提高性能。

(8)建议在数据层和应用层之间增加数据缓存层,提供全局数据服务(如:工作流平台的流程信息和实例信息,字典平台的字典信息)。对频繁访问且变化不大的数据进行缓存。

(9)建议对于在网络上传输的大文件和数据采用压缩机制,在应用服务器和客户端两端进行压缩和解压缩。

(10)建议在数据库存储结构上对频繁访问的数据表和历史数据表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数据文件中。

(11)建议对绘图等复杂运算采用多线程处理。

(12)建议系统采用多层结构设计,当应用服务器负载过重时可以对应用服务器进行集群部署,以提高应用服务器的处理能力。

(13)建议在数据库查询时避免使用引起全表扫描的编程语句。

(14)以上(7)至(14)条为建议项,不要求厂家必须按此方法执行。但最终须保证软件响应速度和出错率。

2.2软件成熟度

(1)开发软件的厂家,建议通过软件成熟度CMMI 3级及以上认证。

(2)具有软件著作权认证证书。

2.3系统硬件配置

(1)系统需建立备份服务器,对系统运行及存档数据进行备份。

(2)信息化管理系统除软件功能模块外,还包括服务器、工控机、扫码器、触摸屏录入终端等硬件,按实际设计需求配置。

3.信息化系统主要功能需求

3.1总体功能要求

生产计划管理

生产齐套管理

库存管理

设备管理

质量管理

生产进度监控

可视化管理

数据采集

设备备品备件管理

人员绩效

自动控制增加工作站

检验分析管理系统

(1)根据生产线各项数据,指导自动化设备运行,优化加工过程,实现各工序自动化和信息化的结合。

(2)实现生产调度功能(物料准备状态、每班/天/周生产作业计划、生产状态、辅助工作及其它任务等)。

(3)统计生产线各生产环节产量(每班/天/周/月生产进度,物料需求、物料流通及存料信息),按天/周/月/季/年绘制生产及质量报表(报表格式由甲方制定)。

(4)生产线各种物料信息的自动识别及管理。

(5)集成设备本体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名称、编号、生产厂家、设备性能、备品备件等)。

(6)统计设备及工艺装备鉴定/评定日期及有效期,到期前一个月自动生成鉴定计划并提醒相关人员。

(7)统计生产线计量器具,并跟踪检定情况(每月20日前生成检定清单)。

(8)统计设备运行时间、停机时间、停机故障、停机原因及处理方式等信息,并编制设备运行状态报表(报表格式由甲方制定)。

(9)制定生产线各设备日常及定期维护方法和标准,并管理维护执行情况。

(10)生产线物料衡算功能。

(11)生产线信息报表打印功能。

(12)以周/月/季度为节点,统计产品成品率、不同拒收类型的拒收数量、拒收率、返工量、返工率等信息,并与上次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具体格式可参考质量报表)。

(13)管理生产线工艺鉴定。

(14)配套必要的现场视频监控设施(监控点由甲方确定)。

(15)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系统,方便查看生产线信息。

(16)具备人员权限分配模块及人员管理功能。

(17)具备必要的信息安全措施。

(18)制造生产线信息化系统兼容至目前“制造信息采集控制系统”中。

(19)制造生产线信息化系统与组装生产线信息化系统相互融合、信息共享。

3.2制造生产线

3.2.1机加工自动生产线

(1)识别机加工生产线上各料盘的物料信息(包括批号、流通卡号、类型、重量以及料盘标号)。

(2)正确区分、采集合格和不合格数量,并统计不合格缺陷类型及占比。

(3)机加工后直径测量信息,并统计不合格产品占比。

(4)机加工后物料重量信息。

(5)采集、管理生产运行主要工艺参数。

(6)通过现有中央控制系统实现自动上料或下料。

(7)与中央控制系统通讯,实时反馈生产线运行状态。

3.2.2暂存库房

该库房主要功能是将烘干后的成品单元进行暂存,转运过来的9层料盘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