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淋巴瘤,两种分类你必须了解
腹股沟淋巴癌的症状

腹股沟淋巴癌的症状文章目录*一、腹股沟淋巴癌的症状*二、腹股沟淋巴癌的原因*三、腹股沟淋巴癌的分类腹股沟淋巴癌的症状1、腹股沟淋巴癌的症状病症,正常人体浅层的淋巴结只有米粒大小,质软,光滑可移动,无压痛,一般不易触及。
如果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质地变硬、不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或变软,触及波动感,甚至破溃等,都是淋巴结病变所发出的。
正常人体浅层的淋巴结只有米粒大小,质软,光滑可移动,无压痛,一般不易触及。
如果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质地变硬、不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或变软,触及波动感,甚至破溃等,都是淋巴结病变所发出的。
2、引起腹股沟淋巴癌的增生的原因腹股沟淋巴癌是哺乳类动物特有的器官(水禽也有两对淋巴结)。
当细菌从受伤处进入机体时,淋巴细胞会产生淋巴因子和抗体有效地杀灭细菌。
结果是淋巴结内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使淋巴结肿大,称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能引起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还有病毒、某些化学药物、代谢的毒性产物、变性的组织成分及异物等。
因此,肿大的淋巴结是人体的烽火台,是一个报警装置。
3、腹股沟淋巴癌的预防一旦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的时候就意味着下肢可能出现炎症,必须要及时的到正规医院进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的治疗,千万不要拖延,否则后果十分严重,另外,为了我们身体淋巴结的健康,一定要多进行适当的运动,注意合理的饮食以及睡眠习惯,避免烟酒等,这样的话就能够有效的避免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的发生。
腹股沟淋巴癌的原因1、慢性淋巴结炎,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
2、结核性淋巴结炎,结核性淋巴结炎除了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外,还有发热、多汗、乏力、血沉增快等症状,多见于青壮年。
常伴发肺结核,淋巴结质地不均匀,有的部分较轻(干酪样变),有的部分较硬(纤维化或钙化),且互相粘连,并和皮肤粘连,所以活动度差。
病理学第三节 恶性淋巴瘤

第三节恶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是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在世界各地均不少见。
在我国,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居第十一位。
但在儿童和青年中所占比例较高,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瘤细胞的特点和瘤组织的结构成分,可将恶性淋巴瘤分为何杰金病(Hodgkin disease,HD)和非何杰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两大类。
一、何杰金病何杰金病是恶性淋巴瘤的一个独特类型,与其他恶性淋巴瘤不同,具有以下特点:①病变往往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开始,逐渐由邻近的淋巴结向远处扩散。
原发于淋巴结外淋巴组织者较少。
②瘤组织成分多样,但都有一种独特的瘤巨细胞即Reed-Sternberg细胞。
瘤组织内并常有多数各种炎症细胞浸润。
本病在欧美各国发病率较同,是青年人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发病率较低,大致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10%~20%。
病理变化病变主要发生于淋巴结,以颈部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最为常见,其次为纵隔、腹膜后、主动脉旁等淋巴结。
病变常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开始,很少开始即为多发性。
晚期可侵犯血管,累及脾、肝、骨髓和消化道等处。
肉眼观察,病变的淋巴结肿大,早期无粘连,可活动。
瘤组织浸润淋巴结包膜,并侵入邻近组织时则不易推动。
相邻的淋巴结常相互粘连,形成结节状巨大肿块。
切面灰白色呈鱼肉状,可见散在的黄色小坏死灶。
镜下,淋巴结的正常结构破坏消失,由瘤组织取代。
瘤组织内的细胞成分多样,有些是肿瘤成分,有些是非肿瘤成分。
瘤组织中有一种独特的多核瘤巨细胞,体积大,直径约15~45μm,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浆丰富,双色性或呈嗜酸性;核大,可为双核或多核,染色质常沿核膜聚集成堆,核膜厚。
核内有一大的嗜酸性核仁,直径约3~4μm,周围有一透明晕。
这种细胞称为Reed-Sternberg细胞(R-S细胞)。
双核的R-S细胞的两核并列,都有大的嗜酸性核仁,形似镜中之影故称镜影细胞(图11-1)。
淋巴瘤的分类及病理诊断概述

2.与年龄的关系 儿胞 淋巴瘤把它归为老年病了。
3.什么是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 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是指肿瘤细胞与其起源的成熟细胞(相应的正常细胞)的相似程度。肿瘤细 胞的形态、功能、代谢、行为等方面与相应的正常细胞相似,则视为分化高;否则就是分化差或 称为低分化。 一般情况下,淋巴瘤细胞分化程度高的恶性程度低,分化程度低的恶性程度高。
17/24
免疫组化
常见标志物
1.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RB,LCA) CD20、CD79a、CD19、PAX5、CD38、CD138、CD23、免疫球蛋白轻链(κ、λ)、 Oct-2、Bob.1、IgM、IgG4、IgM、IgA CD3、CD2、CD5、CD7、CD4、CD8、CD43、CDRO(UCHL1)、CD56、CD57(Leu7)、细胞
13/24
淋巴结活检
二、脾切除
部分淋巴瘤患者主要表现为脾肿大,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来源于脾,患者的淋巴结可无 明显肿大,在这种情况下,脾脏切除病理活检成为确诊淋巴瘤的重要手段。 1.适应证 不明原因发热合并脾肿大的患者,即使经过细致的检查仍病因不明的,脾脏切除 成为最终确诊病因的手段。
腹腔镜技术因其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等特点使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正逐 渐取代开放性术用于脾脏切除。 3.重要性 脾切除不但有诊断作用,还有治疗作用,它可治愈所有脾功能亢进导致的 血细胞减少症,也是脾边缘区淋巴瘤的首选治疗方案。
✓CD38,CD138
正常或肿瘤性浆细胞/浆母细胞表达 CD38和CD138,可用于浆细胞瘤、淋巴浆细胞性淋巴 瘤、浆母细胞性淋巴瘤及B淋巴母细胞型淋巴瘤等肿瘤的诊断。
20/23
以腹股沟皮肤肿块为首发表现的ALK+系统型间变大细胞性淋巴瘤一例

以腹股沟皮肤肿块为首发表现的ALK+系统型间变大细胞性淋巴瘤一例陈君陈健李梦华邓琳关键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一种肿瘤细胞呈间变性,CD30+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其发病率为NHL的2%~7%[1]。
在2016年WHO修订的淋巴瘤分类H1中,ALCL被分为4种类型:(1)ALCL,ALK+;(2)ALCL,ALK-;(3)原发于皮肤的ALCL;(4)隆胸相关的ALCL[2]。
该病临床较少见,表现特殊,病理诊断难点多,容易误诊。
现报道1例以腹股沟皮肤肿块为首发表现的ALK+系统型间变大细胞性淋巴瘤。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5岁。
因“右侧腹股沟肿块2月余,再次增大伴红肿疼痛2天”,于2016年6月16日再次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
2016年4月患者洗澡时发现右腹股沟肿块,质软,活动度可,压之稍疼痛,给予服药抗炎治疗,疼痛未缓解,肿块1个月来进行性增大,疼痛加剧,影响行走,故至就诊,查CT示:右侧腹股沟区团片灶,感染性病变首拟。
T-SPOT(-),活检提示:“右腹股沟”皮肤组织,表皮内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小脓肿形成,表皮增生,上皮脚下延,真皮浅层及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
于2016年5月31日我院按“淋巴结炎”予抗炎等对症治疗,治疗7天后好转出院。
2天前患者右腹股沟肿块再次增大伴红肿破溃疼痛,故再次就诊。
患者病情进展迅速,近期体质量下降10余公斤。
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可,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殊,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未触及明显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
双肾区无隆起,无叩击痛,沿输尿管走向无压痛。
脊柱四肢无异常。
专科检查:右腹股沟区可及3cm×2cm大小半圆形质软肿块,表面破溃,活动度尚可,压痛(+)。
腹股沟淋巴的专业知识及话术

腹股沟淋巴的专业知识及话术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腹股沟淋巴。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腹股沟淋巴。
腹股沟淋巴是指位于大腿根部的淋巴结,它们是我们身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清除体内的废物和细菌。
那么,腹股沟淋巴为什么会受到关注呢?这是因为腹股沟淋巴肿大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征兆,比如感染、肿瘤等。
所以,了解腹股沟淋巴的知识对我们的健康非常重要。
我们来看看腹股沟淋巴的位置。
它们位于大腿根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转子处。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记住它们的位置。
有一天,小明和他的朋友们在玩捉迷藏,小明躲在了一个大树下。
他的朋友们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他,最后才发现他就躲在大树下的一个凹陷处。
这个凹陷处就是腹股沟淋巴的位置哦!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如何检查腹股沟淋巴是否肿大。
其实,这个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用手指轻轻按压一下腹股沟淋巴结就可以了。
如果发现有明显的硬块或者疼痛感,那么很可能是腹股沟淋巴肿大了。
这种方法并不是绝对准确的,如果有疑虑的话,还是建议去医院做个专业的检查。
那么,腹股沟淋巴肿大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可能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关。
比如,长时间坐着不动、穿紧身裤等都可能导致腹股沟淋巴受压,从而引发肿大。
还有一些疾病也会导致腹股沟淋巴肿大,比如淋病、结核等。
所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体检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预防腹股沟淋巴肿大呢?我们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尽量避免长时间坐着不动,多做运动,让身体的淋巴系统保持畅通。
穿宽松的衣服也有助于减轻腹股沟淋巴的压力。
另外,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勤洗手、不乱吃东西等都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腹股沟淋巴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它们在我们的身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了解腹股沟淋巴的知识,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
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对腹股沟淋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次再见啦!。
淋巴瘤ppt课件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预后因素
肿瘤分期
早期淋巴瘤的预后通常比晚期 好,因为早期肿瘤较小,更容
易被控制。
肿瘤类型
不同类型的淋巴瘤有不同的预 后。某些类型的淋巴瘤比其他 类型更易治疗,因此预后更好 。
患者年龄和健康状况
年轻、健康的患者通常对治疗 的反应更好,预后也更好。
治疗方式
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对淋巴瘤 的预后至关重要。不同的治疗 方式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淋巴瘤
病理学诊断
形态学诊断
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大小、染 色深浅等特征,确定肿瘤类型。
流式细胞术诊断
通过检测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标 志物,对淋巴瘤进行分型和预后 评估。
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通过抗体标记技术,检测肿瘤细 胞的抗原表达,辅助诊断淋巴瘤 的类型。
分子生物学诊断
检测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染色 体异常等分子特征,为淋巴瘤的 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支持,以帮助他们应对疾 病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心理支持与护理
01
02
03
04
心理辅导
专业的心理辅导可以帮助淋巴 瘤患者处理疾病带来的情绪问
题。
家庭和社会支持
家庭和社会对患者的支持是淋 巴瘤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
应对策略
学习有效的应对策略可以帮助 淋巴瘤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
来的挑战。
专业护理
专业的护理人员可以提供淋巴 瘤患者所需的护理和支持,帮
金淋巴瘤两类。
淋巴瘤的症状和体征
总结词
淋巴瘤的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包括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消瘦等。
详细描述
淋巴瘤的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淋巴结肿大,常常是无痛性的, 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其他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发热、盗汗、消瘦、乏 力、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和体征可能会单独出现,也可能会同时出现。
淋巴瘤科普文章

淋巴瘤科普文章引言: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克隆细胞,通常在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中形成肿块。
淋巴瘤的类型多样,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本文将对淋巴瘤进行科普介绍,以提高大众对该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一、淋巴瘤的定义和分类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血液病,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细胞克隆。
根据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点是单一淋巴结受累,同时伴有Reed-Sternberg细胞的存在。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组淋巴瘤的总称,其中包括多种亚型,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等。
二、淋巴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淋巴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知一些与淋巴瘤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免疫缺陷、感染、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包括基因突变、免疫失调和肿瘤微环境的改变等。
这些机制的紊乱导致淋巴细胞的异常增殖和生存优势,最终形成肿瘤。
三、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因病情和类型而异。
一般常见的症状包括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乏力、体重下降、发热、夜间盗汗等。
不同类型的淋巴瘤还可能出现其他独特的症状,如皮肤瘙痒、肝脾肿大、骨痛等。
四、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淋巴瘤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淋巴结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确定病理类型和分级。
此外,还需要进行全身影像学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评估疾病的分期和临床表现。
淋巴瘤的治疗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方法。
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淋巴瘤的类型、分期和患者的整体情况。
五、淋巴瘤的预后和康复淋巴瘤的预后因病情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淋巴瘤患者预后较好。
但对于晚期和复发的淋巴瘤,预后较差。
淋巴瘤的康复过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
定期复查和随访也是康复的重要环节。
六、淋巴瘤的预防和注意事项目前尚无特效的淋巴瘤预防方法。
但可以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管理来降低患病风险,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保持适度运动等。
淋巴瘤的分类

滤泡性淋巴瘤
占淋巴瘤
3%-5%
占NHI5%一10%
好发人群
儿童和青年人(多见于非洲儿童,国内少见)
中老年人,中位年龄59岁
起源
滤泡生发中恶性程度
高度侵袭性(高度恶性的小无裂细胞型)
惰性(低度恶性)
免疫表型
CD10、CD19、CD20、CD79a、表面Ig、Bel-6
CD10、CD19、CD20、表面lg、Bcl-6、Bel-2
染色体易位
T(8;14)一导致c-mye癌居因过度表达,促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而发生淋巴瘤
(14;18)一导致Bel-2基因的活化及Be1-2蛋白高表达,Bel-2蛋白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
病理特征
满天星1像,即癌细胞间散在分布着胞质丰富而透亮的春噬有核碎片反应性增生的E嘴细胞
赘生物体积较小,沉积在心瓣膜表面,常累及二尖瓣或三尖瓣
关节
脾脏
发生率
95%
8版未讲述
典型临表
滑膜充血水肿
脾脏体积增大、滤泡增生
病理特征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紧接滑膜细胞处浅表部位的结缔组织内可出现灶性纤维素样坏死
红髓出现大量浆细胞。小动脉周围纤维化,形成羊葱皮样结构为最突出的病理变化
早期淋巴结病变
T细胞性
原发于
淋巴结、结外任何部位(如纵隔、口咽环等)
皮肤
恶性程度
侵袭性(高度恶性)
惰性(低度恶性)
免疫表型
CD19.CD20.CD79a、表面Ig
CD2.CD3、GD4、CD45RO
遗传学改变
Bcl-6基因突变,( 14;18),Bcl-2基因易位
多数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呈单克隆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股沟淋巴瘤,两种分类你必须了解
在男性人群的身上,淋巴瘤在任何部位都是可以出现的,而腹股沟淋巴瘤就是自常见的一种病症,那么,腹股沟淋巴瘤都有哪些类型呢?
★浅表的淋巴瘤
下颌淋巴瘤;腮腺淋巴瘤;颈浅淋巴瘤,下淋巴瘤以及腹股沟浅淋巴瘤。
其中,腹股沟浅淋巴瘤位于腹股沟管外环前方的腹黄膜上,位于阴茎两侧,称阴囊淋巴瘤;在位于乳房基部外侧皮下,称乳房淋巴瘤,引流腹腔侧壁和底壁,股部内测皮肤,阴茎,包皮,阴囊和乳房的淋巴。
★深在的淋巴
咽后淋巴瘤,颈深淋巴瘤,支气管淋巴瘤,纵膈淋巴瘤,胸背侧淋巴瘤,胸骨淋巴瘤,胃淋巴瘤,肝淋巴瘤,脾淋巴瘤,网膜淋巴瘤,空肠淋巴瘤,大肠淋巴瘤,盲肠淋巴瘤,小结肠淋巴瘤,内淋巴瘤以及腹股沟神淋巴瘤。
其中,腹股沟深淋巴瘤,为一大的淋巴瘤簇,仅见于马属动物,长约8~12cm,含16~35个淋巴瘤,位于股管上部,股动、静脉内表面上,手记骨盆和后肢肌、腹壁肌的淋巴。